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30    阅读:

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一)
16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丁建文

授课时间:2013年3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

教学内容:16《鲁滨孙漂流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共1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展示插图)仔细观察图上的这个人,用一个词表达他给你留下的印象。(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其实,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孙。(板书课题)

这个主人公诞生在丹尼尔·笛福之笔,而且《鲁滨孙漂流记》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球引起轰动,成为了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而且,十八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这部小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小说的缩写本。

二、读梗概,知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梗概,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2.研究学习

过渡: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鲁滨孙一过就是二十多年啊!多么漫长的二十多年啊!他一定有许许多多奇遇,他是如何面对这些的呢?再默默速读课文,通过研究学习,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研究主题:鲁滨孙遇到了那几方面的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2)研究步骤:a默读课文,画出他克服困难的句子。

b小组讨论交流.。

(3)交流研究成果。

3、体会精神

深陷孤岛,困难重重,鲁滨孙没有向困难低头,令人钦佩,你觉得鲁滨孙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有智慧、顽强、勇敢无畏)

三、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

1.用速读方式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相对比,想想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理由是什么?

2.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

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鲁滨孙生活态度的精彩和作者写法的精彩。可以这样安排教学:

(1)让我们把他列出的“好处”和“坏处”,学生对照合作朗读,想想这样一个列表,给鲁滨孙带来了什么?

(2)鲁滨孙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小结:鲁滨孙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3)除了鲁滨孙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很精彩,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 学生可能谈到鲁滨孙的语言,如:即使是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

学生也可能谈到作者的写作方式,如:把心里活动过程像商业簿一样对照来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小结: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是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句,可以说它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不少的文章,之所以给人们很深的印象,就是因为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鲁滨孙的思想活动列出来一样。

三、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再读一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一些疑问:

*鲁滨孙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用那些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我就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种、怎么收粮食的。

*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开始教化他,对于一个野人,他又是如何“教化”的呢?

2.结合学生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四、总结全文

鲁滨孙能在荒岛上生活二十多年,而没有被饿死、冻死,没有被野人打死,被野兽吃掉,最后还能安全地返回祖国,这与他的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分不开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勇敢的去面对,要有生存的勇气,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五、拓展

鲁滨孙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启发联系实际谈。)

六、作业

1、阅读推荐:阅读原著、《辛巴达历险记》等

2、预习《汤姆·索亚历险记》

六、板书设计

16《鲁滨孙漂流记》

住 吃 安全 孤独

聪明能干 机智勇敢 不畏艰难

敬请您批评、指正!

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二)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三)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

【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武安市南关小学

张利英

2013.4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阅读方法快速浏览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难点 :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具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导入

18世纪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曾这样评价一本书: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 。同学们它就是笛福笔下的《鲁滨孙漂流记》。这节课我们就跟着作家笛福和鲁滨孙一起漂流去,

(播放视屏课件讲解让学生通过视屏了解鲁滨孙当时的处境,从一开始就抓学生的心,激起阅读兴趣)

鲁滨孙漂流到荒岛后会怎样呢?捧起你的书本,带着种种猜测与期待,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

出示;请大家快速浏览梗概部分思考:《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预设:

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事故中独自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他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

真不错概括的比较完整语言也比较简洁。能告诉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是怎样做到的么?

生自由交流阅读方法

(此部分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检测) 。

2.让学生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在漂流的过程中鲁滨孙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意在让学生有回忆课文,将文本内容能够在瞬间做一个整理归纳)

2

生交流板书: 预设:

住所 食物 安全 孤独

3. 面对这么多的困难他都能克服吗?他是怎样克服的?根据刚才的交流经验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么?(提示:动词加名词的方法)

预设:搭帐篷 打猎 捕鱼 养羊 种麦插树桩 分养羊群 救“星期五”4、总结方法

好的读书方法不但能够指导我们如何读书,还提高了我们阅读的效率。如果把这些方法加以整理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示总结:

浏览的一般方法: 1根据需要快速阅读; 2先看标题再看正文;

3一目十行地跳读,与需要无关的 略去不看,重要内容粗粗地看; 4注意书名、作者、序、目录、插图、段落开头和结尾等信息。 二、合作交流 品味精彩

接下来让我们手牵手肩并肩,一起走进精彩片段和鲁滨孙面对面,心贴心,近距离感受荒岛求生的欲望。

1.出示课件:

快速默读精彩片段,看看这个片段在小说的哪个部分 1、你认为本片段的精彩之处在哪里

2、鲁宾孙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原句回答)找句子。 3.小组合作交流 出示默读方法

勾画批注法,设疑释疑法,生活联系法 角色置换法,联想构图法,跳跃拼读法

预设一:

1、在第六自然段

2、鲁滨孙的心情既有消极又有积极。

师瞅准时机:嗯总结的真好,那谁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让他的心态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生回答对照表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让鲁滨孙活下来的对照表。看看他给鲁滨孙活下来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师生对读置换角色法 师:生答获得的„„

3

4

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四)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课外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商洛双语学校 邢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3、通过阅读交流掌握深入阅读感悟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幻灯、录音材料、小黑板

教学流程:【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大家阅读了《鲁滨孙漂流记》,一定有所收获,本节课一起来交流自己的感受。

2.同学们读过《鲁滨孙漂流记》,回顾内容。

(1)作者简介: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着名作家: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信奉不同于国教的长老会。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他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

(2)小组讲书中的精彩故事。

(3)全班交流感受深的部分。

二、互相讨论

1.讲《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1)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位叫鲁滨逊的人背着自己的父母跟着一只船出海了,但是在一次雨中船遇难了,他在茫茫的大海里漂流了好长时间,最后被海水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这个岛上没有人烟,只有他遇难船上的一只狗和两只猫,他企图向来往的船只求救,却发现哪只船上的人是海贼。他用身边仅有的一些物品建了一坐“房子”,后来又在遇难的船上找到了一些面包、酒、衣服、枪弹等等„„就这样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的孤岛漂流。在这么长久的时间里,他不仅要战胜寂寞和孤独,还要战胜饥饿和疾病,更不能让海上的强盗发现他,他总是乐观的面对眼前的一切,珍惜身边每一个可

【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

以让他求生的机会,在困难面前他也害怕过,逃避过但最后总是战胜了自己而获得了生的希望。

2.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3.鲁宾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三、合作学习【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

1.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小组讨论交流。

2.你从文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四、总结升华

1、“《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非常引人入胜。它讲述了从小喜欢航海的鲁滨逊的三次航海历险,并且主要对第三次历险的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2、“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看了鲁滨逊的经历,我了解了他在荒岛上生活的艰辛,我不禁暗暗佩服他,他的这种精神也在告诉我要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读完这篇小说后,我真的被鲁滨逊的顽强和勇敢深深的感动着,他在哪么艰苦的环境下,把自己从绝望中解救了出来,对我感动最深的是他的毅力,鲁滨逊长达二十几年对生的希望就是毅力,我不禁想到我们自己,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是不是也应该向他学习呢?遇到困难是不是也应该勇敢的面对而不在逃避呢?

五、课后交流笛福的其它名篇。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商洛双语学校 邢鹏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交流《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英雄人物的形象

2、激发学生研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交流书中的故事,把握主要英雄人物的形象。 教学准备:

1、阅读《三国演义》

2、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还记得开学初老师布置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大家都被它给迷住了,是谁创作了如此有魅力的书籍?

1、学生简介罗贯中。

2、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我们再来个记忆小热身,出几个小题考考大家。

二、群英聚会

(一)奸绝曹操

1、今天我们的交流会就从《三国演义》的"三绝"谈起。我们首先来谈一谈曹操。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曹操

生: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长。(幻灯片生读简介)

2、《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谁记得?你来讲给我们听听。在这个故事里曹操称天下唯有他和刘备是英雄,他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英雄?(生说大体意思)

3、这就是书中的原文,接着出示相关文字。学生齐读,

4、这位敢称自己是英雄的曹操,有哪些英雄的表现呢?

5、官渡之战曹操以七万胜七十万,真是奇迹!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场战争的胜利得益于"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在这个故事里他吸纳了谁?

6、评价曹操,除了政治军事才能,还不能忽视他的文学造。他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有哪些诗作名篇? 《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7、这些诗词充分体现了他政治家的潇洒风度,有谁记得《龟虽寿》中体现了作者老当益壮、乐观奋发的句子是哪句?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出示全诗)

8、毛主席对这首诗是钟爱有加,他是这样评价的。

9、指导朗读《龟虽寿》。

10、曹操信奉的名言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还记得这句话的由来吗?

11、古往今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

(二)智绝诸葛亮

1、而智绝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则是毫无争议的英雄人物。你来介绍一下诸葛亮。

生: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生读简介)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对他你了解多少呢?

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教学设计(五)
16《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16*《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重点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出示图片并介绍: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展示预习,检测指导

(一)小组内交流以下课前预习的内容:1、默读课文,联系课文说说“沮丧、冻饿之虞、斫痕、栅栏、聊以自慰、搁浅、郑重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带领其他同学读一读。3、组内交流用简短的语句复述这个故事。4、说说找到哪些描写鲁滨孙克服困难的语句,从中体会到了些什么?((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3)安全-防御;(4)孤独-救助“星期五”;等内容中去找相应句子)

(二)小组成员班内汇报,其他组补充、评价。

三、启发诱导,梳理点拨

1、梳理用简短语句复述故事的方法是什么?(把梗概中的内容分成几部分,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再把这几部分用合适的语言串连起来)

2、如果让你判断精彩片断大致是在小说的哪个部分该如何思考?(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好精彩片段就能在梗概中找到相应的部分)

3、再次读读梗概,感觉梗概中的哪些部分在原著中描写的很细致,猜猜作者会详写哪些内容?

四、领悟表达,学法积累

1、再读梗概和精彩片段看能否发现作者表达的不同点?(人称不同)

2、本文为什么要在梗概的后面附精彩片段?(精彩片段与梗概的对比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梗概的概括方法,透过精彩片段与梗概的对比也可以启发我们想象梗概中其他的原著内容)

3、概括精彩片段主要内容与用简短的语句复述梗概的方法是否一样?

五、总结归纳,拓展运用

1、整个故事主要写了鲁滨孙哪些方面的内容?鲁滨孙有哪些精神品质?对梗概中哪些方面的内容感兴趣?

2、这篇小说中有很多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精彩片段中找一句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

3、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句子。

六、板书设计

16*《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吃 不畏艰险

鲁滨孙克服

安全 孤独 聪明能干 乐观顽强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