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心情烦闷的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04    阅读:

诗词赏析参考答案》
心情烦闷的诗 第一篇

山东师大二附中 七 年级 语文 学案 学生姓名: 编制:初一备课组 审定:备课组长

周周练(三)古诗鉴赏专项(教师版)

“舟自横”三字,一说小舟处此清闲之地,闲而无用,表达诗人的不被重用的忧伤情怀;一说小舟处此激流之中,坦荡悠然,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诗歌丰富的精神内涵。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悠闲自得的心境及剔除尘世烦扰而无所奢求的悠闲和宁静。

6.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背景】

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剌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大意】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主题】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悠闲自得的心境及剔除尘世烦扰而无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大意】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主题】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赏析】

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闻”写两人相会的频繁。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练习】

所奢求的悠闲和宁静。

【赏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练习】

1、诗人游滁州西涧所看到的景物有_幽草、山涧、黄鹂、深树、潮水、雨、野渡、舟_________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表现出来的景象。

我单单喜爱这涧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凭潮来潮去。

3、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

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气节。

4、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吧。

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3、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山东师大二附中 七 年级 语文 学案 学生姓名: 编制:初一备课组 审定:备课组长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4、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似乎在催促他赶紧回去吧。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独自向青山深处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

2、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

虽怀才不遇却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3、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 “苍苍” “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9.约客 赵师秀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背景】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大意】

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主题】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赏析】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练习】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背景】

我国初夏季节的江淮流域,每每有一段较长的阴雨天气,时值梅子初熟, 因称梅雨天。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梅雨又称霉雨,因为这雨沾在衣服上, 易生黑霉。这首诗写一个梅雨之夜,约客对棋,而客人却失约时的期待心情。 由于久候无聊,便不自觉地拿起了棋子敲着棋盘,这时,灯芯燃得过久,也恰巧落下。这是动作。而屋外绵绵不绝的雨声、蛙声和屋内断断续续的敲棋声又互相应和。这是音响。在这动作与音响之中,主人寂寞的心情便准确地透露了出来。

黄梅成熟的时节,不仅雨量偏多,而且又阴晴不定。古代诗人很敏感地察 觉到了这一点,就各随自已的生活实际写了出来,对景抒情,如曾纡《三衢道 中》云:“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 五声。”戴复古《夏日》云:“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 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而此诗则写“黄梅时节家家雨”,写晴,写雨, 写半阴半晴,都有其独特的意趣。

赵师秀(1170——1219),宋代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已佚。仅有《清苑斋集》传世。 【大意】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赏析】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

山东师大二附中 七 年级 语文 学案 学生姓名: 编制:初一备课组 审定:备课组长

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主题】

《约客》这首诗究竟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呢?且看——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子,静静等候„„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呢?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没有什么焦躁和烦闷的情绪,而更可能是一种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也许曾有那么一会儿焦躁过(这种焦躁情绪怎么会持续到“过夜半”呢?),但现在,诗人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也许诗人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中。应该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享受到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 【练习】{心情烦闷的诗}

10.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2、“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随便拿起一枚棋子,随意地敲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直把灯花震落下来。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 3、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4、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背景】{心情烦闷的诗}

以诗论诗,最常见的形式是论诗绝句,它每首可谈一个问题;把许多首连缀成组诗,又可以出现较完整的艺术见解。以七绝组诗论诗,始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后仿效者历代皆有,而传诵最广的却要算是赵翼《论诗》组诗中的这首绝句了。

赵翼的诗风比较清新、明畅,他的不少诗如同说话,浅浅道出,却又蕴含哲理。这首《论诗》语言浅近、清新、流畅,寓真知灼见于明白如话的诗句之中,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堪称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大意】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主题】

此诗是以议论为诗的一个实例,意思是说, 各个历史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杰出的诗人,并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诗篇。 【赏析】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意思很明显,就是肯定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的天才诗人,以切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富有创造性的诗篇,领导着当代的诗坛,开一代新的诗风。事实也正是如此,李杜之后,中晚唐的众多著名诗人,北宋的苏轼,南宋的陆游,金元之间的元好问等,他们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了独具风格的诗歌流派,成为“领风骚”的时代“才人”。这两句,作者能从文学发展上认识问题,体现了作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而且诗中所反映的诗歌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每个诗人都应该有自己新的发现和创造的文学主张也是非常正确的,富于启发性 【练习】

1、赏析赵翼的《论诗》并答题。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①诗中的“李杜”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风骚”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就诗的主题看,此诗表现了作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诗》(赵翼)写出了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必然一代胜过一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李白与杜甫 风骚:是《诗经》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这里泛指有时代特色的诗歌创作。②主张推陈出新,反对模拟古人,认为各个历史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杰出的诗人,并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诗篇。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
心情烦闷的诗 第二篇

1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1·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2·烟:此指云雾。3·窥:从缝隙中看。 4·檐:房檐。 赏析一: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赏析二: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居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2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心情烦闷的诗}

【注解】: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2、长啸:长声呼啸。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评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3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4)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心情烦闷的诗}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4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

何人不起故园情。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5、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简析】:

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6、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解】: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韵译】: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评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

{心情烦闷的诗}

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7《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注解】: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3、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韵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8 送灵澈上人——[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灵澈上人:灵澈,当时著名的诗僧。上人,和尚的尊称。苍苍:青色。杳杳:深远。

钟声晚:古代寺院晨昏鸣钟。

荷笠带夕阳:笠,斗笠,用竹篾等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荷笠,把斗笠挂在背上。整句的意思是他背上的斗笠还带着夕阳。

【古诗今译】

在苍翠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深远的晚钟声。他背着斗笠披着晚霞,独自一人向远方的青山归去。

【赏析】{心情烦闷的诗}

刘长卿 (709~780) , 字文房, 今河北省河间县人, 唐开元进士。肃宗时曾任监察御史等职, 曾被陷入狱, 后贬南巴尉, 调任睦州司马, 官终至随州刺史。他的诗多有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战争离乱之作。以五言著称,作品有《刘随州集》。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作品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是宦途失意之人,一个是云游寄宿之归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身在他乡及不遇之体验,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共怀淡泊的胸襟和境界。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写的是诗人所想。幽深的远山,苍苍山林中灵澈上人归宿的去处——竹林寺,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晚钟声,告诉人们此刻已是黄昏,那袅袅的钟声仿佛是在催促灵澈归山。这两句是写诗人的想象,是虚写。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二句写的是灵澈在夕阳晚照中辞别诗人归去的情景。灵澈背着斗笠,沐浴着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深处走去,越来越深,越来越

远。“青山”即照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竹林寺在山林深处。“独归远”再现了诗人伫立目送的情态,依依不舍,别情甚深。

以上两句写的是是人眼前的所见所感,是实写。

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上人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适淡泊的意境,看不出失意和伤感。 画面的创建独到别致。作品展示给读者的幽远精美的画面描绘不同于一般作品,诗人首先从听觉着墨,随即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远山深处,苍翠竹林之间,古刹钟声“杳杳“传来。接下来以实写眼前的所见所感表达诗人与游僧纯真的思想感情,一个游方在外的高僧,身背着斗笠,沐浴着夕阳,一个人独自向幽远的青山深处归去,那画外之诗人独立于斜阳之中,一直目送友人到“青山独归远”

{心情烦闷的诗}

9《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同学们,赵师秀是南宋诗人。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已佚。仅有《清苑斋集》传世

诗歌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黄梅时节家家听到雨声滴答,

“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草池塘处处是鼓噪的青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朋友有约不来已经过半夜了,

“闲敲棋子落灯花”:我闲坐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

古诗今译: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烛芯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截„„

4、分析评赏诗文。

1、重点释义和分析“落灯花”的情景,解决诗文最大理解障碍。

2、提问:前二句交待当时的环境和时令,它的具体字词表现有哪些?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3、问题: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有谁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觉得作者的心情在漫长的等待中有着怎样的变化?“闲敲棋子”时诗人沉静在一个怎样的心境之中?

回答: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

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没有什么焦躁和烦闷的情绪,而更可能是一种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也许曾有那么一会儿焦躁过(这种焦躁情绪怎么会持续到“过夜半”呢?),但现在,诗人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也许诗人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中。应该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享受到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

4、诗歌的总体评述: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10 论诗 赵翼

赵翼,字云崧,一字耕耘。号瓯北。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人。

李 杜 诗 篇 万 口 传,至 今 已 觉 不 新 鲜。

江 山 代 有 才 人 出,各 领 风 骚 数 百 年。

江山:大地,引申为社会。

才人:有才能的人,这里指杰出的诗人。

领:占领,这里是有影响的意思。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赏析: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世世代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在几百年间,他们各自领导诗坛,开一代诗风,

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译文。李白杜甫的诗篇经万口流传,到了今天我们已觉不新鲜。江山代代都有天才人物涌出,各自统领文坛风骚有数百年。

《五言诗欣赏举例二》
心情烦闷的诗 第三篇

五言诗欣赏举例二

关于诗的形象思维 关于什么形象思维,我们还是先看两首 诗。 例一:虞世南《咏蝉》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人写蝉饮清露,在高树上叫,所以声 音传得很远。诗人的思想没有说出来,只是 从咏蝉中透露了出来。“居高”的“高”有两 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跟“饮清露”联系,一 方面跟“疏桐”联系。桐树很挺拔,蝉往往 趴伏于高枝上鸣叫,这是说蝉所立之处是高 的;而且古代还有凤非梧桐不栖的说法,可 见,桐又是高洁的,再加上露水是清的,这 又是在说蝉的品格高。 诗人表面上在说蝉,实际上是在说人事。 地位高,品格也高,他的声音的影响才会大。 品格不高,即使地位再高也不行。这一层意 思诗人没有说破,而是通过蝉的形象来表达 的,这就叫形象思维。也就说,诗人的思想 感情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形象来表达的。虞世 南通过自己多年的生活体验,产生了一种“居 高声自远”的观点,当这种思想观念还没同 蝉结合的时候,这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 假如他写一篇居高声自远论,把这种观点阐 述出来,这属于逻辑思维的范畴。现在他把 这种逻辑思维同咏蝉结合起来,借蝉来

表达这就成为形象思维。因为这时居高声远 的思想已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形可 睹、有声可闻的具体形象——蝉了。

例二: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是一幅极其动人的山水画。明月静静 的照在松林之中,给空山涂上了一层洁白的 颜色;清澈的泉水在空山中潺潺的流动着。 竹林里起了一阵喧闹,那时浣纱的姑娘归家 去了;水中的莲叶浮漾开来,那是渔船顺流 而下了。这幅画色彩素雅,动静结合,令人 陶醉。

这首诗的形象同《狱中咏蝉》完全不同, 作者用丹青手法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如此美妙的境界,谁不向往呢?诗人就是通 过描写这种优美的山水境界,来表达归隐山 林的心情。这也是一种形象思维。

这好比是拍艺术照片,不能看到什么就 拍什么,要有选择的拍,还要注意光线、角 度、距离等,这就是从景物中发现艺术美, 这就形成了形象思维。

谈到这里,就很自然的牵涉到了大家都 很熟悉但在写作中又很难把握的问题——情 景交融。前面我们列举的这两首诗都是情和 景水乳交融的名篇。

情和景是诗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缺一 不可。

在诗的概念里,景是一个具体的形象, 在没有经过艺术加工以前,它仅是一个具体

的物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大自然的赐予, 是不具备人类的感情色彩的。所以我们可以 称它为“具象”。这个具象可以是山水等自然 景物,也可以是花鸟等有生命的动物,可以 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如凤凰)。它本来跟 诗是没有联系的。但一经进入诗人的视野, 就被涂抹上一层感情色彩,就会升华为一种 带有某种附加意义的形象,由于这种附加意 义不是具象本身所固有的,而是诗人头脑中 幻化出来的,是诗人意念中的东西,所以我 们称之为“意象”。这种意象才是诗的基本单 位——情景交融中的“景”。

景中含情或情中含景,诗的意象就会自 然的呈现出来。如果情和景的关系处理得很 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水平,那么,诗的意 象就构成并升华为意境。意境乃是诗的极致。

(板书) 情景交融 具象————意象————意境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情景交融呢? 情景交融不仅有“景”的问题,还有“情” 的问题。

诗歌是抒情的。在诗中,情是第一位的, 但自然的情感并不是诗。这就是说,自然的 情感要经过二度转换才能成为诗。

(板书) (情景交融)————情感的二度转换 第一度转换:将自然之情转换成诗意情 感

志————————诗情

《诗序》中说:“诗言志,歌咏言”,这是 中国古已有之的诗学纲领。“志”是什么? “志”乃“士”之“心”,“士心” 说白了就是男人的情感——意念。但“诗言 志”并不等于说“志”就是“诗”,同理,“歌 咏言”并不等于“言”就是“歌”。

由此可知,“诗言志”之“志”是一种自 然的情感,是诗的“源材料”,在没有经过审 美化的处理以前,还不是诗,仅仅是一种客 观的存在。例如:儿童为一件小事而嚎啕大 哭,热恋者把情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而欢欣 欲狂,这都是情感,都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情 感能量,但这并不是诗意的情感。“发泄情感 的规律是自身的规律而不是艺术的规律。”也 就是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不是经过艺术 处理的情感表现,是没有经过审美处理的 “意”——志,所以它不是诗情。

怎么样才能把这种自然的、原始的情感 转化成活色生香、深刻有致的诗意的情感 呢?也就是说如何完成对自然情感的审美过 滤呢?

前人为我们提供的方法是:思(凝思、 精思、沉思)

清朝一位诗评家说:“先以用心为主,遇 一事,见一物,即能沉思..独往,冥然终日, 出手自然不平。”

感情冲动之时,虽然有“意”,并不宜作 诗,因为这种“意”不是诗意,必须让这种 情感“冷却”下来,在思中反观自己经历过 的这种情感,使情感净化、升华,这样才能 转化成第二度情感——诗意情感。

(例:失去亲人时的情感。) 第二度转换:对诗意情感进行对象化处理

这也就是把情与景结合的过程。 大家知道,情是虚幻的,只是存留在诗 人心中的一种冲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 须借助于“景”化无形为有形,诗人独特的、 细微的情感才能形象地展示出来。“诗者情 也,情无形不显。”(郑燮)于是,找一个具 体的“物”——景,把诗情放进去,让二者巧 妙地结合起来,再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就成了诗。

例一:骆宾王《在狱咏蝉》 霜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诗人以蝉自喻——在狱中无翅难飞,有 口难辩,有冤难伸。名为咏蝉,实为自表心 迹。句句咏蝉,也句句自表。

例二: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湖 的浩渺无边,正含有诗人漂泊无依的感情在 内。“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投老无 归的感情,也含有湖上的景物在内。诗人所 述的情是孤苦的,而所写的景是壮阔的,从 景中可以看出诗人处境虽孤苦,但意志却不 消沉。这也正符合诗人积极用世的性格。

当然,要做好“对象化处理”还需要学 会运用两种艺术:一种是以景定情,一种是 以情化景。

《形容心情烦躁的诗句》
心情烦闷的诗 第四篇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形容心情烦躁的诗句。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形容心情烦躁的诗句。夕阳何事近傍晚,不道人世犹有未招魂。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