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对人生的比喻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2    阅读:

对人生的比喻篇一
《关于人生的比喻》

关于人生的比喻

人,就是一条河,河里的水流到哪里都还是水,这是无异议的。但是,河有狭、有宽、有平静、有清澈、有冰冷、有混浊、有温暖等现象,而人也一样。

——列夫·托尔斯泰【俄】

人生如下棋,深谋远虑者获胜。

——巴克斯顿【法】

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巴金

人生是一头马,轻快而健壮的马。人,要像骑手那样大胆而细心地驾驭它。

——海塞【德】

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汪国真

人生如集市,众人在此相聚,却不久留;人生如客栈,路人在此歇脚,而后又走。 ——艾·霍·布朗【美】

人生像一张洁白的纸,全凭人生之笔去描绘,玩弄纸笔者,白纸上只能涂成一摊胡乱的墨迹;认真书写者,白纸上才会留下一篇优美的文章。

——梅特林克【波】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席慕蓉

人生犹如石材,在上面雕刻神或是魔鬼,那是各人的自由.

——斯宾塞【英】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朱光潜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俄】

人生的道路就像一条大河,由于急流本身的冲击力,在从前没有水流的地方,冲刷出崭新的意料不到的河道。

——泰戈尔【印】

人生读来几乎像一首诗。它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也有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林语堂

人生好像一盒火柴,严禁使用是愚蠢的,滥用则是危险的。

——芥川龙之介【日】

人生就像向日葵在黑夜里坚持一样!

等待阳光!为了阳光而来到世上!

——化十手立(原创)【中国东莞】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奕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弗洛伊德

人生就象一场梦,梦醒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子文【国】

人在一生当中的前四十年,写的是正文,在往后的三十年,则不断地在正文中加添注解。 ——叔本华【德】

生活像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就不会这样可口。

——郭小川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时要苦苦撑持暗无天日的境遇;有时却风光绝项,无人能比。 ——松下幸之助【日】

生命是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人生像是一盘沙子,你永远也无法全盘抓起,但也不会一无所获。

人生就像在玩扑克牌游戏,你无法保证自己能抽到最好的一手牌。但无论手中的牌是好是坏,都要尽全力地去打好它。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人生的进程就好像在走一座迷宫——无穷无尽又精彩缤纷,让人无法预料,正如你永远不知道在下一个转弯处等待你的是什么,你只能转过去,然后看见——命运给我们安排下无数的惊喜,挫折,重逢,别离,高潮,低谷,也顺带安排下无数的转折。每转折一次,你的生命轨迹就有了变化;每转折一次,你的人生感悟就不再相同。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有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幸福说:人生就是--一桌供人享受的佳餐

贪婪说:人生就是--用一切手段尽情占有;

希望说:人生就是--万绿之源的绚丽花朵;

我说:人生就是----一个旅途

人生就是----不断追求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人生就是百味,是你、我、他。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瓦;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那双撸;

希望说:人生就是万绿之源的绚丽花朵;

爱情说:人生就是那寻找甜蜜无比的吻;

友谊说:人生就是那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那头牛;

自由说:人生就是清晨冲出笼子的飞鸽;

贪婪说:人生就是用一切手段尽情占有;

无聊说:人生就是那一杯乏味的白开水;

失意说:人生就是那只断线飘摇的风筝;

困难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挫折说:人生就是那在暗礁中行进的船;

投机说:人生就是那一缕无孔不入的风;

地位说:人生就是那件镶金佩玉的外衣;

厌世说:人生就是那块很快破败的墓碑。

人生好比一条河。

涓涓细流,山涧跳跃,清纯活泼,那是人的少年。

峡谷之中,激流奔涌,跌宕起伏,那是人的青年。

平原之上,雄浑宽阔,沉稳潺爰,那是人的中年。

百川归海,浩荡深沉,不漫不溢,那是人的老年。

人生又像四季。

嫩芽初露,鲜花正开,清风拂面,流水汩汩,宛若少年的 面孔。 绿浪翻滚,热气袭人,雷鸣电闪,风狂雨骤,恰似青年 的性格。 天高气爽,树叶金黄,硕果累累,馨香四溢,好象中年的情状。 删繁就简,悠远沉静,白雪皑皑,和善安详,犹如老年的姿态。

对人生的比喻篇二
《关于人生的比喻ppt》

对人生的比喻篇三
《关于人生的比喻》

关于人生的比喻

人生就像是个碰碰车,碰对了方向,光彩一辈子;碰对了环境,舒坦一辈子;碰对了时运,顺当一辈子;碰对了爱好,充实一辈子;碰对了爱人,幸福一辈子;碰对了情人,相思一辈子;碰对了领导,宽松一辈子;碰对了朋友,快乐一辈子.

人生又像是一个车站,进来了出去了;昨天,是一道风景,看见了,模糊了;时间是一个过客,记住了,遗忘了;生活是一个漏斗,得到了,失去了;情谊是一桌宴席,热了,冷了;迷惘是一种态度,放纵了,收敛了;生命是一种坦然,也哭了,也笑了.

对人生的比喻篇四
《人生比喻》

人生的比喻

人生是个千人说万人说却千人万人也说不透的话题。但是,只要你认真思考,细心体会,淡泊对待,就可以感觉到,人生其实不过如此: 人生如作画

人初生时,如一张一尘不染的白纸,生命终结时每个人都会留下用一辈子创作的人生之画。有的人一笔一划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十分用心,创作出一幅精美绝伦的图画,价值连城,被人们永久珍藏;有的人大体上严肃认真,只是不能持之以恒,或者一时疏忽,便难免出现败笔,虽不完美,也有价值;有的人则玩世不恭马马虎虎乱涂乱画,留下的画毫无价值,简直就是垃圾。人生之画价值如何,全在于你自己一生的创作。

人生如唱歌

一首歌的曲调抑扬顿挫,起伏延宕;节奏有快亦有慢;音调有高亦有低。人生犹如唱歌,当一个人事业有成,理想得以实现时,人生的歌声雄壮,高昂;当爱情甜密,家庭美满时,人生的歌声欢娱,优美;当一个人遇到天灾人祸、疾病缠身、情场失意、家庭破裂等情况时,人生的歌声低沉,妻凉……人生歌声的意义在于,不陶醉于一时的胜利和成功,也不在乎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是永远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人生如演戏

有人说,世界大舞台,舞台小世界。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一场戏,惟一的主角就是自己。从开幕到闭幕时间短暂,是否精彩,是否成功,就看你自己的表现。只有全身心投入,充分展示出你的风采,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对得起观众,也对得起自己。

人生如下棋

人生如下棋。有的人走一步看一步;有的人走这一步时已经想好了下一步、几步甚至十几步;有的人一见情况不妙就毫无斗志,举手投降;有的人则坚持拼搏,不轻易放弃;有的人赢了一步棋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输了一步棋就灰心失望垂头丧气;有的人则输得起也赢得起,输赢都从容。

人生如流水

人生如流水,在曲折中前进。或静静流淌,波澜不惊;或激起浪花,碎琼乱玉;或一泻千里,惊天动地……弯弯曲曲,障碍重重,仍然奋力前行。终于到达终点,汇入大海,流水之形消失了,灵魂却得到永生。当然,如果不流动、不向前,则成为一潭死水,没有生机。

人生如行舟

一个人好比一叶扁舟,在社会的江海中游来荡去。要懂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怕困难,才能战胜困难;冲破障碍,勇往直前等等这些道理,但也切不可盲目的追求,更应保持平凡的心态,懂得困难以后,还有更大的困难。否则,盲目的追求,鲁莽的冲撞,会令你在人生航程中处处碰壁,搞得你头破血流,心灰意冷。

人生如旅行

人生如旅行,路线可不同。有的人喜欢走平坦的道路,但欣赏不到绝美的风景。有的人则勇于走艰难的道路,虽然会遇到高山、悬崖,遇到急流、深渊,但“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一路上风景迷人,美不胜收,人生因此而丰富多彩。

人生如登山

人生如登山,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攀登的对象可能不同,路径也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越往高处,危险越多,困难越大,前进越艰难,到达的人越少,风景也越美好。有的人只在山脚徘徊,人生的境界很低;有的人不畏艰险,奋力攀登,虽然最终也没有到达山顶,但到达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境界,有遗憾,但无悔。有的人以勇敢、智慧、意志为梯,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千难万险,终于到达山顶,领略到天下风光,感受到人间骄傲。无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还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都是人生极高的境界。当然,也有的人奋力攀登到一定的高度,却一步不慎摔了下去。

人生如品茶

人生三道茶。第一道茶,代表着人生的苦境。青年之时,创业艰难,苦字当头,坎坷不少,逆境甚多:求学有落榜之苦,恋爱有失恋之苦,婚姻有不如意之苦,工作有竞争之苦和“炒鱿鱼”之苦,生活有手头拮据之苦,创业有缺乏资金和技术之苦等等。面对众多的苦,只有不怕苦、耐得苦、以苦为乐,才能征服苦,才能磨练意志,增强才干,进入第二道茶的境界:人生的甜境。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年轻时埋下的种子,终会开花结果,或功名成就,或事业有成,或幸福美满。这是对勤劳的肯定,对付出的回报。但也还有“碌碌无为四十过,醒来回首一场空”的人,注定他们还与苦长相依。岁月匆匆不饶人,无论是甜境之人还是苦境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进入第三道茶的境界:人生的淡境。一生的追求,该得到的已经得到,想得到而未得到的也不再奢望,仿佛一次不能重游的旅行到了尽头,自然是平淡度日,安享晚年。卸去生活的重担,无须焦虑儿女的负担,再无多少企盼,也无多少牵挂,更无多少风险,只是细细地品味已逝去的人生之茶,快乐处不再激情高涨,忧伤时也没有悲痛满杯,一切淡而有味,慢慢享受。

对人生的比喻篇五
《人生境界 山水的比喻》

人生境界反映的是人生发展,包括思想意识、心智水平、行为方式等,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是人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辨;人生境界是人们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与宇宙的活动过程中,所感悟到的人生意义。因此,关于人生境界,各种哲学,各种人生修行,便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认知。



宋代有青源禅师,在讲到自己修佛悟道的历程时,他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以此,引出了佛教的人生三重界之说。



所谓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说的是我们涉世之初,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不参有任何主观杂念,世间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是那么简单一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虽然感觉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最真实的。相信在我们眼里,世界是按美好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笃诚的信念。

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当我们在尘世中流连太久,于是感到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所以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亦真亦幻,似真似假。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挣扎,我们开始对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怀疑心理,和理性与现实的冷静思考。

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世事、对自己不断的反省。于是,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或者该放弃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此山此水,在我们眼里,已经有另一种内涵在里面。正所谓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

其实,大多数的人身处第二重界,往往就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于己相争,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却仍然永无休止和满足。穷其一生,却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只有抱恨终生。他们至死也没有醒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人的生命短暂而有限,哪里能够去与永恒无限的世界计较呢?



那些滞留在人生二重界的人们,主要是因为追求物质享受,欲望永不满足。明朝宗室朱载堉有首小曲《山坡羊 十不足》,形象地描写了人生欲壑难填之形状。欲望得不到满足,在追求实现欲望的过程中,就会饱受挫折、磨难,甚至争斗、犯罪,最后走向毁灭。 

也有一些人对于物质生活要求并不高,但是对于知识、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陷入对于世界奥秘的苦苦探索之中。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甚至发誓朝闻道、夕死可也。须不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或者以皓首穷经,企求达到人生圆满;或者象屈原那样,为理想殉身。像这样的人生,虽然崇高至上,但也只能滞留在二重界了。



但是,也有不少人通过修行或者感悟,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返璞归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他们只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无求无欲,与世无争,面对世间,一笑置之,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这样,就能够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的豁然感觉,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精神升华。



中国禅宗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体认天人、物我同一,圣凡、荣辱无别,或者说,依附于一种信仰,收摄心神,克制欲望,全身心追求超凡脱俗。忘却了山山水水的道理和分别,逍遥徜徉于山水天地之间,这样得个休歇处,所以达到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圆融境界。不过,禅宗所尊仰的人生境界,既可以通过修行来达到,但也可以通过感悟来求得。 

而道家的人生境界,其本质特征在于心灵状态的自由无羁、物我两忘、逍遥自适;儒家则追求平和愉悦、从容中道。道家以摆脱外在桎梏、回归人的自然本性为超越,儒家则以完美自身德性、体认无所不在的天理为超越。两者的价值观念虽然不同,但超越的目的,都在于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共同构成了中国人进退自如、和谐理想、自足自怡的人生之道。 

现代学者冯友兰,依照人的境界程度及其意义不同,把人的境界划分为四种类型: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的天地境界,该是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完美展现,是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以我理解,就是达到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所以,他的人生四境,与佛教人生三重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

人活一世,都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因为每个人只有短暂的一生,同样是活,为什么不活得圆满一点呢?而至于怎样才能达到忧乐圆融、自在自由的境界?这可是要靠修行、感悟在各人。其实,达到人生境界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俗语道,条条大路通长安,就是这个道理。



君子三乐:人生快乐不过如此简单

提交日期:2009-6-29 1:28:00

孟子,作为儒家创始人之一,和孔子齐名,被称为亚圣。同为儒家先驱,但孟子的名声比孔子好,因为孔子是被骂的最多的圣人;而孟子所处的时代,比孔子更为混乱险恶,但他的主张,却得到不少国君的肯定,而很少有人数落他。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孟子具有非常的智慧,能够应变世事,而且人格健全,具有鲜明的个人魅力。



现代人不是不快乐吗?而孟子则认为,真正的快乐不是源自外在成就,或者享受物质,因为外来的东西可得可失,可多可少,并且始终在紧张的竞争状态中。真正的快乐来自真诚,遵从内心的要求,去做人处事,便是对人生的肯定与感激,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亦在于此。最重要的是,孟子所宣扬的一切,都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从不虚夸做作,因而产生充满自信的快乐。



人生在世,究竟应具有哪些快乐呢?在《孟子?尽心》篇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人们都说,真正的快乐,其实是简单的、朴实的。而孟子作为圣人,所体会的也不过世俗之乐而已。原来,君子的快乐,也是那么简单实在,与金钱地位的悬殊无关。



首先,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儒家把修身齐家治天下,作为人生最高理想。而齐家则是个人和天下之间的桥梁。所以,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所以,父母兄弟都健康平安、没有病灾事故,才能得以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人普遍自然的期望。这也就是君子三乐的第一乐。



如果这一乐没有了,人生也就稍无兴致了。作为君子,躬行孝悌,常常会给人带来充分的道德满足和快乐,因为这是人内心道德本性的需要。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把躬行孝悌和德广天下联系在一起。



其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孟子把诚信看作做人的根本,作为自然界和人事社会的最高道德范畴。他指出,诚者,天地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由求诚而达到诚的境界,便可以达到与天道合一。他还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也就是说,人天生具备了各种道德本性,只要返回自身寻求,做到诚实无欺,就能获得最大的快乐。因此,言行举止能合乎自己的良心本性要求,做到上不愧对于天,下不羞对于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从而获得心灵的安宁,这也就是君子的第二乐。



诚信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反观现实,诚信却是中国社会最为缺失的道德规范。在功利和利益驱动之下,弄虚作假成为社会的思想瘟疫,无处不被荼毒污染,民众对政府官员失去信心,学生对学校及老师失去信任;那些公众人物、明星往往被斥为道德缺陷者,而陷入网络暴力的围殴之中。总之,在这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里,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上不愧对于天,下不羞对于人的呢?



第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孟子看来,君子通过传道、育人,即能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使君子之道遍传天下、造福社会。由此所获得的快乐,乃第三乐。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因此,孟子从自己成才之路,深深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我仿佛看到这位伟大的智者,在对他的学生循循善诱、指点迷津;又仿佛看见他白发须髯,看着学生们代代才人辈出,而闭目颔首,一脸的自得,这便是人间事业的最高境界。



不过,在我看来,孟子所指的教育,不但是针对青年学子,而更多的是对老百姓的教化,通过启蒙天下蒙昧之心,而达到治理天下之目的。孟子在哲学上主张性善论,他认为,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也就肯定了社会教化的重要作用。不管是圣人,还是群氓,教化是保持他们心智纯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

因此,我们真切地感到,孟子的君子三乐,体现了人生追求实在而高远的境界。因此,孟子认为,君子如怀有这三大快乐,如果得到了,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得到比当帝王还要多的快乐。孟子认为,君子和常人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能够把道德良知存放在自己心里,时刻不忘。但我想,孟子的君子三乐,应该是所有生活的人们所追求的简单快乐,所应该求索的人生目标。



也许有人会认为,孟子的君子三乐,看起来如此平实无奇,缺乏雄心大志。但是,如果以孟子的君子三乐,来对照我们的言行和思想,便觉得格外空虚浮躁。由此,我以孟子的平实,来反衬出自己的浮泛;以孟子的伟大,映出了自己内心的渺小;以孟子的胸襟宽广,窥见自己的狭隘。因而,只有通过吸收孟子的思想,来丰润自己精神的田地,人生快乐也就可以油然而生了。



星云大师的人生如是观

为什么在俗世中生活的人们,常常需要出家人来牵引人生?在生活里,很多人,包括哪些睿智多谋、叱咤风云的人,往往在人生迷茫处,总需要高僧的解疑释惑。为此,我常常陷入这样的疑问,思而不得其解。



我想,也许是因为身处于纷纭的俗世中,使我们障目的东西太多,迷乱心智的东西太多,所以无法参悟人生。只有等到出家了,有如站在世界的彼岸,回顾人世间,因此,才能把人生看得通透,才能得出人生的真谛。所以,那些闪烁在深山老林中昏黄的佛灯,竟然比我们眼前灿若银河、辉煌无比的霓虹世界,更加明亮,更能照彻心灵深处。



近日,看星云大师的《往事百语》,便有这样的感触。其中关于人生中难遭难遇的说法,让我警醒。星云大师说:我的一生中,有许多信念与习惯,其中,难遭难遇这四个字令我毕生受用无穷。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看成是一种难遭难遇,难能可贵人生的缘分。其实,我们在那些古今中外不凡的人生里,都可以看到这种对人生际遇的感恩之情。



在星云大师看来,无论出生在鱼米之乡扬州,还是有幸投皈于佛门;无论出家栖霞,还是行脚台湾;无论接受善知识炎热严威的考验,或者尝到寒冬冰雪般的严峻教化,都是一种难遭难遇。无不是在磨练他的心志,长养他日后淬励奋发的道念,成就了他的法身慧命。所以,对于生活中一切,修佛过程中的曲折困惑,都被他视为佛祖的恩赐,人生不可缺少的机缘。



星云大师善于从人生琐事中,洞见人生的哲理。年轻时,一位老太太常常给他送一碗面、两片面包,给他止饥。后来,为了感恩,他将九十多岁高龄的老太太接来,在佛光精舍居住,颐养天年。在生活里,别人给予的慈悲关怀、点滴恩惠,永远都是难遭难遇的善缘。在人情纸薄的社会里,这种人情的遭遇,更显得难能可贵,总是让人无法忘怀。但是,那些自然或者别人在有意无意中,强加给自己的遭逢,更是一种人生难得的磨砺,更能使人生获得更丰富的经验,达到更高的升华。



所以,星云大师说,春风秋雨固然可以润泽群生,秋霜冬雪也可以成熟万物。在青少年时,他曾遭到师长们无情的打骂、无理的要求,孕育他服从、坚忍的性格,使他安然度过人生中的每一个惊涛骇浪。让他做到:有人欺骗我时,宽大为怀;有人毁谤我时,不寻仇报复;有人加害我时,以慈心相向。对所有冤亲债主、荣辱毁誉,透过难遭难遇的信念,都可以化为忍耐宽容,逆来顺受,甘之如饴。曾国藩总结自己人生时曾说:吾平生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打掉门牙之时多矣,无一不和血一块吞下,这是很好的例证。

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这里的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都是一种难遭难遇,是成功人生必不可少的历练。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生,就是由幸福和痛苦组成的一串念珠。佛教哲学发现,人生总是好运和厄运轮回交替。这种辩证法,连马克思都俯首称是,对于我们,更是一种深刻的启示。



星云大师认为,习惯意识是通过挫折改变的,而那些遭遇挫折,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刻的认识的人,有希望改变习惯意识。对失败与困难采取感激的心情,看成难遭难遇的新机会,

会使我们把眼光放在未来,更加努力的追求,分分秒秒投入到新的生活中,而不是对过去的经历耿耿于怀。



很多人遭遇挫折以后,之所以忧愁和痛苦,正是由于不敢冲出习惯意识牢笼,依然在生活在迷茫的意识状态中。他们没有把人生的遭逢,看成是一种难遭难遇,是人生的恩赐,而是当成虚妄之灾祸,而自怨自艾。我有一个朋友,在多年以前,由于车祸成了瘸子,那时他才二十刚出头。他曾一度感到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整个身心显得憔悴不堪。自卑使他拒绝了与人的一切交往,每天把自己封锁在禁闭的世界里。



在他心里,一种畸形的脆弱,正在和整个世界对立着,因为灾难时世界给与他的,所以他有理由嫉恨这个世界。常常敏感地在乎别人轻微的一个眼神和举动,认为是别人对自己的鄙视。尤其让他接受不了的是,那些来自异性的眼光。因为在出事之前,他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儿,是女孩子心目中的理想恋人。可是现在,他面对的是异性鄙夷的眼神,拂袖而过的身影。



他曾企图轻生过,但老天却让他滞留人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喜欢上了读书和写作,沉迷于佛教,尤其是星云大师的人生感悟,让他茅塞顿开,他接受了命运给他安排的转折。躯体残缺了,让他更注重内在精神的追求,改变了以往公子哥的生活方式,几乎杜绝了所有娱乐和消遣。通过多年的努力,他不但成家立业,并且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了。 

星云大师说,生命中一切好坏荣衰,都因为我有了凡事作难遭难遇想的性格,而使我的人生充满了喜乐与幸福。有道是:人生迷雾苦累难,云腾浪击天地传;莫怨时运多奇变,物竟天择犹回还。既然我们选择了晨钟,又怎能拒绝暮鼓呢?不管人生遭逢什么,都是难遭难遇;而人生的唯一乐趣,就是把一场场难遭难遇,过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弥足珍贵造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