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评课 >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篇一: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课件_华东师大版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篇二: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教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内容标准〗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要求学生知道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如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发河西、西南夷、东胡等地区,铸五铢钱,兴修水利工程,弘扬儒学,举办太学等基础知识;

②了解年号和古代纪年的换算方法。

2.能力培养

①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分析、归纳汉武帝稳固大一统局面以及发展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归纳历史知识和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让学生上台讲述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在经济发展、政权稳固和军事力量强大基础上取得的,战争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以安定,生产得到发展。

②使学生懂得,国家的强盛既要靠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也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③汉武帝年间由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教学要点〗

1.重点 汉武帝时期稳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2.难点 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教学建议〗

1.稳固大一统局面

①帮助学生认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稳固,对边疆的开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北击匈奴,河西屯垦,西南开边,东北势在拓展,西汉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与管辖,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也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②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小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广泛阅读课处读物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古人居功不傲的优秀品质,受到为国忘私的传统美德教育。 ③基础较好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评价西汉同匈奴的战争?从战争的目的和作用分析,西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战争。但必须向学生说明,西汉同匈奴的关系,是国内民族之间的关系,尽管汉匈两族统治者间有较大的战争,但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还是十分频繁的,如通过“通关节”互相交换货物,匈奴的牲畜和皮毛注入汉朝,汉朝的丝绸和食物注入匈奴。为此民族融合、各民族间友好相处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④应向学生说明,河西走廊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交流通道,汉武帝是关键的历史人物。为击败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中原王朝首次在河西设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西汉对西域的经营,是古代中国开发大西北的第一步。 ⑤如条件允许,可将秦汉时期的匈奴关系进行如下梳理:

时期 政策 具体内容

(略)

⑥关于西汉同“西南夷”的关系,应向学生介绍汉朝西南夷所指称的地区和对象。并提问:“夜郎自大”成语的由来,在讲述西汉王朝开发西南的同时,可联系现实向学生简介西部大开发。

措施 北击匈奴 河西屯边 西南开边 东北拓展

内容 (略)

2.经济与文化措施

①结合课文插图,向学生说明王铢钱的铸造是国家铸币的开始。学习基础好的学校,可适当补充五铢钱的由来,以加深学生对五铢钱的认识。

②在地图上指出战国秦汉时期关中著名的水利工程,并列表说明:

水利工程名称 水利工程地点 水利工程功效

都江堰 成都以北,灌县境内 防洪、灌溉田地300多万亩

郑国渠 咸阳附近 灌溉田地400多万亩

六辅渠 郑国渠上游南岸 灌溉高地田亩

白 渠 郑国渠的南面 灌溉田地

黄 河 以后80多年中,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可适当介绍《史记•河渠书》中有关汉武帝兴农治水的史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利建设是国家的百年大计。

③如条件许可,讲述汉武帝弘扬儒学、举办太学时,可行当补充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等知识以及长安太学和规模和教学方式等,让学生对古代教育略知一二。 ④讲完“轮台罪已诏”后,引导学生回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措施,结合汉武帝的政绩,再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秦始皇汉武的比较讨论,还可将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与汉武帝进行比较,让学生懂行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的原因,从而对汉武帝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⑤引导学生比较秦朝与西汉疆域的四至,说明西汉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国家之一。

措施 铸造钱币 兴修水利 重视经书 建立太学

内容 下令废半两钱,必铸五铢钱 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 重视经书的重写,鼓励各献书 设置五经博士,给博士配置弟子,办太学

3.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①介绍年号的演变与发展历史,如条件允许,可适当补充介绍“谥号、庙号、尊号”等知识。()

②有关漏壶计时,可利用插图向学生介绍其原理及功能,并指出:课文插图中的漏壶是至今出土最完整而又有纪年的漏壶。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旧课〕(约2分钟)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汉朝的历史,将同学们将书翻到: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汉武帝(刘彻)

开拓 北击匈奴 河西 西南夷 东胡

卫青 霍去病 屯田 夜郎、滇国 乌桓、鲜卑

经济 铸造钱币 兴修水利

五铢钱 六辅渠、白渠、黄河

文化 献书 董仲舒 五经博士 太学

轮台罪已

△布点小结

本课以汉武帝为主线,强调统一国家的巩固。经过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刘彻当政时期,人口增值,经济富庶,国家强盛,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奋发有为的汉武帝,积极开拓,自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学生述点都比较差,大部分的学生把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卫青、霍去病两个人的故事上,对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几乎就没有同学注意到)

〔分层推进〕(约20分钟)

△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①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繁荣阶段是谁在位时期?(汉武帝刘彻,指导学生课本中的图片:汉武帝像)

②有关汉武帝反击匈奴的问题

⑴汉武帝为什么要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秦汉以来,匈奴不断南下骚扰,北部边郡不得安宁)

⑵汉武帝为反击匈奴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积蓄了足够的粮食、钱财和战马,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

⑶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几次对匈奴的战争?(三次) ⑷统帅是谁?(卫青、霍去病,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小字,补充有关卫青、霍去病的故事)

⑸结果怎样?(汉军取得了胜利,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北部边郡得以安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

⑹打败匈奴后,汉武帝为经营西域采取了哪些措施?(河西设郡、兴修边塞、续修长城、河西屯田)

⑺以上四项中,标志着西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开始的是什么?(河西屯田) ⑻河西屯田的目的是什么?(为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

⑼河西屯田的方法是什么?(迁徙内地的汉族人民前往河西。以上两点也是我们把河西屯田作为西汉王朝开始经营西域标志的原因)

③“西南夷”

⑴什么叫“西南夷”?(西汉时期,今四川西南、贵族、云南等地居住着许多语文、风俗、习惯不同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

⑵“西南夷”中较著名的有哪些?(夜郎、滇国。指导学生回忆成语“夜郎自大”,“滇”是现在哪个省的简称)

⑶西汉王朝对“西南夷”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多次派人前往,说服西南诸国归顺西汉,接受朝廷的管辖;汉族官吏在西南地区举办学校;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到西南)

④“东胡”

⑴什么叫“东胡”?(汉初,东北地区居住着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称作“东胡”)

⑵汉武帝时,乌桓族被霍去病迁到哪里?(上谷、渔阳、辽东等地)

⑤经济措施

⑴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经济上的头等大事是什么?(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⑵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废除半两钱,改铸什么?(五铢钱,700多年间成为我国标准铸币)

⑶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了哪两条渠?(六辅渠、白渠)

⑷汉武帝时,经过大规模整治的黄河,在以后多少年中没有发生过大水灾?(80年)

⑥文化

⑴秦始皇焚书使儒家经书惨遭厄运,汉初诸帝采取了什么政策?(重视经书的重写,并鼓励各地献书)

⑵谁向汉武帝提出了“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

⑶为大力发展儒学教育,汉武帝设置了什么职位,让其传授弟子?(五经博士) ⑷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是什么?(太学)

⑸西汉末年,太学已经有多少人的规模?(一万多人)

⑦什么叫年号?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谁开始的?(年号是帝王用来纪其在位年代的名号。汉武帝。写出“庙号、谥号、尊号”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处理问题

①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什么启迪?一人人怎样才能建功立业? 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家、这社会作贡献的志向。

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须有刚毅顽强、百折不挠、奋发上进、公而忘私的精神。 ②与秦始皇相比较,你认为汉武帝是怎样一位帝王?

评价历史人物的四要素:⑴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⑵要注意历史人物实践活动和主要业绩;⑶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观点;⑷要注意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补允有关史料,让学生自由发言。

〔贯通评价〕(约3分钟)

汉武帝年间由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大一统”简单地说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资料:

《史记》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资治通鉴》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汉书•食货志》

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而民去本。

天下虚耗,人复相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他晚年所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五册)•第四节 武帝末年的社会动荡及其转机

面对连年征伐造成海内虚耗、社会动荡的局面,武帝晚年颁布了著名的轮台诏,“梅征伐之事”,承认自己的政策过失。时值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遣重合侯马通率四万骑击匈奴,又令开陵侯率楼兰等六国兵攻击依附于匈奴的车师,与马通军相配合,车师玉投降。于是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上奏,提出增派军卒到西域渠犁、轮台一带屯田,再“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蓄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田,以威西国,辅乌孙”。西域前线又传来贰师将军事广利以军降匈奴的消息,汉武帝折损大将和众多士卒。于是: 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日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言仑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昙,力不能复至道上会汉军。汉军改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竞师,强者尽食畜产,赢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甚众。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丐若马’,又汉使久留不还,故兴师,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老卿大夫与谋,参以著龟,不吉不行。乃看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波,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当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篇三: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课件_华东师大版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篇四:第11课_统一国家的巩固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篇五: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姓名 班级

一、内容标准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汉武帝时期稳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2.难点 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导入

【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

1、背景:经过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在 当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他积极开拓,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① 稳固大一统局面:北击 匈奴(派 、 )、河西屯边(开通河 、屯田) 、西 南 开边(西南夷归汉、汉办学校)、东北拓展(设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②经济上:铸造钱币(废 、改铸 ,是国家中央政府铸币的开始)。兴修水利(开凿 和 ,治理 )。

③思想文化上:重视经书(重视 重写,鼓励各地 );弘扬儒学、兴办太学(武帝酌取董仲舒“独尊 ”的建议,大力发展 ,设置五经博士,并在长安兴办 ,这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

1、讨论“大一统”的含义:

2、材料分析: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位名将死时仅23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② 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③怎样评价西汉同匈奴的战争?

3、比较秦朝与西汉疆域的四至,说明什么?

西汉的疆域:东——( ) 西——( ) 南——( ) 北——( )

4、说一说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1)你出生在哪一年?是多少世纪多少年代?这是一种什么纪年法?

(2) 2012年是农历什么年?这是一种什么纪年法?

(3) 电视时经常听到“康熙十六年”之类的话,这是一种什么纪年法?从谁开始?

【成果展示 课堂小结】

司马光后来评价汉武帝说:“其所以有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请你对汉武帝给一个正确的评价(参考教学用书P96页)

【学习疑问 请求解答】

【检测反馈 巩固拓展】

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2.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 D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

3.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北击匈奴 ③兴办太学 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举世闻名的河西走廊在西汉时被开通,当时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宣帝 D汉武帝

5.有一位古币收藏爱好者,近来得到一枚汉武帝时期的古币,这枚古币的名称是:

A刀币 B布币 C半两钱 D五铢钱

6.从这块“汉并天下”瓦当中得出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人制造的 B这是楚汉战争后制造的

C这是汉武帝大一统后出现的 D这是西汉皇宫专门使用的,平民百姓不得用

7.把儒家的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A西周 B秦 C西汉 D东汉

8.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

A汉高祖 刘邦 B汉武帝 刘彻 C汉光武帝 刘秀 D蜀汉皇帝 刘备

9.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 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 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小明对汉武帝非常感兴趣,准备写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的小论文,他应该查找哪家思想的

材料: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1、材料解析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史实说明秦始皇或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很有作为的皇帝(至少列举四项)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篇六: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篇七: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篇八: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内容标准〗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要求学生知道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如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发河西、西南夷、东胡等地区,铸五铢钱,兴修水利工程,弘扬儒学,举办太学等基础知识;

②了解年号和古代纪年的换算方法。

2.能力培养

①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分析、归纳汉武帝稳固大一统局面以及发展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归纳历史知识和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让学生上台讲述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在经济发展、政权稳固和军事力量强大基础上取得的,战争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以安定,生产得到发展。

②使学生懂得,国家的强盛既要靠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也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③汉武帝年间由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教学要点〗

1.重点 汉武帝时期稳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2.难点 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约2分钟)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今天我们将继

续学习有关汉朝的历史,将同学们将书翻到: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帮助学生认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稳固,对边疆的开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北击匈奴,河西屯垦,西南开边,东北势在拓展,西汉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与管辖,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也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小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广泛阅读课处读物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古人居功不傲的优秀品质,受到为国忘私的传统美德教育。

〔阅读教材〕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

在了解课本大致问题后,给全班学生以小组分组,在老师的问题中全组学生进行回答,回答不了的其他组学生帮忙回答。但该组学生要面向全班表演一个节目,回答得好的学生给予掌声表扬。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提出问题

①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繁荣阶段是谁在位时期?(汉武帝刘彻,指导学生课本中的图片:汉武帝像)

②有关汉武帝反击匈奴的问题

⑴汉武帝为什么要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秦汉以来,匈奴不断南下骚扰,北部边郡不得安宁)

⑵汉武帝为反击匈奴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积蓄了足够的粮食、钱财和战马,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

⑶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几次对匈奴的战争?(三次) ⑷统帅是谁?(卫青、霍去病,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小字,补充有关卫青、霍去病的故事)

⑸结果怎样?(汉军取得了胜利,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北部边郡得以安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

⑹打败匈奴后,汉武帝为经营西域采取了哪些措施?(河西设郡、兴修边塞、续修长城、河西屯田)

⑺以上四项中,标志着西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开始的是什么?(河西屯田) ⑻河西屯田的目的是什么?(为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

⑼河西屯田的方法是什么?(迁徙内地的汉族人民前往河西。以上两点也是我们把河西屯田作为西汉王朝开始经营西域标志的原因)

③“西南夷”

⑴什么叫“西南夷”?(西汉时期,今四川西南、贵族、云南等地居住着许多语文、风俗、习惯不同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

⑵“西南夷”中较著名的有哪些?(夜郎、滇国。指导学生回忆成语“夜郎自大”,“滇”是现在哪个省的简称)

⑶西汉王朝对“西南夷”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多次派人前往,说服西南诸国归顺西汉,接受朝廷的管辖;汉族官吏在西南地区举办学校;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到西南)

④“东胡”

⑴什么叫“东胡”?(汉初,东北地区居住着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称作“东胡”)

⑵汉武帝时,乌桓族被霍去病迁到哪里?(上谷、渔阳、辽东等地)

⑤经济措施

⑴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经济上的头等大事是什么?(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⑵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废除半两钱,改铸什么?(五铢钱,700多年间成为我国标准铸币)

⑶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了哪两条渠?(六辅渠、白渠)

⑷汉武帝时,经过大规模整治的黄河,在以后多少年中没有发生过大水灾?(80年)

⑥文化

⑴秦始皇焚书使儒家经书惨遭厄运,汉初诸帝采取了什么政策?(重视经书的重写,并鼓励各地献书)

⑵谁向汉武帝提出了“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

⑶为大力发展儒学教育,汉武帝设置了什么职位,让其传授弟子?(五经博士) ⑷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是什么?(太学)

⑸西汉末年,太学已经有多少人的规模?(一万多人)

⑦什么叫年号?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谁开始的?(年号是帝王用来纪其在位年代的名号。汉武帝。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篇九: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内容标准〗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要求学生知道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如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发河西、西南夷、东胡等地区,铸五铢钱,兴修水利工程,弘扬儒学,举办太学等基础知识;

②了解年号和古代纪年的换算方法。

2.能力培养

①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分析、归纳汉武帝稳固大一统局面以及发展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归纳历史知识和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让学生上台讲述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在经济发展、政权稳固和军事力量强大基础上取得的,战争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以安定,生产得到发展。

②使学生懂得,国家的强盛既要靠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也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③汉武帝年间由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教学要点〗

1.重点 汉武帝时期稳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2.难点 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教学建议〗

1.稳固大一统局面

①帮助学生认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稳固,对边疆的开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北击匈奴,河西屯垦,西南开边,东北势在拓展,西汉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与管辖,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也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②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小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广泛阅读课处读物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古人居功不傲的优秀品质,受到为国忘私的传统美德教育。

③基础较好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评价西汉同匈奴的战争?从战争的目的和作用分析,西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战争。但必须向学生说明,西汉同匈奴的关系,是国内民族之间的关系,尽管汉匈两族统治者间有较大的战争,但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还是十分频繁的,如通过“通关节”互相交换货物,匈奴的牲畜和皮毛注入汉朝,汉朝的丝绸和食物注入匈奴。为此民族融合、各民族间友好相处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④应向学生说明,河西走廊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交流通道,汉武

帝是关键的历史人物。为击败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中原王朝首次在河西设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西汉对西域的经营,是古代中国开发大西北的第一步。

⑤如条件允许,可将秦汉时期的匈奴关系进行如下梳理: 时期 政策 具体内容

(略)

⑥关于西汉同“西南夷”的关系,应向学生介绍汉朝西南夷所指称的地区和对象。并提问:“夜郎自大”成语的由来,在讲述西汉王朝开发西南的同时,可联系现实向学生简介西部大开发。 ⑦

措施 北击匈奴 河西屯边 西南开边 东北拓展

2.经济与文化措施

①结合课文插图,向学生说明王铢钱的铸造是国家铸币的开始。学习基础好的学校,可适当补充五铢钱的由来,以加深学生对五铢钱的认识。

②在地图上指出战国秦汉时期关中著名的水利工程,并列表说明:

水利工程名称 水利工程地点 水利工程功效

都江堰 成都以北,灌县境内 防洪、灌溉田地300多万亩 郑国渠 咸阳附近 灌溉田地400多万亩

六辅渠 郑国渠上游南岸 灌溉高地田亩

白 渠 郑国渠的南面 灌溉田地

黄 河 以后80多年中,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可适当介绍《史记?河渠书》中有关汉武帝兴农治水的史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利建设是国家的百年大计。

③如条件许可,讲述汉武帝弘扬儒学、举办太学时,可行当补充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等知识以及长安太学和规模和教学方式等,让学生对古代教育略知一二。

④讲完“轮台罪已诏”后,引导学生回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措施,结合汉武帝的政绩,再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秦始皇汉武的比较讨论,还可将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与汉武帝进行比较,让学生懂行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的原因,从而对汉武帝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⑤引导学生比较秦朝与西汉疆域的四至,说明西汉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国家之一。

措施 铸造钱币 兴修水利 重视经书 建立太学

内容 下令废半两钱,必铸五铢钱 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 重视经书的重写,鼓励各献书 设置五经博士,给博士配置弟子,办太学。

3.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①介绍年号的演变与发展历史,如条件允许,可适当补充介绍“谥号、庙号、尊号”等知识。()

②有关漏壶计时,可利用插图向学生介绍其原理及功能,并指出:课文插图中的漏壶是至今出土最完整而又有纪年的漏壶。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旧课〕(约2分钟)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汉朝的历史,将同学们将书翻到: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汉武帝(刘彻)

开拓 北击匈奴 河西 西南夷 东胡

卫青 霍去病 屯田 夜郎、滇国 乌桓、鲜卑

经济 铸造钱币 兴修水利

五铢钱 六辅渠、白渠、黄河

文化 献书 董仲舒 五经博士 太学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说课稿 百度文库篇十:11《统一国家的巩固》课件 华东师大版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政治素质考察自评材料(通用14篇)
  • 政治画像个人自评材料八篇
  • 政治素质自评材料范文(通用14篇)
  • 高中期末自我评价
  • 期末自我评价600字大全
  • 期末自我评价600字
  • 高一学生自我评价大全
  • 小班听课记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