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评课 >

看谁跑得快说课稿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30    阅读:

看谁跑得快说课稿(一)
《秒的认识》说课稿

《秒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我将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课本中主题图呈现的是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倒计时的场面,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秒的实际意义。接着,教材编排了钟表店的情境图,让学生了解钟面结构,直观的看到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

学生在学习秒之前已经初步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有较完整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继续学习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识目标:

1. 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自主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秒的建构与体验的过程。

2. 培养学生估测较短时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正确估计较短时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体现设计理念,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景激情法。本节课我抓住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情景,利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倒计时的场面,巧妙地引入时间单位“秒”。

2、合作交流法。在学生探索后有所发现时,及时地让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将成功的收获转化为大家共同的知识财富。

3、实践探索法。在学生产生探索欲望时,教师抓住时机问:观察分针与秒针的走动,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自主观察、探索新知。

4、体验感悟法。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生活价值。教学中,通过安排学生进行1秒钟、1分钟你能做什么,深刻感受分、秒的时间,建立起时间观念,渗透了爱惜时间的情感目标。

三、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在学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注重体验地学:1.学生通过看、听、说、议、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自主探究,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2.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在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分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秒”。

新课开始,我用新年倒计时来导入新课。新年、鞭炮、倒计时„„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跟着一起数:“10、9、8、7、6、5、4、3、2、1,新年好!”让学生感到刚才倒计时的时间很短,所以,要用到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再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算时间的?学生可能说:“马路上的红绿灯”、“跨栏比赛”、“发射火箭的倒计时”都是用秒来计算时间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用到秒的地方可真不少!从而引出课题:秒的认识(板书)。这样的引入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二)探索新知,体验感受“秒”。

1. 认识秒针和1秒。

(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并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秒针的特点。学生们会说:“钟面上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我接着问:“秒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走动的呢?”学生会说:“秒针在钟面上是1小格1小格走动的。”再问:“那秒针走1小格,走了多长时间呢?”学生观察得出: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板书)。

2. 体验1秒的长短。

接下来我就和学生一起来体验1秒,提醒学生要仔细聆听。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嗒”的一声,1秒就过去了。“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1秒吗?”学生们可能会“眨一下眼”、“点一下头”、“拍一下手”、“跺一下脚”,接着和学生们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一起做一做。

【看谁跑得快说课稿】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1秒,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变得活泼生动起来。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1秒的长短,感受到了秒针走动的节奏“嗒、嗒、嗒”,建立了秒的概念。

3.认识几秒。

(出示课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跟着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起数出5秒。学生做着动作边数边看课件,很容易的发现秒针从12走到1就是5秒。那么秒针从几走到几也是5秒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秒针走1大格就是5秒(板书)。

这样的设计既能让学生掌握数数的节奏,让秒针走动的声音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又能让学生发现秒针走1大格就是5秒,为接下来学习几秒打好基础。

(出示课件)让学生算一算秒针走了多少秒?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同时引导学生优化计算方法。

4.数准10秒,估算时间。

学生已经会数准5秒了,这时再让学生数准10秒。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游戏:“10秒小闹钟的活动”。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节奏数出 10秒,同时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接着加大难度,没有声音也不看钟面让学生数出10秒,数完后请其他学生来评价。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有声音到无声音的多次活动中掌握秒针走动的节奏。最后,能够脱离钟面数准10秒。从动手操作到直观理解,再到实践应用自然顺畅,水到渠成。然后,播放一段30秒的歌曲,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秒?让学生报出估得的结果,并告诉他们估计在 25秒—30秒之间的自己的小秒表就算准。

从认识1秒,5秒,10秒再到30秒这样的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有效的帮助了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三)小组合作,发现1分=60秒。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利用自己的学具表合作学习,发现1分=60秒。小组按活动要求进行:1.观察秒针走1圈,分针有什么变化?2.发现秒针走1圈是多少秒?分针又经过了几分?3.讨论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活动结束,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得出: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与分的关系是是:1分=60秒。最后,集体观察钟面进行验证:钟面上秒针走1圈,分针有什么变化?学生边看边跟着秒针的走动1秒1秒的数,一直数到60秒。最后得出:秒针走1圈,分针刚好走了1小格,它们是同时走同时停,也就是 1分=60秒。(板书)

这样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他们既学会了知识,又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了解1分、1秒的价值。

为了让学生了解1分钟的价值,我设计了“过一个有意义的1分钟”的活动。“同学们,如果给你们1分钟,你们想做什么呢?”估计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那么就让我们在这1分钟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出示钟面)学生随着秒针的走动开始活动。活动结束,学生汇报自己1分钟做了什么。在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1分钟后,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其他小朋友在1分钟内可以做什么。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1分钟的长短,体验到了1分钟的价值。

“那么,如果给你们1秒钟的时间,你们能够完成这些事情吗?”学生大都回答“不能”、 “1秒钟太短暂了”。1秒是很短,但是1秒钟也可以做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出示课件)展示1秒钟能够做的事情,学生边看会边发出阵

阵惊叹声,从而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此时,我引用古人的教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小结,教育学生要养成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五)巩固应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设计了三个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练习题:1.填一填,加深学生对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的应用;2.辨一辨,通过辨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3.比一比,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在跑步比赛中,谁用的时间短谁跑得快。

(六)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接着出示刘翔夺冠的画面和香港回归时“1秒之争”的故事,扩展学生的知识,增加爱国情感,再次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简洁明了。

板书:

秒的认识【看谁跑得快说课稿】

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秒针走1大格就是5秒

1分=60秒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看谁跑得快说课稿(二)
1.2《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2.学情分析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上述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难点:1.速度单位的换算

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归纳总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运动的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发现问题:视频中物体有什么共同点?运动情况都一样吗?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视频中的物体都在运动,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然后,引出新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样,利用视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的实例分析入手,来引出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易于学生轻松的融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

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龟兔赛跑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开始阶段谁跑的比较快?判断依据是什么?最后裁判认为谁跑的比较快?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以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上的气氛,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并互相讨论,充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分析、比较、讨论中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能描述所观察现象有什么主要特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从交流讨论中找到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开始阶段兔子跑得快,是因为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跑的路程长。最后裁判认为乌龟赢得比赛,是因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路程相同而乌龟花的时间少。

据此,对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新问题:若路程、时间均不相同时,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引导分析,层层设疑,步步深入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看”、“想”、“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物理教育的教学目标。

展示问题: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

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激疑启思,采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通过演练得出:可以比较他们在1秒内或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由此引出什么是单位时间,得出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这样逐步的建立起速度的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慢慢的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根据速度的定义直接得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它们的符号含义,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在讲解单位换算时,要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来逐步的推导出米/秒与千米/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慢慢的领会和理解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物理注重的是理解,要学会理解的记忆,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

利用多媒体展示例题:

例题1: 琼斯以10秒75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短跑金牌, 请运用知识计算出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

解: v=S/t=100m/10.75s=9.30m/s

答: 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为9.30m/s

例题2: 例题:五指山至海口的路程为220Km,一辆汽车从五指山市开往海口,这辆汽车的速度是55Km/h,几小时后可以到达海口?

已知:S=220Km ,v = 55km/h

求:t

解:根据公式 v=s/t得

t=s/v

=220km/55km/h

=4h

答:这辆汽车4小时后可以到达海口。

例题3:例题:2006月7月12日,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洛桑田径黄金联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由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110米跨栏世界纪录,则这项记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正在行驶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哪一个速度比较大?

解:利用公式v=S/t计算出刘翔的速度为

v1=S/t=110m/12.88s=8.54m/s

摩托车的速度为v2=30km/h=30/3.6m/s=8.3m/s

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的大。

第一道题是公式v=s/t的直接应用,这道题比较简单易懂,目的是让学生

能够顺利的做出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二道题是根据五指山市本地的实际情况编写的,目的是懂得公式如何变形,学会变形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三道题涉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度稍大一点,目的是让学生领会速度的物理意义。

通过这三道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养成先分析题意,再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 匀速直线运动的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想想议议的内容,使学生知道频闪摄影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幅图中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同,通过比较分析来引出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同时指出,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几乎见不到,因为它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我们有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简化物理问题,会近似的把一些运动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

老师简单介绍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使学生注意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课堂小练习:

1、单位换算:

(1)21.6 km/h=____m/s

(2)5 m/s=____km/h

2、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1 min通过了1800 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 )

A.1800 m/s B.108 m/s

C.90 m/s D.30 m/s

4.归纳总结

最后,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养成先学习后总结的良好习惯,并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观察比较法、多媒体演示

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就应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就决定了物理概念的教学,要重视直观性,即以直观为基础来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观察比较来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觉认识,再结合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形成概念。

学法:观察实验讨论、对比归纳、练习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分析点拨和帮助下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为主,老师的提问分析为辅进行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循序渐进的归纳出速度的概念。

首先,多媒体课件能较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观察,分析现象。更能方便的进行对比、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练。通过练习,来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以及速度单位的换算。再次,通过动手做实验,来加深对速度的物理意义的领会。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体现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容易理解,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公式:v=s/t

七、作业布置:

1.1m/s= km/h 72m/s= km/h

10m/s= km/h 15km/h = m/s

2.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3.5 km/h, 64m/min,1m/s,则三人的速度的关系是 。

3.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了2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km.

4.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人对着相距425米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经过的时间是()

A.1.25s B.0.625s C.0.8s D.2.5s

八、效果评价:通过这节课师生的共同学习和探讨,同学们基本能够掌握速度公式及其变形,能够运用速度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同学们也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使物理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看谁跑得快说课稿(三)
《谁跑得快》教案

北师大版小数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谁跑得快》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中的《谁爬得快》(认识循环小数)。

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了解并会辨认混循环和纯循环小数。

3.了解“循环节”并会用循环节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过程:

一、理解"循环"概念。

1、师:☆◇△☆◇△☆◇△— — — · · · · · · 同学们知道怎么填写

这三个空格吗? 对吗? 为什么是对的?

那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 · · · · ·” 表示什么?谁能用一个成语表示(听

取学生的不同看法)。

引出成语“无穷无尽”,“不断循环”概念。

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象这样循环往复的?

(水→汽→云→水→汽→云)

二、设计疑惑,感受,认识循环小数并了解其简便写法

1. 师:五一放假的时候,因为下雨老师没出门在家看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样的一张图画。

蜘蛛3分钟爬行73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

2. 师: 根据这份资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问:蜘蛛每分钟爬多少米,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3. 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在作业本上进行计算):蜘蛛每分钟爬多少米,蜗牛每分钟爬行多

少米?

4. 师:为什么不往下除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

5.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除不尽的问题。

73÷3 从这个竖式中发现了什么?(余数“1”重复出现, 商“3”

也重复出现)

9.4÷11 从这个竖式中发现了什么?(余数“6 ,5 ”重复出现, 商

“5,4 ”也重复出现)

6. 师: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小数称为循环小数。

教师小结给定义: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

复出现,这样的小数称为循环小数。

(让学生把定义记在书本中并朗读)

师: 从定义告诉我们:依次不断循环是不是无穷无尽? 那也称种小数为无限循环

小数。用省略号来表示。

下面我们男生为一组女生为一组比一比谁最快的说出下面那些数是循环小数

0.666„ 4.2525 1.48383„ 0.1875875„

7. 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看谁跑得快说课稿】

问:你们知道循环小数还可以怎样表示吗?你想怎么简便地把它表示出来?(让学生发

挥想象力、创造力,想怎么表示就怎么表示。

并且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有创意,在国际上有一种通用的表示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在循环

小数中,如果是一个数字重复出现,

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是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

个点。(读书本70页的数学万花筒)

8. 师:同学们你们在书本70页的万花筒种发现了什么?

师:老师告诉你们循环小数又分为纯循环和混循环。纯循环是小数第一位就是循环节,

而混循环的小数第一位不是循环节。

(让学生把纯循环和混循环记在书本中并朗读)

8. 师:试着将下面的循环小数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0.666„ 4.2525„ 1.48383„ 0.1875875„

9. 那么有谁知道怎么读循环小数吗? 例如:24.3读作 二十四点三 三循环 0.85454读作 零点八五四 五四循环

那么0.1875875... 读作?

10.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吗?【看谁跑得快说课稿】

(不断出现的数字称为循环节,纯混循环)

三、激趣、练习、巩固

1、同学们又这么快掌握了新知识,蜘蛛和蜗牛说:"你们这么聪明,就奖励你们几道题,看

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你们想接受这个挑战吗?

(师出示题,学生分男女生竞赛。)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蜘蛛和蜗牛的爬行速度很慢,有一种动物它奔跑起来的时速能

达到象火车一样快,你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猎豹奔跑的速度是100千米/小时,平均每

分钟奔跑多少千米?(保留三位小数)】

(独立做后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保留三位小数的?)

四、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2、布置作业

看谁跑得快说课稿(四)
《秒的认识》说课稿

《秒的认识》说课稿

芦金肖

一、说教材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

3、借助生活实例,培养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秒的具体概念,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归纳出秒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即1分=60秒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验1秒、1分的长短。从而对分秒的具体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说教法与学法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就要选择适当的教法与学法。

1、以人为本地教: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

2、注重体验地学: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提问以前学到的时间的知识,课件展示内容并请同学们回答,复习巩固旧知。

师:我们以前学过什么时间单位?咱们上午几点来学校?下午几点来学校?一节课有多少分钟呢?要通过什么来表示这些时间呢?生会答钟表,那么你们知道那些关于中标的知识呢?(课件展示钟表及钟表的有关知识,认识时间。)

二、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件呈现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场景,人们用倒计时的方式,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导入新课——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

2、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时间单位秒?(火箭发射,红绿灯交换)

3、 课件展示一秒,学生感受一秒有多长,想一想一秒我们能干什么?(生可能会答:眨一下眼,深呼吸一次,拍一次手、脉搏跳动一次)

4、课外延伸:一秒虽然很短,利用我们的高科技能干出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课件展示宇宙飞船一秒行多远、计算机进行多少次运算等。)

三、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的?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 电子表(或钟)。

(2) 有秒针的钟表。

(3) 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请观察课件,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走一大格是多少秒呢?秒针从1走到4,走3大格是多少秒呢?秒针从7走到1,又是多少秒呢?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请大家再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课件展示相关的练习。

四、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实物表展示1分钟有多长?)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要求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字中任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反馈。(生答自己能干的事情,师再展示课件,看看其他同学1分钟干了什么?)

教师强调:尽管1分钟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很多事情。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跑得快?(不知道的,体育课上让老师测试一下。师课件展示4位同学的成绩,请同学排序。)

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

五、课堂小结

看谁跑得快说课稿(五)
秒的认识说课稿

【看谁跑得快说课稿】

人教实验版《秒的认识》说课稿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裕洲小学 钟芙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秒的认识》。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本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秒的认识” 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读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时、分、秒”的感性认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体验等等教学活动,逐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情感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和探索分与秒的关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课前准备:课件、钟面、口算卡、秒表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因此我把“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基于这种理念,本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直观演示、游戏教学、体验感悟等,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独立思考、观察发现、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等。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探索新知之前,我先播放 “神舟七号”点火倒计时的情景,和学生一起倒数新年的到来。之后我让学生说说10、9、8、7、„„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量比分更短的时间应该用到时间单位秒。

接着,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我出示“火箭发射、红绿灯、刘翔跨栏”等场景。这时我顺势出示课题:秒的认识。

通过播放录象,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第二个环节是 观察探究,建立概念

这个环节我打算分为6个小步骤来进行。

1、认识秒针和1秒

我先让学生拿出钟面观察,在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能从钟面上知道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观察汇报的过程中发现了最长、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接着我让学生观察秒针的走动,提问:秒针是怎么告诉我们时间过去1秒的?让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板书: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然后我让学生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并让学生模仿,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示1秒的时间。

(通过观察秒针、和同伴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一系列多感官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巩固1秒的时间观念的目的。)

2、体验1秒有多长

通过刚才的活动,学生对1秒的长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深刻。为了加深观念,我组织了如下活动。我让学生观察钟面,让学生按照秒针走动的节奏点一点头,感受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然后我提问学生你能在1秒钟时间之内做一个什么动作?学生可能会说拍一下手,眨一下眼,跺一下脚等等。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体验1秒的价值,我出示:

„„

学生阅读后我让学生谈谈感受,告诉学生1秒虽然很短,但是很有价值,最后我送给学生几句话:„„让学生读一读,让他们领悟到要珍惜分分秒秒。

【看谁跑得快说课稿】

(刚才的体验活动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增加感性认识。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感受了1秒的价值,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还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3、认识几秒

„„让学生说一说时间过去了几秒,说说自己的想法从而明白秒针走几小格就是几秒。接着我让学生的手动起来,组织学生开展了四人小组活动,同组同学轮流拨一次秒针,其组员们观察,说出经过了几秒及判断的理由。最后请一个同学到展示台拨一拨,全班同学认一认。

(学生通过了观察、探究、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建立了几秒的时间观念。与此同时,在观察与交流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的空间和表达思维的机会。)

4、游戏活动,估计几秒

接下来我组织了一些列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估测下列活动用了几秒钟时间:

(1)跳绳活动,同学们推荐一同学跳绳20下。

(2)班长朗诵《春晓》。

(3)闭眼,感觉15秒到了就举手。

(4)口算15道题目。

我用秒表准确记时,对估算比较准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估算不准确的一起来总结原因。

(本环节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估算用的时间,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估算中。使秒在学生的头脑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5、探索“分”和“秒”的关系。

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秒针和分针的走动,并思考: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0秒),与此同时,分针走了几格?分针经历了多长时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分),你发现了什么?我让学生在二人小组内说一说,最后和孩子们共同发现:1分=60秒。(板书:=)

(利用多媒体清晰的对秒和分进行对比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给予他们讨论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享受到发现数学的快乐。)

6、体验1分有多长。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说说1分钟自己能做哪些事情,然后我让孩子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口算卡,规定他们在一分钟内看能做多少道口算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他们的亲身体验已经帮助他们建立了1分的时间观念。)

(三)第三个环节是巩固应用,加深对秒的认识。

1、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

(1)穿衣服大约需要45( )

(2)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3)煮饭大约需要25( )

(4)整理书包大约需要( )

(5)同学们每天睡觉时间大约10( )

2、谁跑得快?

课件播放50米赛跑的情景,提出问题:跑的最快的是几号?

3、日记

明明是个乖孩子。每天他总是早早起床,把语文书读20小时才吃早饭。妈妈说吃饭不能太快,所以明明会花15秒把早饭吃得干干净净才上学。明明家就在学校旁边,今天上学时刚巧碰到了玲玲,他们用了3小时边说边笑地跑进了教室。上午的体育课上,明明跑50米只用了12秒,全班第一名。为了下午上课有精神,明明总会睡30秒钟的午觉。放学后,他回到家便抓紧时间写作业,一般1分钟就能做完。晚上,他经常会陪爷爷看30秒的新闻联播。有时,他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钟很累,就说学校有趣的事让他开心。

A、一生朗读日记,在你的小组中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B、你觉的明明怎么样?(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设计了三个层次性的练习,第一个是填空:在思考中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时、分、秒这3个时间单位的认识,巩固对相邻时间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第二个和第三个要求学生用本课知识来解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推理。课堂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样设计既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四)第四个环节是全课总结,梳理归纳。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去总结:说说如果回家让你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打算怎么介绍?先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指名学生集体汇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1分=60秒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让学生一目了然。)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预测学生能通过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对秒的认识能有一个深刻的体验。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政治素质考察自评材料(通用14篇)
  • 政治画像个人自评材料八篇
  • 政治素质自评材料范文(通用14篇)
  • 高中期末自我评价
  • 期末自我评价600字大全
  • 期末自我评价600字
  • 高一学生自我评价大全
  • 小班听课记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