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论语八首意思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01    阅读:

篇一:《论语名句 答案》

《论语》《孟子》

1、(1994全国)(1)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1995全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3、(1995全国)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4、(1996全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5、(2003全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6、(2004天津卷)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7、(2004湖南)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8、(2004上海卷)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9、(2005上海卷)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 (《论语•述而》) 10、(2005江苏卷)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1、(2008安徽卷)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12、(2008山东卷)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13、(2008全国I卷)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孟子. 告子下》)14、(2007山东卷)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2007上海卷)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论语. 微子》) 16、(2006江苏卷)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7、(2010年浙江卷)《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答案: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18、(2010年全国卷Ⅰ)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__。”(《论语.为政》)19、(2010年山东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20、(2010年广东卷)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 告子上》)21、(2009浙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22、(2009上海卷)其为人也,__发愤忘食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七则》) 23、(2009山东卷)子曰:“_____朝闻道__________,夕死可矣。”(《论语 .里仁》) 24、(2009全国卷Ⅰ)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5、(2011全国新课标卷)子曰: “三人行,_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_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述而》)

26、(2011全国大纲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27、(2011全国大纲卷)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8、(2011北京卷)莫春者, __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

29、(2011山东卷)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患不知人也___________。”(《论语·学而》) 30、(2011广东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课外背诵

1、(1991全国)有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个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陋室铭》: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1993全国)(1)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籍》) (2)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3)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1994全国)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诗·小雅·鹤鸣》) 4、(1995全国)(1)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马总《意林》) (2)满招损, 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5、(1996全国)(1)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4)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6、(1997全国)(1)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3)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7、(1998全国)(1)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3)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1

8、(2004

) 9、(2004全国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0、(2004全国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 李煜《虞美人》

11、(2004全国四) (1)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12、(2004重庆卷)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25、(2011江苏卷)(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3) __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26、(2005 广东卷)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必败。(《孙子兵法•主谋攻》)

13、(2004广东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

14、(2004福建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治家格言》) 15、(2004湖南)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6、(2011安徽卷) (1

(诸葛亮《出师表》) (2)鹿门月照开烟树_,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17、(2004江苏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 18、(2004上海卷)(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9、(2005全国卷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20、( 2005全国卷二)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杜甫《客至》)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1、(2005全国卷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22、(2007上海卷)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登快阁》) 23、(2005上海卷)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24、(2005 福建卷)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2

(林逋《山园小梅》)

27、(2005山东卷) ⑴_池塘生春草_,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⑵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8、(2006全国卷1)(1)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恩》)

29、(2011江西卷)(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曹操《短歌行》) (2)__玉露凋伤枫树林_,巫山巫峡气萧森。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0、(2006北京卷)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1、(2006福建卷)(1)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32、(2006湖南卷)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 (屈原《离骚》)

33、(2006江苏卷) 唯草木之零落兮,_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4、(2006安徽卷) ⑴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2)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3)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_别时容易见时难___。__流水落花春去也__ ,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35、(2006江西卷)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迢迢牵牛星》) 36、(2006辽宁卷) 陆游曾用“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51、(2008上海卷)

(1)_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_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论语八首意思

) ?(张九龄《感遇》) 仰慕之情。

37、(2006浙江卷)__知我者谓我心忧__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 38、(2006上海卷)

(1)山气日夕佳,__飞鸟相与还__。(陶渊明《饮酒》) (2)_青青园中葵__,朝露待日睎。(汉乐府《长歌行》) (3)世事洞明皆学问,

。(曹雪芹《红楼梦》) (4)仓廪实而知礼节,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39、(2007全国卷2) (1) 杨花落尽子规啼,__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我寄愁心与明月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__;牡丹,花之富贵者也__;莲,花之君子者也__。(周敦颐《爱莲说》40、(2011浙江卷)沧浪之水清兮,_可以濯我缨__;沧浪之水浊兮,

(《楚辞》) 41、(2006浙江卷)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__桃源望断无寻处___。(秦观《踏莎行》) 42、(2011四川卷) __映阶碧草自春色__,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43、(邹忌)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 , 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44、(2007 福建卷)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

45、(2007 江苏卷) (1)__落红不是无情物__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2)仓廪实而知礼节,__衣食足而知荣辱_ 。(《管子•牧民》

46、(2007山东卷)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7、(2007 四川卷)《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48、(2008全国II卷)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

49、(2008全国新课标卷)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0、(2008北京卷)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

(3) _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 (4)潭中鱼可百许头,_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_知耻近乎勇 。(《中庸》)

52、(2008辽宁卷)国破山河在,_城春草木深_。_感时花溅泪___,恨别鸟惊心。_烽火连三月_,__家书抵万金_。白头搔更短,__浑欲不胜簪_。(杜甫《春望》)

53、(2011重庆卷) 汩余若将不及兮,__恐年岁之不吾与_ 。(屈原《离骚》)

54、(2008江苏卷)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 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闻笛而生乡思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55、(2011天津卷)___,序天伦之乐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56、(2011北京卷)(

1)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2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3)_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_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7、(2008安徽卷)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58、(2008湖南卷)邹忌 八尺有余 , 形貌昳丽 。 朝服衣冠 ,窥镜,谓其妻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9、(2008四川卷)

(1)造化钟神秀,_阴阳割昏晓_。荡胸生曾云,_决眦入归鸟_。(杜甫《望岳》)论语八首意思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_。土地平旷,屋舍伊然,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60、(2008福建卷)(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61、(2009江苏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62、(2009安徽卷)

(1)_丛菊两开他日泪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3

(2) _谈笑有鸿儒_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63、(2009广东卷)(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64、(2011全国大纲卷)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5、(2009江西卷)(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诗经·邶风·静女》)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2)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4)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柳宗元《小石潭记》)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6)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

(2)杜甫在《登岳阳楼》诗中,集中抒发自己老病孤独,身世之悲的两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6、(2011全国新课标卷)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7、(2009全国卷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68、(2009山东卷)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 蒹葭》) (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69、(2009上海卷) (1)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王维《终南山》) (2)俶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70、(2009四川卷) (1)《诗经·邶风?·静女》中“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2)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71、(2009天津卷)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72、(2010年辽宁卷)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73、(2009宁夏海南卷)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 74、(2010年全国卷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5、(2010年上海秋季卷)

4

76、(2010年广东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77、(2010年山东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

78、(2010年江苏卷)(1)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战果策.秦策》) (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79、(2010年北京卷)

(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4)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论语八首意思

80、(2010年天津卷)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81、(2010年陕西卷)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四)》)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82、(2010年湖南卷)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83、(2010年安徽卷) (1)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84、(2010年四川卷)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5

篇二:《论语八则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里面有故事,有对话,有文章,用种种形式表达思想。在以简、帛作书的时代里,书面语言不能不简短;这书又是传闻记录,往往残缺不全;又是传授门人弟子的内部读物,许多口头讲授的话都省略了;因此,书中意义常不明白。自从汉代以来,孔门弟子所传手册《鲁论》《齐论》等编订成一书,最后又经政府颁布,成为识了字就要读的经书之一。一直到本世纪初废除八股科举,不用这书作考试题目来源以后的三四十年,《论语》仍旧是读书人最熟悉的。这样一部圣人之书是高高在上的经典,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民俗心态应该是离得远了吧?事实并不是这样。不但书中有两千多年前的民俗,而且它成为家喻户晓的书,一直进入笑话、谜语,“雅俗共赏”了。教孩子读《论语》是从前私塾的普遍任务。因为书中充满了“子曰”,教书先生便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书中坚持的“三年之丧”守孝,成为历时两千多年的丧葬礼俗。书中有些话如“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欲罢不能”“割鸡焉用牛刀”等等,被引用于庄重的或不庄重的上下文里,所以许多不识字的也知道孔圣人的话而且心态相通。

《论语》中称呼人,除用官名和谥号以外,单称“子”的都被认为是指孔子。称“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参,有子,也称有若,两处提冉子,别处仍称冉有。此外,门人都称其“字”(号),如子路、子贡、子夏、子张及颜渊等。对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称呼,那是不受重视甚至受轻视的。这些不同称呼区别亲疏、尊卑、贵贱,正符合中国从上到下历来的习惯: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

孔子、有子、曾子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妇女和小人排除在外,构成一个关系网,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的要求算是那个符号的意义。符合要求就可以戴符号,否则不算,这就是“正名”。这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国而天下。每层各单位都有尊卑上下,在上者高于其他任何个人。天子等于天下,君等于国,父等于家。同姓的家合成族。家族是一体,荣则俱荣,灭则同灭。全族是一个人,一个人是全族,这不是孔子发明的。秦对商鞅,楚国对伍子胥的父亲,都是灭族。以后还扩充到灭三族,灭九族,以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灭方孝孺的十族。最少的是灭满门,全家抄斩。上有罪,责在下。父有罪,打儿子。这是中国历代的民俗,不是谁创造的。理论解说是孔门的:全体大于局部,大小系统中的尊、主等于全体。上下必须分清。任何个人都要排入森严的上下尊卑秩序。这个上下尊卑的系统结构为的是防止犯上作乱。下服从上就是不乱,不乱就是治,是太平。这个结构的符号系统就是“道”。“天下变道亦不变”,指示了以后两千多年的民俗心态。

1.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论语八首意思

A.《论语》是传闻记录,里面有故事、有文章,形式多样;但因为受简和帛的限制,加之口头语的省略,意义常不太明白。

B.汉代将《论语》作为经书,有了科举考试后,它一直充当考试题目的来源,故而只有读书人最熟悉它、认可它。

C.《论语》的有些内容被编入笑话、谜语,有些内容被引用于庄重或不庄重的文字中,它提倡的 “守孝”也成为礼俗。

D.《论语》中对人的不同称呼是有着区别亲疏、尊卑、贵贱作用的,它也正好符合中国民众历来的习惯心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是高高在上的经典,但并没有远离普通老百姓的民俗心态,许多不识字的百姓也知道一些孔圣人的话。

B.孔子等人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人们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都有相应的要求;“正名”就是要求每个符号都符合要求。

C.在孔子等人结构的关系网中,家族荣则俱荣,灭则同灭,如果一人犯罪,可以灭三族、灭九族乃至灭十族。

D.任何个人都要排入森严的上下尊卑系统结构,下不犯上,就是治,就是天下太平,这就可以称之为“道”。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汉代以后,《鲁论》《齐论》编订成书,又经政府颁布,成为经书之一,可见《论语》原是孔门弟子的内部读物,起初并未定名。

B.教孩子读《论语》是私塾的普遍任务,教书先生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看来《论语》确实有雅俗共赏的一面。

C.《论语》中单称“子”的被认为是指孔子,称“子”加姓的还有曾子、有子等,由此可知,被称“子”是受重视和受尊敬的体现。

D.由于符号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国而天下的,所以上有罪,责在下,上尊而下卑。

参考答案:

1.B.(“只有”表述有误)

2.C(“家庭荣灭一代本”不是孔子的发明)

3.B.(“《论语》有雅俗共赏的一面”分析有误)

篇三:《论语八则》

论语八则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

就会弄得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学习的人在里面;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 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篇四:《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4、子曰:“由,[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篇五:《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_论语十则阅读答案》

原文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_论语十则阅读答案。”(<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_论语十则阅读答案。”(<卫灵公>)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论语十则高中
  • 壶口瀑布课文
  • 劝学原文高中
  • 施氏食狮史原文
  • 再别康桥原文朗诵
  • 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三峡 三峡文言文
  • 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