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4    阅读:

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一)
三年级乘除法计算

三年级乘除法笔算

(1)列竖式计算

362×4= 75×6= 203×8= 168×9=

365÷6= 804÷4= 685÷5= 308÷7=

600÷9= 204÷5= 428÷7= 942÷3=

612÷3= 635÷9= 690÷6= 416÷4=

416÷4= 724÷4= 129÷8= 805÷5=

(2)脱式计算

735÷5×8 684+306÷6 300-300÷6 124+176÷4

7200÷9÷4 816÷4÷2 106×2×5 7×28÷4

744÷(2×3) 3×7÷3×7 118×2÷4 702÷2÷3

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二)
三年级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英华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三)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有趣的乘法计算 李玉梅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大朱旭小学 李玉梅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 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步:知识回顾

环节一:师友回顾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环节二:教师检查

23×11 52×11

第二步:题型讲解

环节一:师友讲解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环节二:教师点拨

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第三步:互助提高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环节一:师友练习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环节二:教师提升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第四步:总结提升

【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

环节一:师友总结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环节二:教师梳理

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第五步:巩固反馈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四)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公开课家教录像第5册音频精品课例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公开课家教录像第5册音频精品课例、课堂实录、教学实录、在线视频免费下载播放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提供,另外提供各年级学科的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教案课件试卷反思说课稿评课稿等!【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

1、除法

【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

2、认数

3、千克和克

4、加和减

5、24时计时法

6、长方形和正方形

7、乘法

8、观察物体

9、统计与可能性【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

10、认识分数

11、整理与复习

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五)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

教学重难点:

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本年级组提出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研究而设计的。设计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各种方法融入了教学当中。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交替变换,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另外,我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素质教育,一方面注重各学科间的渗透和联系,另一方面注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一座“通往数学王国的智慧桥”,引出复习题。

(1)口算:20×3= 300×4= 6×500= 7×800=

(2)估算:97×4≈ 215×6≈ 489×7≈ 316×6≈ 学生通过答题,顺利通过智慧桥,到达神奇的“数学王国”。

二、谈话导入:

新的一天开始了,神奇的数学王国里正在举行画画比赛,他们分

三人一小组进行合作,瞧,他们多团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1、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反馈)

2、你能根据看到的内容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

3、引导学生提出例1中的问题: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先请学生估算:三盒彩笔大约是多少枝?)

4、师小结并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常常除了估算之外,还要计

算出实际的数量,如果要知道准确的枝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5、出示小精灵的问题: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小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视频】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觉得我们是有必要上这节课,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最大的发挥)

三、探究新知

1、计算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式:12×3。

师课件出示12×3,想一想:12×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2、想一想:这道题与我们前面学习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前面学习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12×3中的“12”不是整十,所以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那我们应该怎样计算这道乘法算式呢?

3、 前后四人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12×3的积,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想一想有几种算法,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分享。

4、学生讨论算法的同时,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算法,合理的算法

给予肯定,不恰当的及时进行引导。

5、学生汇报算法,可能出现:(课件出示以下两种可能)

(1)用加法:12+12+12=36(枝)

(2)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枝)

6、比较算法:第一种用加法计算,现在是3个12,加起来比较少,很快就能算出来,如果加的个数多了,就比较麻烦,比如8个12,9个12,甚至更多,这样计算起来就很慢了。第二种算法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后,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运用了前面学习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出来。只是在计算的时候要进行三步计算才能算出来。两种方法比较,显然是第二种比较方便。

7、提出疑问,引出乘法竖式计算:那大家想想,还有没有更加简便或计算更快的方法呢?

8、揭示课题:今天,数学王国的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设计意图:这里这样安排同桌、及小组合作是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使学生体会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初步合作的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

四、介绍乘法竖式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74页,小组内相互交流交流数学王国里的小朋友是怎样给乘法算式列竖式的。(学生试着自学,并交流讨论乘法竖式的算理,教师巡视指导,遇到疑难时,可以给予引导)

2、学生反馈,当学生的回答符合算理时,适时出示竖式计算的过程。

3、加强学生对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在黑板上板书12×3的竖式计算: 12×3=36(枝)

1 2„„因数

× 3„„因数

3 6„„积

4、小结:在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时,把数位较多的因数写在上面,数位较少的写在下面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写在个位上,再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写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说算理,使算法进一步明确,算理更加清淅。)

五、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74页“做一做”3道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到黑板

板演后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2、75页练习十六的1到4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共同交流、讲评。

(1)说一说用乘法计算的理由是什么?

(2)要求用竖式计算后,同桌交换检查,如果出现不同意见,可向老师

提出,同时向学生调查,全部正确的人数。

(3)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有几种解答方法。

(4)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从笔算再纠错的有梯度练习,并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是为了学生积极地巩固和扎实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培

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能稳步提高,同时也渗透一些科学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科的联系。)

六、课堂小结

1、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到数学王国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说一说,在进行乘法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学生自己来谈收获,是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另外再次强调了笔算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记得更牢固。)

七、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

12×3=36(枝)

1 2„„因数

× 3„„因数

3 6„„积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