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0    阅读: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篇一: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

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

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第二 部 分(6—21题 48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

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

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8、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20、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21、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于都后的感悟。(3分)

第三部分(22题 50分)

22、作文(50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篇二: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和答案(文字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

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

答:(1) (2) 1

(3) (4)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

的主要内容。(4分)

答: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答:

第 二 部 分

(6—21题 4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

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

2

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

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 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

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答: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

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

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

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

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

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

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

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

学素质的紧迫性。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

3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答: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

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答: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

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4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

“一毛钱。”

“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

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

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5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篇三: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

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

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第二 部 分(6—21题 48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

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

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8、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20、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21、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于都后的感悟。(3分)

第三部分(22题 50分)

22、作文(50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篇四: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篇五: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

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

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第二 部 分(6—21题 48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

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

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8、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20、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21、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于都后的感悟。(3分)

第三部分(22题 50分)

22、作文(50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篇六:河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一)

- 1 -

- 2 -

- 3 -

- 4 -

- 5 -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篇七: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创新型)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2015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试题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篇八:河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模拟试卷一(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篇九:2012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题

2012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红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 一 部 分

(1-6题 24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2分)

Qiān ràng shì hé xié de huā duǒ

Wēi xiào shì wēn xīn de yǔ yá

n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2)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3) 潭西南而望,,。(柳宗元《小石潭记》)

(4) (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共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

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

经无人问津了。 ....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

采购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

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 B.③①⑤④② C.①⑤④②③ D.①②⑤④③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3分)……………………( )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

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

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了家(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 。(1分)

(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祖父如此愤恨。(2分)

答: 6、 观察下面来自生活中的一组照片,回答后面的问题。(共7分)

(1)火眼金睛揪错字 图1、图2、图3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2)默风趣拟短信息 图4中店名不妥,请给该店编一条默短信,以示提醒。(2分)

答:

(3)有感而发补对联 请为给出的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联。(2分)

上联:规规矩矩写字

下联:

第二部分

(7-23题 4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7-9题。(6分)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7.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1分)

8、这段文字中,开关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

9、请对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4题。(14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 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

——————————

①义阳:地名。②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③累日不爨(cuàn):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④实腹:填充肚子。⑤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⑥犹:仍然。

10、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2分)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负箧曳屣 曳: 。 .

(2)以中有足乐者 以: 。 .

(3)乃时吞纸以实腹 时: 。 .

(4)卒成学士 卒: 。 .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 。

(2)嗜学,家贫无资。

译文: 。

13、乙文中朱詹民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用原文回答)(2分) 答: 。

1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答: , 。

三、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5-18题。(11分)

植物的抗旱本领

①有人在亚利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棵37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浇水。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26公斤重。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稀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②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 有的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就会减少水分蒸腾。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不光溜溜的树杈。这是因为该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③ 。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龄大树一般高约25米,而直径却达5米,有的甚至超过10米。远远望去,犹如巨大的酒瓶。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常有10-15米高,粗得一个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竟达95℅以上。在它巨大的身躯里,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抽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④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而水往往只能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

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沙拐枣的垂直根系校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面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13米多,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相当于冠幅的30多倍!

⑤忍耐干旱是植物的抗旱生理特征。有了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15、选文第①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其用意是什么?(2)

答: 。

16、根据文段内容,为第③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答: 。

17、选文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答: 。

18.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光棍树的叶子逐渐退化,用绿色的树枝进行光合作用。( )

(2)生长中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身躯巨大、贮水丰富,被称为“沙漠里的甘泉”( )

(3)沙拐枣能充分吸收地面水分,是因为它的垂直根系和水平根系都很发达。( )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9—23题。(15分)

儿时的恶作剧

胡适

我十三岁的正月里,到大姐家去拜年,住了几天,到十五日早晨,才和外甥砚香同回我家去看灯。他家的一个长工挑着新年糕饼等物事,跟着我们走。

半路上到了中屯外婆家,我们进去歇脚,吃了点心,又继续前进。中屯村口有个三门亭,供着几个神像。我们走进亭子,我指着神像对砚香说,“这里没有人看见,我们来把这几个烂泥菩萨拆下来抛到茅厕里去,好吗?”

这样突然主张毁坏神像,把我的外甥吓住了。他虽然听我说过无鬼无神的话,却不曾想到我会在这路亭里提议实行捣毁神像。他的长工忙劝阻我道:“穈舅,菩萨是不好得罪的。”我听了这话,更不高兴,偏要拾石子去掷神像。恰好村子里有人下来了,砚香和那长工就把我劝走了。

到了家中,母亲煮面给我们吃,我刚吃了几筷子,听见门外锣鼓响,便放下面,跑出去看舞狮子了。这一天来看灯的客人多,家中人都忙着照料客人,谁也不来管我吃了多少面。我陪着客人出去玩,也就忘了肚子饿了。

晚上陪客人吃饭,我也喝了一两杯烧酒。酒到了饿肚子里,有点作怪。晚饭后,我跑出大门外,被风一吹,我有点醉了,便喊道:“月亮,月亮,下来看灯!”别人家的孩子也跟着喊,“月亮,月亮,下来看灯!”

门外的喊声被屋里人听见了,母亲叫人来唤我回去。我怕她责怪,就跑出去了。有人追上去,我跑的更快了。有人对母亲说,我今晚上喝了烧酒,怕是醉了。母亲自己出来唤我,这时候我已被人追回来了。但跑多了,我真有点醉了,就和他们抵抗,不肯回家。母亲抱住我,我仍喊着月亮下来看灯。许多人围拢来看,我仗着人多,嘴里仍旧乱喊。母亲把我拖进房里,一群人拥进房来看。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升学文化课考试篇十:河北省2015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试题(创新型,扫描版)

河北省2015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试题

  • ·河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2016-01-1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论语十则高中
  • 壶口瀑布课文
  • 劝学原文高中
  • 施氏食狮史原文
  • 再别康桥原文朗诵
  • 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三峡 三峡文言文
  • 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