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会飞的蒲公英的主要内容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17    阅读:

篇一:《会飞的蒲公英》

《会飞的蒲公英》教学设计

农安师范附小 李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把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按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按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

2、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的殷切期望的相似之处,学习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并按一定线索进行叙述的写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并对大山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做一下调查、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了,它就是蒲公英。看,它圆圆的脑袋,洁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这是一朵怎样的蒲公英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就是围绕蒲公英来写的。(板书课题:会飞的蒲公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读的是否正确。

(注意“僻”“挚”的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注意“挽”“凝”字的写法)

3.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填写书后的表格。

4.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随机板书:

童年 小学 中学 大学

师:读了课文,我们发现在“我”——也就是作者成长的每一步,妈妈都为我做了一些和蒲公英有关的事,这里面一定有着妈妈的特殊用意。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课文,随着文中那优美、感人的语言文字深入作者与妈妈的内心世界,来感悟“会飞的蒲公英”的真正含义。

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前三个自然段

师:请大家把语文书轻轻翻到第67页。我们首先明确这样两个问题:文中的我和妈妈生活在什么地方?那里条件怎样?

生:贫穷、偏僻、落后

师:这是我们课前就了解到的。其实细心的孩子从课文中就能找到有关的词语来说明这一点。快速浏览全文,看谁最先找到这样的词语来说明那里的贫穷、偏僻、落后。 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的词语汇报: 小木屋、油灯、山路等

师:同学们果然很细心。童年的我就生活在这样偏远、贫困的山区。而妈妈就常常带着我去看那山坡上的蒲公英。(板书:妈妈 看)

师:请大家默读文章的1——3自然段,思考:作者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妈妈眼中的蒲公英有什么特点?可以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想想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默读。

师:作者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

生读描写蒲公英的句子

师: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蒲公英的可爱、好玩。)

师:你是重点抓住哪些词语来体会的?

生:圆圆的、白色的、毛茸茸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感悟,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童年的我在山坡上还看到了哪些花?和山坡上其它的花对比,蒲公英有什么不同? 生:(蒲公英虽然平凡,却很淡雅,虽然不起眼儿,但它的种子会飞。)

师:谁能把蒲公英那可爱、好玩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指名朗读——评读——再指读——齐读。

师:多可爱的小白花啊!那么在妈妈的眼里,蒲公英还有哪些特点?

生:答第二自然段相关内容。师用小黑板出示:

妈妈说:

“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师:请大家把这句话再轻轻地、用心地读几遍,你觉得哪两个词语最能概括蒲公英的特点?

生:小声读后回答:不满足、闯荡

追问:那么对于蒲公英来说,“偏僻的角落”和“外面的世界”分别指什么地方呢?

生思考后回答: 指的是它生活的小山坡和小山坡以外的田野、村庄、树林或者路旁 追问:它靠什么去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呢?(它会飞)

师:是的,风儿一吹,它就会轻轻地飞起来,飞向高处,飘向远方,找到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生根发芽。让我们一边想象蒲公英勇敢地飞出去的情景,一边读这句话:(齐读) 师:读得非常好!刚才我们抓住了“不满足”“闯荡”这两个词语感受到蒲公英的特点,现在我们依然关注这两个词语——“不满足”“闯荡”, 读了这两个词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由蒲公英联想到——

生:人!

师:老师也有同感。因为这两个词语一般都是用来描写人的。而妈妈却用这两个词语来描述蒲公英,那么妈妈由蒲公英联想到谁了呢?

生:作者。

师:是啊,每一位妈妈最关注的当然是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试着像妈妈那样把蒲公英和自己的孩子联系起来,再来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妈妈的内心在想什么吗? 生:妈妈在想,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而是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追问:那么对于作者来说,偏僻的角落又是指哪儿?外面的世界呢?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怎样去闯荡?

师:看来我们都读懂了妈妈的话。这里包含着多少希望与期待啊!请大家再想像一下,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能不能试着补充一下

[擦掉“说”,换成“( )地说”]

生:意味深长

师:谁能把补充后的这一段内容再读给大家听听?注意要读出“意味深长”的语气。(指名读)随机指导评价。齐读。

师:妈妈的话对童年的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师:你是从哪一段文字读懂的?(第三自然段)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生读)

师:从我的梦境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也希望自己像会飞的蒲公英一样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指导朗读)谁愿意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师:(小结过渡)妈妈的话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播种在我幼小的心田上,使我也萌发出要像蒲公英那样在广阔的世界里飞翔的愿望。带着这个愿望,我踏上了求学之路。

(二)学习4——6自然段

默读课文4——6自然段,想想在小学阶段,妈妈为我做了哪些事情?我又是怎样表现的?

1、学生先自读自悟;

2、指名汇报。随机板书。

点拨引导:

妈妈为什么还要在书包上绣上几个字呢?

从歪歪斜斜你能体会到什么?

从“飞来飞去”这几个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再读读下文,我还有哪些表现让妈妈高兴、激动呢?

这里有一处描写妈妈神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

请用句中的一个词概括妈妈此时的心情。(激动)

妈妈为什么激动?

孩子学到了知识,在一点点地成长。她感到孩子明白了自己的心意,所以很激动。 目光“亮亮”的,她仿佛看到了什么?

是啊,自己的孩子终于开始像蒲公英一样起飞了,妈妈是多么欣慰、激动啊!但她并不满足,从她那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的目光里,我们能体会到妈妈对我的未来更高的期望和无尽的遐想。

刚才我们重点抓住了细节描写,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世界。“关注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这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带着刚才的感悟,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

(齐读。)

“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那目光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仿佛看到了妈妈那充满期待的目光。而文中的“我”也在妈妈期待的目光中,把那个飞得更高更远的梦深深植根在心里。

那是怎样一个承载着希望的梦呀——(师范读)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请你像老师这样大声朗读第6自然段。

练读——指读——指导读,体会作者内心——再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大家读得多么投入,多么动情啊!对于这样的美文佳句,我们通过反复品读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自身语言的积累,这种学习方法能很快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在阅读中多读、多积累。

当我带着那个白色的梦,考上了中学后,妈妈又是怎样利用蒲公英来教育我、引导我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写作顺序,再现学习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会飞的蒲公英》这一课。请大家

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

大屏幕出示课后表格,师:大家看,这是我们上节课共同完成的表格,从这一表格中我们能够对作者的写作顺序一目了然。

师:上节课我们细细品读了文章的前两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运用了很多好的读书方法。你能试着把这些方法再介绍给大家吗?

生答,师随机出示(或板书):

1、抓住重点词语,感悟人物内心。

2、关注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3、反复品读美句,丰富语言积累。

说得很好!如果我们学习每一篇文章,都能自觉运用好的读书方法,你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更快的提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品读《会飞的蒲公英》一文的后半部分,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读进去,悟出来,从而领会文章题目的深刻含义。

二、品读第7自然段

下面请大家把语文书轻轻翻到第68页,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是怎样悟出来的。可以随时随处写下阅读批注。

1、生默读7自然段。

2、汇报交流。提示学生可以按这样的方式来说:

●我读了这一段,感受到……我是抓住( )、( )等词语体会到的。

●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我是从( )、( )知道的。

篇二:《《会飞的蒲公英》教学设计》

《会飞的蒲公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升华情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

4、把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按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的殷切期望的相似之处,学习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并按一定线索进行叙述的写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会飞的蒲公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品味爱和希望。会飞的蒲公英的主要内容

1.先看看童年的我在山坡上看到的蒲公英什么样?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你的感受,你想怎么概括?

①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谁来试试?他的蒲公英飞起来了吗?

②指导读:看看画面蒲公英是怎么飞的?再来读读。

2.蒲公英飞到哪了?飞到了花书包上,连衣裙上。哪几段写了书包及连衣裙上的白色的蒲公英呢?(4、7段)谁给大家读一读?

这两段分别写了蒲公英出现在了书包上及连衣裙上,请你默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如果读不懂能提问题也可以。

(同桌交流,有没有读不懂的问题)

(1) 蒲公英镶在书包上你读出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母亲希望我像蒲公英那样飞?联系前文找一找,(第二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母亲实际上是告诉女儿什么?(要像蒲公英那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闯荡。)

(3)所以书包上的蒲公英和会飞的蒲公英这六个字,一针一线都缝进了母亲的希望。

你能读出母亲的希望吗?谁来试试评读再来试试。

如果是你,你会是什么心情?练一练再来读。

(4)后来我不再背那个镶着蒲公英的花书包了,蒲公英又出现在了连衣裙上,我们来齐读这一段,看看除了从蒲公英上你能读出妈妈的希望,还从哪能读出来?

生自由读7自然段。

还从什么地方能读出妈妈的希望?

A(望、守、做)

B(好久好久) 会想什么呢(书包伴我成长的过去、现在、未来)。

(5)这件连衣裙这时仅仅是希望还是包含着什么?自己再读一读体会一下。

创设情境:有几个深夜,母亲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昏暗的油灯下,熬红了眼睛,手被针扎破了„„你能体会出什么?

[板书:爱]

(6)满怀希望的母亲带着这份爱在连衣裙上绣上了白色的蒲公英,你能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吗?为什么这么读?

3.母亲将自己的爱与希望缝在了书包上,绣进了连衣裙里,从小学到中学,花书包及连衣裙上的蒲公英陪伴着我,母亲的希望与爱陪伴着我,以至于就连(指板书) 做梦,在梦里,我都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会飞的蒲公英。

4.母亲殷切的希望和我的梦想实现了吗?能不能从课文中读出我的梦想实现了?或者说哪段话告诉你我的梦想实现了?

①谁来读?

②小声地读一读这段话,拿起笔,边读边画,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读出来的?

盈满泪花(激动高兴不舍)

飞得更高一些(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理想)

③指导读母亲的话:“孩子,你已经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临行前:母亲没有说让我在大学里怎样努力学习,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读

临行前:母亲没有再送我任何礼物,她只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读

临行前:母亲将所有的爱与希望都融进了一句话,她轻轻地说:读

5.后来,我不但学会了飞,还懂得怎样飞得更高了。在母亲的画上我又看到了蒲公英,谁来读读母亲的画?

①在画上看到的蒲公英与在书包上及连衣裙上看到的蒲公英有什么不同?

请你自己读一读这幅画,并联系前文找一找。

②从这幅画中,我读出了母亲心中的那片诚挚的向往?请你自己出声地读读这幅画,再联系下文,体会一下母亲诚挚的向往指的是什么。

③讨论一下。(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蒲公英一样,不但有理想还有为了理想去努力。)

④是啊,像蒲公英一样自由、快乐的飞翔,这不是每位母亲期待的画面吗?

让我们齐读这段话: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的唱着: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四、激情总结、升华课文

会飞的蒲公英寄托着母亲殷切的希望,

会飞的蒲公英承载着我美丽的梦想,

其实,在爸爸、妈妈及所有爱你们的人眼中,

你们就是蒲公英的种子,就是他们的希望。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朵会飞的蒲公英,

带着自己美好的梦想去努力,去奋斗,

飞向更高更远的蓝天!好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会飞的薄公英》。

1、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写了“我”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收到妈妈送给我的一些有关蒲公英的礼物。在妈妈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带着她的希望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终于像蒲公英一样飞出了大山,,并努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的事。)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是按“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这一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谁来说说是哪几个阶段呢?

童年 小学 中学 大学

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并且了解到在“我”——也就是作者成长的每一步,妈妈都为我做了一些和蒲公英有关的事,这里面一定有着妈妈的特殊用意。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课文,随着文中那优美、感人的语言文字深入作者与妈妈的内心世界,来感悟“会飞的蒲公英”的真正含义。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前三个自然段

请大家把语文书轻轻翻到第97页。我们首先明确这样两个问题:文中的我和妈妈生活在什么地方?那里条件怎样?

(贫穷、偏僻、落后)

的确,细心的孩子从课文中就能找到有关的词语来说明这一点。快速浏览全文,看谁最先找到这样的词语来说明那里的贫穷、偏僻、落后。

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如:小木屋、油灯、山路等

同学们果然很细心。童年的我就生活在这样偏远、贫困的山区。而妈妈就常常带着我去看那山坡上的蒲公英。(板书:妈妈 看)

请大家默读文章的1——3自然段,思考:作者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妈妈眼中的蒲公英有什么特点?可以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想想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默读。)

作者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 (指生读描写蒲公英的句子。)

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重点抓住哪些词语来体会的?

(体会到蒲公英的可爱、好玩。从“圆圆的、白色的、毛茸茸”等词语体会到的) 童年的我在山坡上还看到了哪些花?和山坡上其它的花对比,蒲公英有什么不同? 蒲公英虽然平凡,却很淡雅,虽然不起眼儿,但它的种子会飞。会飞的蒲公英的主要内容

谁能把蒲公英那可爱、好玩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指名朗读——评读——再指读——齐读。

可爱的小白花啊!那么在妈妈的眼里,蒲公英还有哪些特点?

(生答第二自然段相关内容。)

追问:那么对于蒲公英来说,“偏僻的角落”和“外面的世界”分别指什么地方呢? 生思考后回答: 指的是它生活的小山坡和小山坡以外的田野、村庄、树林或者路旁 追问:它靠什么去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呢?(它会飞)

师:是的,风儿一吹,它就会轻轻地飞起来,飞向高处,飘向远方,找到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生根发芽。让我们一边想象蒲公英勇敢地飞出去的情景,一边读这句话:(齐读)

师:读得非常好!刚才我们抓住了“不满足”“闯荡”这两个词语感受到蒲公英的特点,现在我们依然关注这两个词语——“不满足”\“闯荡”, 读了这两个词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由蒲公英联想到什么?

生:人!

师:老师也有同感。因为这两个词语一般都是用来描写人的。而妈妈却用这两个词语来描述蒲公英,那么妈妈由蒲公英联想到谁了呢?

生:作者。

师:是啊,每一位妈妈最关注的当然是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试着像妈妈那样把蒲公英和自己的孩子联系起来,再来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妈妈的内心在想什么吗?

生:妈妈在想,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而是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追问:那么对于作者来说,偏僻的角落又是指哪儿?外面的世界呢?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怎样去闯荡?

师:看来我们都读懂了妈妈的话。这里包含着多少希望与期待啊!请大家再学习一下,

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能不能试着补充一下

[擦掉“说”,换成“( )地说”]

生:意味深长

师:谁能把补充后的这一段内容再读给大家听听?注意要读出“意味深长”的语气。(指名读)随机指导评价。齐读。

师:妈妈的话对童年的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师:你是从哪一段文字读懂的?(第三自然段)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生读

师:从我的梦境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也希望自己像会飞的蒲公英一样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指导朗读)谁愿意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师:(小结过渡)妈妈的话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播种在我幼小的心田上,使我也萌发出要像蒲公英那样在广阔的世界里飞翔的愿望。带着这个愿望,我踏上了求学之路。

(二)学习4——7自然段

默读课文4——6自然段,想想在小学阶段,妈妈为我做了哪些事情?我又是怎样表现的?

1、学生先自读自悟;

2、指名汇报。随机板书。

点拨引导:

妈妈为什么还要在书包上绣上几个字呢?

从歪歪斜斜你能体会到什么?

从“飞来飞去”这几个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再读读下文,我还有哪些表现让妈妈高兴、激动呢?

这里有一处描写妈妈神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

请用句中的一个词概括妈妈此时的心情。(激动)

妈妈为什么激动?

孩子学到了知识,在一点点地成长。她感到孩子明白了自己的心意,所以很激动。 目光“亮亮”的,她仿佛看到了什么?

是啊,自己的孩子终于开始像蒲公英一样起飞了,妈妈是多么欣慰、激动啊!但她并不满足,从她那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的目光里,我们能体会到妈妈对我的未来更高

篇三:《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

第十一课 会飞的蒲公英 教学设计

汉语备课

篇四:《会飞的蒲公英阅读答案》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会飞的蒲公英的主要内容。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会飞的蒲公英阅读答案。"

妈妈的话,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会飞的蒲公英的主要内容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会飞的蒲公英阅读答案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选文有改动)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________(yíng)②娇________(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________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参考答案:

1、①盈;②嫩。 

2、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或平凡)。 

3、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4、蒲公英;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5、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6、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有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7、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篇五:《蒲公英也很快乐阅读答案》

蒲公英也很快乐

朱成玉

大后部落是出了名的贫穷偏僻,而我即将要被分配到那里去做小学教师,想想这个心就凉了半截儿。

去的那天阳光明媚,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

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了个醒儿:我们还活着。

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一定要逃离这个苦海。蒲公英也很快乐阅读答案

我想到学校去看看,便问了一个小姑娘学校的位置,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裤子上抹了抹手,说她领着我去。

这是个大概有10来岁的孩子吧,

她欢快地走在我的前边,热情地问我为什么来这里。

我嗫嚅着说:[哦,没啥事,就想到处走走看看。"

[哦。"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到学校了。蒲公英也很快乐阅读答案。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一间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可以勉强当操场的院子,一个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红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教室的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的,座椅也都很整齐地摆放着,窗户也都纤尘不染,但就是没有一个人。

我问她怎么没人上课呢?

[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师。"小姑娘说。

[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

[我和我那几个好朋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负责来这里打扫卫生,我们要把这里拾掇得干干净净的,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

孩子的话,好似在我心头猛地扎了一针。

[有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的,我们和他们吵了好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赢了,他们现在也经常来帮我们呢。"她一脸骄傲地说着,[正好今天轮到我了,你先坐着歇会儿,我要开始打扫卫生了。"

我看她拿着一块抹布,开始忙碌起来。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芒。

从学校回来,小姑娘在路边蹲了下去,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蒲公英递给我,她说:[吹蒲公英的时候,先许一个愿望。然后一口气吹下去,要把蒲公英吹得一个不剩,愿望就会实现的。"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很虔诚地闭上眼睛,把蒲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下吹散。

[你也吹啊,快,赶紧许个愿望。"她催促着我。

我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了很久,然后真的就很认真地一口气吹过去,那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像轻盈的雪花,霎时间丝丝缕缕荡漾开去。小姑娘灿烂地笑着,好像每个人许下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一样。

她就问了我,[你许下的是什么愿望呢?"

我微笑地反问她,[你呢?"

她说她的愿望是来一位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

她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其实,我许下的愿望和她有关,和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

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我喜欢这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那些蒲公英虽然生在这贫瘠之地,但依然可以很快乐。

[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愿望呢?"小姑娘刨根问底儿。

[我的愿望就是。。。。。。"我故意卖着关子,[你能实现你的愿望。"

小姑娘把我送出很远,一直到我坐上了通往县城的客车。我向她挥手,大声地向她喊道:[明天,学校见,不见不散。"

1。理清文章思路,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体现[我"思想变化的过程。(4分)

              →受到震动→                

2。文中画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4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4。[我"决定留下来任教的原因是什么?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5。对文中的[我"和[小姑娘",你更喜欢谁?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4分)失落,不愿留下任教;改变主意,留下任教。(意思答到即可)

2.(4分)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小山村荒凉冷清破落的景象,衬托了[我"失落的心境,与下文[我"愿留下任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描写方法1分,作用3分)

3.(4分)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蒲公英种子飞舞的美态,烘托了小姑娘的天真浪漫、坚强乐观,也暗示了[我"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修辞方法1分,作用3分,意思答到即可)

4。(4分)[我"被村子里孩子们渴盼新老师的愿望和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喜欢这里像蒲公英一样淳朴快乐的孩子。              

5.(4分)示例:我更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因为她热情善良、勤劳乐观、渴望学习。(能根据文章内容评述,言之成理即可)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