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茜草的功效与小科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11    阅读: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茜草的功效与小科(一)

茜草功效与作用

茜草的功效:

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五爪龙等。茜草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茜草主治血热咯血、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 凡瘀血经闭者,茜草可与蒲黄、赤芍、红花、当归等配伍,以增强活血通经作用;凡血热所致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者,茜草可与大小蓟、白茅根、栀子、牡丹皮等配伍,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凡热郁心胸,心中烦热者,茜草可与栀子、黄连配伍,以增强清心泻火之功。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化瘀药。

别名:茹藘、茹卢本、茅蒐、藘茹、蒐、茜根、蒨草、地血、牛蔓、芦茹、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入骨丹、红内消。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心经、肾经、脾经、胃经、心包经。 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

来源: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

茜草的作用:

茜草根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其性寒,味苦,入心、肝经,具有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等症。【茜草的功效与小科】

1、茜草治疗妇女经水不通:茜草一两.黄酒煎空心服.(《经验广集》)

2、茜草治吐血燥渴:用茜根、雄黑豆祛皮,炙甘草等份,研末,井水糊丸如弹子大,每次温水化服一丸。《圣济总录》

3、茜草治疗吐血不定:茜草一两.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食后服之.(《简要济众方》)

4、茜草治鼻血不止:茜根、艾叶各一两,乌梅肉两钱半,研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乌梅汤送服五十丸。《本事方》

5、茜草治疗吐血后虚热躁渴及解毒:茜草(锉)、黑豆(去皮)、甘草(炙锉)各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井华水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热水化下不拘时服.(《圣济总录》茜草丸)

6、黑髭乌发茜草一斤,生地黄三斤取汁,用水五大碗,煎茜草绞汁,将渣再煎三次,用汁同地黄汁微火煎成膏,瓶装;每日空腹温酒服半匙,一月髭发如黑漆,忌萝卜,五辛。

7、五十岁行经:妇人五十后,经水不止,作败血论。用茜根,又名过山姜一两,阿胶、侧柏叶、炙黄芩各五钱,生地黄一两,小儿胎

发一团烧灰,分作六剂,每剂用水一盏半,煎七分,入发灰服。《唐药经验方》

8、茜草用于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肿痛,兼热者尤宜,因茜草有活血法瘀之功且能凉血。治瘀血经闭,可单用,或配丹参、赤芍、当归等药同用,则可增强活血通经作用;若为血枯兼瘀之经闭,又当配制首乌、熟地黄、川芎等,以养血活血通经。

9、茜草用于血热妄行之多种出血证。茜草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兼瘀者尤宜。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等证,轻者单用,重者可配小蓟、白茅根、山栀子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方如《十药神书》十灰散。治大肠蕴热之肠风便血,常配黄芩、地榆、槐角等药,以清肠凉血止血。治血热崩漏,常配生地、生蒲黄、侧柏叶等药,以凉血止崩;若气虚不摄,冲任虚损,漏下不止者,再配炙黄芪、山萸肉、乌贼骨等药,以补气摄血,收涩固脱。

10、茜草用于风湿痹痛。茜草活血通经,故亦治风湿痹痛,若属热痹者,常配忍冬藤、络石藤、秦艾等药,以清热通络止痛;属风寒湿痹者,又当与川乌、独活、海风藤等同用,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痹。

11、茜草治产后瘀阻腹痛,属热者,常配败酱草、红藤、赤芍等药,以清热化瘀止痛;属寒滞者,常配当归、川芎、炮姜等药,以散寒暖宫、化瘀止痛;兼气虚血亏者,常配炙黄蔑、人参、当归等药,以补虚化瘀。治跌打损伤瘀肿,常配红花、川断、骨碎补等药,以活血消肿疗伤。

12、茜草用于疮痈,痔肿。茜草能凉血化瘀以消散疮痈,治热毒疮疡或乳痈,常配蒲公英、银花、地丁等药;治痔疮肿痛,常配大黄、虎杖、地榆等药。

13、茜草用于黄疸。茜草凉血清瘀热而退黄,用治湿热黄疸,可配茵陈、山栀、大黄等药,以清热凉血,利湿退黄。

茜草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茜草;茜草畏鼠姑;茜草勿犯铜铁。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茜草;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茜草。

茜草图片:

【茜草的功效与小科】

茜草图片1

茜草图片2

茜草图片3

茜草图片4

茜草图片5

茜草图片6

茜草图片7

茜草图片8

茜草图片9

茜草图片10

茜草图片11

茜草图片12

茜草图片13 茜草图片14 茜草图片15 茜草图片16 茜草图片17 茜草图片18 zuocao

同科同属不同种 茜草与小红参的鉴别
茜草的功效与小科(二)

同科同属不同种茜草与小红参的鉴别

和均称小活血,小红参又名小茜草,两者为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的根及根茎,虽名称类同,直观外形也极相似,但临床应用有别。茜草味苦性寒,用于血热所致多种出血及血滞经闭、跌打损伤、痹证关节疼痛等,既能化瘀,又能止血。小红参味苦性温,用于风湿痹痛及寒凝经脉所致痛经、月经不调等,具有温经通络,调养气血之特点。因此,临证中二者不可混用。现介绍两者鉴别方法如下:

茜草来源于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其根茎呈结节状,根呈圆柱形,簇生于根茎上,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棕色,具浅细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极薄,较易剥落。木部宽广,占根的主要部分,呈浅红色,并见多数无规则的小孔。热水浸泡后,水呈淡红色。味微苦,久嚼刺舌。

小红参来源于茜草科植物云南茜草的根及根茎。其根茎短小,根数条丛生,呈细长圆柱形,直径0.3~0.6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有深细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较厚,不易剥落。木部浅红色,较细小,约占根直径的1/5。

皮部于木部间有一红棕色环。热水浸泡后,水呈淡橙红色。根茎处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同心环纹,并可层层剥离。味甘微苦,久嚼微涩舌。

浅论茜草在中药药膳学中的应用
茜草的功效与小科(三)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资源环境学院 班 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

【茜草的功效与小科】

姓 名: 学 号:【茜草的功效与小科】

课程论文题目:浅论茜草在中药药膳学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浅论茜草在中药药膳学中的应用

学 生:

摘 要:茜草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凉血止血,还能起到行血祛瘀的作用。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茜草的历史渊源、药用性质、名家评论及在医学上具体的功效和作用。

关键词:茜草 止血

一、茜草的渊源

考证:《黄帝内经》有“四鸟贼骨-藘茹丸”,这是茜草入药的最早记载。《本经》则载有“茜根”,明确了药用部分为根。《别录》指出茜根“可以染绛„„生乔山川谷”。《本草经集注》云:“此则今染绛茜草也。东间诸处乃有而少,不如西多”。《蜀本草》曰:“染绯草叶似枣叶,头尖下阔,茎叶俱涩,四五叶对生节间,蔓延草本上,根紫赤色。今所在有,八月采根”。《纲目》谓:“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延数尺。方茎中空有筋,外有细刺,数寸一节。每节五叶,叶如乌药叶而糙涩,面青背绿。七、八月开花,结实如小椒大,中有细子”。以上所述形态特征及可以染绛等特点,与今之茜草之原植物相符。

二、茜草的别名

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等。【茜草的功效与小科】

三、茜草的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春、秋采挖,除去茎苗,去净泥土及细须根,晒干。一般以秋季采者质量为佳。

四、茜草的采收和储藏

栽后2-3年,于11月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五、茜草的原形态

茜草,多年生攀援草本。根数条至数十条丛生,外皮紫红色或橙红色。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无臭,味微苦,久嚼刺舌。

六、茜草的生境分布

生于原野、山地的林边、灌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以陕西、河南产量最大,品质最佳。

七、茜草的性状:

1.性状鉴别:根圆柱形,有的弯曲,完整的老根留有根头。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及少数须根痕;皮、木部较易分离,皮部脱落后呈黄红色。质脆,易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红棕色,木部宽,粉红色,有众多细孔。气微,味微苦。

2.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为6-10列细胞,细胞扁平,切向延长,有棕色内含物,栓内层为3-6列细胞,部分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束与根的长轴平行排列。韧皮薄壁细胞亦含针晶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直径20-130μm。

八、茜草的药理作用

(一)止血作用:家兔口服适量茜草温浸液2-4小时内,或腹腔注射同种剂量之茜草液后30-60分钟均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凝固作用。表现为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茜草炭口服也能明显缩短小白鼠尾部出血的时间。茜草还能明显地纠正肝素所引起的凝血障碍。家兔口服温浸液后,在体内可部分纠正肝素所致的复钙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为此,茜草可用于治疗因肝素或肝素样物质过多所致出血疾患。实验研究并证明茜草和鱼精蛋白。甲苯胺蓝均有抗肝素作用,而后两者有纠正丹参的抗凝作用。

(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试管内,大叶茜草素对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约为86.6mmol/L,对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的聚集也有一定的抑制性。2-甲基-1,3,6-三羟基蒽醌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根强抑制作用,对凝血酶。

(三)升高白细胞作用:茜草的粗提取物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闷。其升高白细胞的有效成分之一为带芳香环的酚羧酸甙,该有效成分的衍生物茜草双酯已有人工合成。茜草双酯对正常小鼠、大的白细胞有升高作用,茜草双酯还有促进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防治环磷酰胺所致狗白细胞减少症。

(四)镇咳法痰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及酚红排泌法,分别证明小鼠口服茜草根煎剂75g/kg,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但加乙醇沉淀后的滤液则无效。

(五)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茜草根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和部分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茜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六)抗癌作用:茜草根所含的环己肽类化合物腹腔注射,连续5天,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均有显着疗效。

(七)对尿路结石的作用:20%茜草制剂喂饲小鼠,能防止实验性肾和膀胱结石的形成,尤其对碳酸钙结石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茜草根提取液给大鼠灌服能明显提高尿液稳定性,降低尿石形成的危险性,且有一定的降尿钙作用。

(八)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持续性结扎大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人工心肌梗死模型,静注用不同方法分离的茜草提取物均有降低S-T段的抬高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对麻醉大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使心肌损

伤范围减小,损伤程度减轻,能增加冠状动脉流量。

(九)其他作用:茜草根温浸液有扩张蛙践血管的作用。茜草素与芦丁相似,能抑制大鼠皮肤结缔组织的通透性。

九、茜草的毒性

小鼠灌服茜草根煎剂150g/kg,无死亡发生。羟基茜草素。茜草素对蚯蚓、囊尾蚴、蜗牛等有毒,但对哺乳动物和人等则相对无毒性。小鼠口服茜草双酯淀粉糊200mg无任何毒性反应。狗长期毒性结果表明,每日口服茜草双酯5.4g/只,连续90天,未见毒性反应,剂量增至9.6g/只,则出现明显毒性反应,个别动物死亡。

十、茜草的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

十一、关于茜草的各家论述

(一)论茜草功擅活血:

1.李时珍:"茜草,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专于行血活血。俗方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纲目》)

2.杜文燮:"茜草,疗中多蛊毒,治跌扑损伤。吐下血如烂肝,凝积血成瘀块,虚热崩漏不止,劳伤吐衄时来,室女经滞不行,妇人产后血晕,治之皆愈。大都皆血家药也,故血滞者能行之,血死者能活之。痘家红紫干枯者,用之干活血药中甚妙。外症疮疖痈肿者,用之于排脓药中立效。其曰除乳结为痈者何?盖乳者血之所为也,用此剂以行之,则血行而痈自散矣。"(《药鉴》)

3.汪绂:"茜草,色赤入血分,泻肝则血藏不瘀,补心则血用而能行,收散则用而不费;故能剂血气之平,止妄行之血而祛瘀通经,兼治痔瘘疮疡扑损。"(《医林纂要·药性》)

(二)论茜草行血凉血为治血热诸症之要药:

1.缪希雍:"茜草,行血凉血之要药也。《药性论》味甘主六极伤心肺,吐血泻血;《日华于》味酸止鼻洪,带下,产后血晕,乳结,月经不止,肠风痔瘘,排脓,治疮疖,泄精,尿血,扑损瘀血,皆取其凉血行血,苦寒泄热之功耳。"(《本草经疏》)

2.张山雷:"茜根性寒,所主多血热失血之证。古今说解,都无异义。而《本经》主治,独以寒湿二字为冠,最为不伦,虽各本无不尽同,然病情药性大相矛盾。此必古人传写之讹,不可望文生义,曲为附和。风痹指血瘀血热,痹着不行而言。茜草寒凉,入血能通瘀活络,是以主之。古人论痹,本有热痹一候,此必不可与上文寒湿连属读之,而谬谓可治寒痹、湿痹也,黄疸本属热症,此则并能清热逐瘀,缪仲淳谓指蓄血发黄,而不专于湿热,其说甚是。

参考文献:

[1].潘纲.中药材商品知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赵树进.中药材生物多样性及核酸分析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徐祝.中药理化鉴定.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4].吕文海.中药炮制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5].任仁安.中药鉴定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王书林.中药经营企业管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7].果得安.中药化学基础.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海螵蛸】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茜草的功效与小科(四)

[海螵蛸]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是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治吐血,崩漏,便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退翳海螵蛸膏,海螵蛸清带汤,

[海螵蛸]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是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鑫乌贼、针乌贼、白斑乌贼、虎班乌贼、拟目乌贼等多种乌贼的内壳,海螵蛸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海螵蛸主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

1、海螵蛸治诸疳疮:海螺蛸三分,白及三分,轻粉一分。为末。【海螵蛸】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先用浆水洗,拭干贴。(<小儿药证直诀>白粉散)
2、海螵蛸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圣惠方>)
3、海螵蛸治胃病,吐酸:海螵蛸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海螵蛸】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山东中草药手册>)
4、海螵蛸治下肢溃疡:海螺蛸六两,制甘石一两,赤石脂二两,熟石膏三两。研细末,瓶贮备用,如疮口局部肌肉乌紫看,取上药百分之八十,加入肉桂粉百分之二十。将药末撒于疮口以不见肉为度,每早、晚各换药一次,外贴适当软膏。第二次换药时,创口不宜用水洗涤,用消毒棉球揩去陈药,或用油料将陈药涂湿后擦去。 (<浙江中医>(ll):5,1965)
5、海螵蛸治外伤出血:海膘蜗、般猪皮、人中白各一两,石灰一两半。共研细粉。消毒,撒于创面处,包扎即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6、海螵蛸治阴囊湿痒:乌贼骨、蒲黄、扑之。(<医宗三法>)
7、海螵蛸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8、海螵蛸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现代实用中药>
9、海螵蛸治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10、海螵蛸通经络,去寒湿。<要药分剂>
11、海螵蛸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 (<千金方>)
12、海螵蛸治小儿脐疮出脓及血:海膘蛸、胭脂,为末,油调搽之。(<圣惠方>)
13、海螵蛸治血枯:四乌铡骨、一蔗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 (<素问>)
14、海螵蛸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 (<圣惠方>)
15、海螵蛸治头上生疮:海螺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卫生易简方>)
16、海螵蛸治疬疡:三年醋磨乌贼骨,先布摩肉赤,敷之。(<千金方>)
17、海螵蛸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18、海螵蛸医科切要药。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治妇人寒热癥瘕,惊气入脐,环腹疼痛。去目睛浮翳,收疮口腐脓。<本草蒙筌>
19、海螵蛸止妇人漏血,主耳聋。<药性论>
20、海螵蛸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 (<经验方>)
21、海螵蛸治耳底出脓:海螺蛸半钱,麝香一字。为末。以绵杖缴净,吹入再中。(<谵察方>)
22、海螵蛸禀水中之阳气以生,故其味咸,气湿微无毒。入足厥阴、少阴经。厥阴为藏血之脏,女人以血为主,虚则漏下赤白,或经汁血闭,寒热癥瘕;少阴为藏精之脏,主隐曲之地,虚而有湿,则阴蚀肿痛,虚海螵蛸而寒客之,则阴中寒肿。男子肾虚则精竭无子,女子肝伤则血枯无孕。咸温入肝肾,通血脉而祛寒湿,则诸证除,精血足,令人有子也。<本草经疏>
23、海螵蛸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食疗本草>
24、海螵蛸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本经>
25、海螵蛸治目中一切浮器:乌贼鱼骨,细研和蜜点之。(<食疗本莫>)
26、海螵蛸疗血崩。<日华子本草>
27、海螵蛸疗人目中翳。<唐本草>
28、海螵蛸治哮喘:海膘销,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 (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29、海螵蛸主妇人血瘕,杀小虫。<本草拾遗>
30、海螵蛸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别录>
31、海螵蛸治妇人久赤白带下:乌贼骨--两(烧灰),白矾三两(烧汁尽),釜底墨二两。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圣惠方>)
32、海螵蛸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烧存性,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脓及耳聋。<纲目>
33、海螵蛸治胃病,吐酸:海螵蛸五钱,贝母、甘草各二钱,瓦楞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 (<山东中草药手册>)
34、海螵蛸治疳眼:乌贼鱼骨、牡蛎等分。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猪子肝一具,药一丸,清米浴内煮,肝熟为度,和好食,用煮肝浴水下三两服。(<经验方>)
35、海螵蛸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半生半炒,为末吹鼻。 (<世医得效方>)

[海螵蛸]海螵蛸的食用方法:
海螵蛸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吹耳、鼻。
海螵蛸用药禁忌: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退翳海螵蛸膏
功效:主治肺受病,双障黄赤膜遮睛,不分昼夜。
组成:海螵蛸不拘多少(去粗皮)。
制法:上为末,将乌鸡子1个,煮熟,去壳黄,用白和螵蛸成膏,炉内煅通红为度,取出,研入脑子麝少许为末。
用法:灯心点5-7次,候赤白,却用冷水洗,良久再点之。
来源:<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眼科诀髓>。

海螵蛸清带汤
功效:健脾固涩止带。
主治:妇女赤白带下。
组成:生山药30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 海螵蛸(去净甲,捣)12克 茜草9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单纯赤带,加白芍、苦参各6克;单纯白带,加鹿角霜、白术各9克。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海螵蛸香菇奶粥
功效:治胃痛,全方有制酸、止痛、止血、补虚的功效,是一剂消化性溃疡病人理想的食疗佳方,尤宜于胃酸分泌过多、疼痛较甚或伴上消化道有少量出血的患者。
材料:香菇30--50克,海螵蛸粉5克,象贝粉10克,白芨粉10克,白茯苓粉20克,牛奶500克,大米200克,细盐、麻油各少许。
做法:先将大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浸泡两小时。香菇洗净后切丝,温水浸泡。将浸泡后的大米连水用大火煮开,随即加入海螵蛸、象贝、白芨、白茯苓等药粉和香菇丝,改以小火熬约20分钟,待粥稠后倒入牛奶,略煮片刻即起锅离火,盛入碗内,稍加细盐、麻油即成。
用法:1日l剂,分3次服用,5--7剂为1疗程。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海螵蛸芨草汤
功效:健脾益气,活血止痛,制酸止血。治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组成:黄芪30克,海螵蛸20克,白芍15克,白芨12克,甘松12克,鹿角胶12克(冲),元胡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蒋森方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