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0    阅读: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篇一: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基于教研组的课堂观察行动研究

第20卷第3期

2011年6月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Vol.20, No.3

Jun., 2011

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教研组的课堂观察行动研究

黄映玲1,张 檬2

(1.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520;2.北京市三里屯一中,北京 100027)

摘要:教师个体的教学反思往往很难全面.以教研组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实践探索,运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借助观察点、观察量表定量反馈等具体措施,改进教学设计,提出走向专业研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课堂观察;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11)03–0067–04 高效的教学是通过优化教学行为,将各个教学环节高效地整合到一起促进学生高效地参与数学学习,并获得优秀的认知成绩、良好的认知结构、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较强的效率意识、浓厚的理性思维、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的行 为[1].检测教学行为与教学是否有效、高效往往因相对滞后而错过教学改进的最佳时期.已有研究表明,教师通过自我教学反思可以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但是,单凭教师一己之力很难全面观测课堂教学效果.加之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有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带有局限性与偏颇性.能否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能否有一组更准确的数据支撑,使听课、评课的教师对于课堂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如果有,如何定量的获取这些数据?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基于数学教研组合作的方式,运用“课堂观察”的微观分析方法,借助对课堂观察点的定量反馈,教师改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方式,试图探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的途径.现将相关研究过程、实施方法呈现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种方法是“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智慧、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法”.明确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改变了教育研究为专业研究者所把持的局面,为解决教育研究中固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5].并在数学课堂教学观察及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6~8].

借助于现代技术(包括录像、视频分析工具),对教学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客观记录.在分析过程中,根据研究主题(问题),不同的观察者可以进行分工协作,进行编码,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有理有据,可以重复,不断证伪,不断修正、改进、完善研究结论,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是互惠性的,是出于自愿和协商的专业学习活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能受益.而课堂观察合作体的形成与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9~14].

2 研究过程

研究针对某中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现状及改进展开行动研究.2008年9月,对某校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状况的调查,进行学习者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针对在数学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作为研究者和参与者,共同对该校数学教研组的课堂观察研究活动进行跟踪研究.

研究从2008年9月—2010年3月历时近两年,数学教研组的7位教师都参与了研究,重点对其中3位教师,共10节课进行了观察.整个活动贯穿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试图通过基于校本课堂教学观察方法,发挥教师的合力,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学校数学教学效果,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化发展,解决常态教学情景下的高耗、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中学,对提高职业院校数学也具有极重要的借鉴作用.

如何通过课堂观察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验过程中主要经

1 研究背景

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 A. Flanders)于1960年提出,后经他自己不断修正形成“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coding system),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随着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编码表、项目清单等科学、量化研究工具的引入,录音机、录像机等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课堂观察手段与技术,使课堂观察更具可操作性.

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显得相对滞后.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倡导“行动研究法”,“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强调行动与研究间的密切关系,并且认为

[4]

[3]

收稿日期:2011–05–1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教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高效教学行为研究(DHA080091)

68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第20卷

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1 通过观察 发现问题

一般意义上的听课和教学观摩教师比较熟悉,而严格的“课堂观察”教师们起初都很懵懂,或不以为然.

首先,通过对参与研究的数学教师进行访谈研究,了解了一线教师最真实的想法.其次,在专家的指导下,阅读相关书籍,进行有效培训,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分析,运用激励性学习氛围策略和学习心向策略,为数学教研组的“课堂观察”研究作好理论上的准备.再次,运用逆向思维方式,分析教学无效因素,形成课堂测量工具,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制定教师调查问卷统计表,分析影响课堂的主要有效因素,逆向思维,制定了影响课堂有效性的无效因素评价表.只要教师能避免出现无效因素,课堂教学的有效因素就会凸现出来.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无效因素的调查评价表(部分)如表1所示.

表1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无效因素的调查评价

序号 1 2

类别

现象

次数统计记录评价

2.2.1 召开课前会议——设计量表

通过教研组课前会议,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施教者)在课前集中进行有效地商讨、交流.确定课堂观察的目的、重点、量表制作等有关事项,被观察者说课.观察者根据教师的设计来确定观察点和设计量表.课前准备越充分,课堂情境中就能收集到更多、更详尽的资料.以数学教研组中2~3人为一组,明确分工进行观察.在确定观察点环节上遵循,必须具有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特点,提问次数,参与回答的人数、例题配置的个数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挖掘它的外显形式.初次设计观察点不宜太多(3~4个).

各位小组长在制定量表确立观察点时,具体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教学设计上是否有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参照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等,是否关注了学情?目标达成的手段、方法等.

(2)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否精心设计、优化质疑,让提问起到路标的作用,引领学生思维进入思考空间.

(3)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认真地倾听同伴的问答,如何在一对一的问题中兼顾其他学生.

针对观察点设计观察量表,量表的设计要便于操作,根据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需求来确定,有共同合作的目标或研究的主题.观察量表的制定要体现学科特色,如数学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训练、指导.根据确定的观察点自行设计、自主开发的记录工具教师们使用起来是最得心应手的,且方便有效,对讲、听、评的教师也具有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同时,设计量表记录工具也是提高理论素养、设计能力和促进教师

问题设置无梯度,缺乏层次性

设问不准确,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问题

设问题解决的方式往往是“即问即答”,学生可置 以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缺乏思维和过程价值

4

5 学生刚刚开动脑筋时,就抢先给出答案

合作研究的很好方式和手段. 2.2.2 课中观察——收集数据

依据观察点和设计的观察量表,选择适当的位置、角度.观察的科学性、可靠性关系到研究的信度问题及针对行动改进的课后分析报告的质量.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整体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小单元(时间,被观察者,教学内容),设点定格观察,每个观察组的教师着重关注某一方面(关注点,创新点,困惑),收集记录信息,通过记录得到量化的结果并进行分析研究.

其中统计整理是对于记录的简单数据进行推算,得出一些能说明问题的频数、频率、排序等.对于文字记录的材料要按观察量表的设计意图逐条核对文字,或补充、或删减,

8

课 11

平铺直叙无重点地讲述教材内容

习题、试卷讲评课从头到尾对答案,没有共性

问题的归纳、重点讲解

16

用电脑板书替代黑板板书,PPT放映过快,学

生看不清、记不住、不理解 媒

体 一页PPT中文字内容过多,文字与背景对比度运太小,重点内容不突出 用

一堂课无板书;板书无课题;条理性欠缺,未

形成知识框架;学生笔记落实不好

无效因素越少 有效性越高

19

20 评价 标准

或合并转换成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多人合作的观察点观察者必须在一起进行交流讨论. 2.2.3 课后会议——结果分析

包括自我反思、分析观察结果、思考对话、提出改进意见.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对课上情况量化的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达成共识,重构或调整教学设计,修改观察量表,制定后续行动的跟进方案.准备在第二次授课中,针对观察结果的问题进行改进,弥补前一节课的不足,备教材、备学生,避免无效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

在专家多次听评课后,数学教研组长要求把观察做得更细致一些,授课教师上课后在一周之内写出课后反思,观察

通过科学量表的测定,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选择指导学习策略的教的策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教师更有效地教,提高教育的质量.

2.2 确定主题 定点观察

针对现实问题,确定研究主题,进行集体备课,设计制定出观察量表,并进行合理的任务分工.

第3期 黄映玲等: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69

者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给出建议、评价;本组每位教师给授课教师做观察人综述.根据本堂课的教学情况,结合各自观察角度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围绕研讨的观察点主题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自由发言、平等对话,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提升认识.

教研组教师们的体会是运用课堂观察对教学课进行研究,通过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的循环研究过程,加强教学有效性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高了教学设计与反思改进研究的针对性.正是在教研组互帮、互研、反思改进的过程中,教师依靠自己的智慧研制开发了适合本学科改进教学设计的操作工具“数学有效教学观察量表”,使评价课堂教学,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转变.通过研究与实践,明确了观察量表与教学设计及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如图1.

3 结论与思考

课堂观察过程中,作为观察者,所处的位置更客观,观察得更清晰.对面的教师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看到他的优缺点,同时反思自己在教学环节中的得失,及时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调整到最佳状态.通过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收获:

(1)对课堂的评价更加客观.

课堂观察中可以较全面地看到学生的表现,发现平时的教学中,有些学生不好的课堂行为.课后总结,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堂课的教学情况,结合各自观察角度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围绕研讨的观察点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提升认识.每一个准确的数字,每一个真实的反馈,科学的反映课堂的教学效果.此时的评课不再是流于形式的“官方语言”,而是有针对性地呈现课堂情况.教师们在一起针对“失效”的教学设计重新修订,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作为青年教师,这是学习的机会,经历了课堂观察的过程,感到能收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奇效.

(2)走向专业听评课.

具有可操作性的“数学有效教学观察量表”,使评价课堂教学,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转变.观察点的设立为教学增添了一双“慧眼”,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学策略也更加有效.课堂观察让教师带着问题带着任务进入听课课堂,改变了以往教师由于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使每一位听课教师都多了“一只眼睛”.变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的教学行为的判断,为依托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的引领.运用课堂教学观察,能有效地改善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

(3)进行教学诊断,获得具体、明确的诊治处方. 在备课中无论怎样设计教学环节,总要问一句:这个设计学生会喜欢吗?会关注吗?会积极投入吗?会有效吗?采用科学量表进行学习者分析,全面测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依据.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授课教师以平常心上常态课,听课老师以平等的合作议课,让被观察人有所改变,通过反馈,促进自省.利用观察和诊断,发现自身教学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寻找有效的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观察活动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次体检、复查、诊断、康复的过程,让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促进了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师发展的助推器.

(4)教师合作,互助共赢.

课堂观察是一个基于教师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改进教师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有相同关注点的教师结合成一个观察小组,在组内进行交流、研讨,思维的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以合作体作为组织依托,可以使课堂观察专业化.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加有动力,更加持续.提高教研组内的参与合作,课堂观察常规化.通过课堂观察,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需要多方持续的合作,更需要观察之前和之后的合作.通过这个载体,整个教研组集全组之力共同完成一节课,体现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教研活动

图1 观察量表与教学设计及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2.3 总结提炼

通过研究,总结出“课堂观察”课堂有效性研究目的达成途径,如图2所示.

图2 “课堂观察”课堂有效性研究目的达成途径

70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第20卷

方式.

[参 考 文 献]

[1] 王光明.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归因[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5):75-78. [2] 熊传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黄荣金.国际数学课堂的录像研究及其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4,(3):40-44. [4] 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曹一鸣.行动研究:科研型数学教师成长的一种方略[J].数学通讯,2001,(17):3-5.

[6] 曹一鸣,王玉蕾,王立东.中学数学课堂师生话语权的量化研究——基于LPS 项目课堂录像资料[J].数学教育

学报,2008,17(3):1-3.

[7] 曹一鸣,徐莉花.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度是什么——基于中国4位数学教师与TIMSS1999录像研究的比较

[J].中国教育学刊,2007,(6):60-63,68.

[8] 曹一鸣,贺晨.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主体类型研究——基于LPS项目课堂录像资料[J].数学教育学报,

2009,18(5):42-45.

[9] 崔允漷,沈毅.课堂观察20问答[J].当代教育科学,2007,(24):5.

[10] 吴增生.3B教育理念下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1):17-22. [11] 王光明.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1):35-38.

[12] 孙雪梅,朱维宗.数学化思想及其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1):20-22. [13] 宋晓平,杨建华.基于“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的课堂教与学分析框架[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6):

30-33.

[14] 潘小明.关于数学素养及其培养的若干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5):23-27.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Based on the Action Study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by Research Group

HUAN Ying-ling1, ZHANG Meng2

(1. 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20, China;

2. Beijing Sanlitwun First Middle School, Beijing 100027,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reflection of individual teacher is often very difficult to complete. We find the wa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earch group. Through the action study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support by the action of before class meeting, observation of classroom and after class meeting, we get the feedback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using watch points , observing scale and other specific measures. Based on this action study, w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professional research class and the wa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lassroom observation; action study

[责任编校:周学智]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篇二:初一数学教研活动计划

初一数学教研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以及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加强备课组建设为根本,以实践学习为手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结合初一年级数学的实际情况,配合年级组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作为重要的组合平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

2、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

3、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课堂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培优转差有成效,争取达到本学年度教学目标。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作好活动记录;积极参加公开教学和经验交流活动,积极参与研讨为主。以自主学习为辅,开阔头脑,转变观念,指导教学实践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制定难点的突破措施。

2、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必须定时开展活动,并且有活动记录。注重备课要备教材、备重难点、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活动主要内容是:

①教材进行钻研,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

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

②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进教学方法。

③精选例题和习题,合理控制作业量。加强教法研究,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调控。

3、有计划认真地组织备课组活动,进行备课分工,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以及数学教研组布置的各项工作。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等),尤其要抓好学生的常规检查工作。

4、开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听课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评课活动。按学校工作计划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认真听足学校要求的课时,不流于形式,要切实通过听课、评课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全面落实教学质量责任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机会外出听课,要认真撰写听课体会,吸收外校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5、树立全局观念,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和教辅用书。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本备课组的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6、不断学习钻研,团结全体备课组教师高效率工作。围绕学校教改课题突出重点抓课堂教学改革,抓教学质量。不断努力探讨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尽力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努力提高本学科成绩的优良率,

严格把好本年级本学科教学质量关。

7、重视对学困生的帮教。 数学是初中课程中较难的科目,初中的数学无论是在教法还是学法上与小学数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不习惯新的学习方式,基础也有很大差距,因而这些学生在听课、完成作业上都存在问题,本学期将把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作为重点,重视对他们的辅导,多表扬他们给他们自信,争取实质性的进步。

8、努力让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更多地进入数学课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数学实验的环境。所以我们组上课时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以此强化课堂交流、探索、创新、提高效率。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篇三:教研计划2013-2014

简阳市福田九义校

2013-2014学年度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核心,切实加强三维目标整合的研究,逐步提高广大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监控、教学研究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立足学校实际,加强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努力提高新形势下我校教科研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二、主要工作及要求

(一)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落实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中心的教研活动开展。

1、活动形式和内容。各年级组、学科组本学年执行每月不少于两次教研活动的规定,年级组、学科组教研活动的内容包括:集体备课、听评课、业务学习、小课题研究。

(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活动主要以单元进行,各年级组在开学后就应着手分配任务,把备课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组员,要求备出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的安排、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的设计说明、作业或小练习设计等,尤其要注重课标与教材要求的课堂落实措施,并就此展开讨论,其他教师可在教科书上或笔记本上做好相关记录,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效性和目标达成度。各年级组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严格遵守学校集体备课程序,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必须指定一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有发言提纲,活动结束时交年级组长。每次集体备课活动要邀请年级联系领导参加。 (2)听评课活动。按照教学常规要求,教师要完成每期至少上一堂公开课、听10节课的任务。除学校或者学科教研组安排的集中听评课外,其余教师的听评课活动由年级备课组长组织开展,在开学初的备课、教研活动计划中做出详细安排,并于开学一周内上报教导处和教科室。听评课活动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为教科研活动服务,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如上同一类型的课或同上一节课、

同伴互助课、主题教研课等,研讨课要突出教学的某些环节,如教学重难点突破、教法设计应用等,为全体教师提供教学研究的实际案例。上课结束后及时组织评课活动,做到每课必评,全体听课教师必须参与评课活动,就某个教学问题展开研讨,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除认真做好评课记录外,还要收集好授课教师的教案、教学反思、听课教师评课表等活动资料,并装订成册。

(3)课标学习。修订后的课标即将出台,届时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并落实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2、具体要求。

(1)各教研组、备课组要立足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于开学初制定出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各组教研活动学期计划,计划要有活动安排表,责任教师要明确。每学期开展教研活动不少于5次,做好活动记录、活动资料及时收集归档工作。

(2)教研活动要有针对性,要在认真分析本校本组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研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效果良好,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均有收获。

(3)要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研讨相结合,促进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践讨论中学习他人的教学之长,树立在减负的背景下,只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的教学目标意识。

(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提高以学校指导为宗旨的主题研讨,提高教师教科研素养。

1、加强毕业班教学研讨,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从教、学、研、管四个层面切入,深入班级、课堂开展调研,加强毕业班学科有效教学、有效复习、有效管理的研讨,促进毕业班质量更上一层楼,

2、开展主题研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开展作业布置、实践活动与减轻学生负担的研讨,提高作业有效性;加强教学方法的研讨,使教师教学方法更灵活、更得当,提高教学有效性;落实集体备课各环节,提高集体备课的时效性。 3、加强对质量评估与指导,促进均衡发展。做好平时的章节(单元)质量检测和分析、做好毕业班的学月考试的质量检测与分析工作,加大对薄弱班级、薄弱学科的教学帮扶力度,促进全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4、深化课题研究,彰显校园特色。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认真完成已有课题结题工作,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酝酿新课题。

提倡教研组、备课组或教师个人开展小课题研究,将方案上报教科室,作为校级课题进行管理,纳入教师教研考核。以备我校对校本研究课题的创建。 5、教学评优,打造能师。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和教学评优活动。学校将在上期开展青年教师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评优活动,下期开展中年教师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评优活动,要求参赛教师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6、示范引领,总结提高。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开讲座等方式加强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和交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论文评选和发表。

(三)着力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际间的交流。 2、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

3、积极开展中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活动。每一名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都要与一名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师德师风中尽快成长起来。 4、加强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提高教师政策素养和理论素养。

5、拟定校园名师评选方案,打造校园名师。

(四)建立教科研之窗,促进教科研活动向网络信息化方向发展。 1、本学年,力争在学校校园网络中建立教科研之窗,作为展示交流的平台,相互学习的园地。学校网页的内容由各校、各部门、各个教研组(年级组)提供文字、图片资料。

2、鼓励教师学习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培养教师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能力,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三、主要措施

1、重温福田九义校教师教研工作、教研组工作考核细则,明确教研工作重点,确保教研工作实效。

2、实行教研工作台账制,及时登记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情况。了解 教研情况,加强管理和指导。

3、实行领导联系年级制、联系学科制,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育、教学、教研、质量情况,督促教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促进年级、学科教学教研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4、狠抓教学主阵地建设,提高教学效益。课前充分准备、课中精讲精练、课后反馈补救。教研组、备课组要按程序按要求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各位教师要积极参与,精心设计,用心研讨,及时反思,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校领导将以推门听课的方式随时了解教师课前、课中、课后情况。对授课效果差,学生和家长反映强烈的教师,领导和教研组长将实行跟踪听课指导,帮助改进,限期提高,不思改进或改进效果差的将作必要的组织处理。 5、实行教研组工作评优制和教研培训优先制。对教研活动开展有特色、教研成果突出的教研组给予挂牌和奖励。对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认真完成教研任务,教研成果优异,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优先提供学习资料,优先提供学习机会(包括各种学术会议)。

简阳市福田九义校 教导处 2013年9月

附二:福田九义校2013-2014学年度(上)教研活动表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篇四: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

一、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 二、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评价标准 三、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活动制度 四、学校课题研究制度

五、由方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六、由方小学教师业务评比活动制度

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

由方小学

2013.2

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

教研组和备课组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加强教学、教科研究,开展教改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校特制订教研组活动制度。

1、教研组应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和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教研活动。

2、教研组应根据本学科热点研究问题或教师最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每学期的研究重点,组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3、教研组长主持教研活动,根据活动主题,可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如专题讨论会、教学观摩、相互听评课、教学经验座谈等,力求做到每次活动有目的、有内容、有所得。每次教研活动必须做好记录。 4、教研组活动的时间为:语文:星期一下午4:30——5:30;数学:星期二下午4:30——5:30;英语:星期三下午4:30——5:30;音体美:星期四下午4:30——5:30;科学、综合实践:星期五下午4:30——5:30.活动需要临时调整时间的,教研组长及时通知,做好相应安排。

5、合理安排教研大组和备课组活动次数,备课组活动应由备课组长负责,保证活动时间和质量。

6、全体教师应准时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积极参与,主动承担教研任务,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集体优化。每次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教研组长做好考勤工作,教导处确实做到督促,检查。活

动中途不离开或处理其他事宜,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请向教研组长说明。

7、学校每学期根据教师参加会议的出勤率,积极投入及任务承担完成情况,增设教学研究考核奖励,予以表彰。教研活动因个人请假超过3次者,不适应该项奖励。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评价标准 为了提高我校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围绕有效教研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尝试建立以下评价标准,标准共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

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评价标准

由方小学

2013.2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篇五: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王丽娟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备课组教研工作以课堂改革实验为主线,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重点,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切实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数学备课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特结合本组的实际,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二、具体工作

( 一)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加强备课组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业务素质。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备课组老师要继续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备课应是电子版或手写版(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学习与观看录像相结合;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施能力,促使教师逐渐成为学习型、反思型教师。

2、着力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其迅速成长。

通过平时教学、备课组交流以及各级培训,努力提高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以课堂教学改进为突破,精心打造“质量校园”

1、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一是组织备课组教师继续学习与新课标相关的理论,使大家真正理解课改精神,接受新课程的理念,用好新教材。三要抓好典型引路,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三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积极参与每周周四的集体备课的教研活动。

2、优化课堂教学,追求两态平衡的教学过程,即民主的教态,自主的学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达标。要求备课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需要、学生特点努力构建及调整符合新课程理论、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新方法、新模式。

3、提高教师网络资源应用整合水平,努力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推进课堂教学现代化,技术化,信息化。

(三)提高教研质量, 切实开展校本教研。以备课组为单位,切实组织好常规教研,理论学习,说、讲、评要有实效,备课组要发挥备课组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

(四)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让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融汇到教案和教学中。在常规教学中使全组达到统一进度,集体备课,根据各班不同情况编写教案,布置练习,统一测评。坚持每周两次的备课教研,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备课,练习,考试和评点。按学校要求,每次教研会,须有主讲并做好会议记录。提倡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以老带新,以能带新,共同提高的目的。听课节数按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要上一堂公开课,听课后当天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提出反思

三、备课组活动安排:

周次 活动内容

第一周 1.学习课程标准及备课组计划 2.研讨第一单元重点、难点

第二周 研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第三周 研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第四周 1.研讨第二单元重难点 2.研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五周 研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六周 1.研讨第三单元重点、难点 2.研讨《分数乘法》

第七周 1.研讨第四单元重点、难点 2.研讨《倒数的认识》

第九周 研讨《分数除法的应用》

第十周 研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第十一周 1.研讨第五单元重点、难点 2.研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十三周 研讨《按比例分配》

第十四周 1.研讨第六单元重点、难点 2.研讨《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第十五周 1.研讨第七单元重点、难点 2.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十七周 1.研讨第九单元重点、难点 2.研讨《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十八周 研讨第十单元重难点

第十九周 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二: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1038字)

一、工作目标: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依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争取在毕业统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工作思路:

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三、工作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数学教学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严格按教导处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防止两种情况:①把集体备课的教案“冷”在抽屉,凭“经验”上课。②“死记硬背”,全盘照搬。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2015年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文章2015年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出自

7、开展必要的数学“发展辅导”研讨,每位教师出好10题“发展题”。狠抓学困生的补习工作,要求每位教师以自己班级里出现的普遍性错误习题为主要内容,出好一份单元纠错卷。

8、抓好“两头生”的辅导。在做好辅导工作的同时,配合班主任做好尖子生的#from 2015年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来自学优网end#辅导。此外,对班级中的后1/3的学生加强辅导,尽量缩小与优秀班级的差距。

9、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学校通过对毕业班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校树立正确人才观、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的同时,抓好教学质量。毕业班工作重点通过培优补差,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以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为教育教学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

四、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备人

第二周正负数吕晓颖

第三周圆柱的表面积魏巍

第四周圆柱的体积刘亚红

第五周圆锥的体积刘亚红

第六周正比例韩亚萍

第九周反比例韩亚萍

第十周图形的放缩李颖红

第十一周比例尺李颖红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三: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1552字)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数学学科工作计划为依据,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结合五年级数学的实际情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作为重要的组合平台,突出实施新课程这个重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结合数学学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为重点开展教研组的活动,把自己的自评和教师的互评相结合,争取能让每次的教研组活动能够达到研究的目的。每一次参加人员都有收获。

三、教研目标:

1.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之中。根据本年级“结合数学学科内容,化解学生学习心理困扰”的研究主题,深入开展课改研究工作。

2.积极开展新课程教材实验,努力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3.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4.抓好教学“七认真”和常规建设,力争数学学科合格率、优秀率在各级调研抽测中有好的成绩。

5.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特长,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篇六:数学教研组备课检查小结

数学教研组备课检查小结

按照教导处的安排,本周二下午对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教案检查,现将大概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体检查情况

1、总体检查情况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在班级实际,按教学进度要求认真备课。

2、大部分老师的教案具有内容详细规范、能按模块要求备课,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等优点,还体现了学习方法、课后小结具有实效性,学习形式多样性的特点。

3、每位教师都有教学反思,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质量较高,真实准确的记录、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4、每位教师的教案都有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的补充内容,这些补充内容既强调了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形成及过程,还有针对拓展思维、发散思维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应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关于新课堂“五步”教学法体现不明显,课前教学目标如何更好展示、落实;学生课前如何预习,预习目标怎样达成,如何培养学困生的预习能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应对学生们的质疑、根据这些质疑如何突破重难点,以及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等,这些在备课中都体现的不明显,有待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积累经验,完善教学方

法,形成教学特色。

2、有的教案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教学活动无体现,文字性表述偏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且字迹不够工整。

3、教学反思的书写不及时,而且大多数的课后反思过于简单,一句话、两句话结束,反映出对反思的认识不深,教师自身的思想工作没做通。

4、课堂调控没有针对性,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提倡教师课后如发现有更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

双南小学 数学组

2013、6、18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篇七: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0.11

常州市潞城中学

沈雪萍 金建斌

一、 课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我们步入了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知识社会,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人们史无前例的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感受到人才的可贵。教育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

教育的现代化和新课程改革是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两大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都需要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思考如何走好专业化发展的问题。而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1) 什么是“校本教研”:

一般来说“校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校本教研就是要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筛选出对学校教学实践和管理工作有价值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来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的结果用于教学实践的改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也就是说,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和为了学校的研究。

2)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的研究已经有很丰富的结果,如开展校本培训、课题研究、反思等多种途径,但落实的具体的学校,会因为每个学校本身不同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校本教研实质上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使教师成为校本研究的主体,最终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渗透又互为促进的关系。

因此,我校开展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的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由我校教师的结构现状决定的。

在当前教学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且被一线教师当作一种教学之外的额外负担,活动效果不理想,校本教研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时,我校教师构成已经呈现出年青化的趋势,35周岁以下的教师约占到68%,工作3年内的教师达29%,工作时间在4-8年的占到38%,(到目前为止的最新数据35周岁以下的教师约占到13%,工作3年内的教师达8%,工作时间在4-8年的占到45%,)如何尽快促进年青教师的成长也是学校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探索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的途径,以提高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和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 研究目标

1、建立与完善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制度与实施方案,提升我校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2、建立校本教研有效性的评价方案。

3、通过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参与课题的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 研究内容

1、了解与分析我校校本教研现状,建立与完善适合我校的校本教研制度。

2、研究校本教研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以及校本教研成果的呈现方式。

3、完善《校本教研资源库》的建设,以及资源库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四、 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五、 研究过程

(一) 准备阶段(2007.11-2008.1)。

1. 课题组的成立与管理

学校一把手校长任课题组组长,教科室主任为课题组具体负责人,学校全体行政与学科教研组长教学骨干作为组员。整个课题组成员负责心强,教科研有一定的经验,从人员配备和组织管理都能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 组织理论学习。

组织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各教研组长)学习校本教研相关理论,以专家讲座与自学相结合。主要学习材料如下:各科新课程标准、《教育科研功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教育科研:从课题申报到成果发表》、《反思型教师与行动研究》、《课程变革与》、《教师成为研究者》等。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了解校本教研的多种形式,使课题组成员成为了校本教研活动

的重要组织者。

3. 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对全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设计《潞城中学校本教研情况调查问卷》,召开部分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们对我校目前校本教研情况、效果的看法,了解老师们的想法,并请他们提出建议。

(二)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8.1-2010.5 )

通过准备阶段的工作,课题组有针对性的设计试验方案,开展研究活动。

1. 学习培训,更新观念,提高教研有效性。

由教科室利用集体业务学习时间,邀请校外专家给全体教师进行有关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同时以校教师论坛的形式介绍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经历,并介绍相应的案例。更新的教师观念,使教师重视个人专业成长与发展,使教师们主动参加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定期请市里的有关专家做教师专业成长等专业讲座,进行课题等业务培训。通过这些讲座,更新了教师的观念,为有效实施校本教研在主观态度的基础上打好基础。

2. 完善、修改制度,保障教研有效性。

①修改完善部分制度

改进和完善《常州市潞城中学听课制度》,调整了不同听课对象的听课数量,实现不同层次的听课。同时提出对听课的质量的要求。重新设计了听课记录,增加了栏目设置(增加了“优点与亮点、不足之处、改进建议”三个栏目)从形式上对听课提出了要求,促使教师带着目的听课,并在听课时记录自己所思所想。课后与被听课教师及时交流,对一些疑问进行研讨,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教学研究。改变了原来听课只是做记录,也没有课后交流的无效状况。

修订《常州市潞城中学集体备课制度》。优化原有的集备形式,重新明确备课组长的职责,发挥组长的带着作用。在管理方面加强了对集体备课的考核力度。

修订《常州市潞城中学优秀年级组、教研组评选制度》,从制度上加强年级组与教研组建设,明确了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职责,促进两位组长发挥组织管理作用,从组织上保障上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②对活动时间安排进行调整,使之更有利于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原本的安排是单周二为集体业务学习,双周二为教研组活动,周三为教师会。

现改为单周二为教研组活动,双周为年级组活动,单周三为教师会,双周三为集中教师业务学习。从活动时间上比原先多,同时也增加了年级组活动的时间,两者相辅相成,在教育与教学研究上双管齐下。

③对各类校本教研活动内容提出明确要求。

实行教研组活动主题制。改变了原来各教研组活动以传达工作、布置任务为主的形式,使教研组真正成为开展日常教学研究的团体。在学期初始时,各个教研组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组内的校本教研计划,提倡以主题活动进行的实践研究。政史教研组选择磨课,以提高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为突破口,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数学组等开展“同题异构”活动,语文组以论文案例的写作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3. 加强管理,组间交流,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对于教研组与年级组活动,校行政带头认真参与,发挥带头作用。同时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做好活动情况检查记录,并在校园网上公布检查结果。同时,要求各教研组在校园网上发布活动内容记录。定期组织教研组长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改变原来的各自闭门造车的情况,通过交流与学习,提升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和教研能力,促进教研组长迅速成长。

4. 活动与竞赛,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竞赛,激起教师们的竞争心,让教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我们有计划的组织一系列的评优活动。《潞中优秀教学反思评比活动》,《潞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竞赛》,《潞中教师三年发展规划评比》《校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优秀教师成长论坛》等活动,这些活动与校本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以竞赛促有效性。

在青年教师赛课活动,由原来的个人单兵作战,改为先教研组协作, “说课-反思-修改-试上-反思-修改-定稿”这样的过程,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赛课的质量,在合作与提高,实现共赢而且对组内教师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

通过多样的活动与竞赛,我校教师间的教研气氛日渐浓厚,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在市区的教学调研中受到好评,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近几年年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省、市、区级学科教学竞赛中,有多位青年教师在取得好成绩。详见附件。

5. 根据校本教研的主题与内容,从多个层面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课题组认为,要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必须要根据活动主题来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体现学科特色和以人为本。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根据教师的年龄、教龄、在五级梯队所处的位置,结合个人的发展规划,我们分层次召开座谈会,结合个人与学校发展的具体需要求,进行专题讨论。

针对学科特点,在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方面的专题讨论,我们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教研活动、如听课、说课、评课、教学设计研讨、同题异构等有关活动,效果较好。

对于课题培训、班主任工作、教育思想方法的研讨,我们进行学校层面的校本教研活动,进行集中研讨。比如日常的业务学习就采取这样的形式。在2010年上学期,我校开展“减负增效”讨论活动,先是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形成发言,然后在全校教师会上以论坛的形式,由各教研组代表交流发言,取得很好的效果。

6. 建立与完善《潞城中学校本教研资源库》,充分利用校本资源

课题组认为,很难用一种量化的方式来衡量校本教研活动的成果,而且由于校本教研活动的特殊性,活动的成效不一定立刻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我们经过反复思考与论证,于2008年开始建立与完善《潞城中学校本教研资源库》的工作。

第一阶段:我们向全体教师收集案例与反思,进行筛选与分类整理,上传至《资源库》。并要求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阅读、点评这些案例与反思。

第二阶段:课题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案例与反思的基本写作知识。以及案例与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在校内开展案例与反思评比活动。学校规定了每位教师每月上传1-2篇案例或反思。课题组组织专人进行评比,并要求教研组定期组织组内成员进行案例点评。

组织新教师学习《资源库》中的案例,能过阅读优秀案例学习案例与反思的写作,二是中吸取优秀的教学经验以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尽快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

第三阶段(现在进行中),动态调整《资源库》的分类,使之科学合理,方便教师应用。同时,长期向教师征集优秀的案例与反思,以及校本教研的主题活动方案,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篇八:网络环境下的数学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方案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目前,中小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教师很辛苦”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繁重而无效的备课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应该依据“有效教学”理论对教师备课进行改革。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备课”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更应注重效益。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关于备课的要求有很多,如备课的项目就有备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教学理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媒体运用、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等。在这些条条框框中形式主义的成分居多,教师为了应付检查,为了保持备课本的整洁、保持书写规范„„,使得写教案蜕化成了一项机械、呆板的体力活,成了教师一项沉重的负担。由此许多教师对写教案产生了反感,认为这是一项繁重而无效的工作,认为它不仅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挫伤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患上职业倦怠症。因此,广大教师极想摆脱这种现状,要求对备课工作彻底改革。

2、新课程改革呼吁有效的集体备课,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教育观念的变化,也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授课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师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对于教授这些科目的教师来说,知识的局限已成为急需

解决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最快途径就是集体备课。此外,新课程的另一重大改变就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如果教师还照本宣科,根本就无法上课。在教师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难度非常大、非常耗时的环节。如何让教学设计既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集体备课无疑是一个能让教师在合作探讨中找寻最佳教学设计方案的科学、高效的途径。我们在新课改面前不仅应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的合作也同样重要。新课改对集体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集体备课已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传统的集体备课只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激发感情等等,传统备课方式的封闭性和武断性影响了课堂的生成性,让课堂也带上了教师预设的枷锁。那么如何解决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备课的局限性呢?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已势在必行。

二、课题的界定:

我们研究的这项课题是以学校网络环境为基础,以教师集体备课为主要内容,探讨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优化教师集体备课,提高备课效率,这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不充仅指教师利用网络寻找资料、制作课件,更指教师利用网络实现本校教师之间、本地区各校教师之间、不同地区各校教师之间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立体备课,使集体备课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由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备教案,发展到以备学生、

备教学设计为核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备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实现三、研究的意义及理论依据

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老师们对校本教研的深入研究,集体备课这种原已有的教研方式也随着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网络集体备课已经越来越得到各校的推崇,并成为了眼下非常时髦的一个追求。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专家们却发现有的老师从别的网站复制一下教案,然后通过粘贴变成自己的教案;有的老师草草了事,两言三语完成任务;有的老师下载别人的教案应付检查,却仍然我行我素,自上自的课。如此种种,我们认为老师们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备课模式并没有得到改变,那只是穿新鞋走老路,从一种复制改成另一种复制。而且从人力还是物力上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这些现象都说明网络合作备课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还是有很多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们以网络下的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内容,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的现实意义。

2、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与传统的集体备课,不仅是备课手段的不同,在备课形式、备课方法、教学资源共享上都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集体备课在享受它的好处是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这种成本就是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学校的设备追加和管理者的技术进步,三者缺一不可。成本的额度是三者的乘积,各元素的增减变化对总量的变化都是呈乘数倍数影响的。就我校现阶段的集体备课而言,学校设备配置不足,管理者习惯于“簿记式管理”(如:要求集体备课有三稿:初稿,修订稿和执教稿),再加学校班额过大,每班都有七、八十名学生,一

部分教师还要上两个班的数学,造成教师的工作量就被成倍增大,当这种增大超出一般承受能力时,集体备课就因成本不足而流于形式,弊大于利。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应用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施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实现并达到课程改革目标,要有大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做支撑,要通过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方式的更新,才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应用,对促进新的课程改革有积极地推进作用。学校优质资源的应用又要体现在教师的备课中,这需要备课组成员齐心协力,发挥集体智慧,优化教育资源,把网络环境和集体备课有机的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真正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4、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于是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是的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为备课做准备。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

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你登上备课平台,就可以和其他教师交流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这就弥补了传统集体备课的备课人数、备课时间、备课资源、备课地点有限的种种不足。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教师如果单打独斗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对于新课程而言,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设计的探讨要比在网上下载一些课件的意义大得多。所以,网上集体备课的开放性,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多重交互性,迅速及时性等特点都是其应该大力提倡的原因。从而更加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对集体备课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总目标:构建集体备课的管理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探索出在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有效方法和模式,从而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具体目标:

1、探索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要求和制度及有效模式,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管理。

2、通过网上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篇九:让做作业成为智慧点拨快乐享受

当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尤其是作业负担过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推进教育内涵发展、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背景下,“减负增效”势在必行。 自2008年以来,为推进“作业改进”项目。金山区教育局描绘蓝图愿景,先后颁布了金教基【2008】3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作业改进工作的若干意见》和金教基【2010】26号《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金山区中小学作业改进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制定实施方案,提供政策保障;区教师进修学院根据“作业改进”推进方案,制定《金山区中小学作业设计总则》、《金山区中小学各科作业设计细则》等,开展文本制定、专业引领、项目评比、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并借助机制创新和课型范式研究,从教学原点、动力保障等层面把脉作业改进,确保行动落地,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全力投入,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校本特点的作业练习系统。

“推进作业改进,实现„减负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辅导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赖于精湛的师能、师术和师艺。作业问题往往是低效课堂教学的衍生品。所以,作业改进的逻辑起点应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教师对学科育人价值的理解、内化和活化,教师职业境界和价值追求的提升,则是从“根子”上实现“减负增效”的保障。

金山区在推进“作业改进”项目过程中,得到了市教委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指导。如今,上海市绿色作业水平测试的推出、国际PISA测试的参与以及学校整体教育督导和评估指标将作业的纳入等举措,必将有力地助推该项目的持续、有序和有效开展。

教育的伟力,毋庸置疑;教育的凝重,振聋发聩:教育的深邃,催人奋进。在推进“作业改进”项日,探索“减负增效”的征程中,金山教育正蓄势待发、破茧化蝶。

版口语

作业是学生掌握、巩固、运用知识的基本途径。作业设计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业改进”,就是从作业的各个方面。过程达到最优化,效益实现最大化。

提升教学质量的抓手 提高教学能力的台阶

让“做作业"成为智慧点拨 快乐享受

上海市金山区中小学推行“作业改进”计划实现“减负增效”

作业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发力

作业,在大多数的情形下。是学生带回家做的。不过。作业改进的源头在于课堂教学。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关注了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使作业改进既“正本清源”,又“落实到位”。

【案例】

教师先行 枫泾中学 改进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如:作业是否及时批阅、有否 及时反馈、是部分批还是全批、有无面批、有没有在作业批阅过程中抓住机会给予学生鼓励等。并最终总结、提炼出具有校本特色和生本特点的作业练习系统与作业评价制度。 绿色教育理念设计绿色作业 西林中学 学校形成两个观点,一是系统作业观。首先,学生作业是“教”与“学”两个元素的对话和交流,师生互动的效果才是作业改进的关键;其次。

作业应包含“预习、课堂练习、课堂延伸、检测”等环节,整体上关注作业的组成部分是作业改进的关键。二是和谐践行观。即政令与实践的和谐、有力和高效。实践过程中,校长身先士卒,加强领导;教师骨干先行,全员参与,切实提高作业改进的执行力。

有效教学催化特色作业 金中中学 高质量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和必要补充。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在有效教学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作业模式。金中中学作业模式,即“一十百千万”特色作业,要求学生在四年中必会、必能“写一手好字、读十本名著、背百首古诗、说千句英语、做万字笔记”。

“导学单”教学模式 钱圩中学 “导学单”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把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以“导学单”来呈现,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

根据学科性质设计作业 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在改进之初,仔细研究了综合学科作业和语数英学科作业的不同点。语数英学科作业类型主要以课堂练习作业和回家作业为多,形式以书面、朗读作业为主,注重通过作业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通过看作业情况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综合学科的作业更加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常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作业,所以综合学科的作业形式显得更加灵活多样。

作业改进:在具体环节上出力

要使作业产生期待中的效果,必须在作业设计、布置、反馈、辅导等各个环节实施科学引领,进行规范操作,讲究一丝不苟。

【案例】

作业布置改进 石化一小 作业改进关注作业布置、作业内容和作业评价三个层面,与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紧密联系。如作业布置改进:一是改进作业布置的形式。无论是学科作业。还是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的布置注意形式多样,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做作业的质量和效率。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本或作业纸。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二是引入多元的作业布置主体。改革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做的方式,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布置、相互布置、小组布置作业的可行性。结合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亲子共成长工程。也可以由家长等作为作业布置的主体。由学校、教师负责阶段性检查。

根据学科特点形成作业个性 张堰中学 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特色——“理念鲜明有个性,方案详实重积累”;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特色——“题目典型合学情,温故知新周周清”;英语校本作业设计特色——“形式多样重归纳。检验反思勤改错”;物理校本作业设计特色——“格式统一题型全。作业分层效率高”;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特色——“单元整体齐推进,每日一练重专题”;政治校本作业设计的特色——“摒弃资料勤原创,合作创造求精品”;信息科技校本作业特色——“发挥主体重实践。个性发展有空间”。

作业体现四个性——“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 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是作业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各学科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实际,在有效作业设计的要求方面各有侧重点。如语文组注重基础性与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合理搭配,作业设计体现层次性、丰富性、入文性,形式多样,评价多元。做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融合,力求基础性知识和操作性作业相结合。数学学科注重作业题型、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实践性作业。

符号批改与文字评价相结合 兴塔小学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写上评语,其实所有学科在平时作业本上加点评语也能收到很不错的效果。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加些鼓励性评语:“你虽做错了,但字写得有进步”、“你的表现真让我惊喜”等。这些评语对学生有一定的感召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又如在做得好的地方加一个笑脸,或者写一个“VERY GOOD!”等等。这样的评价可让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乐趣,教师的

一个勾,一个评语。一个图标都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源泉。

作业改进:在教研活动中合力

作业,虽然由每个老师布置,旭通过集体的教研活动,提高作业设计和布置的科学性、实效牲。有赖于发挥教师的群体力量。

【案例】

作业作为备课内容 吕巷中学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坚持把课外作业的选择和设计作为集体备课活动的重要内容,及时交流作业改进中的经验和体会。取长补短。各教研组均制定了作业。改进推进细则,在细则中明确了改进工作的原则、形式、种类等具体要求。

蒙山中学则要求各备课组都把材料整理归档,一年过后,把资料转向下一届备课组。下一届备课组在上一届备课组实践的基础上,作相应的修改。然后使用。师大实验中学的各备课组围绕作业改进工作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果:数学组的课前预习单、课中学习单和课后复习单,初三英语组的“英语导习单”、初一英语组的“学习小帮手”、预备语文组的“语文导学单”、初二物理的“物理导学单”,初三化学组的“星级标注法”等。兴塔中学的各备课组加强对作业研讨的同时,收集和整理针对性强的作业,形成本组的作业资源集。各教研组每月收集和整理各备课组的作业设计资料,建立校本作业设计资源库,做到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实施分层作业,重视作业的层次性、差异性 教院附小 一是由易到难,注意知识层次。无论是作业的设计还是布置。逐渐走向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再造,尽量做到环环相扣,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同时将一定数量的基础性作业与拓展性作业相结合,使新旧知识相互联系,拓展学生思路,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二是针对学生差异,设置分层作业。在设计作业时,有些学科设置A、B、C三类作业,A类为必做题、B类为选做题、C类为开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B类与C类中适合自己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作业完成,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作业改进:在课题研究中借力

作业改进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学校将其作为研究主题,以此为抓手引领作业改进实践。

【案例】

课题引领 亭新中学 以区级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城郊初中校本作业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为抓手,尝试应用教育信息化建立学科校本题库,不断完善并形成有效的校本练习,形成一套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生课外作业实施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课外作业设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有效导向 金盟学校 结合新一轮的“构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课题研究,教师立足课堂,依据学科特点,以有效性为导向,创新作业的设计思路,以适应时代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三导”作业模式 师大实验中学 初三物理组在“做中学”课题引领下。逐渐形成了“三导”作业模式。即:导学、导傲、导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课内练习一般设计3~4道题目;化学组的作业星级标注,使预习有方向,作业更有针对性。

作业改进:在各类项目中协力

作业改进应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所以多数学校注意常态管理;教研组、备课组作为日常工作;教师渗透在每天、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同时,不少学校还注意利用各类活动、项目来推进作业改进工作。

【案例】

作业设计评比 松隐中学 组织骨干力量开展作业设计的展示和评比,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并利用“松育论坛”,把诸如数学组的“作业三清法”、“作业三七二十一法”、化学组的导学单等成功经验进行全校推广,扩大榜样影响,资源共享。

围绕作业改进主题,开展多样活动 干巷学校 组织学科开展错题集锦活动,引导学生把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容易重复出错、难以掌握的题目摘录在纠错本上,并附上相应的解析,每周一次互查互测,并作为教师个别辅导的材料和阶段复习的部分内容。

作业展示搭交流平台 西林中学 搭建作业改进交流平台,如,“诚信作业,有效作业”学生作业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学生作业规范、作业态度;“精质作业,精彩批改”学生作业展示评比活动,增强作业对话,挖掘情感激励;“先练后导”骨干教师研究课展示活动,探索“三三式绿色课堂”模式,深入课堂教学阵地。

作业面面观

“四精“、“五必”

张堰二中则提出了校本化的作 业规范,要求作业做到“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五必”有课必练,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并以此作为检查作业的依据。

“三个度”、“三个注重”

漕泾中学则提出,作业设计应把握“三个度”,即数量限度、时间跨度、难易程度;强调“三个注重”,即笔答式作业注重巩固基础、课堂作业注重感性新知、课外作业注重知识的拍展等具体目标。

“三不”、“二控制”和“一关注”

华东师大三附中提出作业处理的“三不”、“二控制”和“一关注”。“三不”是:机械性的抄写的作业不布置。教师没有做过的作业不布置,外买的整套练习题不布置;“二控制”是:控制作业的数量,控制作业的难度;“一关注”是:关注学生的情绪,只要学生感到作业太多了,即使老师认为太少也要减下来;只要学生感到太难了,即使老师认为太易也要降下来。

感言:增加作业的“含金量” 盛秀明

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与其他各环节之间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同时,作业本身涉及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讲评、辅导、检查、研究诸多环节。学生的动态发展变化以及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认知风格和个性差异,决定了作业改进不可能一劳永逸。作业改进需要教师的课程觉醒,需要专业指导,也需要各类评价和激励机制的推动。

金山区推行作业改进行动,就是为了使最常见、最常态的作业更有“含金量”,做到作业中有教育的元素、教学的内涵、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成长。要使做作业的过程,既有智慧的点拔,也有快乐的亨受。

诚然,作业改进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作业改进的诸多环节,教师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谋略、考量和践行;教师之间要投入时间开展商讨、研究和协作:教师要不断丰富完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提升作业改进品质。

(作者为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副局长)

金山区中小学作业改进总则(举要)

“作业改进”是指运用系统的思想方法,综合分析作业过程中各种要素。利用相关资源,

通过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实现各要素、资源的有机结合,以发挥作业的正向功能,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智慧乐园。

1.作业设计

(1)作业设计要意图、指向明确,能领会其用途,体现目的性原则。

(2)作业设计要把握难度、重复度和时间跨度(新旧知识的兼容性和时限),体现适度性原则。

(3)作业设计要有意义,与学生知识水平、理解水平、经验水平相适应,与课程目标相配合,体现适切性原则。

(4)作业设计要满足不同认知能力和不同认知需求的学生,体现差异性原则。

(5)作业设计要丰富作业类型,通过实践性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趣味性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放性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自主性作业设计,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体现多样性原则。

2.作业布置

(1)作业布置目的、功能明确,解释性强。

(2)作业布置针对性强,相关度高,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

(3)作业布置量要适度,在确保质的前提下,按照沪教委基(20lO)23号文件精神,控制作业总量。学科教师之间要统筹平衡、协调作业量。

(4)作业布置题型要形式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和互动性,以提高作业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作业布置方式要灵活,引导学生根据内容选择作业题目,可以有优生命题、同桌互选、学生自选等多种形式。提高作业布置的选择性。

3.作业批改

(1)要及时掌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未完成作业的原因应查明,对抄袭作业的现象应及时制止。

(2)作业批改和反馈要及时,提高时效性。

(3)作业批改要从一维走向多维,在关注结果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作业中所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作业批改既要放在横向的共性中来查漏补缺,寻找差距,更要放在纵向的个性中去放大闪点,扬长避短,运用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5)作业批改中提倡部分面批、面改。探索作业互批,突现作业批改的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

(6)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加强对教学、作业的自我反思。提高自我矫正的能力。

4.作业讲评

(1)作业讲评应及时,尽早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纠正错误理解,解答其中的存疑。

(2)作业讲评需要精心备课,重视规律提炼和方法指导,落实补救措施。

(3)作业讲评要有导向性,要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根本。

(4)作业讲评应善于归纳综合,突出重点、难点和薄弱点,统整问题的联系点,提高作业讲评的效能。

(5)作业讲评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倡师生、生生互动,使作业讲评成为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平台;

5.作业辅导

利用信息化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篇十: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教 研 组 工 作 计 划

教研组名称: 中学数学 组 长:

制定时间: 2014.3.16

学校名称:

一、指导思想: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2014-2015学年,四中数学教研组继续把改变旧的教学某事式,转变教师的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为工作重点,依托课题研究,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育理论为支柱,以教学规范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为指引,立足校本,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贯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课堂教学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真抓实干,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课堂教学管理,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努力实现有效教学,全面促进教师进步,坚持育人为本,因材施教,努力实现学校数学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教研组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发现式教学模式》等教育理论,转变观念。

2、教学常规常抓不懈,以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为指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4、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

5、切实抓好课题研究工作,大力推进数学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体验与合作交流的“杜郎口”教学模式。 三、具体措施: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数学课程改革。

1、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要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上课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创造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发散共享,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

2、继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数学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研读《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最近发展理论》、《发现式教学模式》等教育理论,转变观念。要潜心研究了解数学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3、加强课题研究。本学期继续开展典型数学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课题研究。本组教师要在总课题的引领下,积极开展我校子课题的研究,争取多出成绩。

4、加强课改过程管理。本组教师要积极切磋教法学法,积极上好课改实践课、研究课,开展评课交流,及时反思、提炼和总结经验。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重视组内和组际之间的团队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教研组信息化建设步伐,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争创学校先进教研组。 (二)、规范数学教学常规管理。

1、向常态工作要质量,以作业规范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强化常态工作的质量意识。

(1)要求做到:

1三维目标明确 2精心选择例题

3作业布置要精选与分层,要有针对性 (2)继续加强课外补缺补差,要体现有效性: 1辅导的目标要明确

2要研究考题,针对考题进行辅导 3要认真分析考试的成绩,及时改进教学

2、加强备课组教研活动,内容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学科的实际、年级的实际等),细化以求有效的落实。要以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以校为本的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

3、坚持每两周一次校内教研活动,提倡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教学课件,资源共享。

4加强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达到以老带新,以能带新,共同提高的目的。听课节数按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听课20节以上。

5鼓励和帮助教师总结经验,积极创新,使改善教学方法成为每个教师的的自觉意识,逐步形成教师个人和教研组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6、加强毕业班教学研究, (1)要研究考题,把握考试方向; (2)加强分层,强化双基,确保合格率; (3)考试分析要以自查为主,落实基础知识点。

7对于学困生,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补缺补差,以落实基础知识要点。要注意尊重学生,不要歧视学困生,要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进步。 (三)、加大力度,催长骨干。

加强教师的培训。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习教育理论,完成5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及学习心得。争取培养更多的教师成为学科骨干。 五、教研室活动安排: 三月:

1.参加教研工作会议。 制定教研活动计划。

2.教育理论学习,传答计划,安排本学期工作活动。 3.参加初中数学“观、评、研”系列活动 4.参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选活动

5. 参加2015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研讨和复习教学活动 6.3.26星期四下午第一节课在五楼多媒体室公开课(1) 7.3.30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在五楼多媒体室公开课(2) 四月:

1. 参加初中数学“观、评、研”系列活动

2.参加市区初中数学第一阶段课堂教学评选活动

3.迎接市教研室高、初中数学常规教学调研活动

五月:

1.市区初中数学第二阶段课堂教学评选活动 2.网上晒课

六月:

1.初中数学“观、评、研”系列活动 2.区级论文评选,优秀的参加市级评选

八月:

1.组织教师参加第一阶段市区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活动 2.上报优秀论文参加市级论文评选

希望通过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努力,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多一分兴趣,多一分热爱,与教师形成教学相长的合力,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水平而努力。

数学组

2015.3.16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论语十则高中
  • 壶口瀑布课文
  • 劝学原文高中
  • 施氏食狮史原文
  • 再别康桥原文朗诵
  • 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三峡 三峡文言文
  • 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