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06    阅读:

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篇一
《201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古诗文阅读-古诗综合鉴赏]》

第二模块: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十二 古诗综合鉴赏

(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1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2-3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2、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其“诗骨”是

3、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4分) 。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4-5题。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4、“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名句历来为人所爱好、欣赏,其原因是

5、评价这首词的风格。(不超过20个字。)

答:

四、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小令,回答第6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来源:学 科 网Z X X K]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两首小令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之处是

五、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

南乡子 苏轼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7、填空: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但通篇透露着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8、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

首“寒誉满疏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六、阅读下面宋词,回答第9小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9.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第10小题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简要归纳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①[来源:学#科#网Z#X#X#K]

③八、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完成11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

九、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小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12、在表达方式上,两首诗有何不同?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第13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

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 。

十一、14.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15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5、“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6-17题。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6、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作者将花草置于一种特定的情境中来写,请简要地描写这一情境。

答:

17、有人认为“含”“卧”二字最有表现力,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 。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8题。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答:

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9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9、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答: 十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20-21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20、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什么精神?

21、这首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答:

十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2题。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篇二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么;一种是诗人什么都没有补上。从诗歌鉴赏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哪一种可能更“美”?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诗中的“渔翁”含有几分诗人自况的意味,你认为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诗的末两句,苏东坡认为“虽不必亦可”(即:此二句删去也可以),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3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夜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作者却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场夜雪,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

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绝句(其一)杜甫 春 望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无赖春色到江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即遣花开深造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便教莺语太丁宁。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以上两首主题相同的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元二使安西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人在一、二句中写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请摘出这些词语。(2分)

(2)试分析“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含义。(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题目。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云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

⑴这首词写景极有特色。请简要分析。(3分)

⑵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①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什么精神?

②试就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 季节的一种 气氛。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1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画竹 郑燮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哲理的。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悦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2)前人评价说“闻说梅花早”绝妙,请你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15.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2)李白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见志。在“画”、“情”、“志”中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16.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忆昔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1]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2]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3]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简要分析。(3分)

(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赁杯酒长精神。

[注]唐宝历二年,刘禹锡遭贬谪二十三年后返洛阳,时逢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即席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刘禹锡便也写了《醉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1)白的赠诗对刘禹锡的遭遇感慨万千,最后两句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是被

所累。白居易的诗与刘禹锡的诗相比,感情基调较为 。

(2)刘诗的颈联(五、六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富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请写出它说明的道理。

18.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②芃(péng):茂盛的样子。

(1)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

(2)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些什么特点?

1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蜀中九日登高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2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词①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②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秋词》共二首,此诗是第一首,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的作品。②排云:冲天。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2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②“箫管”在诗中指 ;“朱门”在诗中指

③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4分)

2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霞。

这是一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作者在被贬朗州后写的。诗篇一翻悲秋成案,谱成一曲高亢的秋歌。请简要评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2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咏 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2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①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②请简要分析诗中第4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 夜行黄少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首词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4分).

(2)唐张继有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辛弃疾这首词中说“明月别枝惊鹊”。请就辛词

这句中“别”字的精妙之处作简要的分析。(2分)

2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②

注:①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指皇城中的街道,“皇都”指京城长安。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2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 溪 沙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却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篇三
《登高》

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篇四
《201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古诗文阅读-古诗综合鉴赏]》

第二模块: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十二 古诗综合鉴赏

(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1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2-3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2、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其“诗骨”是

3、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4分) 。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4-5题。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4、“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名句历来为人所爱好、欣赏,其原因是

5、评价这首词的风格。(不超过20个字。)

答:

四、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小令,回答第6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来源:学 科 网Z X X K]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两首小令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之处是

五、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

南乡子 苏轼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7、填空: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但通篇透露着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8、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

首“寒誉满疏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六、阅读下面宋词,回答第9小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9.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第10小题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简要归纳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①[来源:学#科#网Z#X#X#K]

③八、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完成11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

九、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小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12、在表达方式上,两首诗有何不同?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第13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

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 。

十一、14.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15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5、“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6-17题。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6、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作者将花草置于一种特定的情境中来写,请简要地描写这一情境。

答:

17、有人认为“含”“卧”二字最有表现力,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 。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8题。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答:

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9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9、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答: 十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20-21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20、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什么精神?

21、这首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答:

十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2题。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篇五
《2010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38套)专题二十二 古诗综合鉴赏》

2010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38套)

专题二十二 古诗综合鉴赏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1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

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2-3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2、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

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

首杜诗,其“诗眼”是 ;其“诗骨”是

3、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4分) 。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4-5题。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

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

红应满径。

4、“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名句历来为人所爱好、欣赏,其原因是

5、评价这首词的风格。(不超过20个字。)

答:

四、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小令,回答第6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两首小令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之处是 。

五、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

南乡子 苏轼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7、填空: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但通篇透露着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8、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

起首“寒誉满疏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六、阅读下面宋词,回答第9小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9.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第10小题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简要归纳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八、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完成11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

九、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小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12、在表达方式上,两首诗有何不同?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第13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

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

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

十一、14.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15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5、“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

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6-17题。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6、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作者将花草置于一种特定的情境中来写,请简要地描写这一情境。

答:

17、有人认为“含”“卧”二字最有表现力,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8题。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

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答:

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9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9、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

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答:

十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20-21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20、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什么精神?

21、这首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答:

十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2题。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2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

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

了什么。

答: 。

十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23题。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3、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

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答:

十九、阅读古诗,回答24-25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4、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答:

25、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

专题二十二答案

一、1、(主要看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

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二、2、“孤” “飞鸣声念群” 3、①

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

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

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

苦之情。②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声

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

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③尾联“野

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

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

的忠贞。)三、4、从修词炼句和意境的角度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5、 语言含蓄,风

格婉约。四、6、两首小令都运用白描手法,描绘秋天景色。五、7、一个“梅”字 梅

花报春8、以味觉替代视觉,暗写“梅子”已初挂枝头,颇有新意。照应了上片起首描写的

梅花盛开的情景。(提示:“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雀争闹枝头,侧面表现梅

花之盛。)六、“满载”两句以工整的对偶描绘风未起时的秋色湖光,蕴含了作者的喜悦之

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篇六
《2013高考语文三轮专题突破训练:22古诗文阅读-古诗综合鉴赏》

第二模块: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十二 古诗综合鉴赏

(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1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2-3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2、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其“诗骨”是

3、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4分) 。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4-5题。Z.xx.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4、“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名句历来为人所爱好、欣赏,其原因是

5、评价这首词的风格。(不超过20个字。)

答:

四、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小令,回答第6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两首小令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之处是 。

五、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

南乡子 苏轼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7、填空: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但通篇透露着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8、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

首“寒誉满疏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六、阅读下面宋词,回答第9小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9.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第10小题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简要归纳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① ]

八、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完成11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

九、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小题。Z|xx|

贾生 李商隐Z|xx|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12、在表达方式上,两首诗有何不同?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第13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

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

十一、14.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15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5、“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6-17题。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6、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作者将花草置于一种特定的情境中来写,请简要地描写这一情境。 答:

17、有人认为“含”“卧”二字最有表现力,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8题。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答:

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9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9、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答: 十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20-21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20、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什么精神?

21、这首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答:

十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2题。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篇七
《诗歌鉴赏(含题目)》

第7课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考点透视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1) 表达方式:① 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蝉噪”“鸟鸣”这一动景,来写山林的“幽”“静”;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写罗敷的服饰美;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望庐山瀑布》,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②议论 ③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衬托、用典、设问、反问)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借代)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的是反衬。   (3) 表现手法:  ① 直抒胸臆。王之涣《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  ② 借景抒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尽思念。  ③ 托物言志(象征)。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开头两句描写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始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④ 衬托。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衬。  ⑤ 借古讽今(用典)。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景,是实写,寄予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⑥ 虚实相生。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与何人说?”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⑦ 抑扬。《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先写少妇“不知愁”,后写“悔”——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⑧ 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琴诗》(苏轼)“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人从“琴”与“指”这两个形象入手,通过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体的紧密配合”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    二、对应典例  【典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1.吴乔《围炉诗话》云:“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本诗的前两句即为情境互移佳例,请简要析之。  答:   2.这首诗通篇用反衬、对比手法,如果说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东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那么,后两句是怎样衬比的呢?  答:   【思考】这两道题是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首先要仔细审清题目的要求,按要求筛选答题信息,进而思考、组织答案。第1题,要分析“情境互移”,就要寻找诗中的“境”和诗中的“情”,再联系思考二者的关系。“迟日园林”是境,“悲昔游”是情。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本该心旷神怡,然而,一个“昔游”,把喜悦的情感一下子拉到了过去,不免生悲。由今天的不得意想起昔日的美景,想起昔日的游乐,更增添今日的悲情。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然而这景物却使诗人想到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是去边地的不得意之人,面对美景,也无心观赏,越美越触动自己的哀愁。这就是用现在的情移过去的境,乐景反衬哀情。第2题明确告诉我们是要反用反衬、对比手法的内容,并且,题目为降低难度,还举了前两句的例子,我们就可以仿照题目的例子来寻找答案了。从诗句中,找到“人南窜”、“水北流”的对比、反衬和“京国”、“湘江”的比衬,再仔细寻找对比映衬的事物特

点、所寄寓的情感内涵,就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1.诗的前两句在今天的情景中,忆昔游而生悲,见花鸟却成愁,乐境衬出哀情,喜物引出悲意。  2.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京国逐客与湘江逝水的衬比,在衬比中,把一腔悲思愁绪表现出来。  【评说】鉴赏诗歌要知道一首诗在整体上采用的抒怀言志方式,即诗人是借助什么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如不借外物——直抒胸臆;借物——托物言志;借事——叙事、议论、抒情结合;借景——情景交融;借古迹——借古讽今。另外,还有虚实明音、虚实结合、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对比映衬、含蓄委婉、用典、象征等表现手法。    【典例2】阅读下列唐诗,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  [注]①那:奈何,为什么。  【解析】这首诗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评说】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典雅、庄重;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看有没有用修辞。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      【典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回答后面问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这首诗在写作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解析】本诗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

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答案】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语中带情。(桑无叶,土生烟)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雨心忧如焚之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亨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   【点评】所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典例4】阅读下面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答: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答:   【思考】该诗属于咏物言志诗。欣赏一首咏物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其次注重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相、或隐含生活的道理,再次,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策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答案】1.由小到大,生命力强。  2.托物言志。本诗抓住事物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注意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  【评说】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三、基础夯实  1.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秋 思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答: (2)“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答: 2.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

间自在啼。(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答: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3.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东栏梨花苏 轼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答: (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熳”。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答: 4.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1)清人吴乔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试据此对“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作评析。答: (2)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答: 5.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2)题。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答: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 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的情态,“滚滚”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