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老师说学生乖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08    阅读:

篇一:《“乖”学生也需要关注》

“乖”学生也需要关注

作者:潘颖

来源:《中小学德育》2013年第08期

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在和学生接触过一段时间后,最先认识的是班里几个调皮捣蛋和学习特别突出、优秀的孩子。而在每个班里,都有十几甚至几十个很“乖”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往往觉得他们很听话,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是最好管理的一个群体,但很多时候会忽视对他们的关注,总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那些违纪的或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其实,“乖”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老师,我多需要你的安慰呀!可是没有,你连看我一眼都没有,我这几天没有一点心情。甚至连死的心都有。”

这是我在一个学生的周记里看到的语句。我马上翻看周记的封面,见是小月。这一直是个很让人放心的女孩儿呀,虽说学习不是很突出,不爱表现自己,性格有点内向,但她懂事儿,学习努力,遵守纪律,从没有让我费心。在家长、老师和同学眼中,小月是个十足的“乖学生”,每次期末评先,她至少也能评为文明学生。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需要我去安慰呢?

周记一般是在周一时收上来,我利用周三周四没课的时候改完再发下去。这样算来,小月出现郁闷情绪至少四天了。可我并不了解她需要我安慰的原因,在我的印象里,这几天她也并未出现什么异常的行为。

于是,借一次交作业的机会,我叫住了小月,先问了这几天她妈妈是不是还来接送她(她家离学校较远,妈妈每天骑电动车接送她和弟弟),又问了她这次考试的情况,她倒是很平静地作答。“我说嘛,小月肯定已经对这次考试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也有了下一步的打算,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的……现在你还需要老师安慰吗?” 小月是那种话特别少的女孩,听到我这样说,她笑笑说:“不用了,老师,当时我就是心情不好,现在好多了。”

在又一周的周记中,小月才给我披露了心事。原来,不是因为考试成绩退步的问题,而是近来有传言她和班里的一位男生是一对儿。她说根本没那事儿,就是因为他们是前后桌,她给他讲解数学题时,别人取笑她,但她又不善表达,只能自己生闷气,想告诉老师又怕别人知道了笑话她,也不好和妈妈说,这样就影响了复习,结果那次的考试成绩下降了。她曾经在我上课时趴在桌上想引起我的注意,可我却根本没有注意到。她说:“老师,您知道吗?当时我好想您多看我一眼呀!我多想得到您的安慰,哪怕是一句话也好。”我想象得到那时小月的无助和内心的焦虑。我在周记上写下长长一段话,向小月道歉,让她原谅老师的粗心,同时也告诉她,心里有结,就要及时化解,最后还写下了祝福的话。

从此,小月有了变化,虽说仍不和我当面谈她的心事,但在周记上却能畅所欲言地向我倾诉心里话。

在我的班里,有很多像小月一样的“乖”学生。

经过观察,我发现班里有两类“乖”学生:一类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乖”学生。这样的孩子只管埋头读书,自我封闭,和同学关系一般,少有朋友。另一类是性格内向的“乖”学生。这类学生不爱表现自己,害怕自己表现不好而引起别人讥笑,因而随大流,不越轨,凡错事找不到他,好事也不会掺和,中规中矩。我发现,“乖”学生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我还发现,这些“乖”学生所需要的不是一句“大多数学生都遵守纪律”,他们需要的是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需要老师像关注问题学生和优秀学生一样关注他们。

于是,平时总把目光停留在问题学生身上的我,在课间、自习课、活动课上开始把目光也投向了那些“乖”学生:在表扬学生时,不再说“大多数学生”,而是具体到名字,让那些学生“乖”的行为变成他们自信的资本。

同时,根据班里的“乖”学生的特点,我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读书活动使那些只爱读书的“乖”孩子感受到了羡慕和钦佩的目光,体验到了与人分享读书心得的乐趣;每天早读的背诵比赛,使那些“乖”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还带动了班上后进生的学习劲头。没想到,集体朗诵、辩论会、耐力较量、纪律评先等活动成为了“乖”学生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大大增强。

班级精神面貌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原来从不主动说话的林林开始主动和我打招呼,性格内向的俊俊竟能在全校性的集体活动中上台发言,爱好枪支的铭铭还成功举办了一次以“现代化枪支”为主题的个人讲座。继铭铭之后,川源和世钰也进行了《金融危机之我见》的展示。川源的父亲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其实,“乖”孩子本来资质就不错,不关注,可能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关注后他们有可能就张开飞翔的翅膀。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包括那些“乖”学生。

篇二:《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

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老师说学生乖

七年级英语组 刘菲

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只要教师能够用心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那么学生的嫩芽在得到老师言语行为的呵护滋润后,将会更好地茁壮成长。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该正确对待学生。

一、教师应该“关爱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关爱学生。师爱有时候是一剂良好的催化剂,促进学生积极努力、蓬勃向上。我们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并不是用手中的权利让学生被动得服从。在我教书短暂的时间里,我时常听到家长和我说:自己的孩子在家性格叛逆,就喜欢和父母对着干,但是却愿意听老师的话。老师在学校说一句话有时候比家长啰嗦十句都管用。我们的学生正处在青春的叛逆期,他们有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辱观,有时候他们喜欢和大人作对,但是他们也是一群单纯的富有正义感和丰富情感的孩子们。只要我们用心去努力,关爱我们的学生,我们也一定能够得到学生们的爱。老师说学生乖

二、教师应该“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教师对学生,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初中学生是一群不够成熟的孩子们,他们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在他们出现错误时候,我们应该持有正确的态度:允许学生犯错误,但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教师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在对待全体学生上,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以信任之目视之,在对待后进生上,同样要以信任为前提,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能抱有成见,学生犯错误,应当心平气和地让他坐下来,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然后顺势进行引导,最终使之醒悟。

三、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十个手指伸出来有长也有短,同样一个班级里面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等生,也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乖巧听话。一个班级难免会有学习较差、纪律观念淡

漠、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如何对待这些后进生便成了每个老师都会头疼的难题。要真正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应该真正的去关爱他们,将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他们。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欣赏他们,信任和鼓励他们,能够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非常珍惜,紧紧抓住,给以较多的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班里的一份子,自己能够给班里做出贡献,并不是别人眼中无可救药的孩子。对他们的行为上的错误,给以最充分的细心和耐心,从心灵深处去打动他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时刻都在寻求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这把神秘的钥匙就是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只有真诚的关爱才能有动情的教育,才会给予学生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得到激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携手,一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把爱的芬芳撒播到四面八方,把爱的幸福带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

篇三:《教师(老师)面试题目模拟及回答》

面试题老师说学生乖

6.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心理素质?

答:首先,应具有有良好的认知能力。例如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备的条件。第二,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其中,我认为,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对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教师的情绪不稳定,不仅容易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和队里,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失败,而且也影响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第三、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如,热情开朗,积极向上,对待学生耐心细致,热爱学生,为人诚实正直。

7.你为什么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

答:首先,选择这个职业是一个缘分。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师范专业,所以我的专业让我有了成为一名老师的基本素养。第二,因为认识。随着多次的实习以及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的书籍,例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心献给孩子》等书,加深了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当我走到那一个个天真浪漫,求知若渴的学生当中时,便渐渐的爱上了教师这可以收获无限快乐的职业。

8.走上教师岗位后,你准备怎样使自己尽快适应这个岗位?

答:首先,仍然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新教师,不论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还是班级管理经验等方面,肯定不如老教师。因此,我会坦然正视我的不足,把这些不足看成工作的潜能和上升的空间,多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在虚心求教的同时,我将会积极参加一些培训,研讨会,多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通过多思多做,努力缩短自己的岗位“适应周期”。

第二,我会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教师这一职业,很多人赋予它许多光环。作为新教师不应沾沾自喜。要明白,人们之所以赋予它这些美称光环,是出于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赞美和信任。事实上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需要我们敬业,需要我们尽责,需要我们默默地耕耘与付出。选择教师,更多的时候是选择平凡。因此我会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职业。

第三,尽快使自己进入教师角色。新教师上岗前后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由原来的学生身份“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新教师要想成

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除了要学会由“读好书”转变为“教好书”,“成好才”转变为“育好人”外,还要立好德,以一个称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来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等。时时、处处、事事在学生面前起好表率作用。

9.,老师要有一桶水. 请你谈谈看法?

答: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自己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经验,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

同时,我认为,教师的这一桶水还要有质量。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随时“添水”、“换水”,不能成为“陈年老水”。尤其在信息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老师仅仅满足于原有的一桶“陈年老水”,不及时的对自己水更换 更有营养价值的“优质矿泉水”和“活水”,恐怕会引起学生“消化不良”、“营养不良”,也会使自己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因此,作为教师还要要不停地学习,要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知识,学生的特点,拓宽自己的视野。积极向老教师学习,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总结。

总之,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不断自我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加强自身修养,任何时候都保持一桶有营养的活水。

10.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答: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11.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答:我最尊进的教育家是陶行知。我之所以尊进他,原因有三。

一、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他把热爱每一个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做自己的人生格言,并且时时处处付诸实践。

二、“教人求真” 人才观令我佩服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今天强调德育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让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三、他积极倡导民主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教师与学生是朋

友式的互助关系,而不是课堂上,教师就是权威,教师所说的都是正确的,学生必须服从。我们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创设民主、平等、开放的教育氛围,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2.你同意“”这句话吗?

答:这句话,我记得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现在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而且引起了争论。在我看来,他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和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换句话说,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把这句话用于自律自勉,在对待后进生上,不放弃,不歧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13.你怎样认识集体备课制,它有优势吗?

答:我认为集体备课有优势。首先,集体备课可以资源共享,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其次,集体备课可以降低老师的工作强度.大家共同研究,设计教学思路,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比起一个人来得更全面。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和学生学情进行一些必要的整理加工,变成适合自己的教案。第三,集体备课也有利于融洽教师之间的关系。老师说学生乖

14.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说教学是技术或艺术,都太过于片面了。 首先,艺术的定义是还在讨论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也很难说教学就是一门艺术。但是,如果只是要说明教学它具有美学意义的,那么我是同意的。如果认为教学可以和艺术创作一样随心所欲。那么,我不认同。因为教学应当是严谨的,可以不严肃但不能不严谨,不能像艺术一样的一味强调个性。其次,教学有教学的规律,学生也有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不能为追求特立独行而放弃了规律。

所以,教学首先必须是一门需要依靠经验的技术,其次才可以是一门美的艺术。

15.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答: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目标要符合三维目标。第二,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第三,教学方法要合理高效,让学生主动学习,师生,生生互动良好。第四,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例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

16.激励与批评都是一种教育手段,你倾向用那一种?

答:激励与批评虽然都是一种教育手段,但是其效果是不同的。所以,使用的地方也应该是不同的。教师不能一味的激励,这样容易使学生骄傲。但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这样会使学生自尊心受打击。总的来说,我认为教育还是应该以激励为主。但是必要的时候,批评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激励为主,批评为辅,二者相结合才是科学的教育手段。

17.如果你是班主任,将向学生展示怎样的班主任形象?

答:首先,用关爱对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爱护,信任,用爱去温暖学生。第二,时常带有有微笑。一个微笑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学生的一个朋友。第三,现代班主任还要有创新的思维。教育教学的方法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不同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18、你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答:我没有不喜欢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可爱之处,教师应当善于观察和发现他们的有点。乖巧听话的学生当然每个老师都很喜欢,对于那些比较调皮的学生,老师有时也会感到烦心和棘手,但作为一名教师,我爱我的学生,我会公平,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19教师广博的知识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础。说说你的认识。

答:我赞同这个观点。应对当今知识的急剧膨胀,教师可能会一时对某个问题了解、掌握得不如学生。泰然处之实不可取,博学多识当为上策。虽然,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很高的认同感,但面对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上常常表现为讲解教材内容时平淡无奇,语言苍白,甚至于有的教师使用新教材仍沿用旧的讲法,等等。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知识的匮乏,由此导致教师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课程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而知识是教学行为的基础,如同有了米才能考虑怎样做饭一样,有了必备的知识作为载体,教师才能进一步思考教学中将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

20.你对学校有什么要求?

答:首先希望校方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提供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第二,希望校方和教师一起努力,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最后希望校方能够给教师更多的进修机会。

21.什么情况你会辞职?

答:我不会轻易地辞职。因为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并且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所以,我不会轻易地辞职。

22.你用什么办法让不喜欢你的学生变的喜欢你?

答:首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学生不喜欢自己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自己的不足,那么我会及时补缺补漏。如果是因为我疏忽了学生的一些合理的需求,使得学生不喜欢我,那么我会及时改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爱好每一个学生。如果有的学生认为我偏心,那么我告诉他,老师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并且在工作中严格遵守。

23.根据你对现代教育理念的了解,说说传统教学中有哪些方面应该改进的,如何改? 答:第一,教学方法的改进。过去的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模式,造成知识的单向传输。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不仅学习积极性很难提高,而且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勤于动手,乐于动口,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沟通和交往的能力。第二,教学评价的改进。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多是老师一人决定的,并且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我认为,应该对教学评价进行改进,例如,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师评,生评,自评相结合,同时,评价要注重发展,不仅采取终结性评价,还要采用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三,教学手段的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很单一。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量在不断的扩大。因此,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为教学提供帮助,丰富学生的知识。

24.教师这个职业有发展前途吗?

答: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有发展前途的。首先,我非常喜欢教师这份工作,对他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再次,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师。国家对教师十分重视,给予了教师很多锻炼进修的机会,教师的各项待遇都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25.如果学生当面指责你,你会如何处理?

答: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我会微笑的对待这位学生,并且告诉这位同学,现在是上课期

篇四:《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

“不乖”这个词语从未在我的字典中出现过。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乖学生,我害怕违抗意愿会让老师生气,惹爸妈不开心,一路“乖”过来的我在求学生涯中变成了只会应付考试,没有主见的人。在我的世界里,爸妈说的一定是对的,不可违抗;踏上工作岗位后,领导说的一定是对的,他们布置的任务,只要我努力去做,就能得到他们的赏识。读罢此书,简直觉得自己愚蠢至极!

是的,我认为抄教案是多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教案内容与我的课堂教学大相径庭,但是我还抄得那么认真仔细,“不乖”不是让教师违抗命令,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教书育人,如果只会一味搬照教案,参考名师,追求成绩,那不是育人,而是害人。反思自己的课堂,哪次汇报课不是师傅先上一遍我再照搬着上一次,效果是好的,可是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又体现在哪里?着实要改进!

想到一位“不乖”的老师:我在逸夫学校的师傅,张老师。在办公室里常常看到这样一幕:别的老师在拼了命地给学生做练习批练习,而她却悠闲地在桌前看书。她常常和我说:”做这么多干嘛,他们做得累,我批得也累!“在大家看来,她不随波逐流怪异得很,而她看来一年级的孩子注重的写字和说话,因此她把时间都放在中午在班级给孩子过关和练字上了。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他们班的学生很棒,课堂上能说会道,字也非常漂亮。师傅常笑着和我说:”我很懒的,我喜欢轻松。”现在我才明白,她的偷懒是一种方法,她很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手段,再偷懒也不怕。想到自己,一年来兢兢业业,期末卷子给学生做了一堆又一堆,成绩依旧不理想,确实是没有方法又盲从导致的结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宁可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不要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乖”老师。谨记!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二)

寒假时,根据学校工会的要求,每个人必须阅读一本书,并且要写好读后感。我选中的书是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编撰的、关于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不乖”教师的正能量>。当初选这本书就是冲着“不乖”两个字去的,我要看看这些“不乖”教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不乖”,他们又是在怎样一种“不乖”的状态下展现出正能量。

编者之一谢云在序言中这样评价“不乖”:“不乖”这一看似不恭敬之词、不和谐之音,其实质,指向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指向不断的挑战、持续的反叛,指向勇敢的创造、不息的创新——所谓的“不乖”,并非真的不乖,也不是想要撒娇,而只是为了有所创造。……对教育来说,“不乖”的老师,往往是能够坚守常识的人,往往是能够坚持自己的人,往往是真正热爱教育的人,往往是更能尽职尽责的人,往往是更愿意不断开拓创新的人。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不乖”的老师,其实是一群富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进取、乐于奉献的人,比起那些唯唯诺诺、庸庸碌碌的“乖老师”,他们更有识见、更有个性、更有胸怀,也更有激情和担当。他们对教育,看得更重,爱得更深,做得更实,想得更远。

“不妨做个‘少数派’”,这个题目来自于书中的一篇同名文章,作者是江苏的邱磊老师。我把这篇读后感也取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少数派”,甚至是比“少数派”更严重的“另类”、“怪物”和“偏执狂”(甚至有人评价我就是一个脑子已经有点问题的偏执型精神病之类的人)。整本书读下来,30位“不乖”老师的经历让我非常有同感,因为他们的一些经历、一些故事、一些做法有很多我也同样经历过、体验过和践行过。从30位“不乖”老师的非凡历程中,我深深感到要做一个真正的“不乖”教师,要做个“少数派”,要达到谢云老师在序言中理解的那样:这些“不乖”的老师,其实是一群富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进取、乐于奉献的人,就非常需要我们能坚持做到下面这样几点:

第一个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一个对教育没有任何感觉的老师是不可能成为好老师的,同样一个对孩子没有任何感情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好老师的。只有真正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老师才会愿意为教育、为孩子去做一切努力,去付出自己的所有,也才有可能把职业当成事业去用心投入、用心经营。我认为要想做一个“不乖”老师,热爱教育和孩子是第一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个点:认准目标、乐于奉献。要想成为一个“不乖”的老师,一个个性老师,我想脑袋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到底想怎样做,想做到什么程度,在自己的有限教育生涯里,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只有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你的行动才会方向正确、目标清晰、动力十足。同时,还非常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要淡泊名利、不计得失、乐于奉献,一个把什么都跟名利挂钩的人想成为“不乖”教师,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因为那种老师脑袋里想着的是如何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如何赢得领导的认可,如何捞取更好的名声等,也就是说一个太功利的老师只可能成为“乖乖”老师。

第三个点:遵循规律、默默践行。教育是一个慢的事业,它更需要的是我们有牵着蜗牛散步的心态,一个“不乖”老师的所作所为应以不违反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前提,而且更多时候他都只会默默前行,几乎失语。因为我认为一个整天想着快出成绩、早出成绩的老师他是做不到牵着蜗牛散步,而教育很多时候就是需要我们能静下心,默默践行,静待花开。同时,教育更需要我们有农夫心态,因为农夫深知“时机”,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在他心中都有一本账。同样,再也没有像教育那样需要讲究时机的事了,一名顽童,什么时候让他静下心来思考,需要时机,可以说,教育就是选择时机的艺术。另外,在庄稼生长的过程中,农夫始终关注着,正如一个始终关注学生成长的老师,关注孩子,方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心,也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展开真正的心灵对话。

第四个点: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更是一项需要踏实走好每一步的事业,更是一项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事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拒绝拔苗助长、急功近利、异想天开,我们只有把培养孩子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走得到位、走得接地气,并且能坚持到底,不放弃,不抛弃,不冒进,不激进,那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人,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不乖”的老师,一个值得他人尊敬,孩子喜爱的“不乖”老师。

第五个点:敢于挑战、有所创造。一个“不乖”老师肯定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老师,他肯定是一个敢于挑战、有所创造的老师。教育是一个慢的事业,但更是一个极度动态的事业,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既有纵向的变化(孩子不断长大,身心不断变化),又有横向的变化(教育的孩子不断在调换着,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一个在上一批学生中用得非常好的教育举措在下一批学生中不一定同样有好效果,同样的,在去年能用得有效的策略在今年有可能就失效了,因为孩子长大了。因此,我认为一个“不乖”的教师肯定是一个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教师。

“少数派”注定是一个群体里的“异己分子”,“不乖”教师肯定是一个团队里的“另类分子”,但因为教育,因为孩子,我乐意做这样的“异己分子”和“另类分子”,虽然因为异己和另类,我可能会承受更多的心理负担和外界压力,但与我朝着既定目标快乐前行比起来,这点负担和压力还是能够扛得住的。甚至我认定我也许天生就是一个“少数派”,从教后似乎也没有做过“乖乖”老师,一直是一个他人眼中的“不乖”老师,呵呵,已近天命之年,继续认定吧!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三)

三十个“不乖”教师讲述自己的教学经历,感慨什么的。虽然他们很多都有讲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我还是不知道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看<版式设计原理与应用>突然觉得,信息分原始信息和二手信息。一些色彩搭配,设计之类的东西在微信上看到就觉得是加工过的东西,或者不完整的东西,而自己开始看这种专业的入门书就是在接触原始的信息,自己搭建这一块知识的基础,而不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拼凑在一起。<“不乖”教师的正能量>里面老师说的东西不只是把书上的东西加工过,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对于一点实践都没有我来说还是有点难真正看进去。()更重要的是,我对于教育只有模模糊糊的疑惑,因此我也没有带着什么问题来看这本书,收获小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提两个案例吧。一个老师提到李雅卿的<乖孩子的伤,最重>,她主要是觉得那些被家长老师压制而变得很乖的学生很可怜。教育不应该把一个个本来独特学生变得千篇一律。看的这个我想起自己实习的经历。我想很多新老师应该特别怕那种很不乖的学生。我也一样。实习的时候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爱说话的学生真是又爱又恨。喜欢他们活泼机灵的模样,又对自己管不住他们感到担心。说到底还是自己经验不足,沉淀不够,没有魄力,所以才会想要用老师这个身份“威压”他们。

另一个老师说自己跟学校里很多老师一样,弄了个课前五分钟演讲,随便学生讲什么。有一天一个学生弄了诗词鉴赏,十分精彩。从此他就把演讲的内容设定为诗词鉴赏。慢慢的学生不再满足于诗词,开始问老师能不能鉴赏电影,音乐。时不时会有学生搞“大动作”,有的会要求占用半节晚自习。我想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就是由最开始那次精彩的诗词鉴赏引发的吧。老师的鼓励,同学的欣赏以及他们从同学那里学到的知识应该都是他们这种分享的热情得以持续的原因吧。

这让我想起当初见习时听说过的一个老师。好几个同学听过他的一堂课,说是很精彩。那个学校很好,学生也很优秀。同样是课前五分钟的展示,似乎是英语新闻展示。学生展示了军事方面的新闻,很精彩。那老师对这方面也很有研究,补充了很多,更是精彩。当时听到我就想,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厉害,眼界,思想都不是我们还是学生的那会能比的(算了,承认吧。是自己太逊了。即使是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让我带我肯定hold不住。这也是我之前想考研的原因之一,我想继续深造自己。我一直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必须要有满满的一桶水。现在虽然考研不成,但还是想着在以后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活到老,学到老。

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栽培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最后以其中一个老师的话结尾:从事这个职业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主角是学生,跑龙套的是我……课上教的是知识,课下习的是人生。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物与人情的句子

下一篇: 穿衣服实践活动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