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2    阅读: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小学四年级上册湘教版科学试题(含答案)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六大器官构成。

2、资料卡一般由主题、出处、搜集时间、搜集人 和 内容摘要 五部分组成。 3、根分为 直根和 须根两种。

4、根系具有 吸收水分 和 固定植物 的作用。 5、 茎 是植物的生命运输线。

6、我们把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养料和氧气的过程称为 光合作用 。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水;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发现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8、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空气中去的过程叫 蒸腾作用 。 9、仙人掌的针状叶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动物

1、描述动物的特征可以从 运动方式、生活习性、身体结构、食性 及 繁殖方式 等方面去描述。 2、动物按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和 腐食动物。

3、鱼身体外表的主要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头部有鳃,体表有鳞,鳞片表面有黏液,身体两侧有侧线,背、胸、腹、尾等处还有鳍。鱼的这些特点都与其在水中生活有关。鳃可以帮助呼吸,鳞可以保护身体,鳍可以帮助游动。

4、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 哺乳动物。鲸、蝙蝠、海豚、鸭嘴兽等都是哺乳动物。

5、不同种类飞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别的: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蜓的翅膀膜质,蝙蝠的翅膀是皮质的。

6、羽毛是鸟类特有的,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 毛状羽三种。

7、鸟适合飞翔的特点有:羽毛轻,骨骼中空,身体呈流线型,龙骨突发达等。 8、我国的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有: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大熊猫等。

9、珍稀动物减少或灭绝的原因主要有:栖息地被破坏,食物的匮乏,人为的捕杀等。可以采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法保护这些珍稀动物。

第三单元 声音

1、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4、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是利用固体传声的原理制成的。 5、使声音变大的方法有:提高音量,借助传声物体(如话筒、喇叭等),缩短声源与耳朵间的距离。 6、噪音指令人心烦的声音。包括:过大的声音,杂乱的声音,让人不舒服的声音„„„

7、噪音给人带来的危害有⑴会使人的听力受损,⑵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⑶影响人的神经系统,⑷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8、减少噪音的办法有:⑴从噪音的产生、噪音的传播、噪音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防治,⑵加强宣传,杜绝噪音源,⑶利用法律武器,控制噪音源。

第四单元 信息的传递

1、信息是指人们与外界沟通时自己所感知的某种事物的样子。

2、五次信息革命分别是: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的迅速推广。

3、利用标志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标志具有:会意、醒目、美观、简洁等特点。 4、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1876年,贝尔获得电话发明的专利权。

5、发电报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

6、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间隔时间组成。“• ” 读做“滴” ;“—” 读做“哒”。 7、发收电报要经过“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的过程。 8、现代数字通讯是用电路的接通(1)和断开(0)来传递信息的。 9、信息在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有:(1)导致了学习和工作方式的改变(2)娱乐方式的改变(3)网上购物(4)远程控制(5)方便了查询。

10、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传输速度快,传播容量大,传播距离远,保密性强,功能多等。 11、使用互联网时注意:(1)合理控制使用时间,(2)控制使用范围,(3)提高警惕,(4)不要随意去网吧。

12、为什么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改变了我们的娱乐方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五单元 水的变化

1、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升高。其原因是水变成水蒸气跑掉的过程中要吸热。 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3、加快蒸发的方法:(1)提高温度(2)提高风速(3)扩大蒸发面积。 4、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

5、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可以变成小水珠,当这些小水珠飘散在高空中就是云,低空的则是雾,附着在物体上的则是露。

6、冰是固体状态的水。它是水遇冷到0℃以下变成的。水——→冰

7、用冰盐混合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所以实验室可以用冰盐混合的方法来造冰。 8、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而结成的小冰晶。

9、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固态的是冰,液态的是水,气态的是冰。

第六单元 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

1、搜集信息的方法有: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获取第一手资料,借助电脑、书籍等获取第二手资料。

2、通过搜集资料,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3、搜集关于恐龙资料的步骤是:提出问题——搜集研究——整理记录——展示交流。

重点实验

1、凝结实验

方法:①取用2个烧杯,在一个烧杯里倒入适量热水,另一个烧杯里倒入等量冷水。②分别将2个冷玻璃片盖在2个烧杯上,观察玻璃片底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盖在盛热水的烧杯的玻璃片底部出现了小水珠。 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小水珠。 2、造“雾”实验

方法:往大口杯里倒入大半杯温水,将冰块放入塑料袋,然后伸入杯口,接近水面。观察杯口处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在杯口会看见许多白色的“烟雾”出现。

结论: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形成的。 3、造冰实验

方法:①在杯内放入冰块,②在冰上加入食盐,③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插入冰、盐混合物中,当试管里出现冰时测量试管里的温度。

现象:在冰里加入食盐后冰盐混合物的温度会大大降低,此时会出现冰。 结论:利用冰盐混合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实现结冰。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天气

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 )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 B.降雨量 C.气温 D.风向 E.风速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

A.晴天 B.多云天 C.雨天 D.阴天

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 )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 B.雪 C.冰雹 D.雾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白云

二、填空题

1.( )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 )和( )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 )来测量。

4.“( )”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有了( ),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 )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 )。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 )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 )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 )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 )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 )。( )通常是灰色的。( )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 )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 )

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 )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 ),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14.纤细的云状云是( )。( )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 )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三、填表题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四、判断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

2.云在天空中是不会变化的。( )

3.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

4.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

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分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

7.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31个等级。( )

8.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

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有大量的观测数据。( )

10.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

五、看图回答问题

1.在下图中标注出风向。

2.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观察下图并标注天气状况。

( ) ( ) ( )

第二单元 溶解

一、单项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 )的温度最高,( )次之,( )的温度最低。

A.焰心 B.内焰 C.中焰 D .外焰

2.( )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 )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的、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3.( )一般指的是地下水。地表深层的水流经岩石时,

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

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 )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 )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 B.纯净水 C.矿泉水 D.生态水

二、多项选择题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 )等因素有关。

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 B.时间的长短

C.水的温度 D.是否被搅动

三、填空题

1.( )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 )的过程。

3.( )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 )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四、判断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也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

8.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

9.我们也可以用嘴灭火。( )

10.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

11.如果把海水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可达3.7×10亿吨。( )

12.许多家庭和学校用来供暖的能源都是来自石油的。我们用的能源越少,我们用的石油就越少,这样的溢油事件就会越少。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2.观察酒精灯的构造,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六、实验探究题

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那么,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小组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第三单元 声音

一、单项选择题

音叉上有( )和( ),( )代表的是音调,( )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A.字母 B.音符 C.拼音 D.数字

二、多项选择题

人的耳朵是由( )构成的,( )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耳垂

三、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物体以( )的形式传播,当(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 )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 )物体。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 )的单位是分贝(dB)。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 )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7.(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把玻璃罩里的( )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8.在月球上,由于没有(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9.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 ),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10.(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11.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题。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 ),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12.鼓膜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保护:( )。

四、连线题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 声音就越弱

震动幅度越小 声音就越强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振动的频率越快 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 声音就越高

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越长 音高越高

越短 音高越低

五、判断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

2.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

3.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

4.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 )

5.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不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听力下降。所以,我们可以尽情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如“随身听”、MP3、MP4等)( )

六、看图回答问题【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1.观察耳的结构,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2.观察呼吸系统剖面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三)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六大器官构成。

2、资料卡一般由主题、出处、搜集时间、搜集人 和 内容摘要 五部分组成。 3、根分为 直根和 须根两种。

4、根系具有 吸收水分 和 固定植物 的作用。 5、 茎 是植物的生命运输线。

6、我们把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养料和氧气的过程称为 光合作用 。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水;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发现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8、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空气中去的过程叫 蒸腾作用 。 9、仙人掌的针状叶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动物

1、描述动物的特征可以从 运动方式、生活习性、身体结构、食性 及 繁殖方式 等方面去描述。 2、动物按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和 腐食动物。

3、鱼身体外表的主要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头部有鳃,体表有鳞,鳞片表面有黏液,身体两侧有侧线,背、胸、腹、尾等处还有鳍。鱼的这些特点都与其在水中生活有关。鳃可以帮助呼吸,鳞可以保护身体,鳍可以帮助游动。

4、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 哺乳动物。鲸、蝙蝠、海豚、鸭嘴兽等都是哺乳动物。

5、不同种类飞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别的: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蜓的翅膀膜质,蝙蝠的翅膀是皮质的。

6、羽毛是鸟类特有的,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 毛状羽三种。

7、鸟适合飞翔的特点有:羽毛轻,骨骼中空,身体呈流线型,龙骨突发达等。 8、我国的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有: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大熊猫等。

9、珍稀动物减少或灭绝的原因主要有:栖息地被破坏,食物的匮乏,人为的捕杀等。可以采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法保护这些珍稀动物。

第三单元 声音

1、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4、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是利用固体传声的原理制成的。 5、使声音变大的方法有:提高音量,借助传声物体(如话筒、喇叭等),缩短声源与耳朵间的距离。 6、噪音指令人心烦的声音。包括:过大的声音,杂乱的声音,让人不舒服的声音„„„

7、噪音给人带来的危害有⑴会使人的听力受损,⑵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⑶影响人的神经系统,⑷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8、减少噪音的办法有:⑴从噪音的产生、噪音的传播、噪音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防治,⑵加强宣传,杜绝噪音源,⑶利用法律武器,控制噪音源。

第四单元 信息的传递

1、信息是指人们与外界沟通时自己所感知的某种事物的样子。

2、五次信息革命分别是: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的迅速推广。

3、利用标志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标志具有:会意、醒目、美观、简洁等特点。 4、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1876年,贝尔获得电话发明的专利权。

5、发电报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

6、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间隔时间组成。“• ” 读做“滴” ;“—” 读做“哒”。 7、发收电报要经过“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的过程。 8、现代数字通讯是用电路的接通(1)和断开(0)来传递信息的。 9、信息在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有:(1)导致了学习和工作方式的改变(2)娱乐方式的改变(3)网上购物(4)远程控制(5)方便了查询。

10、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传输速度快,传播容量大,传播距离远,保密性强,功能多等。 11、使用互联网时注意:(1)合理控制使用时间,(2)控制使用范围,(3)提高警惕,(4)不要随意去网吧。

12、为什么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改变了我们的娱乐方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五单元 水的变化

1、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升高。其原因是水变成水蒸气跑掉的过程中要吸热。 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3、加快蒸发的方法:(1)提高温度(2)提高风速(3)扩大蒸发面积。 4、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

5、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可以变成小水珠,当这些小水珠飘散在高空中就是云,低空的则是雾,附着在物体上的则是露。

6、冰是固体状态的水。它是水遇冷到0℃以下变成的。水——→冰

7、用冰盐混合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所以实验室可以用冰盐混合的方法来造冰。 8、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而结成的小冰晶。

9、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固态的是冰,液态的是水,气态的是冰。

第六单元 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

1、搜集信息的方法有: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获取第一手资料,借助电脑、书籍等获取第二手资料。

2、通过搜集资料,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3、搜集关于恐龙资料的步骤是:提出问题——搜集研究——整理记录——展示交流。

重点实验

1、凝结实验

方法:①取用2个烧杯,在一个烧杯里倒入适量热水,另一个烧杯里倒入等量冷水。②分别将2个冷玻璃片盖在2个烧杯上,观察玻璃片底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盖在盛热水的烧杯的玻璃片底部出现了小水珠。 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小水珠。 2、造“雾”实验

方法:往大口杯里倒入大半杯温水,将冰块放入塑料袋,然后伸入杯口,接近水面。观察杯口处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在杯口会看见许多白色的“烟雾”出现。

结论: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形成的。 3、造冰实验

方法:①在杯内放入冰块,②在冰上加入食盐,③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插入冰、盐混合物中,当试管里出现冰时测量试管里的温度。

现象:在冰里加入食盐后冰盐混合物的温度会大大降低,此时会出现冰。 结论:利用冰盐混合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实现结冰。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四)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测试

四年级科学测验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 和 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 .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 。

2、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 ,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 和 .

3、把塑料袋罩在盆栽植物上,过一段时间,塑料袋里有 出现,这是叶的 作用,它可以促进植物体内 和 的运输.

4、根据动物的食性可以将动物分成 、 、 、 。

5、鱼体表有黏液,它的主要作用是 。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海尔蒙是( )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是( )科学家。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比利时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与它的( )有关系。 A. 身体结构 B. 食物 C. 喜好 3、鱼类靠( )在水中沉浮。

A. 鱼鳃 B. 鱼鳔 C. 鱼鳞 4、根不具备的功能是( )

A. 固定植物 B. 吸收水分 C. 制造养料

5、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由( )在阳光下合成。 A. 根 B.茎 C. 花 D. 叶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吃奶长大的动物一定生活在陆地上。

2、蝙蝠夜间在空中飞行,所以它是鸟类。

3、鸡鸭是家养的,不会飞行,所以鸡鸭不是鸟类。

4、蜻蜓点水是为了把受精卵产到水中。

5、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鱼的外表特点有哪些?这种特点在水中的作用是什么?(至少写出4条特点和作用)

2、鸟类适合飞翔的特点有哪些?理由是什么?(至少写出4条特点和理由)

3、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

4、①熊猫 ②青蛙 ③老鼠 ④鸟 ⑤牛 ⑥蝙蝠 ⑦海豚 ⑧袋鼠 ⑨鳄鱼 ⑩鲸鱼 属于哺乳动物的 ( ) 属于非哺乳动物的是( )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五)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1]

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

1、我们在呼吸时,要用_______呼吸,而不能用______呼吸。

2、人的呼吸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研究发现: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进去的主要是_______;呼出来的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__________器官;从心脏通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叫________;从全身各处通回心脏的血管叫________;。

5、血液在_______推动下,不停地在全身的________循环流动。

6、_______是人体的总指挥;头部坚硬的颅骨能_______________人类有语言功能;在______有相应的语言中枢。

7、在下图( )内写出杠杆该点的名称。

8、从实际使用效果上看,杠杆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下图分别是:

______ 杠杆 ______杠杆 ______杠杆______杠杆

9、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定滑轮能_______,不能_______;动滑轮能_______,不能_______;滑轮组既_______又_______。

10、由一个较大的轮和一个轴组成的装置叫_______;斜面有_______作用,斜面越_______越 。

二、判断:在题后( )内,对的打“√ ”,错误的打“×”。(共20分)

11、螺丝钉上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所以使用螺丝钉能省力。 ( )

12、把重物挂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转动轴提起重物,一样的省力。 ( )

13、我们学校的升旗装置中安装了一个定滑轮。 ( )

14、使用定滑轮,当动力向上作用时,重物也向上移动。 ( )

15、杠杆省力不省时,轮轴省时不省力,斜面既不能省力又不省时。( )

16、机械传递动力只有齿轮传递这一种方式。 ( )

17、吸烟不仅损坏呼吸器官,对心脏的健康也很有害。【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18、一个人脉搏的速度与心脏跳动的速度是一样的。

19、相同年龄的男、女同学的肺活量一样大。

20、临近期末考试,我们要牺牲一切休息时间搞好功课复习。

三、选择: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共23分)

21、( )把从感觉器官得到的信息向脑的方向传递。

① 感觉神经

② 运动神经

③ 脊髓

22、下列( )说法不正确。

① 吸气时胸腔舒张,气体进入肺

② 呼气时胸腔收缩,气体从肺排出

③ 呼吸过程中,胸腔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23、关于血液的流动,( )的说法是正确的。

① 血液在全身沿着体内血管作循环运动

② 血液从心脏流出后,肝脏不断造血补充到心脏

③ 心脏每小时要排出246240毫升血液

24、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不知写文章如何下笔的人是(

① 运动性语言中枢发达,书写中枢差

② 书写中枢发达,运动性语言中枢较差

③ 视觉性语言中枢发达,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不发达

25、如下图,用剪刀剪一段硬塑料棒,( )用力最小。

① ② ③

( ) ( ) ( ) ( ) )

26、下图分别是简单机械哪一种的应用,选择序号填在图下方括号内。① 杠杆

② 轮轴

③ 斜面

④定滑

⑤ 滑轮

组 (9

分)

27、如下图所示,大齿轮按顺时针转动时,( )。

① 两边的小齿轮也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② 两边的小齿轮都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③ 左边的小齿轮按逆时针转动,右边的小齿轮按顺时针转动

28、用扳手拧下一个紧固着的锈蚀螺丝,( )的方法最好。

① 找一个同伴,两人一起拧

② 用铁锤把螺栓敲松再拧

③ 在扳手柄上套一根较长的铁管

四、连线:(每条线1分,共8分)

29、把左边的传递方式与右边相符的作用效果用线连起来。(8分) 轮大小不等的皮带传动 改变运动方向

大小相同的齿轮传动 改变运动方式

链杆传动 改变运动速度

30、把左右相符(关)的项用线连起来。

支气管、肺 胸腔收缩

尽力吸气 对大脑起保护作用

心脏、血管 呼吸器官

颅 骨 胸腔舒张

尽力 呼气 血液循环器官

五、综合:(共19分)

31、杠杆、滑轮、轮轴、斜面都是简单机械,但作用及特点又有不同,在下表中相应格里用“√”表示出来。(9分)

32、照图做对比实验。用打气筒吹起一个气球,用嘴吹起另一个气球,将两个气球内的气分别冲入到两杯澄清的石灰水里,观察两杯石灰水有什么不同?请解答这个秘密。(10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