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1    阅读: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篇一: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1世纪=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火

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掌握 磨制和钻孔技术;爱美意识;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习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发现的)

2、北京人:距今约70—20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 打制 石器,使用 天然火 ,过着 群居 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

代基本相同;使用 磨制 石器,但已掌握 钻孔 技术;使用 人工取火 ;用 骨针 缝

制衣服。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

67、氏族:是由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 距今约6000多年种植粟

陕西西安半坡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黄河流域陶器(彩陶)是主要用具

- 1 -

河姆渡聚落:

干栏式房屋

(距今约7000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种植水稻

长江流域)陶器(黑陶)是主要用具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1.二者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

流域;2.房屋结构不同:半坡聚落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防风保暖,适应了北方寒冷

干燥的气候特点,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适应南方炎

热潮湿的气候;3.半坡聚落主要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水稻;4.半坡聚落制作彩

陶,而河姆渡聚落制作的是黑陶。

习题:

1、姆渡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流域,体现的是 原始农耕

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已使用 磨制 石器,种植 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的国家。住 干栏式 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多年,位于景的原始居民遗址。已使用 磨制 石器,种植 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 ,我国是世

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住 半地穴式 房子;制 陶器(彩陶) ;饲养猪、狗等家畜,

打猎捕渔。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4、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有哪些?

答: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③我国

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5、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

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

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6、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有哪些异同?

答:相同:它们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们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

它们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不同: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

河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房屋结构不同,半坡聚落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

渡聚落住干栏式房屋。

7、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

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8、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图一 图二

(1)他们分别是我国什么居民的房屋?

- 2 -

图一:半坡居民 图二:河姆渡居民

(2)他们的房屋有什么区别?分析一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干栏式房屋

原因:主要是由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差异。半坡聚落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防风保暖,适应了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和炎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

药学的创始人。 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

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的技术。

炎黄战蚩尤,阪泉之野,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发展而来的。 尧舜禹“禅让”——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

大禹治水(方法)——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习题:

1、相传的创始人,号称 神农氏 。

2、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后来 华夏族 的主体,因此 炎帝 和 黄

帝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4、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被称为。治水方法:道 。

5

6、黄帝为什么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答:是因为:(1)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

住行奠定了基础。(2)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

编出了乐谱。

7、如何评价禅让制?

答:禅让是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部落联盟的领导权

从尧到舜再到禹,并不是个人之间的权力转移,而是反映了这些部落势力此消彼长的

关系。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 3 -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建立东周,迁都洛邑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

“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

抛弃。

习题:

1、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在他死后,则由他的儿子 启 继承父位,

由“公天下”变成 “家天下”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 王位世袭制 代替了 禅

让制 。

2、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商部落的首领,建立了商朝,

建都 亳 。后来,商王 盘庚 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朝 。

3、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周

部落首领 周武王 率兵在牧野打败了 商朝军队 ,建立 周朝 ,史称 西周 ,定都 镐

京。

4、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前770年,迁

都洛邑,史称 东周 。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第六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内容:(1)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2)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3、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

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西周的等级制(按血缘亲疏关系区分):贵族(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平民、奴隶。

统治人民的手段:军队、刑法、礼仪教化。

习题:

1、西周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 分封制 。

2、西周的等级制度:(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平民 → 奴隶)

贵族(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3、分封的诸侯对周王有什么义务?P28页

4、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怎样分封?有什么作用?

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 4 -

主要内容:分封制是指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

侯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5、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答:(1)军队、刑法的手段统治人民。夏商西周国家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

的型法,对外征战,对内镇压反抗。(2)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的手段统治人民,起

着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齐桓公称霸原因:(1)东方大国,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鱼盐之利的优越条件;

(2)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3)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2、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

3、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 (三家分晋:韩、赵、魏)

合纵(公孙衍):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连横(张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朝秦暮楚)。

习题:

1770---前476,是我国历史上的时

期,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的 战国 时期。

2、“春秋五霸”是指、、。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并在 葵丘 举行的诸侯盟会中,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4、公元前7

5。

6、由晋分裂成、、、,并称为国七雄” 。

7、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

攻,各个攻破,称为 “连横” 。

8、公元前260

9、问答: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答:①齐国地理位置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②齐桓公任用管

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界;④政

治上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10、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为什么没有成功?

答:秦国采用“连横”策略对抗六国的“合纵”,秦国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采用贿赂、威胁等手段,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破坏了六国的“合纵”。

第八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 5 -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篇二: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同步测试试卷(包括课课练)

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 了解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及发现地点。

2、 了解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石器、天然火的使用、群居生活等五个方

面的内容。

3、 了解山顶洞人的有关知识,知道他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

4、 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5、 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6、 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来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 课堂训练

1、 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 )

A 18000年前 B 20万年前 C 70万年前 D 170万年前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 直立行走 B 制造工具 C 使用语言 D 造屋定居

3、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

①弓箭 ②陶器 ③打制石器 ④磨制石器

A ①③ B ②④ C ③ D ①②③④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

A 会直立行走 B 使用打制石器 C 会钻木取火 D 过着群居生活

5、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

A 神话传说 B 大胆想象 C 历史文献 D 遗骨遗物

*6、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 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B 人工取火御寒 C 过着群居生活 D使用打制石器

*7、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 B 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

C 集体居住在山洞里 D 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8、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 )

A 手脚有明显分工 B 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

C 懂得人工取火 D 过着群居生活

9、对北京人用火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

A 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B 北京人用火烧烤、御寒、照明等

C 北京人会用火但不会管理火 D 北京人用火驱逐野兽,又增强了体质

10、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 )

A 石器 B 木棒 C 火把 D 弓箭

二、课堂回顾

*1.配一配

请将下列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取得这些进步的远古人类进行搭配,答案是不定向的。

A 最早使用石器 ① 元谋人

B 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 ② 北京人

C 掌握磨制石器的方法 ③ 山顶洞人

D 学会人工取火

F 缝制衣物

G 会制造装饰品

*2. 问答题:

有人说“劳动创造了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请你举例说明)

三、课堂延伸

*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2.北京人喝过开水吗?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 了解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

畜品种、生产工具,半坡聚落概貌,以及半坡人的彩陶艺术。

2、 通过比较半坡、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他们所取得的进步。

3、 了解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课堂同步练习(A)]

一、 课堂训练

1、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 山顶洞人 ③ 河姆渡人 ④ 半坡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下列关于半坡氏族聚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

B 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

C 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D 圈养猪、狗等家畜

*3、同半坡聚落相比较,河姆渡居民最大的贡献是:( )

A 学会了饲养水牛、猪、狗

B 妇女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C 会制造精美的彩陶

D 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4、我国最早会建造干栏式房屋的居民生活在:( )

*5、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 )

① 水稻 ② 白菜或芥菜等蔬菜 ③ 鱼 ④ 猪肉 ⑤ 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6、最早会挖掘和使用水井的早期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河姆渡居民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 会制作陶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共同之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处于同一生活流域

B 都种植原始农业,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

C 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 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9、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

A 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

B 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 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D 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

10、下列国家中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是:( )

A 印度 B 中国 C 埃及 D 泰国

*二、课堂回顾

材料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从完整谷粒外形看,属于栽培的籼稻稻谷,距今约6700——6900年,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这些遗物分布在400平方米的范围内,说明这时有丰富的粮食储存物。

材料二:在半坡遗址中也发现有谷物的皮壳,是比较耐旱的粟的皮壳。关于粟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起源与埃及或印度。但许多学者认为后两种说法缺乏考古证据。墨西哥和欧洲虽有粟的发现,但年代均较中国晚。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 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 会引发原始居民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三、课堂延伸

1.设想自己是一位导游,要带游客参观河姆渡博物馆,请你准备一份精心的讲解。

2.古建筑探究:

经古建筑学家鉴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因为河姆渡当年是沼泽地带,地面潮湿,所以先民先是在地上打桩,在上面架设地梁,铺上木板,构成架空的居住面,在四周排起密密的木桩作墙,然后立柱架梁盖顶。这种底层高于地面,即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至今华南有些地区仍存在。你能根据专家的介绍把河姆渡房屋画出来么?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 通过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出的贡献,认识到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2、 通过了解尧舜的“禅让”,知道从尧开始,取得首领位置的方式是通过部落民主推举产生的。

3、 通过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认识大禹具备的品德和对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

[课堂同步练习(A)]

一、 课堂训练

1、被人们尊称为神农氏的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2、下列成就被人们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 )

A 发明陶器 B 开辟集市 C 发明车船 D 发明医药

3、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

A 尧 B 舜 C 禹 D 鲧

*4、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5、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 )

A 尧 B 舜 C 禹 D 启

*6、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闽江流域

*7、被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

A 黄帝和炎帝 B 尧 C 舜 D 大禹

*8、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

*9.相传,炎帝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主要发明有:( )

①教人农耕 ②发明医药 ③发明文字 ④开辟集市 ⑤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与“禅让”制有关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

①黄帝 ②尧 ③舜 ④禹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二、课堂回顾

*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

在发明文字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用 的方式,叙述先辈们脱离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这些以「三皇」(三皇: )、「五帝」(五帝: )为主要脉络的古代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从 走向部落、部落联盟,并逐步发展成民族和 的历史轨迹。此外,中国的文明传说是起源于 时代。因此人们常以「 炎黄 」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为害禹治水,为治理洪水「 居外十三年, 」。禹用至于海﹔不仅消除了洪水,还为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后来舜推举禹为他的继承人。以后,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中华文化模式逐渐定型。历史上把代表这一文化模式的族群,称为「 」。

三、课堂延伸

*1.谜语竞猜:

千头万尾一条虫(打一历史人物)

山下有条虫,像龙不是龙(打一传说中人物名)

*2.请你找资料探究,为什么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一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通过收集、观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片及资料,来了解彩陶的造型、颜色和图案,分析彩陶的用途,想象先民的生产、生活情景。

2、通过亲手尝试制作陶器作品,加强对陶器的认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看图说话:

1、图片欣赏:

半坡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为什么做成那个样子?如果用这个瓶子去河里汲水,会出现什么奇妙的现象,为什么?

二、课堂回顾

*史海破迷

1、陶器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彩陶中的颜色(例如:红色、黑色„„)是从何而来?

*三、课堂延伸

1、 请有条件的同学亲自去尝试制作一个陶器(可以把作品的图片贴上,也可以把你的设计画出来)

2、 在动手实验中,你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收获吗?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篇三: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练习题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课型:新授

[目标导航]

1、学习目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2、学习重点:元谋人、北京人

3、学习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课前预习】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完成下列问题:

【课堂探究】

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洞人。请看图思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2.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你的疑点、难点:

【课后练兵】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 ( ) A.直立行走 B.人工取火 C.使用打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 ②工具简陋粗糙 ③人们头脑简单 ④生活环境险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B.能直立行走 C.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已经使用天然火

5、下列不属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是 ( ) A.文物 B.文字记录 C.古迹和遗址 D.民间传说 二、非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B、选做题 一、非选择题

考古学家说,曾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82毫米,有火柴棍那么粗,一头是锋利的针尖,另一头是针眼,整个骨针都很光滑。通过这枚骨针,我们可以推知山顶洞人生产生活的哪些情况?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课型:新授 执笔:郑碧丽 陈志红 审核:郑碧丽 陈志红

[目标导航]

1、学习目标:知道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的不同;了解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掌握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学会细致观察课文的图片,从中获得有效的历史信息。 2、学习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3、学习难点:对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的概括;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 【课前预习】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7-10页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并把相关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

【课堂探究】

1、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即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共同点。①都使用磨制石器,都处于__________时代。②主要从事_______生产,还饲养家畜,兼营捕渔、采集、狩猎。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_________;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__________(上述史实得出结论: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国家;半坡遗址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③都过着_________或半定居的生活。⑤都懂得制造陶器。

3.你的疑点、难点:

【课后练兵】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的时间大约为 ( ) A.五六千年前 B.六七千年前 C.八千年前 D.四五千年前

2、半坡原始居民住在 ( ) A.珠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3、能用稻米做饭的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4、下列关于南方农耕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是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B.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适宜水稻作物的耕种 C.会建造干栏式房屋 D.会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

5、 促使原始人定居下来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学会了建造房屋 D.使用磨制石器业

6、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二、非选择题

下图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半坡出土的纺轮以及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

图一 图二

(1)请根据图一回答,半坡人的生产、生活与山顶洞人相比有什么变化?

(2)请根据图二回答这些动物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什么关系?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篇四: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全册)

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复习学案(一)

★公元前,公元后。1世纪=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火

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掌握 磨制和钻孔技术;爱美意识;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 距今约6000多年种植粟

陕西西安半坡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黄河流域陶器(彩陶)是主要用具

河姆渡聚落:干栏式房屋

(距今约7000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种植水稻

长江流域)陶器(黑陶)是主要用具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1.二者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

2.房屋结构不同:

半坡聚落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防风保暖,适应了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

3.半坡聚落主要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水稻。

4.半坡聚落制作彩陶;而河姆渡聚落制作的是黑陶。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和炎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

的创始人。 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

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的技术。

炎黄战蚩尤,阪泉之野,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发展而来的。 尧舜禹“禅让”——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

大禹治水(方法)——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建立东周,迁都洛邑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第六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内容:(1)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

(2)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

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3、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

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西周的等级制(按血缘亲疏关系区分):贵族(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平民、奴隶。

★统治人民的手段:军队、刑法、礼仪教化。

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齐桓公称霸原因:(1)东方大国,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鱼盐之利的优越条件;

(2)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3)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2、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

3、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 (三家分晋:韩、赵、魏)

合纵(公孙衍):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连横(张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朝秦暮楚)。

★★★第八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魏—李悝;楚—吴起;韩—申不害;齐—邹忌

★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

(2)目的:富国强兵

(3) 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

4.承认土地私有(对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关键作用);

5.推行县制(对后代乃至当代都产生重要影响的行政管理制度);

6.统一度量衡;(其中1、5、6属加强中央集权;富国:2、4;强兵:3)

(4)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败: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义)。

启发:改革措施要正确、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等。(背:互动83页材料解析26题)

第九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

开始。

★青铜器: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家: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 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百家争鸣:儒家: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道家: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损害公物/治理班级: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能及时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法;说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惩罚不是万能的,只是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三者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不是绝对有效的,不应该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不同阶段不同方法发挥的作用不同。

★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由“分水鱼嘴”(分为内江、外江两部分,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 “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

★编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战国编钟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⑴他们分别是我国什么居民的房屋?

图一:半坡居民 图二:河姆渡居民

⑵他们的房屋有什么区别?分析一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干栏式房屋

原因:主要是由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差异。半坡聚落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防风保暖,适应了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

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复习学案(二)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 抵御秦的攻势。

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的统一: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城(咸阳。) ★秦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秦的灭亡:(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 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夏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经过:建立张楚政权

(4)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202年,楚汉之争。

★(刘邦)建立(汉朝),都城(长安)。西汉开始。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央设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太尉(掌管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 ⑴政治上:废分封,立郡县:创立中央集权制,自称皇帝,

措施:⑵经济文化上;“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⑶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 统一文字:小篆—后推广(隶书);货币标准样式:圆形方孔钱

★ 长城的起至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背景(了解):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带来了经济繁荣,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客观条件;

武帝的雄才大略是主观条件;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其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基础。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篇五: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1. 2. 3.

4.

5.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 在我国发现的原始人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元谋人。 元谋人的社会组织是群居生活。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人群。

6.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 北京人保留猿的体质特征,直立行走,能够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劳动,会人工取火,过群居生活。

8.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9.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

10. 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

11.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新石器时代。

12. 原始人群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13. 回答问题: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答:火可以照明,从而扩大了生活的领域;火可以御寒;火可以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中的营养,促进人体体质,尤其是脑的发展和健康;火可以帮助原始人驱逐野兽,增强原始人的自卫和狩猎能力。

14.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信息一览表

16. 半坡居民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17.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着以农耕生活为主的定居生活。

18.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19. 回答问题: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

答:打制石器只经过一道工序,即打制成自己想要的形状,而磨制石器要经过好几道工序。

20. 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

水稻的国家之一。

21. 陶器是当时人们生活的主要工具。

22.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23.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大多是干栏式的。

24. 干栏式建筑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25. 回答问题: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有何异同?

答:两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房屋结构不同、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两者都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都开始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26.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大汶口聚落信息一览表

答:使人类进一步摆脱了对大自然的以来和束缚,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发展。

28. 炎帝是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9. 神农氏时期出现了物与物之间的交换现象。 30. 黄帝是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人。

31. 黄帝的妻子嫘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32. 距今约4000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已出现部落联盟。

33. 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以蚩尤为首的部落。

34. 炎帝和皇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顺黄帝,两个部落

走向联合。

35. 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人文初祖)。

36. 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尧、舜通过“禅让制”推举继承人。 37.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他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的方法治水,被后人称为“大禹”。 38.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缘故民众同自然灾害抗争搏斗的历史过程和伟大成就。

39.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40.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已经转变成奴隶社会。 41. 禹死后,儿子启继承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42. 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从启开始,到溥仪【清朝宣统帝】结束。

43.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亳。 44.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至殷【朝歌】,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朝。

45.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46. 公元前1406年,武王伐纣,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47. 商纣发明了炮烙酷刑,他甚至将自己的叔叔比干挖心处死。

48. 西周时期已出现了人工灌溉。

49.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次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史称东周。

50.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5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的春秋时期。

52. 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公元前651年,在“葵丘盟会”称霸。

53. 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54. 回答问题:齐桓公为何能首先称霸? 答:齐国有地理优势,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有着经济优势,政治优势。

55. 楚庄王称霸的关键是邲之战,楚军在邲打败了晋国。

56. 与楚庄王向周天子询问九鼎的事件有关的成语是问鼎中原。

57.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的战国时期。 58. 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59. 人们在贵族的田地间集体耕种,古书把这称为“千耦其耘”。

60. 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61.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他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62. 变法主要内容: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工;④承认土地私有;

⑤推行县制;⑥统一度量衡。

63. 回答问题: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变法是否成功?

答:成功,因为变法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看变法者的生与死,而是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经过变法,秦国富强了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变法是成功的。

64. 回答问题:如何理解“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

答:改革总是不会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付出血的代价,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胜,统治者应该重视人才,商鞅勇于创新、改革的精神值得发扬,他被车裂而死,对他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他为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人生具有重大的价值,他令人同情,更令人佩服。

65. 商鞅变法的意义: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6.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67.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68. 青铜器中的精品是四羊方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69. 回答问题:商朝的青铜器有哪些特点?

答:种类多,铸有花纹装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工艺高超,气势宏大。

70.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71. 孔子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在政治方面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方面主

张“有教无类”,教学时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72.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73.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顺应自然,以柔克刚”。

74. 老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思想整理成《道德经》流传下来。

75. 战国时期思想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77.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父子在岷江主持修建的,由“分水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组成。 78.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①人心所向;②商鞅变法;③正确的外交;④长平之战;⑤

实力最强;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79.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是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与这个战役有关的成

语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人是赵括。

80. 秦兼并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顺序是韩、赵、魏、楚、燕、

齐。

8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

朝,定都咸阳。

82. 秦统一的意义是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与

民族融合,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83. 秦朝的疆域:东临东海,北接长城,西至陇西,南至南海。

84. 秦朝暴政表现在残暴的统治,严酷的秦律,沉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焚书坑儒,摧

残了文化。

85. 秦末农民起义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直接原因是途遇大雨。

86.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

87. 我们应向陈胜、吴广学习首创精神,革命思想,英雄气概。

88. 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而不是推翻了秦的残暴统治。

89. 回答问题:我们该如何评价秦始皇?

答: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格局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始皇对我国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他又是个残暴的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90. 项羽、秦军的巨鹿之战是打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秦军主力被消灭。

91. 楚汉战争不属于农民战争,是项羽与刘邦为争夺皇权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92.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⑴政治上: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⑵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车同轨;⑶文化上:统一文字;⑷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⑸民族关系上:北御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南统越族开灵渠(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加强南北联系。

93. 秦朝的货币叫圆形方孔钱,文字是小篆,后转变成程邈发明的隶书。

94. 从秦朝开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95. 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

96. 秦朝时社会组织基本单位是个体家庭,由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而不是诸侯国管理人民,

征收赋税。

97. 秦朝经济形态是“男乐其畴,女修其业”的小农经济。

98.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措施的理解:①“车同轨”目的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调动军队,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联系;②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不仅消除了六国遗留的陈迹,有利于巩固统一,加强统治,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99. 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字,那么国家的政令无法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受到阻碍、各地区的人们交流困难或无法交流。

100.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是中国。

101.我国古代把货币称为“货贝”、“宝贝”。

102.我国最早使用的金属货币是商代晚期的“铜仿贝”,世界上最早纸币产生于北宋。 103.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职世袭;郡县制不以血缘关系为

纽带,其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

10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105.汉初经济凋敝,思想上实行老子的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106.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措施:⑴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⑵政治上:颁布“推

恩令”,削弱封国势力;⑶军事上:打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

107.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措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10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其含义是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其影响是从此,儒家学说被定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

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109.颁布“推恩令”,是主父偃提出的,提出的原因是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威胁,内容是,其巧妙之处在于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与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110.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设立刺史。

111.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这相当于如今的北大清华。

112.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皇帝称号则由秦始皇开始。

113.回答问题:我们该如何评价汉武帝?

答:汉武帝统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大一统格局,在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政治方面,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在13个州部设刺史,在军事方面,出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在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往方面,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在对外交往方面,开拓了丝绸之路,总之,汉武帝统治期间,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14.中原与匈奴的和战关系:①秦派蒙恬收复河套,为进一步开拓西域奠定了基础;②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汉高祖把公主嫁给单于,采取和亲政策;③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并击败匈奴;④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使得北部边疆和睦安宁,促进了少数民族与中原经济文化的往来与交流、发展),呼韩邪单于归汉,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世世勿得相诈相攻”。

115.中原与西域的关系:①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②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始;③东汉初年,班超出使西域(“投笔从戎”),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④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116.我们应向张骞学习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

117.“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118.“丝绸之路”的由来:中国精美丝织品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119.“丝绸之路”的作用:“丝绸之路”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 120.汉族名称来源于汉朝,与汉朝的国力强盛,对外交往的频繁分不开。

121.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①开通道路,沟通联系;②互通有无,促进交流;③设置机构,管理新疆;④商路畅通,促进贸易。

122.最初的纸是西汉前期的“积漂絮成絮片”、蚕丝造纸。

123.东汉蔡伦改进【不是发明】造纸术,扩大了原料的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与质量。

124.造纸术的发明的历史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25.东汉“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记载有“人工呼吸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126.东汉“神医”华佗,研制“麻沸散”,创作“五禽戏”,擅长针灸与外科。

127.西汉《周髀算经》,率先提出勾股定理特例“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约500年。 128.东汉《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至汉代的数学成就,有关面积、体积、负数运算、一元

二次方程解法,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29.佛教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东汉汉明帝求佛,在我国得到传播,我国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篇六: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北师大版)

班级 座号

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吗?(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居民 2、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居民。

A 水稻 B 粟 C 白菜 D 芥菜

3、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 )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初祖”。

A 炎帝 B 黄帝 C 女娲 D 禹

4、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5、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经常有皇帝立太子的事,那你知道这种规矩是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制度吗?( )

A 世袭制 B 选举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6、我国的古代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描述了许多春秋和战国的故事。你知道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人物是谁吗?(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秦始皇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时候开始的。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8、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A 纺织业 B 制瓷业 C 青铜制造业 D 造纸业 9、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

工程”的是( )

A 禹 B 李冰 C 商鞅 D 李春

10、《世界百位名人录》中,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名列前十位。他是( )学派的创始人。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11、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

A 秦朝 B 西汉 C 商朝 D 三国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 ) A 春秋 B 战国 C 西汉 D 秦朝

13、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

A 魏 B 蜀 C 吴 D 东晋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1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在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著名科学家是( ) A 祖冲之 B 蔡伦 C 贾思勰 D 顾恺之 16、秦万里长城举世闻名,它西起 ,东至 。( ) A 辽东 临洮 B 山海关 嘉峪关 C 临洮 辽东 D 嘉峪关 17、汉武帝派到地方去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打击地方豪富的官吏是( ) A 御史大夫 B 刺史 C 司隶校尉 D 太尉 1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

A 楚汉战争 B 陈胜吴广起义 C 赤壁之战 D 牧野之战

19、曹操统一北方后,成为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他随即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但是却被孙权、刘备的联军打败。这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它是指(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长平之战 20、在东晋时期,有一位书法家将字写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且被后世为尊称为“书圣”,他是( )

A 顾恺之 B 蔡伦 C 祖冲之 D 王羲之

2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2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指的是( ) A 《水经注》 B 《天工开物》 C 《齐民要术》 D 《兰亭序》 23、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是( )

A 华佗 B 扁鹊 C 张仲景 D 孙思邈

24、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水平的杰出代表是( )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秦万里长城 C 司母戊鼎 D 敦煌莫高窟 25、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 为统一全国做好了准备 C 促进了民族融合 D 抵制了佛教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3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在秦国的某次决策会议上,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请回答:

⑴、材料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属于哪家学派?(2分)

⑵、根据材料中商鞅的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包括哪些措施?(4分)

⑶、商鞅后来遇害了,你认为他的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商鞅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毛泽东 请回答:

⑴、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两位著名帝王?(2分)

⑵、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⑶、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分)

7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北师大版)

参考答案

班级 座号

一、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75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

26、⑴、答:主张按现实的需要改变传统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属于法家学派的思想。(2分)

⑵、进行变法运动。主要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4分)

⑶、商鞅变法是成功的。(1分)因为:一场变法运动成功与否,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由于守旧贵族反对,商鞅被处死,只说明了守旧势力强大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分)

启示:①改革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胡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②改革必然具有艰巨性、曲折性,改革者要有坚定的决心,长远的战略眼光,不畏权贵敢于斗争的精神,甚至不惜流血牺牲。③改革举措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2分)

(本题为开放题,只要写出一两项符合题意即可)

27、⑴秦始皇、汉武帝。(2分)

⑵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 ⑶、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为:

①、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②、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③、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统一。④北御匈奴,修筑长城等。(4分)

说秦始皇是暴君,是因为:

①、他下令“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他修筑长城,给人民带来繁重的劳役负担;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罚严酷。(2分) 所以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1分)

(本题属开放题,答案仅供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篇七: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

A.元谋人、蓝田人 B.元谋人、北京人 C.蓝田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

2.水稻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3.《礼记》记述说:“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作礼,用城郭、护城河来维护国家的稳固”。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礼”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 ( ) A.尧 B.舜 C. 启 D.禹 4.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赠书法作品:

“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

A.尧和舜 B.舜和禹 C.黄帝和炎帝 D.周文王和周武王

5.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6.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

百家争鸣 7. 以下是不同历史时期出土的生产工具的图片,你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件工具(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斧 C.骨耜 D.铁犁铧

8.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

霸主地位的是( ) A.城濮之战 B.邲之战 C.官渡之战 D.马陵之战 9.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但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外族入侵 D.儒家学说 10. 秦朝北筑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当时,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大月氏 D.氐族

11.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坏公物”的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你认为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 A.儒家组:损坏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坏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坏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坏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12.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30年 B. 公元前221年 C. 公元221年 D. 公元230年

13.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 ) 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14.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

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15.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6.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7.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由境外民族分裂分子指控、煽动,

境内具体组织实施的严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 (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战国

18.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曹操是什么时期的历史人物 ( )

A.三国 B.魏晋 C.东汉 体工程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这项一直造福人类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是由D.西汉

19.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20.“汉委奴国王”金印是中国与下列哪个国家(地区)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物( )

A.朝鲜 B.日本 C.大秦 D.欧洲 21.中国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就诞生在商朝。它是( )

A B C D

22.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处在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

谁主持修建的( )

A.李冰 B.屈原 C.大禹 D.祖冲之

23.中医中药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传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你知道我国古代哪部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女史箴图》

24.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兰亭序》

25.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

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 )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6题9分,27题15分,28题18分,29题8分,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

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请回答:

(1)周是在哪一场战役灭商的?领导灭商的周王是谁?(2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在当时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3)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实行这种制度能起到什么作用?(1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诸侯要对周王承担哪些义务?(4分)

27.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

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

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汉书〃董仲舒传》

(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李白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推行了哪些措施?(4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措施?(1分)除此以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材料三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

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

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四 三国鼎立形势图:

(3)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1分)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1分)

(4)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请根据材料四《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3分)

28.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

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4分)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2分)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篇八:2014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2014中考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

2中华人文始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3.从夏商两代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一国的国君应该( )。

A.增强国力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重视军事 4.春秋时期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5.下列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使用广泛的是( )。

A.石制工具 B.木制工具 C.青铜工具 D.铁制工具 6.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 B.实行商鞅变法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7.全球各地现有孔庙1300余座。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查阅( )。

A.《道德经》 B.《论语》 C.《庄子》 D.《韩非子》 8.秦王完成统一于公元前221年,是( )。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3世纪

9.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 )。

A.圆形方孔铜钱 B.刀形币 C.铲形币 D.蚁鼻钱 10.秦统一后,官府发布的文告使用的文字会是哪一种? (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金文 11.下列对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抵御匈奴的著名城防 B.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 C.秦长城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D.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2.与“纸上谈兵”典故有关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13.西汉时期出现大一统,进入强盛时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14.《汉书》中记述“ 始开西域之迹”( )。

A.张骞 B.班超 C.卫青 D.霍去病 15.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

A.蔡伦——“蔡侯纸” B.张衡——地动仪

C.张仲景——“五禽戏” D.王羲之——《兰亭序》 16.下列人物,查找《史记》没有其内容的是( )。

A.陈胜 B.刘邦 C.汉武帝 D.诸葛亮 1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客观影响是 ( )。

A.促进民族融合 B.形成南北对峙 C.民族矛盾激化 D.促进南北统一 18.《水经注》是一部 ( )。

A.佛教经书 B.农业科学著作 C.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 D.史书

19.为了纪念祖冲之,月球上有一座以他的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祖冲之山”,他最突出的成就是 ( )。

A.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B.制造地动仪 C. 写下我国第一部农业著作 D. 割圆术 20.某旅行社组织参观云冈石窟,做导游的你可以介绍 ( )。

A.大量的佛像,反映西晋统治者尊崇佛教 B.大量的雕像,反映北魏社会生活的变化 C.它集中体现秦汉的造型艺术的风格 D.它代表了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峰 二、识图判断题

21.右图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示意图, 请你填出其中所缺内容。(3分)

A

B

C 22.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写出它们的名称。(3分)

23.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其中有请为下列人物图片找出他们各自的介绍语,写出他们的名字。(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到横线上)(6分)

A.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 B.东汉末年医学家,曾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C.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经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 图1 图2 图3

图1是 图2是 图3是

24.判断改错题(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6分)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那时已有卜辞。 ( ) (2)战国时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 )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方面的措施。 ( ) (4)《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2分)有什么功绩?(4分)

(2)材料二中的“一夫”是指谁?(2分)“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这一问题你能回答吗?(6分)

(3)秦朝的兴与亡,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请举一个方面的例子说明。(2分)

26.读图后,解答有关问题。

(1)图中A、B、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分别由何人建立?(6分)

(2)三国中哪国实力最强?(2分)

(3)分别写出D、E战场进行的战役名称。(4分)

(4)F为今天的什么地方,当时被称作什么?(2分)

四、简答题

27.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______”,这条路线的起点是______即今天的______市,最远可到达______。(5分)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___(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____。(4分) (3)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我国西北部地区,西汉政府设置的机构是_____。(2分) (4)这条路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你知道当时中国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想一想,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在今天看来,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二、识图判断题(第21题、22题各3分,第23题、24题各6分,共18分) 21.A禅让制、B禹、C启。

22.四羊方尊、司母戊铜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 23.图1:曹操C;图2:孔子A;图3:华佗B 24.(1)×,改夏朝为商朝;(2)√;(3)×,改秦始皇为汉武帝;(4)√ 三、材料解析(第25题16分,第26题12分,共28分) 25.(1)秦始皇(或嬴政)。(2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4分) (2)陈胜。(2分)秦朝统治非常残暴。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沉重,刑法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或秦朝的暴政)这导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6分)

(3)秦朝创立的统一国家、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经济与文化的统一措施等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秦朝虽短暂,但其兴亡的教训也为后来汉初的统治者所接受。(此题是开放式答案,举任意一方面的例子即可)(2分) 26.(1)A魏国、曹丕; B蜀国、刘备;C吴、孙权。(6分) (2)魏国。(2分)

(3)官渡之战、赤壁之战。(4分) (4)台湾、夷洲。(2分) 四、简答题(14分) 27.(1)丝绸之路,长安,陕西西安,大秦(或古代罗马)。(5分) (2)西汉,张骞。(4分) (3)西域都护。(2分)

(4)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纷纷东来。作用:不同地区的人们互相学习,丰富了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利于各地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他意思相近,或合理的也可以)(3分)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篇九: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20011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公元前,公元后。1世纪=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已经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山顶洞人,距今约1万8千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已经能够人工取火,过着氏族生活。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的用具(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战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尧舜“禅让”——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bo)。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将都城迁到殷。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第六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等级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宗法制:)

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内容:授民授疆土。 分封对象及受封者的义务:略

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历史上的春秋时期),齐桓公(最先称霸)、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齐桓公称霸原因:东方大国;管仲的改革;“尊王攘夷”口号的提出。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2、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bi)之战。

3、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三家(韩、赵、魏)分晋,与原来的齐楚燕秦并称战国七雄——秦的统一。

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连横(张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朝秦暮楚。

第八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主张执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

原因:富国强兵 内容:(1)集权方面: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

(2)富国方面: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

(3)强兵方面:奖励军功

意义: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启发:改革措施要正确、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等。

改革风潮:魏国首开变法之风,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

第九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金文,又叫铭文。

★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第十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 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论语》。思想家:仁、礼。提倡为政以德。教育家: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

考;因材施教。

★百家争鸣,各家思想:墨家:“兼爱”“非攻”。法家:“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儒家:“民贵”“君轻”。道家:道法自然。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

★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各家的代表人物及对应代表作。P52(自己整理背诵)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由三部分构成:“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编钟:出现于周朝,代表着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秦统一背景:⑴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都咸阳。

★秦的灭亡: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202年,楚汉之争。刘邦建立汉朝,都长安。西汉开始。

★秦统一意义: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⑵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⑶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了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重点记忆第一条,其余两条依据自己情况而背)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⑴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自称皇帝,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⑵经济上,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⑶思想文化上,焚书坑儒;统一文字。⑷军事上,(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

补充知识(书同文:小篆到隶书。秦半两钱(圆形方孔钱)。秦赵燕长城:东到辽东,西到临洮。焚书坑儒: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也是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背景: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带来了经济繁荣,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客观条件;武帝的雄才大略是主观条件;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其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基础。

措施:⑴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十三州部,

设刺史。⑵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⑶经济上,统一铸五铢钱,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影响:出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联合乌孙夹击匈奴。 其历史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补充知识:结合课本要知道,哪些物品是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哪些又是中原传到西域的,比如,葡萄,冶铁等。 ★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造纸术:西汉前期劳动人民发明纸。(积漂絮成絮片)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医学:“医圣”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神医”华佗(东汉):针灸和外科手术。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数学: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宗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信奉的多少帝王贵族。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道教:东汉后期,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史学:司马迁《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史事)。对其的评价:体例完备,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叙事简洁。

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恢弘,反映了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战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战曹操),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220年,曹丕称帝,都洛阳,曹魏。221年刘备称帝,都成都,蜀汉。222年,孙权称王,都建业,孙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在政治上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在用人方面招贤纳士,唯才是举;经济上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实力日益增强。

第21课 南方经济发展

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东汉末年,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大举南迁。南迁后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发展原因:⑴南方战乱较少,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⑵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⑶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⑷南方统治者实行了有利于生产的政策。⑸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

★经济发展表现:(1)农业:江南实行麦稻兼作,五岭则种双季稻;(2)手工业:纺织技术进步,蜀锦全国有名;(3)冶铸业:灌钢法的发明;(4)制瓷业:青瓷成为日常生活用具;(5)造船业:能制造在海上远航的大船;(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即今天的台湾)(6)商业及城市: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建康城人口达到百万。

第22课 北方民族汇聚——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北魏统治者(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和控制。

措施:迁都洛阳(494年)。实行汉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的了解。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数学: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际。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 农学:贾思勰,北魏、东魏时期。《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地理学:郦道元,北魏时期。《水经注》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书法:“书圣”王羲之。其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代表作《兰亭序》。擅长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绘画:顾恺之。以人物画最为突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东晋。

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佛教。

七年级北师大版上册历史练习篇十: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

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50分)

⒈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⒉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

⒊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 D.陕西蓝田人遗址 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⒌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黑猩猩

⒍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

8.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9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10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11.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

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12.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3.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4.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5.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 ⑤使用打制石器 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16.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 D.大汶口文化遗址 17.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18.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 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19.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

A. 尧 B. 舜 C. 鲧 D.禹

20.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21.传说远古时代谁教人钻木取火?( )

A.神农氏 B.燧人氏 C.伏羲氏 D.黄帝

22.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23.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他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替代( )。 A.父子 B.母女 C.叔侄 D.有才有德的人 24.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25.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二、填写下列表格(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5分)

三、识图题(共30分)

27.读上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A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图B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2)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 和 (3)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

28.读上图回答问题:(8分)

(1)上面房屋有可能是半坡还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2)这种房子的设计者考虑到了哪些问题?

(3)你知道目前还有哪些少数民族住这种样式的房子?

29.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图示,说明黄帝对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

(2)你认为上述发明是否都是黄帝发明的?为什么?

(3)黄帝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还有哪些贡献?

四、材料分析题(5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阅读材料回答:

(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

(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五、简答题(10分)

31.比较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论语十则高中
  • 壶口瀑布课文
  • 劝学原文高中
  • 施氏食狮史原文
  • 再别康桥原文朗诵
  • 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三峡 三峡文言文
  • 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