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评课 >

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08    阅读:

怎样指导孩子写考试分析——二年级期中考试后给家长的话(一)
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一)

怎样指导孩子写考试分析

——期中检测后给家长的话(二)

2012-11-9

期中质量检测结束了。这个星期天,我布置孩子们写考试分析。如何写这个分析呢?我给孩子们简略地讲了一下:我们要从试卷上找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还需要努力的地方。那么,具体地怎么分析呢?学生一般会从自己做题的正确性方面进行分析;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还不会从自己的行为上进行深入剖析。那么,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发挥只指导自己一个孩子的优势,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针对性指导。使孩子不但把分析做好,而且使这个分析一直起到一定作用,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连续性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做考试分析,要从知识、能力、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 比如语文试卷,先从知识方面分析起来:

如果字没有写对,就要想,自己为什么没有写对,是粗心马虎还是老师指导的时候分神了,一直写成错误的了?

比如句式没有写对,就要思考:是字写错了,还是句子不理解,又或者是忘了写标点符号?如果是句子不理解,就要找自己听课不认真的问题了,家长要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注意认真听讲,上课尊重老师的劳动,也养成良好的习惯。毕竟,老师是这方面的权威,一定要用心听课,听从老师的教导,才能成才。

又如其他的基础知识,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也要从日常作业态度,日常听课习惯,日常学习习惯入手。家长在家里能做的,是看孩子的学习习惯、作业态度,比如看书是否积极认真,预习是否按照老师下发的预习要求来做,作业是否写得快而准。如果孩子不能做到,那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做到,直至孩子养成习惯。

再看孩子的阅读。我们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阅读能力,但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才二年级的孩子,需要我们家长的认真帮助。我们家长要切实地帮助孩子,特别是那些不太爱说话的孩子,

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共读。有家长问我怎样帮助孩子,我说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你每天给孩子读5—10页课外故事书,再让孩子读其中的一、两页给你听,孩子读完后,你们一起讨论。一个月见效果,一年就培养一个聪明孩子,两年一定会让孩子名列前茅。因为我们班没有笨孩子,只有没有下到功夫的孩子。

孩子的作文能力,我们需要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当然不是每天都记,那样会为应付而成为流水账。而是在一个星期里,让孩子写个两三次,让孩子养成遇到重大问题或者值得思考的事,记录下来的习惯。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注意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分析到这儿,知识、能力、习惯,甚至态度都可以看到了。 我们再来看孩子的试卷卷面,从卷面分,就知道孩子还要下什么功夫。这就是孩子的写字习惯问题了。我们二年级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写字快而准,逐渐养成写字半自动化的程度。要让孩子快而准,也是为了将来用钢笔写字打基础的。因为钢笔字不能擦。

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在看到孩子试卷上的问题后,也要看到孩子正确的地方,要给孩子找到优点,要鼓励孩子了。比如,有些字或题目比较难,孩子做对了。比如孩子没有漏题,也是一个进步,家长表扬了,孩子会记住,以后会做得更好的。

还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在试卷上马虎的情况,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孩子考试时的马虎,这其实是孩子平时的学习习惯不良,容易分神。解决的办法就是孩子写作业时不要受到打扰,不管是电视还是家长的谈话、孩子的玩具,都不要影响孩子,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直至养成习惯。这是很不容易的,要家长长期坚持努力。

数学试卷也是这样,孩子的数字写错了,是马虎还是知识性的错误?孩子的应用题错了,是不懂题目告诉我们的意思,还是不懂算理?二年级孩子学的算理,只有加减乘除。我以前教数学,总结过的算理介绍如下:

加法包括:“两者合起来。又增多了一些。甲比乙多了,求甲;甲比乙少了,求乙——实际上就是求多的那个数。共4种情况。”减

法包括:“去掉一些,或者说减去一些,又减少了一些。两数相比较,求少的那一个数。知道两个数合起来的和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共5种情况。”乘法包括:“首先要知道:积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然后分具体情况理解:1、求几个相同数的和是多少。2、求一个数的几倍(“倍”字与我们口语里说的“些儿”意思是一样的,要告诉孩子)是多少。共2种情况。”除法包括:“平均分。已经知道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第一个数。已经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份,求总数是一份的几倍(些)。共3种情况。”明白了算理,孩子才会做好应用题,家长要帮助指导。因为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比较少,家长要结合生活实际给孩子具体指导。以后的综合运算更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千万不要让孩子有模糊认识。

家长朋友们,以上是与大家简单地谈的一点经验,是比较适合我们孩子现在的年龄特点的。孩子要有出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一起配合、一起努力。希望家长们能重视这些,每次测试后,都与孩子进行一次理性的分析,不要当孩子考得好时,就放松了教育孩子;考得不理想时,就一味地埋怨孩子。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前进方向,不断地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才。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我们如果把孩子培养好了,晚年一定幸福。所以,聪明的人是明白“至要莫如教子”的道理,也一定会把孩子尽力教育好的。

《数学日记对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的初探》结题报告
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二)

《数学日记对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的初探》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写数学日记,在日记中要收集和记录下课堂和生活中的数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反思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

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回忆、理解与掌握,形成知识网络;老师能够及时发现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拓宽了小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小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近几年,我国不少学校的老师都十分关注数学日记对反思能力的培养。在现有的文献中也有记载。我们认为,记数学日记不仅能让学生从写日记中直接获得认知与情感方面的益处,而且还可促进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学生养成记数学日记的习惯,培养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把学习后的反思等写进自己的日记,有利于教师针对各个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帮

助与指导。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完成这种再创造。数学日记可以不拘泥于课本,也不受到教师的束缚,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进行尝试,独立对问题进行反思。

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元认知‛的概念,有的译为‚反思认知‛。反思作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数学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写数学日记,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而学会学习。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借助写‚数学日记‛的方法,研究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的措施,可以使之成为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助手,一方面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小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一种方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从而整体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给予课题研究的经费保障,教师有研究课题的基础,参与教科研的热情高,完全能够胜任该课题的研究。

2.能与教研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理论指导,以确

保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3.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给予很大的支持,为课题组成员提供必要的研究环境,能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生运用数学日记自我反思现状调查分析

(1)、 探索小学生‚数学日记‛内容的模式。

(2)调查的主要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是否写数学日记,二是学生是否运用数学日记进行反思。

2、研究指导小学生掌握反思技能的策略。

(1)创设反思机会,让学生在解题后进行反思

教师在学生解题后,要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分析题意,优化算法。

(2)创设反思的空间,让学生在作业批改中进行反思。

3.研究‚数学日记‛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研究,使学生明确完成‚数学日记‛的价值,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借助‚数学日记‛培养小学生反思数学学习的能力。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佟自军 组织人员研究确定课题,拟定研究的初步计划并撰写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撰写研究报告。

郭 亮 组织成员按步骤操作和实施,负责小学生反思现状的调查。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研究目标

1、借助写‚数学日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本校中、高年级的学生。确定他们为课题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是:① 课题行动研究的需要;② 有一定的写作基础;③ 课题组的两位老师是中、高年级专任数学老师,便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工作。

(三)、研究过程

1、 课题的准备阶段

【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

(2012.11—2012.12)

(1)课题组成员收集课题相关的资料,准备开题报告。

2、课题的实施阶段

(2012.12—2013.5)

(1)启动课题研究。认真研究讨论课题方案,对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制订各类调查表、记录表。

(2)以班级为基地,分学段调查、收集材料。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制定阶段达成目标。定期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

3、总结阶段:(2013.6——2013.8)

(1)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整理,整理研究材料,

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2)形成结题报告。

八、课题的预期成果

1、结题报告

《数学日记对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的初探研究报告》,字数约5000字,争取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2、小学生数学日记展示

展示小学生各种形式的数学日记,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运用数学日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出数学日记。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周围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容易激发学生进一步喜欢学习数学的兴趣。

写数学日记既可以增添数学作业的人文色彩,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国内外许多地方都在尝试写数学日记,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中、高年级的学生写数学日记是可行的。我们抓住这些契机,让学生在数学日记中自由畅想,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数学日记只是课外作业的一种形式,写数学日记并不是天天写,一周一次或两次,我们可以协调学生的课外习题作业,不会给学生带来负担。

十、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主要过程

河大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三)

河大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1.下列各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涸(hé) 溺死(nì) 滑稽(jī) 陛下(bì)

B、打鼾(hān) 饶赦(shù) 赎罪(shú) 牛虻(máng)

C、执拗(ǎo) 吟唱(yín) 眺望(tiào) 菜畦(jí)

D、戏谑(xúe) 步履(lǚ) 笑靥(yǎn) 深邃(sùi)

2、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女红( )幼稚( )瘦削( )嫉妒( ) ....【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

确凿( )瞥见( )觅食( )土砾( ) ....

3、拼音填汉字。(4分)

chuò泣( ) kē刻( ) 步lǚ( ) 相形见chù( )

lí歌( ) lìn啬( ) zhà栏( ) 叮zhǔ( )

4、据意思写出相应词语。(6分)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

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感到对不起别人,内心痛苦不安:

深沉地思索:

恭敬而有诚意:

5、下列作品同对应作者连线:

《皇帝的新装》 李商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欧·亨利

《夜雨寄北》 安徒生

《麦琪的礼物》 鲁迅

《我的母亲》 沈复

《合欢树》 林海音

《童稚记趣 》 史铁生

《爸爸的花落了》 邹韬奋

6原文填写:

⑪渴,欲得饮,饮于河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夸父逐日》) 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

⑬ 荡胸生曾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⑭ 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5)<<望岳>>中表现诗人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的<<浣溪沙>>中表现清新朴素的农村生活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童稚记趣>>中表现作者小时候善于细致地观察细小事物的文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一句与“友情”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例句的形式,还是以“金钱”为内容,在下面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金钱能买来书籍,买不来知识;金钱能买来礼物,买不来真情。

【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

8校门口的公路上,各种车辆行驶速度很快,对进出校门的学生造成很大的交通隐患,学校准备在校内外各制作一块告示牌。请针对不同现象分别写出使人乐意接受的话语。(不要用类似“禁止”的词语,每

一句不得超过2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几组句子中表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这能全怪我吗? 这能怪我吗?

B、四年租金为三万元。 四年租金各为三万元。

C、你的判断难道会准确吗? 你的判断不会准确的。 D、我们难免会失败。 我们永远不会成功。

10、《童年》是_____》、《_____》。讲述的是______(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______(国籍)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

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______,______,

______,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______,正直的老工人______,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______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 。

第二部分: (一)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

5.释词:

方正:

宿儒:

6.文中提到的孔子,你知道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吗?

7.“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对此理解不当的选项是( )

A、鹿是匾下面的装饰画。

B、先生要学生对匾行礼,学生以为对匾和鹿行礼。——表现孩子的天真和无知。

C、鹿是灵物,是神灵的象征,先生让学生对匾和鹿行礼。

D、天真无邪的孩子把对书屋行礼理解为对鹿行礼,——增加一点幽默感。

8.第二段三句话从三个方面写先生。首先写他的 最后写他的 ,并用“我”的恭敬来烘托。

9.“我”问“怪哉”遭拒绝一事,从“我”的角度看,表现了孩子 从先生角度看,表现了先生的 。

10.选文第一段写了“我”对三味书屋的印象,从这些描写上看,可以看出“我”对三味书屋的印象怎样?

11.最能体现“我”对先生态度的一个词是 。

(二)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扮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里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1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给美丽做道加法》中“美丽”一词相呼应的两个语句。

13.第三段画横线句是对老师感觉的描写,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

14.“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这里“灵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5.结合文意,选出对文中画曲线短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

①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

A、雨雪风霜是比喻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坎坷也在一点点地减少。

B.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青春的美将逐渐减退。

②给美丽做道加法( )

A、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真挚的爱……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增添美丽。

B.不断地精心修饰,可以使人变得更加美丽。

16.在倒数第三段省略号处填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面的语句意思连贯,句式相同。

(三)

①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 ②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刚天亮时天气一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

③然而,就在他们稍事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从而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俩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一处山洞,只好进洞暂时躲避风雪。

④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主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之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A)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的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被冻饿而死。

⑤丈夫制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冻死。然而如果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就会很快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⑥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在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了严重(B)。 ⑦由于缺少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⑧时间在一分一秒地(C),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点地(D)。

⑨3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入睡,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的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后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17、选出A、B、C、D各处使用最恰当的词语。

A、①导致 ②导至 B.①消耗 ②损耗 C、①流逝 ②流失 D、①消逝 ②消失 依次填:

18、第⑨段画横线的这句话中的“包裹”一词是什么意思?

19.第⑧段中“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为什么说“平常极为简单”的喂奶动作“现在却无比艰难”?(用文中的话回答)

20.第⑨段中写孩子“安然地入睡”、“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1、选文结尾的“一个平凡的资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童稚记趣》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 庞然大物: 癞虾蟆: 项为之强: ....

2.《童趣》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3.解释下列加粗字词。

项为之强: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

鞭数十: 驱之别院: 果如鹤唳云端 徐喷以烟 : ....

4.翻译下列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

5.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6.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7.请从文中找出两条成语。

8、体会作者所回忆的童年趣事,你认为对孩子而言什么是最宝贵的?对成人而言什么是最宝贵的?

期中测试题答案

1.A 2.略 3.⑪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⑫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⑭谁家新燕啄春泥。 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阿廖沙;俄罗斯 吝啬、贪婪、专横、残暴;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小茨冈;

格里戈里;好事情

4.略 5、略 6.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意近即可) 7.C

8.行为;外貌;声望 9.生性天真和兴趣广泛;为人极严厉。 10.只寥寥数笔,却使读者如同目睹一般,可见作者对三味书屋十分熟悉和有感情。 11.恭敬

12.如“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真是漂亮”,“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只要从中选出两句即可。 13.画横线句描绘出教师辛勤耕耘的形象,也形象地写出老师看到学生成长的欣喜之情。 14.这里的“灵感”有两个意思:①教师想以平面镜的作用作为切人点启发同学;②引导学生认识如何正确看待美。 15.①B②A 16.略

17.A①B②C①D① 18.保护 19.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之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的危险。 20.细写孩子的脸色、神态,意在告诉读者,孩子的生命得来不易,这是从侧面赞颂母亲舍身哺子的行为。 21.母爱是无私的、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四)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一:

   今天下午,我在<小学生双色课课通>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圆锥方面的题相结合的应用题。求圆锥的体积是多少,要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题中告诉了底面半径,可求出底面积,而高却不知道,可以根据一个条件求出,可将比转化成一个数占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即可知道高占底面半径的3/2。算出高后,然后根据“v=sh÷3”算出圆锥的体积。分数乘法数学日记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二: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与整数相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我就那数学书上的第41页的例题3来做个示范吧。
   题目: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那红花比黄花多的多少朵的1/10?
   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50朵的1/10。
   那就是把50朵黄花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10份,红花比黄花多这样的1份。
   那列成算是就是:50×1/10=5(朵)
   也可以是除法:50÷5=5(朵)
   答:红花比黄花多5朵。
   题目:黄花有50朵,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那就是把绿花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5,绿花比黄花少这样的2份。
   列成算式就是:50×2/5=20(朵)
   除法算式就是:50÷5×2=20(朵)
   答:绿花比黄花少20朵。分数乘法数学日记
   通过我的介绍你一定收获不少吧!好了今天的数学课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再见了,也许明天有更多的收获吧!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三:

   课前我预习了一下分数乘除法。懂得了许多知识,比如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的简便计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就是用分子乘整数做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分数乘法需要注意的是:1。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分子和分母约。2。分数和整数相乘时,可以把分母和整数进行约分。3。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我们不仅学了分数乘法,还学了倒数。求倒数的方法:把一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得到这个数的倒数。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
   上分数除法课时,老师说分数除整数最简单,然后是整数除分数,最后才是分数除分数。
   而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比如说,1里面有两个1/2,有三个1/3,以此类推。
   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律: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再根据课堂上评讲的知识与能力测试得知:(当积相同时)一个因数乘的数越大,这个因数就越小;乘得越小,这个因数就越大。(当商相同时)除数越大,被除数就越大;除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小。
   这就是我学到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四:算工钱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五:

   分数乘法有这样两种概念。能约分的要先约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我还知道一些有关于分数乘法的知识: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归纳概括以及良好的分析、思考、质疑的能力。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以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为基础进行的。而推导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需要从同分母分数加法入手,因此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也是基础。另外,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所以,求两个数的公约数以及约分也是很重要的知识基础。 这部分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的比较紧密,可以使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复习时,可以出一些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题目来做。同时,也要归纳整数乘法的意义:整数乘法就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这也是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知识。之后,通过两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那我们就来说一说算式的理解;算式的意义其实很容易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有了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做基础,再学习例题分数乘以分数时我学习起来就会比较轻松了。在此基础上,我就可以试着自己归纳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六:

   那天期中考试,我考得不好数学考了92分,语文只有82分。我听老师说过,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关系到,迁到新学校后的分班。考得好的分在快班,考得不好的分到慢班。我不知道自己会分到哪个班,心里有点着急。
   放学后,爷爷来接我回家。一路上,我跟爷爷说起了考试的情况。爷爷说:“两门功课平均在90分以上的肯定会到快班。你平均几分算算看。”“好的。90分可能没有,85分肯定有的。”于是我在心里列了一个92加82除以2的算式口算起来。大约半分钟后,爷爷又问:“几分?”我说:“还没算好呢!加起来是174,再除以2。。。。。。”“太慢了,我都算出来了是87分。”“这么快!”我有点不信,一算,真是87。爷爷说:“算平均数其实不一定都用除法,我是用加减法算的,你看,92和82,这个2都先放在一边,90里头分5个给80,不都是85了吗,再加上2,就是87分。用这样简便的方法算,速度自然就快。”我听了,佩服得直拍手,连声说:“爷爷真厉害:爷爷真厉害!”不料爷爷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用加减法求出平均数,这件事还说明了一个道理!你想想是什么道理?”我想了半天都没回答出来。最后还是爷爷说了:“经一事,长一智,实践出真知。你自己好好去理解吧!”


关于统计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对自己的期中考试评价(五)

篇一:统计

   这周我们学习了统计知识,所以在周六的晚上我把一天的时间简单总结并统计了一下,结果是:语文用了30分钟,数学用了40分钟,英语用了45分钟,弹钢琴用了2小时,看电视用了1小时,一共用了295分钟(4小时55分钟)。
   下面我对自己统计的结果做一下分析:
   1。如果我做作业的时候在精神再集中点儿,速度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儿,我想写作业的时间会更短。就是因为自己做作业不细心,所以周五的数学测试我丢掉7分,现在再看那张试卷,觉得非常惭愧。关于统计的数学日记
   2。看电视的时间用的较长,对眼睛不好,   3。弹琴用的时间最长,因为钢琴的作业留的多,而且我平时练习较少,所以只能在周六好好突击一下,否则周日到老师那儿就该挨批啦。


篇二:分类、整理和统计

我早就想数数我的存钱罐,可是妈妈不同意,她说太麻烦了。可是今天妈妈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又说让我数,真奇怪。不过,我特别高兴。关于统计的数学日记
可是钱都倒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天啊,这么多,要数到什么时候啊?”有一元的,五角的,还有一角和五分,二分的。我很认真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可是每当我数到一半时,就数不清了。怎么办呢?
就在我特别着急的时候,妈妈说:“孩子,咱们想想别的办法吧,这么数下去,你什么时候能数对啊?”
可是用什么办法呢?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妈妈这时候说:“我教你六个字:分类、整理,统计!”
妈妈告诉我说:“要先把它们分分类,然后把每一类别的整理成容易数的小堆,比如10元一堆或是5元一堆,然后用统计的方法看看,你不是才学过统计吗?要学有所用啊,你试试看会有什么收获?”
于是,我按妈妈教的方法,把钱分了类,又整理成小堆,每10枚堆成一小堆,每10小堆排成一行。
   然后,又在妈妈的帮助下,做成了一个“统计报”。
这下子,我知道怎么算了。看看表里的计算吧,我算的对吗?
   最后,我把所有的钱加在一起:
426元+101元5角=527元5角。
527元5角+42元2角=569元7角。
569元7角+3角5分=570元5分
570元5分+1角=570元1角5分。
   哈哈,我真的好高兴啊!我终于知道自己存了多少钱了。


篇三:统计

   “哇——哇——”,数学王国的统计学校来了一个新的统计成员——扇形统计图。
   “这是新的成员——扇形统计图,请大家以后多多指教了。”精灵老师说,”
   扇形统计图在班上有优秀的成绩,然而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也不甘示弱,成绩也很好,大家每天都在你追我赶很少来往。
   一个月过去了,一天,精灵老师说:“同学们,明天就是期末考试了,请大家做好准备。”第二天考试时,试题中出现了复杂的表示总数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的题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一看,傻了眼,呆呆望着试卷,只有扇形统计图没有傻眼,它想了想,立即写出了答案。考试成绩出来了,扇形统计图得了第一,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心里很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是统计图,我们却解不出表示总数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的题目?”于是它们一起去问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笑着说:“我和你们不同,我的特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你们也有特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呈现数量的增减变化。”
   听了扇形统计的回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恍然大悟,原来每种统计图都有自己的特点,从此三个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班集体也显得更和谐了。


篇四:统计与可能性

   今天中午,妈妈叫我了五年级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的可能性。
   妈妈说:“两个队打篮球,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开球公平吗?”我说:“我不知道。”妈妈说:“当然公平了,因为几率都是50%对50%呀!”
   接着,妈妈又问道:“桌子上摆着两张扑克牌分别是黑桃a和红桃a,小李和小军分别摸一张,谁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大?”我不假思索的说:“因为只有两张扑克牌,所以,可能性是50%对50%,因此,他们俩摸到的几率是一样的。”妈妈高兴的夸奖我说:“孩子,你真厉害呀!”
   然后,妈妈又问道:“口袋里有5个白球和六个黑球(它们的形状、大小相同)。任意摸一个,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我思索了一小会,说:“因为一个是5,一个是6,几率就是50%对60%,所以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妈妈一听,又高兴的说:“孩子,你学的还真快呀!”
   最后,妈妈问我:“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抛出三的可能性是多少?”我又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有6分之1的可能性。”妈妈又一次夸奖我:“孩子,妈妈不会的题你都会了,你太厉害了。!”


篇五:我与统计图

   刚接触“统计”这个词时,我觉得它很好奇,后来因要“画统计图”又感到对它有点厌烦,再到最后认识到“统计图”在生活中很方便,转而开始喜欢上了“统计”。
   不仅是课本上,生活中没有统计图也是不行的。社会调查要用条形统计图,想看自己学习成绩是否提高用折线统计图最方便,了解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要看扇形统计图……把统计图画在纸上,各种情报一目了然。试想一下,假如没有统计图,用文字表达将会多么麻烦。
   扇形统计图是我们这个学期才开始学的。起初当我一看到“扇形”这个词就想了扇子,以为它是扇子形状的,后来才知道扇形统计图的整体是圆形的,因为它的各部分形状是扇形,才取名叫“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上各部分与总量之间的百分比加起来都等于100%,它表达了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圆上的角合并起来是一个周角一样,不只是扇形统计图,其他统计图都有自己的优点,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它们的帮忙。
   不要把统计图看作应付考试的一次性工具,认真地对待它,对自己的学习一定是个提高。


篇六:统计与可能性

   最近,我们学习了“统计与可能性”,通过学习,我们能初步掌握预测结果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袋子里有20个球,其中有15个黄球、5个白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为甲胜,摸到白球为乙胜,甲胜的可能性就大于乙,这个游戏就不公平了。如果黄球的数量与白球相等,他们胜的可能性就一样,游戏便公平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政治素质考察自评材料(通用14篇)
  • 政治画像个人自评材料八篇
  • 政治素质自评材料范文(通用14篇)
  • 高中期末自我评价
  • 期末自我评价600字大全
  • 期末自我评价600字
  • 高一学生自我评价大全
  • 小班听课记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