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一: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导学案

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稳步扎实开展期末各项复习工作,做好学生思想指导教育工作,

做好学法指导工作,强化知识记忆效果,强化技法处理效果,力争学

生本期的所学知识都能够颗粒归仓。

二、复习目标:

1、期末平均成绩相比期中考试提高10﹪左右;

2、使班级优生率达30﹪、20分以内的学生控制在10﹪左右。

三、复习时间:10节+课余拓展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复习教材

第一节 教材要点回顾和最后疑难处理

第二节 复习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第三节 前半段知识检测

第四节 复习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

第五节 后半段知识检测

第二阶段练习题处理

第六节 单项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七节 填空题、填图题、判断题专项训练

第八节 问答题专项训练

第九节 期末模拟测试

第十节 考试要点总结归纳

第一节 教材要点回顾和最后疑难处理

一、学习目标:

1、和学生一块回顾整本教材知识,重拾学习记忆;

2、个别课堂遗留问题处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二、学习重点: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新中国的外交

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看书10分钟左右,回想知识,总结要点,

查找疑难。

四、课堂探讨

1、师生共同回顾本教材主要内容;

2、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

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2、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周恩来 B、朱德 C、毛泽东 D、刘少奇

3、“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

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

见太阳”是指:( )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的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4、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事件是( )

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整顿经济秩序D、三大改造

5、20世纪50年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最严重的事件是( )

A、入侵朝鲜 B、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C、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D、敌视中国

六、课后反思:

第二节 复习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自己复习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教材知识,重拾学习记忆;

2、个别课堂遗留问题处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二、学习重点: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三、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复习20分钟左右,回想知识,总结要点,解决疑难。

四、课堂探讨

1、师生共同回顾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主要内容;

2、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

1、为人民呕心沥血、英勇奋战的人往往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一赞誉源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

A、《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新中国的成立 D、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在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D、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4、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 )

A、社会主义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六、课后反思:

第三节 前半段知识检测

一、学习目标:

1、检查学生前半段时间的复习情况和复习效果;

2、查漏补缺,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研究学生的弱学部分和共性问题。

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完成试卷试题。

四、课堂探讨

1、师生共同讨论试卷答案;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个别抽查)

1、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2、毛泽东有诗云:“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其中“一桥”是指( )

A、钱塘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郑江黄河大桥 D、南京长江大桥

3、“一个萝卜重千斤,一头毛驴拉不动”的口号反映的是( )时期的事。

A、大跃进 B、大炼钢铁

C、人民公社化 D、社会主义改造

4、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 ( )

A、中国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B、中国的国民经济形势好转

C、出现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D、经济出现了严重下降现象

5、下列对于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正确的认识是( ) ①、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的形势

②、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③、“多、快、好、省”的原则在后来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④、忽视了客观规律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六、课后反思:

第四节 复习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自己复习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教材知识,重拾学习记忆;

2、个别课堂遗留问题处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二、学习重点:新中国的外交

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看书25分钟左右,回想知识,总结要点,

查找疑难。

四、课堂探讨

1、师生共同回顾第四单元至第七单元主要内容;

2、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

1、结束中国靠“洋油”过日子,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的是 ( )

A、江汉油田的建成 B、胜利油田的建成

C、中原油田的建成 D、大庆油田的建成

2、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保障的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临时约法》 D、《三大改造的完成》

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

A、1959年6月B、1962年9月C、1964年10月D、1967年6月

4、“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 )

A、1946-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6-1986年

5、共和国最大的冤案是( )

A、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 B、《海瑞罢官》被批判

C、邓小平两次被撤职 D、“二月逆流”

六、课后反思: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二: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一、学习目标:

通过10—15课基础知识的归纳,帮助学习识记10—15课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脉络。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红军长征。

2.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49---74页,完成下列练习:

1. 五四运动:时间:( )年5月4日 ,导火线:( )运动的中心:( )→( ——;主力:( )→( );口号:“( )”(最能体现运动性质),“( )”、(基本实现)“( )”、“( )”;卖国贼:( 、 、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 )的( )运动。(性质)( )起了先锋作用。( )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 )的作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扩大了( )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 )的开端。 五四精神:指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 )精神,五四运动孕育了( 、 、 )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 )精神。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 ),时间:( )年7月23日;地点:( )(后转入嘉兴南湖的游船 )。

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实现( )。组织原则是( )。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 )。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任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以( )为行动指南的( )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自从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了。

3.国民革命:1924年,( )组建黄埔军校,总理( )、校长( )、党代表( )、政治部主任( ),恽代英任教官。北伐战争的对象:( )、( )、( )。主战场:( )战场;重要战役:( )( )( )( )为第四军获得“铁军”称号。1927年4月,(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4土地革命:1).南昌起义:时间:( )年8月1日,( )( )( )( )( )率领革命军在( )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井冈山会师:1927年10月( )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 )和( )的军队在( )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 )的道路

5红军长征:时间:( )年10月---( )年10月。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长征路线:从( 、 )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攻占( )--( )--( )——( )——( )—( )—( )——1935. 10中央红军与陕甘红军在( )会师——1936.10红一二四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的转折点:( ):1935年;内容: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红军长征的意义: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长征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所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善于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

1

献身精神。

四、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32.五四运动口号中基本实现的是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取消二十一条

C.誓死争回青岛D.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3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A.发生在十月革命后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运动波及广大地区D.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4.对五四运动性质最准确的表述是:A.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B.全国规模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C.反封建的革命斗争D.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5.“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指的是:①有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②中国人民有了新奋斗目标③中国革命有了新内容④中国革命有了新前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6.一所学校的门口贴了孙中山先生的一幅对联“升官发财请往它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所学校是

A.云南讲武堂B.宝定军官学校C.中国陆军学堂D.黄埔军校

37.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是①孙中山②蒋介石③廖仲恺④周恩来⑤叶挺⑥恽代英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

38.1926年,北伐的主要对象是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④陈炯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9.北伐战争中,两湖战争打击的是A. 吴佩孚B.孙传芳C.张作霖D.陈炯明

40.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的著名将领:A.朱德B.贺龙C.叶挺D.陈毅

41.中共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事件: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湘南起义D.广州起义

42.率部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四军的是

A.贺龙、叶挺B.朱德、陈毅C.朱德、贺龙D.周恩来、贺龙

43.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A.四渡赤水后B.巧渡金沙江后C.强渡大渡河后D.穿过草地后

4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A.遵义B.吴起镇C.会宁

45.红军长征结束标志:A.召开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C.陕北会师D.会宁会师

46.长征途中,党和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二、判断题:

1、中共“一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 2、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至此,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

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 ) 4、1935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

三、探究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2)中共“一大”选举谁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3)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7)

期中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一、学习目标:

2

通过1—14课基础知识的归纳,帮助学习识记1—14课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脉络。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

1.重点: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2.难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进程中的作用

三、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封锁珠江口挑起战争。

1.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查禁鸦片。1839年6月,他下令

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图)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

重大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

的决心。

2.鸦片战争中清军涌现了关天培、陈化成等英雄人物,还出现了

大规模群众抗英斗争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a.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b.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既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本国封建统治的任务。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挑起战争。

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图)

2.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共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

方千米。

3.李秀成指挥太平军取得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击毙华尔。.

4.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统一。1881年,清政府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挑起战争

1.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官兵直撞日舰吉野号,中鱼雷壮烈殉国

2.1895年4月,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 》)。

a.内容割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危害: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

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八国联军侵华。

1. .义和团运动:性质:反帝爱国运动,口号:扶清灭洋,兴起于山东。

2. 1901年,英、美、德、日等11国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a.内容: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经济:洋务运动,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1. 洋务运动口号:1)自强:兴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2)求富:兴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

2. ★.洋务运动的作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二)维新变法(1895—1911,核心运动:戊戌变法:1898年由光绪帝下诏变法,仅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3

1.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化运动的序幕。

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1)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发明创造等。(2)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3)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4)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影响: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进步,它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辛亥革命(1911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1.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革命活动:在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确立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2.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科学。阵地:《新青年》。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矛头直指孔孟之道。

意义: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2.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 五四运动:时间:1919年5月4日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阶级(无产阶级);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运动性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基本实现)“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运动波及到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指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后转入嘉兴南湖的游船 )。

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国民革命:1924年,孙中山组建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恽代英任教官。北伐战争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战场:两湖战场;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晶战役,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获得“铁军”称号。1927年4月,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4土地革命:1).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叶挺、刘伯承、贺龙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井冈山会师: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部队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湘南起义的军队与毛泽东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4

和巩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5红军长征: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长征路线:从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 ——1935. 10中央红军与陕甘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10红一二四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内容: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红军长征的意义: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长征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所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善于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5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三: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一、学习目标:

通过10—15课基础知识的归纳,帮助学习识记10—15课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脉络。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红军长征。

2.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49---74页,完成下列练习:

1. 五四运动:时间:( )年5月4日 ,导火线:( )运动的中心:( )→( ——;主力:( )→( );口号:“( )”(最能体现运动性质),“( )”、(基本实现)“( )”、“( )”;卖国贼:( 、 、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 )的( )运动。(性质)( )起了先锋作用。( )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 )的作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扩大了( )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 )的开端。 五四精神:指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 )精神,五四运动孕育了( 、 、 )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 )精神。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 ),时间:( )年7月23日;地点:( )(后转入嘉兴南湖的游船 )。

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实现( )。组织原则是( )。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 )。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任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以( )为行动指南的( )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自从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了。

3.国民革命:1924年,( )组建黄埔军校,总理( )、校长( )、党代表( )、政治部主任( ),恽代英任教官。北伐战争的对象:( )、( )、( )。主战场:( )战场;重要战役:( )( )( )( )为第四军获得“铁军”称号。1927年4月,(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4土地革命:1).南昌起义:时间:( )年8月1日,( )( )( )( )( )率领革命军在( )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井冈山会师:1927年10月( )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 )和( )的军队在( )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 )的道路

5红军长征:时间:( )年10月---( )年10月。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长征路线:从( 、 )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攻占( )--( )--( )——( )——( )—( )—( )——1935. 10中央红军与陕甘红军在( )会师——1936.10红一二四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的转折点:( ):1935年;内容: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红军长征的意义: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长征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所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善于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

1

献身精神。

四、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32.五四运动口号中基本实现的是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取消二十一条

C.誓死争回青岛D.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3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A.发生在十月革命后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运动波及广大地区D.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4.对五四运动性质最准确的表述是:A.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B.全国规模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C.反封建的革命斗争D.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5.“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指的是:①有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②中国人民有了新奋斗目标③中国革命有了新内容④中国革命有了新前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6.一所学校的门口贴了孙中山先生的一幅对联“升官发财请往它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所学校是

A.云南讲武堂B.宝定军官学校C.中国陆军学堂D.黄埔军校

37.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是①孙中山②蒋介石③廖仲恺④周恩来⑤叶挺⑥恽代英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

38.1926年,北伐的主要对象是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④陈炯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9.北伐战争中,两湖战争打击的是A. 吴佩孚B.孙传芳C.张作霖D.陈炯明

40.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的著名将领:A.朱德B.贺龙C.叶挺D.陈毅

41.中共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事件: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湘南起义D.广州起义

42.率部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四军的是

A.贺龙、叶挺B.朱德、陈毅C.朱德、贺龙D.周恩来、贺龙

43.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A.四渡赤水后B.巧渡金沙江后C.强渡大渡河后D.穿过草地后

4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A.遵义B.吴起镇C.会宁

45.红军长征结束标志:A.召开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C.陕北会师D.会宁会师

46.长征途中,党和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二、判断题:

1、中共“一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 2、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至此,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

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 ) 4、1935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

三、探究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2)中共“一大”选举谁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3)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7)

期中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一、学习目标:

2

通过1—14课基础知识的归纳,帮助学习识记1—14课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脉络。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

1.重点: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2.难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进程中的作用

三、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封锁珠江口挑起战争。

1.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查禁鸦片。1839年6月,他下令

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图)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

重大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

的决心。

2.鸦片战争中清军涌现了关天培、陈化成等英雄人物,还出现了

大规模群众抗英斗争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a.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b.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既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本国封建统治的任务。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挑起战争。

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图)

2.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共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

方千米。

3.李秀成指挥太平军取得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击毙华尔。.

4.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统一。1881年,清政府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挑起战争

1.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官兵直撞日舰吉野号,中鱼雷壮烈殉国

2.1895年4月,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 》)。

a.内容割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危害: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

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八国联军侵华。

1. .义和团运动:性质:反帝爱国运动,口号:扶清灭洋,兴起于山东。

2. 1901年,英、美、德、日等11国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a.内容: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经济:洋务运动,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1. 洋务运动口号:1)自强:兴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2)求富:兴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

2. ★.洋务运动的作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二)维新变法(1895—1911,核心运动:戊戌变法:1898年由光绪帝下诏变法,仅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3

1.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化运动的序幕。

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1)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发明创造等。(2)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3)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4)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影响: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进步,它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辛亥革命(1911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1.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革命活动:在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确立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2.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科学。阵地:《新青年》。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矛头直指孔孟之道。

意义: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2.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 五四运动:时间:1919年5月4日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阶级(无产阶级);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运动性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基本实现)“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运动波及到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指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后转入嘉兴南湖的游船 )。

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国民革命:1924年,孙中山组建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恽代英任教官。北伐战争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战场:两湖战场;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晶战役,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获得“铁军”称号。1927年4月,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4土地革命:1).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叶挺、刘伯承、贺龙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井冈山会师: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部队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湘南起义的军队与毛泽东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4

和巩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5红军长征: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长征路线:从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 ——1935. 10中央红军与陕甘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10红一二四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内容: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红军长征的意义: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长征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所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善于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5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篇四: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提纲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提纲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一、学习目标:识记1.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2.国民革命北伐的主要对象和重要战役;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4.南昌起义的时间和主要领导人;5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6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理解:1.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和五四精神;2.中共一大;3红军长征。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红军长征。

2.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49---74页,完成下列练习:

1. 五四运动: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上海;人物:学生→工人;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挣回青岛”;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爱国精神。

2.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后来嘉兴南湖的游船 )。 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中国共产党,中国 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4.国民革命军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重要战役:两湖战场;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获得“铁军”称号。

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1927)年4月。

6.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7.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会师井冈山。 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8红军长征: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地点:从(瑞金、长汀)出发;三军会师(会宁),长征结束。

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内容: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长征的意义: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长征精神: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的集体主义、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五: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提纲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提纲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一、学习目标:识记1.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2.国民革命北伐的主要对象和重要战役;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4.南昌起义的时间和主要领导人;5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6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理解:1.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和五四精神;2.中共一大;3红军长征。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红军长征。

2.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49---74页,完成下列练习:

1. 五四运动: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上海;人物:学生→工人;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挣回青岛”;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爱国精神。

2.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后来嘉兴南湖的游船 )。 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中国共产党,中国 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4.国民革命军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重要战役:两湖战场;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获得“铁军”称号。

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1927)年4月。

6.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7.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会师井冈山。 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8红军长征: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地点:从(瑞金、长汀)出发;三军会师(会宁),长征结束。

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内容: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长征的意义: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长征精神: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的集体主义、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篇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2013----2014第一学期初二历史学案 编制人: 刘继溢 检查人: 审核人: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预习案】

一、五四爱国运动

1、由于 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导火线)。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人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领导下发动 。口号① (反帝反封建的性质);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④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2、五四运动的发展:运动中心经历了 到 ,斗争主力由 到 的转变。 3、五四运动的结果:释放 。罢免了卖国贼 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 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在 秘密召开,后在 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这标志着 成立了。

2、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 ,建立 ,实施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选 为中央局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 纲领。 三、黄埔军校

1、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 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了 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1924年5月,国民党在 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 。孙中山为创建人, 任校长, 任政治部主任。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四、北伐战争

1、 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目的要 。北伐的主要

对象是 三个军阀。

2、蒋介石任总司令。 是主要战场。第四军 领导的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敌军败退武昌。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 。 3、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4、 年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两个反革命政变的爆发标志着 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7年4月,蒋介石在 成立国民政府,它代表 利益。 五、南昌起义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等人领导 ,占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 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和创建 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 和 的总方针,并决定派毛泽东到湖南在秋收时节发动 。 六、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由于 ,起义军向敌人 的农村进军。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并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 ” ,由朱德任 ,毛泽东任 。 七、二万五千里长征

1、1933年10月,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 次“围剿”,由于博古和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红军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被迫进行 。 2、 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红军改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3、1935年1月,遵义会议,内容:①集中权利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②肯定 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③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 、挽救了 、挽救了 ,是党的历史上 的转折点。 4、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又翻过大雪山,通过草地。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 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5、 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 ,与第一方面军会师,这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的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 的企图,保存了 ,使中国革命 。

6、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坚定信念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亲密团结的乐观主义精神。

【探究案】

材料一: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抗日战争 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材料二:

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1)材料一中的图片再现了1919年以来中国革命的四项重大事件,请说出每件事的重要影响?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请你写出印象最深的两个事例。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歌词曾激励无数军民为民族的解放而浴血奋斗。请结合所学的史实谈谈这歌词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我的收获】

【检测案】

1.某年北京的街道上,一群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标语,高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游行、集会。这是下列哪一事件中的场景( )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而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何年何月在何地召开的( ) A.1919年5月 北京 B.1921年7月 上海 C.1935年1月 遵义 D.1945年4月 延安

3.“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胡锦涛)。“这个伟大的事件”

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4.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七: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导学案

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选项不

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2、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改革成效

显著,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该影响应该是( )

A、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B、废除旧体制

C、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D、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

3、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③前者开创的事业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民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区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7、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8、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当主持人说出“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时,小

明同学抢先说出正确答案,她的答案应该是( )

A、珠海 B、汕头 C、海南 D、深圳

9、小东的爷爷很爱讲过去的事情,下列是他对过去的生活的回忆,其中发生在20世纪80

年代的是( )

A、参加土地改革成为土地的主人 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参加人民公社,吃公共食堂 D、参与分户承包集体土地,实现自主经营

10、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之一,下列哪一流行的语是改

革开放时代的( )

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结合 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

C、走资派、封资修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1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界60年代

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D、北京奥运—21世纪初

12、下列法律文献中,不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制定并通过的是( )

A、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3、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集体合作化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14、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B、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

C、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15、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退

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人们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 D、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16、根据党的十三大的部署,我国经济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是( )

A、位于第一集团的发达国家水平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7、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

提出和制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竟有九年荒。—旧凤阳

材料二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1950年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参加合作社,年年都能多打粮。—1955年

材料四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不逃荒。—1968年

材料五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1979年

(1)以上材料是几段凤阳花鼓,分别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施的四项农业

政策,请根据相应的内容说出四项政策的名称。

①“自从土地还家后”:

②“自从参加合作社”

③“凤阳地多不打粮”

④“自从包地包产后”

(2)这些农业政策的实施产生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3)党和政府对农业政策进行不断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

史新时期。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材料二 改革开放达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

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

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

—邓小平1992年的一次讲话

材料三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

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

决然地打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

界东方。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2)30多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

什么不同?推动重心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30多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史,完成下表。

第三单元

第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新知梳理

一、1、(1)拨乱反正 两个凡是 徘徊不前 (2)邓小平

2、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以阶段争斗为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二、3、拨乱反正工作 4、冤假错案 5、300 6、政治 正常化 自主检测

1、B 2、D 3、B

合作探究

(1)不真实。原因:处于“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等是其主要特征。

(2)需要解决的问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重大决策:停止“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实行改革开放。

(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课时作业

1、A 2、B 3、B 4、D 5、B 6、D 7、D

8、(1)粉碎“四人帮”后。不正确。过于绝对化。

(2)《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发表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篇八: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标】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时、地、人、口号等)、结果及其意义;认识理解五四精神的真谛。

2、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时、地、代表、目标、任务、机构等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自学导航】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1、背景(导火线)[概括]。 2、经过:

①时间: 年 月 日; ②地点: —— ——全国; ③人物:运动先锋 ——运动主力 ;领导者 。 ④口号:“ , ”、取消“ ”、反对在 上签字、惩办卖国贼 等人。

3、结果:五四爱国运动取得 。北洋政府被迫 ,罢免 ,拒绝在 。

4、意义:是 [性质],是 。

5、五四精神的真谛——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是五四精神。 二、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读课本P47本目的第一段小字部分归纳概括。) ① ; ② ; ③ ;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 年 月,②地点: ,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

③一大代表: 、 、 等13人,代表全国 多个党员。

④奋斗目标: 。 ⑤中心任务: ;⑥中央局书记: 。 ⑦意义: 。

3、彻底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中共“二大”的召开。 ①最终革命目标: ;

②现阶段革命目标: ——第一次提出了 。[意义]

【历史感悟】

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站在了时代的前列。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旗帜,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实现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

【试一试,我能行】

请问:(1)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

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图一的地点在什么地方?

图一 图二

(2)与“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的重要人物是“南陈北李”。请问“南陈北李”指的是谁?他们与“开天辟地”的大事有什么关系?

(3)“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11课 北伐战争

【课标】

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办(创办人、原因、时间、地点、校长、政治部主任、作用)。 2、了解北伐胜利进军的过程(时间、目的、北伐对象、主要战场和战役、成果),知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3、知道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时间、地点、性质)。 【自学导航】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合作——标志是1924年,广州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二、黄埔军校的创办:

1、创办者:,创办原因:

2、时间:5月;地点:;校长:; 政治部主任: ;

3、作用:。 三、北伐胜利进军:

1。 2、时间:年;总司令: 三个军阀;主要战场:—军阀是;主要战役: 、 ;北伐军浴血奋战的典型代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

3、北伐军胜利进军成果:。

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原因:① 。

②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妥协退让、甚至压制工农运动等)。 五、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年4月;地点:

【合作探究】依据所学知识,议一议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

【试一试,我能行】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创立黄埔军校 2、黄埔军校与以往军校的主要不同点是

A.共产党人任教官 B.重视军事教育 C.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D.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3.1926年北伐战争中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 A.蒋介石 B.叶挺 C.冯玉祥 D.毛泽东 4.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 )

A.江西 B.广东 C.东北 D.湖南、湖北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请问:(1)材料一中的“军官学校”指的是什么?其办学宗旨是什么?

(2)请说说该“军官学校”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3)他曾经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但后来背叛了革命,建立了反动的南京国民政府。请问他是谁?他背叛革命的标志是?他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

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课标】

1、知道南昌起义;

2、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3、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学习目标】:

1、 掌握南昌起义的内容,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认识

到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 了解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分析和认识到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作出的

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正确决策。 【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自学导航】

一、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人,率领革命军在 举行武装起义。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

4、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改编为 ,由 任军长、 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

5、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并展示。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发动南昌起义?南昌起义的影响是什么?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3、 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达标检测】

1、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2、土地革命时期建立的最大最巩固的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闽西革命根据地 3、“八。七”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武昌 B汉阳 C汉口 D九江 4、 阅读下列材料: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1927年) 请回答:

⑴文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

⑵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⑶为什么说“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课标】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学习目标】

1.记住红军和征的路线、起止时间、意义,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红军和征的原因、性质。

2.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自学导航】:长征

原因: 性质: 起止时间:

时间:

遵义会议: 内容:

军 意义:

红一方面军路线: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冲破( ), 渡过( )。渡过乌江,占领 ( )。四渡( ),渡 过( ),强渡( ),飞夺泸定桥,翻过( ),

通过( ), 到达陕北吴起镇。

结束标志:

意义:

【合作探究】

在长征中,红军出现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什么精神?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开始于( ) A、1929年8月 B、1933年10月 C、1934年6月 D、1930年6月 2、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进行长征,刚开始的进军目的地是( ) A、湘西 B、湘赣边 C、陕北 D、贵州

3、在长征过程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第一个提出改变红军前进路线,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进军的人是( )

A、朱德 B、周恩来 C、毛泽东 D、李德

4、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于( )

A、吴起镇 B、会宁 C、毛儿盖 D、甘孜

5、中国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共经过了( ) A、五年 B、三年 C、两年 D、一年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秋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事件?它的作者是谁?

2、诗句“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 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反映出哪些具体的事件?

3、诗句中的“三军”是指的哪些队伍?

4、这一事件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九:北师大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导学案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篇十: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知道北伐战争的经过,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建,初步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学习重点: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学习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国共第一次合作

时间: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全称: 政治部主任:

(二)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2、目的:3、主要对象: 4、总司令:5、主要战场: 6、重要战役:汀四桥、贺胜桥战役

7、成果:8、失败原因: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 2、地点:

3、性质: 二、合作探究

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2、在北伐战争中取得显赫战功的共产党军队是哪一个?

3、在国民党建立的黄埔军校中为什么会有共产党人参与?

三、拓展延伸

北伐战争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取得了巨大胜利,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呢?

四、系统总结

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北伐战争 失败 五、巩固练习(见练习册28页) 六、课堂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习目标:知道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者,意义,了解秋收起义中我党革命路线的转变,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学习难点:全面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南昌起义

1、时间:2、领导人: 3、地点:

4、结果:

5、意义:(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

、秋收起义

时间:

领导者: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 时间: 人物:

建立军队: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二、合作探究

1、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还要南下广东?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三、拓展延伸

如何理解本课标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系统总结

南昌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巩固练习

1、1927年7月下旬,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样干,我就怎样干。”贺龙等准备要干的是( )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百团大战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在( ) A 广州 B 井冈山 C 南昌 D 汉口

3、列举1927-1931年,中国共产党为挽救中国革命,做了哪些努力?

4、列举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六、课堂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学习目标: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讲红军故事,搜集、演示长征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通过讨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 学习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

、长征的开始 原因: 时间: 2、遵义会议 地点:

内容: 意义: 3、长征的过程: (二)长征的胜利

1、时间:2、意义: 二、合作探究

①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②想一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报道长征中的艰难险阻。

三、拓展延伸

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四、系统总结:

五、巩固训练:

1、在长征过程中,哪一事件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呢?为什么?

2、学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你了解到了发生在长征途中那么多著名战役和红军战士们的英雄事迹。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带游客走长征路,忆革命史。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学习目标: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及其危害、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探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通过评价张学良、杨虎城,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西安事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

2、过程: 3、结果: 4

、造成此结果的原因:

5、国共的不同态度 ②6、影响:(二)西安事变

1、时间:2、人物:3、解决方式:

4、意义:二、合作探究:

1、九一八事变以后,当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却执行不抵抗政策。为什么蒋介石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请同学们分析。

2、分析西安事变发生后,全国各界会有什么反映?

3、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三、拓展延伸

1、西安事变爆发后,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如何?

2、同学们如何评价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呢? 四、系统总结 1.知识建构:

五、巩固训练

1、设计表格介绍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2、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完全沦于敌手的原因是什么?

3、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了血腥屠杀,但是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事变,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论语十则高中
  • 壶口瀑布课文
  • 劝学原文高中
  • 施氏食狮史原文
  • 再别康桥原文朗诵
  • 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三峡 三峡文言文
  • 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