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1    阅读: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篇一: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

①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③人人都懂得哲学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对世界观应这样认识( )

A.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 B.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它是概括与总结具体知识所形成的 D.并非每一个人都有世界观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这就是说(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对世界观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C.世界观以哲学为研究对象 D.哲学以世界观为指导,世界观以哲学为基础

4.下列观点属于世界观的是:( )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张三早上五点半起床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上帝创造了世界 ⑤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⑥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5.下列属于方法论的是( )

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B.存在即被感知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6.下列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和世界观密切联系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C.哲学是将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学说 D.哲学和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7.哲学的任务是( )

A.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B.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

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文化的灵魂

8.下列选项中对哲学的含义表述准确的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9.“哲学要是不同具体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具体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句话表明( )

A.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B.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材料的哲学都是不存在的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不断吸收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这说明( ) A.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C.具体科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结

1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自然科学研究之母。这就是说( )

A.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12.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3.“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 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二.不定项选择题

15、“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恩格斯的这一论断说明了( )

A、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知识 B、具体科学知识离不开哲学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它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6、马克思说:“没有智慧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A.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B.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找到世界上千千万万问题的根本方法,从根本上说,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段材料告诉我们( )

A.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8.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下列关于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哲学是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的学说,有世界观的人也有哲学思想 B.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的学问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9.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就是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

20.《中国青年报》曾撰文指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论断表明 (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暴露出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科学前提 D.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21.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B.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C.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一定不同 D.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三.辨析题:

22.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因此哲学也是人人都有的。

23.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之科学。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篇二:政治新人教版必修四第一课到第八课阶段考试

江苏省姜堰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

高二政治(选修)试题(A卷)

2012.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晚年的牛顿由于信奉上帝在研究行星为什么围绕太阳运转时,认为除万有引力外还有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其研究陷入困境。这表明

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B.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C.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进步 D.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

A.物质性 B.运动性 C.规律性 D.可知性

3.元素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出现在周期表的只有63个元素,人们按照元素有规则的变化推论,世界上应该有更多的元素,因而在周期表上给未找到的元素预留了“空位”。光谱技术出现后,空位上的元素一个又一个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周期表上已经安放了112个元素。这说明

①物质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4.下列材料与体现的哲学道理搭配准确的是

①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规律是普遍的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规律是客观的

③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人们将一个遗传物质定向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创造出新物种---人类可以创造规律

A.①②③ B. 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5.“糖高宗”、“蒜你狠”等网络流行语映射出人们对物价飞涨的无奈与焦虑。这主要表明

A.意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6.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类之所以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是因为

①物质世界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②事物的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为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健康运行,我国制定了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④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从1999年深秋到2011年深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了从一

飞冲天到空间交会对接的跨越。迈向空间站时代,中国将直面一系列如航天测控通信网的新要求、载人等技术的新突破等挑战。而航天事业的高风险,世界航天史已有众多的先驱用生命代价做出了注解。这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之路绝非坦途。“载人航天之路绝非坦途”主要是因为

①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③按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伴随着我国空间站工程建设任务的全面展开,未来空间站管理对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网提出了多项新要求,成为测控通信系统未来发展中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这表明

A.认识的发展是推动实践进步的动力 B.实践中遇到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探索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0.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告诉人们:如果说欧洲债务危机的导火索是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那危机蔓延至西班牙以及意大利则是由于信心危机,而促使这场信心危机走向失控的,依然是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统一,其实质是一场政治危机。这说明

①有信心才能保证事物正确发展 ②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客观的

③认识总是不断向前变化发展的 ④事实对思想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历史上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把牛顿的经典力学奉为“永恒定理”,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定理。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在宏观低速条件下是正确的,在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必须让位于相对力学,后来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微观领域内,牛顿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的运动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③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④随着实践的发展真理不断被推翻

⑤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世界上没有终极真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手机、电脑、轿车等高科技产品陆续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表明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然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恢复帝制。做了83天皇帝后,在一片讨伐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中国民主共和的发展道路中出现袁世凯复辟,这表明

A.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弱小的

C.旧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14.袁世凯复辟最终失败,这可以说明

①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②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③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④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扼杀新事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给我们共同的哲学启示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C.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D.脚踏实地,注重积累

16.浙江台州市的农民说,以前卖农产品是肩挑腿跑挨家叫卖;后来有了专业批发市场,使销量大增;现在有了网络,通过网络可以把产品卖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些变化体现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17.下列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蕴涵哲理完全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幽默的流行语体现了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客观世界的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C.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没有明显的界限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19.下列说法中符合意识能动作用原理的有

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③事在人为 ④战胜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北京同仁堂有一副对联:“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正是靠这份承诺,同仁堂从一家庭药铺发展成为国药第一品牌。这表明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做工作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C.精神不是万能的

D.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1.王菲演唱的《幽兰操》改编自韩愈的作品。歌词作者将一些原作中的句子拆开、倒写,达到了押韵的效果,从而唱起来朗朗上口。这主要反映了

A.人们可以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意识有时也可以决定物质

22.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最终也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24.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部分的功能状态会影响整体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5.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下列成语中,与右侧漫画《始料不及》寓意相同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7.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体现了

①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局部影响整体,要重视局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 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

,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

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29.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一篇新闻述评认为,走进低碳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地球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生产与消费的行为选择。这表明

①人类及人类共同家园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的共同意志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取决于自然界的意志

③尊重事物客观联系是人们作出正确行为选择的前提

④把握事物客观联系可以提高人们行为的自觉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参与今年的“两会”,人民网专门开通“两会”专题页,你只要点击,就会及时了解关于“两会”的有关信息。这表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坚持与时俱进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D.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工作方式的创新

31.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造一座大桥的上亿资金。故事告诉我们 ①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现有资源比开发资源更重要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2.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刘邦屡屡打败仗,可是,垓下之战这一次的胜利却导致楚霸王自刎乌江。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A.整体由部分构成 B.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决定整体的性能

C.整体和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D.整体的性能和状态影响到部分

33.右图“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对待错误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篇三: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课

1

2

3

4

5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篇四: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1单元第一课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篇五: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课第二框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篇六:高二政治必修四(1-3单元)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附答案)

荀子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

政治试卷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①它是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②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它是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④它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根据美国科学家2010年10月21日公布的去年10月撞月数据分析结果,月球的地面下埋藏有冰、银和水银等“让人意想不到”的物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与月球“物质”的关系是( )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7.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为此,201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从唯物论角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 )

①以我国的客观实际作为工作的依据 ②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0年8月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再曝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因此,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参与,达成共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人类幸免于难。这启示我们 ( )

①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②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

④要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9.2010年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0)》称,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下阶段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材料体现了( )

①实践社会性与历史性的辩证关系 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③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辩证关系 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为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2010年10月1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卫星,这也是我国探月工程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材料表明( )

A.自然界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给灾区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面对这些灾难,有的人求菩萨保佑 ,有的人讲防治,也有的人听天由命。这说明( )

A.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

B.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2. 2011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暴涨暴跌,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油价,有人说:“市场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市场规律是徒劳的。”对这一观点分析错误的是( ) 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说明了存在决定思维 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1年高考前,不少网站出现了“考神”主页。“考神”全称“考试必过神”。高考前,不少考生拜了“考神”。从世界观上看,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地( )

①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与人生的主宰 ②认为宇宙与人生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与表现 ③受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来想问题、办事情 ④相信艰辛努力+“考神”=成功 A.②③ B.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4.2010年7月16日在北美正式上映的《盗梦空间》连续三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并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在影片中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而且认为这些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时空,人们甚至可以通过思维来进行犯罪。这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 内容。 ( )

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A.①④

B.②③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C.①②

D.③④

5.2010年4月6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举行。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 )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前提 D.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11.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的重要议程是审议“十二五”规划纲要,定调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走向。“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从唯物论角度讲,体现了(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联系的观点 C.坚持发展的观点 D.实践决定认识

12.我国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启动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普查能掌握准确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情况,从而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定期开展人口普查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客观规律 ②运动是绝对的,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做事情要经过调查研究,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对清华大学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强调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准之上,要保持个性,彰显本色。这“三点希望”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 ( ) ①把握量变质变的关系 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把握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④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 原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于2011年12月17日上午8时30分,因疲劳过度引发心脏病,在列车上去世。他的死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引起中、美、日、韩等各国的广泛关注。这说明了(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C.联系具有主观性,所以会引起关注

D.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

15.2011年1月17日,重庆市ll万名大学生奔赴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地区,开展带薪实习、“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社会热点问题调研。下列名言与题意相符的是( )

①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富者行不果

③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④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2011年5月9日,NBA季后赛争夺中,卫冕冠军湖人队由于内讧被小牛队0:4横扫出局。其实在竞争激烈的NBA,各队无不在队员出场顺序和阵型上费尽心机,以争取最佳阵容,发挥出队员的最佳优势,战胜对手。这表明( )

①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②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③要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这从哲学上表明(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回避矛盾有时也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③要正确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 ④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放弃同等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8.2011年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CPI同比上涨5.3%,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5%,工业品出厂价(PPI)同比上涨6.8%。鉴于我国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国务院决定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材料表明想问题、办事情要( )

①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③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9.2011年3月,日本发生强烈地震,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危害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专家指出,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能够自我修复;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全身病变。专家的观点体现了( )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D.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0.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10月31日晚间落下帷幕,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表示:科技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到世博场馆建设和世博筹办各个领域,上海世博会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创新”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③创新是辩证否定的实质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高二政治试卷答题纸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向前发展。(4分)

23.核能被认为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核能的和平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核泄漏事故的发生又会造成一定的灾难。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使人谈‘嗽”色变。日本一些国民呼吁禁止利用核能发电,也引发了人类对核能的审视和反思。加强核安全建设刻不容缓。2011年5月30日,德国宣布将于2022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

在当前中国加速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煤炭等化石燃料无法解决电力供应紧张和节能减排压力等问题,新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水电资源等因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难以发挥主要作用。开发利用清洁高效能源的核电,是中国能源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如何看待合理开发和利用核能。(16分)

33.(12分)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既要看到核能的积极作用,又不回避核泄漏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要努力防止核泄漏事故的发生(3分)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核泄漏造成的危害,更要看到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3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的国情决定不能简单地放弃核能的开发和利用。(3分)④总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核能,推动人类对核能的安全开发和利用。(3分)

37.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6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虬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申出鹦的物价上涨、行业、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污,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稳妥的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结合材料,用辨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12分) 31.(9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央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3分)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央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是为了“稳经济、调结构、控物价”;(3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遵循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分)

22.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物品质、口感而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领域。由于滥用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近段时间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事件频发,“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瘦肉精”等报道接二连三地见诸于报端,食品变“毒品”。食品添加剂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通过科学研究和实验,不使用防腐剂也具有危险性,因为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引起人们食物中毒。另外,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茵等产毒微生物。因此,国家禁止滥用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要求企业必须按国家标准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分析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过程。(12分)

32.(10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科学研究和实验,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改善食物品质、口感,又能防止因滥用而产生的危害,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6分)

(2)结合材料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6分)

37.(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需要(2分)。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国民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 ③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发展低碳经济是尊重自然客观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之举(2分)。

(2)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决定认识。(3分)

②人类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过程说明寻求真知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3分)

、2010年2月21日,苹果核心供应商苏州联建科技因违规生产导致员工中毒事件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后,引发人们对企业用工环境的再次关注。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带来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事实,已逐步为人类所认识。在这个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我国也将碳排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6分)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篇七: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课第一框练习

一、选择题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

A.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脑中凭空产生的D.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3.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螺弄下来,非常生气。于是他问姑姑:“海螺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这说明( )

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B.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

C.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D.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4.关于哲学的产生,正确的观点有(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5.在普通人心目中,哲学是高高在上、十分抽象的学问。复旦大学哲学教授俞吾金却说,“哲学不但不在高处,而是在最低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哲学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②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③哲学知识可以自发地形成,人人都有自己的哲学 ④哲学是对各种生活知识的抽象总结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6.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投资者要走向成熟,一定要逐渐树立起一些能经得住漫长岁月考验的哲学信念。”这说明( )

A.哲学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B.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C.真正的哲学是万能的科学D.学好哲学是人生的主要任务

7.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B.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D.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想正确前行就需要一盏智慧的明灯

8.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主要体现了( )

A.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C.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我们之所以要重视对哲学的学习,是因为它是( )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B.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D.生活源于哲学

10.哲学的任务是( )

①思想指导 ②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

③给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保障 ④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11.真正的哲学是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理性的、智慧的明灯,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这表明( )

A.哲学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B.只要掌握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能取得成功

C.哲学在人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产生、发展

D.哲学是解决一切问题和困难的灵丹妙药

12.朱熹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问:“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很大关系。这些故事说明( )

①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篇八: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一框 习题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新华网西宁2010年4月18日电,国家发改委于4月16日紧急下达玉树抗震救灾粮计划,从现有中央储备粮库存中无偿划拨4600吨储备粮给青海省,由青海省负责组织救济粮出库、加工和调运,并免费发给救助对象。材料中的救济粮

( )

A.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灾民的需要 B.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材料中的救济粮没有用于交换,所以它不是商品,故C正确。A、B判断错误,材料中的救济粮是劳动产品,D观点错误。

答案:C

2.下列关于货币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产生了货币 B.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 C.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解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A、B两项本身错误;D是货币的本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3.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物的区别是

( )

A.以前的一般等价物体现人与人的关系,货币则不是 B.以前是固定的,现在是不固定的 C.以前是不固定的,现在是固定的 D.以前是商品,现在不是商品

解析: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也是一种商品,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劳动关系,A、D错误;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故选C。

答案:C

4.2010年2月4日中新网消息,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香港富豪最新排行榜,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集团主席李嘉诚仍然稳坐香港富豪榜之首。人们习惯上用货币来衡量个人拥有的财富多少,是因为

( )

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B.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C.货币由贵金属来制造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解析: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正因为如此,货币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可以代表卖掉的商品,也可以代表买到的商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拥有货币就代表着拥有社会财富。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项表述虽然正确,但都不是其原因。

答案:D

5.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

( )

A.是商品,有价值 B.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D.是一般等价物

解析:货币之所以为货币,就在于能固定地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故A排除。B说明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C说明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D说明了货币的本质。

答案:D

6.下列经济活动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

A.一台29英寸的彩电标价2500元 B.工厂财会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 C.李某到集市用10元钱买了3斤鱼 D.王某购买了5000元的金银饰品

解析: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即标价,故选A。B项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C、D项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答案:A

7.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

A.一台笔记本电脑标价为4888元 B.刘老师从银行领取的工资 C.小赵还给王老板的赊销货款 D.小丽花298元买了一个电子辞典

解析: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故选D项。A项是价值尺度职能,B、C两项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答案:D

8.(2010·安徽文综)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解析:由商品到货币的跳跃如果不成功,意味着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白白地付出了劳动,会导致商品生产者破产倒闭,所以商品生产者的目的就是实现价值即把生产的商品卖出去,而消费者买的是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的、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顺利实现价值,实现由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正确选项为A。B、C、D观点本身错误。

答案:A

9.纸币之所以能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因为

( )

A.纸币可以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B.纸币是财富的象征,人们乐于接受 C.纸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D.纸币是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解析: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B、C说法不科学,应排除;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故选D。

答案:D

10.金银货币和纸币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B.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都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D.其本质都是一般等价物

解析:纸币不是商品,A、C、D说法不科学,应排除,故选B。 答案:B

11.在我国市场上,人们都用人民币购买商品,这表明

( )

A.人民币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B.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C.人民币也是商品,有价值 D.人民币有支付功能

解析:纸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民币从本质上讲只是价值符号。只有货币(金属货币)才是商品,才有价值,本质才是一般等价物。因而A、C表述都不正确,B中的“法定”体现了国家的强制性。故选B。

答案:B

12.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 )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实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因此与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都成正比。故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答案:C

13.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 )

A.增加待售商品数量 C.促进货币增值

B.降低商品价格水平 D.造成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多

解析: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增多,可能会造成纸币的贬值,物价上涨,因此B、C错误,A与题意无关。

答案:D

14.某大商场的售货员因怕麻烦拒收小面值的人民币,被顾客起诉。最后官司以这位售货员败诉而告终。这是因为

( )

A.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B.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C.人民币本身具有价值

D.售货员的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秩序

解析: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民币流通具有强制性。售货员拒收小面值人民币,违背国家法律规定,因而败诉。故答案选B。A项是保护人民币的原因,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C项观点错误,人民币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D项言过其实。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5.假设某国2010年待售商品的数量为200亿件,每件商品的平均价格为100元,每单位货币一年内平均流通8次。

(1)该国在2010年的流通中,所需货币量是多少?

(2)若该国发行的货币量为5000亿元,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

解析:本题是对货币流通规律的考查,熟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就不难回答出第一问;第二问考查通货膨胀的原因,也比较容易。

答案:(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200)÷8=2500(亿元)

(2)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的1倍,这时,1元纸币只相当于0.5元货币的购买力,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16.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黄金一直在行使着作为货币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价值尺度职能。这正是人们对黄金情有独钟的主要原因。

请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

(1)黄金为什么能够获得行使货币职能的资格?

(2)黄金行使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时候,需要现实的黄金吗?为什么?

答案:(1)首先,黄金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次,黄金具有最适宜充当货币的自然特点,它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

(2)不需要现实的黄金,只需要观念上的黄金。这是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它的作用只是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过程。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篇九: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必修4)美好生活的向导 微课讲座1

政治必修4试题 第一课篇十:【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哲学的智慧( )

A.产生于人类的思考 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在于指导人的认识活动 D.在于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解析:选B。“改变自然界”即人类改变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人的智力”即人的哲学智慧,故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故答案选B。

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解析:选C。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矛盾,在思考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不可回避地会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说明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故答案选C。

3.亚里士多德指出,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这主要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惊奇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

C.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D.惊奇是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解析:选A。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人们创造哲学的目的并非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4.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有( )

①杞人忧天 ②用烛光装满小屋 ③拔苗助长

④司马光砸缸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②④均反映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思想,故选B。

5.“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瑰”

C.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解析:选C。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哲学反映的是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C项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6.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基于( )

A.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看法

B.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C.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哲学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最主要标志

解析:选B。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答案选B。A、C、D三项观点错误,应排除。

7.“哲学就如同阳光,有了哲学,明明亮亮,能视通万里看得远;掌握哲学,穿云破雾,能思接千载想得深。”上述材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哲学都能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学习好哲学就可以解决具体科学的所有问题

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C项符合题意。A项干肢不符,B项没有看到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D项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观点错误,均应舍去。

8.人们称哲学是智慧之学,这是因为( )

A.哲学就是人人都有的世界观

B.哲学包含了各门具体科学知识

C.只有哲学才是高于生活的艺术

D.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解析:选D。“智慧之学”,意味着哲学能给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答案选D。

9.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题目中的“思想”指世界观,“行为”指方法论。要改变行为,就要先解放思想,即强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选C。

10.福建省某厅长手戴五万雷达镶钻手表,腰挎15 000爱马仕腰带。原本云南都市时报A30版,要推出《福建“表叔厅长”来了》。几十万份报纸已经印刷,凌晨却被跨省销毁,同时开始疯狂删帖。从哲学上看,上述现象之所以出现,最恰当的解释是(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都拥有自己的哲学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解析:选A。“跨省毁报”,反映了“表叔厅长”在错误世界观作用下上演的“最后疯狂”,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故答案选A。B、C、D三项干肢不符,应舍去。

11.有位专家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对世界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人因为贫穷活不下去,有人则会虽贫而乐。下列观点中最能揭示其哲学寓意的是( )

A.价值观决定人生观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物质决定认识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解析:选D。“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对世界有什么样的认识”,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答案选D。价值观与人生观是交叉关系,A项错误。B、C两项不合题意。

12.“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 )

A.自然科学是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B.哲学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C.自然科学依赖于哲学并随之发展而发展

D.形成哲学思想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

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哲学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故选B。A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自然科学可以独立发展。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D错误。

13.数学哲学着重研究数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地位等方面的问题,它既促进了更为理性的数学研究,也丰富了哲学研究的内容。这说明( )

A.具体科学与哲学相互促进而发展

B.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解析:选A。数学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数学中的哲学问题的学科。“促进了更为理性的数学研究”,强调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丰富了哲学研究的内容”,强调了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的作用。故答案选A。

14.孔子的三位弟子在某方面都比孔子强,但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道”,孔子并不愿意。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 )

A.对自然万物的迷惑和惊讶

B.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C.对世界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D.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科学回答

解析:选B。孔子的“道”中既有正确的认识,也有错误的认识,应批判对待,故C、D说法错误;孔子的“道”,作为哲学体系,表达了对世界的根本看法,而不仅是“对自然万物的迷惑和惊讶”,故选B,排除A。

15.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钱老这样说的道理在于( )

A.离开辩证唯物主义,具体科学就不可能发展

B.辩证唯物主义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辩证唯物主义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辩证唯物主义是具体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选B。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说法错误,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科学仍然可以发展,只不过缺少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会影响其发展。C说法错误,所有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说法明显错误。B正确且切题。

二、非选择题

16.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皆源于疑虑与惊讶。有人据此认为:哲学开始于惊疑,形成于反思。

请运用有关哲学道理对此加以评析。

解析:本题属于评析题。这种题型要求对试题中的观点或现象进行评析,有评有析,评析结合。一般有三种类型:绝对型——观点要么全部正确,要么全部错误,一般很少见;正误型——正误观点相混,对中有错,错中有对;条件型——题中观点不能明了直接地判断其正误,只有放在某种条件下,才能准确判断其正误。

答案:(1)惊疑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的形成需要惊疑和反思。在生活实践中,哲学思想起源于对问题的“惊疑”,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进而“反思”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触及哲学性质的问题还不等于形成了哲学,还需要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还需要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问。

17.10月13日,“2012年度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工作会议暨协同创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与会学部委员和特邀专家们指出,人文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尤其是哲学,这门被称为“科学之科学”的学问,在所有学科的研究中具有鲜明的自由性、个体性、价值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哲学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开展创造性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研究工作不需要创新,自然科学的研究更需要哲学的智慧。

(1)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特点有何不同?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有何内在联系。

解析:本题属于限定性体现类主观题,旨在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准确把握,同时,组织答案要根据材料信息对二者关系的具体内容作出取舍。

答案:(1)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区别,二者研究的领域、回答的问题及功能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是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具有反思的功能。

(2)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另一方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