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敏而好学同义词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10    阅读:

《同义词》
敏而好学同义词 第一篇

同义词

一种语言的词汇中词义相同、相近或有部分词义相同、相近的词。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尔雅·释诂》

1.古文中同义词经常对举连用,意义无别。

称、道、述——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屈原列传》) 知其不足称也。《国语·晋语》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孟子》

2、对举时意义不同。

A. 沐、浴——

B. 切、磋——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史记·屈原列传》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

沐,濯发也。(《说文解字》) 诗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

磨。”

浴,洒身也。(《说文解字》)

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离娄下》

辨析同义词的差别,可以对古书理解得更加透彻。

A. 疾、病——

C. 粮、食——

管仲有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病矣,将何以教寡人?”(《吕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氏春秋·知接》){敏而好学同义词}

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论语·卫灵公》) 子疾病,子路请祷。(《论语·述而》)

居则无食,行则无粮。(《汉书·严助传》) 君之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韩D. 哭、泣、号——

非子·喻老》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礼记·檀弓》 B. 招、召——

哭,哀声也。《说文》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触龙赵太后》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项羽本纪》)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捕

蛇者说》

故言有召辱也,行有招祸也。《荀子·劝学》

如何辨析同义词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注意词义的时代性。

1.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原为同义词,后来逐渐变得不同义了。

A. 行、道——

B. 后、君——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诗经·豳风·七月》)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诗经·小雅·大东》) 惜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离骚》)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2、原来不是同义词,后来发展成同义词。

A. 恨、怨——

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战国策·燕策》) 恨相知晚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B. 屦、履——

信言恨不用蒯通计。(《史记·淮阴侯列传》)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武安因此大怨灌夫、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齐晋鞌之战》)

屦,用麻、葛编的鞋。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诗经·魏风·葛屦》 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外储左上》) 孺子下取履。(《史记·留候世家》) 丝作之者谓履。《方言》

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周礼·天官·屦人》 邺下一领军贪,……麻鞋一屋,余财不可胜言。《颜氏家训》

C. 踊、跃、跳——

骥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跛者不踊。《礼记·丧服四制》

大为跃,小为踊;跃离其所,踊不离其所。 《六书沽》 “跃” 指“向前跳”.“踊” 是“向上跳”。

禹跳,汤偏,尧舜三牟(眸)子。(《荀子·非相》) 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二、从词义系统角度看,注意词的层次性。 1、本义基本相同,但仍有细微差别。

思、念、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任安书》 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史记·孔子世家》

2.甲词的本义与乙词的引伸义相同。

A. 果、实——

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周礼·场人》。

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庄子·逍遥游》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孟子·梁惠王下》

B. 儿、孩——

儿,孺子也。(《说文解字》)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 如婴儿之未孩。《老子》

纣为孩子时,微子诸其不善之性。《论衡·本性》

3、甲词的变义与乙词的变义相同(本义不同)

A. 贬、谪——

贬食省用。(《左传·僖公廿一年》)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杜预《春秋左氏传序》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国子谪我。(《左传·成公十七年》)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B. 身、体——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国殇》)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少益嗜食,和于身。(《触龙说赵太后》) 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赵太后》)

C. 狱、牢——

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史记·李斯列传》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报任安书》

D. 治、理——

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史记·夏本纪》 禹之治水,水之道(导)也。《孟子·告子》 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战国策·秦策》 齐国大治。《战国策·齐策》

黜陟不知,理乱不闻。

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

辨析同义词

A. 创、伤——

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礼记·月令》 郑注:“创之浅者曰伤。” B. 筐、筥——{敏而好学同义词}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诗》 《毛传》:“方曰筐,圆曰筥”。 两扇为门,单扇为户。

C. 柴、薪——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白居易《卖炭翁》 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资治通鉴》

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供郊庙及百祀之燎。《礼记·月令》 郑注:“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薪施炊爨,柴以合燎。” D. 斧、斨——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诗经·豳风·破斧》

段玉裁注:“銎者,斤斧空也,毛传曰:隋銎曰斧。方銎曰斨。” E.

城、郭——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下》

{敏而好学同义词}

一、从词义辨析同义词 1、内容不同

1)词义概括内容的广狭不同

A. 人、民(人类社会的成员)——

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

民,众萌也。(《说文解字》)萌,冥昧也,言众庶无知也。(王筠《说文句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B. 女、妇——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睢》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唐·杜甫《石壕吏》 十七为君妇。《乐府诗集·焦仲卿妻》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西门豹治邺》 C. 帛、币——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四曰幣贡。《周礼·大宰》。司农注:“绣帛。”

寡君是故使吉(游吉)奉其皮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B. 皮、肤——{敏而好学同义词}

皮之不存,毛之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臣食其肉而寝其皮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贾充谓孙皓:“何以剥人皮?”《通俗编》 B. 领、颈、项——

领如蝤蛴,齿如匏犀。《诗经·卫风·硕人》 譬之是犹欲寿而歾颈也。《荀子·彊国》 项背相望。《后汉书·左雄传》

2)概括的对象不同

A. 肌、肉——

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庄子·逍遥游》) 肉食者鄙。(《左传·庄公十年》)

人主之安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

3)词所概括的事物部位不同

A. 根、本——

削株无遗根。《韩非子·初见秦》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4)词所指形状不同

A. 璧、环、玦——

肉倍好,谓之璧。肉孔若一,谓之环。 (《尔雅·释器》)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绝人以玦,反绝以环。《荀子·大略》

B. 台、榭——

从台上弹人。《左传·宣公二年》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5)(动词)行为方式不同

A. 誓、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敏而好学同义词}

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四年》) 秦伯说,与郑人盟。 《左·僖公三十年》 《周礼》:“大事曰盟,小事曰誓。”

B. 谄、谀——

谄,谀也。谀,谄也。 《说文解字》

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荀子·修身》 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庄子·渔父》

6)动作形态的不同

坐、跪、跽——

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史记·项羽本纪》)

7)概括的内容程度不同

A. 饥、饿——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荀子·荣辱》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敏而好学同义词}

(宣子)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左传·宣公二B. 知、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识众寡之用者胜。《谋攻》 年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之下。《论语·季氏》

8)词义侧重的方面不同

A. 恭、敬——

巧言令色足恭。《论语·公冶长》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少仪》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论语·季氏》 敬事而信。《论语·学而》

二、用法上辨析 1、表现在习惯用法上

A. 蓄、养——

是助王养其民者也。(《战国策·赵策》)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孟子·梁惠王上》)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倡优畜之。(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B. 獲、穫——

终日而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2、表现在语法特点上的不同

A. 之、往——

吾欲之楚。(《战国策·魏策》)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孟子·许行》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战国策·燕策》)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B. 至、致——

至则无可用。柳宗元《黔之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三、感情色彩和等级观念

C. 驱、驰——

长驱到齐。《战国策·齐策》 公将驰之。《左传·庄公十年》

B. 完、备——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世说新语·言语》 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韩非子·外左上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陈人败之,获公子筏。(《左传·文公·九年》) 十月穫稻。(《诗经·豳风·七月》) C. 寻、觅——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誌。《桃花源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

C. 耻、辱——{敏而好学同义词}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我见相如,必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D. 言,语——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左传·成公二年》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居,吾

语汝。 《论语·阳货》 公语之故。《郑伯克段于鄢》

{敏而好学同义词}

A. 若、汝、尔——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汝陟帝位。《书·舜典》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自谕之后,尔等倘敢仍循故辙,执迷不悟……《粤各乡居民示喻英夷》 B. 笑、哂——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夫子哂之。(《论语·先进》)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杜甫《戏为六绝句》 C. 杀、弑、诛、戮——

杀太子丹欲献之秦。(《战国策·燕策》)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左传·宣公二年》) 赵盾弑其君。(《左传·宣公二年》)

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左传·桓公二年》

犯禁者诛。《韩非子·五蠹》

E.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D. 征、伐、侵、袭——

古者周公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 《公羊传·僖公四年》 齐师伐我。《左传》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左传》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唯,诺——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 张良曰:“谨诺!”《鸿门宴》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1.从渊源上辨析

A. 媾、講——

不媾,来年秦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战国策·赵策》)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講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战国策·燕策》)

如旧昏媾。(《左传·隐公十一年》)

德之不脩,学之不講,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冓、溝、篝、購

B. 偶、耦——

嘉耦曰妃。《左传·桓公二年》 长沮桀溺耦而耕。《论语·微子》 木偶人谓土偶人曰。《史记·孟尝君》 C. 卷、拳——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过秦论》 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不可以为栋樑。《庄子·人世间》

2.从词的搭配关系比较

A. 断、绝——

越人断发文身。(《庄子·逍遥游》) 霜严衣带断。(杜甫《赴奉先詠怀诗》) 系方绝,又重镇之。(枚乘《上书谏吴王》)

B. 灾、难——

灾者,天之所遣也。(《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齐人定懿公来告难。(《左传·文公十四年》) 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战国策·楚策》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战国策·齐策》)

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孙子兵法·军争》

3、从反义词分析词义的差别

A. 功、劳——

无弃尔劳。《诗·大雅·民劳》

我为赵将, 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与罪、过相对;劳与逸相对。 B. 前、进——

4、从词的互换情况辨析

追、逐——

请追齐师。(《左传》)

《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敏而好学同义词 第二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4、子曰:“由,[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论语名句以及翻译》
敏而好学同义词 第三篇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论语名句以及翻译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5、己所不欲,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名句以及翻译。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1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1、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2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2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2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2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2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