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15    阅读:

卢纶《塞下曲六首(其二)》高考诗歌鉴赏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第一篇

卢纶《塞下曲六首(其二)》鉴赏

古诗鉴赏

0131 1403

塞下曲六首(其二)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因为是和张仆射之作(诗题一作“和张仆射塞下曲”),语多赞美之意。

此为组诗的第二首,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诗的取材,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

射之。中石没

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

不能复入石

矣。”

首句写将军

夜猎场所是幽暗

的深林;当时天

色已晚,一阵阵

疾风刮来,草木

为之纷披。这不

但交代了具体的

时间、地点,而

且制造了一种气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次句即续写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

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平明”),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清人吴乔曾形象地以米喻“意”,说文则炊米而为饭,诗则酿米而为酒(见《围炉诗话》),其言甚妙。因为诗须诉诸读者的情绪,一般比散文形象更集中,语言更凝炼,更注重意境的创造,从而更令人陶醉,也更象酒。在《史记》中才只是一段普普通通插叙的文字,一经诗人提炼加工,便升华出如此富于艺术魅力的小诗,不正有些象化稻粱为醇醪吗?

(周啸天)

2014教学能力试题精选(初级中学)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第二篇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

教学能力试题精选(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学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时,教师准备联系其他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文渗透爱国教育,下列不合适的是( )。

A.孙犁《芦花荡》

B.艾青《我爱这土地》

C.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D.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2.教学王维《鹿柴》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五言绝句,下列不合适的是( )。

A.王之涣《登鹳雀楼》

B.王翰《凉州词》

C.李清照《夏日绝句》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D.卢纶《塞下曲》

3.设计《乡愁》教学方案时,教师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重点,下列挖掘本诗“美点”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海峡两岸山水的自然之美反衬诗歌情感的凄美

B.抓住夸张手法探讨诗人内心隐藏的多年企盼

C.通过诗歌意象体会作者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

D.体会诗歌节奏,品味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的乡愁

4.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古今异义阋”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D.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5.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词语的变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发音,下列可以作为案例使用的是( )。

A.洗手一般

B.朋友 异同

C.统一五个

D.今年六天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后练习题是“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选择几个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把它背下来”。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引导学生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B.提高学生概括文本大意的能力【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C.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D.通过朗读和背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7.某教师在九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多彩的戏曲世界”展开阅读。下列

作品不合适的是( )。

A.《红与黑》

B.《雷雨》

C.《钦差大臣》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D.《西厢记》

8.在某次“口语交际”教学的主题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特别讨论了“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注重师生合作,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B.营造说话情境,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兴趣

C.鼓励学生多说,任意表达个人观点和见解

D.小组相互评价,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9.某版教科书《敬业与乐业》课后有一段补自,介绍了„“因果类复旬”的特点。这段补白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 )

A.练习系统

B.知识系统

C.助读系统

D.选文系统

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稀综合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饵,不恰当的是( )。

A.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整合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学活动

B.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讲授,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C.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增加语文实践机会

D.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11.阅读《学写行楷字》教学实录(节选),接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多媒体展示王羲之作品,能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之美

B.呈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C.生动、形象地讲解了行楷字知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D.指导细致、周到,具有操作性,便于学生自主练习写字

12.阅读《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评价内容具体,对全班学生书写具有引导作用

B.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利于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C.即兴唱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教学重点

D.朗读后直接分析结构,缺乏过渡,略显突兀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l6题20分。第17题5分.第18题15分。共40分)

阅读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l6题。

问题:

16.请结合案例评析该教师课堂导人的优点(说出两点即可)。(20分)

17、18题略。【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l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欧阳修《醉翁事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课文导语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还写出了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寄托。

课后练习

一、朗读并背诵全文。(注意文中连用的21个“也”字,它具有表示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要读出它的味道来。)

二、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下面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名为“瑞鹤仙”。你喜欢《醉翁亭记》还是这首词?写一段文字,简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 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问题:

19.请评析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语言特色,不少于200字。(20分)

2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20分)

2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分)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精选(初级中学)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A项,孙犁的《芦花荡》主要写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老英雄的故事。B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诗人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D项,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写于1941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一个十分艰难的阶段,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C项,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写于20世纪20年代,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

201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卷及答案(四)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第三篇

201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卷及答案(四)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写出关于“多”的成语(4分)

观众多( ) 人很多( ) 人才多( ) 兵马多( )

2.《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_______(城市名)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__________,台湾著名女作家。(3分) 3、“凸”是 结构,查 部,它的笔顺是 。“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望”字的解释有(1)向远处看(2)探望(3)盼望、希望(4)名望,在“一望无际”一词中它的意思是 (3分)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B.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指童年,“弱冠”指青少年,“束发”指二十岁,“不惑”指三十岁,“而立”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

C.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D.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曾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连线题:(2分)

程门立雪 王羲之 入木三分 杨时 胸有成竹 董奉 杏林春满 文与可

6. 五岳:在我国无数的名山中,有五座山因为景色独特,富有文化内涵,被称为“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例如:东岳X山)(4分)

7.按要求写出相关人物(8分)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 (2)《红楼梦》中的“葬花”的人物是__________。

(3)鲁迅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4)诸葛亮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 》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人称 先生,辅佐当时蜀国的 ,与魏国的 、吴国的 争夺天下。

8、按要求写词语。(6分)

(1)形容人物精神品质的成语: (2)表示思考的成语: (3)写出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9、请你根据下面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以小导游的身份,对从黑龙江前往广州旅游的客人做一个提醒。注意把意思说清楚,语句说通顺,并请你在说话的内容中用上一个关联词语。(3分)

黑龙江 阴转小雪 -3℃~1℃ 广州 晴 28℃~37℃

尊敬的各位游客:

10、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4分)

①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学语文,放飞思维(6分) 1、仿写句子。 (4分)

友谊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 友谊如同春雨,它能帮助我们滋润干涸的心田。

书籍好比 , 。 书籍如同 , 。

2.趣味语文:(2分)

7/2=3.5可用成语( )表示。 1256789可用成语( )表示。

三.阅读理解(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版权所有:21教育】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分)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雪化了是水 文/王清铭

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一般都要出一个看似简单通俗的问题:雪化了是什么?

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回答:是春天! 我神色凝重,手一摆,压低声调说:不对。 学生小声嘀咕,互相诧异的眼神。我用威严的目光使他们安静下来。

“雪化了是春天,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答案,但它是现成的。你们脱口而答,说明未经自己的思索。诗意是别人体会的,答案是误人的。你们没有带自己的脑子来。”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学生面面相觑,有几个同学想站起来反驳。我将手往下一压,继续说:

“也许你们觉得老师在给你们泼冷水,但应该知道,水虽冷,但至少还未结冰,天气还没有到朔风凛冽的程度,你们都没有进入‘冬季’的思想准备。”

我停顿一下,举手并往上呵气。有些学生大概想到冬天的寒风砭骨,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真正的寒冷冬天,是呵气成霜的季节。你们跟我一样,都没有看过雪,只从课本间接体验岑参所写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们就以为雪就象绽放的美丽的梨花一样。知道一个冻僵的人应该怎么救治吗?”

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有人迟疑一下,低声回答:穿棉衣,用暖水泡。 “你们错了,”我斩截地说,“一个人冻僵了,需要以寒制寒,用雪擦拭他,让他慢慢回暖。” 学生睁大了眼睛。“就像你们不知道雪一样,在走进社会前,大家都为自己设计好花朵一样美丽的前景,但是——”

学生似乎联想到社会生活的艰辛,不自觉低了头。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是具有破坏性的,能让坚韧的竹子折断。在冬天来临时,你们要做好防寒防冻的准备。衣服要暖和,还要给自己的心灵保温。‘柴门闻犬吠’——” 学生很整齐地读出下句:“风雪夜归人。”我赞许地点点头。

“是的,你们也许要在现实中不断奔波,做一个风雪夜归人,所以你们不要耽于雪化了是春天的梦想。” 我放慢语速:“雪化了,说明天气回暖,但离春天还有一段历程。即使是初春,也还有春寒料峭的时候,不做好御寒的准备,你们不流泪,也会大把大把地流鼻涕——因为你们都感冒了。”

学生哄堂大笑。“现实是残酷的,它会迫使你放弃许多的诗意和梦想。也许你们将是孤独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但在逆境中,不要冷漠,让激情的血冷却。”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柳宗元的《江雪》图,声音陡地昂扬:“人生的孤舟上,你们是那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你们要记得带一颗心,独钓寒江雪!”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只是给我的。 (选自《课外阅读》,有改动)

1、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为什么“我”一般都要问学生“雪化了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通俗的问题?(2分)

2、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都没有进入“冬季”的思想准备?这里的“冬季”指什么?(3分) 3、“人生的孤舟上,你们是那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你们要记得带一颗心,独钓寒江雪!”你认为,应该带一颗什么样的心?(2分)

4、“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只是给我的。”你认为这掌声还是给谁的?(2分)

5、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材料一:“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学生回答道:“春天!”然而,老师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孩子的回答就错了吗?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更有大文学家王安石的千古绝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难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遗憾的是,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被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喀嚓”一声剪断了!

材料二: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母亲因3岁的女儿伊迪斯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而将女儿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然而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幼儿园败诉。

四、作文。(40分)

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塞下曲六首其二_塞下曲阅读答案_作者卢纶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第四篇

<塞下曲>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卢纶。其全文诗词如下:
第一首: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塞下曲六首其二_塞下曲阅读答案_作者卢纶。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鉴赏]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塞下曲六首其二_塞下曲阅读答案_作者卢纶。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第二首: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鉴赏]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卢纶:塞下曲·其三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第五篇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单于:敌人的首领。

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卢纶:塞下曲·其三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赏析: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的情景。

古诗塞下曲的诗意_塞下曲阅读答案_作者高适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第六篇

<塞下曲>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诗词如下: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古诗塞下曲的诗意_塞下曲阅读答案_作者高适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古诗塞下曲的诗意_塞下曲阅读答案_作者高适
[赏析]
此诗描写前半部分描写了壮丽的沙场征战之景,渲染了一种宏阔悲壮的氛围。后半部分则是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万死不辞,要成为描像麒麟阁的立功之臣,并且十分嘲笑那些文臣,本诗表达了作者的豪壮之情,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手法大气豪壮,宏大辽阔之气尽显。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卢纶的塞下曲练习题 第七篇

一、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古诗中的风花雪月。——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志南<绝句>

1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3、黄师塔前江水东,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二、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1、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12、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1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5、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1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7、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平道中>

1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0、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21、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三、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