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时运不济造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25    阅读:

2011届黄浦区一模语文
时运不济造句(一)

黄浦区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基础学业测评

高三语文试卷

(150分钟完成,满分150分)

2011.1.11

学生注意:

1.答案与作文全都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2.答题时注意试卷号和答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 阅读 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①朋友小聚,席间说起某些“讽一劝百”或只是炫耀“三俗”、谈不上“讽”与“劝”的热播连续剧,有人戏称之为“中产阶级堕落宝典”,当场被一时髦淑女善意提醒:“您老可别成了九斤老太啊!”于是哄堂大笑,话题很快切换,觥筹交错,言笑如仪。

②但我却不禁暗自浮想联翩起来。盖哄笑之由,并非座中一客被誉为“九斤老太”,乃因说者自居时髦,却一本正经吐出一个很落伍的词,多少也有点幽默。“九斤老太”是鲁迅小说《风波》里一笔带过的人物,曾经与阿Q、祥林嫂、闰土、假洋鬼子、孔乙己一道流行过,如今已颇为古旧,纵然比谌容《人到中年》里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名气响一点,较之也曾奔赴鲁迅笔底、永远保鲜的“国骂”,就逊色多了。现代文学一些“共名”(何其芳语)悄悄隐退,主要因为近一二十年大量新词涌现,□□了一度流行的旧词。

③新词迭出,表征社会进步。比如“发扬”什么,自幼用惯,曾几何时已被“弘扬”取代。上下一心,咸与“弘扬”,“发扬”就黯然失色。有些场合改用“发扬”,反而不够庄重。从红色年代过来的人都熟悉“光辉”一词,当时只觉臻乎其极,无以复加,孰料又有“辉煌”起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盛大场面若无“再造辉煌”,“共创辉煌”予以描写,加以烘托,就缺了什么。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感情”单独使用,很可能变成“敏感词”。文学中写不写感情,写到什么程度,主体是谁,悠悠万事,惟此为大,现在不也被风光无限的“情怀”代替了吗?话筒在手,舍“情怀”,就“感情”,恐怕通不过。……“四化”“小康”何其“辉煌”,几十年下来,乔治〃奥威尔所谓“新说法”如雨后春笋,更新之速,惟房屋拆建道路翻修可以媲美。再用旧词,若非“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也只能是“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检梳妆”了。

④语言发展并非一味舍旧图新,也有推陈出新。末世论相信一切言说最后都要受审判。语词一旦造出,就不会废弃,至多存放在人所未识的永恒里。时候一到,即被激活。据说英语最不济,新事物都得量身定做新名词来匹配,海量增加,因此难学,而汉语只须几个常用字稍加组合,就应变无穷。远有“科学”“经济”“自由”“民主”“细胞”“原子”,近有“下岗”“待岗”“扫黄”“打非”“外资”“低保”“社保基金”“发改委”“社精办”“五个一”“电脑”“博客”“上网”“灌水”“环保”“全球化”“脑残”“伪娘”——对旧词和旧用法或疏离,或仿造,或回归,脱胎换骨,点石成金,似新实旧,可旧可新,不像现代日语、韩文,任由“音译”外来词肆意糟蹋母语的纯洁性。

⑤成语与器物无关,系乎文化根性,稳定性更大。许多从《尚书》《诗经》开始就雷打

不动,绝无废弃(存放)之虞。《尚书〃禹贡》述尧至暮年有“南巡”。“共工”“驩兜”“三苗”“鰥”,恰为“四罪”。尧死,百姓“如丧考妣”。舜行德政,“百兽率舞”。《诗〃蒸民》有“小心翼翼”“明哲保身”“爱莫能助”,《小雅》有“万寿无疆”,《关雎》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今沿用,不绝如缕。

⑥奥威尔说过,“和语言滥用现象搏斗往往显得多愁善感古趣盎然”(《政治与英语》)。“搏斗”云云有些夸张。放手滥用,也翻不出语言之网。许多簇新语词,无非旧词重新包装。比如,“网络红人”漫天飞舞的诨名绰号,不都是“多愁善感古趣盎然”吗?语言的惰性令一切创造事先陈旧。张世禄先生曾以《诗经〃君子于役》为例,说明汉语里许多“基本词”,“经过千百代保存下来而没有加以变化”(《汉语历史上的词汇变化》)。“活在当下”、陶醉于词语爆炸的绚丽光芒、天天做仓颉的人大概不会承认,但这恰恰也是一种信念:“基本词汇是基本上完全保存下来的,并且使用为语言的词汇的基础——把千百年积累起来的基本词汇消灭掉了,又不可能在很短期间内创造新的基本词汇,那就会使语言瘫痪,使人们完全丧失相互交际的可能。”(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说”语言乎?语言“说”人乎?真很难讲。

⑦算不得“基本词”的“九斤老太”是否也会咸鱼翻身,重新流行呢?要打赌,或许可以稳操胜券。

1.选词填入第②段空格处,说明理由。(2分)

(1) 覆盖 (2) 颠覆

选项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对文中“九斤老太”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文中有人被朋友戏称“九斤老太”,言外之意是说他古板、不够时髦。

B.鲁迅《风波》里的“九斤老太”一度流行,在新词涌现过程中悄悄隐退。

C.文章结尾再次出现“九斤老太”,引发语词存放以后也有可能流行的思考。

D.“九斤老太”和“环保”、“全球化”、“脑残”、“伪娘“一样,也都是流行语。

4.联系全文,概述作者所认为的语词“流行”和“存放”的关系(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合适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2分)

A.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B.语词发展需要推陈出新

C.语词的流行和存放

D.语言的核心在稳定

6.运用作者的观点,分析以下流行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一例回答,若两例均选,按例一计分)。......(3分)

例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新闻报道《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刺并引起争议:有人叫好,说这个标题读来感觉

“给力”,也有人说权威媒体这么遣词造句不够严谨……

例二:“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2010年的网络热词中,类似调侃农产品涨价的谐音词尤为醒目,可以说三字新词领衔社会热点流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运不济造句】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0分)

山阴道上访徐渭

①绍兴,古称山阴。盛夏时节,三下江南,徜徉山阴道上,赏钟灵秀泽,沐淳朴风土,荟萃人文,目不暇接。我为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冒雨直奔前观巷大乘弄10号的青藤书屋。

②山阴道上,人们皆知身处闹市的三味书屋,却少有人知地处深巷的青藤书屋。青藤书屋就像一坛深埋地窖之老酒,等待有缘的访客闻香而至。她是我国绘画史上蜚声江南的“青藤画派”发源地,也是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

③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别号青藤,其诗、文、书、画、曲涉猎之广,成就之高,前追东坡。他开创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之风,扭转了花鸟画的地位,使花鸟画成为400年来中国画坛之主流品种。他的一生,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与穷困、疾病、癫狂、暴力、死亡相伴。余秋雨所写的《青云谱随想》中说: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们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④书屋规模偏小,不足两亩地,建筑风格不失江南特有之优雅灵秀气。有竹园一片,假山一座,两室木格花窗平房,天井西面墙上挂有几株青藤,错节盘根,郁郁葱葱,长于顽石间且常年苍翠,昭示着主人生前之倔强性格。步入正厅,迎面墙上有徐渭50岁画像,槁项黄馘的面庞显出深刻的怪异与倔强,与那个机敏诙谐、游戏风尘的20岁秀才相去甚远。我注视良久,脑中顿时浮现一连串数字:“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自题联),出生百日便丧父,五次结婚,七年监禁,八次科举失败,八次自杀不死,九死一生。其生命之顽强如身中200多块弹片而不死的“硬汉”海明威,连死神也无可奈何。人世间的至惨至悲无人可比。有人说他是“中国之凡〃高”,我却说晚生300年的凡〃高是“荷兰之徐渭”。

⑤于是,我明白了,艺术家唯其在癫狂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线条和色彩才会犀利、奔放;唯其在癫狂中,一切才最接近原始的真我,发于笔端,闻于绝响。于是,我明白了,一个如此悲惨至极的人为何拥有那么高贵的灵魂。

⑥我的视线移向徐渭生前一幅水墨大写意《墨葡萄图》的摹本,笔墨酣畅,布局奇妙:老藤错落低垂,枝繁叶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风格疏荡,颇具神韵。画面上方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茕独者字寒,高迈者字奇,深心者字怪,闲适者字逸。徐渭书法、诗、画生辉,令平凡的画材不平凡,令“公安派”大家袁宏道惊得大呼小叫,打听徐某人乃今人还是古人。

⑦我不懂画,更不知笔法、写意,然从墨迹中我感觉到一种气韵,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张力在撞击、震撼我的心灵。书道言:草书乃书中之书,狂草乃草中之草。陈平原说晋人之风不可学。【时运不济造句】

⑧我以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也不可学。那癫狂醉态,非理智清醒者所为,那是从性情里出来的,是自然的。常人达不到,一学则歪。袁宏道赞徐渭书法: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落不平之气……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难怪徐渭自称“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⑨徐渭73年壮阔的人生,不再是通俗意义上的人生,而是艺术山脉上一处醒目的摩崖石刻,迷倒当时及身后一大批“粉丝”:王骥德评其杂剧《四声猿》乃“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袁宏道说他是“明代第一诗人”;“八大山人”朱耷步其后尘,一改画风;郑板桥愿做“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君磨墨理纸”……

⑩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太史公有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无论什么时代,一个民族最灿烂的文化都是最痛苦的灵魂谱写出来的,人生之大悲大难,个性之大狷大狂,铸就了文化之大奇大美。

7.第②段划线句中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根据文中的内容,为青藤书屋写一份简介(不超过60个字)(3分)

9.第④段划线句,作者称梵高是“荷兰之徐渭”,简析这一说法的作用。(3分)

10.第⑨段引用王骥德、袁宏道等家的评语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第②段中闹市中的三味书屋与深巷里的青藤书屋形成鲜明对比,意在腔调它们都很重要。【时运不济造句】

B.首段“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与尾段“文化之大奇大美”呼应。

C.第④段“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是徐渭的真实写照,包含着他对生活的厌倦。

D.第⑥段“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具有寒、奇、怪、逸的特点,风格疏荡,颇具神韵。

E.第⑧段作者认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不可学,因为他人没有出自真性情、自然的醉态。 F.袁宏道赞徐渭书法:强心铁骨,称他为“书神”;所以徐渭也自称“书第一„„”

12.结合文中信息,谈谈你对文末“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的认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8)地势坤,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经》)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6题。(8分)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4.【时运不济造句】

1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颈联。(2分) 16.作者向来是以辞藻华丽见长,而本诗却是以朴实的语言写寻常景物,达到了“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效果。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词句评析这一预言特色。(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王绂传

①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②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③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氍毹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④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②估客:商人。 ③氍毹(qú shū):毛织的地毯。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17.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坐累戍朔州 (2)除中书舍人 ..

(3)虽豪贵人勿顾也 (4)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

B.明旦访其诱人赠之,则估客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C. 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D.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③②①

高三语文复习
时运不济造句(二)

高考常用成语清单

1.按部就班: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后用以形容做事按照一定条例,遵循一定的顺序。

2.按图索骥:两用成语,既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3.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4.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5.暗送秋波:既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可以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6.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7.按兵不动:指挥官止住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比喻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8.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9.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10.寿终正寝:是指年老病死在家中。比喻事物的消亡。

1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分与不及之处。不

能望文生义,理解为悲哀而不伤心。

12.金刚怒目:形容面目凶恶。

13.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14.安贫乐道: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

15.步步为营:形容进军谨慎,今也比喻行事谨慎稳妥。

16.正襟危坐:形容严肃的样子。(正:端正;误:危险)

1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既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势危急。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18.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相似。

如:本来还不错的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的不三不四了。 19.左右逢源:两用成语,比喻做事很顺利,也比

喻办事圆滑。

20.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的艰苦。

21.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

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22.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

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谦辞。不

能用于别人的东西。【时运不济造句】

23.不翼而飞:两用成语,既比喻东西突然丢

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2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形

容文章或言论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2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

止。

26.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

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7.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

秘奥妙。

2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指不赞同。

29.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30.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

不理解。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

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32.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33.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贬义。易与“不负众望”混用。

34.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35.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36.不偏不倚:指处理问题时的公正态度。

37.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扬。虞,料想。誉,称赞。

38.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妄加评论指责、批评,作贬义词,也可以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3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时运不济造句】

40.不郎不秀: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元明时代官僚、贵族的子弟称“秀”,平民的子弟称“郎”)。

41.百身何赎:意思是自己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42.阪上走丸:形容事情发展很快。“阪”同“坂”,斜坡。走,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飞快地往下。

43.半青半黄: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之时,也可以比喻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44.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现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45.暴虎冯河:空手打虎,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46.白头如新:指交情不深。

47.不揣冒昧:不考虑自己的言行冒昧轻率。为自谦之语,不能用于他人。

48.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49.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

贬义)。“各有千秋”指各有自己的优点

和长处。

50.百花齐放:两用成语,既指同一事物有许多做法,同一内容有多种形式。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

发展。也指各种花卉一起开放。

黄浦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时运不济造句(三)

黄浦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生注意:

1.答案与作文全都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2.答题时注意试卷题号和答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①朋友小聚,席间说起某些“讽一劝百”或只是炫耀“三俗”、谈不上“讽”与“劝”的热播连续剧,有人戏称之为“中产阶级堕落宝典”,当场被一时髦淑女善意提醒:“您老可别成了九斤老太啊!”于是哄堂大笑,话题很快切换,觥筹交错,言笑如仪。

②但我却不禁暗自浮想联翩起来。盖哄笑之由,并非座中一客被誉为“九斤老太”,乃因说者自居时髦,却一本正经吐出一个很落伍的词,多少也有点幽默。“九斤老太”是鲁迅小说《风波》里一笔带过的人物,曾经与阿Q、祥林嫂、闰土、假洋鬼子、孔乙己一道流行过,如今已颇为古旧,纵然比谌容《人到中年》里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名气响一点,较之也曾奔赴鲁迅笔底、永远保鲜的“国骂”,就逊色多了。现代文学一些“共名”(何其芳语)

③新词迭出,表征社会进步。比如“发扬”什么,自幼用惯,曾几何时已被“弘扬”取代。上下一心,咸与“弘扬”,“发扬”就黯然失色。有些场合改用“发扬”,反而不够庄重。从红色年代过来的人都熟悉“光辉”一词,当时只觉臻乎其极,无以复加,孰料又有“辉煌”起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盛大场面若无“再造辉煌”,“共创辉煌”予以描写,加以烘托,就缺了什么。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感情”单独使用,很可能变成“敏感词”。文学中写不写感情,写到什么程度,主体是谁,悠悠万事,惟此为大,现在不也被风光无限的“情怀”代替了吗?……“四化”“小康”何其“辉煌”,几十年下来,乔治〃奥威尔所谓“新说法”如雨后春笋,更新之速,惟房屋拆建道路翻修可以媲美。再用旧词,若非“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也只能是“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检梳妆”了。

④语言发展并非一味舍旧图新,也有推陈出新。末世论相信一切言说最后都要受审判,语词一旦造出,就不会废弃,至多存放在人所未识的永恒里。时候一到,即被激活。据说英语最不济,新事物都得量身定做新名词来匹配,海量增加,因此难学,而汉语只须几个常用字稍加组合,就应变无穷。远有“科学”“经济”“自由”“民主”“细胞”“原子”,近有“下岗”“待岗”“扫黄”“打非”“外资““低保”“社保基金”“发改委”“社精办”“五个一”“电脑”“博客”“上网”“灌水”“环保”“全球化”“脑残”“伪娘”——对旧词和旧用法或疏离,或仿造,或回归,脱胎换骨,点石成金,似新实旧,可旧可新,不像现代日语、韩文,任由“音译”外来词肆意糟蹋母语的纯洁性。

⑤成语与器物无关,系乎文化根性,稳定性更大。许多从《尚书》《诗经》开始就雷打不动,绝无废弃(存放)之虞。《尚书〃禹贡》述尧至暮年有“南巡”。“共工”“ 驩兜”“三苗” “鳏”,恰为“四罪”。尧死,百姓“如丧考妣”。舜行德政,“百兽率舞”。《诗〃蒸民》有“小心翼翼”“明哲保身”“爱莫能助”,《小雅》有“万寿无疆”,《关雎》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今沿用,不绝如缕。

⑥奥威尔说过,“和语言滥用现象搏斗往往显得多愁善感古趣盎然”(《政治与英语》)。“搏斗”云云有些夸张。放手滥用,也翻不出语言之网。许多簇新语词,无非旧词重新包装。比如,“网络红人”漫天飞舞的诨名绰号,不都是“多愁善感古趣盎然”吗?语言的惰性令

一切创造事先陈旧,张世禄先生曾以《诗经〃君子于役》)为例,说明汉语里许多“基本词”,“经过千百代保存下来而没有加以变化”(《汉语历史上的词汇变化》)。“活在当下”、陶醉于词语爆炸的绚丽光芒、天天做仓颉的人大概不会承认,但这恰恰也是一种信念:“基本词汇是基本上完全保存下来的,并且使用为语言的词汇的基础——把千百年积累起来的基本词汇消灭掉了,又不可能在很短期间内创造新的基本词汇,那就会使语言瘫痪,使人们完全丧失相互交际的可能。”(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说”语言乎?语言“说”人乎?真很难讲。

⑦算不得“基本词”的“九斤老太”是否也会咸鱼翻身,重新流行呢?要打赌,或许可以稳操胜券。

1.选词填入第②段空格处,说明理由。(2分)

(1)覆盖 (2)颠覆

选项_____________

理由【时运不济造句】

2.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3分)

3.对文中“九斤老太”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文中有人被朋友戏称“九斤老太”,言外之意是说他古板、不够时髦。

B.鲁迅《风波》里的“九斤老太”一度流行,在新词涌现过程中悄悄隐退。

C.文章结尾再次出现“九斤老太”,引发语词存放以后也可能流行的思考。

D.“九斤老太”和“环保”“全球化”“脑残”“伪娘”一样,也都是流行语。【时运不济造句】

4.联系全文,概述作者所认为的语词“流行”与“存放”的关系(3分) (1) ; (2) ; (3) 。

5.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2分)

A.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B.语词发展需要推陈出新

C.语词的流行和存放

D.语言的核心在稳定

6.运用作者的观点,分析以下流行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例回答,若两例均选以例一计分)。......(3分)

例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有人叫好,说这个标题读来感觉“给力”,也有人说权威媒体这么遣词造句不够严谨„„

例二:“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2010年的网络热词中,类似调侃农产品涨价的谐音词尤为醒目,可以说三字新词领衔社会热点流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时运不济造句】

山阴道上访徐渭

①绍兴,古称山阴。盛夏时节,三下江南,徜徉山阴道上,赏钟灵秀泽,沐淳朴风土,荟萃人文,目不暇接。我为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冒雨直奔前观巷大

乘弄10号的青藤书屋。

②山阴道上,人们皆知身处闹市的三味书屋,却少有人知地处深巷的青藤书屋。青藤书屋就像一坛深埋地窖之老酒,等待有缘的访客闻香而至。她是我国绘画史上蜚声江南的“青藤画派”发源地,也是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

③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别号青藤。其诗、文、书、画、曲涉猎之广,成就之高,前追东坡。他开创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之风,扭转了花鸟画的地位,使花鸟画成为400年来中国画坛之主流品种。他的一生,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与穷困、疾病、癫狂、暴力、死亡相伴。余秋雨所写的《青云谱随想》中说: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们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④书屋规模偏小,不足两亩地,建筑风格不失江南特有之优雅灵秀气。有竹园一片,假山一座,两室木格花窗平房,天井西面墙上挂有几株青藤,错节盘根,郁郁葱葱,长于顽石间且常年苍翠,昭示着主人生前之倔强性格。步入正厅,迎面墙上有徐渭50岁画像,槁项黄馘的面庞显出深刻的怪异与倔强,与那个机敏诙谐、游戏风尘的20岁秀才相去甚远。我注视良久,脑中顿时浮现一连串数字:“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自题联),出生百日便丧父,五次结婚,七年监禁,八次科举失败,八次自杀不死,九死一生。其生命之顽强如身中200多块弹片而不死的“硬汉”海明威,连死神也无可奈何。人世间的至惨至悲无人可比。有人说他是“中国之梵〃高”,我却说晚生300年的梵〃高是“荷兰之徐渭”。 ⑤于是,我明白了,艺术家唯其在癫狂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线条和色彩才会犀利、奔放;唯其在癫狂中,一切才最接近原始的真我,发于笔端,闻于绝响.于是,我明白了,一个如此悲惨至极的人为何拥有那么高贵的灵魂。

⑥我的视线移向徐渭生前一幅水墨大写意《墨葡萄图》的摹本,笔墨酣畅,布局奇妙:老藤错落低垂,枝繁叶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风格疏荡,颇具神韵。画面上方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茕独者字寒,高迈者字奇,深心者字怪,闲适者字逸。徐渭书法、诗、画生辉,令平凡的画材不平凡,令“公安派”大家袁宏道惊得大呼小叫,打听徐某人乃今人还是古人。 ⑦我不懂画,更不知笔法、写意,然从墨迹中我感觉到一种气韵,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张力在撞击、震撼我的心灵。书道言:草书乃书中之书,狂草乃草中之草。陈平原说晋人之风不可学。

⑧我以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也不可学。那癫狂醉态,非理智清醒者所为,那是从性情里出来的,是自然的.常人达不到,一学则歪。袁宏道赞徐渭书法: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落不平之气……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难怪徐渭自称“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⑨徐渭73年壮阔的人生,不再是通俗意义上的人生,而是艺术山脉上一处醒目的摩崖石刻,迷倒当时及身后一大批“粉丝”:王骥德评其杂剧《四声猿》乃“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袁宏道说他是“明代第一诗人”;“八大山人”朱耷步其后尘,一改画风;郑板桥愿做“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君磨墨理纸”……

⑩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太史公有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无论什么时代,一个民族最灿烂的文化都是最痛苦的灵魂谱写出来的,人生之大悲大难,个性之大狷大狂,铸就了文化之大奇大美。

7.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

8.根据文中的内容,为青藤书屋写一份简介。(不超过6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④段画线句,作者称梵·高是“荷兰之徐渭”,简析这一说法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⑨段引用王骥德、袁宏道等名家评语的用意是 。(2分)

11.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②段闹市中的三味书屋与深巷里的青藤书屋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强调它们都很重要。

B.首段“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与尾段“文化之大奇大美”呼应。

C.第④段“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入”是徐渭真实写照,包含他对生活的厌倦。

D.第⑥段“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具有寒、奇、怪、逸的特点,风格疏荡,颇具神韵。 E.第⑧段作者认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不可学,因为他人没有出自性情、自然的醉态。

F.袁宏道贷徐渭书法:强心铁骨,称他为“书神”;所以徐渭也自称“书第一„„”。

12.结合文中信息,谈谈你对文末“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的认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而不远。(《左传·囊公二十五年》)

(8)地势坤,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经》)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 - 16题。(8分)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4

(2分)【时运不济造句】

1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颈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向来是以辞藻华丽见长,而本诗却以朴实的语言写寻常景物,达到了“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效果。你同意此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词句评析这一语言特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王绂传

①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②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①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或

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② ③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氍

毹③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④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日:“此黔国公也。”绂曰:“我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注】①楮(chǔ); -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②估客:商人。 ③氍毹(qú shū):毛织的地毯。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坐累戍朔州 ( ) .

(2)除中书舍人 ( ) .

(3)虽豪贵人勿顾也 ( ) .

(4)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

B.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C.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D.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2分)

21.本文③④两段分别叙写了王绂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王绂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

  • ·时运不济同义词(2016-05-3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既......又造句

    下一篇: 故名思义造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