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什么成语妙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07    阅读:

《妙字开头的成语》
什么成语妙 第一篇

妙字开头的成语

妙不可言 妙趣横生 妙手回春

妙笔生花 妙语连珠 妙语惊人

龙字开头的成语

龙腾虎跃 龙头蛇尾 龙潭虎穴 龙马精神

龙争虎斗 龙凤呈祥 龙飞凤舞

【词语解释】

龙腾虎跃: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

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什么成语妙}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什么成语妙}

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什么成语妙}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

灵活舒展。

《包含-”妙”-字的成语》
什么成语妙 第二篇

包含-”妙”-字的成语.txt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

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

调料包。 1▲奥妙无穷 △àomiàowúqiïng △典故: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2▲个中妙趣 △gâzhōngmiàoqù △典故:个中:其中;妙:美妙,奇妙;趣:情趣。其中的奥妙之处和情趣。 △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十一·对酒二首》:“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初醮未醉时。” 3▲锦囊妙计 △jǐnnángmiàojì △典故: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

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4▲精妙绝伦 △jīngmiàojuãlún △典故:精:精巧。绝伦:无与伦比。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5▲绝妙好辞 △juãmiàohǎocí △典故: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

{什么成语妙}

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蒱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6▲灵丹妙药 △língdānmiàoyào △典故: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 △例子:解决我们的问题没有什么~,只能靠我们自己不懈地努力。 7▲妙不可言 △miàobùkěyán △典故: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出处:晋·郭璞《江赋》:“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例子:公子侧会其意,一吸而尽,觉甘香快嗓,~。(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

回)

8▲妙处不传 △miàochùbùchuán △典故:指精微奥妙的地方不是言语和笔墨所能表达的。 △出处:宋·黄庭坚《戏题小雀飞虫画扇》诗:“丹青妙处不可传,轮扁斫轮如此用。” 9▲妙绝时人 △miàojuãshírãn △典故:指作品的好,不是当时的人所能比。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10▲妙趣横生 △miàoqùhãngshēng △典故: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11▲妙手丹青 △miàoshǒudānqīng △典故: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

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12▲妙手回春 △miàoshǒuhuíchūn △典故:指医生医术高明。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

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 13▲妙手空空 △miàoshǒukōngkōng △典故: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什么成语妙}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引裴刑《传奇·聂隐娘》:“后夜当使妙手空空{什么成语妙}

儿继至。空空儿之神术,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蹑其踪。” △例子:隔牖窥妆,私语切切;深宵胠箧,~。(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九回) 14▲妙手偶得 △miàoshǒuǒudã △典故: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

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出处:宋·陆游《文章》诗: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例子:若不是~,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茅盾《白杨礼赞》) 15▲妙言要道 △miàoyányàodào △典故: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出处: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例子:宜听~,以疏神导体。(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藩国之文术》) 16▲妙语解烦 △miàoyǔjiěfán △典故: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出处:《汉书·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17▲妙语解颐 △miàoyǔjiěyí △典故: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出处:《汉书·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18▲莫名其妙 △mîmíngqímiào △典故: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

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例子:这个人与众不同,常有些令人~的惊人之举。 19▲莫明其妙 △mîmíngqímiào △典故: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魏翩仞莫明其妙,陶子尧却不免心上一呆。” △例子:这个人与众不同,常有些令人~的惊人之举。 20▲曲尽其妙 △qūjìnqímiào △典故: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

表达能力很强。 △出处:晋·陆机《文赋序》:“故

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例子:无何,~,虽长安无有伦此。(唐·白行简《李娃传》) 21▲神机妙算 △shãnjīmiàosuàn △典故: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

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出处:《后汉书·王涣传》:“又{什么成语妙}

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例子:(周)瑜大惊,慨然叹日:‘孔明~,吾不如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

六回)

22▲生花妙笔 △shēnghuāmiàobǐ △典故: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

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23▲惟妙惟肖 △wãimiàowãixiào △典故: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例子: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 24▲维妙维肖 △wãimiàowãixiào △典故:维:语助词;妙:手艺巧妙;肖: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例子: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 25▲言语妙天下 △yányǔmiàotiānxià △典故: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出处:《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26▲要言妙道 △yàoyánmiàodào △典故: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出处: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27▲语妙天下 △yǔmiàotiānxià △典故:形容言语精妙无比。 △出处:《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28▲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yùnyîngzhīmiào,cúnhūyīxīn △典故: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

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出处:《宋史·岳飞传》记载,岳

飞对宗泽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例子:古人所谓“~”,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毛泽

东《论持久战》)

《巧借成语 妙学文言》
什么成语妙 第三篇

龙源期刊网 .cn

巧借成语 妙学文言

作者:许黄裳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12期

汉语成语绝大多数来自于古代文化典籍和诗词,正因如此,其中保留了许多文言现象。笔者认为,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巧借成语,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文言文学习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

一、借助成语,推断实词词义

学生阅读文言文时,遇到一些现在常使用的实词,常常望文生义,以今义揣度古义,结果由于这些实词古今意义的差异导致了对文意的误解。这些造成阅读障碍的古今异义词,我们有没有方法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下来呢?笔者的方法是借助成语。其实,很多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在成语中都能找到印证。例如: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涉江》)

3.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吕氏春秋·慎人》)

4.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什么成语妙}

以上加点字的字义分别与成语“不速之客、日薄西山、穷且益坚、相见恨晚。”中加点字的字义相同。可见,有时借助熟悉的成语,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推断出某些文言实词与现代意义相差较远的词义。

二、借助成语,理解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状语

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须带上介词才可以作状语,而在古汉语中,不用介词,直接用名词作状语置于名词之前的现象也不少。例如: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例1中的“翼”是名词,但在句中作状语,译作“像鸟的翅膀一样”;例2中的“上”和“下”也都是名词,也在句中作状语,分别译作“向上”“向下”。

《形容口才好的成语》
什么成语妙 第四篇

    1、口齿伶俐: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2、口若悬河:言谈有若滔滔流水,源源不绝于口,形容口才敏捷,善于辩解。形容口才好的成语

    3、大辩若讷: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4、能言善辩: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5、能说惯道: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6、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形容口才好的成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7、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8、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口齿伶俐,能言善道,9、妙语连珠: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10、搬唇弄舌:①挑拨是非。②卖弄口才。

    11、辩才无碍: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12、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3、三寸不烂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14、慧心妙舌:聪明的心灵,巧妙的口才。

    15、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16、能言善辩: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17、辩才无阂:佛教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18、辩口利辞: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19、对答如流: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20、大辩不言: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21、铜唇铁舌:比喻雄辩的口才。

  • ·成语妙什么什么成语(2016-06-08)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关于枪炮的成语

    下一篇: 报仇雪恨造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