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惜牡丹花翻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17    阅读: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惜牡丹花翻译 第一篇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高二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命题教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词语是( ) (2分)

A.颠沛流离(pâi) 踯躅(chí chú) 剽掠(piāo) 江皋(gāo) 迤逦(yǐ lǐ) .......

B.玉簟(diàn) 肯綮(qìng) 钗擘(bî) 鹧鸪(zhâ ɡū) 凝睇(dì) ......

C.萦纡(xū) 肤如凝脂(zhǐ) 鼙鼓(pí) 玉扃(jiōnɡ) 云栈(zhàn) .....

D.兰橑(liǎo) 砉然(huā) 修葺(qì) 潺湲(chán yuán) 薜荔(pì lì) .......

2.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之归纳为“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它浓缩了《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

B.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谢灵运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

C.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后者有纪传体的《春秋》,编年体的《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D.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3.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

C.《夜归鹿门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我”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我”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与尘世隔绝,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

D.《春江花月夜》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

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

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

B.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B.直夜溃围南出 .D.朝歌夜弦 .5.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2分) A.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C.不霁何虹 .

6. 下列四组加点词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 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

B.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 ..

C.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 若非吾故人乎(《项羽之死》) ..

D.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羽之死》)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

7.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项羽之死》)

B.然今卒困于此 (《项羽之死》)

C.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6~7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 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 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惜牡丹花翻译】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惜牡丹花翻译】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8.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9.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0题。(5分)

海 棠 (宋)苏 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崇光:美艳的光彩。 ①

10.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

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

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

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

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B.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

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C.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

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D.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

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1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是由京城至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

仲、季”来表示。

C.《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乐》合称为“五经”。

D.“再拜”是指拜了又拜,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

的正确,益州的百姓属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

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的方式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

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

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12分)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译文: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译文:【惜牡丹花翻译】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译文: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

15.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春江花月夜中》“ , ”一句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不颓废绝望,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2)《阿房宫赋》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历来被诗评家认为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诗眼”是 , 。

(4)《夜归鹿门歌》中反映诗人彻底领悟“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与尘世隔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5)《长恨歌》中“ , 。”一句起到了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意旨的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1年9月,从美国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被看作是诺奖的‚风向标‛。1997年以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近一半是拉斯克奖得主。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离诺贝尔医学奖只有一步之遥。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的工作环境中,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拉斯克奖对屠呦呦的杰出贡献做出的回应,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类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时隔四年,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特大喜讯: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共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惜牡丹花翻译 第二篇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 100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修葺(qì)踯躅(chí) 迤逦(yí)肤如凝脂(zhǐ)

B.怵然(shù)水裔(yì) 回眸(mïu) 天崩地坼(châ)

C.凝睇(tì)扁舟(biǎn)碣石(jiã)云栈萦纡(zhàn)

D.巨擘(bî)鸾鸟(luán)砧木(zhēn)切中肯綮(zhî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可爱,可羡

B.与佳期兮夕张 佳期:美好的日期

C.三顾频烦天下计 频烦:多次

D.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巴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巴南人们甚至把“下里巴人”山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

C.记者坦言:“内地政府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记者游刃有余,不抗拒。”

D.从《小山回家》开始,那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在我看来,贾樟柯更像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每次都精心地选择视角,拍出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局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灾区群众的艰苦奋斗,遭受重大创伤的灾区呈现出了崭新的特色。

B.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碳经济”不但是许多代表争相讨论的话题,更是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号提案的关键词。

C.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民朋友的共同努力,我省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农业产业基础明显增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D.我们对臭氧并不陌生,每当夏天雷雨大降的时候,天空中会合成大量的臭氧;雷雨过后,人们在野外或森林中闻到那股特殊的清香味,便是新产生的臭氧发出来的。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B.《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养生主”,即养生的主旨,也就是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C.张若虚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事实上,《春江花月夜》代表唐诗的最高水平。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李白借梦游天姥山表达对自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和不平。

二、课内古诗文鉴赏。(共16分)

(一)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

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白居易《长恨歌》)

7.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一选段中,杨贵妃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其中有多处照应本选段之前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这就进一步深化和渲染了“长恨”的主题。

B.诗人用“揽衣推枕起徘徊”这一系列的动作,来烘托出杨贵妃乍一听到玄宗使者到来时的那种震惊、激动和惶惑的心情。

C.选段中“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遥相呼应,直接体现了诗人对李、杨二人耽于享乐直至自尝苦果的强烈讽刺和批评。

D.“梨花一枝春带雨”一句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了杨贵妃在痛苦委屈、幽怨难抑、悲喜焦急之下泪流满面的凄美形象。

(二)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屈原《湘夫人》选段)【惜牡丹花翻译】

8.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选段是描写湘君在等湘夫人未果的情形下,在现实中依旧痴心一片地为她建造新房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幸福生活的挚诚向往。

B.选段中详细地描写了新房、新床和新庭院的布置情况,可以说是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由此充分烘托出了湘君的一片赤诚。

C.新房之中充满了芳椒、兰桂、辛夷、薜荔等香草,这既是对新房的点缀和装饰,又寄托了湘君自觉追求高洁的品性和修养的要求。

D.屈原诗歌中的香草意象和个中所寄寓的情感被之后的万千文人继承和发扬,比如柳宗元就曾写过“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名句。

(三)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

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以人的灵性,描绘出了月光笼罩着思家的游子,更以悲悯的柔光追随着游子徘徊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之景。

C.“卷不去”“拂还来”的不只是月光,更有化不开遣不散的相思之愁。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不动声色地将典故化到春天滨江景物之中,用典笔法可谓了无痕迹。

(四)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10.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对句,写诗人过去只是听说过洞庭水的美景,到迟暮之年才真的上了岳阳楼,这里一今一昔之间表达出诗人无比喜悦之情。

B.颔联写登楼所见,洞庭湖水划分了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极力形容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

C.颈联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叶孤舟。

D.尾联诗人由身世之悲转向国家之忧,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五)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11.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4分)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2)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六)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庖丁解牛》)

12.翻译上述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共4分,每个2分)

(1)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三、课外古诗文鉴赏。(23分)

海棠 惜牡丹花

【惜牡丹花翻译】

(宋)苏轼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3.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14.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17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翻译题每小题3分)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仆)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百千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况他人乎?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各出所有,终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是何地,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知我心哉!

【注】《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其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元九,即元稹,字微之。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合为时而著 合:应当,应该。

B.小穷则以诗相勉 穷:失意,不得志。

C.己尚病,况他人乎 病:生病。

D.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罪:怪罪,谴责文章。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歌诗合为事而作 视为止,行为迟

B.欲稍稍进闻于上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技经肯綮之未尝

D.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年龄与见识的增长,对时事与治道多所关注而有所体会,白居易由此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诗文创作的基本看法。

B.白居易为实践他的诗歌理论而创作的诗歌在当时并不为人们所喜爱,未能发挥效用,却已受打压、毁谤,他觉得真正理解和喜爱他的这些诗歌的人只有元稹。

C.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了创作与社会政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肯定了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

D.白居易通过写诗来救民疾苦、针砭时弊,《长恨歌》就属于这类作品,不但白居易自己很重视这首诗,也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1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B.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C.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D.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19.把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2)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

(3)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

四、古诗文默写。(9分,每空一分)

20.按课文原句填充。

(1)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湘夫人》)

(2)江天一色无纤尘,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5)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7)《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熔成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0分)

玫瑰说:“我只有在春天开花!”

日日春说:“我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要求:(1)自选角度 (2)自定立意 (3)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12分,每小题2分)

1.D。A踯躅(zhí) B怵然(chù) ; C凝睇(dì),扁舟(piān)。

2.B.佳:佳人指湘夫人,期:约会。

3.A。“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B。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通常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C“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D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志:心意。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4.C, A项,“遭受”前缺少“使”,“呈现特色”搭配不当;B项,语序不当,“不但”与“更”所带的内容更换位置;D项“雷雨大降”搭配不当,“便是新产生的臭氧发出来的”暗换主语,应在“闻到”的后面加“的”字。

5.B 。解析:本题是2010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原题。这道诗句填写题,较之去年的对联填写是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类型题考的就是考生对诗句的理解、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三部分,只要读懂了句子所描绘的“早春雪景空巷无人”的意义,那么就很容易选择“树梢听得黄鹂语”这一句填补空白。

6、C。张若虚是唐代早期的诗人,《春江花月夜》是优秀之作,但不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水平。

二、课内古诗文阅读鉴赏(24分,每小题3分)

7.C。确实暗藏了一种批评,但不是“直接体现”,更描摹出了仙境中的杨贵妃临风而立,音容依旧的美丽风姿,所以其中应该还寄寓了作者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8.A。建造新房只是湘君的一种设想和想象,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9.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两句不是从游子的角度展开,而是从思妇的角度来写。

10.A。杜甫怀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许多感触,于暮年登上岳阳楼,这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悦之情。

11、参考答案:这个比喻是说,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就是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这非常不公平,但无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12、(1)现在,我只用精神和牛接触,不用眼睛去看,视觉感官停止了而精神仍然在活动。

(2)即使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它难以下手,就小心的为之警戒着,目光更为专注,动作为之迟缓下来。

三、课外古诗文鉴赏。

【解析】考查对诗歌形象、情感、表达技巧的比较赏析。第一问:

【答案】13、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早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14、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爱花之将谢。

15.C。认为是毛病。

16.D。介词,用。A前者是介词,表对象,为,替。后者是介词,表原因,因为。B前者为介词,表被动;后者是介词,从,自。C都是结构助词,前者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用来提宾,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17.D。白居易自己把《长恨歌》归入“感伤诗”,从他的诗歌观点出发,对此流露出轻视之意,即文中所说“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18.B。注意前半句的主语是“韦苏州歌行”,后半句主语是“其五言诗”。断句为: 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19.(1)哪里想到,心愿没有实现而悔恨已经产生,诗歌没有被皇上听闻,而诽谤却已经形成

福建省南平市201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惜牡丹花翻译 第三篇

福建省南平市

201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惜牡丹花翻译】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项是

A.澹泊 谵语 赡养 瞻望 ....C.漂洗 骠勇 剽悍 飘扬 ....B.哺育 甫定 逋逃 桃脯 ....D.抵押 扺掌 神祇 祗仰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搞新闻采访进行写作是新闻记者的天职,但是要写出精品,记者们必须对政治和新

闻有极高的敏感度,必须练就一身倚马可待的真本领、硬功夫。 ....

B.父母对子女总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教育子女也总是苦口婆心,做子女的,应该多体谅,多理解,不要让父母枉费心机。 ....C.孩子溺爱不得,对于他们的不情之请,家长要坚决说不,否则孩子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并且不知道珍惜,一旦要求达不到,就会怪罪父母。 D.她本来就天生丽质,加上又会保养,使用化妆品后更加花容月貌,周围的人都投来....

羡慕的目光,她心里乐开了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江海区挂牌成立的困难归侨侨眷救助站,将以保障归侨侨眷生活为目标,除了以各

项惠侨政策为载体、采取政策倾斜外,还进行资金扶持、物质援助,标志着江海区侨务工作又上了—个新的台阶。

B.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大气预报显示:受冷空气影响,周内我市大多以阴有小雨天气为主,各地气温也将有所下降。今起3天降温降雨明显,日平均气温下降3至5℃,到周末天气才会有所好转。

C.2009年,解放军高级将领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据不完全统计,此番调整涉及到的高级将领的人数有33人,而高层释放的关于“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到军队工作”的信号更是意味深长。

D.烟台莱州市局近日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通过晨会例会、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形

式进行宣传教育,加强对节水、节电、排污等工作的监管,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语段,又叫句群,是由句子组成的话言表达单位

②它是建筑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表意“层次” ③语段正是这样—个相对独立的较大语义单位

④但是,要表达多方面的、比较复杂的思想,往往需要把几个句子组织起来.结成更大的言语片段,以表达“一层”的意思 ⑤我们知道,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能够单独地使用,能够单独地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 ⑥它是句子和语篇之间的中间层次

A.①②⑤④③⑥ B.①⑤④③⑥② C.①⑥⑤④③② D.①⑤④③②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未来气候是如何“算”出的? 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等要素构成的系统,非常复杂。它们不但受外界影响,而且也会发生相互作用。气候模式可以说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它首先编写由众多方程组成的复杂程序,再通过巨型计算机进行运算,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作出预测。其运算过程所使用的数据量大得惊人,往往达到几十个TB(万亿字节),时间长的要用高速计算机算好几个月。气候模式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界用以预测未来气候演变和影响的主要工具。

气候模式是在天气预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原理和天气预报模式有些类似。天气预报模式已有60多年历史,是全世界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二者的区别在于,天气预报模式主要考虑大气运动变化情况,而气候模式要复杂得多,需考虑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目前,各国科学家正在抓紧对全球30多个气候模式进行完善和运算,也就是把各国的气候模式,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比试。这些模式会模拟过去1000年的气候演变,特别是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更重要的是,根据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估全球温度变化情况。

最新预测结果是怎样的呢?有关专家表示,不同模式之间预测的结果差异较大,目前采取的一个方式是“集合平均”,即把所有模式预测的结果集合起来,看其平均情况,这样可靠性会大大增强。从世界各国气候模式最新的预估结果来看,未来升温趋势将延续,而增温幅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很大,但预估结果同时显示,全球变暖并不是意味着每个地区都普遍升温,未来不排除某些区域会出现降温。

气候模式的发展在不少国家受到重视,它是目前唯一能定量客观展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手段,尤其是对大尺度气候异常和变化的预测可信度较高。但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气候模式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气候模式的结果并不可信。例如,由于不同的模式对天空中云的状态处理方式不同,预测结果在地来温度等方面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然而,气候系统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而且地球气候系统还受到地球以外的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其他因素变化的影响.要对未来长时间的气候状况作出像一周之内的天气预报那样准确和精细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科学水平局限,气候模式的预测确实存在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不等于不可靠和不能用。从对全球平均升温趋势的预测来看,可信度就很高。作为目前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和影响的最主要的工具,气候模式的预测结果能够作为政府决策者的科学依据。

(摘自201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5、下列关于“气候模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候模式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它借助巨型计算机对许多复杂程序进行长时间、

大数据量的运算,从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B.气候模式由天气预报模式发展而来,前者是对未来长时间的气候状况作出预测,后者则是对短期天气作出准确和精细预测的主要工具。 C.与天气预报模式相比,气候模式比较复杂,它必须将地球气候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的状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在内。 D.气候模式之所以能预估全球温度的变化情况,主要依靠其对过去1000年,尤其是

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的准确模拟。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不仅其组成要素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其他外界因素变化也会对其造成影响。 B.为了对未来气候变化作出准确预测,各国科学家正在抓紧对全球30多个气候模式进行完善和运算,每个气候模式的运算都要耗时好几个月。 C.“集合平均”的操作模式,可以消除不同气候模式之间预测结果的差异,使人们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变得更加可靠。 D.虽然有一些科学家对气候模式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但作为目前能预测未来气候变

化趋势的唯一手段,其科学价值不容忽视。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气候模式的最新预估结果来看,未来的增温幅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很大,不

排除某些区域会出现降温。因此,预言全球气候变暖,为时尚早。

B.要消除一些科学家对气候模式可靠性的质疑,只需对天空中云的状态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避免其在地表温度等方面存在的预测差异。 C.气候模式只能对大尺度气候异常和变化作出预测,而无法作出像一周之内的天气预报那样准确和精细的预测。 D.虽然受科学水平的限制,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变化和影响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但

这并不影响其作为政府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科学依据。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l0题。

敏求字次道,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预苏舜钦进奏院会,出签书菜庆军判官。王尧臣修《唐书》,以敏求习唐事,奏为编修官。持祖母丧.诏令居家修书。卒丧,同知太常礼院。

石中立薨,子继死,无他子。其孙祖仁疑所服,下礼官议。敏求谓宜为服三年,当解官,斩衰。同僚援据不一,判寺宋祁是其议,遂定为令。加集贤校理。从宋庠辟,通判西京。为群牧度支判官。坠马伤足,出知亳州。治平中,召为仁宗实录检讨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判大常寺。

英宗在殡,有言宗室服疏者可嫁娶,敏求以为大行未发引,不可。逾年,又有言者。敏求言宗室义服,服降而练,可嫁娶矣。坐前后议异,贬秩知绛州。王珪、范镇乞留之,使成实录。神宗曰:“典礼,国之所重,而误谬如是,安得无责。”然敏求议初不误,曾公亮恶礼院刘瑾附敏求为说,故因是去之。是岁,即诏还。

徐国公主以夫兄为侄奏官,敏求疏其乱天伦,执正之。王安石恶吕公著,诬其言韩琦欲因人心,如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出之颍州。敏求当草制,安石谕旨使明著罪状,敏求但言敷陈失实。安石怒白于帝,命陈升之改其语,敏求请解职,未听。

会李定自秀州判官除御史,敏求封还词头,遂以本官右谏议大夫奉朝请。策试贤良方正,孔文仲对语切直,擢置优等,安石愈怒,罢文仲。人为敏求惧,帝独全护之,除史馆修撰、

集贤院学士。邓润甫为帝言:“比群臣多尚告讦,非国家之羌,宜登用敦厚之士,以变薄俗”乃加敏求龙田阁直学士,命修《两朝正史》,掌均国公笺奏。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礼部侍郎。 (《宋史·敏求列传》有删节)

[注]①斩衰:丧服名,衰(cuī)通“縗”。“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②大行:指皇帝的葬礼。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僚援据不一,判寺宋祁是其议 是:赞同 .

B.加集贤校理 加:升任 .C.曾公亮恶礼院刘瑾附敏求为说,故因是去之 去:离开 .D.王安石恶吕公著,诬其言韩琦欲因人心 因:利用 .

①判寺宋祁是其议,遂定为令

②敏求疏其乱天伦,执正之

③敏求当草制,安石谕旨使明著罪状,敏求但言敷陈失实

④安石怒白于帝,命陈升之改其语,敏求请解职

⑤策试贤良方正,孔文仲对语切直,擢置优等

⑥乃加敏求龙图阁直学士,命修《两朝正史》,掌均国公笺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⑤⑥ D.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敏求认为石中立之孙石祖仁应为石中立穿斩衰服丧三年。后来,敏求官职几度升迁,

应宋庠的请求,先后担任西京通判、群牧度支判官、亳州知府、仁宗实录检讨宫等职务。 B.敏求在宋英宗死后较疏远的皇族成员什么叫候可以婚嫁这个问题,看法前后不一,因而被降为绛州知府。但同年就被召回京。 C.王安石因不喜欢吕公著而想诬陷吕公著,并传旨让敏求在诏书中说明吕公著的罪状,敏求认为不妥而没有照做,之后想辞官,但皇帝并末批准。 D.敏求在主持贤良方正的考试时,因为孔文仲对答时语言刚正不阿,所以把他放在优等的位置上,却因此又触怒了王安石。在人们为敏求的处境担忧时.皇帝却保全了他。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敏求刚正方直的一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典礼,国之所重,而误谬如是,安得无责。(5分)

(2)比群臣多尚告讦,非国家之美,宜登用敦厚之士,以变薄俗。(5分)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磷①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①。

[注]①裴磷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②把火:手持火把。

(1)裴诗塑造了白牡丹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4分)

(2)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

计分)(5分)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 ,威震四诲。(贾谊《过泰论》)

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

(2)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通乐·京口固亭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 , ,青山依旧在,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城市里的树

王亚田

树是城市的客人,树要在客人家里度过一生。

树的故乡在山林和旷野,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潺潺溪水,有它们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如果它们的数量足够多,就构成了森林。自从有了城市,树的家族中一部分成员就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树一到城市,面临的是另一种森林——由高楼大厦构成的丛林。这里没有鸟语花香,只有车水马龙;没有潺潺溪水,只有钢筋水泥。从此,树看不见了土地。

人把自己弄得彻底与大地隔绝,而树永远需要脚踏实地。但是在城市水泥、柏油、砖块把土地覆盖.像古代犯人脖子上的枷板,把树干和树根隔开。水、泥,这是多么柔软的两个字眼,但组合成一个词时,就成为最坚硬的一种东西。城市的路面是不吸水的,每到下大点的雨,雨水便会沿路面滚滚而下,流进下水道,而不是树根,我就想树渴了怎么办?它会不会渴死呢,因为有了坚固的路面。城市的树也就不会“落叶归根”,树把叶子生出来,但叶子却找不到根,它们随风而飘,就像丢失的找不到父母的孩子。

人们不会给一棵树起一个名字,树总是以类的名义而存在,比如梧桐、白杨、松柏,其实每棵树也像每个人一样是不同的。城市的树不能像山林里的树那样自由生长,经常会被修剪,砍去旁逸斜出的枝条.这种修剪不是为了让树成材,而是嫌那些多余的枝条碍事。但修剪是人的事,而长成什么样子是树的事,现在的树与一千年前的树没有什么区别,但现在的人与一千年前的人已大不一样,绝大多数人都在按照别人的意志生活。

城市的树身上,经常贴满了办证电话、招聘启事、治病广告。每天上班路上,就可以看到一排梧桐树,每棵树上都密密麻麻地写上了各种电话号码,有的树干上电话能达到一二十

惜牡丹花阅读答案_惜牡丹花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惜牡丹花翻译 第四篇

<惜牡丹花>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译文]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惜牡丹花阅读答案_惜牡丹花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拿着火把看牡丹花,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
[鉴赏]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这首<惜牡丹花>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文气跌宕回环,既然满院牡丹只有两枝残败,似乎不必如此惆怅,然而一叶知秋,何况那还是两枝。诗人从两枝残花看到了春将归去的消息,他的担心并非多余。“明朝风起应吹尽”,语气又是一转,从想象中进一步写出惜花之情。明朝或许未必起风,“应”字也说明这只是诗人的忧虑。但天有不测风云,已经开到极盛的花朵随时都会遭到风雨的摧残。一旦风起,“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那种凄凉冷落实在使诗人情不能堪。但是诗人纵有万般惜花之情,他也不能拖住春天归去的脚步,更不能阻止突如其来的风雨。古人说过:“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那么,趁着花儿尚未被风吹尽,夜里起来把火看花,也等于延长了花儿的生命。何况在摇曳的火光映照下,将要衰谢的牡丹越发红得浓艳迷人,那种美丽而令人伤感的情景又自有白天所领略不到的风味。全篇诗意几经转折,诗人怜花爱花的一片痴情已经抒发得淋漓尽致,至于花残之后诗人的心情又会如何,读者也就不难体味了。
白居易此诗一出,引起后人争相模仿,李商隐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在残花萎红中寄托人去筵空的伤感,比白居易的诗写得更加

白居易牡丹诗
惜牡丹花翻译 第五篇

篇一:白牡丹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白居易牡丹诗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白居易牡丹诗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篇二:白牡丹
白花冷澹无人爱,

关于牡丹花的诗句
惜牡丹花翻译 第六篇

1、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

2、轻暖与轻寒,又是牡丹花候。

3、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关于牡丹花的诗句

4、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5、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6、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7、天下真花独牡丹。

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9、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关于牡丹花的诗句

10、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11、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

12、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13、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14、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15、其奈明年好春日,16、帘卷春寒小雨天。牡丹花落尽,悄庭轩。

17、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18、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19、凭谁传语牡丹花,为做取、东君些主。

20、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春日忆李白阅读答案_春日忆李白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惜牡丹花翻译 第七篇

<春日忆李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古诗词全文如下: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春日忆李白阅读答案_春日忆李白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译文]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俗话说的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作清新、俊逸,和南北朝时两位著名诗人庾信、鲍照的作品一样。李白啊,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这无语的春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探讨一下我们的诗作呢。
[鉴赏]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故而清代黄生说:“五句寓言己忆彼,六句悬度彼忆己。”(<杜诗说>)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唐诗别裁>称它“写景而离情自见”,<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都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幼师爱的宣言

下一篇: 感恩教育感言

最新成考报名

  • 论语十则高中
  • 壶口瀑布课文
  • 劝学原文高中
  • 施氏食狮史原文
  • 再别康桥原文朗诵
  • 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三峡 三峡文言文
  • 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