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青岛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3    阅读:

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青岛版(一)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1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今天我当家

——小数乘法

信息窗1 小数乘整数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整数。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复习导入:根据算式38×7=266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38×70= 3800×7= 3.8×7=

我们用到的规律:(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

3.8×7=26.6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过渡语: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靠每个同学自己的努力,你们有信心吗?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过渡语:根据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自学,比一比哪个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学得最好。

1.认真观察课本第2页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计算8月份的水费是多少钱?列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我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 ,就是求 。

2.看课本第3页内容,(重点3.2×4的竖式计算方法,看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是怎样的。)

思考:(1)32×4=128与3.2×4=12.8有什么联系?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积扩大了( )倍;要使积不变,应将积缩小( )倍。这是运用了( )变化规律。

(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关键要把 对齐,也就是 对齐;用竖式计

算小数乘整数时,关键要把 对齐。

(3)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先把小数看成整数,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个位起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都在紧张认真的自学。5分钟后,小组交流自学中的疑问。)

(二)自学检测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有信心吗?

完成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第1、2、3题。

要求:认真读题,书写规范,坐姿端正,做完之后认真检查。

三、后教环节

(一)更正

小组内两两交换,互相检查,发现错误的用红笔标出来,然后改错。

(二)讨论(议一议)

1.第1题做对的举手,若出现错题,请说出错误的原因。

2.第2题做对的举手,请出现错题的同学说出错误的原因。

探究:计算0.62×45 和 0.55×64

先独立计算,然后小组讨论:这两个题目与3.2×4有什么区别?小数乘一位整数跟小数乘两位或三位的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吗?都是怎样计算的?积的末尾如果有0该怎样处理?

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师点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先把小数看成整数,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个位起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末尾如果有0的,一律省略不写。

四、训练环节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1. 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2. 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

3. 完成自主练习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展示交流,对出现的错误先由小组帮助改正,再有疑请老师讲解。

【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青岛版(二)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乘整数(1)》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

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目标

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老师也没去,但是老师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呢!想不想看看?(出示信息窗1)

2.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解决问题一:

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指导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用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青岛版】

2)58.6×10=586

3516÷10=351.6

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3)师生共同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4)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用竖式计算吗?

5)出示练习:3.47×5= 2.43×2=

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

三、拓宽应用。

1.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

14.67 5.8

╳ 6 ╳ 4

8 802 2 3.2

2.课本3页第2题。

3. 出示我帮妈妈算一算。

(课本4页第6题)

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青岛版(三)
青岛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

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青岛版(四)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教案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青岛版】

小数乘整数

设计理念: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本节课,意图让学生主动构建,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计数法多元化,最终达到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等多元化目标。

本课在开课之初充分利用情境图的数学信息,通过解决“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引人小数乘整数。先放手让学生利用先前学过的知识经验独立解决这一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在学生汇报后,通过自评互评,从中选出列竖式的方法重点解析,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说是怎样算的。 最后师生共同对算法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出;(1)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在点上小数点后,积的小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的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预设:

一、复习旧知(课件展示)

根据25×3=75直接写出各题的结果吗

25×30= 25×300= 250×3= 2500×3=

学生说出结果

引导学生回忆: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它们的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二、创设情境,引人新课

课件现出示几副三峡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图片吗?

生:这是三峡水电站。

师:回答很正确,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1--

学生回答预设:1.2003年有6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

2.2004年有10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

3.2009年有26台发电机组全部投入发电

4.每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可发电58.6万千瓦时

师:针对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很快地列出相关的算式吗?

预设:1.2003年投入发电的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算式:58.6×6=

2.2004年投入发电的10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算式:58.6×10=

3.2009年26台发电机组全部投入发电后,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算式:58.6×26=

三.合作探究

1.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我们着重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请大家观察一下“58.6×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6个58.6是多少

2.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因数是整数一个是小数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小数乘整数)

3.尝试解决

师:下面先独立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后汇报预设;

a.连加

58.6+58.6+58.6+58.6+58.6=351.6(万千瓦时)

b.用计算器计算

c.竖式(可能存在问题)

4.理解算理算法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竖式计算

师;仔细观察乘法竖式给大家解释一下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6 × 6

――――― ――――――

351.6 (缩小到原来的10倍) 3516 --2--

师:把因数58、6扩大10倍后是586,另一个因数6不变,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所得的积也扩大10倍,想得到原来的积必须把3516缩小 10倍,也就是351.6

58、6×6=351.6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生:位数相等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点,怎样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乘积的小数位数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进一步理解掌握:同学们用刚才所学的竖式方法计算58.6×10=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重点突出积的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5.总结概括

师: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

多请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师生归纳:(1)、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在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再把积的小数末尾的0去掉。

四、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0.32×40= 1.6×52= 64×0.25=

1.37×11= 33×0.2= 3、5×4=

2.一盒牛奶1.4元,要买25盒,需付多少元?

3.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生答:„„„„„..

--3--

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青岛版(五)
青岛版小数乘整数

一、三峡工程(一)——小数乘法

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在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还带回来一段录像呢!想不想看看?[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生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2004年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决问题一: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独立列式估算。

58.6×6=

交流:58.6≈60,60×6=360。

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① 58.6

586

351. 6 3516

② 58.6×10=586

586

3516

3516÷10=351.6

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351. 6 缩小到原来的1 3516 10

(3)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

58.6

351.6

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先将58.6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586,586×6=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351.6。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4)多媒体出示练习:2.47×5= 2.453×2=

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多媒体出示。【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青岛版】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三、巩固应用,完善算法。

1、独立解决其他问题,简单交流。

2、解决问题二: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

(1)独立计算交流方法。

(2)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3、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小数乘整数算理及计算方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熟练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为后续的小数乘小数做好准备。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多媒体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

14.67 5.8

╳ 6 ╳ 1 4

8 802 2 3 2 5 8

8.1 2

【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青岛版】

2.多媒体出示我帮妈妈算一算。(课本4页第6题)

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六、作业

调查了解电费的单价及各自家庭的用电数量,计算各自家庭的电费,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怎样节约用电。 课后反思

本节课开头利用课件中的情景图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也是在整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使学生明白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的,这样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联系力求形式多样,并通过调查了解点费情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青岛北山二路小学 李涛)

第2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口算练习

(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0.37 ×10 0.37 ×100 0.37 ×1000

2.5×4 25×4 0.25×4

(2)看谁又快又准

4.8 ×9 0.12 ×3 5 ×5.8

0.28 ×3 0.165 ×4 7.96 ×7

2、笔算练习

0.32×47 1.6×52 64×0.25 1.37×21

集体订正反馈,找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 通过口算、笔算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 走进生活。

1、课本第3页第1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问题的情境题

(1)指生描述图意

(2)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算理

2、课本第5页第六题,根据提问解决生活问题。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图1,小男孩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米?

图2,跑道长多少米?

(2)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3)你的步长是多少,你也找段路测一测。(课下实践)

3、你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1)海豚1小时能游2.4千米,25小时能游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45吨。照这样计算,36头大象1天能吃多少吨青草?5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

(3)已知白萝卜每千克1.20元,豆角每千克4.50元,青椒每千克3.40元。问: ①买1.5千克白萝卜和1.5千克豆角,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②如果让你来采购,你想买什么?算一算需要多少元钱?

三、 拓展提高

刚才同学们当了小小采购员,采购了蔬菜,看看下面的采购任务你能完成吗?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确定方案,按表格填好。看看那个小组的方案最好。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