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大起大落同义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1    阅读:

大起大落同义篇一
《正文》

泱泱华夏 礼仪之邦

1、怎样认识中华礼仪之邦

2004年雅典奥运的开幕式,没有向全世界炫耀希腊的现代化,而是展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古希腊文明,这是他们高明和成功的地方。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主题是明确的,就是展现我们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不是西方文明的分店,也不是西方文明的复制品,它是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原生文明之一,是东方人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在我看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不能抓准中华文明的核心,并且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有一位著名导演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随便舀一勺都是精彩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华文明确实非常浩瀚,精彩之处,在在多有,但它决不是一锅粥,无论怎么舀都一样。这些年各地的文化热蔚为大观,茶文化、酒文化、豆腐文化、小枣文化等等,无所不及。再看书摊上,青楼文化、乞丐文化、流氓文化之类的书触目皆是。这些当然都是文化,也应该研究。但是,毋庸讳言,它们都不是中华的核心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

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什么?这在学术界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是礼。有人会说,你这是卖什么吆喝什么,因为你是研究礼的,所以才会把“礼”抬得这么高。可是对不起,这一说法的发明权不是我的,而是属于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先生就先获我心。钱先生在台北的素书楼会见一位美国学者时说:“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只是看到了它的手指和脚趾,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钱先生非常明确地说道:“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2、1 两个要点

首先,“在西方语言里没有‘礼’的同义词”,“西语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正因为如此,欧洲国家的地域多“小国寡民”的特征。而在中国,方言、风俗可以彼此歧异,但是,“无论在哪儿,‘礼’是一样的”。中国各地的风俗、方言的差别之大,甚至不亚于比如法国与德国的差别。而数千年来,中国虽然历经磨难,但始终没有走向分裂,因为彼此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是认同的,那就是“礼”。

其次,“(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传世文献里可以为钱先生的说法提供佐证的地方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左传》中讲到,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立民人”的依据。《左传》和《礼记》里还多次讲到礼是“国之干也”、“人之干也”,“政之舆也”之类的话,礼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都犹如一棵树的躯干,而不是枝杈。没有它就挺立不起来,因为它是中国人立国安身的准则;礼还是推行政令的车舆,没有它,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于四方。可见“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钱先生的见解,高屋建瓴,非常精辟,不如此认识,就不足以把握“中华礼仪之邦”的本质,我本人非常的赞同。可惜不知什么原因,学术界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钱先生的这个谈话,所以我必须在一开头就特别提到,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3、“礼”是什么

那么,具体来说,礼包括哪些内容呢?限于时间,我不能面面俱到的介绍,只能着重介绍下面几个要点。

首先,礼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国家典制。任何国家都有典章制度,而在中国古代,十分强调典制的制订,一定要符合礼的原则。为什么呢?因为古人是把礼作为道德和客观规律的代名词的。所以《礼记》中写道:“礼者,理之不可易者

也。”“易”是改易、移易的意思。礼体现的是不能改易的道理,具有最大的合理性。

国家典制是行政管理的规范,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所以历代政治家和执政者都非常重视,因而有许多的作品。其中最值得向大家介绍的是《周礼》这部书,不知诸位读过没有?清代学者孙诒让称赞它“体大思精”,是黄帝、尧、舜、禹、汤、文王六代治国智慧的集成。《周礼》是一部理想国的蓝图,建立一个美好的国家所需要的纲领和政策,书中几乎全部涉及到了。例如:中央和地方的格局应该怎样划分?两者的关系怎么协调?如何教育民众?如何考核各级官员?部门之间如何制约?丰歉之年的税率怎么确定?司法制度如何保证公平合理?等等,非常丰富,而贯穿于其中的则是“理”。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周礼》里的秋官是主管司法的部门,但这绝不是一个滥用刑罚的机构,因为严刑酷法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刑是一种在迫于无奈的时候才使用的教育手段,目的是为了最终不用刑。因此,秋官里面有许多合于“理”的规定。例如,在判定罪名时,先要确认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初犯还是屡犯?如果属于初犯,罪行较轻,就不要关进监狱,让他站在一块称为“嘉石”的石头上,把罪名牌挂在他胸前,让他感到羞耻,决心改过自新。这样虽然没有用刑,但已经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再如,为了保证下情上达,民众有冤屈要申诉,有关官员必须受理。如果拒绝受理,申诉者可以站在一块叫做“肺石”的石头上,这时监察部门的官员就会出来听取申诉,如果情况属实,拒绝受理申诉的官员要受到惩处。

类似的制度,也见于其他礼书。例如,《仪礼》中的《觐礼》记载的是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互聘问的仪节。在主宾见面的时候,使者要致送“国礼”——“圭”,一种非常珍贵的玉器,这是必须要有的外交礼节。但是,在使者要归国的时候,主人要举行一个称为“还玉”的礼节,就是把对方致送的“圭”郑重其事地奉还给使者。各位可能要说,这不是开玩笑吧?既然接受了,为什么还要退回去?这里面是含有深意的。国家与国家交往,借助于礼物来表达自己一方的敬重,这是在情理之中的。直到今天,我们去见客人都是不好意思空着手。可是,如果彼此交往的注意力集中在礼物的贵重与否上面,那么,这个礼

就成了行贿和受贿,味道就完全变了。所以,“还玉”礼节的设计非常重要,是为了不让礼物冲淡礼的真意,表示君子之交淡如水。

《左传》一书以叙述史事为主,中间常常夹杂“君子曰”的评语,评判的标准是“礼也”还是“非礼也”,就看你的言行是否站在“礼”上。比如鲁隐公五年春,鲁隐公忽发奇想,打算到一个非常遥远的、叫做“棠”的地方去看人家捕鱼。臧僖伯劝阻说:根据自古相传的礼制,国君是为民众树立法度的人,应该专心去做国家的大事。执行乱政,那是要亡国的。鲁隐公坚持要去,臧僖伯“称疾不从”。由于隐公的做法“非礼也”,不符合礼,所以史官将它写进了鲁国的史书,以警示后人。所以说古代的礼,包含了一套以道德为核心的制度。类似的例子,《左传》里非常之多,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一读,相信收获一定会很多。

4、礼是对人性合理的制约

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文化,人的灵魂是要靠上帝来管理的。中国文化不然,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的灵魂是要靠自己来管理的。这是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那么,人怎样管理自己的灵魂呢?时下有一个时髦的说法,叫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情感、情绪能够左右人的行为,情感偏颇、情绪失控就会出乱子。

《中庸》开头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全篇的核心之所在。“天命之谓性”,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尊重人性,具有普世的意义。“率性之谓道”,“率”就是沿着,沿着尊重人性的理路来治理老百姓,充分考虑到民众的喜怒哀乐之情。那么,几乎就是治国之道了。可是,人性有天然的弱点,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除非你是圣人。如果过分张扬人性,肆意放纵它,那么人性与兽性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民众,让他们懂得修正自己的情感,这就是“修道之谓教”。朱熹在《四书集注》里说,修道的“教”,就是指礼乐教化。

《中庸》接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在没有外发的时候,是处于“中”的位置,既不过分,也没有不足的问题。当人在受到外界的影响,情感的外发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足。要想做到“发而皆中节”,就是恰到好处,就像孔子评价《诗经》的时候所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旦进入“和”的境界,在任何时候都能波澜不惊,从容面对一切,情绪不会大起大落,不会大喜大悲、狂怒暴躁,“举世誉之而不私悦,举世毁之而不加沮”,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需要长期的学习。

《中庸》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民众原本就有中正的本性,这是我们得以治国的最大的“本”。通过礼的方式,把民众引导到“和”的境界,把残留在人性中的动物性转变为理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最大的道。《中庸》之道,就是追求“和”的道理。“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终极目的,就是造就和谐的人以及和谐的社会。现在西方有人说中国的发展方向不清楚,其实中华民族从古代就是讲“和”的民族,最有资格谈“和谐”。我们今天提出建立“和谐社会”,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绝不是应付海外舆论的权宜、粉饰之词,而是我们千年传统的自然延续。

儒家认为,人修身需要在“质”和“文”两个方面下工夫。“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品德,比如质朴、诚信、正直、敬让,这是做人的底色。“文”,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个文明人的典雅的“文采”。孔子的一个学生对此非常不理解,认为“质”就行了,干吗要“文”?孔子说,虎豹与犬羊的重要区别是在于它们的皮毛上面的“文”不一样,如果把它们的皮毛统统剃掉,还能区分虎豹和犬羊吗?“质”是“文”的依据,“文”是“质”的表露,《乐记》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做“德Q动于内”,“礼发诸外”。所以,中国人的礼,非常强调内在的德性,把它当做学习礼的起点。

5、礼是中华民族价值观、行为方式的体现

西方人讲平等,我们东方人讲尊卑,乍一听我们太落伍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讲尊卑?其实,西方人讲平等也是宗教文化的体现,因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

大起大落同义篇二
《成语大全》

成 语 大 全

大起大落同义篇三
《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诗文阅读 (3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

(2)岸芷汀兰, 。《岳阳楼记》

(3) ,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5)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6)爱其子,,于其身也,,惑矣!(韩愈《师说》)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8) 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有与狐为友者,天狐也,有大神术,能摄此人于千万里外。凡名山胜境,

恣其游眺,弹指而去,弹指而还,如一室也。尝云:“惟贤圣所居不敢至,真灵

所驻不敢至,余则披图按籍,惟意所如耳。”

一日,此人祈狐曰:“君能携我于九州之外,能置我于人闺阁中乎?”狐问

何意。曰:“吾尝出入某友家,预后庭丝竹之宴。其爱妾与吾目成,虽一语未通,而两心互照。但门庭深邃,盈盈一水,徒怅望耳。君能于夜深人静,摄我至其绣

闼,吾事必济。”狐沉思良久,曰:“是无不可。如主人在何?”曰:“吾侦其宿

他姬所而往也。”

后果侦得实,祈狐偕往。狐不俟其衣冠,遽携之飞行。至一处,曰:“是矣。”

瞥然自去。此人暗中摸索,不闻人声,惟觉触手皆卷轴,乃主人之书楼也。知为

狐所弄,仓皇失措,误触一几倒,器玩落板上,碎声砰然。守者呼:“有盗!”僮

仆坌至,启锁明烛,执械入。见有人瑟缩屏风后,共前击仆,以绳急缚。就灯下

视之,识为此人,均大骇愕。此人故狡黠,诡言偶与狐友忤,被提至此。主人故

稔知之,拊掌揶揄曰:“此狐恶作剧,欲我痛抶君耳。姑免笞,逐出!”因遣奴送

归。

他日,与所亲密言之,且詈曰:“狐果非人,与我相交十余年,乃卖我至此。”

所亲怒曰:“君与某交,已不止十余年,乃借狐之力,欲乱其闺阃,此谁非人耶?

狐虽愤君无义,以游戏儆君,而仍留君自解之路,忠厚多矣。使待君华服盛饰,潜挈置主人卧榻下,君将何词以自文?由此观之,彼狐而人,君人而狐者也。尚

不自反耶?”此人愧沮而去。狐自此不至,所亲亦遂与绝。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欲我痛抶君耳 众不能堪,抶而朴之。 ..

B.诡言偶与狐友忤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

C. 君将何词以自文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

D.狐不俟其衣冠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狐狸的“大神术”的一组(3分)

①凡名山胜境,恣其游眺 ②遽携之飞行

③后果侦得实 ④共前击仆,以绳急缚

⑤虽一语未通,而两心互照 ⑥余则披图按籍,惟意所如耳

A.①②③ B.③④⑤ C. ①⑤⑥ D. ①②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人请求狐狸施展神通,把他带到那家主人爱妾的闺房中去。狐狸对他的

做法并不满意,沉思很久以后,假意答应他。

B.狐狸将此人放到那家主人的藏书楼中。他在黑暗中看不见东西,听不到人

的声音,四下摸索,摸到的都是书籍,这才知道被狐狸耍了。

C.此人非常狡猾,在被抓住以后,撒谎骗人。那家主人相信了他的谎言,以

为狐狸是在和他开玩笑,于是派人将他送了回去。

D.此人在听了朋友义正辞严的批评之后,深深感到惭愧和沮丧。虽然狐狸对

此并不在意,原谅了他,待他还和以前一样,但他的朋友却和他断绝了来往。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尝出入某友家,预后庭丝竹之宴。(3分)

译:

(2)由此观之,彼狐而人,君人而狐者也。(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目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①贯之:诗人的朋友。②悰(cóng):快乐。

(1)这首诗题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答:

(2)有人认为“日光穿竹翠玲珑”描写景色极巧。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分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查理背信弃义,欧也妮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刺激。她答应嫁给公证人的儿子,

初级裁判所所长特·篷风,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她可以把钱给他,而情感上则

要让她自由。

B、查理觉得咖啡太苦想加些糖,尽管父亲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她,使她惊慌到心

都碎了,但欧也妮还是把父亲藏起的糖碟子重新拿来放上桌子。

C、欧也妮生日当天,葛朗台送给她一块大洋,特·篷风所长送给欧也妮针线匣,

阿道夫给欧也妮献上一束鲜花。

D、查理得知父亲破产自杀的消息后伤心得大哭,葛朗台说:“这孩子没有出息,

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

E、葛朗台抢夺梳妆盒后,葛朗台太太晕过去了,担心太太死后欧也妮将继承遗

产,所以赶紧“讲和”。即使发现女儿把全部积蓄送给查理,也没有大发雷霆。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

均与那个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

(2)阅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好,孩子,你救了父亲一命,不过,你只是把父亲给你的东西还给父亲,咱们

两讫了。”

“父亲”是谁?请简述“你就了父亲一命”这一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告子①曰:“性犹湍水②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

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③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④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⑤;激而行之,可使在

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

子·告子上》

【注释】 ①告子:生平不详,大约做过墨子的学生,较孟子年长。②湍(tuān)

水:急流的水。③信:诚,真。④就:趋向。⑤颡(sāng):额头。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告子以流水作比,哪边有缺口就往哪边流,说明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

B.孟子也以流水作比,流水虽不分东西,但可分上下,说明人性是有善与不善

之分的。

C.孟子认为,水可飞溅可倒流,但那是形势导致,而不是水的本性使然。

D.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会变得不善,是形势导致的,而不是人的本性决定的。

(2).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人性问题提出什么观点?对此,你有何理解?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小题。

书法艺术旋律论

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特别是感情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它的艺术旋律表

达出来的。

书法的艺术旋律是一篇书法整体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整体的跌宕起伏、

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这里重要的是整体,其次才是局部。在整体旋律中,每一

个字的用笔与结体,又以其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轻重、快慢、断续,

作出了与旋律相协调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整体旋律的艺术魅力。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书法旋律也是如此。

行气,有助于加强整体旋律的艺术感染力,但代替不了整体的旋律,它不是

旋律的同义语。行气,是书写字句运行中气势的连贯与呼应,它的产生也是由于书法家对于诗文感情的感受或由于形式的需要。但是,它的产生是源于字句的各行各句,于是所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也便局限于本行的范围,而缺乏宏观的视野与整体的安排。

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用包括行气在内的多样的艺术手段,以托出诗文

的感情或是景色为目的,所安排的大开大阖的艺术节奏。有时,由于内涵的需要,甚至暂时把诗句的书写运行在中途停断一段时间,留下一段空白,也是艺术旋律的表达手段之一,这就更不是仅仅着眼于局部行气所能包括的了。

没有整体的艺术旋律,便没有深沉的艺术。千年来,书法的安排,把诗词文

赋所描写的人世间如此复杂的事物,如此不同的感情,一直都被放置于一个同样平齐方正的算盘式的固定框架中,把本来看起来、读起来节奏铿锵、长短有致的诗句文辞,一律写成了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这将又如何去感动读者感情的心弦?

中国历代书法,在用笔、结体上,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局部行气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长期忽略了对整体艺术旋律的研究和运用,这大大埋没了书法艺术震撼读者感情的力量。

宋陆放翁诗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书法亦然。如向音乐借鉴,安

排书法的整体旋律,其实和为歌词谱一支曲相仿,是诗文感情的波澜起伏,决定了书法旋律的跌宕起伏。再读一遍白居易《琵琶行》当是有益的,其中关于乐声的描写,那其实也是一篇对书法旋律的描写。向绘画借鉴。绘画中疏密、粗细、断续、曲直的对比,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运用,布局和变形的画理,都能使书法艺术得到借鉴。书法中画意的布局,不仅能使诗文中画意的描写得到加强,更能使诗文的感情得到充分的抒发。历代一些有创意的书法家中,同时也是画家的甚多。还可向武术借鉴、向大自然借鉴、从文学中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学习。

在艺术旋律这片辽阔的天地里,中国书法必将会产生千万朵撼人心魄的艺术

花朵。

10.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字的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等的变化,都意味着书法艺术

旋律的根本变化。

B.书法的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它的目的是更

好地表现诗文的感情或景色。

C.上千年来,书法将诗文写成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因而难以感动

读者感情的心弦。

D.历代书法注重了在用笔、结体这些局部行气上的探索,但从未对整体艺

术旋律进行研究和运用。

1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国历代书法成就上的得与失。(3分)

12.请简要分析书法中的“行气”和“旋律”的不同。(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炎凉

张晓风

①我有一张竹席,每到五六月,天气渐趋暖和,暑气隐隐待作,我就把它找出来,用清茶的茶叶渣拭净了,铺在床上。

②一年里面第一次使用竹席的感觉极好,人躺下去,如同躺在春水湖中的一叶小筏子上。清凉一波波来拍你入梦,竹席恍惚仍饱含着未褪尽的竹叶清香。生命中的好东西往往如此,极便宜又极耐用。我可以因一张席而爱一张床,因一张床而爱一栋屋子,因一栋屋子爱上一个城„„

③整个初夏,肌肤因贴近那清凉的卷云而舒缓自如。触觉之美有如闻商士说法,凉意沦肌峡髓①而来。古人形容喻道之透辟,谓一时如天女散花。天女散花是由上而下,轻轻撒落──花瓣触人,没有重量,只有感觉。但人生某些体悟却是由下而上,仿佛有仙云来轻轻相托,令人飘然升浮。凉凉的竹席便有此功。一领清簟可以把人沉淀下来,静定下来,像空气中热腾腾的水雾忽然凝结在碧沁沁的一茎草尖而终于成为露珠。人在席上,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牧羊,他们故事里的羊毛毯是可以飞的。中国人种地,对植物比较亲切。中国人用植物编织席子不飞──中国人想,飞了干吗呀?好好地躺在席子上不比飞还舒服吗?中国圣贤叫人拯救人民,其过程也无非是由“出民水火”到“登民衽席”②。总之,世界上最好的事莫过于把自己或别人放在席子上了。初夏季节的我便如此心满意足地躺在我的竹席上。

大起大落同义篇四
《二》

诵读提示

1.“噫吁唏„„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二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凋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

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该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

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三、整体感知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

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三、亮点综述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大起大落同义篇五
《《安塞腰鼓》课堂练习及答案》

《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基础落实】

1、下列注音全部准确的一项是( )

A、晦暗(huì) 闭塞(sāi) 亢奋(kàng) 飞溅(jià)

B、恬静(tián) 羁绊(jī) 烧灼(zhuó) 冗杂(rǒng)

C、颤栗(chàn) 骤雨(zhòu) 震撼(hàn) 磅礴(bàng)

D、瞳仁(tóng) 戛然(jiá) 辐射(fú) 蓦然(mò)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赞美看....

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B.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极度兴奋) ..

C.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昏..

暗)

D.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声音突然中止) ....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黄土高原上, 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②观众的心也 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 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 ,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A、爆 突然 颤抖 寂静 B、演 蓦然 颤抖 恬静

C、爆 蓦然 颤栗 寂静 D、演 突然 颤栗 恬静

4、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就构成形式看,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句子与句子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请指出下列排比的类型

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属于 之间的排比。

⑵“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属于 之间的排比。

⑶“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 属于 之间的排比。

⑷“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属于 之间的排比。

5、品味下面的句子,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1)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2)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古典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6、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

7、参照加点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好一个„„”构段作结,写一组句群,来表达自己对某人、某物、某事、某句话、某个词的评价及感情。

【好段在线】

阅读《安塞腰鼓》选段,完成下列练习。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A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B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9、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的意思。

10、第二段中的“你”和第三段中的“你”意思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11、文段中第一、六、八段的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第七至十一段的内容重点写( )

A.舞姿 B.舞姿与鼓点的交融

C.鼓点 D.舞姿与鼓点交融产生的神奇效果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七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舞姿给人的感觉。

B.第八段中的“痛快”“蓬勃”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C.第九、十、十一段形式上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内容上是完全并列的。

D.“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可理解为以“鸡啼”反衬寂静,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然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

14、如何理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这句话?

15、品味并说明下面这句话的意义。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答案参考:

1、D 点拨:A项中“塞”的读音应是“sâ”;B项中“冗”的读音应为“rǒng”;C项中的“颤”的读音应为“zhàn”;“磅”的读音应为“páng”

2、C 点拨:“晦暗”在句中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3、C 点拨:对同义词、近义词的选用要注意辨析其细微差别。

4、⑴句子内部词语 ⑵段与段 ⑶句子内部词语 ⑷句子与句子 点拨:识记排比的类型,进而体会其作用。

5、(1)“碰撞”化无形为有形,写了鼓声的力量。“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写出了沉重的鼓声清楚地回响在山崖之间,似乎山崖也被敲击出了强烈的鼓点,三个“隆隆”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如在耳畔的音响效果。

(2)鼓声进入高潮时,人的所有悲欢、渴求和或真或幻的感觉都随着舞姿和鼓点在交织、旋转、凝聚、纵情地驰骋,放射出生命的热力,托起翻动、腾飞的思绪,上升到空灵的境界。生命因力量而得到宣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

6、D 点拨:这是学习要求。

7、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

8、略

9、A句用感叹句的形式强调了打鼓的后生们让人惊异的生命美和力量美。B句以十分肯定的口吻突出了黄土高原的文化特色——厚重的土地承载着震天的腰鼓。 点拨:此题意在考查对语言的敏感力和洞察力。

10、不一样。第二段中的“你”指读者,第三段中的“你”指黄土高原。 点拨:根据语境来理解语段中的“你”所指代的对象。

11、反复。“好一个”三个字多次反复,内容逐步具体化,内涵加深,突出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点拨: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12、D 点拨:前三项都是以偏概全,没有准确、完整第概括出第七至十一段的内容。

13、C 点拨:这一组排比段内容上是逐步深化的。

14、人们已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思绪在跳跃、在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周围的世界变得寂静、冷清,人们一时难以适应。

15、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有能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大起大落同义篇六
《第二辑 真题解析》

第二辑 Test1

做BEC的阅读,可以先看看说明的第一句话,了解这篇文章总的讲的是什么:Look at the statements below and at the five reports about companies on the

opposite page。有关5个公司的报告,介绍了这些公司的股价以及并购等一些发 展策略。很概略,而且抢眼一看,内容都是大同小异,要在这些散而简要的信息 中迅速准确的寻找答案,就需要对一些关键词格外敏感,好比表示程度(多和少 ,大和小)的形容词,还有类似increase和reduce之类的动词。这种敏锐捕捉答 案的能力,只能在不断做题不断总结中积累。

第一题,说这个公司涉及到多样化它的商业活动。Diversify是关键词,原文中不 一定要出现一个类似的动词,但是在意思理解上一定要严格从这个方向上找。多 样化,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答案在D段,相当的隐晦:Whilst this demand is expected to slow down somewhat during the next year,

investors are encouraged by the company’s decision to move into

building supermarkets。这方面的需求(指housing)预计要减少,投资者被公

司进军超市建筑市场的决定所鼓舞。也就是说,这个建筑公司原本是做housing的 ,在housing的需求下降时,转而开拓了supermarkets的市场。综合起来,就是 diversify。

第二题,说虽然这个公司做的很好,但还是面临很多困难。这个好把握,所对应

的公司一定是讲了一堆成绩后,来一个BUT或者是HOWEVER,说明问题。答案是B段 ,关键句子是:However,there is still some way to go.整个B段的逻辑就是,

前面一堆成绩,然后以这个however引导的句子为转折句,承上启下,后面说明面 对的问题,最后一句也很明显:major problems with integration have yet to

be solved.

第三题,说公司减少了他们在单个物件上的利润。关键词是reduce。答案是E段: The group, which has been cutting margins and improving marketing。这里

的cutting margins就是reduced the profits。不过比较纠结选项中的

individual item指代的是什么,估计是指pottery(陶器),因为这个公司是

pottery manufacturer。

第四题,说对于公司的表现,一个统计数据没有另外一个统计数据准确。答案在A 段,一开头就提到了两个统计数据,一个是interim pre-tax profits growth,

另一个是underlying 8% rise in operating profits.认为前面一个inflated(

夸张的),后面一个是a more realistic gauge(是个更精确的测量)。

第五题,说曾经帮助过这个公司的环境在未来可能不那么有利。答案还在D段,前 面说has benefited from the buoyant demand for housing(公司曾经受益于住

房市场的火爆需求),但是这个需求在未来预期要放缓(this demand is

expected to slow down somewhat during the next year)。选项中的the

conditions which have helped the company,就是指的住房需求。

第六题,公司股价在过去12个月波动很大(volatile)。答案在C段,开头的一段

数字,相当的明显:This time last year a share in Usertech was worth

just over £ 1. six months ago it was worth £ 40. today it is priced

at under £ 8。由1变到40再变回了8,波动很大。

第七题,公司在近期将成为一起收购案件的主角。答案在E段,绕了几个圈。先说 Milton family的成员一共拥有58%的股份,有些人准备卖(own 58 per cent of the business, have been watching the share price rise steadily and

several are looking to sell.),最后一句说对手Ruskin已经购买了超过17%的 股份,并且针对这个公司复苏的迹象可能有进一步行动(Ruskin has bought up just over 17 percent of the shares and could well be spurred into

further action by the signs of a recovery at the firm.)。自家的股东要

卖,对手可能要买,综合起来就是这个公司近期可能会卷入收购案件中。

第八题,说这个公司的表现例证了一个被广泛认同的观点。答案是C段的这么一句 :if proof were need, here is an illustration of how much of a lottery

the technology market can be.如果说需要证据的话,那么这就是高科技市场多 么像彩票的证明。意思是股票市场经常大起大落,投机现象很严重,这个观点毫 无疑问是被广泛认同的。此题要想做对还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选项太抽象,太 概括,无头无尾,而原文说的又很具体,没有一定的思维突破和转变还真不太好 选。

总结下这篇阅读,可以说难度明显比中级的上了一个档次。中级的阅读算的上是 同义词转换,选项中的词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意思相近的。而高级的这篇阅读, 选项非常概括和抽象,不再只是对原文某一句话的简单总结。原文的信息虽然具 体,但是很散。选项和原文就不是一个路数的文字。要想保证准确率并提高解题 速度,一定要能迅速判断原文的大致内容,概括能力要强。多练多总结,这才是 做BEC真题的关键。

这篇文章是关于career-planning services的,职业生涯的规划问题。文章没有 说一些假、大、空的话,句句都很实在,认为人不可能一开始就认清自己的职业 方向,不可能一开始就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一切都有一个过程。这些对 我们都是启示。

文章第一段开头先说了传统的规划职业生涯的建议。最后一句很重要,揭示了下 文的方向:However, to pursue a single option for life has always been

unrealistic。这一句直接和第二段的空的内容挂钩。一生只追求一个选择是不现 实的。第九空的后面说For most people this degree of certainty about the

future does not exist.。这里的this degree of certainty是指代的前面的内

容,意思很明白,说的是职业方向不会变化。选项中内容符合这一点的是B:the jobs we enter, will change little during our working lives.

第十题。这一段讲随着技术的变化和新的工作系统的引进,就业市场的结构也会 跟着变化。我们必须面对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性。很明显,第十空的内容说的是变 化,关于employment的,满足这一个条件的选项是A: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发生 了演变,我们已经不能指望与一个雇主保持长久的关系了。

第十一题,这一段是承接上文讲的变化。Change是重点,怎么样适应change。这 一空的前面说传统的职业计划的用处已经非常有限(traditional career plans will be of very limited use),这一空的后面讲的是具体的适应变化的方法,

用的动词非常明显,updating。所以从逻辑上看,这里填入一个承上启下的表示 要变化的句子是最合适的。选E,accommodate a number of objectives,适应一 些目标。

第十二题,前面说flexible workers已经占据了劳动力的一半。后面说我们已经 进入了一个劳动力市场成分多样化的时期。空格填入的内容应该是和劳动力市场 的这种转变有关。选C。C选项this growth指的是前面说的flexible workers所占 比重增加,a full time employment和flexible workers是对应的。

第十三题,这题很明显,鼓励员工写个人发展计划(PDP),后面就是介绍这个计 划是什么。D选项,非常明显的答案。

第十四题,这一空前面说建议人们通过从传统的技能转向可转变的技能来增强自 己的受雇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空格后面的instead很关键,常常说明前 面的意思发生了转折。这一空的后面说consider a wider range of needs,考虑 一个更广泛的需求。一个instead,一个a wider range of needs,正好可以和F 选项里的However和too narrow相对应上。

15题,答案很明显:he says this helps him drain the emotional content

from his conversation。帮助他抽离他的谈话中的感情成分。要想选对,只需要 知道选项B中detached的含义:not reacting to or becoming involved in

something in an emotional way

16题,这题貌似只能采取排除法。因为几个选项和原文的对应都不是太明显。问 为什么很多人在一开始要对一个建议说“不”。答案是第二段的最后一句:Top management may well reject the idea initially because it is the safer

option but they would not be there if they were not interested.。最高管

理层在一开始可能会拒绝这个建议,因为这样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但是如果他 们真的不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不会在那里(谈判)了。A在这段文字中没有提到, B不对,他们肯定是感兴趣的,C也不对没有提到,原文说的是safer option。选D ,之所以会拒绝,因为从维护公司利益的角度,这样是一个safer option。

17题,答案也很明显:Dr Cohen says that one of his strategies is to

dress down so that the other side can relate to you.这里的两个词组可以

解释下:

dress down: to wear clothes that are more informal than the ones you

would usually wear

relate to :to feel that you understand someone's problem, situation etc

所以这个句子意思是穿的不那么正式,这样可以让另一方接近你。也就是A说的是 你的风格适应你的谈判对象。C不对,不是make you feel comfortable,而是 make others feel comfortable。D也不对,可能会误选,不是让别人喜欢你,

like太夸张了,只是容易接近。

18题,答案在第四段的第一句话:Dr Cohen suggests that the best way to sell your proposal is by getting into the world of the other side.。走

进另一方的世界,就是原文说的understanding the other person,目的是为了 sell your proposal,也就是让对方接受你的建议,选D。

19题,谈判失败的原因,答案是第五段的这么一句:More common is a

corporate culture clash between companies, which can put paid to any

deal。公司文化冲突导致的。文化冲突,就是两个公司在运作、理念等等上的不 一致,选C:两个公司以不同的方式运作。

20题,为什么要借鉴小孩子的办法,原文最后一段提到小孩子的办法就是,爸爸 不行找妈妈,妈妈不行就在感情上敲诈爷爷奶奶。此路不通就换另一条,就是A说 的尝试每一条路线。B没有提到,C不对,原文说小孩子有inexhaustible supply of energy。D也没有提到。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to recruitment》,招人的科学方法。这篇完型比

较简单。完型填空也有两种题型,两种解题思路。一种是从意思上理解然后做出 选择,一种是根据单词的用法。前者比较容易,后者很考验语言功底。

21题,理解上下文的意思。前面说招人时的决定一般是在五分钟以内做出的。但 是雇主们试图使自己详细相信他们在挑选过程中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Convince oneself,使确信。其他的词没有这个用法。

22题,员工的质量对公司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选quality。

23题,招人者试图利用一切方法来抓住这个领域最好的(人才),secure the best,抓住最好的。realise是实现,attain是获得,后面不能接人,achieve是 实现一个目标。

24题,rise in popularity,固定搭配,popularity是知名度的意思,这个词组 应该可以翻译成声名鹊起。

25题,provides with,提供。给组织提供另外一种方法。offer的用法是offer sb sth,contribute在这里意思不对。

26题,是公司能够增加价值,enable

27题,这题的意思很明显,测试(testing)作为招聘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区 分选项的几个单词,尤其是portion和component,看英英解释。

Component:one of several parts that together make up a whole machine,

system etc

Portion:a part of something larger, especially a part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parts

这里强调testing是一个组成部分,没有说明特殊的地方,选component。

28题,对每个人未来的可能表现没有一个真正的衡量。选measure。

29题,fill a position,填补空位,fill在这里的意思是to perform a

particular job, activity, or purpose in an organization, or to find

someone or something to do this。不能选occupy,因为occupy更强调人的一种 主动,而这里只是客观说某个需要填补的职位。

30题,in the business of,也是一种固定的说法,在什么的过程中。很多场合 都可以使用。可以多看几个例句:

We’re in the business of stimulating the economy(By Obama)

Energetics is a specialist management consultancy in the business of

climate change

31题,这题答案很明显。圣诞发布的香水,制作者打算将它开发成“世界上最昂 贵的香水”(most expensive perfume),promote„.as,将什么给开发成什么 。

32题,要从意思和句子结构上进行分析。前面说发售限量版的173瓶香水,后面一 个破折号做进一步的说明。从意思上看,词组made clear很关键,表原因的;而 从句子成分上看,这里就是关系代词引导的从句在句子中充当补充成分。而能够 表示原因的关系代词,是why。

33,34,35,这三道题也很明显。33题从意思上做,这个香水肯定是不适合认为30 英镑的香水很贵的人,所以是填not,表否定;34题,those who的搭配,应该够 的上条件反射的级别,those who are potential customer,那些是潜在客户的 人;35题,free of charge,免费,固定搭配。

36题,这题考察的也是一个固定搭配,make a name for oneself,使„出名。这 个香水的创意来自一个服装设计师,而此人最早出名是因为迈天王让他制作了一 件空调夹克(air-conditioned jacket)。

37题,截止目前迈天王是唯一的下了订单的人。So far,截止目前。

38题,下了订单。have done,表示完成的意思。

39题,理解句子的意思+固定用法的使用。这个句子的意思很明显:它不仅仅是一 瓶香水,它还是一件珠宝。所以空格前后搭配的意思应该是不仅仅。用so much more than。例如:so much more than just a home。

40题,最后几句话都是夸赞这个香水的。多么的精致独特。而当你打开香水的时 候,你整个人都被take away了,就像是被成千上万的野花和玫瑰簇拥着。说香水 ,却扯到wild flowers和rose上面去了,所以是比喻,用like。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