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受制于的反义词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03    阅读:

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
受制于的反义词(一)

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

学校: 姓名: 班

别: 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5分)

一、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5分)

lónɡzhào càn làn jūn yún mǐn jié miáo huì ( )

( ) ( ) ( ) ( )

二、用“ ”画出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气魄雄伟(pò bò) 供养不周(ɡōnɡ ɡònɡ) 白茫茫(mánɡ mán)

三、按要求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5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 )姿( )态 ( )日( )餐 架子( )足 同( )时刻

2、在括号里填上含动物名称的字。

如( )添翼 笨( )先飞 汗( )功劳 望女成( )

四、按要求填成语。(8分)

1、这场篮球比赛我们赢了!那一刻,同学们有的 ,有的 , 有的 ,这场面我终身难忘。

2、 的小强跟 的爷爷争辩起来,开始小

强 ,经过爷爷的耐心说服,小强才 ,连说:“ ”。

五、将下面的对联或句子补充完整。(3分)

1、四面荷花三面柳

2、莫以善小而不为, 。

3、雾锁山头山锁雾

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用带点词语写一句话)

2、写一句你喜欢的格言,并写上作者的名字。

七、为本学期学过的景点写广告词。(2分)

如: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

颐和园

---

秦兵马俑

---

八、读句子填古诗。(5分)

1、在欢送张民叔叔到英国学习的宴会上,爸爸拿起酒杯,吟起唐代诗人 的诗句

“ , 。”

2、这场篮球比赛还剩20秒就要结束了,我班还落后2分,眼看要输了。这时侯,我班的8号将球运到3分线外,一投,中了。真是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搭石》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 踩上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塔石的时侯,动作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任人 ,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联结

【受制于的反义词】

着 ,也联结着乡亲美好的情感。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可能--( ) 故乡--( ) 假设--( )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理所当然”的意思。(1分)

“理所当然”的意思

读了这个片段后,我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还

(1分 )

3、“紧走搭石慢过桥” 是一句俗语。我知道的俗语还

有:

(2分)

4、片段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请分别用“----”和“˜˜˜”在片段中画出有关的句子。(2+2分)

5、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上还可以怎样说?请在文中写一写。(1+1分)

6、读了这个片段后,我想对 “搭石”

说:

我想对作者的乡亲们

说: (2分)

二、阅读《为国读书》一文,回答问题。(15分)

为 国 读 书

清晨,我在院子里玩,碰到邻居家的老爷爷,爷爷问我:“长大当什么?”我说:“当大富翁。”爷爷又问:“为什么要当富翁?”我回答:“自己过得好,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爸爸没说话,一吃早饭就带我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一下车我看到正面墙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馆名,门柱上镶嵌着江泽民总书记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铜牌。走进广场,中间是一座名为“倒下的三十万人”的抽象雕塑,东南角放飞着一群和平鸽,广场北侧是一组遇难者头颅、手臂等组成的大型雕塑。

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万人坑里埋着1937年12月中旬被日本鬼子杀害同胞的累累白骨,有的头颅上中了子弹,有的身上捅了刺刀,还有的肩膀上被钉了钉子„„壁画上,日本鬼子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一位妈妈死了,她的孩子爬在她身上哭喊:“妈妈,你快起来呀!”一件血迹斑斑、弹痕累累的破棉衣,好像还在流血呢„„

看了这些,爸爸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你有什么感想?”我回答:“我明白了爸爸说的道理,我要为国读书,发奋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等长大了,先当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再当富翁,把财富投入国防,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爸爸夸我说得好。他说:“不管长大干什么,心中要有国家,不能光想着自己。”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具体--( ) 高兴--( )

2、作者描写广场的顺序是: → → (3分)

3、在第3自然段中,用“---”画出一句能说明作者认真观察的句子。(2分)

4、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这篇文章写

的事。(2分)

5、从“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2分)

6、本文的题目《为国读书》跟本学期学过的课文

《 》意思很相似。(2分)

7、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那么,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呢?为什么?(2分)

我长大后想

第三部分:快乐作文(35分)

在下面的三组事物中,任意选择其中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一个故事写下来。

要求:1、写作之前为自己的习作定一个题目;2、故事内容要具体;3、叙述要有条理,语句要通顺;4、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字数350字左右。

1、孙悟空 福娃(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老夫子

2、长城 秦兵马俑 颐和园 鸟的天堂

3、书包 铅笔盒 单行本 字典

参考答案
受制于的反义词(二)

参考答案(卷一)

1.B 题干要求是“植物睡眠”,这一概念在文章第一段中已做了解释了,注意将作者用的实例阐述提升到理论层面上。

2.D 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兴奋物质”,此谜得解。

3.C A项控制的是“配糖体的合成分解”,而不是“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B项铁扫帚的配糖体夜晚水解。D项“绿色”农药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来。

(分析:A. 由原文第二段“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是)‘安眠物质’”“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是‘兴奋物质’”,由第三段“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可知,叶子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仅为“安眠物质”,选项表述“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与此意不符,可排除。B.选项“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与原文“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恰恰相反,可排除。D.“‘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的说法与原文的“田菁枯萎”仅是“实验结果”不符,也可排除。)【受制于的反义词】

4.A 5.A 6.D(“多亏宾客中有个人打通守卫关节”错)

7.翻译(略)

8.上片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与喜爱之情。上片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图: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美妙动听的乐声和歌声。廖廖数笔,就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受制于的反义词】

9.一二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也写出了西湖的幽静,表现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悦心情。

10.略 11. ①远离山林和旷野,看不见土地。②树干和树根被坚固的路面隔开,得不到雨水的滋润,落叶无法归根。③只能以类的名义存在;无法自由生长,处处受制于人。④承受污染,承受疼痛,蒙受很多灾难、洗劫,一生过得伤痕累累。⑤受尽委屈,却毫无怨言;受尽伤害,却充满宽容。⑥带给给人类温柔、诗情、生动和美。(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4分)【受制于的反义词】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与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应明确题干要求,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语段,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本题涉及要点较为分散,在答题时可用铅笔先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削枝打叶,将要点提取出来。在回答时应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词语。

12. ①城市里的树尽管不能像山林里的树那样自由生长,经常被人修剪,但它们永远不会按照人的意志去生长、去改变;②而现在绝大多数人却为了生存,在按照别人的意志生活。(每点2分)

②我之所以感动,是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懂得善待和尊重树。(2分)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有语境意识,切不可孤立地就句子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本题的解答应在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的前提下,从城市里的树与城市里的人之间存在的差别去比较辨析。

13. ① 看到树就想到树在城市一生过得伤痕累累;②想到善良而正直的人和树一样的不幸遭遇;②想到那些恰似城市里的树一样进城的农民工,他们受尽委屈和伤害,却毫无怨言、充满宽容。(每点2分)

【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两个考点。文章在写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借物抒情,以物喻人;“城市里的树”隐喻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明确了这一点再来理解句子含意,探究其中的原因就找准了突破口。答题也就有了保证。

14.①通过写树在城市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作者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深切同情。②通过写树永远不会按照人的意志去生长、去改变,赞美那种脚踏实地、坚守节操的精神和善良、正直的品质。(每点2分)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两个考点。这篇文章由物及人,从树到人进行联想,感悟社会人生。文章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象征手法,借物抒情。“城市里的树”象征步入城市的农民工,象征着一种坚守节操、永葆善良品质的精神。

15.A(B掮ián 与.q..yù C斐—蜚 D防—妨)

16.C(A、前仰后合:写人的笑容状。B、气宇轩昂:用于指人。C、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D、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

17.D( A.否定不当 B.主谓搭配不当,笑容不能回响在耳边。 C.主客颠倒 )

18.(1)花荣(2)孔明(3)关羽(4)惜春(5)黄袍怪(6)悟空

19.结论(1):中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结论(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呈大幅度臧少的趋势。

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大力保护耕地。

20.心愿是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让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送着祝福的船,飘 向永远幸福的你,轻轻地问候一声:生日快乐!

21.略

附:古文选段参考译文

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田婴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

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这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同,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秦昭王立即让孟尝君担任秦国宰相。臣僚中有的人劝说秦王道:“孟尝君的确贤能,可他又是齐王的同宗,现在任秦国宰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他把孟尝君囚禁起来,图谋杀掉孟尝君。孟尝君知道情况危急就派人冒昧地去见昭王的宠妾请求解救。那个宠妾提出条件说:“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孟尝君来的时候,带有一件白色狐皮裘,价值千金,天下没有第二件,到秦国后献给了昭王,再也没有别的皮裘了。孟尝君为这件事发愁,问遍了宾客,谁也想不出办法。有一位能力差但会披狗皮盗东西的人,说:“我能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于是当夜化装成狗,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献给昭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来献给了昭王的宠妾。宠妾得到后,替孟尝君向昭王说情,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获释后,立即乘快车逃离,更换了出境证件,改了姓名逃出城关。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昭王后悔放出了孟尝君,再寻找他,他已经逃走了,就立即派人驾上传车飞奔而去追捕他。孟尝君一行到了函谷关,按照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孟尝君恐怕追兵赶到万分着急,宾客中有个能力较差的人会学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便立即出示了证件逃出函谷关。出关后约摸一顿饭的工夫,秦国追兵果然到了函谷关,但已落在孟尝君的后面,就只好回去了,当初,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中的时候,宾客无不感到羞耻,觉得脸上无光,等孟尝君在秦国遭到劫难,终于靠着这两个人解救了他。自此以后,宾客们都佩服孟尝君广招宾客不分人等的做法。

参考答案(卷二)

1.A (A“都喜欢雪景”不对,第1段中说“然多写雪景”。)

2.C (A太绝对化,“他也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喜欢画雪景的画家”错,文中是“可以说”

和 “将雪景作为主要表现对象”B张冠李戴,《寒松漱石图》不是董源的画作;D无中生有,黄庭坚评价的不是吴镇的竹画。)

3.B (B描写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A、

C、D描写秋或春的萧瑟凄凉,均显寒意,吻合本文所说信息。)

4.D(“已” 这里通“矣”。)

5.C(都表示承接。A到/对于B用/凭借D音节助词/的)。

6.A(本题A项去“立言”才正确。)

7.(1)只有靠近西陂的几百棵大树(1分),长得苍翠茂盛(1分),远远看去就像用云雾织成的帷幕一样(2分)。

(2)时间那些文人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他,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那些贵客和园林的美景,可以说得上是极壮观了!(得分点是“胜”、名词作状语的“景”“ 响”)

(3)就让来游玩的人们只能在荒无人烟蔓草丛生的地方感慨了,原来富贵确实是不会长久

的了。(得分点是“乃”“ 盖”“ 固”和状语后置)

8.动静结合,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2分)衬托,用鸟的渺小衬托秋空的辽阔,使诗歌意境更为开阔。(2分)

9.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何等苍茫、壯阔的境界,大自然的壮阔正衬托出诗人的胸襟。诗人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立马太行,雄视千里,全诗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倦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4分)

10.略

11.本文由老父为《四郎探母》哭泣之事而引出对文化的看法,(1分)以假设句为题,既别具匠心,设置悬念,引发思考,(2分)又可以因事即理,层层深入,阐发观点(2分)。

12.承上启下,自然过渡(2分),印证作者的观点,阐明文化的作用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2分),说明能引起归属感的、凝聚社会文化认同的文化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是永恒的(或“说明了凡是抒写永恒的人性、深入人类灵魂的文化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是永久的。”或“说明了作为公民社会里最重要的黏合剂的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2分)。

13.(1)运用简单的比喻和排比,(1分)写出本不相识的听众们因为有共同的文化情感和经验,在听戏的过程中灵魂深受震撼,感情得到抚慰,痛苦得以升华,并找到同类而拥有了归属(2分)。

(2)以“细丝”“黏合剂”的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1分)而“柔弱”和“强韧”准确的写出了文化的两个特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看似是柔弱无力的,(或“文化在强权政治、战争或命运面前往往柔弱无力”)但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人具有归属感,(2分)

14.①仅仅是缘于一次看戏,杨四郎的一个举动,一句动情的话语,老父亲及其泪水就是代表着对远在大陆的亲人的深切思念,也可以说是对祖国的无限的思念。②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写到其他在场的从大陆去的老兵也泪流满面,就可以说是此第二次高明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③而接下来的从中国的《四郎探母》想到外国的《伊底帕斯》与《李尔王》,由此及彼,由中及外。④在此基础上作者再把笔力集中到由此引发的对文化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最后回答了一个抽象的哲学命题“文化为什么重要”,指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的力量”。 (每点2分)

15.B(A项,绯闻fēi;C项,株连;D项,凤毛麟角) .

16.D(A“乞求”,向人讨要(施舍、宽恕),应为“祈求”;B“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不合语境。C“不免”,免不了。应为“未免”,“未免”的意思是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D“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17.B(A项矛盾,“目前(当前)”与“正在”搭配,这里与“了”矛盾,应改为“日前”; C项顺序不当,把“不仅”、“而且”两分句位置对调;D项前后不对应。)

18.(1)感情是人生的一部书。 (2)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

亲情是序言, 真诚是词,

友情是目录, 信赖是曲,

爱恨恋情是感情故事的主题。 理解尊重是友谊的主旋律。

19.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揽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

21.当我们需要勤奋时,先要战胜自己的懒惰;当我们需要宽容时,先要战胜自己的狭隘。

【解析】注意句子形式“当......时,先......”,其内容包含一对反义词,如“勇气”“懦弱”,所填句子仿此即可。

21.略

附:古文选段参考译文

嘉庆十二年四月三日,商邱的陈仲谋、陈度光邀请我一起到西陂游玩。自从宋尚书死了以后,西陂到现在已历经了上百年了,曾经又遇上黄河决口造成的水患,所说的芰梁、讼松庵等西陂中的名胜,都不存在了。只有靠近西陂的几百棵大树,长得苍翠茂盛,远远看去就像用云雾织成的帷幕一样,路人指着说:“这是宋尚书亲手栽种的树啊。”

进入西陂之后,就到赐书堂,会见主人,主人拿出王石谷所画的《六境图》,尤展成、朱锡鬯等人在上面题了字。转向西面,有一间小屋,里面供奉着宋尚书的遗像。小屋外有一

些巨石散布在地上好像零乱的棋子一样,主人说:“这是艮岳石,先人用重价买来,让王石谷用画上的方法堆砌成假山,后来被河水冲塌,就成了这样了。”听了他的话,大家慨叹了很久。

到了傍晚,大家都回来,在陈仲谋家饮酒。陈度光举起酒杯嘱咐我说:“您为什么不写一篇文章呢?”啊!当宋尚书凭着他的风雅诗文使国内学者倾倒,一时间那些文人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他,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那些贵客和园林的美景,可以说得上是极壮观了!到现在才上百年的时间,就让来游玩的人们只能在荒无人烟蔓草丛生的地方感慨了,原来富贵确实是不会长久的了;然而宋尚书的文章又对西陂有什么好处呢?那些士人也舍弃西陂而追求大而远的前程,大概是可以的啊。因此写了这篇文章。

参考答案(卷三)

一、1.C 2.D 3.B 二、4.A 5.C 6.B

7.(1)马上时携百钱,遇贫儿号者,辄量施之。(5分)

译文:骑马(出行)常常携带百钱,遇到号哭着的贫穷的孩童,就酌量施舍给他们。(“马上”“时 ” “贫儿号者”中 的“号”和“定语后置”句式, “辄”各1分。)

(2)或无过客,则科头坐斗室,不衫不袖,啜茶以供冷腹。

译文:有时没有造访的客人,就光着头(不戴帽子,头巾等)坐在狭小的屋里,不穿外衣,小口喝茶用来饱腹。(“或”“过” “ 科” “ 衫袖”的活用 各1分,句意1分)

8.(1)“空”字使用精妙,一语双关。用比喻的方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王八员外满载离恨远去,诗人的心也随行舟而逝;“空”字还写出了作者依依惜别而又无可奈何的苍凉心境。(每点2分)

9.(2)答案一:情景交融的写法。开头两句,作者以“柳絮”“梅花”表明时间的变换,既点明了季节的变化,又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一种人生飘忽无定、聚散难测而又离合无常的感觉。收束句用比喻将“离恨”比做湘江水那样悠长,以景结情,含蓄绵长。(答出“情景交融”2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

答案二:本诗采用了乐意写哀的手法。用暮春时节给人以春天感觉的典型物候“柳絮飘飞”和“凌寒绽放”来写“离情别恨”,使得全诗倍增苍凉之感。这种离恨犹如浩浩荡荡的湘江水一样绵长而久远。再加上是“谪迁人”送“谪迁人”,可谓“倍增其哀”。(答出“乐景写哀”2分,略作分析2分)

10.略

11.(1)营造氛围:营造了听《二泉映月》的特殊氛围,引导读者披文入情、身临其境;

(2)描绘了《二泉映月》的意境美,说明了欣赏《二泉映月》应该具备的状态;(3)开篇蓄足情势,为下文进一步展开做好铺垫。(三点,意思对可酌情给分)

12.落魄潦倒,生活艰难困窘;双目枯萎,看不见阳光;知音难觅,弦音无人赏识;坚持不懈,倾尽心血创作音乐。(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3. ⑴“霉朽腐烂的土地”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茎状的芽苞”指阿炳为坚持追求人生理想、希望而创作出不朽乐章。这句意在表现阿炳与丑陋的社会顽强抗争,创作出了不朽的美妙乐章。

⑵“惊世绝唱”当指作者对阿炳的《二泉映风》的赞美,“惊世绝想”指“我的一位女友”说她“最想嫁的人就是阿炳”。该句意思是,理解了惊世绝唱《二泉映月》,也就理解了我的这位女友最想嫁给阿炳的想法。

14.⑴杨荫浏先生赋予乐曲泉的灵性,水是《二泉映月》的背景之一。⑵作者认为,世

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
受制于的反义词(三)

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

学校: 姓名: 班别: 成

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5分)

一、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5分)

lónɡzhào càn làn jūn yún mǐn jié miáo huì

( ) ( ) ( ) ( ) ( )

二、用“ ”画出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气魄雄伟(pò bò) 供养不周(ɡōnɡ ɡònɡ) 白茫茫(mánɡ mán)

三、按要求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5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 )姿( )态 ( )日( )餐 架子( )足 同( )时刻

2、在括号里填上含动物名称的字。

如( )添翼 笨( )先飞 汗( )功劳 望女成( )

四、按要求填成语。(8分)

1、这场篮球比赛我们赢了!那一刻,同学们有的 ,有的 ,

有的 ,这场面我终身难忘。

2、 的小强跟 的爷爷争辩起来,开始小强 ,经过爷爷的耐心说服,小强才 ,连说:“ ”。

五、将下面的对联或句子补充完整。(3分)

1、四面荷花三面柳【受制于的反义词】

2、莫以善小而不为, 。

3、雾锁山头山锁雾

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用带点词语写一句话)

2、写一句你喜欢的格言,并写上作者的名字。

七、为本学期学过的景点写广告词。(2分)

如: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

颐和园

---

秦兵马俑

---

八、读句子填古诗。(5分)

1、在欢送张民叔叔到英国学习的宴会上,爸爸拿起酒杯,吟起唐代诗人 的诗句

“ , 。”

2、这场篮球比赛还剩20秒就要结束了,我班还落后2分,眼看要输了。这时侯,我班的8号将球运到3分线外,一投,中了。真是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搭石》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 踩上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

塔石的时侯,动作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任人 ,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联结

着 ,也联结着乡亲美好的情感。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可能--( ) 故乡--( ) 假设--( )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理所当然”的意思。(1分)

“理所当然”的意思

读了这个片段后,我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还有 (1分 )

3、“紧走搭石慢过桥” 是一句俗语。我知道的俗语还有: (2分)

4、片段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请分别用“----”和“˜˜˜”在片段中画出有关的句子。(2+2分)

5、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上还可以怎样说?请在文中写一写。(1+1分)

6、读了这个片段后,我想对 “搭石”说: 我想对作者的乡亲们

说: (2分)

二、阅读《为国读书》一文,回答问题。(15分)

为 国 读 书

清晨,我在院子里玩,碰到邻居家的老爷爷,爷爷问我:“长大当什么?”我说:“当大富翁。”爷爷又问:“为什么要当富翁?”我回答:“自己过得好,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爸爸没说话,一吃早饭就带我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一下车我看到正面墙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馆名,门柱上镶嵌着江泽民总书记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铜牌。走进广场,中间是一座名为“倒下的三十万人”的抽象雕塑,东南角放飞着一群和平鸽,广场北侧是一组遇难者头颅、手臂等组成的大型雕塑。

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万人坑里埋着1937年12月中旬被日本鬼子杀害同胞的累累白骨,有的头颅上中了子弹,有的身上捅了刺刀,还有的肩膀上被钉了钉子„„壁画上,日本鬼子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一位妈妈死了,她的孩子爬在她身上哭喊:“妈妈,你快起来呀!”一件血迹斑斑、弹痕累累的破棉衣,好像还在流血呢„„

看了这些,爸爸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你有什么感想?”我回答:“我明白了爸爸说的道理,我要为国读书,发奋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等长大了,先当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再当富翁,把财富投入国防,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爸爸夸我说得好。他说:“不管长大干什么,心中要有国家,不能光想着自己。”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具体--( ) 高兴--( )

2、作者描写广场的顺序是: → → (3分)

3、在第3自然段中,用“---”画出一句能说明作者认真观察的句子。(2分)

4、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这篇文章写了 的事。(2分)

5、从“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2分)

6、本文的题目《为国读书》跟本学期学过的课文《 》意思很相似。(2分)

7、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那么,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呢?为什么?(2分)

我长大后想

第三部分:快乐作文(35分)

在下面的三组事物中,任意选择其中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一个故事写下来。

要求:1、写作之前为自己的习作定一个题目;2、故事内容要具体;3、叙述要有条理,语句要通顺;4、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字数350字左右。

1、孙悟空 福娃(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老夫子

2、长城 秦兵马俑 颐和园 鸟的天堂

3、书包 铅笔盒 单行本 字典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既带大的成语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