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国无战事下联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26    阅读:

国无战事下联 篇一:《北平无战事最新经典语录》

辑录:中华微商会公众号

1. 方孟敖:我立刻就带领大队,现在就去找马汉山。

2. 方孟敖:记住了啊,你大哥不听国防部的,就听你的。

3. 方孟敖:民食调配委员会的科长,见一个带一个,直到找到马汉山为止。

4. 崔中石:时局如此,我考虑也没有用。跟着行长同进退吧。

5. 崔中石:北平分行很多事,我们行长都是交给我在管,有些事我必须请示行长,有些事我必须瞒着行长,不知道我这样说,徐局长体谅不体谅。

6. 方步亭:我总是觉着啊,步琼还活在人世。

7. 谢培东:内兄,你我都老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8. 方步亭:你觉得孝钰这孩子怎么样?

9. 经纶,你再跟孝钰说说,有些事不要去掺和,乱着呢。

10. 梁经伦:我只能跟你说,让你去接触方孟敖,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

11. 梁经伦:一个新的中国就要到来了,我们不能只是在等着它的到来,也不能只是在迎接它的到来。新中国的到来,是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做出无私的贡献和牺牲的。当她的脚步降临的时候,那里面就应该有我,还有你。

剧情介绍:

1948年,国共两党已届决战,国统区经济全面崩溃。潜伏于国

民党并任空军上校的中共地下党员方孟敖(刘烨饰),受命于蒋经国彻查北平民调会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贪腐案,北平分行行长正是其父方步亭。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行动命何其沧与方步亭推行币制改革,目的是从人民手 中掠夺黄金白银外汇。围绕这一重大经济战线的斗争,中共地下党及北平学联的进步青年和潜伏在中共的国民党要员梁经纶以及各方的贪腐势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蒋经国密令方孟敖执行“孔雀东南飞”行动,负责将掠夺来的黄金白银外汇运往台湾,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共中央为了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和平解放全中国的更多城市,答应傅作义将军和谈要求,让方孟敖执行新的命令。

国无战事下联 篇二:《诗词练习》

《浣溪沙》(七上P24)

1、这首诗体现出作者的性格。

2、从表达方式上看,前三句;后三句。

3、流逝。

4、描绘“山下„„泥”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溪边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日暮时间,松林间的杜鹃在风雨声中鸣叫。

5、哲理:老而叹息。

《早春》(P140)

1、本诗抓住了,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

2、“最”“绝”的表达效果: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为可爱。

3、“天„„无”描绘的画面。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春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进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

4、情感:

5、哲理:

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七下P78)

1、作者辛弃疾,爱国词人。破阵子,。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3、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诗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5、“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中原,统一祖国。

6、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怀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可以看出。

7、辛弃疾说这首词是“赋壮词”,其“壮”主要表现在:

(1)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为勇猛、雄健;(2)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3)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是“赋壮词”。

8、词中的有些字和句子特别富有表现力,如(1)“沙场秋点兵”五个字紧凑有力,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

(国无战事下联)

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其中“秋”字点明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2)“可怜”二字极为沉痛,表现出作者壮志难酬的极大的惆怅和愤慨。

(国无战事下联)

《望岳》(八上P145)

1、诗中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2、赏析“割”字的好处?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现了诗人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登飞来峰》(八上P150)

1峰山势雄伟,应天塔直耸云霄的特点,诗的三、四句,形象地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

2、“浮云”的意思是势力,最高层隐含的意思是:自己身居相位,位高权重,比喻自己站在时代前沿,高瞻远瞩。

3、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春望》(八上P58)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

2、“草木深”的含义:

(1)表面:春天来临,草木繁茂。

(2)实际:写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

(3)“深”字作用: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3、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画面。

(1)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2)含义: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如何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无战事下联)

“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连三月”写出战祸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运用夸张手法,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八上P62)

1、前两句修辞及作用:

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终其一生的。

2、“夜阑卧听风吹雨”的双关意

(1)表面意: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

(2)象征意: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3、“铁马冰河”进了梦境,作用是: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4、情感:感情。

《渔家傲》(八下P64)

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与中原迥然不同的塞

外秋景的词句是: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烟闭;描写思乡和建功的矛盾心理,抒发爱国情怀的词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渔家傲”是这首词的

3、“塞下秋天风景异”这句表明描写的是外)(地方),秋天(季节)的景色。“异”统领的具体内

国无战事下联 篇三:《2014年孝感市中考模拟试题(十一)》

2014年孝感市中考模拟试题(十一)

语文

温馨提醒: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蓝黑色墨水钢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妖娆.(ráo) 襁褓.(bǎo) 喧嚷.(rǎnɡ) 成吉思汗.(hàn) B.禁锢.(ɡù) 栖.息(qī) 丝缕.(lǚ) 稍逊风骚.(shāo) C.沉吟.(yín) 喑.哑(yīn) 莽莽..(mǎnɡ) 箪.食壶浆(dān) D.狡黠.(xiá) 蓑.衣(s uō) 憧.憬(chóng) 亲贤远佞.(nìng) 2.下面各项中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留滞 朦胧 吞噬 脑羞成怒 B.田圃

树篱

貂裘 一代天娇 C.鸿鹄 嬴弱

崩殂 帝室之胄

D.油膏 篝火 梦寐 天下缟素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国无战事下联)

B.课文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可以固执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有何不可呢? C.蠢蠢欲动....的读者朋友,票随心动,投我所好,爱家总动员,参与就有奖,你心动了吗? D.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

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我们很忙碌的时候,终日里再没谈天的工夫。 B.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

C.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D.看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根据之一是要看他是否注重细节。 5.古诗词默写。(6分)

①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② ,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某企业濒临倒闭,此时老张走马上任,当上总经理,肩负起扭转亏损局面的重任,用诸葛亮《出师表》里的话来说,真可谓是: , 。

④ 雨从天空中飘落,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你是否读懂了雨的心曲?请写出相连的两句描写“雨”的古诗: , 。 6.名著阅读。(3分)

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他们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 (人物)欲为哥哥申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血仇,血溅鸳鸯楼;林冲遇祸先让再忍,被逼绝境,终于 (情节),雪夜上梁山。他们是《水浒》中的两个人物,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是 。(国无战事下联)

7.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节前夕,班级举行“园丁颂”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8分)

①第一小组同学开展了“对对联,颂老师”活动,某同学拟出了歌颂老师培才育人功德的上联,请你帮他对出下联。(2分)

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

下联:

②第二小组同学组织“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文艺演出,大家推选你当主持人。请你把下面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联词写出来。(注意承上启下)(50字左右)(3分) 节目一:小品《讲台的美丽》

节目二: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答:

③第三小组同学打算用发短信的形式表达对昔日老师的感恩之情,请你代为拟写一段话。(不少于30字,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答: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古诗句鉴赏(3分)

8.对下列诗句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魏尚自喻,写出了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的心愿,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建功立业的决心。

B.“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黄昏时处于崇山峻岭中的一座孤城,既写出了环境的荒凉偏僻,又暗示着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两句诗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绪,

看不见,摸不着,词人将它比作船,增强了可感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④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臵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子。③齑(jì):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之.垄上(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11

12.从下列(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分)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 (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一17题。(13分)

衣有年轮

①衣服的原材料影响地球安全。以皮革为例,在动物皮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为了增加柔软性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操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操制,产生含铬的废料。除此之外,皮革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操制后不能再被生

物降解,对环境也有极大危害。

②而大受追捧的纯棉,也远没有这个词本身那样清洁舒适。在棉花种植、造布、制衣、运输、使用的各个阶段,都有大量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纯棉,距离低碳衣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③在现有的低碳衣概念中,循环再生产是关键。但在传统的再生产品中,一直存在品质劣化问题,再生品意味着品质的下降,最后只能变成垃圾被焚烧或填埋。

④新兴的生物循环再生技术将染料及其他材料完全去除,无限循环再生。这和在一定条件下从石油中制造出聚醋原料再焚烧相比,能量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出量均可削减80%。而回收的服装可以返回工厂,重新再生为长纤维。这种方法为延长服装自身的生命周期提供了新的思路。

⑤衣服有自己的生命线。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从原材料生成开始,到被废弃处臵为止的全生命周期。低碳衣只是所有环节中环保的基拙。在制造、运输、使用及处臵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消耗,并产生碳的排放。

⑥实际上,已经有人开始把服装的碳排放指数组成‚衣年轮‛,来判断个人对服装的使用是否有益于环保和低碳。就像从树的年轮可以看出它的年龄和状况一样,衣服也有自己的年轮,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

⑦每件衣服的材质、每个人的使用方式和回收与否,都会影响到衣年轮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碳排放的量。

⑧英国环境资源管理公司计算过一件约400克的100%涤纶裤子在其卜生‛中消耗的能量。该裤子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运到英国销售。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经历了92次洗涤,用50℃温水的洗衣机洗涤,烘干机烘干后,平均花2分钟熨烫。这样算来,全部耗能量约为200度电,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裤子本身质量的117倍。

⑨而如果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按睛纶衣服的能耗标准,每吨衣服产生5吨标准煤计算,则少买一件0.5千克的衣服能够减少5.7千克二氧化碳。可见,少买新衣、多穿旧衣、少用洗衣机这样的低

碳行为也非常重要。

⑩以自然界的草木藤蔓、动物皮毛来遮羞取暖的时代早已结束。现代人类的服装选择更多是基于审美的需要。风尚的瞬息万变,加快了衣服更新换代的速度,造成了更多的闲臵。衣橱中沉睡的衣服,意味着更多的服装消耗和更多的碳排放,从而带来更多的环境问题。其实,时尚也有轮回,‚过时‛不过是不正确认识带来的产物。若是‚有生命力‛的衣服,旧衣也可变成穿在身上的复古,或是重新演绎的新时尚。

13.第①②两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14.根据文中信息,下面给“衣有年轮”下定义,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衣有年轮”是一种碳排放指数。

(国无战事下联)

B.“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的。

C.“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总量的。

D.“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的指数。

15.下面句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这样算来,全部耗能量约为2 00度电,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裤子本身质量的117倍。 答:

16.第⑧⑨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2分)

17.目前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衣服也有碳排放。如果让你做宣传员的话,面对服装商场里的滚滚人流,

结合本文学到的知识,你该怎么说?(3分) 答: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8-22题。(共17分)

我父亲是邮电局里一个普通的职员,干了将近半辈子分拣工。

父亲喜欢吹牛,动不动就在我们面前吹嘘自己与市里某某领导有多少多少年的交情了、与某局的头头关系是多么多么地铁!我们知道他说话的水分很大,在背地里都称父亲为‚大忽悠‛。

弟弟考高中的时候,离重点中学的分数差八分,一分需要‚建校费‛五千元。家里根本没什么积蓄,但是,父亲却一个劲地说:‚这事我有办法!‛然后眉飞色舞地说出自己认识教育局的某某副局长,只要托他批个条子,一切搞定,父亲说的时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我们尽管半信半疑,但是,大家毕竟有了一线指望。

半个月后,弟弟果然进了那个学校,家里人一派喜庆,都夸父亲厉害,父亲得意地一扬眉毛:‚啥事我都能摆平,没有难倒我的事情。‛

没多久,弟弟就知道自己是高价生,是钱买的而不是条子批的了,母亲追问是怎么回事,父亲掩饰不住了,只得坦白:‚我把多年收集的邮票卖了,交了‘建校费’……‛

母亲下岗后,一直闲在家里,父亲一直安慰母亲:‚别急,慢慢来,我一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这事难不倒我,我认识……‛

一天,从来不怎么喝酒的父亲喝酒喝多了,在医院里挂了两天的点滴。回家后,就说自己与市委副书记在一起喝酒,喝高了,喝酒的原因就是给我母亲找工作。结果,市委书记很给面子,就把工作给安排好了,当时,母亲气得没理睬他,但是,没两天,母亲确实到了电信局收费大厅做收费员了,虽然是合同工。(国无战事下联)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父亲以前的一个老同事,在电信做副总,在一次婚宴上,两个现今职位悬殊的曾经的同事喝着喝着就喝高了,副总还让我父亲喝,我父亲肚子里在揣摩着母亲的事情,立即说道:‚如果你能给我爱人安排个事情做,这半斤酒我一口气喝完!‛喝高了的副总立即答应,结果,父亲就喝进了医院。

去年,爷爷需要做胆结石手术,市医院外科主任是个女的,技术特别高明。但是,如果病人不托关

系走人情,她是不会亲自主刀的。爷爷年龄大了,做手术有些危险,为了让爷爷手术安全,爸爸就决定找这个女主任给我爷爷主刀:‚好歹我也在这城市混几十年了,这点小事还能难倒我?‛

果然,爷爷的手术是她做的,效果很好。

但是,从此父亲晚上八点钟总是出去,说是找老朋友下象棋了,我们全家人不信。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女主任夫妻俩都是医院里的骨干,常常加班,晚上根本没有时间接送上高考辅导班的女儿,是父亲主动提出接送,以换取女主任的亲自主刀……

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亲爱的父亲,虽然你用可笑的吹牛来维护你的自尊心!虽然你是个"大忽悠",但是,父亲,我内心非常感激非常尊敬你……

(选自2006年9月22日《杂文报》,有删节。作者:宁国涛)

18、各用一句话概括父亲“忽悠”家人的事情。(3分)

19、父亲为什么要“忽悠” 家人?父亲其实是用什么办法给家人解决困难的?请根据文中有关内容具体说明。(3分)

20、家人对父亲“忽悠”的态度先后有什么变化?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并填入下面的空格里。(3分)

21、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分)

22、对父亲这样“忽悠”家人,你是怎么评价的?(4分)

23.作文(任选一题,50分) 文题一:

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只要有梦想,自卑的丑小鸭不懈奋斗,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只要有梦想,“神九”载人飞船叩问天宫,我们的太空强国梦在飞舞。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努力的方向,就会有前行的力量,就会有奋斗的勇气。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中国,幸福生活,美好人生,生命奇迹„„

请以“只要有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700字(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文题二:

请以“出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7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国无战事下联 篇四:《关于和平的对联》

上联:讴歌乾坤广阔;
下联:赞美世界和平。
上联:三寸舌制止战争;
下联:八斗才安定天下。
 
上联:捍卫国家利益;
下联:赞美世界和平。
上联:放飞梦想展欢颜;
下联:永驻和平报吉讯。关于和平的对联
上联:四海和谐添锦绣;
下联:五洲富庶起祥云。
上联:国强民乐普世喜庆;
下联:优美富饶天下和平。
上联:人人有爱心千秋昌盛;
下联:国国无战事永驻和平。
上联:联宜世界;
下联:共创未来。
上联:一九三七年,日寇疯狂肆虐,南京大屠杀,我三十万同胞遭灭,惨绝寰宇;
下联:二十一世纪,世界复杂驱行,风云多变幻,咱十几亿中华唤呼,力铸和平。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惊叹不已造句。

下一篇: 吴下造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