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1    阅读: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篇一:201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7.1《为什么要证明》习题

教你读图

初学平面几何,在“识图”时,总会遇到下面情况:给出简单图形识别不困难,但遇到复杂图形、非标准位置的图形或重叠的图形就会感到困难了. 下面向大家介绍三种克服困难的方法,请同学们多多练习.

一、分解识图练习 就是学会把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

例1 如图1, AD∥BC,AB∥DC.有多少对相等的内错角?

简析:如图2,可把图形分解成四个简单的标准化图形,因而共有四对相等的内错角.即∠ABD=∠CDB,∠BAC=∠DCA,∠ADB=∠CBD,∠DAC=∠BCA.

例2 如图3, AB∥CD,AD∥BC,DE∥BF,图中有多少对相等的同位角?

简析:可把图3分解成四个简单的图形(图4),可得到六对相等的同位角,即∠BFC=∠EDF,∠AED=∠EBF,∠AMD=∠MNF,∠CNF=∠NMD,∠AME=∠MNB,∠BNC=∠EMN.

二、对比识图练习 运用反例与正面图形进行对比,提高识图能力.

例3 如图5,L1∥L2∥L3,L4截L1、L2与L3,且AD∥BE∥CF.问:

(1)∠1与∠2,∠2与∠3,∠1与∠3是不是同位角?

(2)∠2与∠7,∠2与∠3,∠7与∠3是不是内错角?

(3)∠1与∠5,∠5与∠6,∠7与∠6是不是同旁内角?

此题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三、变式识图练习 改变图形的习惯性位置进行识图是提高识图能力的好方法.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同学们对截平行线的图形,看起来“顺眼”,找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也较容易,但对于截相交线的图形,找“角”就困难了.

例4 如图6,找出∠C的内错角.

分析:根据内错角定义,必须注意到AC、BF被BC所截,AC、AB也被BC所截,因而,∠C的内错角有两个,即∠FBC和∠EBC.

例5 如图7,请同学们自己找出∠1与∠2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坚持做上述识图练习,就能正确、迅速地认识几何图形了,扎实了学好几何的基本功,也就解决了几何入门难的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篇二: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 证明(三)练习题1

第三章 训练题(1)

一、选择题

1.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等边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等腰梯形 D. 矩形 2. 已知菱形的边长为6,一个内角为60°,则菱形较短的对角线是 ( )

A. 3

B. 6

C. 3

D. 6

3. 如图1,O为□ABCD对角线AC、BD的交点,EF经过点O,且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若BF=DE,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最多有( )

A. 2对

B. 3对

C. 5对

D. 6对

4. 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B=45°,∠C=120°, AB=8,则CD的长为 ( )

A.

86

382

3

B. 46

C.

D. 42

图1

图2

二、填空题

1.如图3,已知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点E、F在BD上,要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还需要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填上一个即可)。

2.如图4,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外部,那么AED=_______度。

3.如图5,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D,DE是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且DE=1㎝,则AC=_______㎝.

A B

F

D

E

C

F

D

B

EBAC

(图3) (图4) (图5)

4.已知 在ABC中,m为BC边上的中线的长,AB=8,AC=6,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8㎝,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

6.如图6,矩形内有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分别为4和2, 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

图6

三、证明题

1.已知:如图,在□ABCD 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AG∥DB交CB的延长线于G. (1) 求证:△ADE≌△CBF; (2) 若四边形 BEDF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菱形ABCD,E、F分别为BC、CD上的点,且∠B=∠EAF=60°,若∠BAE=20°,求

∠CEF的度数.

3. 如图所示,在

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BE平分ABC的外角,且

AEBE;求证:OE

1

ABBC 2

E

B

A

D

C

4.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中位线EF=7㎝,对角线ACBD,BDC=30,求梯形的高AH.

B

EC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篇三:初二北师大版数学第六章 证明(一)练习题

初二北师大版数学第六章 证明(一)练习题

祁家河初中 主笔:陈全安 审阅: 姓名__________ 练习目标:⒈加深理解本章所学各个知识点,在证题过程中能娴熟灵活地运用之。 ⒉学会分析证明思路,初步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步骤和格式。 知识提炼:㈠、关于命题、定理及公理

⒈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

组成。

⒊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⒋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书P225 6条公理)(等量代换) ⒌ 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㈡、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

判定: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⒊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性质:⒈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㈢、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定理

⒈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⒉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⒊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 ⒋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⒌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⒍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提升训练: 一、填空题:

⒈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⒉把“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 ⒊命题“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真或假)命题。

⒋如图所示,∠1+∠2=180°,若∠3=50°,则∠ ⒌如图所示:已知∠1 = 20°,∠2 = 25°,∠A = 3°, 则∠BDC 的度数为 。

⒍、如图所示:AB∥CD,∠1 = 100°,∠2 = 120°, 则 ∠α= 。

⒎如图所示:已知DB平分∠ADE,DE∥AB,∠CDE=82º, 则∠EDB= , ∠A=_______。

⒏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B上一点, DE与AC交于点F,AF∶FC=3∶7,则AE∶

A ⒐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I, B

F

1

若∠A=60 则∠BIC=__________。

⒑在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锐角,至少有 个锐角, C

D

A 最多有 个钝角(或直角)。

二、选择题:

D

⒈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B

E

C

A、 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是北京。 B、如果一个三角形三边a,b,c满足a2=b2+c2,则这 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同角的补角相等。

D、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 ⒉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a一定是负数。 B、a>0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有一角为80°的等腰三角形的另两个角为50°与50°。

⒊“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 )

解:∵AB∥MN(_______)

A、 两条直线。 B.、交点。 C、两条直线相交。 D、只有一个交点。 ∴∠BCD+∠CDN=180°(_____________________)

∵CG、DG是角平分线(_______) ⒋命题“垂直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 A、垂直。B、两条直线。C、同一条直线。 D、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线。 ⒌如图所示:AB⊥EF ,CD⊥ EF,∠1=∠F=30°,那么与FCD相等的角 ∴∠1=

11

∠BCD ∠2=∠CDN (__________________) 22

∴∠1+∠2=90°

∵∠1+∠2+∠CGD=180°(___________________)

有( )A、 1个 B、2 C、3个 D、4个 ⒍如图所示:AD平分CAE,∠ B=30°,CAD=65°, ∠ACD=( ) A、50°

B、 65°

C、80° D、95°

⒎如图所示:∠A+∠B+∠C+∠D+∠E+∠F等于( ) A、180° B、360° C、540° D、720° ⒏如图所示:如果AB∥CD,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式为( ) A、α+β+γ=360° B、α-β+γ=180° C、α+β+γ=180° D、α+β-γ=180° A B

F

B

E

 E

C

C

D

D E 三、完型填空:

⒈如图所示:直线AB∥MN,分别交直线EF A

B 于点C、D,∠BCD、∠CDN的角平分线 交于点G,求∠CGD的度数。

G M N

F

∴∠CGD=90°

如图所示:在△ABC中,CH是外角∠ACD的平分线,BH是∠ABC 求证:∠A= 2∠H

证明: ∵∠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ACD=∠ABC+∠A (________________) ∠2是△BCD的一个外角,

∴∠2=∠1+∠H (__________________)

∵CH是外角∠ACD的平分线,BH是∠ABC的平分线, ∴∠1=

1

2∠ABC ,∠2= 12

∠ACD(_____________________)∴∠A =∠ACD-∠ABC= 2 (∠2 -∠1) (____________)

而 ∠H=∠2 - ∠1 (等式的性质) ∴∠A= 2∠H (____________)

⒉已知: 的平分线。

四、解答题:

⒈如图所示:已知:AD∥EF,∠1=∠2。求证:AB∥DG。

E

⒉.如图所示:已知:AB∥CD,∠1=∠B,∠2=∠D。求证:BE⊥DE。

⒊. 如图所示:在△ABC中,∠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BPC=130°,

求:∠A的度数。

A

P

B C ⒋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MN,分别交直线EF于点C、D,

∠BCD、∠CDN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求∠CGD的度数。

A B ⒌如图所示:已知:CF⊥AB于F,ED⊥AB于D,∠1=∠2, 求证:FG∥BC

G M N

F

⒍如图所示:O是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过点

O作OE∥CD,交AD于E,作OF∥ BC,交AB于F,连接 EF。 求证:EF∥BD

⒎如图所示:已知:AB∥DE。 ⑴猜测∠A、∠ACD、∠D有什么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⑵若点C向右移动到线段AD的右侧,此时∠A、∠ACD、∠D之间的关系,仍然满足⑴中的结论吗?若符合,请你证明,若不符,请你写出正确的结论并证明。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篇四: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_证明(二)

证明(二)水平测试(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2.到ABC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

(A)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边中线的交点.

3.如图,由12,得ABC≌EDCBCDC,ACEC,

的根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第3题)

4.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边于点D,BDC75,则A的度数为( )

(A)35° (B)40° (C)70° (D)110°

5.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B)两个等边三角形; A (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第7题)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6.适合条件A=B =C的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任意三角形.

7.有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绿地,如图所示,在绿地旁边B处有健身器材,由于居住在A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明想在A处树立一个标牌“少走▇米,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的“▇”填上适当的数字是( ).

(A)3米 (B)4米 (C)5米 (D)6米

8. 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9.如图,已知AC平分PAQ,点B、B分别在边AP、AQ上,如果(第9题)

13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AB,那么该条件不可以是( )

(A)BBAC (B)BCBC

(C)ACB=ACB (D)ABC =ABC

10.如图,FDAO于D,FEBO于E,下列条件:

①OF是AOB的平分线;②DFEF;③DOEO;④

OFD=OFE.其中能够证明DOF≌EOF的条件的个

数有( )

(第10题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在ABC中,边AB、BC、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P,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1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那么顶角是 度.

13.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

14. 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DC7,则D到AB的距离是.

15.如图,ABC=DCB,需要补充一个直接条件才能使ABC(第15题)

≌DCB.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填写的条件分别是:甲“ABDC”;

乙“ACDB”;丙“AD”;丁“ACB=DBC”.那么这四位同学填写错误的是 .

16. 用反证法证明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时,假设“ ”,则与“ ”矛盾,所以原命题正确.

17.补全“求作AOB的平分线”的作法:①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③作射线OC即为AOB的平分线.

18.一轮船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航行.上午8时,该船在A

处测得某灯塔位于它的北偏东30°的B处(如图),上午9时行到C处,测得

灯塔恰好在它的正北方向,此时它与灯塔的距离是 海里(结果保留

根号).

19.在ABC中,A=90°,ABAC,BD平分B交AC于D,(第18题)

DEBC于E,若BC10,则DEC的周长是20.如图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

它是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和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

52cm和4cm,则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 cm.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60分.)

(第20题

) 22

21.(8分)已知:如图,OBOC. A=D90,ACBD.求证:

22.(8分)如图,OBCOCB,AOBAOC,请你写一个能用全部已知条件才能推出的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A

O

B 

23.(10分)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取中点D,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 CE=CD.求证:BD=DE.

24.(10分)已知:如图,ABC中,ABAC,A120.

(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猜想CM与B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B

D 25. (本题满分12分)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

行证明.

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

. BAECDEB E 求证:ABCD.

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 D D D B E E B E F (1) CF∥AB EF=DE F F (2) (3)

26.(12分)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可以说明:ACN≌MCB,从而得到结论:ANBM.现要求:

(1)将ACM绕C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使A点落在CB上.请对照原题图在下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所得到的图形中,结论“ANBM”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在(1)所得到的图形中,设MA的延长线与BN相交于D点,请你判断△ABD与四边形MDNC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

N

A C B

N B C

参考答案

一、DAABCDDCBD

二、11.PAPBPC; 12. 80或20; 13. 75; 14.7; 15.乙;16.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6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7.大于

19.10;20. 10.

三、21由A=D90,ACBD,BCBC知BAC≌CDB,因此有

,A=D90,所以BAC≌CDB,所ABDC.又AOBDOC(对顶角)1DE的长为半径;18. 20;2

以AOOD.又ACBD,所以ACAOBDBO,即OBOC.

22.∵ ∠OBC=∠OCB,∴ OB=OC.又∵ ∠AOB=∠AOC,OA=OA, ∴ △AOB≌△AOC,∴AB=AC.

23. BD是正三角形ABC的AC边的中线得BDAC,BD平分ABC,DBE30.由CDCE知∠CDE =∠E .由∠ACE = 120°,得∠CDE+∠E=60°,所以∠CDE =∠E=300,则有BD = DE.

24.(1)作图略;(2)连接AM,则BM=AM.∵ AB=AC,∠BAC=120°,∴ ∠B=∠C=30°于是 ∠MAB=∠B=30°,∠MAC=90°.∴ AM11CM.故BMCM,即22

CM=2BM.

25.方法一:作BF⊥DE于点F,CG⊥DE于点G. ∴ ∠F=∠CGE=90°.又∵ ∠BEF=∠CEG,BE=CE,∴ △BFE≌△CGE.∴ BF=CG.在△ABF和△DCG中,∵ ∠F=∠DGC=90°,∠BAE=∠CDE,BF=CG,∴ △ABF≌△DCG.∴ AB=CD.

方法二: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点F.∴ ∠F=∠BAE.又∵ ∠ABE=∠D,∴ ∠F=∠D.∴ CF=CD.∵ ∠F=∠BAE,∠AEB=∠FEC,BE=CE,∴ △ABE≌△FCE.∴ AB=CF. ∴ AB=CD.

方法三:延长DE至点F,使EF=DE.又∵ BE=CE,∠BEF=∠CED,∴ △BEF≌△CED. ∴ BF=CD,∠D =∠F. 又∵ ∠BAE=∠D,∴ ∠BAE=∠F. ∴ AB=BF.∴ AB=CD.

26.(1)作图略.

(2)结论“AN=BM”还成立.

证明:∵ CN=CB,∠ACN=∠MCB=60°,CA=CM,∴ △ACN≌△MCB.∴ AN=BM.

(3)△ABD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MDNC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 ∠DAB =∠MAC=60°,∠DBA=60°

∴ ∠ADB=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 ∠ADB =∠AMC=60°,∴ ND∥CM.

∵ ∠ADB =∠BNC=60°,∴ MD∥CN.

∴ 四边形MDNC是平行四边.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篇五: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数学证明题和应用题练习题(含答案)

1、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的位置上.若∠1=60°,AE=1. (1)求∠2、∠3的度数;

(2)求长方形纸片ABCD的面积S.

2、某校餐厅计划购买12张餐桌和一批餐椅,现从甲、乙两商场了解到:同一型号的餐桌报价每张均为200元,餐椅报价每把均为50元.中商场称:每购买一张餐桌赠送一把餐椅;乙商场规定:所有餐桌椅均按报价的八五折销售.那么,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3、在梯形ABCD中,AD∥BC,BC=3AD。

(1)如图甲,连接AC,如果△ADC的面积为6,求梯形ABCD的面积;

(2)如图乙,E是腰AB上一点,连接CE,设△BCE和四边形AECD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求

的值;

4、某市火车货运站现有苹果1530吨,梨1150吨,安排一列货车将这批苹果和梨运往深圳市。这列货车可以挂A、B两种不同规格的货箱50节,已知用一节A型货箱的运费是0.5万元,用一节B型货箱的运费是0.8万元.

1、设运输这批苹果和梨的总运费为y(万元),用A型货箱的节数为x(节),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已知苹果35吨和梨15吨可装满一节A型车厢,苹果25吨和梨35吨可装满一节B型车厢,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货箱的节数。有哪几种运输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3、利用函数的性质说明,在这些方案中,哪种方案的总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

- 1 -

5、成都市对某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的结果为A(优)、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现从中抽测了若干名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出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四个矩形的高之比为14∶9∶6∶1,评价结果为D等级的有2人,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共抽测了多少人?

(2)样本中B等级、C等级的频率各是多少?

(3)若该校九年级的毕业生共300人,假如“综合素质”等级为A或B的学生才能报考示范性高中,请你计算该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可以报考示范性高中?

xy7a

6、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都是非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xy13a

7、成都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这一任务,求实际每天铺设多长管道?

8、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BD=CE,AD与BE相交于点F.

(1)求证:△ABD≌△BCE (2)求证:AEBEEF

2

- 2 -

E

B

D

C

9、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基建投资成为拉动内需最强有力的引擎.现金强公司中标一项工程,在甲、乙两地施工,其中甲地需推土机30台,乙地需推土机26台,公司在A、B两地分别库存推土机32台和24台,现从A地运一台到甲、乙两地的费用分别是400元和300元,从B地运一台到甲、乙两地的费用分别为200元和500元.若设从A地运往甲地x台推土机,运甲、乙两地所需的这批推土机的总费用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公司应设计怎样的方案,能使运送这批推土机的总费用最少?

10、某校初中三年级270名师生计划集体外出一日游,乘车往返,经与客运公司联系,他们有座位数不同的中巴车和大客车两种车型可供选择,每辆大客车比中巴车多15个座位,学校根据中巴车和大客车的座位数计算后得知,如果租用中巴车若干辆,师生刚好坐满全部座位;如果租用大客车,不仅少用一辆,而且师生坐完后还多30个座位.

⑴求中巴车和大客车各有多少个座位? ⑵客运公司为学校这次活动提供的报价是:租用中巴车每辆往返费用350元,租用大客车每辆往返费用400元,学校在研究租车方案时发现,同时租用两种车,其中大客车比中巴车多租一辆,所需租车费比单独租用一种车型都要便宜,按这种方案需要中巴车和大客车各多少辆?租车费比单独租用中巴车或大客车各少多少元?

11、如图,已知A(8,0),B(0,6),两个动点P、Q同时在△OAB的边上按逆时针方向

(→O→A→B→O→)运动,开始时点P在点B位置,点Q在点O位置,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 (1)在前3秒内,求△OPQ的最大面积;

(2)在前10秒内,求P、Q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并求此时点P、Q的坐标;

(3)在前15秒内,探究PQ平行于△OAB一边的情况,并求平行时点P、Q的坐标.

- 3 -

1、(1)∠1=∠2=60° (2)S=3

2、解:设学校购买12张餐桌和x把餐椅,到购买甲商场的费用为y1元,到乙商场购买的费用为y2元,则有

y1=200×12+50(x-12)=50x+1800 y2=85%×(200×12+50x)=42.5x+2040 y1-y2=7.5x-240

当7.5x-240<0,即x<32时,y1<y2

答:当学校购买的餐椅少于32把时,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11、解: (1)∵A(8,0),B(0,6),∴OB6,OA8,AB10.

在前3秒内,点P在OB上、点Q在OA上, 设经过t秒,点P、Q位置如图. 则OP62t,OQt. ∴△OPQ 的面积S当t

1

OPOQt(3t), 2

39时,Smax. 24

(2)在前10秒内,点P从B开始,经过点O、点A,最后到达AB上,经过的总路程为20;

点Q从O开始,经过点A,最后也到达AB上,经过的总路程为10.其中P、Q两点在某一位置重合,最小距离为0.

设经过t秒,点Q被点P“追及”(两点重合),则2tt6,∴t6. ∴在前10秒内,P、Q两点的最小距离为0,点P、Q的相应坐标为(6,0). (3)①设0t3,则点P在OB上、点Q在OA上,

OP62t,OQt.

若PQ//AB,则∴

OP6

, OQ8

62t324

. ,解得t

t411

1824

此时,P(0,),Q(,0).

1111

②设3t7,则点P、Q都在OA上,不存在PQ平行于△OAB一边的情况. ③设7t8,则点P在AB上、点Q在OA上,

AP2t14,AQ8t.

- 4 -

若PQ//OB,则∴

AQ8

, PA10

968t4

. ,解得t132t145

96696

,),Q(,0). 131313

此时,P(

④设8t12,则点P、Q都在AB上,不存在PQ平行于△OAB一边的情况. ⑤设12t15,则点P在OB上、点Q在AB上,

BP2t24,BQ18t.

若PQ//OA,则

BP6

, BQ10

1742t243

∴. ,解得t

1318t5此时,P(0,

424842

),Q(,). 131313

4、⑴ y0.5x0.8(50x)400.3x;

⑵ 

35x25(50x)1530

,解得:28x30。有3种运输方案,分别是:①

15x35(50x)1150

A型28节,B型22节;② A型29节,B型21节;③ A型30节,B型20节。

⑶ 由y400.3x知,k=-0.3<0,则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当x取最大值30时,y最小。即当用A型30节,B型20节时,运费最少,最少运费为y =31万元。

1

23060(人).......................................................................2分

149619361 (2)B;C.........................................6分1496110149615149

(3)300230(名).................................................................................................8分

14961

答:略19、解:(1)

2

6、①+②,得 x3a………………………………………………………1分

由①–②,得 y42a……………………………………………………..2分

x3a

∴方程组的解为„„„„„„„„„„„„„„„„„„„„„„„4分

y42a

3a0„„„„„„„„„„„„„„„„„„6分 ∵解都是非正数 ∴

42a0

∴ 2a3„„„„„„„„„„„„„„„„„„„„„„„„„„„„8分 答:略

- 5 -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篇六: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证明题练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证明题练习

以下15题15分,第8题10分,其余的每小题5分。

1.如图,已知AB∥CD,EF交AB,CD于G, H, GM, HN分别平分AGF,EHD,试说明GM ∥HN.

2. 已知:如图,AD∥BC,∠BAD = ∠BCD,求证:AB∥CD。

3.如图,AB∥CD,P为AB,CD之间的一点,已知132,225,求BPC的度数。

4.已知AB∥CD,BC∥DE.试说明BD.

5.已知:DEAC于E,BCAC,FGAB于G,12,求证:CDAB.

6.在ABC中,CDAB于D,FGAB于G,ED∥BC,试说明12.

地址:渭城区民院十字向北50米农业银行5楼 电话:33765868 18991013050

第 1 页 共 1 页

7.已知:在△ABC中,∠BAC=80°,∠B=60°,AD⊥BC于D,AE平分∠DAC,求A ∠AEC

8.如图,已知∠A=∠F,AB∥EF,BC=DE,请说明AD∥CF.

解:∵ BC=DE(已知)∴ 在△ABD与△FEC中, ∴ BC+CD=DE+CD( ∠A=∠F(已知)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证)又∵AB∥EF(已知)_______=______(已证)∴ ________=_________∴△ABD≌△FEC(________)

∴∠ADB =∠FCE(_____________________) ∴ AD∥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AB=AD,AC=AE,∠BAE=∠DAC,试说明∠C=∠E

10.如图,已知OC=OE,OD=OB,试说明△ADE≌△ABC.

11.已知AO是△ABC中BC边上的高,点D、点E是三角形外的两个点,且满足AD=AE,DB=EC,∠D=∠E,试说明AO平分∠BAC

地址:渭城区民院十字向北50米农业银行5楼 电话:33765868 18991013050

D

E

C

12.如图,在△ABC中,BC=10,边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E和D,BE=6, 求△BCE的周长.

1.如图,已知在AB=AC,DB=DC,则AD⊥BC,为什么?

14、在Rt△ABC中,BD是∠B的平分线,DE⊥AB于E, 则DE = DC吗?说明你的理由.

B

15、如图,△ABC中∠C = 900,沿过B点的直线BE折叠△ABC,使点C恰好落在AB的中点D处. (1)求∠A的度数;

(2)若CE = 2cm,则求出ED的长度; (3)若CB = 4cm,则求出AB的长度.

A

D C

16、如图,在△ABC中,AB = AC,D是BC的中点,E在AD上,BE = CE吗?说明你的理由.(8分)

D

B C

17、如图,△ABC中,AB=AC,D是AB

边上的一点, DE垂直平分AC,∠A=400,求∠BDC的度数。

地址:渭城区民院十字向北50米农业银行5楼 电话:33765868 18991013050

第 3 页 共 3 页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篇七:初中数学证明测试题1(北师大版)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检测题A

数学八年级下册(北师大最新版本)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2

1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OBC,且∠O=65°,∠C=20°,则∠OAD=°

13、 如图1-Z-10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 . 1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顶角是. 三、解答题(共40分)

17、(12分)已知: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的位置上.若∠1=60°,AE=1. (1) 求∠2、∠3的度数;

(2) 求长方形纸片ABCD的面积S.

3

图1-Z-9

D

图1-Z-10

三、解答题

29.已知:如图10,AB=AC,DE∥AC,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

.

图10

1

30.已知:如图11,在Rt△ABC中,∠C=90°,∠BAD=∠BAC,过点D作DE⊥AB,DE

2

1

恰好是∠ADB的平分线,求证:CD=DB

.

2

图11 11

3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n2+n,n+和n2+n+ (n>0),求证: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

22形.

32.如图12,△ABC中,AB=AC,∠1=∠2,求证:AD平分∠BA

C.

图12

33.如图13,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与边面内作等边△ABD,连结DC,以DC当边作等边△DCE,B、E在C、D的同侧,若AB=2,求BE的长.

4

图13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第Ⅱ卷(非选择

题,共64分)

二、填空(第小题4分,共24分)

10、30,12,60,等边; 1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95°; 13、47; 14、20°或80°;

15、

解析:∵

垂直平分是△

于点

于点, ∴

.

的角平分线,

在Rt△和Rt

△中,

5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篇八: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证明(二)》知识点及习题

1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述为等边对等角).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1所示,在△ABC中,∵AB=AC,∴∠B=∠C.

定理的证明:

取BC的中点D,连接AD.

ABAC(已知), ∵BDCD(中点定义),∴△ABD≌△ACD(SSS).

ADAD(公共边),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定理的作用: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相等.

拓展 等腰三角形还具有其他性质.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都等于45°.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不能是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以是锐角、钝角或直角.

(3)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底边长为b,则b<a. 2

(4)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A,底角为∠B,∠C,则∠A=180°-∠B-∠C=180°-2∠B=180°-2∠C.

知识点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推论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1)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3所示,

①在△ABC中,∵AB=AC,∠1=∠2,∴AD⊥BC.BD=DC;

②在△ABC中,∵AB=AC,AD⊥BC,∴∠1=∠2,BD=DC;

③在△ABC中,∵AB=AC,BD=DC,∴∠1=∠2,AD⊥BC.

(2)推论1的证明.

①在△ABC中,∵AB=AC,∠1=∠2,AD=AD,

∴△ABD≌△ACD(SAS).

∴BD=DC,∠ADB=∠ADC=90°.∴AD⊥BC.

②在△ABC中,∵AD⊥BC,∴∠ADB=∠ADC=90°.

∵AB=AC,∴∠B=∠C.又AD=AD,∴Rt△ADB≌Rt△ADC(AAS).

∴∠1=∠2,BD=CD.

③在△ABC中,∵AB=AC,AD=AD,BD=CD,

∴△ABD≌△ACD(SSS)

∴∠1=∠2,∠ADB=∠ADC=90°,∴AD⊥BC.

(3)推论1的作用: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或垂直

.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1)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4所示,

在△ABC中,∵AB=BC=AC,∴∠A=∠B=∠C=60°.

(2)推论2的证明:

∵AB=AC,∴∠B=∠C.

∵AB=BC,∴∠A=∠C.

∴∠A=∠B=∠C.

又∵∠A+∠B+∠C=180°,即3∠A=180°,

∴∠A=∠B=∠C=60°.

知识点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述为等角对等边).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6所示,在△ABC中,

∵∠B=∠C,∴AB=AC

判定定理的证明:如图1-6所示.

过A作AD⊥BC于D,则∠ADB=∠ADC=90°.

∵∠B=∠C,AD=AD,∴△ABD≌△ACD(AAS),

∴AB=AC.

√判定定理的作用: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拓展 如图1-6所示,在△ABC中,

(1)如果AD⊥BC,∠1=∠2,那么AB=AC;

(2)如果AD⊥BC,BD=DC,那么AB=AC;

(3)如果∠1-∠2,BD=DC,那么AB=AC.

知识点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推论

推论1.

(1)推论1的内容: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8所示,在△ABC中,∵AB=AC,∠A=60°(或∠B=60°或∠C=60°),∴AB=AC=BC.

(3)推论1的证明:

在△ABC中,∵AB=AC,∴∠B=∠C.

1800A又∵∠A=60°,∴∠B=∠C==60° 2

∴AB=AC=BC.

(或∵∠B=60°,∴∠A=180°-2∠B=60°.∴AB=AC=BC.或∵∠C=60°,∴∠A=180°-2∠C=60°.∴AB=AC=BC.)

√推论2.

(1)推论2的内容: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8所示,在△ABC中,∵∠A=∠B=∠C,∴AB=AC=BC.

(3)推论2的证明:

在△ABC中,∵∠A=∠B,∴BC=AC(等角对等边).

又∵∠B=∠C,∴AB=AC(等角对等边).∴AB=AC=BC.

(4)推论1和推论2的作用: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拓展 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证明三条边相等;

(2)根据推论1,证明两条边相等,有一个角是60°;

(3)根据推论2,证明三个角都相等.

√推论3.

(1)推论3的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9所示,在Rt△ABC中,∵∠C=90°,∠A=30°,∴BC=

(3)推论3的作用: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或2倍.

知识点5 反证法 1AB. 2

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从假设出发,推导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拓展 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证明方法,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

(1)假设命题不成立;

(2)从假设出发推导出矛盾;

(3)否定假设,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

规律方法小结

1.转化思想: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中,都是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转化为全等得以证明的.

2.类比思想:采用类比思想,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对照着学习.

3.用反证法进行证明时,注意推理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不能忽略任何一种可能的情况.

探究交流

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吗?

解析 有,作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平分线AD,如图1-2所示.

ABAC(已知),∵12(角平分线定义),

ADAD(公共边),

∴△ABD≌△ACD(SAS).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课堂检测

1、如图1-10所示,在△ABC中,AB=AC,AD=

22AC,AE=AB.求证BD=CE. 33

2、如图1-12所示,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

3、如图1-13所示,已知∠CAE是△ABC的一个外角,∠1=∠2,AD∥BC,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4、下面是数学课堂的一个学习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A等于30°,求其余两角.

同学们经过片刻的思考与交流后,李明同学举手说:“其余两角是30°和120°.”王华同学说:“其余两角是75°和75°.”还有一些同学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假如你也在课堂上,你的意见如何?为什么?

5、已知等边三角形ABC和点P,设点P到△ABC三边AB,AC,BC的距离分别是h1,h2,h3,△ABC的高为h,若点P在边BC上,如图1-17(1)所示,此时h3=0,可得结论:h1+h2+h3=h.

请直接应用上述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点P在△ABC内,如图1-17(2)所示.点P在△ABC外,如图1-17(3)所示,这两种情况时,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h1,h2,h3与h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篇九: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第一章证明二测试题

新高度暑期数学第一章测验 (满分120分,90分钟完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如图1,△ABC中,∠C=90°,E为AB的中点,DE⊥AB

于E,∠CAD︰∠DAB=2︰5,则∠B= 。

2、如图2,△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CF⊥AE于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 ,若AB=12cm,则BD= cm.

3、△ABC中,∠C=90°,∠A=30°,BD平分∠B且交于AC于点D,AC=1,则AD= .

4、已知△ABC中,AB=AC,∠A=40°,D是△ABC内一点,∠DBC=∠DCA,则∠BDC= 。

5、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m,一阵风吹来,红莲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m,则这里的水深 m。

如图1 图2

6、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2,面积等于1,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 .

7、如图,在Rt△ABC中,∠B=90°,∠A=40°,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D点,则∠BCD的度数是 .

8、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的长为 .

9、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a,则其底边上的高是 .

10.如图,∠ABC=∠DCB,需要补充一个直接条件才能使

△ABC≌△DCB.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填写的条件分别是:

甲“AB=DC”;乙“AC=DB”;丙“∠A=∠D”;丁“∠ACB=∠DBC”. 那么这四位同学填写错误的为 .

11.用反证法证明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时,假设“ ”,则与“ ”矛盾,所以原命题正确.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B、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C、真命题的逆命题必真 D、假命题的逆命题必假

13、在△ABC中,∠A、∠B、∠C的度数之比为1︰2︰3,CD是中线,CE是高,下面四个结论:①△ACD和△BCD都是1等腰三角形;②CE平分∠DCB;③CE︰AE=1

BE=AE。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3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4、如图6,△ABC中,AD⊥BC于D, CE⊥AB于E,若CH=AB,则∠ACB=( )

BDCA、30° B、45° C、60° D、75° 图6

15、如图7,△ABC中,∠C=90° AC=8,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连接BD,若BC︰BD=4︰5,则

BC等于( )

A、4 B、6 C、8 D、10

16、△ABC中,∠B=90°,两直角边AB=7,

BC=24,在三角形内有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 )

A、1 B、3 C、6 D、无法求出

17、△ABC中,AB=5cm,BC=6cm,BC边上的中线AD=4cm,则∠ADC的度数是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等腰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B)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 (C)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D)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18.到△ABC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19.下列定理有逆定理的是( ).

(A)如果a=b,那么a2=b2 (B)对顶角相等

(C)若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是钝角,那么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锐角

(D)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0.在Rt△ABC中,∠C=90°,BD是∠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若CD=n,AB=m,则△ABD的面积是( ).

11mn (C)2mn (D)mn 23

21.△ABC中,AB=AC,腰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另一腰AC于D点,且∠DBC=30°,则∠A的度数为( ).

(A)30° (B)36° (C)40° (D)45°

22.△ABC中,AB=AC,CD为AB上的高,且△ADC为等腰三角形,则∠BCD等于( ).

(A)67.5° (B)22.5° (C)45° (D)67.5°或22.5°

23.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4、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25、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

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

C、两条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D、两条边和一条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

26、某校计划修建一座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花坛,从学生中征集到的设计方案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等四种图案,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27、三角形底边长为7,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3,则腰长是( )

A、4 B、10 C、4或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三、解答题(每小题9+10+10+10分,共39分)

28. 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BC=10cm,求△ODE的周长;

(A)mn (B)

29、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

30.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

求证:AD垂直平分EF。

31. 如图,在△ABC中,AC=BC,∠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

(1)已知CD=4cm,求AC的长;

(2)求证:AB=AC+CD。

北师大版数学为什么要证明的练习题篇十: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第一章证明二测试题及答案(A)

北九上第一章《证明二》水平测试(A)

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

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去配.

A. ① B. ② C. ③ D. ①和②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如图2,AB⊥CD,△ABD、△BCE都是等腰三角形,如果CD=8cm,BE=3cm,那么AC

长为( ).

A.4cm B.5cm C.8cm D.34cm

4.如图3,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BDCE,AD与BE相交

于点P,则12的度数是( ).

A.45 B.55 C.60 D.75

5.如图4,在ABC中,AB=AC,A36,BD和CE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

线,且相交于点P. 在图4中,等腰三角形(不再添加线段和字母)的个数为( ).

A.9个 B.8个 C.7个 D.6个

00000

.如图5,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在要建一个加油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

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7.如图6,A、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DAC和△EBC都是

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

论:① △ACE≌△DCB;② CM=CN;③ AC=DN. 其中,

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3个 B.2个 C. 1个 D.0个

8.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7),

可以证明ABC≌EDC,得ED=AB. 因此,测得DE的长就

是AB的长,在这里判定ABC≌EDC的条件是( ).

A.ASA B.SAS C.SSS D.HL

9.如图8,将长方形ABCD沿对角线BD翻折,点C落在点E的

位置,BE交AD于点F.

求证:重叠部分(即BDF)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

又∵BDE与BDC关于BD对称,

图8

∴ 23. ∴BDF是等腰三角形.

请思考:以上证明过程中,涂黑部分正确的应该依次是以下四项中的哪两项?( ). ①12;②13;③34;④BDCBDE A.①③ B.②③ C.②① D.③④

10.如图9,已知线段a,h作等腰△ABC,使AB=AC,且

BC=a,BC边上的高AD=h. 张红的作法是:(

1)作线段

BC=a;(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MN与BC相

交于点D;(3)在直线MN上截取线段h;(4)连结AB,

AC,则△ABC为所求的等腰三角形.

上述作法的四个步骤中,有错误的一步你认为是( ).

A. (1) B. (2) C. (3) D. (4)

二、细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

3分,共30分)

1.如图10,已知,在△ABC和△DCB中,AC=DB,若不增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

△ABC≌△DCB,则还需增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

2.如图11,在RtABC中,BAC900,ABAC,分别过点B,C作经过点A的直线

的垂线段BD,CE,若BD=3厘米,CE=4厘米,则DE的长为_______.

3.如图12,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则∠ABC等

于_________度.

4.如图13,在等腰ABC中,AB=27,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

若BCE 的周长为50,则底边BC的长为_________.

5.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 0

底角B的大小为________.

6.在《证明二》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定理,例如:①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等于斜边的平方;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④线段 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⑤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 距离相等.在上述定理中,存在逆定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7.如图14,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5cm,BC=10cm,将△ABC折叠,点B

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________.

8.如图15,在ABC中,AB=AC,A120,D是BC上任意一点,分别做DE⊥AB

于E,DF⊥AC于F,如果BC=20cm,那么

DE+DF= _______cm. 0

9.如图16,在Rt△ABC中,∠C=90°,∠B=15°,DE是AB的中垂线,垂足为D,交BC

于点E,若BE4,则AC_______ .

10.如图17,有一块边长为24m的长方形绿地,在绿地旁边B处有健身

器材, 由于居住在A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颖想在A处立一个标

牌“少走_____步,踏之何忍?”但小颖不知在“_____”处应填什么

数字,请你帮助她填上好吗?(假设两步为1米)?

三、耐心做一做,马到成功(本大题共48分)

1.(7分)如图18,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 0

A300. 求证:AB= 4BD.

2.(7分)如图19,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

交BC于点D,DE⊥AB于点E,若AB=6cm. 你能否求出BDE的

周长?若能,请求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10分)如图20,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

BE与CD相交于O点. 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

③∠ABE=∠ACD;④BE=CD.

(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

确的命题: .

命题的条件是 和 ,命题的结论是 和 (均填序号).

(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

已知:

求证:

证明:

4.(8分)如图21,在ABC中,A90,AB=AC,ABC的

平分线BD交AC于D,CE⊥BD的延长线于点E. 0

1求证:CEBD. 2

5.(8分)如图22,在ABC中,C90.

(1)用圆规和直尺在AC上作点P,使点P到A、B的距离相等.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当满足(1)的点P到AB、BC的距离相等时,求∠A的度数.

6.(8分)如图23,AOB90,OM平分AOB,将直角三角板的顶

点P在射线OM上移动,两直角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点C、D,问

PC与PD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四、拓广探索(本大题12分)

如图24,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

交BC的延长线于点M,若A40.

(1)求NMB的度数;

(2)如果将(1)中A的度数改为70,其余条件不变,再求 0000图21 图23

NMB的度数; 图24

(3)你发现有什么样的规律性,试证明之;

(4)若将(1)中的A改为钝角,你对这个规律性的认识是否需要加以修改?

答案:

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

1.C;2.B;3.D.点拨:BC=BE=3cm,AB=BD=5cm;4.C.点拨:利用ABD≌BCE;

5.B;6.D.点拨: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或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处均满足条件;7.B.点拨:① ②正确;8.A;9.C;10.C.点拨:在直线MN上截取线段h,带有随意性,与作图语言的准确性不相符.

二、细心填一填,一锤定音

1.答案不惟一.如ACBDBC;2.7厘米. 点拨:利用ABD≌CAE;3.30;

004.23.点拨:由BECEACAB27,可得BC502723;5.70或20.点

000拨;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B70;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B20;

6.①、③、④、⑤.点拨: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所以②不存

在逆定理;7.15cm. 点拨:设CDx,则易证得BDAD10x.在RtACD中,4

15(10x)2x252,解得x.8.10.点拨:利用含30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4

11DEDFBDCDBC.9.2. 点拨:在RtAEC中,AEC300,由22

AE=BE= 4,则得AC=2;10.16.点拨:AB=26米,AC+BC=34米,故少走8米,即16步.

三、耐心做一做,马到成功

1.∵ACB90,A30,∴AB=2BC,B60.

又∵CD⊥AB,∴DCB30,∴BC=2BD. ∴AB= 2BC= 4BD.

2.根据题意能求出BDE的周长.

∵C90,DEA90,又∵AD平分CAB,∴DE=DC.

在RtADC和RtADE中,DE=DC,AD=AD,∴RtADC≌RtADE(HL). ∴AC=AE,又∵AC=BC,∴AE=BC.

∴BDE的周长DEDBEBBCEBAEEBAB.

∵AB=6cm,∴BDE的周长=6cm.

3.(1)①,③;②,④.

(2)已知: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O点,且

AB=AC,∠ABE=∠ACD.

求证:OB=OC,BE=CD.

证明:∵AB=AC,∠ABE=∠ACD,∠A=∠A,∴△ABE≌△ACD(ASA).∴BE=CD. 又∵ABCACB,∴BCDACBACDABCABECBE ∴BOC是等腰三角形,∴OB=OC.

4.延长CE、BA相交于点F.

00∵EBFF90,ACFF90,∴EBFACF. 000000

在RtABD和RtACF中,∵DBAACF,AB=AC,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