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7    阅读:

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一)
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整理汇总如下,希望对各位老师同学有所帮助。
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1 河北省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监测试卷
3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期末检测题12份
4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检测题
5 七年级上期期末质量测评语文试卷
  更多资源,请点击进入>>>

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二)
2014-201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2014-201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整理汇总如下:
2014-201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1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监测试卷
2 七年级上期期末质量测评语文试卷
3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检测题
4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上期末综合检测(试题+答案解析)
5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更多资源,请点击进入>>>

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三)
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号学

答 名 得 姓 不 内 线 封 级密班 校学密

永宁乡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全卷分为四个大题,共23个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答

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6小题8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 (.niàng) 称.职(chàng) 惩.罚(chěng) 随声应和(hè) B.炫.耀(xiàn) 拆.散(chāi) 祷.告(dǎo) 瘁.

然长逝(cù) C.踉跄(liàng) 颤.抖(zhàn) 喧嚣.(xiāo) 果实累累.(lěi) D.匿.名(nì) 尴尬.(gà) 静谧.(mì) 仙露琼.浆(qió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凝聚 酝酿 海枯石烂 攀爬 嬉戏 B.铭记 贪婪 瘦骨嶙峋 幽雅 孪生 C. 威慑 卑微 至礼名言 憔粹 炫耀 D. 停滞 贮蓄 小心翼翼 绵延 山峦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喔!”我重重拍了下脑袋,恍然大悟....地说,“还是你有办法。” B.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小心翼翼....

地扶着父亲上楼。 C.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 D. 张庆同学任劳任怨....地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批评,这种态度是我必须学习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红刚转到我们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C.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5、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莎莉文。 C.《秋天的怀念》一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写了我对母亲的怀念。

第1页,共8页 D.朱自清的《春》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8分,每空1分) ①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②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③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观沧海》)

④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

, 。

⑤《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句子是 , 。

二、口语交际与语言综合实践运用(本大题含7-8小题,每题3分,共6分。)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因为青少年正处在身体迅速成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器官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比较稚嫩和敏感,抵抗力不强,而且对各种有毒物质的吸收比成年人要容易,所以中毒更深。

青少年吸烟成瘾,可能引起思维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思维中断和记忆障碍。吸烟对青少年的智力、个性、心理品质、学业等都有害。

青少年吸烟会助长其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会促成不良交往,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引发犯罪。

青少年吸烟还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吸烟现在已经成为引起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原因。香烟的烟雾会污染周围环境,损害他人健康。

7、请你写一句禁烟标语。

8、学校有一部分学生抽烟,请你用委婉得体的语言劝一下他们戒烟,你会怎么说?

三、阅读。(本大题含9-22小题,共36分。)

第2页,共8页

(一)诗歌赏析。(3分)【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1分)

10、对《泊秦淮》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首句表现了一种空寂冷愁的情调,隐含着诗人的吊古伤今的特殊感受。 B.次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还让读者看到了灯红酒绿、顾客颠狂暴饮的“酒家”。

C.“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从字面上看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的是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沉溺于歌舞升平、不理朝政的上层统治者。 D.这首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曰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无方入门不顾。

11、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语(4分)

⑪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 ⑫无方入门不(顾)______

⑬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_____ ⑭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页,共8页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从这则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2分)

滇西莲瓣兰

①兰,野生在高远、清寒、背阴的深山密林中,清寒而萎琐”人们喜爱。在历代典籍中,兰被称为“花中君子”“空谷佳人”倾倒。

宝”,家庭致富的“绿色银行”。1993年11士传来消息,1992奖金50出来的不凡特色和耀眼辉煌。

逢每年的元旦春节盛开,民间称之为“年拜兰”,其意为“拜年花”民间以花定花,故呼之为“莲瓣兰”,并延传下来。

④莲瓣兰是什么时候从野生变为家养的,目前有史可查的仅有两处。记》。书中写道:野生者,一穗一花,与吾地无异,而叶更细,香亦清远。的《新纂云南通志·花卉类·兰》。《志》中写道:推云南。旧志载,兰有70瓣„„”《志》中还写道:“山谷阴地滇西一带”兰、白莲瓣、春建、朱砂兰、雪兰、绿莲瓣、凤尾兰、风兰”莲瓣兰的状貌和香味时,这样描述: 第4页,共8页

大理名产;绿莲瓣、麻莲瓣,韵秀,香色浓馥,但不甚烈,是此兰名贵处,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学

答 名 得 姓 不 内 线 封 级密班 校学密

理、邓川一带喜盆植之”。

⑤从这些记载看,莲瓣兰一词出现在史料中的时间还不足60年,可以说,莲瓣兰在兰苑中是一簇后起之秀,在花石文化开发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⑥云南是世界公认的植物王国,自然是兰花的王国。据植物学家考察论证的结果,中国有1200多种兰花,云南占去600多种。而这600多种兰花中有200多种为云南独产的品种,在云南独产的这200多种兰花中,异彩纷呈、万紫千红的兰花当推莲瓣兰。当今,在云南,莲瓣兰已经成了观赏价值高、经济

价值俏、开发前景好的滇兰主体。

14、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 说明文,运用了 说明顺序。(2分)

15、阅读全文,说说人们喜爱“兰”的原因。(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16、文章题为“莲瓣兰”,那么,“莲瓣兰”因何而得名?(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18、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中“仅有”一词能否删去?(3分)

答:

第5页,共8页 _ 。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1分)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你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

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

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

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呐!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安江是我的一切,我却忘了,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

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的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

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你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久,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

糊涂呢!这么多年呐,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

差,坐下来静静的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第6页,共8页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19、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请根据第九段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 (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页,共8页

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四)
2014-2015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五)
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号学

答 名 得 姓 不 内 线 封 级密班 校学密

永宁乡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全卷分为四个大题,共23个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答

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6小题8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 (.niàng) 称.职(chàng) 惩.罚(chěng) 随声应和(hè) B.炫.耀(xiàn) 拆.散(chāi) 祷.告(dǎo) 瘁.

然长逝(cù) C.踉跄(liàng) 颤.抖(zhàn) 喧嚣.(xiāo) 果实累累.(lěi) D.匿.名(nì) 尴尬.(gà) 静谧.(mì) 仙露琼.浆(qió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凝聚 酝酿 海枯石烂 攀爬 嬉戏 B.铭记 贪婪 瘦骨嶙峋 幽雅 孪生 C. 威慑 卑微 至礼名言 憔粹 炫耀 D. 停滞 贮蓄 小心翼翼 绵延 山峦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喔!”我重重拍了下脑袋,恍然大悟....地说,“还是你有办法。” B.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小心翼翼....

地扶着父亲上楼。 C.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 D. 张庆同学任劳任怨....地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批评,这种态度是我必须学习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红刚转到我们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C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5、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莎莉文。 C《秋天的怀念》一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写了我对母亲的怀念。 D朱自清的《春》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是一篇优美的

第1页,共8页 散文。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8分,每空1分) ①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②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③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观沧海》)

④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

, 。

⑤《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句子是 , 。

二、口语交际与语言综合实践运用(本大题含7-8小题,每题3分,共6分。)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因为青少年正处在身体迅速成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器官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比较稚嫩和敏感,抵抗力不强,而且对各种有毒物质的吸收比成年人要容易,所以中毒更深。

青少年吸烟成瘾,可能引起思维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思维中断和记忆障碍。吸烟对青少年的智力、个性、心理品质、学业等都有害。

青少年吸烟会助长其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会促成不良交往,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引发犯罪。

青少年吸烟还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吸烟现在已经成为引起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原因。香烟的烟雾会污染周围环境,损害他人健康。

7、请你写一句禁烟标语。

8、学校有一部分学生抽烟,请你用委婉得体的语言劝一下他们戒烟,你会怎么说?

三、阅读。(本大题含9-22小题,共36分。) (一)诗歌赏析。(3分)

第2页,共8页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1分)

10、对《泊秦淮》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首句表现了一种空寂冷愁的情调,隐含着诗人的吊古伤今的特殊感受。 B.次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还让读者看到了灯红酒绿、顾客颠狂暴饮的“酒家”。

C.“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从字面上看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的是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沉溺于歌舞升平、不理朝政的上层统治者。 D.这首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曰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无方入门不顾。

11、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语(4分)

⑪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 ⑫无方入门不(顾)______

⑬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_____ ⑭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页,共8页 13、从这则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2分)

滇西莲瓣兰

①兰,野生在高远、清寒、背阴的深山密林中,清寒而萎琐”人们喜爱。在历代典籍中,兰被称为“花中君子”“空谷佳人”倾倒。

宝”,家庭致富的“绿色银行”。1993年11士传来消息,1992奖金50出来的不凡特色和耀眼辉煌。

逢每年的元旦春节盛开,民间称之为“年拜兰”,其意为“拜年花”民间以花定花,故呼之为“莲瓣兰”,并延传下来。

④莲瓣兰是什么时候从野生变为家养的,目前有史可查的仅有两处。记》。书中写道:野生者,一穗一花,与吾地无异,而叶更细,香亦清远。的《新纂云南通志·花卉类·兰》。《志》中写道:推云南。旧志载,兰有70瓣„„”《志》中还写道:“山谷阴地滇西一带”兰、白莲瓣、春建、朱砂兰、雪兰、绿莲瓣、凤尾兰、风兰”莲瓣兰的状貌和香味时,这样描述:理、邓川一带喜盆植之”。

第4页,共8页

号学

答 名 得 姓 不 内 线 封 级密班 校学密

⑤从这些记载看,莲瓣兰一词出现在史料中的时间还不足60年,可以说,

莲瓣兰在兰苑中是一簇后起之秀,在花石文化开发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⑥云南是世界公认的植物王国,自然是兰花的王国。据植物学家考察论证的结果,中国有1200多种兰花,云南占去600多种。而这600多种兰花中有200多种为云南独产的品种,在云南独产的这200多种兰花中,异彩纷呈、万紫千红的兰花当推莲瓣兰。当今,在云南,莲瓣兰已经成了观赏价值高、经济价值俏、开发前景好的滇兰主体。

14、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 说明文,运用了 说明顺序。

(2分)

15、阅读全文,说说人们喜爱“兰”的原因。(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16、文章题为“莲瓣兰”,那么,“莲瓣兰”因何而得名?(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答:

【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

_

17、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18、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中“仅有”一词能否删去?(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页,共8页 _ 。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1分)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你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

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呐!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安江是我的一切,我却忘了,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

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的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

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

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你一定等了我很久,

盼了我很久,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

糊涂呢!这么多年呐,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的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第6页,共8页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19、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请根据第九段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 (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这粒种子..

,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第7页,共8页

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六)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加上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4分)

小心冀冀 苦心孤诣 决处逢生 明察秋豪 怡然自得 海枯石烂 花枝召展 庞然大物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

A、黄晕(yuân) 倔强(jiàng) 赏赐( cì ) 峰峦 ( luán ) B、陛下( bì ) 澄澈(dâng) 缥缈(miǎo) 洗濯(zhuï) C、目眩(xuàn) 庇护( bì ) 钦差(qīn ) 迸溅(bâng) D、滑稽( jī ) 潺潺 (chán) 轻盈(yãng) 啜泣(chuî) 3、下面加括号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七年级语文 第1页,共10页

C、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5、下面对课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看云识天气》这篇生动的说明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B、《河中石兽》一文是纪昀先生的作品,文章讲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做事情要多方求证,谋定而动。 C、《济南的冬天》向我们展现了冬天济南的山景和水色,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D、《羚羊木雕》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

为,告诫做父母的应该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友谊和人格。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空缺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与前文构成排比句。(2分)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禾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食粮;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名著阅读(6分)

(1)五四运动后,在盛行的众多“小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 》和《 》。

(2)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刻画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请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并指明出自哪部作品,再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 人物:________ 作品: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古诗积累部分。(21分) (一)、文言诗词填空。(10分)

(1)______,若出其中;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10页

(5)《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来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河中石兽》(11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阅: )

⑵棹数小舟,曳铁钯(棹: 曳: )

⑶湮于沙上 (湮: )

⑷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 )

10、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11、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七年级语文第3页,共10页

⑵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2分 )

道理:

句子:

三.完成下列两则短文的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3~18题。(14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3、选文中描写了哪几幅春景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偷偷地”“ 钻”好在哪里?(3分)

七年级语文第4页,共10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中“嫩嫩的”“绿绿的”两个词语,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写出第二段中虚写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除了运用了“引用”的修辞,还运用哪两种修辞?突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8~21题。(10分)

你在伞里吗 白丽娜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

七年级语文 第5页,共10页

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8、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的女儿。(根据理解,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20、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这篇选文后,谈一谈你的感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5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从寻常小事中,也能感悟出一个道理。请以“我懂得了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词语。(如真诚、感恩、珍惜、宽容„„)

2、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3、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必须达到要求,否则作文降一个等级) 要求:

①依据本文所选的事情或所定的中心,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快乐”、“烦恼”、“细节”、“浪花”等),使文题完题。

②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地名。

七年级语文第6页,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7页,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8页,共10页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冀改为翼;决改为绝;豪改为毫;召改为招。(顺序不分先后,每个字为1分,根据书写水平酹情处理)

2、C (A、晕 应读yùn;B、澄澈 应读chãng;D、盈 应读yíng) 3、C 4、D 5、B

6、示例:①因为成长,今天的树苗是幼小的,明天就会成为栋梁。②因为成长,今天的雏鹰是柔弱的,明天就会在蓝天翱翔。 7、(1)《繁星》《春水》(1空1分)。(2)略。 二.文言古诗积累部分。(21分) 8、(1)日月之行,星汉灿烂;(2)为有源头活水来;(3)无可奈何花落去;(4)潭影空人心;(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9---12略 三.完成下列两则短文的阅读。(24分) (一)《春》节选。(14分)【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

13、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3分)。 14、“偷偷地”和“ 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1分),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1分)和作者惊喜的感受(1分)。 15、放到句末,更能突出小草绿的特点(2分);还能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1分)。

16、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2分) 17、比喻、拟人(2分),突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1分)。 (二)《你在伞里吗》(10分)

18、一对母女在风雨中打着伞骑车回家。(2分)

19、第一个空:关心女儿、疼爱女儿或细心体贴等(1分);第二个空:体贴妈妈、关心妈妈或乖巧懂事等(1分)。(意思贴近即可) 20、不好(1分)。因为“砸”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猛,与“嘭嘭直响”相呼应(1分),换成“落”就没有这种效果(1分)。 21、略。

三、作文 (满分35分) 略

七年级语文 第9页,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10页,共10页

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七)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上册】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zhù)立 酝酿.(rǎng) 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 B.附和.(hè) 落难.(nàn) 看.(kān)护 忍俊不禁.(jìn) C.诱.(yòu)惑 雏.(chú)形 收敛.(liǎn) 猝.(zhú)然长逝 D.玷.(diàn)污 泯.(mǐn)灭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诀别 头晕目眩 憔悴 可望而不可及 B.倔强 班门弄斧 磅薄 一年之际在于春 C.闲适 心旷神贻 慷慨 玲珑剔透 D.行乞 走投无路 迷漫 多姿多采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 地制造不被 的清新。 ②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 一个技术人员, 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A.固执 珍重 不是 而是 B.固执 珍惜 不仅是 而且是 C.倔强 珍惜 不是 就是 D.倔强 珍重 不仅是 而且是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B.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 C.有时候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镇定自若....地飞起逃窜。 D.不知什么时候,世间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

的女神,叫做女娲。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C.刘老师虽然年过六十,而且身体很健康。

D.经历了千山万水,他千里迢迢地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青神。 二、名句默写(每小题2分,共6分)

6.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7.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中的“ , ”十分相似。

8.诗是有形的,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轻烟淡月,那是

“ ,烟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三、语言综合运用(共12分)

9.根据下面波浪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写句子,使上下文连贯。(4分)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说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儿童教育上的不同。(4分)

中国人: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稍大后,就一勺子一勺子喂,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毫不在意:咂嘴喝汤;满嘴含饭,边嚼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

美国人:当孩子自己能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如果明明不饱,为了贪玩而挨饿,也是活该。却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响声,不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

11.在一个集市上,买萝卜的摊主在喊“刚上市的萝卜,赛过黄鸭梨。”他身边一个买黄鸭梨的汉子,听到喊声,笑了笑,也喊道:“买鲜鸭梨啦,萝卜样的价。”两个摊主的话,幽默有趣。请说出他们喊声的言外之意。(4分)

买萝卜摊主的言外之意是 。 买鸭梨摊主的言外之意是 。

阅读与理解(共32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6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2.解释下列带点词语(3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去后乃至. 相委.而去 13.翻译文中加横线句子(2分)

14. 本文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3分)

阅读《吴起出遇故人》一文,回答问题。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5.解释下列带点词语(3分) 昔.吴起出遇故人 明日..早 方.与之食 16.翻译文中加横线句子(2分)

17.这个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16分)

阅读《最后一个顾客》一文,回答问题。

老人将店开在公路边,一开就是15年。公路边车来车往,却很少有行人下来。店里只卖紫绒花,虽然好看,生意并不好。

15年前,老人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学会了做紫绒花。他把剪得整整齐齐的红毛线用麻绳一根根系紧,扎成球,外面再扎上一层细细的紫绒线。这样,一朵紫绒花就做成了。老人的紫绒花卖得贵,5块钱一朵;而别人摊位上卖的是机器做的,2元钱一朵。但有一样,老人做的结实,除非最后因为太旧了扔掉,那中间捆得紧紧的麻绳,是永远都不会断的。

紫绒花,可以做钥匙链,也可以当装饰。不管摆在哪儿,都一样漂亮。

店里的货终于都卖完了,老人打算今天关门。今天是他70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次做紫绒花球。他太老了,手不住地颤抖,做起紫绒花越来越吃力。他没有多少钱,这最后5朵紫绒花,是他送给自己的礼物。

看看表,已经是下午4点钟。他准备关门。正在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推门进来了。 “请问,您这儿卖紫绒花吗?”女孩嫩声嫩气地说。 “从今天起不卖了。”老人缓缓地说。 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老人,指指不远的加油站,说:“我爸爸给汽车加油了,加油站的叔叔告诉我您这儿卖紫绒花。我们是去看爷爷的,爸爸说,爷爷喜欢紫绒花。所以,我想买5朵紫绒花送给爷爷做生日礼物。”

老人看着女孩,心里有些感动。他迟疑着拿出紫绒花,问女孩:“是这样的吗?” 女孩笑起来,说真是太漂亮了。她把花送给爷爷,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小女孩很可爱,一笑两个小酒窝。他决定将紫绒花送给小女孩,满足她的心愿。

“我把所有的钱都给您好吗?”说着,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小瓷罐,将瓷罐底子打开,倒出一堆钢镚儿。数了数,2元3角。

老人笑了,说这些钱,足够买5朵紫绒花。小女孩高兴极了,抱着紫绒花跑远了。

关了店门,老人坐到桌前,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他正要喝,有人敲门。门口,一个中年男人领着小女孩,说:“真是不好意思,我给您送钱来了。”

老人的眼泪几乎都要掉下来,等了15年,他终于等回了离家出走的儿子!15年前,儿子16岁,他砸开别人家的小店,偷走了紫绒花。回到家,他狠狠地揍了儿子,叛逆的儿子从此离家出走。儿子走后他才知道,紫绒花是儿子偷来送给自己的。因为,一次醉酒后,他曾对儿子说过,看到紫绒花,他就想起他去世的妈。儿子走了,老人开始学做紫绒花,并把店开在路边,为的是儿子回来时,儿子第一个看到他。

小女孩高兴地咧开嘴,举起紫绒花,大声说:“爷爷,生日快乐!” “爸爸,生日快乐!”男人说着,已经泪流满面……

18.选文中最后一个“顾客”是谁?(2分)

19.请概括一下选文中“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20.5朵紫绒花按老人的价格应卖25元,小女孩只给了2元3角,老人为何这么便宜地卖呢?(3分)

21.品味下列加点字的特点(4分)

①小女孩失望..

地看着老人。

②他迟疑..

着拿出紫绒花。

22.有人说题目《最后一个顾客》应换成“紫绒花”,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写作(共40分)

六、作文(满分40分) 23.《士兵突击》中有一句话让我铭记永久:每个人心里都开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增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书写公正、规范。

2013/2014(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D 2.A 3.B 4.C 5.A 二、名句默写(每小题2分,共6分) 6.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 夜泊秦淮近酒家,乱花渐欲迷人眼 三、语言综合运用(共12分)

9.也许你无法独占宽阔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自由的鱼儿。也许你无法拥有潇洒的清风,但是你可以做随波的轻尘。

10. ①中国人:A.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吃什么、有没有吃饱);.B对孩子不放心,什么都管,因而造成对大人的依赖性。

②美国人:A.注重孩子的吃相,规矩; B.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个性。

11. 买萝卜摊主的言外之意是:萝卜味道好(鲜美)如黄鸭梨一样 。买鸭梨摊主的言外之意是:黄鸭梨价格便宜,只有萝卜的价。 四、文言文阅读(共16分) 12.约定 才 丢下,舍弃

13. (约定)正午不来,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节。

14. 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15. 从前 第二天 才

16. 老朋友到傍晚不来,吴起不吃等待他。 17. 做事要讲诚信,讲信用。

【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六、现代文阅读(共16分)

18.小女孩和她的爸爸。(未回答“她的爸爸”扣1分。)

19.倔强、任性、叛逆但又孝顺的儿子,且还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20.(1)小女孩很可爱;(2)为了满足小女孩儿的心望——送给爷爷的生日礼物——而自己也喜欢紫绒花。

21.①因爷爷说,“从今天起不卖了”,那么给爷爷的生日礼物也就成了泡影。

②不可以。删去不能表现老人对紫绒花珍爱,对老伴儿的深情,对儿子的等待。 22.(1)不同意。围绕主人公——小女孩和她的爸爸以及选文中心来作答。

(2)同意。围绕贯穿全文的线索来作答。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