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姚崇为相

编辑:hongyap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2    阅读:

姚崇为相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姚崇为相,供大家参考!

  李隆基除掉了自己的姑母太平公主后,大权在握,帝位巩固,开始着手建设国家。他在新丰召见了曾在武则天和李旦两朝为相的姚崇。当年,李隆基做太子在与太平公主的较量中,曾与姚崇等密谋并向父亲李旦建议让太平公主离开长安,没想到李旦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太平公主,李隆基羽翼不满,只好以牺牲姚崇为代价,保住了自己,结果李旦宽仁,免姚崇一死,被贬为申州刺史。这次召见姚崇,李隆基确实想让他在这关键时刻,帮助他大治天下。姚崇也猜到了李隆基的想法,因此在去见李隆基前,考虑再三,提前准备了奏折揣在怀中,内容就是任相的十个条件。

  第二天,李隆基召见姚崇,并让姚崇陪同打猎,在边打猎边讨论朝政时,李隆基提出了让他出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兼兵部尚书的职位。这时的姚崇并没有马上下跪谢恩,令李隆基很惊讶,这小子难道说还记前仇吗?上次不牺牲你姚崇,我还能有立足这地吗?这时,姚崇不紧不慢地从怀里掏出了奏折,正式向李隆基提出了十不准的任相条件,其内容是:

  1、实行仁政。自685年以来(也就是武则天时期以来),朝廷以严峻的刑法治理天下,弄得朝臣人人自危。现在我们应该多行一些仁恕之道以安人心,请求陛下实行宽平的仁政。

  2、勿贪边功。朝廷自在青海被吐蕃战败以来,从来没有后悔之意,战争不断,劳民伤财;我请求陛下在三十年内不求边功。姚崇为相

  3、宦官不予干政。自从武则天太后临朝称制以来,往往由宦官代表朝廷发言,由宦官传达诏令,宦官干政现象非常严重;我请求皇上今后不要让宦官参与公事。

  4、国亲不任台省官。自从武氏诸亲窃据显官要职,继之以韦庶人(韦太后)、安乐公主(中宗之女)、太平公主用事,官场秩序混乱,特别是韦后和太平公主干政,以及安乐公主卖官鬻( yù )爵,严重扰乱朝政;我请求皇上以后不准国戚在朝廷要害部门做官,以前巧立名目任命的官吏应一律撤销。

  5、以法治国。近来,亲近佞幸之徒,触犯法律的,都因为皇上的恩宠而免予惩处,让违法者不能得应有的到惩处,希望皇上以后依法办事,该惩罚的决不能迁就照顾。

  6、杜绝租、庸、赋之外的贡送。以前因皇戚贵族向皇帝贡送财物以取媚,朝官和地方官也都效法,并得到皇上封官进爵,此风越燃越烈。臣请求陛下除租、庸、赋之外,一概杜绝贡送。

  7、禁止建造寺观宫殿。这些年来乱造佛寺,诸如武太后造福先寺,中宗造圣善寺,上皇又造金仙、玉真二观等等,耗费民力财力太大,希望皇上以后应该逐渐禁止建造寺观宫殿。

  8、以礼待臣。先朝皇帝轻视大臣,有时横加凌侮,想杀就杀,想骂就骂,不把臣子们当人看,这怎么能调动大臣们的工作积极性呢?我希望陛下以礼待臣,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大臣们各尽其能。

  9、容臣犯颜直谏。前朝大臣直言进谏者,有的就丢了性命,从燕钦融、韦月因直言被害,谏官畏罪不敢谏诤,从而忠臣都感到灰心;我请求皇上,凡是做臣子的,都可以犯颜直谏,无所忌讳。

  10、外戚不得干政。汉朝时吕禄、吕产几乎复灭西汉,窦宪、梁冀又乱了东汉,外戚干政,在我朝更甚。臣请求陛下将此事书之史书,把不许外戚专权作为万代的法准。

  李隆基认真研究了姚崇的十个条件,他心中承认宦官、外戚干政,戏弄朝臣等问题是很严重,确实该改一改了。可不贪边功,怎么能使四夷宾服,扬我国威呢?禁进贡我其不是和财主一样,只能足衣足食,没什么可玩得了吗?有几个条件确实让李隆基心中有些不服气。

  李隆基想是这样想,但他还是最终打消了所有顾虑。目前,国家百废待兴,正需要姚崇这样的人才来辅佐自己,李隆基自己心中也很清楚,姚崇提出的十个条件,其实都是为国家着想,为社稷着想,是非常有道理的。那几个限制我欲望的条款,也只能应允了,毕竟振兴国家是第一位的。

  于是,姚崇第三次任相。姚崇为相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