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题复习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1    阅读: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题复习(一)
2014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训练

生物呼吸作用练习

1.(2012·江苏,23)(多选)右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和3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2、图中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箭头表示的是O2

进出细胞的过程 B.B.e、f箭头表示的是CO2

进出细胞的过程

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

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

D.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3、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A中合成ATP的部分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B.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 D.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

4.下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

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

D.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物质代谢简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1)①是在 上进行的,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题复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④、⑤表示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外部条件主要有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写代号)。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题复习】

(4)①产生的ATP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 ;③、④、⑤中产生的ATP作用是

6 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植物由光照下突然置于黑暗中,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________,C5的含量将________。

(2)乙图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________中。

(3)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________,甲、乙两图中不同数字代表同一物质的标号是________。

(4)根据上图写出根吸收无机盐离子所需能量的来源过程:光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能量。 7.请根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中时,②③④⑥过程都会发生

B.晴朗夏天的上午10点左右,北方植物的叶肉细胞中①多于⑥ C.晴朗夏天的中午,③④将减弱

D.进行②和③时,物质从产生部位到利用部位都将穿过4层磷脂分子 曲线图

1、(2012·山东理综,2)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密闭装置),绘出图甲、乙和丙,图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并不相等的点是( )。A.A B.B C.C D.D

3、(2012·南京四中月考,11)若图甲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二氧化碳的变化,而图乙表示棚内植株在B点时,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与消耗的氧气总量之比(体积比),其中正确的是( )。

2、综合图形分析

1.如上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可代表 ,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 结合,生成大量

的 。 (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

则甲图中的d所代表的物质应是 。

(3)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 ,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

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 、 。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此时乙图中N点向 (左、右)移动。

(5)在图乙P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 。A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甲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 ;D点时发生(字母表示) 2. 请据图回答:

(1)图2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基本一致”)。

(2)对绿色植物的叶片来说,光照强度大于图1中b点时,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 (3)若图1表示某植物在最适温度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将温度调到 30℃ ,图1中b点将向

(4)丁图表示在密闭装置中测得的CO2变化量,在15℃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的 倍。若给该植物浇灌H218O,一段时间后,收集该植物周围的空气,发现其中有H218O,请用图解简要说明该过程。 3、下列表示的是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 a、b、c代表细胞器) (1)细胞器a为_______。

(2)图甲显示,在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活动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阶段。 (3)图中物质④是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进入c中分解。 (4)图中⑤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5)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

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据此回答: ① 在15℃、1千勒司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光合作用吸收CO2_______ml。

② 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4千勒司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_________克。 (6)从图中可发现,影响A点和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

1、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E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结构是________。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内种植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 。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自变量可以是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2、将8株20个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盆栽天竺葵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CO2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自变量是________。该课题下实验前后CO2含量的变化值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6、8实验中,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突然将第3组中的光照强度改为3 000 lx(其他条件不变),则该植物叶绿体中ATP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C5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

(4)该植物在30 ℃、1 000 lx情况下,光合作用每小时实际消耗的CO2量为________单位。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题复习(二)
201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专题

专题三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专题

高三 浆水中学 主编:董书海

呼吸作用专题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题复习】

(1)根据反应物、产物来判断:如果要消耗氧气,则一定是有氧呼吸;如果产物有水,则一定是有氧呼吸;如果产物中有酒精或乳酸,则为无氧呼吸;但要注意,产物中如果有二氧化碳,要分情况讨论。

(2)根据反应中的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判断:不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只进行无氧呼吸;酒精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量,只进行无氧呼吸;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多余的二氧化碳来自于无氧呼吸;酒精量小于二氧化碳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多余的二氧化碳来自于有氧呼吸。

(3)根据反应场所来判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

(4)若某生物没有O2的消耗和CO2的产生,则该生物只进行乳酸发酵或者已死亡。 对位训练:

1. 某同学对细胞内的葡萄糖、脂肪、ATP进行了如下总结,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B ) A.葡萄糖是生命的燃料

B.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葡萄糖的多

C.脂肪的氧化分解能生成ATP,脂肪的合成需消耗ATP

D.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细胞内ATP和ADP之间的转化很迅速

2. (2013新课标卷II)下列与各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 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 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 破伤风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 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

3. 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4、土豆在空气中贮藏了1周,然后在纯氮气中贮藏1周,最后又置于空气中贮藏。在实验中测定了释放的CO2,下图显示了实验结果。在第三周中多产生和释放的CO2可能来源于( C )

A.乙醇 B.乙醛 C.乳酸 D.丙酮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1. 温度

(1)曲线模型:如右图。

(2)模型解读:温度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 呼吸速率。

①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

②超过最适温度时,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抑制。 ③低于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抑制。 (3)应用:①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

②温室栽培中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温度),以减少夜间呼吸消耗有机物。

2. O2浓度

(1)曲线模型:如右图。 (2)模型解读

①O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

②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③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3)应用:贮藏水果、蔬菜、种子时,降低O2浓度,以减少有机物消耗,但不能无O2,否则产生酒精过多,导致腐烂。 3. 含水量

(1)曲线模型:如右图。

(2)模型解读: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当含水量过多时,呼吸速率减慢,甚至死亡。 (3)应用:作物栽培中,合理灌溉。 4. CO2浓度

(1)曲线模型:如右图。

(2)模型解读: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对细胞呼吸具有抑制作用。 (3)应用:在蔬菜、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或充入N2)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题复习】

易错警示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6点应用举例

(1)“创可贴”包扎伤口,为伤口创造疏松透气的环境,从而防止厌氧菌繁殖。(2)工业发酵罐酿酒,先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密封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3)稻田需要定期排水,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毒害细胞。(4)作物栽培需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保证能量供应,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5)粮食种子保存:零上低温、低氧、干燥;果蔬贮藏:零上低温、低氧、中等湿度。(6)提倡慢跑,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对位训练:1、(2013山东卷)(10分)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 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 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 。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吸收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

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 、 。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答案】(1) 自由扩散 自由水 (2)赤霉素(GA) 生长素(IAA) 抑制 (3)6:1 (4)升高(或增加) 升高(或增加) 增加CO2浓度 光合作用 专题

1

2.在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中标出各元素的来源和去路

3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两种重要物质:[H]和ATP,[H]既可作还原剂又可提供能量;暗反应为光反应也提供两种物质:ADP和Pi,注意产生位置和移动方向。

2.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所以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生命活动也就不能持续进行。

3.色素只存在于光反应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但光反应和暗反应都需要酶参与,所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两个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但暗反应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多。

4.若同一植物处于两种不同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

甲:一直光照10分钟;乙:光照5秒,黑暗5秒,持续20分钟,则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甲<乙(暗反应时间长)。

5.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其他生命活动所需ATP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6.CO2中C进入C3但不进入C5,最后进入(CH2O),C5中C不进入(CH2O),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

对位训练:2.(2011·新课标全国卷,29)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__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__(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的ATP和[H]少【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题复习】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单因子因素 (1)光照强度

①原理分析: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原理是通过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ATP和[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阶段。 ②图像分析:A点时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但是仍然小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时代谢特点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BC段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限制C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有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等。

③应用分析:欲使植物正常生长,则必须使光照强度大于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3)CO2浓度

①原理分析: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原理是通过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生成。 ②图像分析:图1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的

CO2【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题复习】

浓度,即

CO2

补偿点,而图2中的A′点表示进行光

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两图中的B和B′点都表示CO2饱和点,两图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大。

③应用分析:大气中的CO2浓度处于OA′段时,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和增施农家肥等措施增加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4)温度

①原理分析:是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②图像分析:低温导致酶的活性降低,引起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升高进而引起光合速率也增强;温度过高会引起酶活性降低,植物光合速率降低。

③应用分析:温室中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晚上适当降低温室的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保证植物有机物积累。 (5)必需矿质元素

①图像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②应用分析:在农业生产上,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增施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2.多因子因素

(1)曲线分析: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其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图示中的其他因子的方法。

(2)应用: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充入适量的CO2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温度适宜时,要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以提高光合速率。

易错警示 光合作用影响因素中的2个易忽略点

(1)易忽略温度改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改变时,不管是光反应还是暗反应均会 受影响,但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 多。 (2)易忽略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O2浓度很低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当CO2浓度大于某值时,光合作用才能进行。对于植物来说,也存在CO2的补偿点和饱和点,CO2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到光合作用。

对位训练:(2010·山东青岛调研)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 h测定,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则以下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

①c、e两点的光合速率为零

②c、d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③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④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 A.1种说法正确 B.2种说法正确 C.3种说法正确 D.4种说法正确

1、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叶肉细胞在温室中、一定的光照强度(N点后停止光照)条件下,O点开始提供14C标记的质量分数为0.03%的CO2,叶肉细胞内C3和C5中14C含量相对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1)图中表示用14C标记C5含量相对值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字母)。

(2)a曲线在P至N时间段内14C含量相对值稳定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点后,b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CO2固定的速率等于C3被还原的速率 停止光照后,ATP和[H]不能合

成、C3不能被还原形成C5,C5和CO2还能形成C3 2、(2010·广东卷,29)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请回答:

(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更高。

(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 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_________。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试管苗的光合速率________。

答案: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CO2浓度过高使细胞呼吸减弱 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CO2 提高 3、(2013广西高考)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 ,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 ,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的。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 (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 (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

【答案】 (1)固定的CO2总量 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量 释放CO2 自由扩散 (2)A B 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增强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