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关于地质灾害知识竞赛试题

编辑:hongyap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9    阅读:

 关于地质灾害知识竞赛试题

  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地质灾害知识竞赛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入大写字母A、B、C、D)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是诱发崩塌产生的主要因素的是( )

  A、采矿 B、工程开挖边坡和强烈振动 C、暴雨 D、太阳暴晒

  2、因灾害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属于( )地质灾害。

  A、特大型 B、大 型 C、中 型 D、小 型

  3、下列哪一灾情情况属于中型地质灾害( )

  A、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1000人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0.5~1亿

  B、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

  C、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以上

  D、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500人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5000万元

  4、下列哪种地质灾害不是贵州省常见的地质灾害( )

  A、滑坡 B、地面沉降 C、崩塌 D、泥石流

  5、下列哪一种不是泥石流活动的特点( )

  A、高速 B、周期复活 C、缓慢 D、突发关于地质灾害知识竞赛试题

  6、下列哪种因素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在地质灾害的首要因素( )

  A、降雨 B、爆破振动 C、开挖切坡 D、堆渣弃土

  7、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方针是( )

  A、谁引发、谁治理 B、指导与管理相结合

  C、法制建设与行政管理相配套 D、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8、下列哪种现象不是崩塌产生的前兆( )

  A、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

  B、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

  C、主河流水位上涨

  D、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

  9、下列哪种不是泥石流产生的3个必备条件之一( )

  A、乱砍滥伐

  B、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便于集水、集物

  C、大暴雨或充足的水源

  D、丰富的松散物质

  10、下列哪种不是诱发地面塌陷产生的直接原因( )

  A、采矿形成采空区 B、抽水 C、近河岸、湖岸水体掏蚀 D、乱砍滥伐

  (二)多项选择题

  1、滑坡产生的识别特征有( )

  A、圈椅状地形 B、岩、土体扰动松脱 C、坡脚成排水流溢出 D、坡脚被挤出或凸起

  2、诱发滑坡产生的因素是( )

  A、暴雨 B、开挖坡脚 C、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D、地表水、河流的冲刷、浸泡

  3、滑坡裂缝的简易监测方法应包括( )

  A、埋桩法 B、上漆法 C、贴片法 D、埋钉法

  4、哪些因素会诱发泥石流( )

  A、不合理开挖 B、滥砍乱垦 C、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 D、放炮振动

  5、地面塌陷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

  A、堵填法 B、灌注法 C、控制抽排水强度法 D、截引地表水

  6、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

  A、林业、农业措施 B、排导工程 C、拦挡工程 D、控制抽排水

  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当具备下列哪些条件,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 )

  A、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B、有一定数量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

  C、有相应的技术装备

  D、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以及人和的条件

  8、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B、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C、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以及其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D、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以及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等应急行动方案

  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具体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

  B、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范围

  C、重点防护期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D、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10、下列哪些是滑坡、崩塌应急抢险处置措施( )

  A、及时封堵裂缝、裂隙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渗入

  B、在滑坡、崩塌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

  C、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

  D、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崩塌的下滑力

  11、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应及时采取下列哪些必要的避灾措施( )

  A、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

  B、立即派人将灾情向政府报告

  C、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人员

  D、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等灾害发生的危险

  12、发现灾害前兆时,躲避地质灾害应做好下列哪些方面的准备( )

  A、选定临时避灾场地

  B、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C、落实公布责任人

  D、做好必备的物资储备

  13、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由下列哪几个方面组成( )

  A、县、乡、村三级网络 B、群测群防点 C、信息传输渠道 D、必要的管理制度

  14、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有哪些要求( )

  A、明确组织指挥机构和抢险救灾队伍

  B、摸清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划分易发区和危险区,逐一列出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

  C、制定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应急措施以及其监测、临灾抢险救灾措施

  D、明确标注村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

  15、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有哪些( )

  A、沟内有异常轰鸣声 B、主河流水上涨 C、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D、动物异常

  16、在选择新址时,为了避免人为工程活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需要作下列哪些工作( )

  A、了解修路、采矿等在沟谷中弃渣

  B、了解斜坡后缘堆载或前缘开挖切脚

  C、了解农业灌溉、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漏水、废水排放等

  D、了解沟谷和斜坡随意堆弃渣土和垃圾

  17、崩塌发生在危岩体或危险土体区,通常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关于地质灾害知识竞赛试题

  A、坡度大于45°,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B、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垂直或平行斜坡方向的陡裂缝十分发育,裂隙、裂缝即将贯通

  C、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

  D、崩塌发育

  18、古(老)滑坡识别标志有哪些( )

  A、圈椅状地形、“大肚子”斜坡

  B、大块孤石堆积或大段孤立岩体掩覆在新地层上

  C、古墓或古建筑变形

  D、斜坡前部地下水呈线状出露、古树被掩埋

  19、村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有( )

  A、根据隐患点具体情况安排、管理各隐患点的监测人员

  B、落实临灾避灾场地和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准备预警器具、填写避灾明白卡并发放

  C、按要求做好隐患点的监测、记录和资料上报

  D、按照上级命令及时组织群众疏散避灾

  20、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

  A、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B、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C、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D、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防治措施

  三、判断题(在正确的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在工程选址中,应尽量避开已有或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 )

  2、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避免因开挖、弃土、排水而诱发崩塌、滑坡。( )

  3、当发现斜坡开裂进入加速变形阶段或接到临滑警报后,应组织危险区居民及财产疏散搬迁、划定警戒区、制定警报信号和设专人值班。( )

  4、崩塌发生的前兆有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等。( )

  5、滑坡发生的前兆是后缘出现裂缝,前缘出现鼓丘,泉水突然消失,有轰鸣声等,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是识别滑坡的重要特征。( )

  6、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

  7、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特征是:井、泉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水色浑浊、翻砂、冒气;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下沉或鼓起现象;( )

  8、躲避泥石流逃生时不要顺着沟谷向上游或下游跑,应向沟谷两侧山坡跑,不要停留在看不到上游的凹坡处。( )

  9、滑坡多发生在残坡积粘性土覆盖层较厚的斜坡地带、软质岩层分布区和基岩顺层斜坡地带。( )

  10、按诱发因素划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 )

  11、新选场址首先应选在常年水位以上一定高度的平缓平地。( )

  12、分布在平缓的地带的土体稳定性较好,不会产生严重的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 )

  13、在斜坡地带修建房屋时,一般选在反向斜坡的坡上、坡下。( )

  14、降雨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首要因素。( )

  15、乱挖乱填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

  16、人为改变河道路径不会引发山洪与泥石流地质灾害。( )

  17、随意兴建池塘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

  18、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

  19、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

  20、在古、老滑坡体上修建房屋、筑路、场地整平、挖沙采石和取土等活动,可以开挖滑坡体坡脚。( )

  21、工程开挖切坡后,无须对边坡进行支挡。( )

  22、破坏和盗窃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是违法犯罪行为。( )

  23、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当地主管部门应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制定专门的防灾预案。( )

  24、地质灾害发生前,应预先在危险区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 )

  25、避灾撤离路线、预警信号,是在地质灾害发生后选定和设定的。( )

  26、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要事先落实并公布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总负责人。( )

  27、暴雨期间,夜晚可以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或高危险区留宿。( )

  28、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讯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时,就不用将灾情向政府报告。( )

  29、地质灾害发生后,就可以取消危险区警戒线,并允许人员进入。( )

  30、地质灾害发生后,应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等灾害发生的危险。( )

  31、灾害发生后,就不用再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地质灾害。( )

  32、灾害发生后,应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员。( )

  33、当滑坡、崩塌体尚未稳定,或者后山斜坡仍存在滑坡、崩塌危险时,可以视情况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 )

  34、滑坡后缘或中部出现裂缝时,应及时进行回填或封堵处理,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渗入。( )

  35、斜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可以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的滑动。( )

  36、滑坡仍在变形滑动时,可以在滑坡后缘拆除房屋、清除部分土石,以减轻滑坡的下滑力,提高整体稳定性。( )

  37、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都有权检举和控告。( )

  38、修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不用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

  39、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不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

  40、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监测。( )

  41、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 )

  42、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可以从事爆破、削坡以及其他工程建设活动。( )

  4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可以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 )

  44、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的或经验收不合格者,主体工程也可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45、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弄虚作假或者故意隐瞒地质灾害真实情况的,并构成违法犯罪行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46、未按照规定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生产、施工或者使用,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47、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属于大型地质灾害。( )

  48、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

  49、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损失的地区。( )

  50、地面塌陷按其成因可分为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而后者分布广、数量多、频率高,诱发因素多,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特点。(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