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2    阅读: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一)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17题,150分。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写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如果行诸文字,更是被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拿来作为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中国家训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所不具备的。

中国家训的“一条主线”就是“尊儒”。儒学倡导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非常符合历朝历代统治者的“胃口”。所以,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始终是儒学;毫无疑问,中国家训的思想主体也只能始终是“尊儒”。孔子就把开中国家训先河的周公尊为儒学奠基人,时时不忘把他当“圣人”来崇拜。在我们今天见到的所有家训中,他们谆谆告诫子孙的,几乎全都是儒家的人生理想、生活信条、处世哲学、审美情趣和为学方法等等。

中国家训的“三大主题”,包括“齐家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道”“读书治学之道”。

“齐家治国之道”,主要指的是“齐家治国”的理想。中国家训中,讲“齐家治国”人生理想与信念的随处可见,其中的帝王家训是一个亮点。周公辅政时教导侄子成王说:“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后来,这句家训成为诸多帝王教育后代的名训。因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新朝建立时,开国之君都重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以家训教导子孙励精图治、不要贪图奢华生活,以免重蹈覆辙。自周至清,汉高祖刘邦的《手敕太子文》、汉武帝刘彻“尝而后知其甘苦”的家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与《诫皇属》、宋太祖赵匡胤“仁慈待人”的家训、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太祖宝训》、清圣祖康熙的《庭训格言》与《圣谕十六条》、清世宗雍正的《圣谕广训》、清高宗乾隆“以德遗后者昌,以奢遗后者亡”的家训……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踏下坚实脚印的帝王,都用家训要求和鼓励他们的后代致力于“奉公勤政,报国恤民”,正是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辉的家训,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和社会精英,也让他们实现了“齐家治国”的理想。 “为人处世之道”,主要指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其中讲得最多的是“孝道”“勤俭”“谦恭”和“助人”等。明学者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圣贤开口便说孝悌,孝悌是人之本,不孝不悌便不成人了。”蜀相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颜氏家训》一开篇就概括性地阐述了著立家训的目的:“吾家风教,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弟子规》在总叙中就写明:“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读书治学之道”,主要指的是“读书治学”的方法。其中“德才兼修”的方法最值得称道,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训诫子弟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子弟入仕,而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过训诫子弟读书教导子弟做人的道理,“修身”第一,“仕进”第二。教育家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家教就是这样,他教导儿子不仅要学“诗”,更要学“礼”,因为“不学诗无以言”,而“不学礼无以立”。另一个特点是把训诫子弟读书与立志联系起来,与“齐家治国”和“为人处世”融为一体。西汉文学家孔臧在《诫子书》中说:“人之进退,惟问其志。”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今天的中国,虽然已经演进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但如果要问我们还需不需要家训的精华,答案肯定是肯定的。

1.下列关于“家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在中国,家训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它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明确传达的对子孙后代的垂诫和训示,并对子孙后代产生了积极影响。

B.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家训中更重视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尊重,家训内容全部都是儒家的人生理想、生活信条、处世哲学、审美情趣和为学方法等等。

C.如果是行诸书面文字的家训,影响可能会更广更大,更是被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拿来作为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

D.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家训,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所不具备的,在今天也是很有价值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3分)

A.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并不是庞杂无序的,贯穿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儒家思想观念,这也与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一致的。

B.中国历史上自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特别重视家训的训诫作用,有作为的帝王都用家训要求后代致力于“奉公勤政,报国恤民”。

C.“圣贤开口便说孝悌,孝悌是人之本”,是说“孝”与“悌”同等重要,它们不仅是为人处世之道,而且也是古代家训的主要内容。

D.“诗书继世长”中体现了古人对“读书治学”的看重,而在读书中又特别强调“德才兼修”,是要通过读书教导子弟做人的道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周公是中国家训的开先河者,他又是儒学的奠基者,这说明了家训内容从源头上就与儒学思想观念有着紧密的关系。

B.古代家训中所说“读书治学之道”,更侧重于“读书治学”的方法,在读书方法中更关心读书是为了修养品德和实现理想。

C.文章不仅解说了中国家训的主要内容,更是要传达在当今现代化建设中要不断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

D.中国古代家训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周代;内容丰富,涉及到立身处世等多方面,但它只是在官宦人家和读书人家流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需,以进士起家,官至左中奉大夫。淙幼警敏,力学,宣和间以父任为郎,历官至通判建康府。绍兴三十年,金渝盟,边事方兴,帅守难其选,士夫亦惮行。.

首命淙守滁阳,未赴,移楚州,又徙濠梁。淮、楚旧有并山水臵寨自卫者,淙为立约束,结保伍。金主亮倾国犯边,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除直秘阁,再任。孝宗受禅,王师进取虹县,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淙计口给食,行者犒以牛酒,至者处以室庐,人人感悦。张浚视师,驻于都梁,见淙谋,辄称叹,且曰:“有急,公当与我俱死。”淙亦感激,至谓“头可断,身不可击”。浚入朝,悉陈其状,上嘉叹不已,进直徽猷阁,帅维扬。

会钱端礼以尚书宣谕淮东,复以淙荐,进直显谟阁。时两淮经践蹂,民多流亡,淙极力招辑,按堵①如故。劝民植桑柘,开屯田,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淙奉行益力,进直龙图阁,除两浙.

转运副使。未几,知临安府,上言:“自古风化必自近始。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显贵奢靡不知革。”乃条上禁止十五事,上嘉纳之,降诏奖谕,赐金带。临安驻跸②岁久,居民日增,河流湫隘③,舟楫病之,淙请疏浚。工毕,除秘阁修撰,进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归。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十月卒,年六十。

(选自《宋史·周淙传》,有删改)

【注】①按堵:安居。②驻跸(bì):皇帝出行,途中停留暂住。③湫(jiǎo)隘:低洼狭窄。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渝盟,边事方兴 渝:改变,背叛 .

B.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 全:保全 .

C.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 属:任用 .

D.舟楫病之 病:担忧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B.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C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D.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淙为政有方。金国人挑起边境战事,守帅选择的官员都不愿前往边境任职,周淙前往任职,他利用当地防守有利条件,组建保伍,使百姓得保平安。

B.周淙忠于国家。张浚视察部队时称赞周淙的谋略,并要周淙在危急时和自己一起赴难,周淙

表达了准备牺牲的决心,张浚把情况汇报给皇帝,皇帝称赞周淙。

C.周淙深得上司和皇帝的信任。尚书钱端礼推荐过他;他鼓励百姓种植桑树、柘树,开垦屯田,皇帝赐给他亲笔书札;他上奏禁止十五件事,得到皇帝的奖赏。

D.周淙关心民生。两淮地区经战火破坏,很多百姓逃亡,他全力招纳安抚,百姓安居乐业;皇帝在临安暂住久了,居民日益增加,河流低洼狭窄,他请求疏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师进取虹县,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5分)

(2)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显贵奢靡不知革。(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早 行

黄庭坚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

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

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

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注释】①失枕:失眠。②凭:凭定,断定。③早晏:早晚。

④占:占候,诗中指观察天文现象。斗:北斗星,古人依靠北斗星来指引方向。

⑤辔:驾牲口的噘子、缰绳。行露:指路旁的露水。

8.这首诗题为“早行”,诗中是如何体现“早行”的?(5分)

9.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6分)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书写规范,每空1分。 ....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只有“”,才能使百姓接受教育、懂得礼仪。

(2)《荀子.劝学》中体现了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 , 。

(3)贾谊在《过秦论》的篇末指出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4)《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赵九章

高睿

1907年10月15日,在古城河南开封一户原籍浙江湖州的中医世家,一个男婴呱呱诞生了,他就是赵九章。幼年的赵九章,在私塾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发奋读书,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国家的栋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对赵九章的思想影响很大,少年赵九章不仅因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且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放弃了学习文学的初衷而改学科学,以“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为己任。

1925年,他考进了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在这里,赵九章与一些进步同学走到一起,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对赵九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到爱国的民主学生运动中去。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赵九章不幸被捕入狱。所幸赵九章的姨夫戴季陶在国民党政府中位高权重,由他出面疏通关系,终于将已经奄奄一息的赵九章从狱中保释了出来。

赵九章虽然出狱了,但大革命失败后,进步势力遭到严重挫折,革命形势十分严峻。有戴季陶这么一个有权有势的亲戚做靠山,而且本身还曾做过戴季陶的机要秘书,以这样的资历,赵九章若要走上仕途,前程自然不可限量。但他却看不惯国民党官场的腐败,不愿同流合污,时常与戴季陶发生矛盾。1930年,他毅然北上,考进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5年7月,赵九章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研习动力气象学、高空气象学和海洋学等课程。1937年,他在《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这篇论文中,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把数学、物理引进气象学领域的想法。同年,他在整理大西洋高空探测资料的基础上,用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方法,定量地讨论了从热带高压到赤道途中信风主流中得到的水汽和热量的多少问题,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这是他按自己的思路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来的首次尝试。该文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他也因此受到国际专家的瞩目。

1938年,赵九章以中国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大半个中国都成了抗战区,当时,凭赵九章的社会关系和自身条件,他若要继续留在国外,完全不在话下。可赵九章念念不忘的是用自己的学业报效祖国,因此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

1945年,赵九章针对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著名气象学家C.G.Rossby等首先创立的大气长波理论的不足,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

1946年,赵九章正式担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职务。新中国临近成立前夕,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当局威逼利诱,要赵九章将气象研究所迁到台湾,但赵九章决不屈服,他顶住国民党当局的胁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二)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缙绅(jìn) 纾祸(shū) 羁縻(mǐ) 彷徨(páng) 巡徼(jiào) .....

B.溷藩(hùn) 曷故(hé) 赀财(zī) 猝然(cù) 户牖(yǒu) .....

C.鬈曲(quán) 时髦(máo) 褶皱(zhě) 咯吱(gā) 缇骑(tí) .....

D.塌败(tān) 取缔(dì) 滞笨(zhì) 骷髅(lóu) 览揆(kuǐ) .....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震憾 费尽心机 按捺不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抉择 历历在目 妄自菲薄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C.萦绕 至高无尚 恪尽职守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急躁 汗流浃背 废寝忘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匪夷所思。把那些不是亲手做的靴子陈列....

在自己的店里,他是决不能容忍的。

B.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条斯理地走....进他的店铺。

C.杨绛如饥似渴地汲取国外的研究成果,她看到了许多未曾看到的书籍,购阅了不少自己需....

要的书刊,她怀着丰厚的收获回国了。

D.杨绛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没有昂贵的摆设,水泥地面,非常过时的柜子、桌子,但她始终安之若素。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被告辩护律师指出,根据法院调查的事实和刑警队、法制办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被告并不是在强制措施下交代自己罪行的。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优秀的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给人以思想的享受和美的启迪;低劣的文化产品,迎合粗俗情趣,污染人的灵魂和生活环境。

5.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秦昭王闻之 ..

B.春华秋实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

C.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

6. 选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安在? B.大王来何操?

C.籍何以至此? D.吾属今为之虏矣!

7.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慷慨得志之徒

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老顾

①老顾是省城下放的“右派”,湖南人,个子不高,面色白净,戴一副黑框近视眼镜,烟酒不离身,词曲不离口,颇有诗人气质。

②我俩是在公社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工地上认识的。听说他爱玩成语接龙游戏,没人赢得了他。我想试试,他让我起头,起了3次,都是我输。他记忆力惊人,我随便说一条成语,他能应声说出出典,屡试不爽。休息时,他独自坐在地头抽烟,翻着一本楚图南译的《草叶集选》,我问他“图南”二字可有出处?他说:“语出《庄子》内篇《逍遥游》。”我又问,他们叫你牛鬼蛇神,“牛鬼蛇神”可有出典?他挠挠头,顿时语塞:“我以前记得,一时想不起来了。”

③彤云密布,气温骤降,傍晚,天空飘起了雪花。收工回家,厨房的水桶里结了一层薄冰。老乡家家都在烧炕,村子上空轻烟缭绕。我睡床,屋里没有火炉,冷得像冰窖。做饭时,我在灶膛里烧了两块砖,烧热后用帆布包上放在被窝里。晚上坐被子里看书,我把队里夏天打场用的一只带铁丝护网的200瓦防爆灯泡搁在被子上烤腿。忽听有人敲门,开门见是老顾,他拍打着身上的雪说:“我想起来了,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中有‘荒国侈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我俩村子相距三里地,他眼神不好,我送他回家,到了门口,他说:“雪这么大,你就住我这儿吧。”

④下雪天不出工,他把炕烧得很热,我俩各坐一头聊天,一本书看上几页,没兴趣了,便丢在一旁,再翻一本。书看腻了,我邀朋友来打牌,常常彻夜不眠。他能喝半斤白酒,醉意微醺时站在炕上朗诵惠特曼的《自己之歌》,他上身微倾,左手夹着烟,右手打着手势,操着湖南味的普通话,声调不高,充满激情,像一位希腊诗人在表演悲剧。

我知道我自己何等尊严,

我不需让我的精神为它自己辩解或求得人的理解,

我知道根本的法则就永不为自己辩解。

我是怎样我便怎样存在着,即使世界上没有人了解这一点……

⑤他在师范学院教过中文,年轻时爱写诗,但他从不给我看他写的诗。我学写诗词,请他指点,他看过后问我:“你背过《诗韵》和《声律启蒙》吗?”我说,读过,但背不出多少。他问:“你读过《词律》、《词品》吗?”我说没读过,只读过《诗品》。他劝我打消此念:“一首律诗有两副对子,对不工,就不成其为律诗,其他方面就不用说了。填词比写诗更难,音韵、格律上的讲究更多,纵使一心两眼,痛下工夫,穷其一生,未必有成。能真切地品评诗词就不易,何必跃跃欲试?”

⑥社员和老顾没来往,同队的知青也不愿沾这个“右派”,落得他孑然一身,形影相吊。有一天,粮吃完了,村里停电磨不了面,晚上没做饭。腊月里,生产队开粉房,做好的粉条晾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三)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缙绅(jìn) 纾祸(shū) 羁縻(mǐ) 彷徨(páng) 巡徼(jiào) .....

B.溷藩(hùn) 曷故(hã) 赀财(zī) 猝然(cù) 户牖(yǒu) .....

C.鬈曲(quán) 时髦(máo) 褶皱(zhě) 咯吱(gā) 缇骑(tí) .....

D.塌败(tān) 取缔(dì) 滞笨(zhì) 骷髅(lïu) 览揆(kuǐ) .....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震憾 费尽心机 按捺不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抉择 历历在目 妄自菲薄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C.萦绕 至高无尚 恪尽职守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急躁 汗流浃背 废寝忘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匪夷所思。把那些不是亲手做的靴子陈列....

在自己的店里,他是决不能容忍的。

B.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条斯理地走....进他的店铺。

C.杨绛如饥似渴地汲取国外的研究成果,她看到了许多未曾看到的书籍,购阅了不少自己需....

要的书刊,她怀着丰厚的收获回国了。

D.杨绛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没有昂贵的摆设,水泥地面,非常过时的柜子、桌子,但她始终安之若素。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被告辩护律师指出,根据法院调查的事实和刑警队、法制办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被告并不是在强制措施下交代自己罪行的。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优秀的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给人以思想的享受和美的启迪;低劣的文化产品,迎合粗俗情趣,污染人的灵魂和生活环境。

5.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秦昭王闻之 ..

B.春华秋实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

C.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

6. 选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安在? B.大王来何操?

C.籍何以至此? D.吾属今为之虏矣!

7.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慷慨得志之徒

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老顾

①老顾是省城下放的“右派”,湖南人,个子不高,面色白净,戴一副黑框近视眼镜,烟酒不离身,词曲不离口,颇有诗人气质。

②我俩是在公社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工地上认识的。听说他爱玩成语接龙游戏,没人赢得了他。我想试试,他让我起头,起了3次,都是我输。他记忆力惊人,我随便说一条成语,他能应声说出出典,屡试不爽。休息时,他独自坐在地头抽烟,翻着一本楚图南译的《草叶集选》,我问他“图南”二字可有出处?他说:“语出《庄子》内篇《逍遥游》。”我又问,他们叫你牛鬼蛇神,“牛鬼蛇神”可有出典?他挠挠头,顿时语塞:“我以前记得,一时想不起来了。”

③彤云密布,气温骤降,傍晚,天空飘起了雪花。收工回家,厨房的水桶里结了一层薄冰。老乡家家都在烧炕,村子上空轻烟缭绕。我睡床,屋里没有火炉,冷得像冰窖。做饭时,我在灶膛里烧了两块砖,烧热后用帆布包上放在被窝里。晚上坐被子里看书,我把队里夏天打场用的一只带铁丝护网的200瓦防爆灯泡搁在被子上烤腿。忽听有人敲门,开门见是老顾,他拍打着身上的雪说:“我想起来了,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中有‘荒国侈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我俩村子相距三里地,他眼神不好,我送他回家,到了门口,他说:“雪这么大,你就住我这儿吧。”

④下雪天不出工,他把炕烧得很热,我俩各坐一头聊天,一本书看上几页,没兴趣了,便丢在一旁,再翻一本。书看腻了,我邀朋友来打牌,常常彻夜不眠。他能喝半斤白酒,醉意微醺时站在炕上朗诵惠特曼的《自己之歌》,他上身微倾,左手夹着烟,右手打着手势,操着湖南味的普通话,声调不高,充满激情,像一位希腊诗人在表演悲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

我知道我自己何等尊严,

我不需让我的精神为它自己辩解或求得人的理解,

我知道根本的法则就永不为自己辩解。

我是怎样我便怎样存在着,即使世界上没有人了解这一点„„

⑤他在师范学院教过中文,年轻时爱写诗,但他从不给我看他写的诗。我学写诗词,请他指点,他看过后问我:“你背过《诗韵》和《声律启蒙》吗?”我说,读过,但背不出多少。他问:“你读过《词律》、《词品》吗?”我说没读过,只读过《诗品》。他劝我打消此念:“一首律诗有两副对子,对不工,就不成其为律诗,其他方面就不用说了。填词比写诗更难,音韵、格律上的讲究更多,纵使一心两眼,痛下工夫,穷其一生,未必有成。能真切地品评诗词就不易,何必跃跃欲试?”

⑥社员和老顾没来往,同队的知青也不愿沾这个“右派”,落得他孑然一身,形影相吊。有一天,粮吃完了,村里停电磨不了面,晚上没做饭。腊月里,生产队开粉房,做好的粉条晾在饲养室后院里,半人高的围墙形同虚设,像我这样的大个子可一跃而过,他让我去拿些粉条:“我是被改造的人,不敢惹事,你去吧。”我不敢去。后半夜,他饿得实在受不了,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四)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缙绅(jìn) 纾祸(shū) 羁縻(mǐ) ...

B.溷藩(hùn) 曷故(hã) 赀财(zī) ...彷徨(páng) 巡徼(jiào) ..猝然(cù) 户牖(yǒu) ..

C.鬈曲(quán) 时髦(máo) 褶皱(zhě) 咯吱(gā) 缇骑(tí) .....

D.塌败(tān) 取缔(dì) 滞笨(zhì) 骷髅(lïu) 览揆(kuǐ) .....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震憾 费尽心机 按捺不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抉择 历历在目 妄自菲薄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C.萦绕 至高无尚 恪尽职守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急躁 汗流浃背 废寝忘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匪夷所思。把那些不是亲手做的靴子陈列....

在自己的店里,他是决不能容忍的。

B.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条斯理地走....进他的店铺。

C.杨绛如饥似渴地汲取国外的研究成果,她看到了许多未曾看到的书籍,购阅了不少自己需....

要的书刊,她怀着丰厚的收获回国了。

D.杨绛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没有昂贵的摆设,水泥地面,非常过时的柜子、桌子,但她始终安之若素。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被告辩护律师指出,根据法院调查的事实和刑警队、法制办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被告并不是在强制措施下交代自己罪行的。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优秀的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给人以思想的享受和美的启迪;低劣的文化产品,迎合粗俗情趣,污染人的灵魂和生活环境。

5.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秦昭王闻之 ..

B.春华秋实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

C.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

6. 选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安在? B.大王来何操?

C.籍何以至此? D.吾属今为之虏矣!

7.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慷慨得志之徒

B

C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老顾

①老顾是省城下放的“右派”,湖南人,个子不高,面色白净,戴一副黑框近视眼镜,烟酒不离身,词曲不离口,颇有诗人气质。

②我俩是在公社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工地上认识的。听说他爱玩成语接龙游戏,没人赢得了他。我想试试,他让我起头,起了3次,都是我输。他记忆力惊人,我随便说一条成语,他能应声说出出典,屡试不爽。休息时,他独自坐在地头抽烟,翻着一本楚图南译的《草叶集选》,我问他“图南”二字可有出处?他说:“语出《庄子》内篇《逍遥游》。”我又问,他们叫你牛鬼蛇神,“牛鬼蛇神”可有出典?他挠挠头,顿时语塞:“我以前记得,一时想不起来了。”

③彤云密布,气温骤降,傍晚,天空飘起了雪花。收工回家,厨房的水桶里结了一层薄冰。老乡家家都在烧炕,村子上空轻烟缭绕。我睡床,屋里没有火炉,冷得像冰窖。做饭时,我在灶膛里烧了两块砖,烧热后用帆布包上放在被窝里。晚上坐被子里看书,我把队里夏天打场用的一只带铁丝护网的200瓦防爆灯泡搁在被子上烤腿。忽听有人敲门,开门见是老顾,他拍打着身上的雪说:“我想起来了,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中有„荒国侈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我俩村子相距三里地,他眼神不好,我送他回家,到了门口,他说:“雪这么大,你就住我这儿吧。”

④下雪天不出工,他把炕烧得很热,我俩各坐一头聊天,一本书看上几页,没兴趣了,便丢在一旁,再翻一本。书看腻了,我邀朋友来打牌,常常彻夜不眠。他能喝半斤白酒,醉意微醺时站在炕上朗诵惠特曼的《自己之歌》,他上身微倾,左手夹着烟,右手打着手势,操着湖南味的普通话,声调不高,充满激情,像一位希腊诗人在表演悲剧。

我知道我自己何等尊严,

我不需让我的精神为它自己辩解或求得人的理解,

我知道根本的法则就永不为自己辩解。

我是怎样我便怎样存在着,即使世界上没有人了解这一点……

⑤他在师范学院教过中文,年轻时爱写诗,但他从不给我看他写的诗。我学写诗词,请他指点,他看过后问我:“你背过《诗韵》和《声律启蒙》吗?”我说,读过,但背不出多少。他问:“你读过《词律》、《词品》吗?”我说没读过,只读过《诗品》。他劝我打消此念:“一首律诗有两副对子,对不工,就不成其为律诗,其他方面就不用说了。填词比写诗更难,音韵、格律上的讲究更多,纵使一心两眼,痛下工夫,穷其一生,未必有成。能真切地品评诗词就不易,何必跃跃欲试?”

⑥社员和老顾没来往,同队的知青也不愿沾这个“右派”,落得他孑然一身,形影相吊。有一天,粮吃完了,村里停电磨不了面,晚上没做饭。腊月里,生产队开粉房,做好的粉条晾在饲养室后院里,半人高的围墙形同虚设,像我这样的大个子可一跃而过,他让我去拿些粉条:“我是被改造的人,不敢惹事,你去吧。”我不敢去。后半夜,他饿得实在受不了,在屋里直转圈,忽然举着昏暗的油灯从炕上抓起两本书说:“我把这套《杜诗镜铨》送给你,你跟我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五)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考试范围:必修3全册。

3、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加上答题卷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

4、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需交答题卷。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38分)

(一)诗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2.请把李商隐的《锦瑟》补充完整。(4分) 74分)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诗词曲阅读(10分)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正式版,答案】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3分)

(2)为什么说第三、四句有“一语双关”的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试作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蜀道难 李 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犲。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噫吁嚱,危乎高哉 危:高 .

B. 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来:从那时以来 ..

C. 以手抚膺坐长叹 膺:胸口 .

D.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犲 匪:土匪

5.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猿猱欲度愁攀援 B. 使人听此凋朱颜 ..

C. 砅崖转石万壑雷 D. 艰难苦恨繁霜鬓 ..

6.下列对上述文言文段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依次描写了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道战祸之惨烈。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重复出现了三次,每次的作用完全相同。

C、“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描绘了蜀道丛林中悲鸟的号鸣,

月夜子规的啼叫,增添了旅人的悲凉之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在难于上青天。

D、本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共11分)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宏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

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以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

【注】卤簿,侍从卫士,即仪仗队。

(选自《梁书》)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亲戚:内外亲属 ..

B.姊适于氏,住在市西 适:到,往 .

C.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 与:跟,介词 .

D.僧珍常导以卤簿 导:引导,带 .

8.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从父兄子宏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3分)

⑵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3分)

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

僧珍曰:“吾 荷 国 重 恩 无 以 报 效 汝 等 自 有 常 分 岂 可 妄 求 叨 越 但 当 速 反 葱 肆 耳。”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0-13题。(17分)

“„„!——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哩。”

康大叔现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10、根据下面各句分析人物。(各1分,共4分)

(1)牢头从夏瑜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说明:

(2)“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表现了夏瑜

(3)在监狱中仍然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表现了夏瑜

(4)“不要命”,不怕打,反而觉得打他的阿义“可怜”表现了夏瑜

11、对文中“可怜”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深受反动统治毒害又不觉悟、为虎作伥的阿义们的鄙视、愤慨与深层次的同情。

B、为自己身陷狱中遭人毒打而叹息。

C、为朝不保夕而又愚昧麻木的社会下层人群而悲哀、叹息。

D、为自己壮志难酬而遗憾。

12、文中使用“恍然大悟”一词的用意是 (2分)

13、下列人物,根据他们对革命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请按类加以归纳(只填代号),并按类指出他们的共同点。各2分,共8分

(1)华老栓 (2)华大妈(3)夏瑜 (4)夏四奶奶

(5)阿义(6)康大叔(7)花白胡子(8)二十多岁的人

A、 共同点: B、 共同点:

C、 共同点: D、 共同点: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5题。(10分)

美意朦胧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笼罩在雾气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大多数的文人,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陇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拷,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

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衰,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衰。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朱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米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记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选自《语文教学辅导丛书》)

1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答:( )( )

A、这篇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

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

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

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E、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

15、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能否结合你学过的杜诗选一

首扣其中某一点浅谈一下。(6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