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表现生命的词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4    阅读:

《关于生命的两字词语》
表现生命的词 第一篇

关于生命的两字词语

敬畏生命

热爱生命

珍惜生命

国脉民命】国家的动脉,人民的生命。比喻国家、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的根基。

【苟延残息】苟延:苟且延续;残息:临死前残存的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

【虎口逃生】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患难相死】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

【灰躯糜骨】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好生之德】好生:爱惜人和动物的生命。指有仁爱之心,爱惜生命,不乱杀戮的美德。

【劫后余生】劫:灾难;馀生:侥幸保全的生命。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

【暴殒轻生】暴:突然;殒:死亡;轻生:把生命看得很轻。指突然间自杀身死。

【残喘待终】残喘:仅存的一点喘息;终:死亡。指生命将尽,仅存一点喘息。

【财多命殆】殆:危险。钱财多了,易招致盗贼,生命就有危险。

【酬功给效】效,呈献,献出(生命者)。指赏赐有功劳者。

【柴毁灭性】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关于生命的好词好句》
表现生命的词 第二篇

关于生命的好词好句

1、生命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泌人心脾,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儿就会枯萎;生命是跳荡的火火焰,熊熊燃烧,热气逼人,但若不添材加油,火焰就会熄灭。是啊,生命是可贵的、火热的、积极的,让我们珍爱生命,让生命像花儿一样绽放。

2、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的一粒粒金黄的细沙;生命是伟大的,就像泰山上的一棵棵挺拔的苍松。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这个美好的东西,他很珍贵,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遇到许许多多苦难。有人在苦难面前倒下了,也有人在根本不算苦难面前,轻易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生命的夏天有时示意着“朦胧美”,瞧那岸边枝条摇曳的柳林,多像一群身披薄纱,手理秀发的少女,那婷婷的身姿和高扬的笑脸,无不会意着“生命”赋予她们的勃勃生机及无限的憧憬。

4、生命像一缕温暖的阳光,在寒冷的冬天给予我们温暖,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力量。在饥寒交迫给予我们慰藉,满足我们心灵的祈求。在遇到艰难险阻时给予我们希望,鼓舞我们努力奋斗。然而,这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去对待生命,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件事。

【表现生命的词】

5、生命像一棵竹笋,他从泥土中孕育生机,顽强地破土而出,并最终成长成壮硕的绿竹。

6、生命像一江春水,她从高山上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向大海奔流。

7、生命像一场春雨,重要的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及时。生命是一个进取、斗争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会去享受生命中的痛苦和快乐。在痛苦中感悟生命,认识生命。在生命的快乐中体验生活的美好,认识生命的本质,懂得应对生命持有的态度。

8、生命像烟花,转瞬即逝,在逝去前绽放最美丽的光彩。

9、生命像河流,静静流淌,在流淌中享受着沿途的风景。

10、生命像彩虹,五彩斑斓,抬起头方能欣赏到这令人瞠目结舌的美丽。【表现生命的词】

11、生命是一曲优美的交响曲,是一片华丽经典的诗章,是一次经历挫折与艰难的远航,生命史可贵的!我们歌颂声明,因为生命是宝贵的,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美好的。

【表现生命的词】

12、生命是一个谜,是红尘中的人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13、生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生命是一条妙趣横生的风景线,生活是一曲悦耳动听的交响曲。让我们继续敲响另一首《命运交响曲》,让我们振奋精神焕发青春活力走好生命的每一步,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编织生命的摇篮。

14、生命是渺小的,像沙漠沙漠上一粒金黄的细沙,一点也不起眼;生命更是伟大的,像一颗璀璨的夜明珠,珍贵无比。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

15、生命就像飞机一样,看似慢,其实却很快。

16、生命的花蕾慢慢地舒展开优美的身姿,跳起优美的舞姿将那希望的曙光撒满每个大街小巷。抚慰那折断的翅膀,让他重新展开,人类有着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撑起那不灭的灵魂,他们面对的现实的严峻,怒放的生命奇迹般的再次诞生,生命之花再次怒放!生命之光永不熄灭!

17、生命,仿如一道绚烂的彩虹,成了天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生命,仿如一束灿烂的阳光,给万物换上了鲜艳的新装;生命,仿如一株顽强的刺玫,不畏严寒,把生命怒放;生命,或许就像那一簇一簇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年年。

18、人生就像一拱缤纷的彩虹,用其奇妙的靓丽装扮着生命的“航母”;人生宛如一幅完美的图画,假其繁杂的内涵,诠释出生命的四季。人生无影可言,非圆非方;人生无影以述,摸不着,看不到。然而,正式莅临这既绚丽又黯淡,既长久又短暂,既愉悦又哀伤的人生旅途,才会在时光的斗转星移的变幻中,体味着人世间的月圆花瘦,把持住心灵的阴晴曲直,从而掂量出“生命”的跌宕沉移……

19、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的生命恰似一部小说,其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短长。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可以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人生路上无不经历坎坷与磨难——生命因坚强而精彩!

20、生命就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

2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炭泪始干。

《古诗词的生命精神和哲学智慧》
表现生命的词 第三篇

诗词的生命精神和哲学智慧

我们的古典诗词为那么多人所喜爱,因为它确确实实体现出来了古人的生命感和哲学智慧。它能够历经千古一直流传到现在,让我们读来还有一种生命激情,似乎感觉到唐人、宋人都离我们不远,这就是因为古人与我们在精神相通,在文化血脉上一脉相承,在生命感受上相通。

1 诗的悲情体现生命精神

诗来自于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来自于生命的悲情和抗争。诗起源在哪里?《礼记》的《乐记》,以及最早的《尚书》都谈到过,就是来自于生命的冲动。诗是心灵被感荡的产物,尤其是在有着生命的悲情、冲突、抗争的时候,诗就产生出来了。

马克思讲过“痛苦出诗人”,其实有悲愤,有不平就要发泄,这是中国古典诗词当中最主要的一种起源。钟嵘的《诗品》就讲道,“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霜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人有了内心的悲情冲动,就有了诗了。

悲情一:伤时

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对于季节的感受非常敏感,所以中国有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人们的感受都是非常深刻的。动物也有季节感受,但是动物不会思考,人却会思考时间,时间的难以挽留就预示着人生的难以长存。想到这种时候,尤其是要有所作为的人,更是会感觉到事业未成、时光难在,悲情就出现了,于是就有了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咏叹。日子过得太快,人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一晒就没有了,当他把握不住时间的时候,又大业未成,他就要慷慨激昂、横槊赋诗,呼唤英雄的归来,以期帮助他事业成功,这就有了一种生命的追求。

从宋玉开始到屈原、曹丕,再到杜甫,悲秋成为了中国文学当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还有伤春,也是对于时间的一种感受。伤春是宋词里写得最多的,辛弃疾“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就是从时间流逝中感受人生短暂的悲剧。

我最欣赏的是张惠言的一首诗《水调歌头》,表达对于时间和生命的感受,“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我觉得非常具有生命感。一夜之间新芽绿遍,雨中红透,这是草青花开的景象,这时候似乎天地所有的景色都进入他的房子里,也是进入到他的胸怀之中,这种纳天地宇宙于心中的胸怀,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尊重。诗里充满了一种生机和宇宙意识,诗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天地宇宙之中,在时间的感悟当中来把握天地空间,这就有了更高远的思考。

悲情之二:伤史

伤春悲秋之感往往是跟历史的纵深感、历史的沧桑感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苏东坡在“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地方,发出了“早生华发”之感。面对着古战场,感慨时间的飞逝,就觉得人生太短了,在很多时候,这种生命的感慨和愁绪,升华为历史的忧伤。“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这就是因伤时而引发出来的生命之愁和历史之愁。

刘禹锡写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时间的伤感转入对空间的悲叹,从而使诗获得了一种深远的空间结构。它不再是感叹现实,而是把它延伸到了历史,延伸到了远古的空间。古人的生命感受,由此而得到了一种拓展。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写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表现生命的词】

垒萧萧芦荻秋”,当见到昔日古战场英雄早无踪影,只有几只芦苇在寒风当中吹荡的时候,一种生命的悲情由此而生。

悲情之三:伤离别

因为时间难驻、无法把握,人生短暂也很难挽留,所以朋友相聚就显得非常重要,但亲朋之间往往是别多会少,因此离别时刻也就有了一种生命的悲叹和生命的感悟。由此而产生对远游而思归的歌咏。在外地经商,或者出去拜师会友,不断的游荡也会产生诸多客居感。由此而起,就有了人在他乡的生命感悟。像白居易写的“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马戴写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黄叶代表时间的流逝,灯下自处是孤独,白头象征人生的短暂,意象对比非常强烈,衬出的是一种人生的悲叹。黄庭坚对此更有感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他把人生的感悟放在诗词里头写出来,确确实实令人感动。“桃李春风一杯酒”是写他当年顺利的时候,春风得意,朋友聚会在一起,但是流落江湖一下就是十年而过,故有“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感慨。由夜雨之灯、江湖之灯联想起人生际遇的艰难曲折,同样流露出人生的一种空幻感、沧桑感。

悲情之四:伤生命

当古人进入到感叹生命哀悼生命这一层次时,就更可以见出生命的悲感了。尤其是在汉代的时候,人口死伤太多,往往一个人生活到四十多岁就死掉了,活到六十岁的人很少。这是战争与瘟疫造成的。像《古诗十九首》中写到,“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见到死者、见到坟墓,更感觉到存者的可亲,更感觉到要对生命格外重视,并由此进入到对历史和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本来雅集是欢乐,但是王羲之却由此而生出了许多感慨,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一种生命的悲情油然而起。苏东坡《前赤壁赋》也是继承这样的传统来写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由人生的短暂进入到深刻的历史和时间的思考。

2 诗的思索体现哲学智慧

智慧之一:化悲为健

古人在生命艰难、仕进受阻的时候,生命的激情更为旺盛,,往往体现出一种生命的抗争精神,也体现出一种哲学智慧。鲍照写《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他有才能但是没有出路,此时他就要抗争,要挑战,“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李白在仕进受阻的时候,就要寻求一种生命的解放,寻求一种自我的超越。他能够把悲情转化为一种雄健,表现出一种对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的人生价值观,他的《将进酒》是他生命痛苦之后的一种精神发泄,充满着无穷的生命活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照样是由对时间的感叹而引发对人生前途与名利的拷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功名利禄富贵算什么,只有我喝酒才是最好的,咱们就以喝酒来解放自己吧。所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么他就甘当一个饮者,这是他的自我解放。这当然是一种愤激之言。他视金钱富贵如粪土,表现出一种傲气,“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此时就有一种雄豪之气,这就是化悲为健。《将进酒》是一曲悲壮而深沉的醉歌、雄放而高亢的壮歌。【表现生命的词】

像李白那样做到一种自我宽慰、化悲为雄健的诗人很多,尤其是在一些被贬谪、被流放的诗人身上,更表现出一种生命的顽强不屈。像韩愈、欧阳修等等诗人。

化悲为健,是儒家的生命哲学,儒家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还有一点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面都贯穿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生处于艰难的时候化

悲为健是很重要的。

智慧之二:化困为通

要使生存的艰难困厄化为通达,不老是纠缠在困境里,这就要有很高超的哲学智慧,才能化困为通。像王维的诗就写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似乎是到尽头了,但是等待着,别怕,坐着看云还要起来,这又是生命的另一种境界,万万不要因为穷困而感到悲伤,他从佛教的

角度化困为通、化穷为通。

【表现生命的词】

更典型的是苏东坡,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也产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念头,好像从此以后就流荡外面不回来了,但是实际上他并未这样做,他对这种困境看得越来越清晰透彻,也越来越通脱。比如他在《定风波》的词里写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有一点风雨不要怕,一边唱一边往前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不怕,人生就是有风风雨雨的。所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过去的困厄风险根本不值一提,这就是化困为通。

正是在这种生命的悲情和思考之下,诗人会超越一己的得失和现实的困境,从更高更远的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义。

智慧之三:天人合一

(一)在自然中安顿生命

古诗词里经常会体现古人在自然中融入生命、安顿生命的智慧。比如陶渊明所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无惧。”陶渊明正是在个体融入到自然当中,才会体会到这种生命的无喜无忧,所以心与自然的契合就成为陶渊明的一种生命安顿。陶渊明在《饮酒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就是一种心灵的安顿。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你只要坚守住自己,我看也能够做到心远地自偏,不会因为自己钱少而精神穷困,关键在我们自己怎么样去看待。所以陶渊明非常平静地对待一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觉得自然当中有“真意”,这个“真”是什么?就是返璞归真。

古人认为自然中隐含着大道理,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感悟,可以给人精神的宽慰,这就是生命的安顿。

刘方平的《月夜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于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星空的转换当中,诗人感觉到宇宙的生生不息;从窗外透过来的虫叫声中,感觉到大自然的生命律动。虫声刚刚起来,预示着春天万物复苏,正是在这种简单的被感化当中,人跟自然相呼应,相契合,这是生命和生命的呼应、生命和生命的对接。

(二)自然与人生的比照

借自然景色来表达生生不息的无穷生命力,这也是古人写景诗、山水诗要重点表现的。像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一岁一枯荣的草原当中,可以感悟到自然的生生不息,并象征着人的顽强不屈。还有像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远远的看有一片绿了,但是走近看却了无踪影,在这么小小的生命当中,草色的痕迹虽然很淡,但它很快就会连成一片,它蕴藏着一种无穷的生命力,同时蕴含着一种哲理:有许多新生事物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悄无声息的,但你千万不要低估它。韩愈还讲道,“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这样的草色,其实是春天最好的景色,它远远胜过后来杨柳飞絮的时候。他认为那不要忽视了生命当中的任何景色,那种若有若无的草色,其实它是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这种春天的去处你千万不要放过,不要等到桃花都开了、树叶都绿了你才去观赏,其实美景都在身边的每时每刻呢。

(三)自然与人的融合

物我合一的生命观,就是把自然事物和我打成一片,我与物互为主客体,把自然和我看

成是一种平等关系。辛弃疾在词里就讲,“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看到青山那么妩媚、那么漂亮、那么青葱,我想青山看我也应该如此,这是互看。李白也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山和我也在对看,我看山,山也在看我,这就是物我合一观。这种互为主客体,往往可以表现出一种古人对生命的珍惜,体现出一种生命的境界。像张孝祥写的词说到,“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就是从洞庭湖色当中体悟到与自然、与宇宙相合一的精神境界。面对这种景色人就会有一种超越感,不再计较个人的穷通得失。

将自然事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往往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推及于物,把事物当做是自己的知己,这种朋友感、亲近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并且融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成为与自然为友。像钱起的诗:“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川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这其实是诗人移情于竹,里面透露出一种亲切。故竹与松、梅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

3 超越生命的终极命题

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儒、道、佛三家都有超越之意。这三家都代表了人生价值的另一面追求,反映出古人的生命智慧。

程颢就写过《秋日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首诗是理学家的诗,但是表现出“静观”的理念。静观就是去欲,四时佳兴就是去欲之后获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所以富贵不淫,身处贫贱也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观念。

再有,等生死、齐富贵、淡功名、超功利的时候也是能够获得超越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诗人将历史的哲理融入到时空、人事、是非成败的转换中,在变与不变的相对中升华了历史的反思,使人读后获得了一种超越生命超越时空的感慨。

王维写了很多追求空静的诗,像“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休”,因为生命无所寄托、情绪无所发泄、出路无法找到,所以才遁向空门寻找一种精神的解脱。在空的当中,当然也有一种哲学的智慧,那就是对功名的消解,从此淡泊名利以求得心灵的解脱,也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超越。

退隐、遁入空门为什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超越呢?那就是说,他不是执着于物,或者说不认死理,而是看空现实,以退为进,追求另一种活法,这样就解脱了现实的烦恼,从而获得超现实的愉悦。

《描写生活的好词好句》
表现生命的词 第四篇

好词:

幸福 美满 和谐 和睦 富裕 富足 充裕

团聚 团圆 体谅 融洽 高兴 愉快 满足

恩爱 原谅 温馨 温暖 亲切 随和 亲昵

呵护 帮助 分担 祝福 撒娇 开朗 爽朗


好句:

1、仔细品味生活,生活中不是缺乏美丽,而是人们缺少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让我们一起练就这双眼睛,一起发现生活的美丽,传递生活的美丽,收藏生活的美丽!
2、欣赏生活也不是一味地对理想的放纵,随遇而安,这是对生活品质的践踏。这种欣赏只是在你追求的过程中让你感到新的力量,从而使生活更丰富,让你更好地实现理想。
3、欣赏生活,是一种执着,是一种无视挫折而只为梦想的沉醉。描写生活的好词好句。音乐巨人贝多芬晚年耳朵失聪,心爱的侄子又到处惹是生非,他为此吃了好几场官司。在如此的困难与挑战下,贝多芬只沉醉于音乐之美,4、欣赏生活,是一种豁达,是在不如意的时候为自己找到快乐的出口。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官朝的种种专制压迫,社会官职给自己带来了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毅然决定辞官隐居,从而不再感受世道之乱。他来到了农家田园,从而开始了另一种惬意的生活,他发现了生活的亮点,体验到了官位所不能带给他的快乐。于是后来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为世人所传诵。描写生活的好词好句
5、面对生活,我们应该勇敢。不要被生活中的挫折,困难打败。面临困难,我们要勇敢向前走,不畏艰巨,因为希望在前面!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
6、面对生活,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当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还在时,我们要珍惜,不要当他们离开时,才想起他们的好;当你还年轻时,要珍惜时间,因为它能让你“赢得生前身后名”。总之,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样才能或的充实,有意义。
7、面对生活,我们应该快乐。人生在世,也不过百年,不快快乐乐地过,却忧愁悲伤地活,这有什么意思呢?当你钱包掉了,不要悲伤,你只要想到,如果捡到你的钱包的人把它送回了,那你又多一个朋友了;当你病倒时,不要为躺在床上而厌烦,因为你得到了更加细致的关爱;当别人借了你钱却不还时,不要气恼,因为你得到了一个教训,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总之,当你遇到麻烦时,只要想着好的一面,那么你的生活就快乐了。
8、面对生活,就要面对失败。面对失败,我们也要珍惜,它是我们人生的考验,只要你冷静下来,找出失败原因,并克服它,你会发现,其实失败也不是什么坏事,它能使成功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紧密。
9、生活就是一种艺术,你看,我们的生活如此美丽。
10、生活是一首美丽的诗,它书写着我们的梦,我们的童年;生活是一卷美丽的画,它表现着我们的爱,我们的青春。只要有了一双观察美的眼睛,有了一颗懂得美的心灵,那么生活便是美丽的,那么生活便可以如诗,如画。
11、在疲累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抱怨生活的辛苦,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生活中的美就是消减疲劳的良药;在受挫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苦诉生活的不公,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生活中的美就是化解挫折的良剂;在无聊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埋怨生活的平淡,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生活中的美就是丰富生活的良方。而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12、夏日夜晚的鸟鸣虫叫是美丽的。当你捧着喜欢的书在灯下专心阅读,那知了整齐的叫声就是黑夜的奏鸣曲。它们的本身再吵再闹,却把周围越唱越静。夜里,鸟鸣虫叫是黑色幕布一样的天色下一抹神奇的旋律,多少儿时的夜晚,是这样的声音伴人入梦。
13、微笑不一定要开心的时候。尝试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挫折,尝试用微笑去迎接每一个挑战。这样,人生才会更多姿多彩。一个微笑能唤醒所有低头的细胞,一个微笑更可以点燃生命中的曙光!
14、生活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每一页的点点滴滴都给我不一样的启示。
15、秋天午后的落叶飘雨是美丽的。当你拿着香醇的咖啡站在窗前品味,那细柔清爽的雨点就是午后的情趣露。秋风卷着落叶,有丝丝哀愁与伤感,但亦如诗如画,酝酿着午后带有一些慵懒的心情。午后,落叶的飘雨是苍凉季节中的一种浪漫意趣,多少疲惫的午后,是这样的情趣令人释放。
16、“知识,友谊,事业,家庭,财富……,你愿意舍弃哪一种呢?”智者的话使我浮想联翩,我终于真正地认识到---人,之所以会感到生活的责任和担子越来越重,是因为我们对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既然,知识,友谊,事业,家庭,财富。。。。。。哪一种我们都不愿意舍弃,那么,我们只有坦然面对,欣然接受,用一颗饱含激情的心来面对生活,享受生活,而不是对生活充满了抱怨,抱怨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痛苦和磨难!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黑的成语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