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0    阅读: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篇一: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是碳元素组成 D.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

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3 高温该反应的类型是 ( ) CaO十CO2↑,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第 1 页 共 6 页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11. 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的表达式为:A(固)+B(固)C+D↑,气体D易溶于水,D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 )

A. 制CO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 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

12. 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13. (6分)5月13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为了鉴定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

(1)①中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雾中是否存在CO?____,做出此判断所依据的实验现象为 。

14. (8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右图中转化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中说出其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6分)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

(1)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

16.(8分)把下列各物质与其对应的主要用途用线连接起来。

A、石墨 ⑴ 填充滤毒罐、用于冰箱去味剂

B、金刚石 ⑵ 可作电极材料

C、活性炭 ⑶ 用于冶炼生铁

D、焦炭 ⑷可用于裁割玻璃

三、简答题(共12分)

17.已知A、B、C、D、E、F六种物质间有如下的转变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其中A、B、C在通常情况下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为化合物,D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氧化物,F

第 2 页 共 6 页

(1)请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 + B → 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 B → 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E → F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8. (12分)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右图所示。

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示)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时,发

生装置选用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该装置制取氧

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____色。

③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填仪器编号)。

19.(12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

(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

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6 页

(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uO、Fe2O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2分)

20.以下是小意和小思两位同学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MnO2 [题目] 已知: 2KClO3 === △ 2KCl + 3O2↑,将1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量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意很快得到算式:(10g + 2g –7.2g),该算式所得结果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反应中生成KCl 的质量是多少?

(2)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3)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10g氯酸钾”改为“ag氯酸钾”,其它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 。

五、附加题(10分)

21.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 4 页 共 6 页

第六单元检测题

13.(1)燃烧产物(烟雾)中有CO2 (2)存在 因为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在①中,烟雾中的CO2已经被澄清石灰水吸收,所以④中被澄清石灰水吸收的CO2是烟雾中CO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后生成的CO2所致。)

14.①CaCO3高温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CO2=CaCO3↓+H2O

15.(1)CO(2)CO2(3)H2(4)O2(5)CO2(6)CO

16、A-(2) B-(4) C-(1) D-(3)

三、简答题

点燃点燃17、(1)H2 ,O2, CO, H2O ,CO2 , H2CO3,(2)2H2 + O2 2H2O 2CO + O2 2CO2

CO2 + H2O === H2CO3

四、实验题

18、 (1)A ; C或E ; 2KMnO△KMnOMnOO (2)B; C;42422

CaCO32HClCaCl2H2OCO2 (3)①物理 ②红 ③B; C

19.、(3)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不变;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鸡血颜色发生变化;

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发生变化;

(4)在装置C的出气口接一个尖嘴玻璃管和燃着的酒精灯(或在装置C的出气口用气球

或塑料袋收集尾气)。

四、计算题

2、 (1) O2 7.45g

(2)所剩固体的质量=7.45g + 2g =9.45g >7.2g

所以题目有错误。

(氯酸钾质量= 7.454g + 4.8 g = 12.25g > 10g 所以题目有错误。

或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 )

(3) 5.2g < a ≤8.55g

五、附加题

21. 解析:方法一,因为反应后减少的是二氧化碳,钙元素全部转化为CaO中的钙,则只要计算出所有CaO中的钙元素即可求出。84gCaO含钙元素的质量为84g×(40/56)=60g,反应前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也为60g,则Ca%60g100%50% 方法二,利用生成的120g

二氧化碳(120-84=36g)来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同时也计算出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再分别计算这两种物质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就能求出。

第 5 页 共 6 页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篇二: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l:35.5、H:1、Ca:40、C:12

一、选择题:

1、于谦[注:于谦(1398-1457),字廷益,明朝钱塘(今杭州)人,他为官正直清廉,敢于为民请命,兴利除弊 ] 的《石灰呤》,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选出其中一句与其他三句所描述的变化的类型不同的是( )

A、千锤万锤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C60 是形似足球结

构的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单质 B、它们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式不同的是( )

A、红磷与白磷 B、水和冰 C、金刚石和石墨 D、氧气和臭氧

4.商店出售的黑底橡胶运动鞋其鞋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该填料是 ( )

A.石墨粉 B.活性炭 C.足球烯 D.炭黑

5.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

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 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

6.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7、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变电线路短路,这是利用了石墨的(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导电性 D.润滑性

8、氧化铜和木炭粉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被加热,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9.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A.组成的元素不同 B.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

C.碳原子结构不同 D.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0.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 B.用焦炭冶炼金属

C.用碳粉和铅可制成铅笔芯 D.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11、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C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美国化学家

理查德·斯莫利2005年因病于10月28日逝世),现在C70也已制得。下列对C60和C70这两种物质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它们是两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差是120

12.试管里有一黑色粉末状固体,加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固体物质可能是( )

A.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B.氧化铁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C.木炭粉 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3.将两份等质量的木炭,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M g,另一份先与不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然后再使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N g,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

14、下列物质的四种用途中,有一种使用的原理不相同的是( )

A、冰箱中放入去味剂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

C、用石墨做铅笔时加粘土 D、滤毒罐中加入活性炭

15、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反应所需的药品和反应条件 B、实验装置 C、气体的验证 D、气体的用途

1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

A.燃烧木炭 B.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C.煅烧石灰石 D.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

16、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B、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C、通过观察并闻气味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17.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

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18.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很快又变黑了。你推测发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B.温度太低

C.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D.试管口倾斜了

19、当我们向紫色的石蕊试液里充入二氧化碳时,我们发现,紫色的试液由紫色变为了红色。根据我们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实际上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粒子是( )

A.CO2 B.H2O C H2CO3 D无法确定

2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制大理石 B.干冰作制冷剂

C.可用于灭火 D.在蔬菜温室中作肥料

21.下列现象中,说明燃着的气体是CO的是 ( )

A.火焰呈淡蓝色,扣干冷烧杯,杯壁有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B.火焰呈蓝色,扣干冷烧杯,杯壁无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C.火焰呈苍白色

D.火焰几乎无色

22.鉴别CO、O2、CO2的简便方法是 ( )

A.测定它们是否有毒 B.闻气味

C.用一根燃着的木条 D.用澄清的石灰水

23.下列各组的物质中,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的是 ( )

A.H2、O2 B.CO、CO2 C.C、CO D.C、CO2

24.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南京市区某十字路口测定空气污染情况时发现CO的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

A.机动车排放大量废气 B.商店较集中

C.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D.人流量太大

2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先变红色后变无色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26.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氮气

27、某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6%。取5.0 g该气体混合物通

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再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 g B.10 g C.15 g D.20 g

二、填空题

28、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__________

(2)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________

(3)三个钙离子________

(4)氯元素________

29.如右图A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

现象: ;

原因是:(1) ;

(2) 。

30.如右上图B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

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1.在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四种气体中,用化学式填写: 密度最小的是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32.用四种方法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方法① ;

方法② ;

33.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所采用的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1)CO中混有少量CO2

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中混有少量CO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O固体中混有少量木炭粉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我们在使用煤气作为家庭燃料的时候,要注意CO所具有的两个性质,一个是它的______性,它能致人死亡;一个是它具有__________性,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

35.由活性炭制成的冰箱除臭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 _____性;用一氧化碳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 ___性。

36.实验室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污渍,其成分是___ __,化学式为_____ __,写出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 ____。此污渍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洗掉,清除此污渍的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

三、实验题

37.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用序号填空)。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为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用 或 ,收集装置可用 或 。

(2)你所学过的知识中,A装置还可以用来做 的实验(举一例)。

(3)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有关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H2S↑+FeSO4,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

毒的气体,能溶于水,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

四、计算题

在试管里加入20 g的石灰石和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称量试管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15.6 g,则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篇三: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6单元测试题

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相对原子量: O:16 Ca:40 C:12 H:1 Cl:35.5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10、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下列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二、填空题(32分,每空2分)

11.在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种气体中,(用化学式填空)

有毒的气体是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色气体是 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固体能做制冷剂的气体是 。

12.如右图A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现象

是 原因是:(1) ;

(2)

13.如右上图B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实验室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薄膜,其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 _,写出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此薄膜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洗掉,清除此薄膜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20分)

15.(8分)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3)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CO的反应

(4)除去CuO固体中混有少量木炭粉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16. (4分)啤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现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

17.(4分)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 1.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 B.用焦炭冶炼金属 C.用碳粉和铅可制成铅笔芯 D.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先变红色后变无色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3.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氮气 4.试管里有一黑色粉末状固体,加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固体物质可能是 A.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B.氧化铁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C.木炭粉 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5.已知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在1~100 nm的材料。美国IBM公司科学家制造出了第一批纳米碳管晶体管,发明了利用电子的波性为传递信息的“导线”。下列有关纳米碳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纳米碳管、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相同 6.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账本应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 ) A、碳能被氧化成稳定的物质 B、碳能被还原成稳定的物质 C、碳能与纸的成分反应生成稳定的物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7.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紫色石蕊试液 C.灼热的氧化铜 D.稀盐酸 8. 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64 D.96 9.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为 ;

18.(4分)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仿照事例填写下表:

四、综合应用题(20分)

19.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 分别是固体和液体, 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 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 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 发生装置将选取下图中的 (填序号, 以下同), 收集装置选

取 。

③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我猜想的气体,

我认为气体应从 端(填“a”或“b”)导入。

(2)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是: ;

(3)25g石灰石与14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残余物质量为162.2g.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篇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一)

第六单元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大理石 B.水 C.空气 D.木炭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净化水 B.干冰能灭火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种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气体判断错误的是( ) A.一定是CO2 B.一定不是O2 C.可能是CO2 D.可能是氮气 4.关于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CO2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D.CO2是由碳、氧元素组成 5.实验室制CO2选用的合适药品为() A.木炭燃烧 B.煅烧石灰石 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 6.按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C、CO、CO2 B.CO、C、CO2 C.CO2、C、CO D.CO2、CO、C

7.下列各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

C.石灰石可用来粉刷墙壁 D.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

8.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①马路上喷洒石灰水 ②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 ③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控制助力车数量。这些建议中,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中,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B.硫在空气中燃烧

C.碳的不完全燃烧 D.磷在空气中燃烧

10.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 )

A.1:2 B.2:1 C.7:11 D.11:7

11.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不断增多、呼吸作用增加 B.绿色植物减少、光合作用减少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D.冰箱中制冷剂“氟里昂”的泄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几种单质 B.一种单质可以由几种元素组成

C.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完全相同 D.同种单质的性质完全相同

13.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最终得到的黑色物质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碳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A.20% B.80% C.15.8% D.84.2%

1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O2 B.H2 C.CO2 D.CH4

1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是( )

A.点燃混合气体 B.把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 16.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 A.CO2 B.CO C.N2 D.SO2

17.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64%,将该混合气体5g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气体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

A.5g B.10g C.15g D.20g

18.用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方法制取一氧化碳:①2C+O2 =2CO;②C+H2O =H2+CO;③C+CO2=2CO。若使用相同质量的碳单质,制得一氧化碳最多的是( )

A.① B.①和② C.②和③ D.③

19.10克不纯碳酸钙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共得到4.6g二氧化碳,则不纯碳酸钙中所含一种杂质可能是()

A.MgCO3 B.Na2CO3 C.K2CO3 D.ZnCO3.

20.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如图6-29所示;正确的是( )

图6-29

二、填空题

21.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制取二氧化碳,用____________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2.如图6-30所示,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图6-30

23.有W、X、Y、Z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Z+X→Y↓+H2O

确定X_________,Y__________,Z______________,W___________

24.1999年上半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粗暴侵犯。北约军队空袭南联盟的发电厂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设备短路而停电。石墨纤维能使设备短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北约军队准备使用的还有一种“油气炸弹”。这种炸弹

爆炸时首先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然后将可燃性气体引爆。这时,躲在防护工事里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5.牙膏配料中加入纯度高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它是用石灰石的原料经分解、化合等反应精制而成(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26.防止“室温效应”的有效措施一般是:(1)_____________;(2)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来鉴别CO和CO2气体:(可不填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离子。

29.CO与CO2的混合气体10g与适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气体的质量比原来增加了4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原量为________________g。把原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能得到沉淀________________g。

三、实验题

30.如图6-31所示的密闭暗箱里,放一盆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并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数天后,发现塑料小球漂浮在液面上,根据上述现象回答:

图6-31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

(2)塑料小球漂浮的原因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煤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了使人们警觉,通常在其中加入少量的特殊臭味的硫醇。某居民回家后,闻到屋内充满了煤气味,他立即去厨房检查煤气开关,当他旋转灶台上的开关时,自动打火机进出的火花,引起了一场剧烈的爆炸。如果是你,当闻到煤气味后,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如果天色已晚可否开灯检查?为什么?

四、计算题

32.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时,在点燃C处时,酒精灯前必须先通一会儿气体,其目的是。

图6-32

(2)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排除对下面实验的干扰。

(3)若实验时,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则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33.实验室用10g大理石与足量盐酸反应制取CO2,如果制得2L(标准状况)CO2,那么大理石中含碳酸钙多少克? (标准状况下,CO2的密度是1.977g/L)

34.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某学生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用2克这种石灰石样品,把

)2克石灰石样品中,有杂质多少克?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3)100千克这种纯度的石灰石充分燃烧后,可得到固体多少千克?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篇五: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1、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 ( )

A.蓝墨水 B.红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

2、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下列有关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B.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它是一种单质

3.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下转变成干冰 B.山体滑坡

C.喷洒液体二氧化碳灭火 D.二氧化碳溶于水

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 )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

6、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做电极的是 ( )

A.金刚石 B.活性炭 C.炭黑 D.石墨

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8、粉刷后的石灰墙壁已基本干燥,但住人后往往会又变潮湿,这是因为 ( )

A.熟石灰变成生石灰和水 B.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D.墙壁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9、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 B、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管如完全燃烧,则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D、纳米管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10. 将N2、CO、CO2 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 ) 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

11、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

A.CO和CO2 B.金刚石和C60 C.冰和干冰 D.液氧和氧气

12、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

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 B.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

13、将一定量的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中得沉淀Ag,若将等质量的CO2经过如下变化:CO2→CO→CO2,再将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得沉淀Bg,则A和B的关系 ( )

A.A=B B.2A=B C.A=2B D.A>B

14.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15、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将混合气体10g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物 ( )

A、2.8g B、4.4g C、5g D、10g

16、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17、质量相等的SO2和SO3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个数比为5:4 B. 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 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 原子总个数比为3: 4

18、关于下列变化过程:CO2→CO,H2→H2O,CO→CO2,C→CO2,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只有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反应物中都有氧化剂

C、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 D、都可以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

19、A、B、C、D、E是常见的五种气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已略去,X在常温下为液体,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D是H2 B、A是CH4

C、C是CO2 D、B是CO

20、现已探明我国南海海底深处蕴藏着一种固体——“可燃冰”,其化学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H4·8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燃冰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可燃冰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可燃冰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0:8D、可燃冰分子中CH4与H2O的质量比为1:8

二、非选择题

(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60分)

21、选择(1)氧气、(2)一氧化碳、(3)二氧化碳(用序号)填空,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2)能用于灭火的是 ;

(3)能使人中毒的是 ; (4)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 ;

(5)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8)能还原氧化铜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1.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 ;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

(4)已知:化合物甲 + 单质乙 一定条件 化合物丙 + 单质丁,如果丙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丁是红色固体,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

2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为了鉴定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有吸水性);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

(1)①现象说明 。

(2)烟雾中是否存在CO ,判断所依据的实验现象为 。

24、《卖炭翁》中有这样一段话:“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联系化学知识,从中你可获取哪些信息有:

25.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

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

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26.如右图,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点燃蜡烛,用玻璃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观察到蜡烛 ;

原因是 ;

在这个实验中还观察到 ;

原因是 。

27、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四种物质中,其中一种物质具有的某

种性质(特性),是其他三种物质不具有的。例如:常温常压时炭是固体,其他三种物质是气体,炭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状态不同。试按上述要求再列举四例。

(1) 。

(2) 。

(3) 。

(4) 。

28.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按要求作答:

(1)按要求从以下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序号)。甲同学要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O2,应选择 。 ..CO2应选择 ;乙同学要收集..

(2)小松同学使用图(Ⅱ)装置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HCl;④稀H2SO4四种试剂,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 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9、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Ⅰ Ⅱ Ⅲ Ⅳ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Ⅰ、纸花变成红; Ⅱ、 ; Ⅲ、纸花不变色 Ⅳ、 。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31.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制取8.8g 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多少克碳酸钙?

32、我们知道,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即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了分析产品的纯度,小舜同学取石灰石样品22g,充分煅烧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2g(提示:假定杂质不反应)。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这些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CO2的密度1.977g/L)

(2)制得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产品的纯度是多少? ..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篇六: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C.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 D.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4.(2012.百色市)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还原性

C.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5.(2012.宜宾市)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 C.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

D.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6.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

7.(2012.南允市)“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 讲卫生,尽量多作用一次性餐具 D. 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8.家庭用热水瓶使用较长时间后,会在瓶胆内壁结成水垢,可用以除去这种水垢的试剂是

A、石灰水 B、热水 C、稀盐酸 D、稀硫酸

9.区别集气瓶中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合理又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碳 B、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10.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11.格鲁吉亚前总理在寓所中毒身亡,各种迹象表明他死于煤气中毒,生活中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引起的,其原因是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将血液中的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

12.为了区别CO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C.分别放入活昆虫,观察是否死亡 D.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3.下列各方案中,不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A.用鼻子闻 B.测定它们在水里的溶解能力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 D.分别用石灰水试验

14.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该物质一定是

A.木炭 B.一氧化碳 C.酒精 D.含碳元素的物质

15.二氧化碳转变为干冰的过程 A、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只有物理变化 D、既无物理变化,又无化学变化

1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的方法是 A、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B、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燃烧木炭 D、加热碳酸氢铵

17.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呈足球状的物质(化学式为C60)下列有关C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发现的化合物 B、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0

C、C60是碳的两种单质之一 D、C60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8.在反应CO + CuO △ Cu + CO2 的反应中,CO表现出的化学性质为

A、可燃性 B、还原性 C、毒性 D、氧化性

19.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B、一氧化碳可用碳燃烧制得

C、一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D、一氧化碳与木炭分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20.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21.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

B.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

C.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

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22.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作物时,向温室中施放适量二氧化碳,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主要是因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

B.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施用二氧化碳可避免火灾

C.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施放二氧化碳可促进作物生长

D.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能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

23.下列物质中,能够除掉CO2中少量CO的是

A.灼热的氧化铜 B.澄清石灰水 C.水 D.炽热的炭

2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叶绿素在日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淀粉和氧气,由此可推断出,淀粉中 A、一定含有碳、氢两元素 B、只含碳元素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27.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方法,最合理简便的方法是

A、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两种气体中

C、将两种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比较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28.(2012.佛山市)(6分)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 ,图③单质的名称是 ,

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9.(2012.贵阳市)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物质与变化。

(1)透过 现象,我们感受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2)根据图23实验,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 (3)通过对O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我们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 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30.(2012.桂林市)(4分)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是由3.6亿年前海底

沉积的石灰岩形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1)写出碳酸钙的化学式: ,其中所含阴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

(2)实验室中常用石灰岩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1.(2012.江西省)(9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

集满的方法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不用Na2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 。 F 盐酸 碳酸钠

(3)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观察到装置C中 时才开始收集;实验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 → →加热试管→收集气体→停止加热”。

实验反思: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

3变质,也不

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4)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为了控制 反应进行的速率,可选用

的发生装置是___,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 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

(5)实验室里可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两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所需的气体发生装置

为______,氨气极易溶于水,一般可用__ __装置收集氨气。

(6)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两固体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应

选图 (填序号)发生装置。

(7)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

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右图装置收集一瓶

SO2,装置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 →e(填字母) 。

32.(2012.东营市)(15分)实验室制取O2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为什么都要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 ,

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是 。

(3)写出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为了制得较纯净的

O2最好选用 法收集。

(4)要制取较多CO2,应对图中仪器进行怎样改进 。制取CO2时,

某同学在装置中添加了多孔隔板(图2),实验时,可将固体药品放在 (填

“a”或“b”)处,图2与图1相比有什么优点 。证明二氧

化碳气体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

(5)C+O

2CO2 是我们最熟悉的反应,生成物也只有CO2,为什么在实验室我们

不利用碳的燃烧来制取CO2,其主要原因是 。(答出1条)

33.某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

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进行:

⑴ 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酸性溶液显________色。

⑵ 在B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显

________色,B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⑶在C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_____色,这一

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⑷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 ________。

34.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篇七:新课标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B

新课标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限:45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u:64 Ca:40 Cl:35.5 N:14 S:32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每小题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2.格鲁吉亚前总理在寓所中毒身亡,各种迹象表明他死于煤气中毒,生活中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引起的,其原因是 ( )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将血液中的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

3.为了区别CO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C.分别放入活昆虫,观察是否死亡 D.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4.“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 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震后灾区饮用水应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

C.为避免了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

5.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 ( )

A.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6.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 ( ) 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7.将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将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的氧化铜 B.将混合气体点燃,使一氧化碳充分燃烧

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将集气瓶口朝上,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逸出 8.“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 )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B.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9.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10.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 11.下列各方案中,不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 A.用鼻子闻 B.测定它们在水里的溶解能力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 D.分别用石灰水试验

12.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易发生的是 ( ) A.C+O2═CO2 B.2CO+O2═2CO2 C.CO2+C═2CO D.2C+O2═2CO

13.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

14.把O2、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铜网、澄清的石灰水和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是 ( ) A.N2 B .N2、CO2 C .O2、CO2 D.N2、CO 15.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二、我会填空(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16.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

(1)有毒的气体是_____;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 (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4) 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6)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17.建筑材料中常用到下列反应。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石灰石煅烧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石灰浆(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石灰浆刷墙壁,墙上附着一层白色坚硬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右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素周期 表中位于第 周期。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 气体的排放

(4)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_________。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研究发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铜,也有还原性。从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分析,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探究(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9.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

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写装

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 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请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_,收集装置为 _________ 。 20.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

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

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

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周建议用图中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_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 40︰4 B. 40︰3 C. 40︰2.5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___________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四、我会计算(共10分)

2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 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 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挥发)问: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克?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参考答案

16、(1)CO; (2)CO2; (3)H2;(4) O2; (5)CO2;(6)CO 。 17、(1)CaCO3

CaO+CO2↑

(2)CaO+H2O═Ca(OH)2

(3)CO2+Ca(OH)2═CaCO3↓+H2O 18、(1)4;2.

(2)C(或C60) (3)CO2

(4)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5)温室效应 ; H2 SO4+2 NH4HCO3═(NH4)2SO4+2H2O+2 CO2↑ (6)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19、(1) 铁架台; 酒精灯

(2) B ;2KClO3

2KCl+3O2↑;催化

(3) A;C; CaCO3+2HCl═CaCl2+H2O+CO2↑ (4) FeS+H2SO4=H2S↑+FeSO4 ;A;C 20、【猜想与假设】

Cu2O (Cu4C、Cu2C等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分析与交流】

(1)这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C+2CuO

2Cu+CO2↑

(2)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3) A;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实验与结论】

气密性;不能;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 21、(1) (4分) 2.86g

(2) (6分) 65%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篇八: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检测(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铅笔写字 D.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2.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金刚石 C.石墨 D.焦炭

3.取几粒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毫升酸溶液,开始时有气泡产生,一会儿后就不再产生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

A.装置漏气 B.加入的是稀盐酸

C.加入的稀硫酸 D.生成的气体被酸溶液溶解了

4.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取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B.将燃烧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C.向瓶内倒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D.放入一只小动物,观察小动物能否存活

6.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 A.锥形瓶 B.导管 C.水槽 D.长颈漏斗 7.试验某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常需使用的药品有( )

A.盐酸 B.石灰水 C.石灰石和盐酸 D.石灰水和盐酸

8.将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的氧化铜 B.点燃该混合气体

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将集气瓶口朝上,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自动逸出 9.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甲烷 D.臭氧 10.下列各方案中,不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A.用鼻子闻 B.测定它们在水里的溶解能力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 D.分别用石灰水试验 11.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12.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能与正在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 13.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

D.二氧化碳能与正在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4.2005年1月格鲁吉亚前总理在寓所中毒身亡,各种迹象表明他死于煤气中毒,生活中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引起的,其原因是( )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将血液中的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 15.实验测得某样品中只含有碳元素,则该样品( )

A.一定是金刚石或石墨中的一种 B.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种 C.一定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二、非选择题(16-17题每空1分,18-21每题3分,计30分) 16.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收集氧气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进行的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室里可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所需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氨气极易溶于水,一般可用_____装置收集氨气。

17.某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进行: ⑴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酸性溶液显________色。

⑵在B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显________色,B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C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_____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⑷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8.你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吗?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四种鉴别的方案。

19.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8.2g,隔绝空气加强热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3.8g,经测定其中有碳剩余。请通过计算确定原混合物中碳和氧化铜各有多少克?

20.现有碳和碳酸钙的混合物100g,在空气中强热后,碳酸钙完全分解,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结果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00g,求原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

21.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 g石灰石样品,把20 g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附加题

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6.⑴C;D或F; 2KMnO4

⑵A; 2H2O2

2H2O+O2↑

K2MnO4+MnO2+O2↑

⑶石灰石和稀盐酸;B或C;D; CaCO3+2HCl==CaCl2+H2O+CO2↑ ⑷B;向下排空气法

17.⑴红;⑵紫;作对比实验;⑶红;C中有碳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⑷在A装置中通二

氧化碳 18.⑴CO2+H2O==H2CO3

⑵Ca(OH)2+CO2===CaCO3↓+H2O

2CO2 Cu+CO2

⑶2CO+O2

⑷CuO+CO20.82.6g 21.(1)75%

19.氧化铜16g,碳2.2g

(2)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加入5 g稀盐酸后,3 g碳酸钙与15 g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03 + 2HCl === CaCl2 + H20 + C02 ↑ 100 73 3 g x

x=2.19 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附加题

提示:由于从分反应,剩余84g固体是氧化钙,求其中该元素质量为30g,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是 25%.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篇九: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A)

第六单元(A)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CO使人中毒 B、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微粒,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

褪 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重要文件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 ( )

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净化水 B、干冰能灭火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4、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

5、下列对“碳”和“炭”两字使用正确的是( )

A、活性碳可用于冰箱除异味 B、高温下木碳可与氧化铜反应

C、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炭有金刚石、石墨、C60等 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6、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

为几个纳米的空心管(1nm=109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7、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 )

A、人金刚石用做钻探机的钻头——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C、石墨做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9、防毒面具滤毒罐内盛放的物质能吸附毒气,起净化空气的作用。滤毒罐内盛放的物质

通常是下列物质中的( )

A、活性炭 B、焦炭 C、石墨 D、炭黑

10、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煅烧石灰石

C、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 D、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11、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氧气

12、实验里除去CO中少量CO2的下列方法中,较好的是( )

A、将混合气体通入石灰水 C、用火直接点燃混合气体 B、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炭 D、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

D、CO→H2CO3 1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CO B、CO2→CaCO3 C、CO→CO2

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气体不一定是CO2

B、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死亡 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用石灰水浸泡鸡蛋可以保鲜

15、家庭中要除去水壶中的少量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采用的方法是( )

A、用食用白醋洗涤 B、用洗洁精洗涤 C、用食盐水洗涤 D、用淘米水洗涤

二、填空题

16、(1)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

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

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

热,则溶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用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四种气体的化学式填空:

(1)能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

(3)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4)密度最小的气体是______;

(5)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6)用于冶金工业作还原剂的气体化合物是_______;

(7)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

18、金刚石、石墨、C60宏观上都是 组成的 单质(填“相同”或“不同”),

但从微观上讲,金刚石和石墨是由 直接构成,C60是由 构成的。

由于金刚石和石墨中 不同,因而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用途也各不相同。

金刚石可作钻头是因为 ,石墨可作高温电极是因为 。

木炭和活性炭能用于制糖工业和防毒面具,是因为 ,

但组成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 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在常

温下化学性质 ,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它们显示出 性和 性。写

出C60在点燃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19、、下面是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b

a D

(1)请填写括号内相应的物质:a 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乙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甲中D处为什么要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碳与氧化铜的粉末混合物60克,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51.2克,又知氧

化铜过量,计算:

(1)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2)生成多少克铜?(3)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参考答案】

(2) 红

紫 色,

17、(1)H2 CO; (2)O2 (3)CO2 (4)H2 (5)CO (6)CO (7)CO2

18

石墨性质稳定、能导电 具有吸附性 可燃性 还原性 19、(1)CO C

(2) CO+CuOCu+CO2↑

(3)

(4) 处理未发生反应的CO,减少污染

20、(1)8.8g (2)25.4g (3)31.8g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篇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1.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石墨 B.焦炭 C.木炭 D.金刚石

2. 下列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共存物 B.冰和水的共存物 C. 酒精和汽油共存物 D. 食盐和

味精共存物

3.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粗暴侵犯,北约

军队空袭南联盟的发电厂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

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设备短路而停电,石墨纤维能使输电设备短路,这是利用

了石墨的( )

A.还原性 B.润滑性 C.导电性 D.可燃性

4.我们知道铅笔芯是用石墨(还有辅助成分粘土)来制得,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

的是( )

A.咬铅笔芯是一种不良的习惯 B.拿铅笔接触照明电流一定不触电

C.咬铅笔芯,会造成铅中毒 D.用铅笔芯粉末倒入生锈锁的锁孔后,将钥匙插入转动

几下就能打开

5.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子的内壁常有一层白色固体,该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

钙。若要清洗这层白色物质,最好选择( )来清洗。

A.水 B.肥皂水 C.稀盐酸 D.稀硫酸

6.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提示:CO2+C═══

2CO )

A.将混合气体点燃 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炭层

7. 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单质的下列用途与这一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文件和资料 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 D.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8.几百年前,人们一直不清楚金刚石的组成,一个偶然的机会,科学家拿放大镜在阳光下

研究金刚石的折光性质,当太阳光被放大镜聚焦成一点照在金刚石上时,金刚石消失了。开

始人们不知道金刚石变成什么,后经多次实验,断定消失的金刚石(在足量的空气中)变成

了( )

A.石墨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和二

氧化碳 高温

9. 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来灭火 B. 制干冰 C. 制纯碱 D. 制化肥

10. 民用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的下列性质中,也属于一氧化碳的性质的是( )

①可以燃烧 ②没有颜色 ③有气味 ④有毒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B.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有利

于蔬菜的生长

12.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求每年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0万,吸烟的危害在于

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其中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这

种气体是( )

A.SO2 B.NO2 C.CO2 D.CO

13. 分别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拔开胶塞后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空气

14. 石灰浆抹墙后,石灰浆在空气中逐渐硬化,这个现象的化学原理是( )

A. C+O2 ═══ CO2 点燃 B. CO2+Ca(OH)2=CaCO3↓+H2O

C. CaCO3+2HCl=CaCl2+H2O+CO2↑ D. CaO+H2O = Ca(OH)2

15.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景;她驱散了炎炎

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

16.*鉴别冰和干冰的方法方便可行的方法是( )

A.用眼睛进行观察区分 B.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

C.分别放在纸巾上,纸巾变湿,放在其上面的是冰, D. 分别放在掌心,更冻的是干

17.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是( )

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 C.气体的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应基

本类型相同

18.在右下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则X气体是( )

A.H2 B.CO C.CO2 D.O2

19. 两份相同质量的碳燃烧,分别生成CO2和CO时,消耗的O2的质量比是

( )

A.1:1 B.2:1 C.11:7 D.7:11

20. CO和CO2 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后,测得质量比原来增加4g,则原来的

混合物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 )

A.1g B.3g C.5g D.7g

将一定量的C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Ag。若将等质量的CO2经过如下变

化:CO2→CO→CO2,再C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Bg,则A、B的关系是

( )

A.A=B B.2A=B C.A=2B D.A大于

B

2分,其他每空1分,

共14分)

21. 在①金刚石;②石墨;③木炭;④活性炭;⑤干冰;⑥酒精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吸

附毒气的是(以

下用序号来回答)___ ___,可用于燃料取暖的是__ __,可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或刻划玻璃的是____ __,可用作电极的是___ __,可用于致冷剂的是___ __,可用于

未来的绿色能源之一,用于内燃机燃料的是 _______。

22. 大棚种植蔬菜在冬季需补充二氧化碳,某同学在自家大棚内设计了补充二氧化碳的方

法:将工业废硫酸用水稀释后,盛放在塑料桶内,悬挂在高处。每天向桶内加适量的碳酸氢

铵,它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塑料桶悬挂在高处的理由

是 。

23.铅笔为什么有软和硬的差别呢?这是由于石墨太软,光用石墨做笔芯,既易短又易磨

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中掺入一些粘土粉以增加硬度,下表为部分普通铅笔的标号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硬度最大的铅笔是(填标号) ;

(2)*我们明年6月份参加升中考试,英语、理化生等科目的选择题要用到“2B”的

铅笔答题填涂,这样方便电脑查卷,大大提高查卷速度。如果用“HB”等含石墨含量小的

铅笔填涂,会因为痕迹模糊而导致电脑无法识别。现在假如你有一支“3B”的铅笔,请你

结合上表隐含的信息,推测这支笔能否用于中考考试中?答: (填“可以”

或“不可以”)。

24.已知下图中A、B、C、三种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A. B. C.

(1)x = ;y = 。

(2)写出一种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15分,每空

1分)

25.* 二氧化氮是一种有毒的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法可用金

属铜跟浓硝酸在微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硝酸铜和水。

(1)写出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请你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你所需仪器的名称

是 。

(3)下面举出了几种收集二氧化氮的方法,你会选择 (填代号)

A. B. C. D.

(4)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压缩的情况下会变成无色的四氧化二氮,减压又变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互变其实是一种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放入几块木炭,

最终观察到瓶中 ,漏斗中液面 。解释漏斗中液面

变化: 。

26.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

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1)只有CO2;(2)只有CO;(3)两者都有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的CO会立即变成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石灰

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

(1)若试纸不变色,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CO2

(2 ,则只有CO

(3 ,则既有CO,又有CO2 。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雨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会儿纯净、干燥的

氮气;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3)

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反思与评价】(1)该实验开始前通一会儿氮气

的目的是: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中的不完善之处: 。

11分)

27. 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

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

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2分)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

质多少克? (2)(2分)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

数是多少?

(3)(2分)下表中m的数值为 。

(4)(5分)要得到280kg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

高温(你需要的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

21. ④、③、①、②、⑤、⑥

22.(1)2NH4HCO3 + H2SO4 = (NH4)2SO4 + 2H2O + 2CO2↑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悬挂高出,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23.(1)2H (2)可以 24.(1)6,6 (2)H2CO3

25.(1)NO2 、+4 (2)试管、酒精灯、导管(带胶塞) (3)D (4)化学 (5)气体的颜色褪为无色;漏斗中液面上一定高度便掉下来,这种现象反复多次。木炭吸附二氧化氮,并伴随内压减小。

高温

26.【方案设计】(2)变蓝、不变浑浊;(3)变蓝、变浑浊 【结论】2C +3 CuO ═══ 3Cu + CO2↑+ CO↑

【反思与评价】(1)把实验装置的空气排除,从而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2)尾气一氧化碳,没有处理掉,会污染环境。

27. 分析:此题通过不断改变所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观察剩余固体的质量来判断稀盐酸何时不足,石灰石中CaCO3何时完全反应。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第三次加入10g盐酸后,固体剩余物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剩余的1.2g固体不和稀盐酸反应,应为杂质。然后,用8g石灰石样品质量-杂质质量=CaCO3质量,再除以样品质量,即可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第三小问也可从题意得出正解,即第一次加10g酸时固体的质量减少应和第二次一样,(4)解:设需要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方法处理。

高温解:(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1.2g。 CaCO3 ═══CaO+CO2↑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0 56 8g1.2g=85% 100% X×80% 280kg 8g

(3)m=5.5g-(8g-5.5g)=3g

10056 x=625kg x80%280kg 答:需要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625㎏。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