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如雷贯耳造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4    阅读:

如雷贯耳造句篇一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基专题卷之字形篇(一、二)答案》

二轮复习语基专题卷之字形篇(一)答案

1.B【解析】A“迷团”应为“谜团”;C“璀灿”应为“璀璨”;“面授机意”应为“面授机宜”;D“苦思暝想”应为“苦思冥想”。

2.C【解析】A“变换莫测”应为“变幻莫测” ; B“陷井”应为“陷阱” ;D“简炼”应为“简练”。

3.B【解析】A全对;B“饥肠漉漉”应为“饥肠辘辘”,“卫戌”应为“卫戍”;C“裨官野史”为“稗官野史”;D“功亏一匮”应为“功亏一篑”。

4.C【解析】A“绿树成荫”应为“绿树成阴”;B“精萃”应为“精粹”,“事必恭亲”应为“事必躬亲”;D“萤屏 ”应为“荧屏”, “防范未然”应为“防患未然”。

5.D【解析】A“消赃”应为“销赃”;B.“大才小用”应为“大材小用”; C “闲情逸志”应为“闲情逸致”。

6.D 【解析】 A “描摩”应为“描摹”,“浮燥”应为“浮躁”,“无计于事”应为“无济于事”;B “羁靡”应为“羁縻”,“合盘托出”应为“和盘托出”; C “砥励”应为“砥砺”,“相辅相承”应为“相辅相成”,“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 D “焕散”应为“涣散”。

7.D【解析】A “久负胜名”应为“久负盛名”; B“攻城掠地”应为“攻城略地”; C“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

8.С【解析】A “黄梁梦”应为“黄粱梦”;B “振撼” 应为“震撼”;D“鸠占雀巢” 应为“鸠占鹊巢”,“惊滔骇浪” 应为“惊涛骇浪”。

9.B【解析】A“食不裹腹”应为“食不果腹”,“安祥”应为“安详”;B“精萃”应为“精粹”,“委屈求全”应为“委曲求全”,“急待解决”应为“亟待解决”;C“行迹可疑”应为“形迹可疑”;D“出奇致胜”应为“出奇制胜”,“不循私情”应为“不徇私情”。

10. A 【解析】B “编缉”应为“编辑”;C“敲榨勒索”应为“敲诈勒索”;D项中“若及若离”应为“若即若离”。

11.B【解析】B“全力已赴”应为“全力以赴”, “无精打彩”应为“无精打采”;A“一如继往”应为“一如既往”, “掩旗息鼓” 应为“偃旗息鼓”,“好高鹜远”应为“好高骛远”; C“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老生长谈”应为“老生常谈” ,“原形必露”应为“原形毕露”;D“除恶勿尽”应为“除恶务尽”, “别出新裁”应为“别出心裁”, “利行节约”应为“厉行节约”。

12.C【解析】A“委屈求全”应为“委曲求全”, “合衣而卧”应为“和衣而卧”;B“披沙捡金”应为“披沙拣金”,“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改弦更章”应为“改弦更张”,“珠连璧合”应为“珠联璧合”;C“查言观色”应为“察言观色”;D全对。

13.A【解析】B“影璧”应为“影壁” ;C“夸夸奇谈”应为“夸夸其谈” ;D“发韧”应为“发轫”。

14.B【解析】A“去逝”应为“去世”;C“预订时间”应为“预定时间”;D“修养生息”应为“休养生息”。

15.B【解析】A“摄服”应为“慑服” ,“革命胜地”应为“革命圣地”;C “报负” 应为“抱负” ;D “穷且益艰”应为“穷且益坚”。

16.C【解析】A全部正确;B“报歉”应为“抱歉”,“凋蔽”应为“凋敝”,“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C“宣宾夺主”应为“喧宾夺主”,“功亏一匮”应为“功亏一篑”;D“既使”应为“即使”。

17.B【解析】A“宫阕”应为“宫阙”,“靡烂”应为“糜烂”,“食不裹腹”应为“食不果腹” ;B “劈荆斩辣”应为“披荆斩棘” ;C“衷肯”应为“中肯”,“言简义赅”应为“言简意赅”,“滥芋充数”应为“滥竽充数” ;D“开源截流”应为“开源节流”。

18.C【解析】A“合盘托出”应为“和盘托出” ; B“弘旨要义”应为“宏旨要义” ; D“人参鹿葺”应为“人参鹿茸”。

19.B【解析】A “不敢跃雷池一步”应为“不敢越雷池一步”;c“倒记时 ”应为“倒计时”;D“冷不妨”应为“冷不防”, “冤家易解不易结”应为“冤家宜解不宜结”。

20.D【解析】A“祸起箫墙”应为“祸起萧墙”;B“斓言”应为“谰言”;C“解铃还需系铃人”应为“解铃还须系铃人”。

21.C【解析】A “一如继往”应为“一如既往”;B “迷盲”应为“迷茫”;D“划地为牢”应为“画地为牢”。

22.C【解析】A“国家权利”应为为“国家权力” ;B“常年累月”应为“长年累月” ;D“修养生息”

应为“休养生息”。

23.B【解析】A “制之死地而后生”应为“置之死地而后生” ; C “省吃减用”应为“省吃俭用” ; D项“胜于防川”应为“甚于防川”。

24.A【解析】B“闻者足诫”应为“闻者足戒”;C“万事具备”应为“万事俱备” D“大人不记小人过”应为“大人不计小人过”。

25.D【解析】A“展露头角”应为“崭露头角” ; B“家俱厂”应为“家具厂”,“歪风斜气”应为“歪风邪气”,“浪子回头金不唤”应为“浪子回头金不换” ; C“有志者事竞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 D“莫需有”应为“莫须有”,“惟成言之务去”应为“惟陈言之务去”。

26.A【解析】A“辐度”应为“幅度”,“空城记”应为“空城计”,“车到山前毕有路”应为“车到山前必有路”;B“定性丸”应为“定心丸”,“多行不意必自毙”应为“多行不义必自毙” ; C“洵职”应为“殉职”,“拾人牙惠”应为“拾人牙慧” ; D“哀声叹气”应为“唉声叹气”。

27.D【解析】“佶曲聱牙”应为“佶屈聱牙”。A“防犯”应为“防范”,“复手为雨”应为“覆手为雨”;B “丰功伟迹”应为“丰功伟绩”, “震古铄今”应为“震古烁今”;C“计日成功”应为“计日程功”,“绿草如荫”应为“绿草如茵”,“为山九刃”应为“为山九仞”。

28.A【解析】B“相儒以沫”应为“相濡以沫”,“昏昏噩噩”应为“浑浑噩噩” ; C“金璧辉煌”应为“金碧辉煌” ; D“却之不公”应为“却之不恭”。

29.B【解析】A“忍辱含诟”应为“忍辱含垢”,“其实难符”应为“其实难副”; C“会唔”应为“会晤”,“手急眼快”应为“手疾眼快” ,“熟不可忍”应为“孰不可忍”;D“一叶幛目”应为“一叶障目”。

30.B【解析】A“立功恕罪”应为“立功赎罪”;C“贯例”应为“惯例”;D“事过景迁”应为“事过境迁”。

31.B【解析】A “甄于成熟”应是“臻于成熟”;C“混盹”应为“混沌”;D“忧患倍尝” 应是“忧患备尝”。

32.C【解析】A“振撼”应为“震撼”, “心浮气燥”应为“心浮气躁”; B“延袭”应为“沿袭”,“陨身不恤”应为“殒身不恤”; D“肆无忌殚”应为“肆无忌惮”,“嘻闹”应为“嬉闹”。

33.D【解析】A“心喜若狂”应为“欣喜若狂”;B“壁磊”应为“壁垒”;C“苇编三绝”应为“韦编三绝”

34.A【解析】A“冒然”应为“贸然”,“惠质兰心”应为“蕙质兰心”;B“呕气”应为“怄气”,“头昏脑胀”应为“头昏脑涨”,“以警效尤”应为“以儆效尤”;C“起迄”应为“起讫”;D“聒躁”应为“聒噪”,“如雷灌耳”应为“如雷贯耳”,“谴词造句”应为“遣词造句”。

35.A【解析】B“气”应为“汽”,“一年之季在于春”应为“一年之计在于春”C“钉书机”应为“订书机”,“协从不问”应为“胁从不问”D“泊来品”应为“舶来品”。

36.A [解析] B.蛰伏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 融会贯通

37.D 解析:A.厮杀,欢呼雀跃;B. 摄像机;C. 甘拜下风

38.D(A“声”应为“生”。B“辩”应为“辨”。C“叠”应为“迭”。)

39.C(A掉书袋,B老两口,D意气用事)

40.D【解析】 A.序—绪 B.迹—绩 C.挤—跻。

41.D(A照相机 B锄强扶弱 C鬼蜮伎俩)

42.B【解析】 A.慢—曼,挡—当;C.晨—辰;D.壁—碧。

43.【原创题】 B (青睐,易如反掌,无济于事)

44. A【解析】 覆——履,疱——庖。

45.D【解析】A爆发力 B利令智昏 C誊写。

二轮复习语基专题卷之字形篇(二)答案

1、D【解析】A.娇(矫)揉造作;B.揉(糅)合,棉(绵)里藏针;C.傅(缚)鸡 之力。

2、C【解析】A.一发千钧;B.贸然;D.销赃灭迹。

3、D【解析】A.卓—灼;B.籍—藉;C.剂—济。

4、B【解析】A陈词滥调;B坐镇,弥天大谎;C宣泄,流水账, 震古烁今。

5、D【解析】A.宏—鸿 B.植—殖 御—玉 C.绉—诌

6、C【解析】A项荫——茵;B项 尤——由;D项 成——程。

7、B【解析】A项,遨一翱;C项,斐一蜚;D项,烁一铄。

8、B【解析】A项,嬉笑怒骂;C项,曲意逢迎;D项,宣泄。

9、D【解析】A.“立”应为“力”;B.“萃”应为“粹”;C.“斤”应为“金”。

10、D【解析】A.家具城,贻笑大方;B.蛊惑,明信片,委曲求全;C.妍媸毕露;D.全对。

11、D【解析】A.额手称庆,B.真谛,C.圆舞曲。

12、D【解析】A.雄辩,B.俯卧撑,C.震古烁今。

13、C【解析】A项中“碳"应为“炭”,B项“是”应为“饰”,D“暴”应为“爆”。

14、选C A项"纷至踏来"中的"踏"应为"沓","沓"意为"多而重复"。B项"入不付出"中的"付"应为"敷","敷"意为"足、够"。C项"一愁莫展"中的"愁"应为"筹","筹"意为"主意、办法、策略",词意为"一点办法也拿不出来"。"如雷灌耳"中的"灌"应为"贯","贯"意为"贯穿"。D项"法不循情"中的"循"应为"徇","徇"意为"依从",词意为"法律不依从私情"。"宽洪大量"同"宽宏大量"。

15、选D A项"仗义直言"中的"直"应为"执","执言"的意思不是"直说",词意为"为了正义说公道话"。B项"黔驴计穷"中的"计"应为"技","计"意为"主意、策略","技"意为"技能、本领"。词意为"驴除了会踢以外没有其它本领了"。C项"加官进爵"中的"进"应为"晋","晋"意为"升",词意为"晋升爵位"。

16、C

【解析】A.“借风驶船”应为“借风使船”;B. “攻艰战”应为“攻坚战”;D. “一石击起千层浪”应为“一石激起千层浪”。

17、A

【解析】B.嘻→嬉,幅→辐;C.汇→荟,巧→乔;D.涨→胀,掠→略。

18、选A。A项"举止安祥"中的"祥"应为"详","详"意为"审慎",引申为"从容";"祥"意为"吉利"。"毛骨耸然"中的"耸"应为"悚","悚"意为"恐惧",从"心";"耸"意为"高起"。B项"撤销"也作撤消。C项"直冲九宵"中的"宵"应为"霄","霄"意为"天","九霄"指"九天";"宵"意为"夜",如"通宵"。D项"臻于至治"中的"至"应为"郅","郅"意为"极、最"。

19、选B。A项"揖拿归案"中的"揖"应为"缉","缉"意为"搜捕,捉拿";"揖"意为"拱手行礼"。B项"脸色腊黄"中的"腊"应为"蜡","蜡黄"意为"(脸上)没有血色,像蜂蜡似的"。"瑕不掩玉"中的"玉"应为"瑜","瑜"意为"玉石的光彩,多比喻人的优点";"玉"意为"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体"。C项"火势漫延"中的"漫"应为"蔓","蔓延"意为"形容象蔓草一样扩展延伸"。D项"恢心丧气"中的"恢"应为"灰","灰"意为"消沉、失望";"恢"意为"广大、宽广"。

20、A【解析】B.戮力同心,C纷繁复杂,D涸泽而渔。

21.选D。A项"沤心沥血"中的"沤"应为"呕","呕"意为"吐";"沤"意为"长时间地浸泡"。B项"义奋填膺"中的"奋"应为"愤","愤"意为"发怒;因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奋"意为"振作精神,鼓起劲来"。C项"阴谋鬼计"中的"鬼"应为"诡","诡"意为"欺诈;奸滑";"鬼"意为"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D项"脉膊微弱"中的"膊"应为"搏","搏"意为"跳动"。"以逸代劳"中的"代"应为"待","待"意为"等候;等待";"代"意为"代替,代理"。"待劳"意为"等着疲劳的军队"。

22.选D。A项"消遥法外"中的"消"应为"逍","逍遥"意为"自由自在,没有约束"。B项"无计于事"中的"计"应为"济","济"意为"补益";"计"意为"计算"。C项"各行其事"中的"事"应为"是","是"意为"正确,这里指自己以为对的"。

23.选B。A项"周祥"中的"祥"应为"详","详"意为"详细;完备周密";"祥"意为"吉祥"。"积习相延"中的"延"

为"沿","沿"意为"照旧传下去";"延"意为"伸展;连续"。B项"嘻戏"中的"嘻"应为"嬉","嬉"意为"游戏;玩耍";"嘻"意为"拟声词。喜笑的声音"。C项"偶而"中的"而"应为"尔","尔"意为"表示情态的后缀";"而"意为"连词"。"两全齐美"中的"齐"应为"其","其"意为"指示代词";"齐"意为"一块儿,同时"。D项"垢骂"中的"垢"应为"诟","诟"意为"辱骂";"垢"意为"脏;脏东西"。"鼓惑人心"中的"鼓"应为"蛊","蛊惑"意为"使迷惑";"鼓"意为"发动;激起"。

24.D【解析】A.席卷天下,B.十恶不赦,C.端详。

25、C【解析】注意:A项“万事俱备”的“俱”;B项“罄竹难书”的“罄”;D项“原形毕露”的“毕”。可根据汉字的形义关系推断。

26.D【解析】残-惨,瑕-暇,成-承。

27.C【解析】A伸-申,B恰-洽,D冒-贸。

28、A【解析】本题的错误点为形似字。B项“优哉悠哉”的“悠”应该为“游”。C项“屈意逢迎”的“屈”应该为“曲”。D项“对薄公堂”的“薄”应该为“簿”。A项没有错别字。

29.D【解析】A.“讫今”应为“迄今”;B.“引以为诫”应为“引以为戒”; C.“殒首”应为“陨首”。

30.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恭逢其盛”应为“躬逢其盛”;B.“欠收”应为“歉收”,“以起山林”应为“以启山林”;C.“捉谜藏”应为“捉迷藏”,“天网灰灰”应为“天网恢恢”。

31.D【解析】A.“义愤填赝”应为“义愤填膺”;B.“动若逃兔”应为“动若脱兔 C.“振撼”应为“震撼”。

32、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同音字形。A项“再所不惜”应为“在所不惜”,B项“细水常流”应为“细水长流”C项“赋与”应为“赋予”。D项中没有错别字。

33. C【解析】A.骛—鹜 B.毙—毖 D. 块—快

34.C(A.寥廓 弭谤B.喋血 相辅相成C.寒暄 嬉戏 既往不咎 不经之谈D.更迭)

35.B【解析】B项中“涛涛”应为“滔滔”

36.A【解析】B项,威慑力,赳赳武夫;C项,一摊血,真知灼见;D项,笑眯眯,厉行节约

37.A【解析】B项,晦莫如深——讳莫如深; C项外藉人士——外籍人士; D项废止——废置。

38、D【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识记能力。A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备,表示完全,不是加倍,“倍”字同音错误。B幅员:领土面积,指国家疆域。宽窄叫幅,周围叫员。“幅”字与“巾”有关,用于布帛、图画等;“辐”字是连结车辋和车毂的直条,与“车”有关,用于“车辐”“辐射”等,近形混淆。C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耽”字从耳,本义是耳朵大而且下垂。眈眈:注视的样子。“眈“字从目,本义是视近而志远也。常用于“虎视眈眈”(凶狠贪婪地看着)。也属于近形混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据义定形”,从意义入手,确定同音字的字形和近形字的偏旁。

39.B

【解析】A项“映记”应写成“印记”。C项“蕴函”应写成“蕴涵”,“函”是名词,“涵”是动词,“蕴涵”是两个动词的并列。D项“绚丽多采”应写成“绚丽多彩”。同为名词,“采”指“精神、神色”;“彩”指花样,精彩的成分。

40.B【解析】A项“终生”应写“终身”;此题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终身”与“终生”都有“一辈子、一生”的意思,但前者多就切身之事而言,有时特指婚姻大事;后者多就事业而言。C项“立杆见影”应写“立竿见影”;D项“励行”应写“厉行”,“厉行”指严格执行。)

41.D【解析】A.本题涉及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沉缅”应为“沉湎”;B.“蜇伏”应为“蛰伏”;

C.“明枪暗剑”应为“明枪暗箭”。

42. 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同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的辨析。A.宏—鸿。B.植—殖;御—玉。C.绉—诌。

43.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同音字、形声字的辨析。正确的书写为:A.改弦更张;B.真知灼见;C.与日俱增。

44、A

【解析】B项中诙谐,震耳欲聋;C项中博弈;D项中下马威

45、B

【解析】发帖子,眼花缭乱,沿袭

如雷贯耳造句篇二
《配套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语文毕业班模拟测试(基础篇) -参考答案》

配套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语文毕业班模拟测试(基础篇)参考答案(测试时间:100分钟 测试分数:150分)一.基础知识㈠看拼音,写词句bǐ yù哺育 wū rǎn污染 shú xi熟悉 duàn liàn锻炼 chóng bài崇拜 shān chóng shuǐ fù yí wú lù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ì cūn。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㈡选择①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组)(B.)A狡猾 严厉 残酷(错字:惭酷) B姿势 绚丽 耀眼 C 阴谋(错字:荫谋) 漂浮 淋漓② 选择笔画数不相同的一组 (A.)。A承 8画 卑 8画 某 9画 每 7画 B瓦 长 片 勾(4画) C瓜 鸟 凹 辽(5画) ③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瞻仰(zhān√ hān) 酿蜜(ràng niàng√) 翕动(hé xī√) 夙愿(sù√ dài) 琥珀(pò√ bò) 阻挠(ráo náo√)④选字填空。(贱)价[溅 贱] (拒)绝[拒 柜]水( 寨)[寨 塞] 翻(译)[译 泽](剧)烈[据 剧] (褐)色[竭 褐]报(怨)[怒 怨] 急(躁)[躁 燥]⑤选词填空 联想 推想 假象 想象(1)科学家(假想)这具黄河象化石的来历。(2)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它失足落水那一刹那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解析:想象的意思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设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假想的意思是想象的,假定的。推想,是根据已知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⑥下面按音序排序正确的一项(写序号) (C.)E G J D N A. D G E J N B. G E D N J C.D E G J N D.E D G N J[解析:音序排列表:Aa Bb Cc (Dd) (Ee) Ff (Gg) Hh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Ww Xx Yy Zz] ㈢给下面的字注音魁梧(kuí wú) 侮辱(wū rǔ) 憧憬(chōng jǐng) 荆棘(jīng jí) 脊梁(jǐ liáng)㈣填空(出自教科书日积月累)1.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蔡元培2.我们的(生命力)存在于运动之中,绝对的(静止)就是(死亡)。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唐)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战国)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唐)㈤连线 (选取本学期古诗词

第一组.①明月几时有4 1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 随风潜入夜3 2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1 3润物细无声 ④ 湖光秋月两相和5 4把酒问青天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2 5潭面无风镜未磨 第二组.①细雨鱼儿出1 1微风燕子斜 ②青青河畔草3 2晴山远画眉 ③晚日低霞绮2 3不是望乡时 ㈥ 补充词语。兴国(安)邦 (表)里如一 各(抒)己见 盛气(凌)人 应接不(暇) 翻天(覆)地 千钧一(发)平(易)近人 ㈦根据意思求写词语并选两个词语造句(选自第一单元语文练习册) 意思↓ 词语↓ 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力挽狂澜)英俊的姿势豪迈而矫健。 (英姿飒爽)指自己自觉地努力向上,永远不松劲。 (自强不息) 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刻骨铭心)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人事件。(晴天霹雳/如雷贯耳) 造句,略二.阅读理解(选自《小学毕业仿真卷》)1.填空。作者从★(竹竿)、(竹皮)、(竹沥)和(竹菇)四个方面的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都是宝。2.用直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翠竹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柱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用“﹋﹏”(双浪线)画出文中一个反问句,并把它变为陈述句。★例: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3.作者写竹子是为了歌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三.习作乐园1.阳光雨露 略②自创天地 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失斧疑邻 反义词

下一篇: 却说造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