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6    阅读:

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一)
《察传》文言知识点总结

一、词类活用:

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名词活用作动词,犯错误。

2、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

使动用法,使„正,使„和。 使„调和

3、夔能和之,以平天下。 使动用法,使„安定。

4、国人道之:名做动 议论

5、凡闻言必熟论: 名做动 审察

二、一词多义:

之:人之与狗则远矣。 助词,取独。 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代词,闻言。 天地之精。 助词,的。

子夏之晋。 动词,到。

审之也 听到的情况

得失之节也 的 结构助词

宋之丁氏家无井 无义 助词

而: 数传而白为黑。 连词,表顺承。

闻而审。 连词,相当于“如果”。

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连词,表顺接。 辞多类非而是。 连词,表转折。

三、古今异义:

1、有读史记者。 古义:记载历史的书。 今义:专指司马迁编写而成的一部史书。

2、晋师三豕涉河。古义: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四、 特殊句式:

1、判断句:①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②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③非也,是已亥也。

④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

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

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

非得一人于井中。

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2)省略句: 常(派)一人居(于)外。

故国霸(于)诸侯。

以(之)为所闻,则得之矣。

舜以(之)为乐正

(3)被动句: 国之于宋君

(4)宾语前置:然则何以慎?

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二)
高考重击2012语文:八篇重点文言文急训二《察传》)

• 察传知识点

(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基本观点;章法结构;论证方法;文化知识积累,如杂家等;背诵)

一、词类活用:

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名词活用作动词,犯错误。

2、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 使动用法,使„正,使„和。

3、夔能和之,以平天下。 使动用法,使„安定。

二、一词多义:

人之与狗则远矣。 助词,取独。

之 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代词,闻言。

天地之精。 助词,的。

子夏之晋。 动词,到。

数传而白为黑。 连词,表顺承。

而 闻而审。 连词,相当于“如果”。

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连词,表并列。

辞多类非而是。 连词,表转折。

三、 古今异义:

1、有读史记者。 古义:记载历史的书。 今义:专指司马迁编写而成的一部史书。

2、晋师三豕涉河。古义: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四、 特殊句式:

1、判断句:①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②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③非也,是已亥也。

④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

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

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

非得一人于井中。

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4、省略句: 常(派)一人居(于)外。

故国霸(于)诸侯。

以(之)为所闻,则得之矣。

考试题型

一、语言基础

1. 字音字形(目标1、2题)

2. 词语填空(课外,复习课件中的技巧)

3. 成语(目标中先看选3,再看选2)

4. 病句(课外,复习课件、50题,有答案)

5. 文学常识(目标和复习卷子,重点是大作家,尤其是国外的。)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6.实词(课下注解)

7.虚词(笔记和目标)

8.省略句和翻译(目标和课堂笔记)

9.人物性格判断、句子理解(听课内容)

10.文意理解(听课内容)

文言文课内考题备考范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五蠹》

《察传》

《非攻》

《陈情表》

【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阿房宫赋》

《滕王阁序》

《兰亭集序》

11.默写

《陈情表》《阿房宫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庖丁解牛》《齐桓晋文之事》

12.断句(课外,复习断句课件“七找”)

13.古诗词鉴赏(注重答题技巧,关注知识点)

14.小说阅读(看试卷,做题,不然即便读懂了也不能得分。)

15.作文(注重深度,开头结尾结构要有准备,关注辩证性和关系型话题。)

《察传》chá chuán

解释

《吕氏春秋》篇名。“察传”即明察传闻之意。文中认为传闻中的事物往往有似是而非之处,应加以审察、深思和验证,否则将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国亡身死。文章多用寓言故事为论据,生动有趣。

原文:

夫传言不可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200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

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信乎?‛孔子.

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

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

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

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

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正夔[注]一足,信乎 信:相信 .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进:进用 .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节:关键 .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打水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闻而审,则为福矣 .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C.有闻而传之者曰 .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1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

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说明对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认真核查。

B.第三段与夔、丁氏、子夏有关的文字,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

C.本文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

D.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三、(12分)

11.

要点分析:

这是考察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做这样的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可以把选项给出的解释代入原文推敲。

参考答案:

A

12.

要点分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A项的“则”是“副词,就”的意思。

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个“于”是“介词,向”。

C项的“而”是“连词,表承接”;根据“结构相同,用法相似”的原则也可推断。 D项的“之”是“代词,这件事”。

参考答案:

B

13.

要点分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一般用排除法,先确定自己不符合要求的两句,再看选项,答案就出来了。

本文主旨是要具有“察”的精神,对人对事要仔细分析、推究事理。

参考答案:

B

14.

要点分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这样的题一般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比较审慎地排查每一项的信息。

D项,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说法很含糊;“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的说法也欠准确,除了文章开头几个事例有明显的正反论证外,后面提及的孔子辨“一足”、丁氏之井、子夏辨豕等几个事例似乎同时蕴含着正反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

D

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三)
察传

北京市垂杨柳中学教案

附件:《察传》学案

一、作品简介:

二、课堂活动: 1、 释题:

察传: 2、请翻译下列文段,并为加()的字注音,为加横线的句子进行逐字翻译,说出加波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典故,并说明特殊的文言现象。

①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 ),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归纳论点】:

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审之也,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 )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 )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 )汲(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 )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 )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归纳分论点及论据】:

第二段分论点: 论据:

论证方法: 第三段分论点: 论据: 论证方法:

④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观点:

4、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四)
文言文练习题

文言文练习题 1.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孟 子 曰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 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①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 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

【注】①不下带:带,腰带。古人不视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2.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鲁 有 恶 者 其 父 出 而 见 商 咄 反 而 告 其邻 曰 商 咄 不 若 吾 子 矣 且其 子 至 恶 也 商 咄 至 美 也 彼 以 至 美 不 如 至 恶 尤 乎 爱 也 故 知 美 之 恶 知 恶 之 美然 后 能 知 美 恶 矣 (《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诗 人 多用 野 老 字 不 过 谓 田 野 老 人 耳 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 七 篇 注 云 六 国 时 人 在 齐 楚 间 应 邵 曰 年 老 居 田 野相 民 耕 种 故 号 野 老 则 二 字 所 出 最 古 矣。 (《陔余丛考·野老》) 4.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 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6.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赏 罚 之政 谓 赏 善 罚 恶 也 赏 以 兴 功 罚 以 禁 奸 赏 不 可 不 平 罚 不 可 不 均 赏 赐 知 其 所 施 则 勇 士 知 其 所 死 刑 罚知 其 所 加 则 邪 恶 知 其 所 畏 故 赏 不 可 虚 施 罚 不 可 妄 加 赏 虚 施 则 劳 臣 怨【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 1罚 妄 加 则 直 士 恨。

7.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夫 童 心者 真 心 也 若 以 童 心 为 不 可 是 以 真 心 为 不 可 也 夫 童 心 者 绝 假 纯 真 最 初 一 念 之 本 心 也 若 失 却 童 心便 失 却 真 心 失 却 真 心 便 失 却 真 人 人 而 非 真 全 不 复 有 初 矣 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洛 阳 之俗 大 抵 好 花 春 时 城 中 无 贵 贱 皆 插 花 虽 负 担 者 亦 然 花 开 时 士 庶 竞 为游 邀 往 往 于 古 寺 废 宅 有 池 台 处为 市 井 张 幄 幕 笙 歌 之 声 相 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选自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短文,按要求完成(1)(2)两题。

帝问公权(柳公权,书法家)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常与六学士对便殿,帝称汉文帝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浣矣!”学士皆贺,独公权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此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 (1)上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五处停顿,请加标点断开。 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此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 (2)翻译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心正则笔

正,笔正乃可

法矣。 ②

荒纵

权及

10.用斜(/)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选自刘基《活水源记》)

文言文检测题 姓名: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一室之中必有主道焉父母之谓也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孝慈是以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出自《说苑杂言》)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孝慈。(2分) ②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1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 „尔养马而死, 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 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2分)

3.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4分)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用“/”给文言阅读材料断句。

2 2

吾 见 过我 者 多 矣 莫 我 哀 也 哀 我 者 惟 夫 子 向 使 夫 子不 不 食 其 能 哀 我 乎? ②翻译断句的句子:

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荀巨伯看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翻译句子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6.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6分) 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文德后贺太宗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2)翻译句子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8.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6分) 火烧裳尾

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遂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6分)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2)翻译下面句子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10.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6分)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

鱼 11.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6分)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12.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6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

3 3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13.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6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14.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伯 乐 一 过 冀 北 之 野 而 马 群 遂 空 夫 冀 北 马 多 天 下 伯 乐 虽 善 知马 安 能 空 其 群 邪 解 之 者 曰 吾 所 谓 空 非 无 马 也 无 良 马 也 伯 乐 知 马 遇 其 良 辄 取 之 群 无 留 良 焉 苟 无 良 虽 谓 无 马 不 为 虚 语 也 。 (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5.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犹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而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宋濂《猿说》)

16.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

富 贵 名 誉 自 道 德 来 者 如 山 林 中 花 自 是 舒 徐 繁 衍 自 功 业 来 者 如 盆 槛 中 花 便 有 迁 徙 兴 废 若 以 权 力 得 者 如 瓶 钵 中 花 其 根 不 植 其 萎 可 立 而 待 矣 。(选自《菜根谭》) 17.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 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文言练习题答案

1、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2、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

3、:诗 人多 用 野 老 字/不 过 谓 田 野 老 人 耳/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七 篇/注 云/六 国 时 人/在 齐 楚 间/应 邵 曰/年老 居 田 野/相 民 耕 种/故 号 野 老/则 二 字 所 出 最 古 矣。

4、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

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5、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

6、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 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译文】奖赏和惩罚的政策,说的是奖励善的惩罚恶的。奖励用来鼓励立功,惩罚用来杜绝奸邪的行为。奖励不能不公平,惩罚也不能不同等。通过赏赐使他们知道被给予好处的原因,那么勇士就会为了正义奋不顾身;通过惩罚使他们知道被惩罚的原因,那么做坏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惧了。所以奖励不能无根据地实施,惩罚不能随便地乱用,如果没有根据地奖励,有功劳的人就有怨言,随便地惩罚,那么正直的人就会忌恨。

7、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4 4【译文】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如果认为童心是不可以保留的,也就否定了真心。童心是绝对不掺假的纯正的心,这是人生初始阶段的本性之心。如果丢掉了童心,就是失掉了真心;失掉了真心,就失掉了真正做人的心;做人而不真诚,就会丢掉人所具有的真诚的本性。

8、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邀/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笙歌之声相闻。

9、(1)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此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译文:皇上应当选拔贤臣,罢免没有才德的人,采纳臣下的劝谏,赏罚分明。穿洗过的衣服,这是小节,不是有益于治理国家的事。)

(2)①心术端正运笔就端正,运笔端正就可以学会书法了。 ②当时皇帝荒淫放纵,所以柳公权说了上面这些话。

10、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检测题答案

1、译文:凡是好品行的养成,都是学习的缘故。一家之中,必定有主持家政的人,父亲母亲就是。①所以国君正派百姓就能治理得好,父母正派子孙就会对上孝敬对下慈爱。②这样的原因,是因为生来就有好的教诲。(1分,重点“判断句式”)

【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2.(1)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2分(2) 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4.①断句(2分)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衰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②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见乞丐便对他表示同情。乞丐跟着他并乞讨食物,庄子说:“我已经七天没吃食物了!”乞丐叹息道:“我看到很多从我面前经

过的人,(他们)没有同情我的。同情我的只有先生您,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您)还会同情我吗?”

5.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6.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7.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各数后宫,安敢不贺?”

8.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遂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9.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0.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11.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1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13.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

5 5

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14.伯乐在冀州的原野一经过,马群就空了。冀州北部的巴比天下的都多,伯乐虽然善于鉴别马,怎么能使马群空了呢?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我所说的空,不是说没有马,而是说没有好马了。伯乐善于鉴别马,遇到其中好的就挑选出来,马群中没有留下好马。如果没有好马,即使说没有马,也不算是假话。

15.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犹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于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而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

16.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翻译:世间的财富地位和名声,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所得来,那么就像生长着的漫山遍野的花草,自然会繁荣昌盛绵延不断;如果是通过建立功业所换来,那么就像生长在花盆中的花草,便会因为迁移变动或者繁茂或者枯萎;如果是通过玩弄权术或依靠暴力得到,那么就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因为没有根基,花草就会很快枯萎。

17.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2)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五)
文言文练习题

文言文练习题 1.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孟 子 曰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 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①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 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

【注】①不下带:带,腰带。古人不视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2.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鲁 有 恶 者 其 父 出 而 见 商 咄 反 而 告 其邻 曰 商 咄 不 若 吾 子 矣 且其 子 至 恶 也 商 咄 至 美 也 彼 以 至 美 不 如 至 恶 尤 乎 爱 也 故 知 美 之 恶 知 恶 之 美然 后 能 知 美 恶 矣 (《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诗 人 多用 野 老 字 不 过 谓 田 野 老 人 耳 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 七 篇 注 云 六 国 时 人 在 齐 楚 间 应 邵 曰 年 老 居 田 野相 民 耕 种 故 号 野 老 则 二 字 所 出 最 古 矣。 (《陔余丛考·野老》) 4.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 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6.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赏 罚 之政 谓 赏 善 罚 恶 也 赏 以 兴 功 罚 以 禁 奸 赏 不 可 不 平 罚 不 可 不 均 赏 赐 知 其 所 施 则 勇 士 知 其 所 死 刑 罚知 其 所 加 则 邪 恶 知 其 所 畏 故 赏 不 可 虚 施 罚 不 可 妄 加 赏 虚 施 则 劳 臣 怨

罚 妄 加 则 直 士 恨。

7.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夫 童 心者 真 心 也 若 以 童 心 为 不 可 是 以 真 心 为 不 可 也 夫 童 心 者 绝 假 纯 真 最 初 一 念 之 本 心 也 若 失 却 童 心便 失 却 真 心 失 却 真 心 便 失 却 真 人 人 而 非 真 全 不 复 有 初 矣 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洛 阳 之俗 大 抵 好 花 春 时 城 中 无 贵 贱 皆 插 花 虽 负 担 者 亦 然 花 开 时 士 庶 竞 为游 邀 往 往 于 古 寺 废 宅 有 池 台 处为 市 井 张 幄 幕 笙 歌 之 声 相 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选自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短文,按要求完成(1)(2)两题。

帝问公权(柳公权,书法家)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常与六学士对便殿,帝称汉文帝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浣矣!”学士皆贺,独公权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此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

(1)上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五处停顿,请加标点断开。 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此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 (2)翻译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心正则笔

正,笔正乃可

矣。 ②

荒纵

及之

10.用斜(/)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选自刘基《活水源记》)

1

文言文检测题 姓名: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一室之中必有主道焉父母之谓也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孝慈是以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出自《说苑杂言》) 能 哀 我 乎? ②翻译断句的句子:

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荀巨伯看友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孝慈。(2分) ②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1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 „尔养马而死, 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 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2分)

3.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4分)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用“/”给文言阅读材料断句。

吾 见 过我 者 多 矣 莫 我 哀 也 哀 我 者 惟 夫 子 向 使 夫 子不 不 食 其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翻译句子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6.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6分) 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文德后贺太宗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2)翻译句子 2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8.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6分) 火烧裳尾

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遂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6分)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2)翻译下面句子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10.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6分)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

鱼 11.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6分)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12.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6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13.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6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14.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伯 乐 一 过 冀 北 之 野 而 马 群 遂 空 夫 冀 北 马 多 天 下 伯 乐 虽 善 知马 安 能 空 其 群 邪 解 之 者 曰 吾 所 谓 空 非 无 马 也 无 良 马 也 伯 乐 知 马 遇 其 良 辄 取 之 群 无 留 良 焉 苟 无 良 虽 谓 无 马 不 为 虚 语 也 。 (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5.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犹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而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宋濂《猿说》) 16.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

富 贵 名 誉 自 道 德 来 者 如 山 林 中 花 自 是 舒 徐 繁 衍 自 功 业 来 者 如 盆 槛 中 花 便 有 迁 徙 兴 废 若 以 权 力 得 者 如 瓶 钵 中 花 其 根 不 植 其 萎 可 立 而 待 矣 。(选自《菜根谭》) 17.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3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