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安家落户造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3    阅读:

安家落户造句篇一
《阅读答案》

《天堂里的老师》

1、炯 脆 yǔn yāo 2、略 3、郎郎———琅 朗——郎 4、略

5、生命的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6、“闪烁的灯光”指阿明不屈的精神。因为精神是抽象的,而用旗帜作比,就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这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7、如:《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

《高贵的施舍》

1、喘 鞠 lǚ xiù 2、高贵——低贱 慷慨——吝啬(小气) 3、略

4、她要教会乞丐凭自己的力气挣钱

5、意思是:不劳动就接受别人的施舍,对乞丐来说是降低人格的举动,是可耻的;劳动后接受给予者的钱财是凭自己的能力所得,是光荣的。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平等的。

6、母亲是个有同情心,懂得尊重别人,并且很有骨气,自尊自立的人。

7、“高贵”的本义是气质高雅或地位优越;“高贵的施舍”的含义是“不同寻常的,能激励人自强自立的施舍。”

《父爱昼夜无眠》

1、 溃 缭 锐 酬

2、 (1)指睡觉的整个过程没有间断 (2)这里指头发掉的多、掉的快

3、如:父爱如山般沉重(海般博大)

4、我先是提出带父亲去看病,当父亲“不肯”时,我“恼火”。所作所为,流露出“我”对父亲的不满和抗议。

5、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寥寥数语勾画出父亲不愿让儿子为自己担心的关怀与体贴之情。

6、“我”响亮地回答“是”,我被父亲感动了,此时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与敬爱之情。

7、略

《不识字的老师》

1、zhǎng yuán 延 黝 2、柔软(温暖) 硕壮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山了。

4.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温柔、包容、善良、助人为乐、幽默、睿智等。

6、因为在无奈下接近他,却发现在那里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更重要的是他给我做人的道理,使我认清了真正的世界。

7、他虽然不识字,但却懂得许多深奥的道理,而且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我爱秋天》

1、sà 绽 shuò 触 2、B 3、舒服 赏赐 4、略 5、比喻 拟人

6、红枫树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使“我”心中暖意融融;菊花不畏寒霜,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这些具有个性的植物,给“我”斗志,鼓起了“我”的勇气。

7、略

《另起一行》

1、 wù 惫 哀 匙 2、 略 3、 边缘——顶峰

4、 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改:……不能都顺心

5、 第⑤段“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有。他欣赏这个“真正的早晨”的同时,仍耿耿于城市里的失败。

6、 不对。尽管农村生活艰苦,大表哥过早地苍老了,但他的生活并不悲哀。因为“大表哥”对生活充满信心,从没有因“虫害”而沮丧过,即使遇到了此类挫折,他也知道该怎样做,活得有精神。

7、 遇到挫折不能气馁,应重新振作起来(意对即可)

《风雨中的菊花》

1、 nòng bó 笼 罚 2、 思考(思量) 恭敬

3、 如:……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热。

4、 小乞丐 在母亲生日这天用讨来的钱买一束鲜花献到母亲坟前。

5、 钱放在口袋里的时间长,只靠长期乞讨积攒起来的,得来不易

6、 衣衫褴褛,又黑又脏 无依无靠 艰难困苦

7、 有沉重、有难过、更有对母亲的敬重和怀念。

8、 多尔先生被小乞丐对母亲的一片真情所感动。“模糊”说明多尔先生被感动得流泪了。

1、xiù qìn diāo mì

2、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怎能不湿润呢?

3、顾此失彼 扬长避短 若即若离 严寒酷暑 4、引出下文

5、“眼睛都湿润”的原因是“为了那默默行善的老人”,“心湿漉漉”的原因是“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6、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地奉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gòu, yū ,和谐,沐浴 2、A、柔弱,B、厄运

3、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谁会不高兴呢? 4、略

5、保护小河,保护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 炫耀,伫立,循环,轻蔑 2、习惯成自然,生动 3、拟人

4、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5、指学校和社会上那些墨守成规的人

6、揭示了应试教育的危害 7、略

1、 略 2、 拟人

3、 每当风伤心悲泣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往事。(只要是表示回忆的语句也可)

4、 (1)柔情万千;(2)热情洋溢;(3)沉静和煦;(4)孤独衰老。分析:

(4)为衰老疲惫、暴躁也可。

5、 (1)感激;(2)欢迎;(3)赞美;(4)置之不理。

6、 言之有理即可。

1、第一段从开头到“是不是”。第二段从“不要以为”到结尾。第一段:写一位体育教师用椅子教“我”学习溜冰的事。第二段:溜冰故事给人们的启示。

2、“我”在初学溜冰时遇到很多困难,当“我”正需要别人帮助时,教师想通过椅子来帮助“我”掌握溜冰的技巧,尽快学会自己溜冰。

3、因为椅子只是一个过程,要真正地学会溜冰,必须离开椅子在冰上自由滑行。

4、椅子是帮助你、支持你的人;是你依赖、依靠的人。

5、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点明题意。

6、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一味地依赖别人生活,而应该学会独立而坚强地面对生活。

1、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对某一事物感情专注。

2、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3、今后,没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睛了。

4、(1)父亲教小群认识水,学游泳。(2)父亲为小群解说颜色。(3)父亲给小群买书包。

5、因为父亲不知道书包是绿茶的,他觉得对不起孩子,思考自己应该怎样给孩子解释。

6、因为这句话让小群明白了原来父亲也是一个盲人,他非常深切地体会到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热爱和勇气。

7、(1)说明父亲对于小群意义重大,是父亲让小群对世界充满了爱。

(2)对于一个盲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是十分重要的,就好比拥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8、《明亮的眼睛》(言之成理即可)

1、(1)无暇(2)消遣(3)诱惑(4)思忖 2、唐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3、满天 欢乐 5、时令 人生 情志

4、可以有很多的时日闭门读书,享受读书带给我的无限乐趣。

6、7、略。

1、壑 寥 垠 渺 2、“我”

3、①④;②③⑤ 4、惊讶、惧怕、欢呼、颤动

5、不矛盾,“惧怕”的是渗入心里的寥廓,“欢呼”的是看到如此宏大的世界。

6、山外有山,我有闭塞的山镇里渴望走出大山,把世界看个真切。

7、“美”和“忧伤”指的是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

8、略。

1、嘈 诊 2、介绍从古到今听诊器的演变。 3、解释说明

4、传统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脏器的声音,但无法捕捉到一些微弱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

电子听诊器:能使脏器等发出的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

5、(1)“旧貌”指用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

“新颜”指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

“旧貌换新颜”指的是听诊器从外形和功能上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2)“这一烦恼”指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成为历史”指成为过去的事实,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了解决办法。

6、“这一不足”指的是传统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

二十九、参考答案:

1、(1)捋 (2)倔强 2、(1)竟改竞 (2)佛改拂

3、春暖花开 满山遍野 百花争艳 一望无际 安家落户(造句略)

4、因为榆树美丽、坚强、勇敢,从不夸耀自己。

5、不好,因为原句运用了设问,强调指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6、(1)只要有根就能生长;(2)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3)生长在沙丘上,经得起寒冷、旱热和干旱。

7、略。

安家落户造句篇二
《短文答案》

答案:

《天堂里的老师》

1、炯 脆 yǔn yāo

2、略

3、郎郎———琅 朗——郎

4、略

5、生命的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6、“闪烁的灯光”指阿明不屈的精神。因为精神是抽象的,而用旗帜作比,就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这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7、如:《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

《高贵的施舍》

1、喘 鞠 lǚ xiù

2、高贵——低贱 慷慨——吝啬(小气)

3、略

4、她要教会乞丐凭自己的力气挣钱

5、意思是:不劳动就接受别人的施舍,对乞丐来说是降低人格的举动,是可耻的;劳动后接受给予者的钱财是凭自己的能力所得,是光荣的。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平等的。

6、母亲是个有同情心,懂得尊重别人,并且很有骨气,自尊自立的人。

7、“高贵”的本义是气质高雅或地位优越;“高贵的施舍”的含义是“不同寻常的,能激励人自强自立的施舍。”

《父爱昼夜无眠》

1、 溃 缭 锐 酬

2、 (1)指睡觉的整个过程没有间断

(2)这里指头发掉的多、掉的快

3、如:父爱如山般沉重(海般博大)

4、我先是提出带父亲去看病,当父亲“不肯”时,我“恼火”。所作所为,流露出“我”对父亲的不满和抗议。

5、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寥寥数语勾画出父亲不愿让儿子为自己担心的关怀与体贴之情。

6、“我”响亮地回答“是”,我被父亲感动了,此时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与敬爱之情。

7、略

《不识字的老师》

1、zhǎng yuán 延 黝

2、柔软(温暖) 硕壮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山了。

4.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温柔、包容、善良、助人为乐、幽默、睿智等。

6、因为在无奈下接近他,却发现在那里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更重要的是他给我做人的道理,使我认清了真正的世界。

7、他虽然不识字,但却懂得许多深奥的道理,而且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我爱秋天》

1、sà 绽 shuò 触

2、B

3、舒服 赏赐

4、略

5、比喻 拟人

6、红枫树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使“我”心中暖意融融;菊花不畏寒霜,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这些具有个性的植物,给“我”斗志,鼓起了“我”的勇气。

7、略

《另起一行》

1、 wù 惫 哀 匙

2、 略

3、 边缘——顶峰

4、 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改:„„不能都顺心

5、 第⑤段“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有。他欣赏这个“真正的早晨”的同时,仍耿耿于城市里的失败。

6、 不对。尽管农村生活艰苦,大表哥过早地苍老了,但他的生活并不悲哀。因为“大表哥”对生活充满信心,从没有因“虫害”而沮丧过,即使遇到了此类挫折,他也知道该怎样做,活得有精神。

7、 遇到挫折不能气馁,应重新振作起来(意对即可)

《风雨中的菊花》

1、 nòng bó 笼 罚

2、 思考(思量) 恭敬

3、 如:„„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热。

4、 小乞丐 在母亲生日这天用讨来的钱买一束鲜花献到母亲坟前。

5、 钱放在口袋里的时间长,只靠长期乞讨积攒起来的,得来不易

6、 衣衫褴褛,又黑又脏 无依无靠 艰难困苦

7、 有沉重、有难过、更有对母亲的敬重和怀念。

8、 多尔先生被小乞丐对母亲的一片真情所感动。“模糊”说明多尔先生被感动得流泪了。

1、xiù qìn diāo mì

2、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怎能不湿润呢?

3、顾此失彼 扬长避短 若即若离 严寒酷暑

4、引出下文

5、“眼睛都湿润”的原因是“为了那默默行善的老人”,“心湿漉漉”的原因是“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6、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地奉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gòu, yū ,和谐,沐浴

2、A、柔弱,B、厄运

3、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谁会不高兴呢?

4、略

5、保护小河,保护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 炫耀,伫立,循环,轻蔑

2、习惯成自然,生动 3、拟人

4、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5、指学校和社会上那些墨守成规的人

6、揭示了应试教育的危害 7、略

1、 略

2、 拟人

3、 每当风伤心悲泣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往事。(只要是表示回忆的语句也可)

4、 (1)柔情万千;(2)热情洋溢;(3)沉静和煦;(4)孤独衰老。分析:(4)为衰老疲惫、暴躁也可。

5、 (1)感激;(2)欢迎;(3)赞美;(4)置之不理。

6、 言之有理即可。

1、第一段从开头到“是不是”。第二段从“不要以为”到结尾。第一段:写一位体育教师用椅子教“我”学习溜冰的事。第二段:溜冰故事给人们的启示。

2、“我”在初学溜冰时遇到很多困难,当“我”正需要别人帮助时,教师想通过椅子来帮助“我”掌握溜冰的技巧,尽快学会自己溜冰。

3、因为椅子只是一个过程,要真正地学会溜冰,必须离开椅子在冰上自由滑行。

4、椅子是帮助你、支持你的人;是你依赖、依靠的人。

5、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点明题意。

6、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一味地依赖别人生活,而应该学会独立而坚强地面对生活。

1、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对某一事物感情专注。

2、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3、今后,没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睛了。

4、(1)父亲教小群认识水,学游泳。(2)父亲为小群解说颜色。(3)父亲给小群买书包。

5、因为父亲不知道书包是绿茶的,他觉得对不起孩子,思考自己应该怎样给孩子解释。

6、因为这句话让小群明白了原来父亲也是一个盲人,他非常深切地体会到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热爱和勇气。

7、(1)说明父亲对于小群意义重大,是父亲让小群对世界充满了爱。

(2)对于一个盲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是十分重要的,就好比拥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8、《明亮的眼睛》(言之成理即可)

1、(1)无暇(2)消遣(3)诱惑(4)思忖 2、唐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3、满天 欢乐 5、时令 人生 情志

4、可以有很多的时日闭门读书,享受读书带给我的无限乐趣。

6、7、略。

1、壑 寥 垠 渺 2、“我”

3、①④;②③⑤ 4、惊讶、惧怕、欢呼、颤动

5、不矛盾,“惧怕”的是渗入心里的寥廓,“欢呼”的是看到如此宏大的世界。

6、山外有山,我有闭塞的山镇里渴望走出大山,把世界看个真切。

7、“美”和“忧伤”指的是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

8、略。

1、嘈 诊 2、介绍从古到今听诊器的演变。 3、解释说明

4、传统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脏器的声音,但无法捕捉到一些微弱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 电子听诊器:能使脏器等发出的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

5、(1)“旧貌”指用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 “新颜”指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

“旧貌换新颜”指的是听诊器从外形和功能上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2)“这一烦恼”指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成为历史”指成为过去的事实,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了解决办法。

6、“这一不足”指的是传统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

二十九、参考答案:

1、(1)捋 (2)倔强 2、(1)竟改竞 (2)佛改拂

3、春暖花开 满山遍野 百花争艳 一望无际 安家落户(造句略)

4、因为榆树美丽、坚强、勇敢,从不夸耀自己。

5、不好,因为原句运用了设问,强调指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6、(1)只要有根就能生长;(2)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3)生长在沙丘上,经得起寒冷、旱热和干旱。 7、略。

安家落户造句篇三
《中级阅读与作文》

2015中级阅读与作文终期考核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校区: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50分)

(一)非雪天不能读书

①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shēchǐ)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薯香。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拔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来吃,吃饭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在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mì)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翻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根据拼音,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4分)

(1)wú xiá( ) (2)xiāo qiǎn( ) (3)yòu huò( ) (4)sī cǔn( )

2、第①段中,“有接天莲叶相伴”一句,是由_____朝诗人_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而来。(4分) 3、给题目“非雪天不能读书”换一种说法。(2分)

4、第①段中“一天风雪”中“一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④段中“恋恋不舍”一词体现出一种感情,它与本段中“________”一词相呼应。(2分)

5、“奢侈”的本义是花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它在第③段中如何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观全文,题目中的“雪天”既指_________的雪天,也指_______的雪天和 _________的雪天。(3分)

7、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4分) 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有一番风情; 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 秋天读书, ; 冬天读书, 。

8、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读书的成语典故,请您选一个写出来并作简要说明。(5分)

(二)榆 树

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佛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英。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人们捋完它的叶 扒光它的皮 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 不 榆树只要有根 就能战胜死亡 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根据拼音,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词语。(2分)

(1)luō( ) (2) jué jiàng ( ) 2、文中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2分) (1) 改 (2) 改

3、从文中摘抄出两个成语,并用这两个成语分别造一个句子。(4分)

4、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3分)

5、文章第二段中“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4分)

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3分)

7、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5分)

二、 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45+5分) 请选择你所喜爱的或熟悉的老师,自命题目,写一篇字数450字左右的文章。

阅读理解答案: (一)

1、(1)无暇(2)消遣(3)诱惑(4)思忖 2、唐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3、只有雪天才能读书

4、满天 欢乐

5、可以有很多的时日闭门读书,享受读书带给我的无限乐趣。 6、时令 人生 情志 7、略。

8、成语:韦编三绝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成语:凿壁借光

西汉时有一位着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成语:牛角挂书

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一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二)

1、(1)捋 (2)倔强 2、(1)竟改竞 (2)佛改拂

3、春暖花开 满山遍野 百花争艳 一望无际 安家落户(造句略) 4、因为榆树美丽、坚强、勇敢,从不夸耀自己。

5、不好,因为原句运用了设问,强调指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6、(1)只要有根就能生长;(2)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3)生长在沙丘上,经得起寒冷、旱热和干旱。 7 , , , ? ! , , 。

安家落户造句篇四
《阅读题答案》

.

阅读题答案:

《天堂里的老师》

1、炯 脆 yǔn yāo

2、略

3、郎郎———琅 朗——郎

4、略

5、生命的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6、“闪烁的灯光”指阿明不屈的精神。因为精神是抽象的,而用旗帜作比,就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这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7、如:《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

《高贵的施舍》

1、喘 鞠 lǚ xiù

2、高贵——低贱 慷慨——吝啬(小气)

3、略

4、她要教会乞丐凭自己的力气挣钱

5、意思是:不劳动就接受别人的施舍,对乞丐来说是降低人格的举动,是可耻的;劳动后接受给予者的钱财是凭自己的能力所得,是光荣的。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平等的。

6、母亲是个有同情心,懂得尊重别人,并且很有骨气,自尊自立的人。

7、“高贵”的本义是气质高雅或地位优越;“高贵的施舍”的含义是“不同寻常的,能激励人自强自立的施舍。”

《父爱昼夜无眠》

1、 溃 缭 锐 酬

2、 (1)指睡觉的整个过程没有间断

(2)这里指头发掉的多、掉的快

3、如:父爱如山般沉重(海般博大)

4、我先是提出带父亲去看病,当父亲“不肯”时,我“恼火”。所作所为,流露出“我”对父亲的不满和抗议。

5、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寥寥数语勾画出父亲不愿让儿子为自己担心的关怀与体贴之情。

6、“我”响亮地回答“是”,我被父亲感动了,此时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与敬爱之情。

7、略

《不识字的老师》

1、zhǎng yuán 延 黝

2、柔软(温暖) 硕壮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山了。

4.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温柔、包容、善良、助人为乐、幽默、睿智等。

6、因为在无奈下接近他,却发现在那里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更重要的是他给我做人的道理,使我认清了真正的世界。

7、他虽然不识字,但却懂得许多深奥的道理,而且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我爱秋天》

1、sà 绽 shuò 触

2、B

3、舒服 赏赐

4、略

5、比喻 拟人

6、红枫树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使“我”心中暖意融融;菊花不畏寒霜,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这些具有个性的植物,给“我”斗志,鼓起了“我”的勇气。

7、略

《另起一行》

1、 wù 惫 哀 匙

2、 略

3、 边缘——顶峰

4、 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改:……不能都顺心

5、 第⑤段“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有。他欣赏这个“真正的早晨”的同时,仍耿耿于城市里的失败。

6、 不对。尽管农村生活艰苦,大表哥过早地苍老了,但他的生活并不悲哀。因为“大表哥”对生活充满信心,从没有因“虫害”而沮丧过,即使遇到了此类挫折,他也知道该怎样做,活得有精神。

7、 遇到挫折不能气馁,应重新振作起来(意对即可)

《风雨中的菊花》

1、 nòng bó 笼 罚

2、 思考(思量) 恭敬

3、 如:……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热。

4、 小乞丐 在母亲生日这天用讨来的钱买一束鲜花献到母亲坟前。

5、 钱放在口袋里的时间长,只靠长期乞讨积攒起来的,得来不易

6、 衣衫褴褛,又黑又脏 无依无靠 艰难困苦

7、 有沉重、有难过、更有对母亲的敬重和怀念。

8、 多尔先生被小乞丐对母亲的一片真情所感动。“模糊”说明多尔先生被感动得流泪了。

1、xiù qìn diāo mì

2、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怎能不湿润呢?

3、顾此失彼 扬长避短 若即若离 严寒酷暑

4、引出下文

5、“眼睛都湿润”的原因是“为了那默默行善的老人”,“心湿漉漉”的原因是“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6、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地奉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gòu, yū ,和谐,沐浴

2、A、柔弱,B、厄运

3、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谁会不高兴呢?

4、略

5、保护小河,保护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 炫耀,伫立,循环,轻蔑

2、习惯成自然,生动 3、拟人

4、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5、指学校和社会上那些墨守成规的人

6、揭示了应试教育的危害 7、略

1、 略

2、 拟人

3、 每当风伤心悲泣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往事。(只要是表示回忆的语句也可)

4、 (1)柔情万千;(2)热情洋溢;(3)沉静和煦;(4)孤独衰老。分析:(4)为衰老疲惫、暴躁也可。

5、 (1)感激;(2)欢迎;(3)赞美;(4)置之不理。

6、 言之有理即可。

1、第一段从开头到“是不是”。第二段从“不要以为”到结尾。第一段:写一位体育教师用椅子教“我”学习溜冰的事。第二段:溜冰故事给人们的启示。

2、“我”在初学溜冰时遇到很多困难,当“我”正需要别人帮助时,教师想通过椅子来帮助“我”掌握溜冰的技巧,尽快学会自己溜冰。

3、因为椅子只是一个过程,要真正地学会溜冰,必须离开椅子在冰上自由滑行。

4、椅子是帮助你、支持你的人;是你依赖、依靠的人。

5、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点明题意。

6、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一味地依赖别人生活,而应该学会独立而坚强地面对生活。

1、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对某一事物感情专注。

2、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3、今后,没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睛了。

4、(1)父亲教小群认识水,学游泳。(2)父亲为小群解说颜色。(3)父亲给小群买书包。

5、因为父亲不知道书包是绿茶的,他觉得对不起孩子,思考自己应该怎样给孩子解释。

6、因为这句话让小群明白了原来父亲也是一个盲人,他非常深切地体会到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热爱和勇气。

7、(1)说明父亲对于小群意义重大,是父亲让小群对世界充满了爱。

(2)对于一个盲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是十分重要的,就好比拥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8、《明亮的眼睛》(言之成理即可)

1、(1)无暇(2)消遣(3)诱惑(4)思忖 2、唐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3、满天 欢乐 5、时令 人生 情志

4、可以有很多的时日闭门读书,享受读书带给我的无限乐趣。

6、7、略。

1、壑 寥 垠 渺 2、“我”

3、①④;②③⑤ 4、惊讶、惧怕、欢呼、颤动

5、不矛盾,“惧怕”的是渗入心里的寥廓,“欢呼”的是看到如此宏大的世界。

6、山外有山,我有闭塞的山镇里渴望走出大山,把世界看个真切。

7、“美”和“忧伤”指的是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

8、略。

1、嘈 诊 2、介绍从古到今听诊器的演变。 3、解释说明

4、传统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脏器的声音,但无法捕捉到一些微弱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

电子听诊器:能使脏器等发出的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

5、(1)“旧貌”指用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

“新颜”指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

“旧貌换新颜”指的是听诊器从外形和功能上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2)“这一烦恼”指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成为历史”指成为过去的事实,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了解决办法。

6、“这一不足”指的是传统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

二十九、参考答案:

1、(1)捋 (2)倔强 2、(1)竟改竞 (2)佛改拂

3、春暖花开 满山遍野 百花争艳 一望无际 安家落户(造句略)

4、因为榆树美丽、坚强、勇敢,从不夸耀自己。

5、不好,因为原句运用了设问,强调指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6、(1)只要有根就能生长;(2)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3)生长在沙丘上,经得起寒冷、旱热和干旱。

7、略。

安家落户造句篇五
《课外阅读答案》

课外阅读答案:

《天堂里的老师》

1、炯 脆 yǔn yāo

2、略

3、郎郎———琅 朗——郎

4、略

5、生命的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6、“闪烁的灯光”指阿明不屈的精神。因为精神是抽象的,而用旗帜作比,就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这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7、如:《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

《高贵的施舍》

1、喘 鞠 lǚ xiù

2、高贵——低贱 慷慨——吝啬(小气)

3、略

4、她要教会乞丐凭自己的力气挣钱

5、意思是:不劳动就接受别人的施舍,对乞丐来说是降低人格的举动,是可耻的;劳动后接受给予者的钱财是凭自己的能力所得,是光荣的。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平等的。

6、母亲是个有同情心,懂得尊重别人,并且很有骨气,自尊自立的人。

7、“高贵”的本义是气质高雅或地位优越;“高贵的施舍”的含义是“不同寻常的,能激励人自强自立的施舍。”

《父爱昼夜无眠》

1、 溃 缭 锐 酬

2、 (1)指睡觉的整个过程没有间断

(2)这里指头发掉的多、掉的快

3、如:父爱如山般沉重(海般博大)

4、我先是提出带父亲去看病,当父亲“不肯”时,我“恼火”。所作所为,流露出“我”对父亲的不满和抗议。

5、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寥寥数语勾画出父亲不愿让儿子为自己担心的关怀与体贴之情。

6、“我”响亮地回答“是”,我被父亲感动了,此时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与敬爱之情。

7、略

《不识字的老师》

1、zhǎng yuán 延 黝

2、柔软(温暖) 硕壮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山了。

4.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温柔、包容、善良、助人为乐、幽默、睿智等。

6、因为在无奈下接近他,却发现在那里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更重要的是他给我做人的道理,使我认清了真正的世界。

7、他虽然不识字,但却懂得许多深奥的道理,而且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我爱秋天》

1、sà 绽 shuò 触

2、B

3、舒服 赏赐

4、略

5、比喻 拟人

6、红枫树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使“我”心中暖意融融;菊花不畏寒霜,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这些具有个性的植物,给“我”斗志,鼓起了“我”的勇气。

7、略

《另起一行》

1、 wù 惫 哀 匙

2、 略

3、 边缘——顶峰

4、 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改:„„不能都顺心

5、 第⑤段“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有。他欣赏这个“真正的早晨”的同时,仍耿耿于城市里的失败。

6、 不对。尽管农村生活艰苦,大表哥过早地苍老了,但他的生活并不悲哀。因为“大表哥”对生活充满信心,从没有因“虫害”而沮丧过,即使遇到了此类挫折,他也知道该怎样做,活得有精神。

7、 遇到挫折不能气馁,应重新振作起来(意对即可)

《风雨中的菊花》

1、 nòng bó 笼 罚

2、 思考(思量) 恭敬

3、 如:„„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热。

4、 小乞丐 在母亲生日这天用讨来的钱买一束鲜花献到母亲坟前。

5、 钱放在口袋里的时间长,只靠长期乞讨积攒起来的,得来不易

6、 衣衫褴褛,又黑又脏 无依无靠 艰难困苦

7、 有沉重、有难过、更有对母亲的敬重和怀念。

8、 多尔先生被小乞丐对母亲的一片真情所感动。“模糊”说明多尔先生被感动得流泪了。

1、xiù qìn diāo mì

2、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怎能不湿润呢?

3、顾此失彼 扬长避短 若即若离 严寒酷暑

4、引出下文

5、“眼睛都湿润”的原因是“为了那默默行善的老人”,“心湿漉漉”的原因是“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6、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地奉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gòu, yū ,和谐,沐浴

2、A、柔弱,B、厄运

3、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谁会不高兴呢?

4、略

5、保护小河,保护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 炫耀,伫立,循环,轻蔑

2、习惯成自然,生动 3、拟人

4、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5、指学校和社会上那些墨守成规的人

6、揭示了应试教育的危害 7、略

1、 略

2、 拟人

3、 每当风伤心悲泣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往事。(只要是表示回忆的语句也可)

4、 (1)柔情万千;(2)热情洋溢;(3)沉静和煦;(4)孤独衰老。分析:(4)为衰老疲惫、暴躁也可。

5、 (1)感激;(2)欢迎;(3)赞美;(4)置之不理。

6、 言之有理即可。

1、第一段从开头到“是不是”。第二段从“不要以为”到结尾。第一段:写一位体育教师用椅子教“我”学习溜冰的事。第二段:溜冰故事给人们的启示。

2、“我”在初学溜冰时遇到很多困难,当“我”正需要别人帮助时,教师想通过椅子来帮助“我”掌握溜冰的技巧,尽快学会自己溜冰。

3、因为椅子只是一个过程,要真正地学会溜冰,必须离开椅子在冰上自由滑行。

4、椅子是帮助你、支持你的人;是你依赖、依靠的人。

5、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点明题意。

6、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一味地依赖别人生活,而应该学会独立而坚强地面对生活。

1、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对某一事物感情专注。

2、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3、今后,没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睛了。

4、(1)父亲教小群认识水,学游泳。(2)父亲为小群解说颜色。(3)父亲给小群买书包。

5、因为父亲不知道书包是绿茶的,他觉得对不起孩子,思考自己应该怎样给孩子解释。

6、因为这句话让小群明白了原来父亲也是一个盲人,他非常深切地体会到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热爱和勇气。

7、(1)说明父亲对于小群意义重大,是父亲让小群对世界充满了爱。

(2)对于一个盲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是十分重要的,就好比拥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8、《明亮的眼睛》(言之成理即可)

1、(1)无暇(2)消遣(3)诱惑(4)思忖 2、唐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3、满天 欢乐 5、时令 人生 情志

4、可以有很多的时日闭门读书,享受读书带给我的无限乐趣。

6、7、略。

1、壑 寥 垠 渺 2、“我”

3、①④;②③⑤ 4、惊讶、惧怕、欢呼、颤动

5、不矛盾,“惧怕”的是渗入心里的寥廓,“欢呼”的是看到如此宏大的世界。

6、山外有山,我有闭塞的山镇里渴望走出大山,把世界看个真切。

7、“美”和“忧伤”指的是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

8、略。

1、嘈 诊 2、介绍从古到今听诊器的演变。 3、解释说明

4、传统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脏器的声音,但无法捕捉到一些微弱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

电子听诊器:能使脏器等发出的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

5、(1)“旧貌”指用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

“新颜”指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

“旧貌换新颜”指的是听诊器从外形和功能上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2)“这一烦恼”指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成为历史”指成为过去的事实,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了解决办法。

6、“这一不足”指的是传统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

二十九、参考答案:

1、(1)捋 (2)倔强 2、(1)竟改竞 (2)佛改拂

3、春暖花开 满山遍野 百花争艳 一望无际 安家落户(造句略)

4、因为榆树美丽、坚强、勇敢,从不夸耀自己。

5、不好,因为原句运用了设问,强调指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6、(1)只要有根就能生长;(2)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3)生长在沙丘上,经得起寒冷、旱热和干旱。

7、略。

安家落户造句篇六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十四)及答案

听诊器古今谈

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听诊器作为医生的诊断设备,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从没改变过这一形象。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

200多年前,法国医生雷恩·郎内克想通过听病人脏器所发出的声音,来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诊断。于是他动手制作了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这就是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个听诊器。200多年过去了,不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功能上,听诊器都没有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全新概念的电子听诊器。

传统的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电子听诊器配置的电脑芯片,能够使脏器等发出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从而使医生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更加易于判断心肺等器官可能发生的病变。

以前,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电子听诊器的产生,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

1、根据拼音和句意写出汉字:(2分)

电子听诊器可以在cáo( )杂的救护车上进行有效的zhěn( )断。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文章题目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传统听诊器与电子听诊器的特点。(4分)

传统听诊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吸诊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句子

①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听诊器的“旧貌”“新颜”各指什么?“旧貌换新颜”是什么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这一烦恼”指什么?“成为历史”是什么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一句中“这一不足”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嘈 诊 2、介绍从古到今听诊器的演变。 3、解释说明

4、传统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脏器的声音,但无法捕捉到一些微弱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 电子听诊器:能使脏器等发出的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

5、(1)“旧貌”指用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 “新颜”指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

“旧貌换新颜”指的是听诊器从外形和功能上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2)“这一烦恼”指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成为历史”指成为过去的事实,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了解决办法。

6、“这一不足”指的是传统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

-----------------

汶川,好熟悉的名字。去年夏天游九寨沟,一路沿岷江南下,夜宿茂县。茂县的夜晚幽静动人,暖风中裹着花香,在古老的城门外,我们买了许多甜枇杷。转天清晨起早赶路,大约一个多钟头后,车子来到一个笼罩在朝霞中的美丽小城。从各式牌匾上,我一下就记住了:汶川,一个令人心动的名字。汶川的街道极干净,大小店铺前的街上洒着清水,穿着羌族服装的妇女并排走,小学生背着书包蹦跳着去上学。那一刻我很是生出羡慕之意,这里安静,空气好,水好,人更好。说人更好是说这一路走走停停不断看景点和购物,除了买各种土特产如花椒药材等,旅游团中的女士们更是大买水果尤其是枇杷。价格已经很便宜了,有人还是讨价,但一路下来,买卖总是顺利,从无吵架声。和谐之风在这遥远岷江旁拂动,令人为之陶醉„„

可是,就是这么一条秀美丰润的山川,这么一座如诗如画的小城,为何在5月12日14时28分遭遇了灭顶之灾?

我不愿意相信,但没有办法,随后就是久久的心痛。1964年邢台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都在湖北。湖北人对地震的感受是无比深沉悲重的,以至在很长时间,我都不愿意回忆提及大地颤抖轰轰作响的那一时刻。

但从5月12日午后听到这一消息后,我的心中又不断地生发着感动和激动之情: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声音,胡主席要求全力以赴抢救受伤人员。温总理亲赴前线指挥救灾,并冒雨到坍楼前安慰待救的人员。国家各有关部门,都紧急行动起来。可亲可敬的成都市民,在自己饱受惊颤之后,又纷纷去献血„„昨夜,雨淅淅地下,我久久不能入睡。我知道那是多少人的不眠之夜、战斗之夜、行进之夜,又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抗御大灾的热血沸腾之夜。

从电视上看到公路上无数巨石塌方,人们就明白了救灾部队遇到何等大的困难。但温总理讲了,一定要打通通往受害县城、乡镇的道路!这铮铮话语,分明就是一把利剑,指引救灾将士扫清一切障碍,直抵汶川,把光明和希望带给了灾区人民。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颤抖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沸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加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的横线上(2分)

3、仔细短文回答问题。(5分)

(1)汶川地震前的样子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么样子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了短文你想对汶川人说些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的抖动,文中指作者不愿意想起地震发生的那一刻。

②原指水到100摄氏度的样子,文中指中华民族的人民抗御大地震的热情,情绪激昂。

2、《那一刻》、《这美丽的城市......》

3、①地震前是安静,空气好,水好,人更好,是座如诗如画的小城„..

地震后是塌方,公路上到处是巨石,楼房倒塌......

②要回答出让汶川人们挺住,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有好多的兄弟姐妹,我们时刻在为你们加油„„

安家落户造句篇七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十六:榆树》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十六:榆树

所属专题: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 来源:互联网 要点: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

 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 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佛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 人喜爱的小榆树英。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 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 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练习】

1、根据拼音,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词语。

(1)luō( ) (2) jué jiàng ( )

2、文中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1) 改 (2) 改

3、从文中摘抄出两个成语,并用这两个成语分别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二段中“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你最爱什么?用你的妙笔写一段赞美的话吧,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捋 (2)倔强

2、(1)竟改竞 (2)佛改拂

3、春暖花开 满山遍野 百花争艳 一望无际 安家落户(造句略)

4、因为榆树美丽、坚强、勇敢,从不夸耀自己。

5、不好,因为原句运用了设问,强调指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6、(1)只要有根就能生长;(2)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3)生长在沙丘上,经得起寒冷、旱热和干旱。

7、略。

安家落户造句篇八
《小升初阅读》

登 山

我十岁开始登山。我登上的第一座山峰叫泽恩阿尔施托克,我们的村子就坐落在它的脚下。在山顶,我头一回看到高山的惊险和美丽。①深壑,比比皆是的冰和雪水,绿玻璃般的冰川,丑怪的冰碛(qì),高踞这一切之上的是高而圆、其状如钟的天空。②一个人被夹在高山和湖泊之间,又被近处的山峦团团围住,并在这狭小的田地里生活了十年,那么,这一天他是万万不会遗忘的。在这一天里,他第一次头顶宏大寥廓的天宇,面对无垠的视野。③在上山途中,我已经惊讶不已地发现,我在山下早已熟悉的崖坡峭壁竟是如此硕大无比。如今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突然看到这寥廓渗入我的心里,世界竟是如此宏大! ④我们的整个村落,远在谷底,迷迷蒙蒙,只剩下一个小光斑。从谷底望去以为是紧密相邻的山峰,原来彼此相距许多小时的路程。

⑤我开始预感到,我仅仅眯缝着眼看到了一线天地,还没有把世界看个真切,并且山外有山,或挺立,或倾倒,这可能有大事正在发生,而有关的消息从未传到我们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山镇里来过。同时,我心中有什么像指南针一样的在颤动,以一股不自觉的力量拼命指向那辽阔的远方。如今,当我看到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时,我才完全懂得了浮云的美和忧伤。

1、根据句意,读拼音写汉字。(4分)

我第一次登山,爬到山顶,见到的是深 hâ( )、冰雪、天空,头顶宏大liáo( )廓的天宇,面对无yín( )的视野,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miǎo( )小。

2、文中第一段“一个人”与“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带序号的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真实景物?哪些是作者产生的联想?请把句子序号写在下面。(2分)

真实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感情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上山顶,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惧怕”与“欢呼”两个词矛盾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末尾,作者说他“完全懂得了浮云的美和忧伤”,请你说说,浮云的“美”和“忧伤”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有过登山的感受吗?登上山巅,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请把它写下来吧。(100字左右)(3分))

听诊器古今谈

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听诊器作为医生的诊断设备,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从没改变过这一形象。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

200多年前,法国医生雷恩·郎内克想通过听病人脏器所发出的声音,来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诊断。于是他动手制作了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这就是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个听诊器。200多年过去了,不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功能上,听诊器都没有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全新概念的电子听诊器。

传统的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电子听诊器配置的电脑芯片,能够使脏器等发出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从而使医生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更加易于判断心肺等器官可能发生的病变。

以前,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电子听诊器的产生,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

史。

1、根据拼音和句意写出汉字:(2分)

电子听诊器可以在cáo( )杂的救护车上进行有效的zhěn( )断。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文章题目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传统听诊器与电子听诊器的特点。(4分)

传统听诊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吸诊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句子:

①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听诊器的“旧貌”“新颜”各指什么?“旧貌换新颜”是什么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这一烦恼”指什么?“成为历史”是什么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一句中“这一不足”指的是什么?(2分)

汶川,好熟悉的名字。去年夏天游九寨沟,一路沿岷江南下,夜宿茂县。茂县的夜晚幽静动人,暖风中裹着花香,在古老的城门外,我们买了许多甜枇杷。转天清晨起早赶路,大约一个多钟头后,车子来到一个笼罩在朝霞中的美丽小城。从各式牌匾上,我一下就记住了:汶川,一个令人心动的名字。汶川的街道极干净,大小店铺前的街上洒着清水,穿着羌族服装的妇女并排走,小学生背着书包蹦跳着去上学。那一刻我很是生出羡慕之意,这里安静,空气好,水好,人更好。说人更好是说这一路走走停停不断看景点和购物,除了买各种土特产如花椒药材等,旅游团中的女士们更是大买水果尤其是枇杷。价格已经很便宜了,有人还是讨价,但一路下来,买卖总是顺利,从无吵架声。和谐之风在这遥远岷江旁拂动,令人为之陶醉„„

可是,就是这么一条秀美丰润的山川,这么一座如诗如画的小城,为何在5月12日14时28分遭遇了灭顶之灾?

我不愿意相信,但没有办法,随后就是久久的心痛。1964年邢台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都在湖北。湖北人对地震的感受是无比深沉悲重的,以至在很长时间,我都不愿意回忆提及大地颤抖轰轰作响的那一时刻。

但从5月12日午后听到这一消息后,我的心中又不断地生发着感动和激动之情: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声音,胡主席要求全力以赴抢救受伤人员。温总理亲赴前线指挥救灾,并冒雨到坍楼前安慰待救的人员。国家各有关部门,都紧急行动起来。可亲可敬的成都市民,在自己饱受惊颤之后,又纷纷去献血„„昨夜,雨淅淅地下,我久久不能入睡。我知道那是多少人的不眠之夜、战斗之夜、行进之夜,又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抗御大灾的热血沸腾之夜。

从电视上看到公路上无数巨石塌方,人们就明白了救灾部队遇到何等大的困难。但温总理讲了,一定要打通通往受害县城、乡镇的道路!这铮铮话语,分明就是一把利剑,指引救灾将士扫清一切障碍,直抵汶川,把光明和希望带给了灾区人民。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颤抖_

(2)沸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加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的横线上(2分)

3、仔细短文回答问题。(5分)

(1)汶川地震前的样子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么样子呢?(3分)

答:

(2)阅读了短文你想对汶川人说些什么?(2分)

答:

榆 树

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 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佛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 人喜爱的小榆树英。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 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 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根据拼音,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词语。(2分)

(1)luō( ) (2) juã jiàng ( )

2、文中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2分)

(1) 改 (2) 改

3、从文中摘抄出两个成语,并用这两个成语分别造一个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二段中“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你最爱什么?用你的妙笔写一段赞美的话吧,10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 山》参考答案:1.我第一次登山,爬到山顶,见到的是深 hâ( 壑 )、冰雪、天空,头顶宏大liáo(寥)廓的天宇,面对无yín(垠)的视野,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miǎo(渺)小。2、“我”(或作者)3.真实景物:①③④联想: ②⑤

4、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感情变化。(2分)

欣赏——惊叹——惧怕——又欢呼——沉思——向往5、不矛盾。惧怕是由于宏大寥廓的天宇,无限的视野以及大得出乎意料之外的崖坡峭壁给作者视觉和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欢呼是因为他头一次看到、感受到世界的广阔无垠以及眼前数不胜数的美景并为之惊叹。

6.其一说得是景美,其二,作者主要体会是山外有山,与大自然相比自身力量过于渺小,此时与云之无所作为产生共鸣,然以觉得其飘逸为美。从此观点引申的话,忧伤就好理解了,无能为力,所以四处流浪。

《听诊器古今谈》参考答案:1、嘈 诊 2、介绍从古到今听诊器的演变。 3、解释说明4、传统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脏器的声音,但无法捕捉到一些微弱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电子听诊器:能使脏器等发出的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

5、(1)“旧貌”指用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新颜”指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

“旧貌换新颜”指的是听诊器从外形和功能上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2)“这一烦恼”指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成为历史”指成为过去的事实,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了解决办法。

6、“这一不足”指的是传统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

《汶川》参考答案:

1、①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的抖动,文中指作者不愿意想起地震发生的那一刻。

②原指水到100摄氏度的样子,文中指中华民族的人民抗御大地震的热情,情绪激昂。2、《那一刻》、《这美丽的城市......》3、①地震前是安静,空气好,水好,人更好,是座如诗如画的小城„..地震后是塌方,公路上到处是巨石,楼房倒塌......

②要回答出让汶川人们挺住,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有好多的兄弟姐妹,我们时刻在为你们加油„„ 《榆树》参考答案:1、(1)捋 (2)倔强 2、(1)竟改竞 (2)佛改拂3、春暖花开 满山遍野 百花争艳 一望无际 安家落户(造句略)

4、因为榆树美丽、坚强、勇敢,从不夸耀自己。

5、不好,因为原句运用了设问,强调指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6、(1)只要有根就能生长;(2)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3)生长在沙丘上,经得起寒冷、旱热和干旱。

7、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功劳造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