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幽州夜饮阅读答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17    阅读:

篇一:《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并答案》

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Ⅰ试题

(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殷红/期望甚殷 应聘/供不应求 折本/斗折蛇行 ......

B.税率/鲁莽草率 偏裨/大有裨益 罚没/湮没无闻 ......

C.行善/高山景行 颤栗/颤颤悠悠 强横/强人所难 ......

D.假期/久假不归 拗口/脾气执拗 可恶/从恶如崩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今年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B.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C.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发射100个左右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D.中国科协召开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大会,通过缅怀钱学森与科协的点滴过往,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学习其科学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发挥力量。

3.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巨蟒”发电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不超过个字。(4分) ...6...一根取名“巨蟒”的巨大橡胶管能为低成本海浪发电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巨蟒”两端密封,里面装满水。将“巨蟒”固定在海面以下,一端朝海浪袭来的方向。海浪拍打到“巨蟒”一端使之受挤压,管子内部就形成激突波(即内部压力波)。激突波在管内传动,而海浪则在管外以同速流动,这样就对管子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挤压,于是激突波也越来越大。随之,激突波使得固定在“巨蟒”另一端的涡轮启动,于是电能产生,并通过一根电缆传送到海岸上。

③ 4得的成就或展望其美好前景。不超过50字。(5分)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嫦娥”探月,“神舟”载人,令世界瞩目。特别是前不久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夏侯详字叔业,谯郡人也。年十六,遭父艰,居丧哀毁。三年庐于墓,尝有雀三足,飞来集其庐户,众咸异焉。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 .

宋泰始初,琰举豫州叛,宋明帝遣辅国将军刘勔讨之,攻守连月,人情危惧,将请救于魏。详说琰曰:“今日之举,本效忠节;若社稷有奉,便归身朝廷,何可屈身北面异域。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今若遣使归款,必厚相慰纳,岂止免罪而已。若谓不然,请充一介。”琰许之。详见勔曰:“将军严围峭垒,矢刃如霜,城内愚徒,实同困兽,士庶惧诛,咸欲投魏。仆所以逾城归德,敢布腹心。愿将军弘旷荡之恩,垂霈然..

之惠,解围退舍,则皆相率而至矣。”勔许之。即日琰及众俱出,一州以全。 齐明帝为刺史,雅相器遇。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每引详及乡人裴叔业日夜与语,详辄末略不酬。帝以问叔业,叔业告详。详曰:“不为福始,不为祸先。”由此微有忤。.出为征虏长史、义阳太守。

建武末,荆州中兵参军刘山阳先在州,山阳副潘绍欲谋作乱,详伪呼绍议事,即于城门斩之,州府乃安。迁司州刺史,辞不之职。 高祖义兵起,详与颖胄同创大举。凡军国大事,颖胄多决于详。及高祖围郢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详献议曰:“穷壁易守,攻取势难;顿甲坚城,兵家所忌。诚宜大弘经略,询纳群言。军主以下至于匹夫,皆令献其所见,尽其所怀,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又须量我众力,度贼樵粮,窥彼人情,权其形势。”高祖嘉纳焉。

天监二年,抗表致仕,诏解侍中,进特进。三年,迁湘州刺史。详善吏事,在州四载,..

为百姓所称。州城南临水有峻峰,旧老相传,云“刺史登此山辄被代。”因是历政莫敢至。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六年,病卒,时年七十四。

(节选自《梁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 阕:停止,终了 .

B.仆所以逾城归德,敢布腹心 腹心:指亲信 ..

C.由此微有忤 忤:违反、不顺从 .

D.天监二年,抗表致仕 致仕:辞官 ..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夏侯详多谋善断的一项是(3分) ..

①今若遣使归款,必厚相慰纳 ②不为福始,不为祸先

③详伪呼绍议事,即于城门斩之 ④迁司州刺史,辞不之职

⑤又须量我众力,度贼樵粮 ⑥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夏侯详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夏侯详极为伤心,葬了父亲之后,就在父亲的墓旁结庐居住,为父亲守孝,这一住就是三年。

B.宋泰始初年,殷琰举豫州之众反叛,在受到刘勔讨伐危急之时,夏侯详去向刘勔求和,经过他的努力,刘勔最终答应了夏侯详的请求。

C.高祖起义兵之时,夏侯详与萧颖胄一同来抵抗高祖。当时凡是军国大事,萧颖胄多和夏侯详共同商讨,而且大多数由夏侯详来决断。

D.夏侯详胸怀坦荡,在任湘州刺史时,当时传说刺史登临城内一座山将免官去职,历任的刺史们都不敢登这座山,而夏侯详却无所顾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4分)

译句: ▲ ▲

(2)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3分)

译句: ▲ ▲

(3)及高祖围郢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3分)

译句: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 ▲

(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 ▲

(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3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不思其反。 (《卫风·氓》)

(2)不愤不启,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3)行拂乱其所为, ▲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5) ▲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6) ▲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7)箫鼓追随春社近, ▲ 。 (陆游《游山西村》)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无欲则刚。 (林则徐题联)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八月十日灯下所记

冯 至

⑴晚间八点半钟左右,隔壁有人走过来说,方才听到广播,说日本接受波茨坦协定提出的条件,决定投降了。消息有些突然,使人半信半疑。外边落着点点滴滴的雨,我撑开一把雨伞,走到巷口,想看看外边有没有什么动静。街上一切如恒,行人在雨中走来走去,有的缓慢,有的匆忙,并没有显出与往日不同的样子。我在巷口站了一些时,对这消息有些怀疑。同时我却想,消息如果是真的,它这时必定在市中心已经搅起波澜,等到波澜扩张到这偏僻的巷口,也许要有相当的时间吧。最后,我有些不耐烦,与其这样等待着,不如多走几步,去迎接那个波澜。我于是在巷口的杂货铺里买了一只洋烛,把它燃起,仰仗着一点微弱的烛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这被雨淋得泥泞不堪的街道。走到一家报馆门前,看见已经贴出一张纸,举起烛光一照,上边果然写着“日本已于今日投降”几个大字。我心里说,这应该是真实了。同时远远也仿佛听到骚动和欢呼的声音。

⑵我面对着这几个大字自言自语地说:“八年的战斗,如今就这样结束了吗?”我想到这里,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好像放下了一个长年的重担,同时又感到,整个的世界也在喘了一口气。

⑶这样的“喘一口气”,我在八年内不曾有过,全中国也不曾有过。但是在8年前,“八一三”的前夕,却有过一次。

⑷那时我在上海附近黄浦江边的吴淞镇。从七七事变发生以来,紧接着是日侨的撤退,日舰驶入扬子江,平津的陷落,全国的情绪一天比一天紧张,上海一有战争首当其冲的吴淞镇便对于这一切感觉得最锐敏。所以镇上的居民起始是三三两两,最后是成群搭伙,都先先后后地离开这里。使这座一向繁华的市镇,忽然成为一片好像是刚从地里挖掘出来的死城。

⑸我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离开这里,但是当我在8月12日的早晨又走到镇上时,镇上忽然活跃起来,与昨天完全不同了。茶馆里、饭馆里、商店的廊檐下,麇集着许多服装一致的兵士。可是茶馆里没有茶,饭馆里没有饭,商店里没有货物。我看着这些兵士是新鲜的,这些兵士看这个市镇也是新鲜的。

⑹他们以好奇的眼光在一条条空旷的街巷中走来走去,我也以好奇的心情走遍全镇 。我分明知道,战争随时都可以爆发,但在它还没有爆发之前,却好像很沉重地悬在空中,要落,却又落不下来。这时忽然在街上出现了一个农夫,挑着一担西瓜,他也带着诧异的神情,东张西望,他大半是从远方挑着这担西瓜到这里来卖的,并不知道这里已经起了这么大的变化。

⑺他把这担西瓜放在一座桥上,经过一个时期的踌躇,最后仿佛若有所悟,向这来来往往的兵士一招手,大声喊道:“弟兄们,把这一担西瓜分着吃了吧,反正我也不愿意再挑回去了。”他刚说完这句话,在他周围已经聚集起十几个兵士。

⑻我看到这幅景象,心里感到轻松而爽朗,真好像一段新的历史要从此开始。我想,这段历史只要一开端,过去的许多耻辱都会从此勾销,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到我工作的地方,

把一切的事作一个最后的结束。到了下午,开往上海的火车已经停止了,我只好跳上一只黄浦江上的小船,离开这一有战争便首当其冲的吴淞镇。船在日本军舰的中间穿过,军舰上常常有日本的军官拿出望远镜向四方瞭望。我在船上还不住的想,吴淞镇的居民把一座空空的市镇丢给那些兵士,谁会想到呢,远远来了一个农夫挑着一担西瓜替他们对兵士尽了一些地主之谊。

⑼船到上海,已经是万家灯火,当我回到家里向家人述说这一天的经历时,闸北一带的炮声已经响起来了。我听着炮声,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好像放下了一个长年的重担,这重担是比“九一八”还早便已经压在我们身上了。同时感到,整个的中国也喘了一口气。

⑽一个人在这时是多么幸福:当自己喘一口气的时候,也真实地感到,几万万人都在同样喘一口气。

1945年,昆明。

(选自《冯至作品新编》,有删改)

11.第(1)段中叙写了作者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

▲ ▲

12.第(2)段中画线句子“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是什么?(5分)

▲ ▲

13.第(7)段中画线的内容刻画了一个卖瓜农夫的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 ▲

14.这篇文章始终抓住“喘了一口气”来行文,请探究这样写的好处。(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口述历史与城市记忆

金光耀

口述历史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价值,成为历史记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人类在发明文字前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就是通过口述保存历史记忆的最早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历史记忆是由于人们接受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形成的。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起着决定的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出现了对历史的宏大叙事的传统。但在这样背景下形成的历史记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我们知道,文献、档案等文字资料主要集中于政府层面和社会精英的政治活动,通常成为宏大叙事的资料来源。而即使对这些政治活动尤其是其细节,光靠档案或文字资料有时也是无法了解其详的。而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历史真相和本质的认识,有时甚至还会改变对历史本身的看法。至于社会生活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的档案资料则记录更少。市民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是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就需要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予以记录和保存。因此,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口述历史提供的信息也会有误差或失真。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就客观而言,人脑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因时间久远发生误忆甚至失忆,可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观方面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或是受个人经历、情感等因素影响,或是因时代变动导致后来的认识覆盖了先前的认识,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口述者提供的信息失真,

篇二:《语文试题卷及答案》

启用前 ★ 保密 考试时间:2015年12月7日 下午2:30-4:30

命题: 魏秀娟 审核:高2014级 语文 备课组

塔山中学高2014级2015年秋第3学月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试题卷共1张8页;答题卷共1张4页。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

第Ⅰ卷的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案选项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地方,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否则一律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震撼 放涎不经 盥洗(huàn) 拓片(tà) 横财(hãng) 少不更事(gēng) ....幽州夜饮阅读答案

B.撕打 察言观色 肖像(xiāo) 信笺(jiān) 踝骨(luǒ) 按捺不住(nài) ....

C.寒暄 美轮美奂 症结(zhēng) 咀嚼(juã) 吮血(shǔn) 压轴登场(zhòu) ....

D.毕竞 前扑后继 揣测(chuāi) 拽开(yâ) 内疚(jiū) 扪心自问(mēn)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低碳装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欧派集团在“欧派杯中国国际家居文化节”中....

专门开办“绿色家装大讲堂”,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B.“菲特”将于5日下午到夜间进入东海东南部海面,以后逐步向浙闽沿海靠近,并将于6日晚..

上到7日上午在上述沿海登陆。

C.对秦始皇,我们应肯定其法家精神,肯定中央集权和郡县制,他好大喜功,吞六国统一天下,....

是中华政体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

D.“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运动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

“字不得减”的高水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7月以来,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的一个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截至目前,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

B. 解放军近日陆续晋升的18位中将中有4位“60后”将领,这标志着解放军高级指挥人才年轻化、专业化、高科技化步伐。

C. 经过中欧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中国光伏产业的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

D.根据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 , 。 , , 。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典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 ②③①⑥⑤④ B. ③①⑥④⑤② C. ④③①⑥②⑤ D.③⑤⑥②④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幽州夜饮阅读答案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

幽州夜饮阅读答案

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5.下列关于中国茶道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茶道是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B.茶道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C.在中国,茶道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另一类是“清饮”。

D.“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6.下列对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它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B.“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是“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C.“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的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D.“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它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道真、情真、性真。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茶道更注重精神和人格,更有文化品位。

幽州夜饮阅读答案

B.陆羽《茶经》实例,是用来证明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的观点。

C.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在于中国茶道有怡悦性,日本茶道强调“清寂”。

D.中国茶道发源于“真”,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都讲究“真”。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题。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柳宗元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穷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①之虞,以震骇左右②,而脂膏滫瀡③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焉,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④,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以中..

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

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有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亮”通“谅”,诚实,信实),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

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予而不栗。虽.

欲如向之蓄缩⑤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尔,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足下前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都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焚炀赫烈:大火烧得很猛烈。②左右:本指仆役,这里指王参元。③脂膏滫瀡:脂膏,即脂肪;滫瀡,即米汤。④诞漫:荒诞。⑤蓄缩:本指工作消极,此指畏忌人言。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群小之愠 愠:怨恨 B.举为灰埃 举:全部 ..

C.宥而彰之 彰:明显 D.斯道辽阔诞漫 道:道理 ..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名为书信,实际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借王参元失火之事,反映了“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这一发人深思的现象。

B.在这封书信中,柳宗元借祝贺王参元家失火,赞扬了王参元的人品才能,抨击了小人当道、积毁销骨、社会积弊丛生的现实,揭示了制度扼杀人才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

C.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参元家失火,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慰和祝福。

D.柳宗元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强调文章要有思想,为社会服务。他的《捕蛇者说》就是典型的例子。而《贺》文除此之外,还渗透了“祸福相倚”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第Ⅱ卷(共82分)

10.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3分)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3分)幽州夜饮阅读答案

11.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颜 渊 喟 然 叹 曰 仰 之 弥 高 钻 之 弥 坚 瞻 之 在 前 忽 焉 在 后 夫 子 循 循 然 善 诱 人 博 我 以 文 约 我 以 礼 欲 罢 不 能。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幽州夜饮

【唐】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1)诗歌首联突出了边塞之夜怎样的特点?有何作用?(3分)

(2)简析尾联所表现的复杂情感。(2分)

13.默写。(每小题1分,共6分)

(1) ,枯松倒怪异绝壁。

(2)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潦倒新停浊酒杯。

(4)填然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荀子在《劝学》中说明反思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

(6)贾谊用“ , , , ”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4分)

马 兰 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篇三:《高一(下)期中语文热身试题2014》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热身训练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 ....

A.尽管∕尽力 奢靡∕望风披靡 逡巡∕怙恶不悛 ......

B.着陆∕着落 提防∕提心吊胆 婢女∕稗官野史 ......

C.请帖∕字帖 钟磬∕罄竹难书 苗圃∕惊魂甫定 ......

D.折本∕折耗 咀嚼∕细嚼慢咽 挟持∕汗流浃背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 ▲ ) ..

A.演而优则导。《致青春》是赵薇从演员到导演的第一部转型之作,这部作品在拍摄过程中得到了影视

圈不少精英的鼎力相助。 ....

B.在这个功利泛滥而诗意乏善可陈的年代,诗性教育能走多远?诗性怎样才能与教育相得益彰?这些问....

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C.冬春之交,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病毒肆虐,H7N9疫情方兴未艾,全国每天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

感确诊病例都在增加。

D.今年春节期间,镇政府举行了一场别具匠心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集中通报了本镇一年来....

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 ..

A.各级政府调结构做示范,不能把眼光放在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的争先进位上,而要把工作重心转到加

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B.南通城古韵新生,得益于在城市化进程中秉持“既要注入现代活力,又要守住历史的根,还要传承文

化的魂”的核心理念。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

盘考虑,周密安排。

D.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江苏“两个率先”实践的最新实际,是我们做好当前工作

最精准的“坐标系”。

4.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的这句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个字。(4分)

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中国早在明朝就发现和命名了钓鱼岛,发现意味着先占,先

占即取得领土主权,这就是国际法则的“先占”原则。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明朝已经将钓鱼岛纳入国家版图,一些使臣的笔记里还标明了中国渔民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航线。明以后的历代政府更是采取了开发、利用、管辖和保卫等措施,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以有效统治。可以肯定,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 ▲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24分)

(一)

5.下列括号里对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

A.①且矫诏纷出(假托) ②以乱易整,不武(交换) ..

③汉人未可假大兵权(授,给予) ④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疑惑) ..

B.①非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评论) ②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将要) ..

③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希求,讲求) ④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延续,延及) ..

C.①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推究) ②将崇极天职峻,永保无疆之休(美好,福祉) ..

③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出面告发) ④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之无闻(克制,约束) ..

D.①舟回至两山间(迂回) ②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来) ..

③民有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免去赋税等) ④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拂逆,触犯)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2分) ( ▲ ) ....

①视为止,行为迟 ②而臆断其有无 ③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

④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 ⑤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⑥因相与言救主之条理甚详 ......

⑦禹之王天下,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⑧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⑨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

A.①④⑤⑧ B.②⑥⑦⑨ C.③④⑧⑨ D.③④⑥⑦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7分)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

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

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

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

A.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 B.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令:让 ..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哀:惋惜 D.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阐明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完全不同的一组是(2分) ( ▲ ) ....

A.①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③亦以明死生之大 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B.①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②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③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 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C.①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D.①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

9.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写法等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

A.文中作者将五人的从容临难与缙绅的失节附逆对比写作,其目的在于揭露明代社会阉党一度横暴肆虐的黑暗现实和魏忠贤之流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

B.文中将五人的慷慨赴义与高爵显位者为苟全性命而采取的种种“辱人贱行”进行对比,在旌扬五人铁骨铮铮的同时批判高爵显位者灵魂的卑污可耻。

C.周公的“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都突出了临难不苟的不朽价值。

D.文章结尾作者吐露了自己为五人写作碑记的情感动因和主观意图,在作者看来,五人虽不“知书”但却“达理”,死得其所,虽死犹生,浩气长存。

(三)

10.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其后试题。(12分)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幽州夜饮阅读答案

封人怨之。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注】绮乌:春秋时期齐国边疆城市名。封人:管理边疆城市的职官名。 【注】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及出自教材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适幸及齐而用齐,将何以报我?(3分)

▲ ▲ ⑵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3分)

▲ ▲ ⑶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3分)

▲ ▲ ⑷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3分) ▲ ▲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唐朝宰相,深得皇上信任)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⑴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从全诗看,有何作用?(4分)

▲ ▲ ⑵颔联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岀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经·卫风·氓》)

⑵ ▲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⑶ ▲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⑷ ▲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张溥《五人墓碑记》)

⑸ ▲ ,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⑹景翳翳以将入,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 。(杜牧《阿房宫赋》)

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名著阅读(8分)

13.下列有关《三国演义》、《茶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 ▲ ) .....

A.曹操谋刺董卓未遂,改装逃至中牟县被擒。公堂上,曹操用言语打动县令陈宫,使他放弃向董卓邀功请赏的机会,弃官一同逃走。

B.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的忠勇行为给曹操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赏识有加的曹操于是派张辽劝说关羽归降。

C.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纨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

D.在清亡、“铁杆庄稼”倒伏之后,松二爷仍旧留恋过去的生活而不愿自食其力,宁愿挨饿也要喂鸟,身后只为自己留下一口薄棺。

E.刘麻子以“说媒拉纤”为生,他曾将低价买来的康顺子高价转卖给庞太监,后在与两个逃兵谈生意时,自己却被当作逃兵给枪毙了。

14.《三国演义》中,周瑜一直对诸葛亮心怀妒忌,曾三次设计欲杀诸葛亮而未能得逞。请简述其中任意两次故事。(5分)

▲ ▲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知人生之春

池莉

①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是一种苏醒,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这样的苏醒,如偏僻乡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意象上却单单只有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

②不要以为意象上的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容易得到。这种意象不是浅显的看图说话。人生的春,天衣无缝,浑然大气,是先天的天地精华与后天的着意磨砺融会贯通了。

③那一天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目光散漫地随着炊烟望到了灰蓝色的天空。武汉深秋与初冬的晴空是这样的好,颜色是很贵族气的灰蓝,温润又傲慢,空间却有着童话一般的神秘高远和无尽辽阔。万里无云又似一个能干俏女人晾晒出来的洁白床单,有说不出的洗练与明亮。好东西往往就是有气魄,就是要这样地打动人心。我心一动:世界上最重要的还是人!我得先于一切地承认:人的观念、喜好、志趣与理想都是没有通约性的!比如我不看电视,可我不能否定电视,因我的父母就看;我受不了商家大放流行歌曲,可许多顾客就是被这“热闹”吸引过来的。这就是说,观念的不同并非恶,价值的不同也并非恶,个人本性的不同更不是恶。因此,我何以动辄“疾恶如仇”呢?

④我应该怀有善意的尊重。尊重人,尊重人的选择的权力,尊重人类的通约性。我以为,这才是知春的了。那一种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的境界,在现实生活里,大约就是要修养出一种善意的豁达与宽容来吧。

⑤修养善意的豁达与宽容,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以我愚钝的资质,悟也用了十余年;想要修养成为人生的态度,还不知道需要经历多少年煎熬了。

⑥原来,人生的春是这样的难得啊!

⑦最近的一个清晨,我忽然发现,我后院的萝卜苗出了!苗幼小得不可思议:细如发丝茎纤孱弱地弯曲着竭力顶住两片绿色的叶。我连忙蹲下,认真端详萝卜苗。与这样弱的植物的小生命共处,使你感到人类的强大,感到你有满腔的怜惜。几乎是亳不犹豫地,我就开始惦记它们,我得适时地为它们浇水、松土、施肥、间苗、除虫,让它们顺利成长。我会一直做下去的,一个人,即便是面对孱弱的萝卜苗,一旦由衷地发生了郑重的情感,那也该是一种掷地有声的承诺。

⑧其实我做过农活。17岁的我,作为知青曾在田间劳作。然而,我到现在才真实发现了萝卜苗的纤弱,并对它们产生了抚育者的责任感。而当年,17岁的我,从来没有把萝卜苗或者白菜苗看在眼里。我的眼睛一直望着远方,心里头只装了三个宏大理想:第一,要解放全人类:第二,要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第三,将来要当作家。

⑨少年意气,眼睛看见的都是大,成年以后才逐渐发现小。当过农民30年之后,我才在自家后院里同归田野。在48岁这年,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看清楚了萝卜苗,才知道心疼它们,才意识到它们都是生命,也才意识到我自己也曾经是这样纤弱细小的生命。

⑩这30年的时间里,我好比没有看到目的地的火车,只管呼隆隆地一径朝前开去。此时,眼界忽然被打开,才正经认识了婴儿和萝卜苗。一瞬间,眼里有了,心里也有了。人世间,不管动物植物,小生命总是大事情。

15.作者为什么说人生的春“是无法守候的”?(4分)

▲ ▲

16.第③段中画线句以晴空为描写对象,请分析其表达特色。(6分)

篇四:《幽州夜饮阅读答案_幽州夜饮翻译赏析_作者张说》

<幽州夜饮>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张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幽州夜饮阅读答案_幽州夜饮翻译赏析_作者张说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译文]
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来,使树林萧瑟。军中的高堂之上,正在举行宴会,怎能使我暂时忘掉了自己的迟暮之心?军中的娱乐是仗剑而舞,边塞的音乐是胡笳的演奏声。如果我不做这边城的将领,怎么知道皇上对我恩遇之深呢。
[鉴赏]
据<新唐书·张说传>: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初,张说为中书令,因与姚元崇不和,全诗以“夜饮”二字为中心紧扣题目。开始二句描写“夜饮”环境,渲染气氛。“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值秋深风凉之时,在幽州边城的夜晚,风雨交加,吹动树林,只听见一片凄凉动人的萧瑟之声。这一切,形象地描绘出了边地之夜的荒寒景象。第二句还暗用了宋玉<九辩>中的诗意:“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益发渲染了诗句中悲伤的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悲愁的心绪,已经见于言外。而这“夜饮”,就是为了要驱走这恶劣环境带来的悲苦,宴会还没有开始,从着力渲染、暗示中,已经给“夜饮”罩上了一层愁苦的阴影。
第二联紧接一、二句,进入“夜饮”,抒发诗人的感叹:“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正”字接转巧妙,紧承首联对环境的描写,同时也自然地转入到宴会。诗人说:正是在这风雨寒冷的夜晚,我们在高敞的厅堂中摆开了夜饮的筵宴,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又岂能忘却自己的衰老和内心的悲伤呢?“能忘”句以问句出之,将诗人内心的郁勃之气曲折地表露了出来。这种迟暮衰老之感,在边地竟是那样强烈,挥之不去,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夜饮”,也排遣不开。诗中化用了屈原<离骚>句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将诗人心意表达得更加婉曲、深沉。
第三联,随着宴会开始,并逐渐进入高潮的时候,诗人的情绪也随之兴奋起来,诗情也有了亮色:“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在都督府的宴会之间,军士们舞起剑来,那矫健刚劲的舞姿,慷慨雄伟的气魄,令诗人为之感奋。<史记·项羽本纪>中项庄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舞剑是为了助兴,增加席间的欢乐气氛。一个“宜”字,传出诗人对剑舞的欣赏。但接着吹奏起胡笳时,那呜呜的声音,使席间短暂的欢乐顿然消失,而充溢着一片悲凉的情调,诗人的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塞上本来就多悲凉之意,与诗人的远戍之苦、迟暮之感,融合在一起,成为心灵上的沉重的负担,诗情在稍稍有了亮色之后,又忽然黯淡起来。这一联在豪壮中寓悲凉,在跌宕起伏中展现出诗人难以平息的滚滚思潮,直至引出最后一联。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这十个字铿锵有声,似乎将愁苦一扫而光,转而感激皇上派遣的深恩,以在边城作将为乐、为荣。实际上这最后一联完全是由上面逼出来的愤激之语,他将对朝廷的满腹牢骚,隐藏在这看似感激而实含怨望的十字之中,像河水决堤似地喷涌而出,表现了思想上的强烈愤慨和深沉的痛苦。清人姚范评论说:“托意深婉。”(<唐宋诗举要>引)这一联的确托意遥深、措语婉曲,可谓“得骚人之绪”,寄寓着诗人悲愤的感慨,它与首联的悲苦的边塞荒寒之景,恰成对照,相得益彰。全诗以景起,以情结,首尾照应,耐人回味。
诗歌在语言上遒健质朴,写景之语,并无华丽之辞,与边塞情调极为相称。遣词用字也十分精当,例如“吹”、“动”、“宜”、“重”这些字,看似一任自然,实际经过认真锤炼,用得恰到好处,对写景、抒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