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05    阅读: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第一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及反思

[ 文国英

一、试题基本概况及评价

本次考试卷面满分150分。整个试卷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听力(30分)第二部分:语言知识运用(40分)、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40分). 第四部分:初级写作(40分) 。

听力部分有四节.第一节:听句子两遍,选择正确的应答语.这部分得分比较高,九(1)班均分为4分(共5分).九(4)班均分为3分.第二节:听小对话两遍,选择图片.本题也是送分题,学生得分比较高.均分为4分.第三节:听对话两遍,选择应答语. 这题难度比较大, 学生词汇量少,听力理解能力差,总均分为10分,九(1)班均分才6分,九(4)班均分为3分.第四节是:听短文三遍,填入所缺单词,共10分,学生写单词能力差,均分为3分.

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单项选择、情景交际、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

单项选择共

写作部分包括 用所给词正确形式填空和书面表达。其中客观题 60分,主观题40分。

客观题包括:语言知识及运用中的英汉互译(15分)、 单项选择 (1 5分)、情景交际 ( 10分)、 完形填空 (10分);阅读理解中的B篇阅读选择答案(10分)。

主观题包括:用所给词正确形式填空(15分)、 阅读理解的A(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10分); 作文(15分)。

此份试题命题思路清晰,且紧扣九年级1-4单元所学内容,难度适中。大部分试题选自课内的内容,或与所学的内容有关,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学课文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更努力的学好课文中每一对话和每一篇阅读。试题的设计与中考题型相似,能使学生更清楚该读什么和怎样读英语。

二、试题评析

基础知识运用(70分):

第一大题是英汉互译,每小题 1.5分,共 15分。考查学生对一些词组的掌握情况。本题高分比较多,满分(15分)有20%左右。最低分为3分。

第 二大题是“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考查表示征求对方意见、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冠词,现在完成时、代词、介词、虚拟语气、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等。 主要失分是 固定搭配题和语境题,学生记不住短语或没有正确理解上下文内容。

第三大题是情景交际:(A)根据对话内容选择正确选项( 10分),这部分满分15分有10%左右,最低分为2分。

第四大题是用所给词适当形式填空。本题十分最多。满分为5%左右。低分率比较多。特别是形容词terrify 变为terrified、him的反身代词、lucky变为副词luckily,很多人变为luckly,名词important变为importance,they变为their等的构成, 许多同学粗心大意,总是漏掉一些字母。

第五大题是“完形填空”。共设10个空,每空提供了三个选项。主要失分是第44、46、48和49小题。此题设计的选择项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 理解能力。。

第六大题是阅读理解共20分。A篇为阅读短文,回答5个问题。本题失分最多的是51和55小题。B篇为阅读短文,选择答案(已给出ABC三个答案)。 本题失分最多的是58和60小题。此题失分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准确把握短文的意思,没有准确地把握题意和英语的正确表达。

第二部分为“书面表达”(15分)此题是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朋友或家人的性格,兴趣爱好或外貌的作文,要求60-80词。是一篇难度不算很大,考查学生学会运用各种简单句和结构来表达的文章。满分有一人,12分以上的为20-30%(含九四班),有大约20-30%的学生没有写作文,这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专门培训。

三、考试情况:

本次考试九(3)实考56人,卷面得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27分,其中80-100分有19人,60-79分有19人, 59分以下18人。九(4)班实考53人,最高分83分,最低分9.5分,其中,80-100分1人, 60-79分有8人, 不及格有44人 。

根据统计的数字分析,考试中暴露的主要问题:

1、相当一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审题,很多小题没有答案D,他们确选了D。

2、 基础知识学得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词汇量少,直接影响学生对句子和文章的理解。同时,学生写单词不准确,总是漏掉一些字母。而且掌握的五种简单句的句子结构和一些固定搭配不正确,写作文时大都写成汉语式的英语。

3、阅读理解能力差。此次考试虽阅读理解题并不很难,有少数学生能得满分,但仍有一些学生不会分析或回避生词,不能带着问题去找文中的关键句去分析去理解,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4、不及格人数占多数,而优等生人数较少,这将是我今后教学工作中应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今后教学工作的策略:

1、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要求学生记忆“四会”词汇和不规则的词类变化(包括不规则的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动词的不规则形式;不规则的名词变复数等),强化记忆常用的固定短语和日常交际用语。

同时,注重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要求教师在评讲练习和测试卷时,重点是讲答题方法和技巧;

2、重视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在上课过程中, 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同时尽量每节课能进行一篇快速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和快速阅读的能力,并进行解题技巧的指导。

3、加强辅导,注重两头。

可利用课余或自习课加强个别辅导,尤其是后进生绝不能放弃,不仅从学习上,更多的是从思想上或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于A层学生 鼓励他们自觉增加阅读量,提高词汇量和解题技巧、速度和正确率,充分抓住课堂45分钟。

总之,本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 没有 搞好考前指导和复习,在以后半个学期中,不仅要上好课,同时经常测验, 抓好基础,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尽最大努力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2013年11月5日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第二篇

2013年初三英语下学期期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三岔河镇一中 陈昆艳

2013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英语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我校全体英语教师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就英语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一、 试卷结构

1、试卷的结构和具体内容见下表:

二、 试卷特点:

1.试卷注重基础,体现灵活运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2.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性。淡化语法,强调能力。语法知识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命题者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中心放到了根据上下文中和一定的语境中,让语法测试试题具有更积极和更现实的意义,能更多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三、试卷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1、两极分化较大,合格率偏低,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任务依然艰巨。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生对一些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也就谈不上运用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理、有效地训练,仍应引起一些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3、依纲靠本重视不够。没有突出教材的指导作用。本次考题中有许多试题都能在课本及中考指导用书中找到原型,但考生的答对率并不高。

4、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今年的中考试卷中有许多试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但考查的结果却暴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些题的得分率都比较低,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而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语法,学生背语法。

5、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中国式的英语较多,拼写错误也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的训练仍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各题得分率如下(抽样统计)

三、典型错误分析

1、听力。听力题中错误较多的小题有:第1,7,9,12,16,18,19题。

第1题学生往往对时间的间接表达不熟而容易犯错。 第7题学生对月份,星期,日期的表达不能掌握。 第9题考查对情景交际的反应中西方之间有差异。 第12题考查情景交际,学生往往会犯错误。 第16题考查学生对听力材料中细节的把握能力。 第18题学生主要要抓住对话的 细节来回答. 第19题也考查学生对细节的把握。 2、词语释义。本题错误较多的是28,29题。

3、单项填空。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都与课有标紧密联系,但得分不高。其中考查交际用语的有32,35,40;考查代词的有38题; 易错题33,37,,39,44,45,48,50题。

31题考查学生对冠词的应用,考察定冠词特指的用法。 32题是情景交际,学生往往会选择错, 34题是对介词短语的考查。

42题对介词的应用的考查,学生不熟悉“花费”的用法。“spend with sb.”48题也是对介词的考察。

45题根据句义,得奖应该感到高兴,所以应该选应选B. 50题考查倒装句宾语从句,应该结合回答选择D。

4、完形填空。这片完形填空来自于八年级教材。学生之所以得不到高分是因为对教材掌握不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够熟练,对文章不是足够的理解,不会结合上下文应用所学的知识答题。 5.阅读理解。阅读主要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抓住文中细节,选出正确答案。本题学生不能得分,是因为掌握的词汇不够,不能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不会结合上下文推敲单词意思,不能通过题目找到与题相关的叙述。

6、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易错题有76,,78,79,80。

76题应该结合句义,填写代词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后接名词应该填him;78题错误是因为学生对数词中序数词的应用不熟悉;79题是拼写错误;80 题考查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7、翻译。不能得分是因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不牢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 8、书面表达。书面表达以“________________ is /are important”为题,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应写出好的作文,但在阅卷中我们发现书面表达式考生最薄弱的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平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错失了形成英语思维的关键期。基础差不扎实,表达不妥当,导致语言表达不流畅或产生歧义还较常见,在单词拼写、句型和语法方面错误还较多。主要错误有:

(1)部分考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有的同学抄短文,甚至不写。 (2)基础知识不落实,单词不过关,单词拼写错误百出,大量的单词写不来或用别字,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大小写概念模糊)等等。

(3)不能用英文正确表达含义,表达不地道的现象非常普遍,中文式英语较多。 四、今后英语教学建议

1、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己平时应注意学生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力的培养。

2、加强阅读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今后要有意识地选用一些难易适中的文

章,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

3、面向全体学生,做好防差补差的工作。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抓两头、促中间,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

4.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词汇教学不仅要重视,还要讲究方法,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既教词汇,更关注词汇使用的语境,注意常用词汇的使用和辨析,以及一词多义的掌握。

5.确立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试题是分值较高的试题,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切实搞好语篇教学,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增加英语阅读量,题材、体裁要尽量多样化,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作题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驾驭语篇的能力。选材要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时代性、生活性和社会性。要认真抓好平时的规范训练,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案的好习惯,尽可能减少由于审题不仔细、答题符号不规范等不必要的失误。另外,还要善于分析学生,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合理安排好教材知识梳理、专项训练和应试技巧指导。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英语组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第三篇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八年级的试卷信息量大,知识涵盖面广,渗透性强,注重实际情景和具体语境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较强的探究性和灵活性。试卷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无偏、难和怪题。试卷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选拔和指导教学两者并重。

一、试卷特点:

1.试卷注重基础,体现活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2.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

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

想性。淡化语法 ,强调能力。语法知识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纯知识性的试题的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命题者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中心放到了根据上下文中和一定的语境中,让语法测试试题具有更积极和更现实的意义,能更多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3.书面表达难度控制合理。

书面表达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加大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力度,使试卷更具现实性。书面表达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语言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进一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和工具性。

4、通过对全卷的综合分析,我们感觉试题层次清楚,梯度较明显。关注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5、不足之处,听力部分没有给学生阅题时间,语速较快,阅读部分话题不太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各题答题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 基础题包括:单项选择和词汇题以及句子翻译。单项选择整体上比较高,但是个别同学的词组掌握有问题,如provide sb with sth ,provide sth for sb .还有neither 的用法以及if 的用法,都出现了问题。应该结合实际,加强对学生的要求和练习。词汇题难度不大,个别同学的单词拼写出现了错误,如communicate ,还有wife 的复数,多数同学都写错了。【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二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以及任务型阅读:整体上不难,但是个别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失分较多。

三 书面表达中考生的主要错误有:

1)在完成句子时不尊重原句的中文意思,改变了句意;

2)不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差;

3)思路不清晰。

4)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

(5)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整洁。

书面表达部分中常见错误形式:

1.时态错误。a.时态混淆 b.时态前后不一致 c. 主谓不一致

2. 句子结构错误。

3.单词错误 如 first.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备课,改进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应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增强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观念,改变幻灯片代替思路的做法,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科学地用好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本质,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好每一堂课。

2、加强听说训练,注重磨音。

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让他们多听英美人士的录音,在课堂上多用英语组织教学,通过听读、听说、听写等多种形式不断刺激听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听觉灵敏度。鼓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

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在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的口语语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为他们发展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3、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要多选用内容健康,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短文,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4、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决不能满堂灌。加强听力,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大胆地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分层训练,落实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并举

在英语教学中发现班级里有相当部分学生的问题仍然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句型缺乏掌握和默写。需要课堂上不断的强化训练,而优生的综合能力也培养不够。要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听力和写作没时间进行,导致偷懒的男生掉分。学生要求在课后上一点课,把英语成绩重新拉回来。复习时作业布置的量太多,学生反映晕头转向。考前复习时可增加听力和写作(翻译)的考核,以促进学生的复习,监督复习的面。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第四篇

初三1307 1308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 试题特点:

1、本次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命题,试题内容包括听力、语法单项选择题、词语填空、阅读理解、摘录信息、情景交际、翻译以及写作。全卷满分100分。试卷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利用各种题型综合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能力,试题编排科学合理,试题层次清楚,梯度较明显,关注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难度比适当,有利于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进行实际评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单项选择 难度适中且知识覆盖面大,但是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差。【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2、阅读理解 难度相对较大,得分不好。主要原因是学生理解文章不够,有的地方读不懂,对有迷惑性的答案区分不清,基础差的学生靠蒙。

3、完型填空。本题成绩好的学生得分较好。

词语运用。本题难度适中,学生的得分较好。

4、翻译句子和书面表达: 翻译句子学生普遍做得较差,只有几个学生答全对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句子基本结构不掌握,,写不出正确的句子。由于复习准备充分,作文题做得较好,但是大部分学生写出的仍然是汉语式的英语句子。 总之,答题情况反映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够准确、灵活性较差;基本的语法掌握不牢或者较模糊,句子的基本结构把握不住;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另外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好英语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有教师训练不到位的地方,对基础知识强不够,能力没有培养起来。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2、搞好课标和中考考点研究,处理好教材,搞好知识归纳。

3、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科学合理选材,加强阅读方法指导,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捕捉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4、制定好下半学期的学习和复习计划,尤其在复习过程中,要配备好各种练习题,通过复习查漏补缺,扎扎实实抓好英语知识的落实。

九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第五篇

九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金坛市第三中学 孙国忠 2010-11-16

一、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00分,其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16分,笔试部分84分。笔试部分共含八个大题,60个小题。其中选择题三大题,34小题,共44分,占全卷总分的52.39%,接近2010年常州市中考的51%;非选择题有五大题,26小题,共44分,占全卷总分的47.61%,也接近2010年常州市中考的49%。整卷非选择题比2010年中考大,但是还是较好地起到了英语中考命题能力立意的导向。拘限篇幅,此分析仅涉及笔试部分的内容。

笔者对三中1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分析:人均分为72.01,优分率为19.27%,及格率为76.41%。

二、试卷特点

1、注重基础,突出语用,知识点考查覆盖面广。

整份试卷语言基础知识考查覆盖面广,语言基础技能考查全面。另外,试题突出了语境化、交际化和现代生活气息,重视基础知识,着力考查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试卷贴近教材,引导师生熟悉并理解这轮教材中的范文,试题中适当拓展了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求变创新。

2、选材贴近教材,贴近生活,体现人文精神。

试卷语篇材料的选择既重视了地道,又考虑了教材话题所涉及的内容,但是题材不过光。整份试卷语篇主要选用的题材是应用文——如完形填空How to get par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 阅读理解A—How to pass am exam、B—School education、C——How to take care of your ears、和任务型阅读change names,只选用了一篇说明文——阅读理解D—Learn to believe in ourselves。

但是选材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完形填空是一篇反映作为孩子如何赢得父母的信任,如何是自己的父母理解自己,说明了现代社会中怎样正确处理孩子与父母关系。

3、学科综合,体验科学探究。

“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新课程的这一理念此次试卷命题的思路中得到很好的体现。(阅读理解A篇介绍了通过考试的正确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学会科学应考方法,并能在今后学习中加以实践、探究,以获取有关知识,提升探究能力)。

5、试题设计更具开放,体现考试评价功能。

试卷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对语言的综合运用,并且尽量在语境中去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体现出考试对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整套试题难度设计有梯度。

★ Ⅰ卷阅读理解——难度合理分布

★ Ⅱ卷任务型阅读、书面表达——更多的发挥空间

★ 任务型阅读——有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 书面表达——紧密联系教科书,贴近学生生活。命题采用辅助性写作要求:文字提示(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写),特别是提出了结合个人的体验写出至少三条建议(灵活性、开放性)

三、试题评析

1、单项选择

此次单项选择题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强调了对语言基础的考查。单选题遵循知识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连这一命题原则,考试除了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词法和句法基础知识外,还考查学生是否有善于通过语境来分析、判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考试时考生只有多措并举,做到三个方面,才能做好单项选择题:1)把握语境,注重运用;2)仔细推敲,去伪存真;3)前后照应,明确答案。

此次单选题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点分布集中在词类,重点突出

单选题中第17、18、19、20、22、25题考查词类的运用,主要考查形容词、名词、不定代词与疑问词的应用。 第5、9题考查从句的运用,主要考查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

第23、24题主要考查动词短语的辨析。【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第21题考查句子种类的运用,主要考查反意疑问句。

第26题考查据法功能的判断。

2)突出语境、考查语用能力。

此次单选题中除了第21、23、24、26小题外,其他6道题,学生不仅要考虑到语法知识,更要通过对话所创设的语境,理解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分析、归纳和筛选。如第20题:

The boy was so attracted by the computer games that he forgot ______ else.

A. isn’t he; No B. hasn’t he; Yes C. isn’t he; Yes D. hasn’t he; No

3)注重交际,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如第25题,

The teacher didn’t know _____ to blame for the broken window as it happened while she was in the office.

A. when

2、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其中,词汇运用能力表现为要求考生在一定的语境下表达词汇的语义、词汇的搭配,特别关注的是上下文的行文逻辑和相互照应。完形填空题主要考查:1) 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上下文的衔接以及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2)对词汇意义、惯用法、常见搭配、各种语法规则、句式等的理解运用能力。3)对生活常识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B. who C. how D. where

此次选项项均为实词,并考虑词性的覆盖面,保证四个选项形式词性的一致,并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构成干扰。主要考查对词汇意义、惯用法、常见搭配、各种语法规则、句式等的理解运用能力以及对生活常识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如28小题:“Parents often find it difficult to win their children’s trust and they

seem to forget how they themselves 28 when they were young,”she added.

A. true B. kind C. same D. clever

3、阅读理解

此次阅读材料的特点是量多篇幅长,文章更新颖、时尚、实用、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并富有趣味性与知识性。 阅读理解的考点: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迅速捕捉信息和具体细节的能力;考查了学生面对生词,如何根据上下文和词义关系进行猜测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精心阅读、排除干扰、推理分析、归纳总结的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题四种题:

1)客观信息题。如第37、38、41、44小题,共4题,占阅读题的33.33%。

A)、直接理解,如第38题是一个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句子,要想选出正确答案,首先读题清楚,耐心地认真读全文,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B)、要求理解原文中某个短语或句子的含义,从而找到与答案意思相同的词语和句子,相当于词义转换或句型转换。如第42题中的选项大多被原文how to study所涵盖。

2)词意、句意猜测题,这类题必须对上下文语境已知部分进行逻辑推理: 语法分析,特别是判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并且要求根据构词法以及常识和经验能判断出该词语的确切含义。如47题: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onquer” in the passage?

A. 发现. B. 控制. C. 探索. D. 征服.

3)推理判断题。如第40、42、43、46、48小题,共5题,占阅读题的41.67%。在通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对有关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4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most important idea of this passage?

A. School education is important for a person.

B. A student should learn how to study.

C. A student cannot learn everything for school.

D. A student must work hard at school.

4)主旨大意题。试题考查学生对全文中心思想、文章的段落大意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或段落的首句或尾句,因为他们往往是文章或段落的主旨。如第23、33小题,共2题,占阅读题的23.1%。

如39小题只要细心抓住文章的首句和段落的首句就能得出正确答案,有点儿难度的是45小题,只有在理解了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4、任务型阅读

五个小题的设置中,其中第49、52、53题很快能在文中找到正确答案,保证了中下水平学生的得分,第50、51题其实考查的是句型转化题,50题是将原文中Joseph is thinking about changing his name to an unusual name because he wants to be different转变成He wants to have an unusual name because he wants to be different;51题是将原文中 „because they want names that are not ordinary, or they have special sound转变成„ because they want unusual names and their sound special;第50、51两题要求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根据文章,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单词拼写

此次单词拼写延续最近几年常州市中考命题的风格,考查了10个单词。单词拼写试题设置呈一定的梯度,考查范围广。其中形容词5个,动词1个,名词3个,副词1个,副词1个。2010年的单词拼写考查的都是平时教学中经常强调的重点,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四会单词,没有偏题、怪题、繁题。这一类考题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能力,在句子设置的语境下运用该词(汉语提示词)的适当形式完成句子。但是,由于部分考生习惯于翻译式填空,即仅满足于把提示的汉语直接译成英文,而忽略了用该词的适当形式完成句子。

该大题的第54、56、57、58、59、61、63小题分别考查了修饰名词用形容词、形容词加前缀构成反义词的用法。第54和57、60小题分别考查了名词的单复数转换和名词的构成。第62小题考查了动词词组搭配。第55小题考查了形容词和副词的转换。

从抽样统计来看,学生错误较多的有第55、59、60、62题。

第5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副词运用,由于平时平时做练习时经常不太注意形容词、副词的正确运用,再加上很多学生有了定向思维,对chosen

这样的过去分词不太在意就做错了。

第59题学生主要是对valuable的拼写不是很熟悉,因此建议我们的老师要更加关注此类单词的拼写教学。

第60题对前面的a lot of 此后面家单数还是复数不是很清楚,另外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face a lot of choices的真正含义。

第60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对be busy doing 不过熟悉,二是对replying的 拼写不熟悉,写成了repling。 考生做这类题目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读整个句子,理解句意,判断词性后,再正确拼写该词的适当形式;

第二,根据句意,判断词性,尤其重视同词不同意和同意不同词的情况,再正确变化该词。如果能顺利过以上两关,考生在该题中的得分就能提高。

动词填空

英语中的动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该项考查的是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的综合运用。学生一定要在读题时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抓住句子的关键词,才能充分考虑到句子的前后语境、习惯搭配、修辞及句子结构,来决定动词的正确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语境对考查时态的题目如第64、68、69两题就属于此类题目,占动词填空6小题的50%。由于此次为期中考试,所以,所占的比重超过了2010年常州市的中考所占比重的40%。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从抽样统计的情况来看,第64、68题错误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如第64题,学生只看看清弄懂前面的should,就认为用一般过去时,而未放眼于整个语境,此题根据已知信息用一般现在时,填pollutes。另外,第68题错误率也较高,学生知道要用一般过去时,因为他们放眼于全句——由于has lost而对现在是be in a bad mood,许多学生写错答案。这说明学生对现在完成时的概念不能正确理解。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语法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学生加强记忆,并默写批改,错误的要求学生订正,以强化正确的理解与运用。

句子翻译

翻译能力是每一个学习外语的人都应当具有的笔译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交往手段。句子翻译是常州市历年中考试题的常见题型。此次英语句子翻译秉承中考的命题风格,仍然是6个句子,涉及形式主语、宾语从句等在不同时态中的运用以及固定短语和句型的用法,选取的句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使用的句子,充分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和使用语言的目的性。

此次的翻译看似句子不长,关键词也易把握,但要准确地把握句型,译好每个细节,写对每一个单词也非易事。一部分考生不能细心地读清题目中的每一个字,也不考虑句子结构,造成翻译时有遗漏或错译的情况。对于句子翻译来说,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句型结构”的掌握情况,因此固定句型掌握是否牢固成了翻译成败的关键。针对以上现象,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讲解、训练力度,注意提升学生句子翻译中时态选择以及固定短语、句型等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能力。

书面表达

从采样分来看,可能由于批改较松,失分率仅为13.22%。可能是与我们的批改较松有关。今年的书面表达继续突出“用英语做事情”的思想,本着让所有的学生有话可说,并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发挥空间的原则,设计了就Mike近来的烦恼,请你以书信的形式“给他一些建议,至少三点”。试题最大限度地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同时又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可发挥的空间,体现了控制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既让一般考生“言之有物”(短文所需的要点也以文字提示的方式列出),又给优秀考生有充分的自由发挥余地,这一点最能体现考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特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注重素质教育、实践人文关怀”的开放性理念。试题设计以表格、文字说明混合的方式作为提示,这样可以很好地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过程训练和方法指导。

四、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1、跨文化意思的题量不到位。如上文第二部分所述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与主观性阅读没有一片涉及“跨文化”的内容,本来“主观性阅读”(change names)可以涉及到这一方面的话题,很遗憾没有。因为“跨文化”的阅读题型。语言地道,有利于强化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综合的语言实践能力。

2、材料的选取,尤其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主观性阅读的材料,选题应该广泛,尽量做到题材多样。如上文所述,六篇短文材料拘限于应用文与说明文,其中应用文就占了五篇,只有一篇说明文。如2010年常州市中考试卷涉及到了寓言、说明文、应用文和科技文等方面文章。意旨力求考查学生对多种文体的理解能力。作为我们的期中期末考试的选材,应尽量与保持一致,至少是类似,意旨发挥我们的“向导”功能。

3、题型的设计应该注意选题的广度,进口教材,应该尽量涉及更多的知识考点。

A)单项选择所涉及词类的运用在10道题中就占6道,其中形容词就有4道题,再说主要考词类没有错,问题是如此多的形容词、词类,必然就耽搁其它知识点的考察,如冠词、情态动词、连词等中考常考或说是必考词类,如“句子的种类”就只有一道题,而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并不是9A Unit 1—3 的教与学的重点,可是考了2道题。尽管有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能理解的,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超前了。另外,以交际形式出现的题目没有。

回看2010年常州市中考试卷,单项选择题的分布情况是这样的:词类4题涉及冠词、情态动词、连词、形容词;考查从句的运用2题涉及、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考查动词短语的辨析1题;考查句子种类的运用2题,主要考查反意疑问句、感叹句和考查日常交际用语运用能力1题。另外他们的单选题中除了第1、6、8、9小题外,其他6道题均以对话形式出现。

B)单词拼写考查了10个单词。其中形容词5个,动词1个,名词3个,副词1个,副词1个,很显然我们此次单词拼写知识点的分布不均衡。回看2010年常州市中考试卷其中形容词2个,动词2个,名词2个,副词1个,代词1个,数词1个,介词1个,显然比较均衡。

C)翻译句型比较单一。所考查的6个句子,涉及形式主语、宾语从句等在不同时态中的运用以及固定短语和句型的用法。回看2010年常州市中考试卷,涉及时间状语从句、祈使句、被动语态、形式主语句等在不同时态中的运用以及固定短语和句型的用法。时间状语从句不是现在的主要考察内容,尽管它在期末考试中是属于必考知识点。可是,祈使句、感叹句以及反意疑问句等都是考察的内容,况且他们也尝试中考的必考内容。

以上分析不一定到位,尤其是第四部分,我将你作为大姐、学长、师友,斗胆提出我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祈望不要见外!当然,第四部分绝对不要放在研训网上,我只是想借此机会与您商榷。机会难得,不容错过。不到之处,尤其是行文措辞,请多提宝贵意见!

初三英语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金坛二中 戚彦彬

本试卷难易适中(稍偏难),但能体现区分度。总体设置以基础为主,各大题学生都能得分,但得满分或高分又较难。因此,既有利于考查优秀学生又有利于鼓励后进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努力和冲刺。

听力。由于听力的速度有点快,再加上A部分只听一遍,很多学生不是很适应,故在听力部分有很大的失分,满分率不是很高。其中第6题,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听到句子最后的white house。第9题,学生对have sth done 没有掌握,所以大都选的是A。第14题,很多学生选的是A。

单项选择。所测试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法。考查学生在句子层次中对语法、词汇和习惯用语的掌握情况。第18题,有部分学生只注意useful前面没有冠词,没有注意后面的they are,故选的是A。第20题,学生没有区别anything和everything的差别,故都选的是D。第22题,有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形容词和enough 的位置,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区分well 和good,尤其是well在本题中的用法。第24题,部分学生对何时用the 有点混乱。第25题,很多学生选C(how)。 完形填空。这一大项的失分率很高。第28题,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前文的how,大多数选的是A(thought)。第29题,部分学生对整个句子没能理解透,错的很多。第33题,学生没有注意到even这个词,基本都选的是B(No)。第36题的错误率也有点高。总之,完形填空的设题立足全篇短文而不是某个句子,但考生在判断选项时,往往忽略文义的整体性与连

惯性,因此所选择的答案往往只符合局部意义,而与全文的意义相悖。有些选项需全面理解文章大意,依靠上下文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这一大题,很多学生不能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在理解上有偏颇。

阅读理解。该部分旨在检测考生的阅读速度和对语篇的领悟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次阅读理解部分仍然是重点考查考生输入信息的速度和对书面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从多个层面(整体、细节、具体、抽象、字面、深层、推理等)考查了学生对不同短文的理解情况。共有4篇短文。侧重考查分析、推断和综合理解的能力。应该说,四篇文章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题目也只有3个每篇,得分率要高于完形填空。但可能平时的练习没有这么大的量,这次一下有4篇,这使得有部分中等水平的学生不能耐心地将文章全部看完,故而这部分学生的失分率较高。其中第39题,很多学生会选D,没能注意到文章第一句话的提示。第43题,部分学生认为D也是正确的。第4篇文章相对而言,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3题得分率比前面的稍低点。

阅读表达。第50、51题错的很多。第50题,学生写的是different或differently,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第51题,很多学生写specially,没有注意sound是系动词的用法。感觉很多学生在做这种题目时,不会灵活运用文中的词句,只知道照抄,不会从语法的角度来判断要完成的整个句子的正确性。

词汇。虽说都是书上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但失分率很高,可见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第55题,学生填的是successful。第57题,不知道用名词形式。第59题,有部分学生写的是expensive。第61题,没注意even后要用比较级。第62题,有部分学生受到replied的影响写中,第64题,成repling。

动词填空。这一题的得分率大概只有50﹪。其中第64题,学生不会用动词形式。第68题,都写的是lost,现在完成时遗忘得很多。第69题,学生写的是was falling。

完成句子。第70题,句子中的loudly没能写出来。第72题,没注意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很多学生写的是remind of,同时“湖水”不知道用the lake。部分学生用的是the water in the river/lake。第73题,句子中的whether漏写或写错。第75题,chess很多学生都写成cheess。

书面表达。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的体验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书面表达的能力。该题选择了一个学生都熟悉的话题。本题要求学生至少给出三点建议,有效地避免了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但部分学生把重点摆在前面的Mike的烦恼上,建议部分叙述的较少。还有部分学生没能看清要求,全文都用I„„.来写,弄错了人称的要求。另有小部分学生在写建议时,不能用完整的句子来叙述,用的都是些词组。关键是学生很多以汉语的思路来写作,以至不能正确表达意思,从中反映了学生句子结构还不熟练,语言表达能力弱,语法错误多的缺点。

我校英语成绩大致情况如下:

人数:1069 总分:76913 均分:71.50 优分率:0.29(85分以上)

最高分:97 及格率:0.79

A班均分约为:83左右 B班均分约为:65左右

以本校9(10)班为例,各题失分率如下:

听 力:27.9% 单 选:25% 完形填空:45.6%

阅读理解:22.7% 阅读表达:25.4%

词 汇:34.3% 动词填空:59.3%

中 译 英:25.9% 作 文:23.4%

9(10)班均分:70.62 及格率:0.75

九年级英语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华罗庚实验学校 向丽君

本次九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思维能力,内容比较丰富。

一:听力部分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知识到能力,

具有一定的梯度。考查了学生理解日常英语的能力,少部分题目能直

接从录音对话中找到答案,大多数题目不能直接找到答案,学生必须

通过思考,才能悟出正确的答案。有的题目内容难度大,语速又稍快

了点快,因此,听力失分较多。如:

9. Who repaired Mary’s bicycle?

A. Mary herself. B. Peter. C. Someone else.

学生没有理解 I have had my bicycle repaired 的意思。

二:单项选择题。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注意能力考查。大部分题目不是孤立地考语法知识,而是将

2016初中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第六篇

初中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整体分析。

对于本次考试,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八年30,班,参加考试的学生有48人,80分以上的学生有5人,优秀率为10.4%,及格人数为20人,及格率为42%, 八年31班参加考试的学生为52人,80分以上的学生有8人,优秀率为15%;及格人数为22人,及格率为42.3%;总体来看,这两个班级的英语成绩不是理想。

二、逐题分析。

1、听力(20分)

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学生听力完成的较其他的内容较好,有得满分的同学,但由于对于听力内容训练的较少,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很多学生听不清或听不懂句子。在本次的听力试题中,第一题扣分比较多,因为对于此种题型,学生仅见过一次,因此有些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在这道题扣分的也比较多。

2、选择填空(20分)

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的范围比较广,综合性比较强,但由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因此对于这道题,学生答的不好,得分率也不高。尤其是一些优等生在这道题失分也不少,看来对于学生基础知识还应该常抓不懈。

3、词汇(15)

对于词汇的掌握本来就是他们的弱项,很多学生虽然也知道词义,但却达不到灵活运用,代词宾格、主格的用法,动词的各种形式变化,名词的单复数等都没有明确掌握。还有的同学这道题根本就什么都写不上。

4、根据汉语完成句子 (10分)

对于一些固定短语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丢分较多。对于动词的形式掌握不扎实。

5、补全对话。(10分)

对于这种题型,学生本来掌握的还可以,可是对于这篇对话,有相当多的同学没有弄明白意思,因此丢分比较多。

6、完形填空。(10分)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平时丢分就多,这一次也是一样。

7、阅读理解 (30分)

学生从文章、对话及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英语阅读能力较差,因此,丢分比较多。

8、作文(10分)

这次的作文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学生字迹普遍不工整;一个是能力差,根本就无法完成作文,写了很多内容可是对的句子却不多,有的人甚至一个字都没写。

三、存在的问题

此次考试成绩是差强人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运用知识;教师带学生复习的方法和时间都有所欠缺;课后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2、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不高,课后没有认真复习及背单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依赖性较强;对所学知识点不懂得基本不发问,学习比较被动;认真背单词的学生又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不会举一反三;学生在考试时审题不认真,在答题时不讲究技巧。

3、学生学习不够认真,最后的复习阶段,相当多的学生连练习题都不能按时完成,他们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和教学对策

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和研究新的评价机制和命题思路。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

2、从试卷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基础知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的弱点,在各种考试中,基础知识都是考查的重点。我们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机械记忆阶段,单词、短语的听写

和背诵固然必不可少,但更应注重把词汇教学融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要重视词汇教学。单词是教学的重点,只有打好了词汇的基础,才有可能在阅读、写作等方面驾驭自如。但在词汇量较大时,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重点检测基础词汇,对不同类型的单词,可以有不同的要求,避免学生负担过重,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构词法的知识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4、加强基础语法知识的教学。语法知识是为使用语言服务的,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它,现在考查使用语言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尤其在语境中的考查,已经成为各种考试中常见的题目。例如:一般现在时、人称代词、介词、频度副词、名次复数词尾变化和冠词等。学生在这份试卷中相关的语法知识考查题中出现的错误较多。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在语境中教授语法知识,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的不同的语法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教授死的语法规则。

5、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英语考查的重要部分,因此,从初一就开始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个语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同的题材可以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能力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一定要持之以恒。

6、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教师应该首先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教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的指导,还要规范学生的书写。

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应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本的要求,把握课堂教学的最低目标,以保护每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后5%个别学生分析。

对于这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普遍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上课不听讲,课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即使完成也大多是应付了事,对于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对自己不负责任,这通过他们的答题情况就可以看出

来,他们只要是要求写单词的部分,根本连看都不看,听力内容还没放完,他们的答案早已经出来了,英语试题答十分钟就想交卷。针对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加强他们的学习意识,让他们从自身想去学,否则这类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会越来越多。

初中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2]

八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已结束,总人数50人,平均分17.5及格人数0人,最高分74分,最低分13分。针对学生考试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试卷进行分析:

一、试卷评析

考卷总体来说,难度适中,既有对基础知识考核的环节,也有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更侧重于对双基能力的考查。

(1)选择填空考查得比较细,也很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覆盖面较广,较细,重点、难点突出。

(2)完形填空和选词填空题:

这两个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应用情况, 需要学生从文章的上下文, 前后句来做出判断, 从中选出正确的符合文章要求的答案和单词。但是从学生做题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文章意思,掌握做题技巧, 而且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粗心错误, 所以失分较多,尤其是选词填空。

(3)阅读理解题;

这个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文章阅读水平。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时之功, 需要长期的努力。学生在这个题中的失误之多反映出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 所以学生在这方面失分与平时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也是我们应多加重视的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从分数上看,比第一次月考好一些但不是很理想,从这次考试也看出一些问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每个大题都有丢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生对一些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凸显。优生与差生差距较大。

三、下一阶段努力方向

1、下段时间要加大听力训练的力度。适当增加练习量。

2、加强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培养。

3、加强阅读、写作训练。

4、立足于课本知识点,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记忆。 通过这次考试,深刻地体会到不仅要摸清学生存在的问题,更要从中找出平时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争取今后教与学的相互提高。

2016年11月12日

初中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3]

11月13日进行的2016年秋季期中考试的英语考试是对七年级学生学习新课标人教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的预备部分1-3单元和正式部分1至4单元的一次检测。本次考试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方面,特别是重视考查学生词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一.基本情况

本次七年级考试成绩分析如下:

二.试题情况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具体分析如下: 第I卷

听力部分(20分)

第II卷(100分)

三、试题分析

1.试题方面

就整个试题而言,考题难度适中,大部分试题能够体现目前注重基础、体现能力的考试命题要求。

2.试卷方面

本次考试题型,分为听力部分、单项选择、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连词成句、

句型转换和写作几个大部分,各部分难易程度不同。大部分题都比较基础,和平时的练习比较起来相对集中一些,更能反映出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中的问题。

此次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内容为与日常教学相关的材料,与所学教材难度相当,较为简单。朗读速度适中,对平日教学的听力训练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但在第一节中还是有部分学生容易犯书写不规范的错误,也有些学生“g”、“j”不分,“r”、“l”混淆,因而造成较多失分。这学期对学生在听力方面的练习不是很多,除了在课堂上少量练习外,平时课下学生几乎得不到练习。

单项选择,突出了课本和平常练习中较基础的知识,学生训练较多,此部分得分较好。

完形填空,对于我校大部分基础较薄弱学生而言觉得难度较大,因选项具有大的灵活性,而学生在平时对单词的记忆和对句子的积累还不够牢,而且也没有掌握好做题技巧,没有联系上下文推测出正确答案,以至于此部分得分较低。

连词成句,由于平时练习较多,且反复强调大小写及单词、字母的正确书写,因此这部分得分比预计要好。但在句型转换部分,平时训练得还是较多的,部分学生在此题得分较好,但大但部分同学由于底子薄,只能在掌握得较好的某一两种的句型转换上得分,也有学生顾此失彼不是多了这个就是漏了那个,答的不好,得分非常低。

写作部分在上课时有所涉及,得分较高。只有极少数学生在这部分未动笔。

四、分析原因

由于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力气在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落实字词的读写,所以有部分班级没有按照预期进度完成新课。以至于相关知识基本上拿不到分。学生单词存在遗忘快的问题,因此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这类理解题型上非常吃亏,在书面表达上由于单词的失误,缺少动词也不能拿到理想的分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在于教师和学生本身。 教师方面的原因:

这段时间由于课时多,时间紧,因此对学生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落实不够,这也是这次考试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从这次考试中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学生方面的原因:

1.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且大部分学生毫无学习习惯而言,记忆知识极难,遗忘知识快,过去滚瓜烂熟的东西一段时间不用就忘了。

2.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正确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3.理解能力不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失分较多,不能理解通篇大意。

4.不能熟练运用学过的句型。很容易漏掉be动词。

五、今后采取的措施

抓好单词、词组过关,狠抓知识落实。在进行单词和词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读准音,然后反复读单词和词组,并找出同义词、反义词、类似用法的词一起记。在进行句型时,以小组合作等方式举一反三,反复练习课堂上学习的句型。平时督促学生多听录音磁带,一星期集中训练两次听力,在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和听力能力上多下功夫,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和听力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学生自读文章找出其答案,在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而且讲解文章时,注意生词在句中的运用、注意文章里出现的词组,注意对关键句子的理解。针对学生阅读能力差的问题,将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拓宽

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不会用英文写作文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作文是由句子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需要用正确的句型、正确的词组,正确的时态构成。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书写方面的好习惯。写好作文,没有诀窍,只有多写多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抓好双基知识的训练,打牢基本功;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掌握语法规则,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上课时的听课习惯,要求学生全神贯注,要和老师同步思考出现的问题;讲课时,尽量使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在平时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能力,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在培优辅差上下功夫,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优秀率和合格率。

初中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4]

2016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英语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我校全体英语教师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就英语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一、 试卷结构

1、试卷的结构和具体内容见下表:

1

二、 试卷特点:

1.试卷注重基础,体现灵活运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2.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性。淡化语法,强调能力。语法知识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命题者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中心放到了根据上下文中和一定的语境中,让语法测试试题具有更积极和更现实的意义,能更多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三、试卷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1、两极分化较大,合格率偏低,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任务依然艰巨。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生对一些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也就谈不上运用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理、有效地训练,仍应引起一些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3、依纲靠本重视不够。没有突出教材的指导作用。本次考题中有许多试题都能在课本及中考指导用书中找到原型,但考生的答对率并不高。

4、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今年的中考试卷中有许多试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但考查的结果却暴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些题的得分率都比较低,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而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语法,学生背语法。

5、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中国式的英语较多,拼写错误也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的训练仍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各题得分率如下(抽样统计)

三、典型错误分析

1、听力。听力题中错误较多的小题有:第1,7,9,12,16,18,19题。

2

第1题学生往往对时间的间接表达不熟而容易犯错。

第7题学生对月份,星期,日期的表达不能掌握。

第9题考查对情景交际的反应中西方之间有差异。

第12题考查情景交际,学生往往会犯错误。

第16题考查学生对听力材料中细节的把握能力。

第18题学生主要要抓住对话的 细节来回答.

第19题也考查学生对细节的把握。

2、词语释义。本题错误较多的是28,29题。

3、单项填空。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都与课有标紧密联系,但得分不高。其中考查交际用语的有32,35,40;考查代词的有38题;

易错题33,37,,39,44,45,48,50题。

31题考查学生对冠词的应用,考察定冠词特指的用法。

32题是情景交际,学生往往会选择错,

34题是对介词短语的考查。

42题对介词的应用的考查,学生不熟悉“花费”的用法。“spend with sb.”48题也是对介词的考察。

45题根据句义,得奖应该感到高兴,所以应该选应选B.

50题考查倒装句宾语从句,应该结合回答选择D。

4、完形填空。这片完形填空来自于八年级教材。学生之所以得不到高分是因为对教材掌握不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够熟练,对文章不是足够的理解,不会结合上下文应用所学的知识答题。

5.阅读理解。阅读主要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抓住文中细节,选出正确答案。本题学生不能得分,是因为掌握的词汇不够,不能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不会结合上下文推敲单词意思,不能通过题目找到与题相关的叙述。

6、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易错题有76,,78,79,80。

76题应该结合句义,填写代词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后接名词应该填him;78题错误是因为学生对数词中序数词的应用不熟悉;79题是拼写错误;80 题考查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

7、翻译。不能得分是因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不牢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

8、书面表达。书面表达以“________________ is /are important”为题,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应写出好的作文,但在阅卷中我们发现书面表达式考生最薄弱的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平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错失了形成英语思维的关键期。基础差不扎实,表达不妥当,导致语言表达不流畅或产生歧义还较常见,在单词拼写、句型和语法方面错误还较多。主要错误有:

(1)部分考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有的同学抄短文,甚至不写。

(2)基础知识不落实,单词不过关,单词拼写错误百出,大量的单词写不来或用别字,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大小写概念模糊)等等。

(3)不能用英文正确表达含义,表达不地道的现象非常普遍,中文式英语较多。

四、今后英语教学建议

1、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己平时应注意学生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力的培养。

2、加强阅读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今后要有意识地选用一些难易适中的文

章,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

3、面向全体学生,做好防差补差的工作。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抓两头、促中间,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

4.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词汇教学不仅要重视,还要讲究方法,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既教词汇,更关注词汇使用的语境,注意常用词汇的使用和辨析,以及一词多义的掌握。

5.确立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试题是分值较高的试题,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切实搞好语篇教学,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增加英语阅读量,题材、体裁要尽量多样化,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作题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驾驭语篇的能力。选材要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时代性、生活性和社会性。要认真抓好平时的规范训练,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案的好习惯,尽可能减少由于审题不仔细、答题符号不规范等不必要的失误。另外,还要善于分析学生,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合理安排好教材知识梳理、专项训练和应试技巧指导。

初中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5]

一、 试题特点:

1、本试卷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通过运用各种题型综合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能力,如语言知识题,在语境中考查学生运用词汇及语法的能力,体现了任务型语言评价的理念。

2、试题内容设计上很贴近教材的目标话题,既检查了已学语言目标,又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3、试题关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如,词汇运用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面向了基础中等的学生,另外,学习技能题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有不同的发挥,体现了评价的多元性。

4、通过对全卷的综合分析,我们感觉试题层次清楚,梯度较明显。关注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5、不足之处,听力部分没有给学生阅题时间,语速较快,阅读部分话题不太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阅卷后,为及时得到教学反馈信息,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我对所带班级试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将英语考试情况浅析如下: (一)、全年级成绩统计

(二)、试卷情况及简要分析

其各题得分情况如下:

各题答题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1、听力部分 虽然试题难度并不大,但此题得分不理想。一是平常训练不到位,学生语感不强。二是缺

1

乏系统的听力训练,学生听力差。三是题与题之间间隔时间不够长,对于我们这个层次的学生来讲听力语速稍快,可能也是导致听力题得分不高的原因之一。

2、单项选择 难度适中且知识覆盖面大。这些知识点都是平时强调的,学生没巩固,有的上课不听。

3、完形填空 此题难度适中,但是得分率不高,,主要原因是不会上下文的联系。

4、阅读理解 难度适中,得分率较高。其中得分稍低的是最后一小题,主要原因是学生理解文章不透,阅读能力差造成的。读短文回答问题,相对较差,平时学的不扎实,学过的单词已忘记。

5、词汇运用 此题比较简单,得分率也相对较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形容词比较级的使用,大部分学生能够仿照示例写出正确的句子。

6、书面表达 此题是七个大题中得分最低的一个题。其中最高得分有9分,最低得分0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句子结构掌握不清,写不出单词,更无法组成英语句子,学生书写差,大小写不分。

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从答题情况反映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够准确、灵活性较差;基本的语法概念较模糊,句子的基本结构把握不住;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书面表达极差等。

三、教学建议

1、加强《课标》学习,改进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应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增强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观念,改变一些传统做法,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科学地用好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本质,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加强听说训练,提高听力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让他们多听英美人士的录音,在课堂上多用英语组织教学,通过听读、听说、听写等多种形式不断刺激听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听觉灵敏度。

鼓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在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的口语语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为他们发展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3、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要多选用内容健康,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短文,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4、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决不能满堂灌。加强听力,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 2

养学生积极大胆地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思想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分析结果表明,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突出,教师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加强思想、情感教育。从各方面关心、爱护、鼓励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效地缩小差生面,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3

初中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6]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的难易程度定位在面向大多数学生。该份试卷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题型分析:

1.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题共15道小题,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注重能力考查。考查以动词为主,兼顾其它词类,并考查句法和语言点。考查的方式突出了语境。

2.完形填空

文章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重点突出了对单复数和语言点的考查。

3.阅读理解

本大题包括五篇文章,安排较合理,难度适中,既有日常生活的题材,又有表格图片解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五级有关读的目标描述,问题符合“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等目标描述。阅读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理念。通过阅读短文,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的难度不很大,完成任务的环节也比较简洁。

4.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中仿写与课本内容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是对教材的深加工,做到了学以致用。创新写作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程标准》有关写的目标描述,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三、典型错误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填空中,错误率较高。主要问题是对单词没理解透,平时讲过的语法没记住,不能灵活应用。交际运用失分较多,主要是课文掌握不到位。

书面表达中考生的主要错误有:

1)在完成句子时不尊重原句的中文意思,改变了句意;

2)不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差;

3)思路不清晰。

4)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

5)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整洁。

书面表达部分中常见错误形式:

1.时态错误。a.时态混淆 b.时态前后不一致 c. 主谓不一致

2. 句子结构错误。

3.单词错误 如:make写成mate等。

四、问题及对策

(一)主要问题

1、学生两极分化明显。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任务依然艰巨。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生对一些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也就谈不上运用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理、有效地训练,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3、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试卷中有许多试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但考查的结果却暴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而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语法,学生背语法。

4、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中国式的英语较多,拼写错误也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的训练仍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对策及建议

老师要更好地把握《英语课程标准》对日常教学的指导。英语测试强化“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原则,基础知识的考查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变为注重语言意义,并要求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其特定的含义,在情景设计上更加灵活和实用。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在注重语法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语言的应用价值。

1、抓好听力训练关。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把习惯变成能力。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有关五级听的要求,加大听力训练量。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技巧, 还要扩大听力资源,使学生能尽可能多的获取语言输入量,使其听力水平逐步提高。

2、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创设情景,促进口语交流。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正确使用语言。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写有助于开展口语交流活动的材料,要设法创设交流活动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强化阅读,正确引导,开阔视野。随着《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考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已由过去五个W的浅层考题过渡到找出短文主旨、推断深层涵义、文中细节和猜词解义,特别要注重语篇和应用。为此,在初中阶段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提高考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而且要帮助考生掌握阅读技巧。

4、循序渐进,加强训练,提高写作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平时的训练时,要分阶段进行,有内容,有侧重。要学生学会谋篇布局的能力,找准切入点。要学会互评作文。同时教师应加强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注意书写习惯,增强写作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6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第七篇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是余江县统一命题,主要考查的的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的内容,总分为100分。试题考查学生有效、准确记忆的东西较多,但又有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试题。全卷包括13个选择题,5个大题目,与中考题量基本一致。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成绩分布情况,总体成绩很差,86分的A没有一个同学达到,最高分只有84分。8个B,C\D的学生则较多。

2、透过学生答题分析,可以看出(1)学生只要态度端正,能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即能取得较好成绩。(2)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分析其根本原因,就是体现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有效地听课,不能主动简要地做好笔记,不能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能积极进行习题训练而达到提高的目的,这部分学生似乎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来学习。(3)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抱着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科考试无所谓的态度,把选择题随便一填,其他就放空的情况。

三、今后师生努力目标

1、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要努力、刻苦、勤奋,真正做到听一听,练一练,想一想,议一议,问一问“五个一”的要求。

2、教师应该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研,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同时扎实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及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训练。

3、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记忆,及时总结,使知识点形成网络结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向其他学科老师学习,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2]

这次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明确得失,寻找不足,使本人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的胜任教学、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现对这次考试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是自主命题,主要考查的的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的内容,时间90分钟,总分为100分,试卷结构分为选择、填空与简答、分析与综合三部分,与中考题量基本一致,难易适中。是一份既考查学生有效、准确记忆的东西较多,又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试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成绩分布情况,50分以上的2人, 36分以下即不及格的为4人

2、透过学生答题分析,可以看出(1)学生只要态度端正,能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即能取得较好的成绩。(2)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有效地听课,不能主动简要地做好笔记,不能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能按时完成平日作业的,这部分学生还没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3)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抱着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科考试无所谓的态度,把选择题随便一填,其他就空下不予理睬态度不端正。

三、今后师生努力目标

1、多作思想工作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要努力、刻苦、勤奋,真正做到听一听,练一练,想一想,议一议,问一问“五个一”的要求。

2、精讲多练,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研究与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及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训练。

3、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记忆,及时总结,使知识点形成网络结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密切配合班主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使学生在明年的会考中考出好成绩。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3]

一、试卷情况:这次化学出题的范围是前四章。有适当的区分度,体现低起点,缓坡度,难易适中。

二、基本情况:

平均分是55.67分,参考人数43人,优生5人,差生5人。 及格17人,及格率39.5%

三、成绩和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保持的较好。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可以。

(二)存在的问题:

1.细节:字写错:如过滤的滤,明矾的矾。

2..典型错误分析:

1)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如第3题,学生误选C项。

2)概念理解不透:如第23题(5)小题,学生不能正确地根据题目要求从微粒的角度去思考质量守恒问题,所以选项五花八门。

3)化学用语的书写及意义掌握不够:如第21题,反映出学生对原子、离子、分子、化合价及化学式这些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意义模糊不清,所以出现原子的符号与分子的符号混淆、不能正确地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等一系列问题;再如第23题第2小题,第24题,由于学生对化学式的书写还没有完全掌握,物质的用途掌握也不是很好,而且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训练,所以错误率较高。

4)实验操作规范化、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第26、27题,反映了学生对一些基本操作仍然有出现盲点的情况,如液面不应高于滤纸边缘;对装置不能正确认识,主要原因是实验原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

5)语言表达能力差:如第28题,很多同学写了很多,但化学术语不会用,语言表达不全面,反映出学生思维不够全面、严谨,表达能力差,不能做到天衣无缝。

6)解题规范性不够:如第28题计算题,表达方式、计算格式、计算结果处理因为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较多。

四、 改进措施

化学试题关注双基,重视实验,题量适中,难易适度,区分度好,体现了初中化学的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试卷侧重检测学生的化学素养,尤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应用性、开放性,对“双基”的考查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复现和技能机械组合的记忆模式,试卷对我省化学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五、下阶段教学计划:

⒈加强备课,做到组内教师之间资源共享,集思广益。认真钻研课标、教材,主要研究教学重点如何把握、难点如何突破 ,认真讨论并精选习题。

⒉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习惯和态度,培养态度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课堂内的习惯外也要注重学生课外的习惯,使学生内

心真正地喜爱化学。

⒊实验激发兴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们将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每一次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学生只看热闹、不看门道,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准确描述、科学分析,要注重实验教学的科学性、严密性,让实验真正地为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⒋训练促进复习,化学学科的特点是既要有严谨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以外,还必须要具备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积累和掌握。所以重视双基是我们当前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加强训练则是促进学生复习巩固的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因此我们尽可能每堂课都要有一定量的训练内容,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⒌作业培养态度,每天的作业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对错误率较高或偷工减料的学生做到当面指导、当场订正、当时评析,不断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化学的优良品质。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取分层教学与辅导。

六、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

1.姜紫维:计算题理解不透题意,可见知识点应用不灵活,造成失分。

2.王中祥:化学方程式书写不熟练,丢三落四。

3.梁冬旭:问题很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熟,丢条件落符号;审题不清,对化学式的理解不到位,让组一个陌生的化学式就懵了;实验操作掌握的不灵活,知识点不会用。

4.杨婉莹:化学式书写不准确

5.李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熟,不配平,丢8分。

6.汤彦贺:计算题理解不透题意,知识点应用不灵活,审题不清,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均不熟.

7.吴媛媛:59分,化学式书写不准确,化学方程式书写有误,净化水实验不清,验证质量守恒实验不懂,计算题理解不透题意,基本功不扎实。

8.孟佳仪:化学式书写不准确,化学方程式书写有误,净化水实验不清,计算题理解不透题意,知识点应用不灵活,

9.王艳婷:化学式书写不准确,化学方程式书写有误,丢条件落符号;审题不清,计算题理解不透题意,知识点应用不灵活,

10.屈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熟,不会配平,对化学式的理解不到位,让组一个陌生的化学式就懵了;计算题理解不透题意,知识点应用不灵活。

11.张海成:化学式书写不准确,计算题理解不透题意,知识点应用不灵活。

12.李冬兵:计化学式书写不准确,审题不清,计算题理解不透题意。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4]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教版)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如选择题第7、8题,填空题12、13题实验和探究16题(3)、20题,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主要有第7、11、13等题。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硫化氢燃烧和高锰酸钾分解的表达式错误率就很高。得分率约为10%。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16题第3步、18题

(2)、(3)步表现比较明显。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16题第3步、18题(4)语言文字描述不能言简意赅。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20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14题(2)得分率不足10%。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期中调研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4.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理念

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5.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算错、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四、试卷(见纸质)

五、参考答案

(二)填空与简答(1分/空)

11、2Ca 2H2O N(氮) O(氧) Al(铝) CO2(二氧化碳) SO2(二氧化硫) H2O

点燃

12、(a)(b)(c)(d); 硫化氢 + 氧气==二氧化硫 + 水

13、;化合反应 加热

14、(1)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 31.5%

15、 小 a 外焰

(三)实验与探究(16--19题1分/空)

16、(1) 分液漏斗 集气瓶

(2)氧气或二氧化碳

(3)E瓶中装满水正放,气体从b端通入(或E瓶中装满水倒放,气体从a端通入)

17、二氧化碳 无明显现象 变浑浊

18、(1)绿 (2)药匙或纸槽 (3)胶头滴管,蓝绿 (4)黑

能与盐酸反应 II 加热会分解

19、(1)氢气 氢氧两种元素

(2)过滤

(3)蒸馏水

20、(每小题2分)

(1)氢气与氧气的实际体积比和理论体积比不符

(2)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2016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第八篇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一、试题评价:

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物理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市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3)体现新课改精神

此次测试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难度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试题的素材、内容方面体现考查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探究创新,突出学科特色,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这些紧密联系社会、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物理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法。注重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规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不只是停留于

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并通过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物理语言表述不清;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

2.实验基本技能差。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物理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物理现象;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计算能力薄弱。

四、我的感受:

1、中考命题科学严谨规范,使得任何猜题押题的行为纯属徒劳。但我们如果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集中精力研究“考试说明”并梳理其中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是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2、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逐步实现由以考察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在继续加强“双基”考查的同时,重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景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开放性、探究性题目出现并逐渐增多,考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考试的难度逐步降低(一般控制在0.7左右),考查面越来越广,引导我们教学面向全体。

3、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起点不要过高,不可只注重能力拔高,忽视基础,忽视物理的双基教学;不可只注重资料,忽视教材研究,挖掘教材到位;不可只注重题海战术,着眼点放在做题选题上,忽视原题研究、变式和改变,忽视规律总结和学法总结;不可只注重复习的时间长短,忽视新授课中基础掌握和能力培养;忽视对考试说明、课标学习、研究和落实,平常的教学不可只注重知识的结果,忽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规范训练(物理用语规范、书写认真、语言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答题条理、计算题解题步骤规范等)。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篇2]

一、试题评价:

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物理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县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11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3)体现新课改精神

此次测试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难度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卷中第25题;试题的素材、内容方面体现考查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如第10小题等;加强对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0、21、22、23题等。

(4)探究创新,突出学科特色,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1、2、3、5题,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这些紧密联系社会、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物理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法。注重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规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不只是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并通过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第25题通过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回味物理学习过程,悟法开窍。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物理语言表述不清;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如21题、24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6、25题;不会分析物理图像如6题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物理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21、22、23题。

4.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3题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物理现象;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如17、21、22题。

6.计算能力薄弱。

四、不足:

选择题3有问题,B选项也应该是错误的,不是大量分子,而是所有分子。

五、我的感受:

1、中考命题科学严谨规范,使得任何猜题押题的行为纯属徒劳。但我们如果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集中精力研究“考试说明”并梳理其中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是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2、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逐步实现由以考察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在继续加强“双基”考查的同时,重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景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开放性、探究性题目出现并逐渐增多,考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考试的难度逐步降低(一般控制在0.7左右),考查面越来越广,引导我们教学面向全体。

3、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起点不要过高,不可只注重能力拔高,忽视基础,忽视物理的双基教学;不可只注重资料,忽视教材研究,挖掘教材到位;不可只注重题海战术,着眼点放在做题选题上,忽视原题研究、变式和改变,忽视规律总结和学法总结;不可只注重复习的时间长短,忽视新授课中基础掌握和能力培养;忽视对考试说明、课标学习、研究和落实,平常的教学不可只注重知识的结果,忽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规范训练(物理用语规范、书写认真、语言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答题条理、计算题解题步骤规范等)。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篇3]

一、试题评析:

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体现了新课程考试的特点,比较符合《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结构稳定,题目结构、分数分布与这几年期中试题基本相同,试卷考察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的内容,与我们考前对各章的分值的估计基本一致。试卷版面设计清晰,插图清楚,在需要学生注意的地方都特别标注。试卷能反映出各章节教学目标的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注重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检验,能真实的反映出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和能力,也能有效的考察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试题有益于引导教师关注平时的教学,有益于物理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积极研究教材教法,促进老师在教材处理、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学重点的展现、难点的突破、教学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课堂中的发展性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试题能引导教师自觉抛弃题海战术等时间加汗水的做法,减轻师生过重的教学负担,促进教师理性教学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学生答题错误处分析:

试卷共28题,在多选题的题当中,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第12、13 小题,第19题考察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理解有的学生不清楚;在22题用刻度测物体的长度有的学生出错。;第23题的杠杆的力臂有的学生出错。对于计算题的27、28题有的学生公式不写,有的学生把力搞错,说明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有待培养。

三、下阶段教学要求:

通过分析,针对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要求:

夯实双基:加强双基教学是一个共性的、持久的话题,实施新课程与落实双基不是矛盾的,深入推进新课程不是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在落实双基的过程中讲究过程与方法,重视师生的体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的教学,或者说离开了它们,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根基。

深化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有效利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猜想与假设,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能正确运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完成探究任务并对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与论证。

加强实验教学:物理大部分基础知识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而总结的规律和结论,优化实验教学,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基本仪器的操作方法,了解实验步骤,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培养动手、观察、分析和创新的实验能力。

优化教法:在物理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讲授、讨论、实验、练习、体验、评价、巩固和探究等教学方法或手段,并要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贯彻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要高度重视以教学设计为起点的教学研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生成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良好习惯:要通过有意强调、课堂提问和作业练习等途径加强学生准确运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通过阅读、观察、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捕获信息(包括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按照教材中的范例及中考参考答案的要求规范学生的答题习惯。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篇4]

一、分析目的

为了对前段时间初三物理教学的全面评估,同时也为了对下阶段的教学工作明确目标和方向,圆满完成2016年中考目标,特对本次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如下:

二、试卷本身的分析

1、题型分析

(1)填空题20分;

(2)选择题20分;

(3)实验题25分;

(4)综合应用题15分 本次试卷总体上题量与中考相同,阅读量不大,试卷难度不大,考查知识全面,有较好的区分度的题目很少。试卷在注意科学性、思想性的同时,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的知识,注意面向学生全体。

2、考查的面广而细,有利于全面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便于查漏补缺。

3、重视实验及评估等考查。

三、试题的基本特点

1.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从多层次、多方位自然融合三维目标。

.将基本知识与技能融于社会生活情景中进行考查。

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穿插有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漂游、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坐出租车、水质量的测量等内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在全卷23道小题中,很多试题的设计是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这些试题提高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试中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考查力度。

3.体现对物理方法的考查,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挖掘。

实验题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能力和方法的考查,第20题以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水的质量实验为依托,通过对仪器的调节、实验数据的处理等过程,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第21题是一道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法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大要素等内容。

4.试题融入探究性和开放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试题进一步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题目的答案极具开放性,这些题目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优秀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其创新能力的舞台。例如第20、21题,是一道集探究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好题,不但要知道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相关的探究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缺失一项就会导致扣分,这2道题的设置深化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第22题以“坐出租车”为内容,结合生活中的专用发票,通过计算让学生知道坐车多远应付多少钱,在第(4)问中“提出一条安全行车的建议”问题,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5.计算题量不大,计算难度不大

试卷中的计算题量不大,涉及计算的试题有第14、22、23题,计算难度也不大,尤其是第22题,计算过程简单。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简单的计算问题时,应尽量采用口算或笔算,逐步减少对计算器的依赖性,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

1、狠抓教学常规,重点是在课堂教学,注重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习题来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逻辑思维以及计算能力,多做实验,由直观的实验来展示物理规律。要尽量多的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2、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到,有很多学生非常喜欢我们自己出的专题小试卷,所以我们备课组会一如既往发挥集体的智慧,充分利用这些小试卷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作业要精心布置和及时批改,多进行一些小测试,反复练习知识点,尽可能地调整学生的考试心态,真正让他们克服粗心的毛病(中考题简单,最忌粗心),我相信中考一定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刘赟昌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篇5]

一试卷分析:

本套试题共五大题,二十五个小题。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试卷结构稳定主要考查了从第验技能的检验。试卷基本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和能力,也能有效的考查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试卷有益于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积极参加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在教材处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重点的体现难点的突破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二成绩分析:

九年级五个班310人参加考试,其中优秀人数104人,优秀率35%,及格210人,及格率70%,在这五个班中最高分67分,最低分只有12分,这表明了学生的成绩两级分化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在培养优等生的同时照顾到这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三错误原因分析

1、填空题:分值:16分,本卷填空题相对容易一些,得分率较高,总体看没有典型的失分之处

2.选择题:分值:20分

错误原因分析:

选择题的第二题第七题是错误出现较多的题,主要包括参照物与杠杆知识,不能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3.作图与实验探究:第一道作图题是最小力的图示画法掌握不牢固,第二题作图题根据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画出物体受力的图示时,不能准确判断摩擦力存在的条件,而导致多画了摩擦力,失分率较高超过50%, 第三道实验题学生不能从物理现象中提炼出物理问题和物理知识,语言拉杂,错误较多。

4,综合应用题:

综合应用题第二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题,五个班级学生仅有60人答对此题,人数比例不到20%,其中答对的学生中不排除有部分学生是蒙对的,而不是真正的理解。

在关于滑轮的教学中,我一再强调从定滑轮绕过的绳子不能算吊着物体。从这个角度出发,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两段绳子吊着物体,所以得出错误答案,失去8分,这也是导致了学生成绩优秀率较低的一个原因。

在本题中,连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就是承担重物绳子段数最多,也就是3段绳子,所

以绳子自由端拉力是总重力的1/3,所以整体由第一题的错误导致全部错误而失分。

综合学生的答题与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基本知识:如概念公式能理解并加以应用。出现错误较多的为作图,试验和综合应用。这反映了学生的技能的缺失,对过程和方法没有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也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既如何提高学生的试验探究能力,如果对知识有效的消化总结,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多变的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实际的问题。

四考后反思和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课堂四十五分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课堂教学在下功夫。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上的要想精彩又有成效离不开课下精心的设计,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开动学生思维,如何对知识进行巩固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在课外时间静下心来认真细致的备课。

2、做好课外辅导:根据人的大脑的遗忘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一天后会遗忘大部分,因此学生做好复习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的重要方法。而学生的复习如果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外要经常下班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加以解答,在课外分层次,分目标给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起到培优补差的作用。

3、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当今的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其中包括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与点拨。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动手动脑,从而有更大的提高。具体方法有:多做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实验,分组合作探究一些物理问题等等。

4、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现在的考试要求学生根据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较多,而学生对物理知识、物理语言掌握不是太好,在分析实际问题的时候无法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在叙述的时候就无法表达准确,在平时老师要加强语言叙述试题的训练,加强方法的指导,提高得分率。

物理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社会走向物理的原则,我会不断探索,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中学物理教师。

李新店镇李新店中学物理项目组

2016年11月14日

2016五年级英语期中考试教学质量分析评估报告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命题质量分析 第九篇

五年级英语期中考试教学质量分析评估报告

一、成绩分析:班级人数30人,参加考试人数29人, 80分以上人数10人,60—79分人数8人,60分以下11人,班级平均分68.3 及格率:62%,优秀率:34%

二、试卷结构分析:本次试卷分布范围较广,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内容和重难点。让学生在考查自身学习水平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试卷内容涉及听、读、写,很好得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且试卷的设计有一定的坡度,能够考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让教师和学生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另外,该试题增加了部分新题型,对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和典型错题分析:总体上来说,学生答题情况和平时出入并不是很大,基本上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出错的题目较多的有第六大题单词辨音,反映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对英语语音知识掌握欠缺太多,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就很难区分单词读音的不同,基础好的学生也因为该知识点的复现率较低而遗忘较多。第九大题的改错题型,因为这道题属于新题型,学生对于此类题型比较陌生,加上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大部分学生失分严重。笔试部分的连词成句出现较多的失误,平时学生对于四会句子的识记做得还不够,其次,对于该类题型的答题技巧掌握得也不够熟练,书写格式还

有少部分的学生掌握得不够扎实,出现了大小写和格式的失误。第十一题的阅读学生出现的失误较大,平时对于学生的阅读训练也还不够。

四、反思和建议:我认为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基础较差,两极分化很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抓得还不紧,且学困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普遍降低;第二,在复习的时候,训练不够多,造成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听力第二题失分严重。第三,学生单词记忆力度不够,这跟教师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不够是有很大关系的。在接下去的教学中,需要重点抓落实单词句子的记忆和背诵,同时对于答题技巧的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西沟口小学 贾静静

2016年5月3日

五年级英语期中考试教学质量分析评估报告 [篇2]

一、成绩分析

二、整个年级的成绩分析

总人数189人,总分为10334.5分,平均分54.7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1分,及格人数82人,及格率43.4%,优秀人数47人,优秀率24.9%。

三、试题的特点

(1)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要目标而命题,依照课程标准,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出题的重点,其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2)渗透了能力考查要求。

(3)突出交际用语的表示方式,增加了学生认读理解的能力。 四、下面就试卷的总情况分析如下: 试卷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1、单词的分类,是属于学英语最基础的知识,注要考学生的基础掌握如何。但从卷面来看还有许多学生不能完成。

2、单项选择,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态的掌握情况和语法的知识,从卷面上

看得分不是很高。

3、联系上下文完成对话,完成是平时所熟悉的句子,有少部分学生的完成的不好。

4、看图写单词,这道题能考查理解句子意思,然后理解单词所配的图,再填空,许多学生完成不错。

5、改错题,这题学生错最多的是第4小题,他们不懂Joho是第三人称单数,所以就导致不懂改正。

6、看图填单词,许多学生不能理解短语的意思,这道题完成的不好。

7、连词成句,本题较简单,学生多数能完成,失分少。

8、阅读判断,学生在本题扣分很多,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审题不够认真,没看清楚;二是学生练习太少;三是不注意看问题与短文的意思是否相同。

五、改进措施

1、课前必须了解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熟悉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2、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能力。

3、听录音带,让学生读准每一课的音。

4、围绕教材主题,设计拓展课堂教学目标。

六、几点教学建议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句型的训练。

2、基本语法教学一定要与语境相符,操练语法要有“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

3、培养阅读能力,试卷上每一题都要求学生阅读,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就能达到《课标》的规定。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要先分析语言材料,才对问题的答案,实践越多,提高也越快。

五年级英语期中考试教学质量分析评估报告 [篇3]

转眼间,本学期的学习又已过半了。正好期中考试,那就借由这份质量分析,作一阶段小结吧。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题目量不大。试卷共分听力与笔试两部分,其中,听力包括四道大题:听音选词、听音猜图,听音辨句和选应答语;笔试部分包括五道大题。就题型及内容分析来看,本份试卷的难易程度为中上。一是因为本试卷单词量较大。笔试部分的写词语有二十个单词。二是因为题型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不仅有比较直观而且常见的听音选择的题目,试卷中所占分值更多的是一些听音理解后选图,这样的题目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再现所学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同样在这些题目,完全可以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

二、从这次考试的成绩来看,学生成绩并不理想。

从卷面来分析学生丢分的原因,无外有二。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其实这次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绝大部分都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及巩固过的,但从卷面反映出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此掌握并不太扎实。单个的词认识,但一碰到其它单词干扰,就出现了判断偏差,很多句子在课堂上都可以熟练地和老师进行对话,但

是一旦这些句子出现在纸上,并且需要学生以书面形式来再现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就出现了困难。二是平时对题型训练较少,造成已掌握的知识点不能正常发挥。

三、今后措施

通过这次考试及分析,我发现五年级学生目前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发展能力是不均衡的。一般来说,学生听的能力强于写的能力。所以,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于写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加强。另外,从现在的考试趋势来看,五年级的英语考试题型已经由以往的单一走向多元化,由单纯的考查知识再现变为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从学生目前现状来看,学生已经出现对由试题来检测知识能力的这种方式的不适应,以及对多元化题型检测的不适应,所以,下一步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该方面的训练。

五年级英语期中考试教学质量分析评估报告 [篇4]

一、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考察了单词的发音、单词的组合、分类、句子的灵活变化运用以及短文阅读,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渗透了能力考查的要求。内容丰富,考察全面,尤其着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能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的积累,测试出学生的语言功底。

二、 成绩分析。

本次检测共十六人,卷面总分100分。最高分81分,最低分32分,平均分62,优秀率为13%,及格率为 69%,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语音、词、词组、语法等方面。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发音异同题,单词补充完整题,是属于基础知识,失分严重,可见平时基础打得并不牢固。

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用功能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常抓不懈。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阅卷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与拼写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应加强对词的用法及内在含义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的能力,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单词教学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学生在学会了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

2、单项选择和连词成句,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态的掌握情况。从卷面上看学生多数完成的不错,失分点在第二小题上。

今后基本的语法教学一定要与语境相结合。进行语法操练时,要坚持"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抓住话题,联系语境,确定语法结构,明确语法功能(交际功能)。要重视语法知识对于培养语言运用功能的基础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

3、选答语、阅读题,学生失分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学生审题不够认真;二是学生单词积累不够,运用不灵活;三是学生练得太少或者说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学英语。

所以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又一重点。《课标》规定"学生应达到一定量的课外阅读量"。其实,试卷上每一题都要求学生阅读。我们常说,"这类题目已讲过x遍, y个学生不会做。"这不是因为学生没有听懂老师所讲的题目,而是因为学生不会阅读试卷上的题目,对不上适用的语法结构。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教师在平时讲解阅读理解题时,应着力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材料,而不是核对答案。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首先要实践,其次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要经常地接触,反复运用。要明白实践越多,提高也就越快。

4、 卷面凌乱,字迹难认。因此加强书写训练,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016/11/10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