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黄庭坚,过平舆怀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27    阅读: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黄庭坚,过平舆怀 第一篇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 学 语 文

一、单选题: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比喻 B.夸张 C.借代 D.拟人

2.戏剧《日出》的作者是 ( )

A.曹禺 B.沈从文 C.茅盾 D.钱钟书

3.《单刀会》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白朴 C.王实甫 D.汤显祖

4. “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的散文

A. 欧阳修 B. 王羲之 C. 韩愈 D.王安石

5. 下列样式不属于记叙文的是

A.科学小品 B. 通讯 C. 日记 D. 回忆录

6.《报任安书》的作者是

A.欧阳修 B.苏轼 C.司马迁 D.宗臣

7.哲学家和作家培根的国籍是

A. 法国 B. 美国 C.英国 D.德国

8.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A.《氓》 B.《杜陵叟》 C.《陌上桑》 D.《短歌行》

9. 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

A. 杨维桢 B. 元好问 C.关汉卿 D.蔡松年

10. 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的划分依据是

A. 议论的篇幅 B. 议论的方式 C.应用的场合 D. 论文的作者

11. 下面不属于议论文的是

A.韩愈《进学解》 B. 韩愈《师说》 C. 贾谊《过秦论》D. 王羲之《兰亭集序》

12.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

A.鲁迅 B.契诃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

13. 从戏剧的容量来看,曹禺的《日出》属于

A.独幕剧 B.重幕剧 C.多幕剧 D.话剧

14.“忽哪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

A.《关山月》 B.《从军行》

C.《短歌行》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

A.姜氏有多么讨厌! B.姜氏她厌恶什么?

C.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 D.姜氏有什么满足的!

16. 杜甫的《月夜》是一首

A.五绝 B.五律 C.七绝 D.七律

17.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派是

A. 山水 B. 田园 C.隐逸 D.边塞

18.下列不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作品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易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雨巷》的作者是 ( )

A.戴望舒 B. 徐志摩 C.余光中 D. 艾青

20.下列不是莫泊桑作品的一项是 ( )

A.《项链》 B.《羊脂球》

B.《我的叔叔于勒》 D.《装在套子里的人》

21. 李煜是哪个国度的词人 ( )

A. 北汉 B. 前蜀 C.西蜀 D.南唐

22.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 )

A.欧阳修 B.韩愈 C.孟郊 D.苏轼

23.宋代最杰出的女性词人是 ( )

A. 李清照 B. 朱淑真 C. 魏夫人 D.严蕊

24.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 )

A.《关山月》 B.《短歌行》 C.《陌上桑》 D.《杜陵叟》

25.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 )

A.《漱玉词》 B.《稼轩词》 C.《南唐二主词》 D.《清真词》

26. 枚乘的哪部作品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 ( )

A.《七发》 B.《归田赋》 C.《三都赋》 D.《长门赋》

27.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 )

A.郭沫若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28.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在他的 ( )

A. 南戏 B.散曲 C.杂剧 D.传奇

29.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 比喻 B. 拟人 C. 互文 D. 对偶

30.小说《永远的伊雪艳》的作者是 ( )

A.鲁迅 B.白先勇 C.高晓生 D.契诃夫

31.下列诗歌题材有别于其他各项的是 ( )

A.《从军行》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北方》 D.《行路难》

32.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

A.柳宗元 B.王安石 C.李商隐 D.欧阳修

33. 宋代的哪种文体是通俗白话小说的开端 ( )

A.传奇 B. 话本 C.志怪 D.志人

34. 明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是 ( )

A.孔尚任 B.汤显祖 C.洪升 D.白朴

35. 韩愈《祭十二郎文》是悼念 ( )

A.友人 B. 侄子 C. 师长 D.儿子

36.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

A.《阿Q正传》 B.《风波》 C.《狂人日记》 D.《祝福》

37. 贾平凹的小说有 ( )

A.《月迹》 B. 《心迹》 C.《浮躁》 D.《丑石》

38.下列作品中属于乐府旧题诗的是 ( )

A.《关山月》 B.《炉中煤》 C.《杜陵叟》 D.《泊秦淮》

39. “庄生晓梦迷蝴蝶”用的典故是 ( )

A. 庄周梦蝶 B.杜宇啼血 C.鲛人泣珠 D.良玉生烟

40. 《诗经》所收诗歌数量为 ( )

A.300篇 B. 205篇 C. 305篇 D. 405篇

41. 以现在的标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应当属于 ( )

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明文 D.小说

42. 唐五代时在西蜀形成了哪个词派 ( )

A. 花间 B. 豪放 C.云间 D. 浙西

4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于 ( )

A.《饮酒》 B.《短歌行》 C.《行路难》 D.《从军行》

44.契诃夫是

A.俄国作家 B.美国作家 C.法国作家 D.英国作家

45.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

A. 山水田园 B.咏物 C. 隐逸 D.边塞

46.散文《往事》是哪位女作家的作品

A.冰心 B.丁玲 C.杨绛 D.萧红

47.钱钟书的幽默文风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哪种修辞手法的妙用

A. 虚字 B. 叠字 C. 比喻 D.排比

48.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与运用的表现手法,曹禺的《日出》属于

A.喜剧 B.悲剧 C.正剧 D.悲喜剧

49.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隐括了一首蒋捷的词,是

A.一剪梅 B. 浣溪纱 C.虞美人 D.清平乐

50.《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史书

A. 《左传》 B.《战国策》 C.《汉书》 D.《史记》

51.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主题可以概括为

A. 爱情 B. 亲情 C.乡愁 D.伤春

52.钱钟书《论快乐》的主要论点是

A. 快乐源于精神。

B. 快乐与不快乐没有什么不同。

C. 快乐是人生最大的追求。

D. 人永远不可能真正快乐。

二、填空题:

1. 关汉卿《单刀会》的主角是 。

2. 杜牧的 是最早的文赋。

3. 议论文根据议论的方式可分为 和 。

4. 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 、 、 、 。

5. 散曲包括小令和用小令连结起来的 。

6. 六朝的 、 被称为“大谢”、“小谢”。

7.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惟有长江水, 。”

8. “初唐四杰”指的是 、 、 、 。

9. 按照容量,戏剧可以分为 和 。

10.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 。”

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12. 王国维的词学论著代表作是 。

) ) )( ) ) ) )( )( )( ( ( ( ( (

13. 文学理论作品《神思》出自 的 。

14、 是我国诗歌中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

16. 枚乘的 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

17.曹操《短歌行》:“ ,悠悠我心。”

18. 被推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是传李白所作 和 。

19. 元稹、白居易掀起的诗歌革新运动是 。

20. 蒲松龄的 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21.《漱玉词》的作者是 。

22.“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者是 。

23. 泰戈尔的诗歌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歌皆短小精悍,有如格言。

24.小说《米龙老爹》的主人公是 。 25. 和 有同名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6.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与王安石论辩的对手就是写下长篇编年史《 》的司马光。

2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28.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 。”

29.《故乡的野菜》是一篇描写 地区民情风俗的散文。 30. 的《一个文官的死》符合他写小人物的一贯风格。

31.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 、 、 。

32.一般书信由 、 、正文、 、署名、日期、 七部分构成。

三、简答题:

1.《黛玉葬花》选自哪部名著?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何特点?

2.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在体制上是属于令、引、近、慢中的哪一种?这首词表达了什么主题?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是为谁而作?“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叫作词的什么部分?试分析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4.欧阳修的《秋声赋》属于哪种赋体?主要用到哪些修辞手法?

5.杜甫的《夜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6.《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小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在傅连暲的《说梦》中,巴甫洛夫的话有什么作用?

9.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在表达上有何特点?

10.简述余秋雨《废墟》中“废墟”的含义。

1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12.插叙与补叙有何不同?

13.什么是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哪些类别?试举例说明。

14.《米龙老爹》有何写作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黄庭坚,过平舆怀】

1. 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听说过的,在书本上见到过的事,都可以片断地在梦里出现。如一个人只到过北京、武汉,没有到过上海,他做梦时也可能到了上海,因为他听说过

【黄庭坚,过平舆怀】

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在他梦境里的上海绝不是真正上海市的面貌,而只是北京、武汉某些情景的模拟。入睡时身体内外环境的某些刺激,与梦境也常有联系,如口渴干燥,可能梦见吃灼热的东西,又如睡眠时半身露在被褥外面,受到寒冷的刺激,可能梦见跌在冷水池里。梦境也可能是一种感情流露,个人主义者梦见了自己的奢望实现,热爱工作的人梦见生产高涨的境况。这些都可以用刺激痕迹的错综组合来解释。

这段文字选自傅连暲《说梦》。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从这段文字可以见出怎样的行文风格?

2. 我早料到你读了《论希腊雕塑》以后的兴奋。那样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的了,正如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那个天真可爱的阶段一样。也如同我们的先秦时代、两晋六朝一样。近来常翻阅《世说新语》(正在寻一部铅印而篇幅不太笨重的预备寄你),觉得那时的风流文采既有点儿近古希腊,也有点儿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那种高远、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于西方文化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文明的时候会那么文明,谈玄说理会那么隽永,野蛮的时候又同野兽毫无分别,甚至更残酷。奇怪的是这两个极端就表现在同一批人同一时代的人身上。两晋六朝多少野心家,想夺天下、称孤道寡的人,坐下来清谈竟是深通老庄与佛教哲学的哲人!

这段文字选自《傅雷家书》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作者对于先秦时代、两晋六朝是褒是贬?为什么?从这段文字,可以见出《傅雷家书》的哪些风格特点?

3.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这段文字出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请分析其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与其语言风格。

4. 唐代的韩愈,强调不要埋没人才,在其《杂说》之中谈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提醒人们,有了识才之士才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宋代黄庭坚在《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诗中感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确实,人才如果遇不上“伯乐”,就会被埋没。

要发现人才,贵在识才。关于这一点,古人的认识也颇有见地。三国的诸葛亮在其《便宜十六策·阴察》中论述:“洗不比江河,要之却垢;马不比骐骥,要之疾足。”就是说,洗涤不一定非要去大江大河,重要的是能够除掉污垢,马不一定非要骐骥,重要的是能够跑得快。而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指出,挑选马匹,往往因为是瘦马就不予理睬,结果漏掉了良马;选拔人才,往往因为是贫士就看不起,结果失掉了贤人,“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识别贤才,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明。汉代徐干在《中论·修本》篇说:“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三国曹植《矫志诗》道:“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两段之间的层次关系如何?

初三总复习------课外名句105句
黄庭坚,过平舆怀 第二篇

课外古诗词名句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

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入若耶溪》)

10.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示子聿>> )

1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12.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1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6.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黄庭坚,过平舆怀】

1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2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李白《将进酒》)

2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4.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25.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杜秋娘《金缕衣》)

2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木槛遣心》)

2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二十二韵》)

3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3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3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3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白居易《卖炭翁》)

3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4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

4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4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4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4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黄庭坚,过平舆怀】

45.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刘凤诘《咏大明湖》)

4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4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4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5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5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5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5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55.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5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黄庭坚,过平舆怀】

57.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清·曹雪芹《红楼梦》)

58.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6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6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的《杂诗》)

6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6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65.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66.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6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6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6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

7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71.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

72.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7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

7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7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7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7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79.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8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81.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8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83.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8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格言联

8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86.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墨梅》)

87.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8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89.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清·林朝崧《送吕厚庵秀才东归二首》。)

9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92.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9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9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9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9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9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9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龚自珍《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9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100.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0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唐,李商隐)

102.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

10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10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003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起点)
黄庭坚,过平舆怀 第三篇

大 学 语 文

一、单选题: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比喻 B.夸张 C.借代 D.拟人

2.戏剧《日出》的作者是 ( )

A.曹禺 B.沈从文 C.茅盾 D.钱钟书

3.《单刀会》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白朴 C.王实甫 D.汤显祖

4. “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的散文

A. 欧阳修 B. 王羲之 C. 韩愈 D.王安石

5. 下列样式不属于记叙文的是

A.科学小品 B. 通讯 C. 日记 D. 回忆录

6.《报任安书》的作者是

A.欧阳修 B.苏轼 C.司马迁 D.宗臣

7.哲学家和作家培根的国籍是

【黄庭坚,过平舆怀】

A. 法国 B. 美国 C.英国 D.德国

8.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A.《氓》 B.《杜陵叟》 C.《陌上桑》 D.《短歌行》

9. 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

A. 杨维桢 B. 元好问 C.关汉卿 D.蔡松年

10. 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的划分依据是

A. 议论的篇幅 B. 议论的方式 C.应用的场合 D. 论文的作者

11. 下面不属于议论文的是

A.韩愈《进学解》 B. 韩愈《师说》 C. 贾谊《过秦论》D. 王羲之《兰亭集序》

12.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

A.鲁迅 B.契诃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

13. 从戏剧的容量来看,曹禺的《日出》属于

A.独幕剧 B.重幕剧 C.多幕剧 D.话剧

14.“忽哪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

A.《关山月》 B.《从军行》

C.《短歌行》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

A.姜氏有多么讨厌! B.姜氏她厌恶什么?

C.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 D.姜氏有什么满足的!

16. 杜甫的《月夜》是一首

A.五绝 B.五律 C.七绝 D.七律

17.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派是

A. 山水 B. 田园 C.隐逸 D.边塞

18.下列不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作品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易经》

19. 《雨巷》的作者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戴望舒 B. 徐志摩 C.余光中 D. 艾青

20.下列不是莫泊桑作品的一项是 ( )

A.《项链》 B.《羊脂球》

B.《我的叔叔于勒》 D.《装在套子里的人》

21. 李煜是哪个国度的词人 ( )

A. 北汉 B. 前蜀 C.西蜀 D.南唐

22.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 )

A.欧阳修 B.韩愈 C.孟郊 D.苏轼

23.宋代最杰出的女性词人是 ( )

A. 李清照 B. 朱淑真 C. 魏夫人 D.严蕊

24.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 )

A.《关山月》 B.《短歌行》 C.《陌上桑》 D.《杜陵叟》

25.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 )

A.《漱玉词》 B.《稼轩词》 C.《南唐二主词》 D.《清真词》

26. 枚乘的哪部作品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 ( )

A.《七发》 B.《归田赋》 C.《三都赋》 D.《长门赋》

27.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 )

A.郭沫若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28.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在他的 ( )

A. 南戏 B.散曲 C.杂剧 D.传奇

29.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 比喻 B. 拟人 C. 互文 D. 对偶

30.小说《永远的伊雪艳》的作者是 ( )

A.鲁迅 B.白先勇 C.高晓生 D.契诃夫

31.下列诗歌题材有别于其他各项的是 ( )

A.《从军行》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北方》 D.《行路难》

32.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

A.柳宗元 B.王安石 C.李商隐 D.欧阳修

33. 宋代的哪种文体是通俗白话小说的开端 ( )

A.传奇 B. 话本 C.志怪 D.志人

34. 明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是 ( )

A.孔尚任 B.汤显祖 C.洪升 D.白朴

35. 韩愈《祭十二郎文》是悼念 ( )

A.友人 B. 侄子 C. 师长 D.儿子

36.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

A.《阿Q正传》 B.《风波》 C.《狂人日记》 D.《祝福》

37. 贾平凹的小说有 ( )

A.《月迹》 B. 《心迹》 C.《浮躁》 D.《丑石》

38.下列作品中属于乐府旧题诗的是 ( )

A.《关山月》 B.《炉中煤》 C.《杜陵叟》 D.《泊秦淮》

39. “庄生晓梦迷蝴蝶”用的典故是 ( )

A. 庄周梦蝶 B.杜宇啼血 C.鲛人泣珠 D.良玉生烟

40. 《诗经》所收诗歌数量为 ( )

A.300篇 B. 205篇 C. 305篇 D. 405篇

41. 以现在的标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应当属于 ( )

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明文 D.小说

42. 唐五代时在西蜀形成了哪个词派 ( )

A. 花间 B. 豪放 C.云间 D. 浙西

4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于 ( )

A.《饮酒》 B.《短歌行》 C.《行路难》 D.《从军行》

44.契诃夫是 ( )

A.俄国作家 B.美国作家 C.法国作家 D.英国作家

45.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

A. 山水田园 B.咏物 C. 隐逸 D.边塞

46.散文《往事》是哪位女作家的作品

A.冰心 B.丁玲 C.杨绛 D.萧红

47.钱钟书的幽默文风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哪种修辞手法的妙用

A. 虚字 B. 叠字 C. 比喻 D.排比

48.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与运用的表现手法,曹禺的《日出》属于

A.喜剧 B.悲剧 C.正剧 D.悲喜剧

49.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隐括了一首蒋捷的词,是

A.一剪梅 B. 浣溪纱 C.虞美人 D.清平乐

50.《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史书

A. 《左传》 B.《战国策》 C.《汉书》 D.《史记》

51.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主题可以概括为

A. 爱情 B. 亲情 C.乡愁 D.伤春

52.钱钟书《论快乐》的主要论点是

A. 快乐源于精神。

B. 快乐与不快乐没有什么不同。

C. 快乐是人生最大的追求。

D. 人永远不可能真正快乐。

二、填空题:

1. 关汉卿《单刀会》的主角是 。

2. 杜牧的 是最早的文赋。

3. 议论文根据议论的方式可分为 和 。

4. 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 、 、 、 。

5. 散曲包括小令和用小令连结起来的 。

6. 六朝的 、 被称为“大谢”、“小谢”。

7.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惟有长江水, 。”

8. “初唐四杰”指的是 、 、 、 。

9. 按照容量,戏剧可以分为 和 。

10.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 。”

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12. 王国维的词学论著代表作是 。

) ) ( ) ) ) ) ( ) ( ) ( ( ( ( (

13. 文学理论作品《神思》出自 的 。

14、 是我国诗歌中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

16. 枚乘的 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

17.曹操《短歌行》:“ ,悠悠我心。”

18. 被推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是传李白所作 和 。

19. 元稹、白居易掀起的诗歌革新运动是 。

20. 蒲松龄的 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21.《漱玉词》的作者是 。

22.“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者是 。

23. 泰戈尔的诗歌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歌皆短小精悍,有如格言。

24.小说《米龙老爹》的主人公是 。 25. 和 有同名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6.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与王安石论辩的对手就是写下长篇编年史《 》

的司马光。

2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28.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 。”

29.《故乡的野菜》是一篇描写 地区民情风俗的散文。 30. 的《一个文官的死》符合他写小人物的一贯风格。

31.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 、 、 。

32.一般书信由 、 、正文、 、署名、日期、 七部分构成。

三、简答题:

1.《黛玉葬花》选自哪部名著?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何特点?

2.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在体制上是属于令、引、近、慢中的哪一种?这首词表达了什么主题?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是为谁而作?“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叫作词的什么部分?试分析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4.欧阳修的《秋声赋》属于哪种赋体?主要用到哪些修辞手法?

5.杜甫的《夜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6.《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小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在傅连暲的《说梦》中,巴甫洛夫的话有什么作用?

9.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在表达上有何特点?

10.简述余秋雨《废墟》中“废墟”的含义。

1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12.插叙与补叙有何不同?

13.什么是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哪些类别?试举例说明。

14.《米龙老爹》有何写作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

1. 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听说过的,在书本上见到过的事,都可以片断地在梦里出现。如一个人只到过北京、武汉,没有到过上海,他做梦时也可能到了上海,因为他听说过

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在他梦境里的上海绝不是真正上海市的面貌,而只是北京、武汉某些情景的模拟。入睡时身体内外环境的某些刺激,与梦境也常有联系,如口渴干燥,可能梦见吃灼热的东西,又如睡眠时半身露在被褥外面,受到寒冷的刺激,可能梦见跌在冷水池里。梦境也可能是一种感情流露,个人主义者梦见了自己的奢望实现,热爱工作的人梦见生产高涨的境况。这些都可以用刺激痕迹的错综组合来解释。

这段文字选自傅连暲《说梦》。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从这段文字可以见出怎样的行文风格?

2. 我早料到你读了《论希腊雕塑》以后的兴奋。那样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的了,正如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那个天真可爱的阶段一样。也如同我们的先秦时代、两晋六朝一样。近来常翻阅《世说新语》(正在寻一部铅印而篇幅不太笨重的预备寄你),觉得那时的风流文采既有点儿近古希腊,也有点儿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那种高远、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于西方文化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文明的时候会那么文明,谈玄说理会那么隽永,野蛮的时候又同野兽毫无分别,甚至更残酷。奇怪的是这两个极端就表现在同一批人同一时代的人身上。两晋六朝多少野心家,想夺天下、称孤道寡的人,坐下来清谈竟是深通老庄与佛教哲学的哲人!

这段文字选自《傅雷家书》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作者对于先秦时代、两晋六朝是褒是贬?为什么?从这段文字,可以见出《傅雷家书》的哪些风格特点?

3.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这段文字出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请分析其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与其语言风格。

4. 唐代的韩愈,强调不要埋没人才,在其《杂说》之中谈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提醒人们,有了识才之士才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宋代黄庭坚在《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诗中感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确实,人才如果遇不上“伯乐”,就会被埋没。

要发现人才,贵在识才。关于这一点,古人的认识也颇有见地。三国的诸葛亮在其《便宜十六策·阴察》中论述:“洗不比江河,要之却垢;马不比骐骥,要之疾足。”就是说,洗涤不一定非要去大江大河,重要的是能够除掉污垢,马不一定非要骐骥,重要的是能够跑得快。而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指出,挑选马匹,往往因为是瘦马就不予理睬,结果漏掉了良马;选拔人才,往往因为是贫士就看不起,结果失掉了贤人,“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识别贤才,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明。汉代徐干在《中论·修本》篇说:“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三国曹植《矫志诗》道:“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两段之间的层次关系如何?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翻译赏析_作者黄庭坚
黄庭坚,过平舆怀 第四篇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翻译赏析_作者黄庭坚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鉴赏]
黄庭坚在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登进士第后,被任命为叶县(今属河南)尉。因为到官误期,受到上级官吏的谴责;县尉职位低,俸禄也少,不足以养家,心中总是闷闷不乐。这首诗是他在1071年(熙宁四年)春天,辞去叶县尉职务时所作,表达的便是得不到赏识欲归湖山的心情。
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远居又各不得意为“怀”字提供丰富的内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作小官。“青袍”是下级官员的服装。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翻译赏析_作者黄庭坚。历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杜甫诗:“汀草乱青袍。”含有不被见用的意思。这里作者说“堤草”认出自己的青袍来,三四句承首联中“各在异地”的含义,叙遥相思念之情这两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时在平舆,地近汝水。前句写自己,后句写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样都用实写法。仿佛友人也在目前,诗人颇觉亲切。
五六句承首联中“各不得志”的含义,写无人理解的愤懑。这两句诗措辞自然,对仗工稳而又意在言外,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黄庭坚曾以此联示人,并说读这两句可以得律诗之法。<观林诗话>对这两句诗从形式上加以评论,说:“杜牧之云:‘杜若芳州翠,严光钓濑喧。’此以杜与严为人姓相对也。又有‘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名白日悬’此乃以朱云对白日,皆为假对,虽以人姓名偶物,不为偏枯,反为工也。如涪翁(黄庭坚号)‘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持(当为“得”)九方皋’,尤为工致。”<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二)从内容上着眼加以评论,说:“鲁直(黄庭坚字)<过平舆怀李子先>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题徐孺子祠堂>诗:‘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二诗命意绝相似,盖叹知音者难得耳。”足见这两句诗受到人们的推重。
末二句写出全诗的主旨,劝李子先也解官归故里,与诗人同游。其中“归来”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紧接着又下一个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诗人犹嫌不足,同时还用水涨花落、渔船载酒构成一幅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图画,劝归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黄庭坚作诗,最讲章法。<昭昧詹言>卷十二说:“山谷之妙,起无端,接无端,大笔如椽,转折如龙虎,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这首诗用“幽人佐吏”开篇,以“故溪篙深”作结,很像是无首无尾,然而横空出语,收束有力。各联之间,首联说官卑,颔联写春兴,颈联叹九方皋之罕见,尾联叙故溪之可游,每联下语也如同不知其所从来。但细味诗意,脉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因为从内容上讲,诗人和朋友之所以“心动”、“兴高”,并不仅仅是感觉到“春波”、“夜月”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他感慨于自己“佐吏曹“、“青袍”这样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极容易作千里马、九方皋之叹,慨叹之余,希望能退隐于酒船渔网之间,也就是顺理成章了。从结构上看,首联总提,中间两联分议,末联收拢,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变化,又做到了天衣无缝。

自遣翻译赏析_作者罗隐
黄庭坚,过平舆怀 第五篇

<自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罗隐。古诗词全文如下: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译文]
有所得时即纵声高歌,有所失时也就无所谓了,纵有太多的愁、太多的恨也抛之脑外,照样悠闲自得。自遣翻译赏析_作者罗隐。今天有酒喝就喝醉了吧,明天有忧愁的事情也是明天的事情。
[鉴赏]
罗隐仕途坎坷,十举进士而不第,于是作<自遣>。这首诗表现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颓唐情绪,其中未必不含一点愤世嫉俗之意。这首诗历来为人传诵,除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典型的人生观外,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诗在艺术表现上颇有独到之处。
这首先表现在诗歌形象性的追求上。乍看来此诗无一景语而全属率直的抒情。但诗中所有情语都不是抽象的抒情,而能够给人一个具体完整的印象。自遣翻译赏析_作者罗隐。如首句说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说便抽象化、概念化。而写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种半是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此诗艺术表现上更其成功之处,则在于重叠中求变化,从而形成绝妙的咏叹调。一是情感上的重叠变化。首句先括尽题意,说得时诚可高兴失时亦不必悲伤;次句则是首句的补充,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三、四句则又回到正面立意上来,分别推进了首句的意思:“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总之,从头至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二是音响即字词上的重叠变化。首句前四字与后三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叠;次句是紧缩式,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亦悠悠,形成同意反复。三、四句句式相同。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独到,宜乎千年以来一些穷愁潦倒的人沉饮“自遣”时,于古人偌多解愁诗句中,惟独最容易记起“今朝有酒今朝醉”来。

浣溪沙翻译赏析_作者纳兰性德
黄庭坚,过平舆怀 第六篇

<浣溪沙>作者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全诗如下: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
独自在西风中,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所以关上了疏窗。浣溪沙翻译赏析_作者纳兰性德。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乐趣。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鉴赏]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浣溪沙翻译赏析_作者纳兰性德。次句平接,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
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夫妇俩都同样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
纳兰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纳兰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天人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

饮马长城窟行翻译赏析_作者李世民
黄庭坚,过平舆怀 第七篇

<饮马长城窟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饮马长城窟行翻译赏析_作者李世民。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饮马长城窟行翻译赏析_作者李世民
[鉴赏]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王灼<碧鸡漫志>:“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是封建帝王中最为人称道者。<旧唐书·太宗本纪>里赞日:“贞观之风,至今歌咏。”其文治武功可想而知。又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于时海内渐平,“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切,凄切。交河,北方河名。句意为:塞外,寒风悲鸣,十分凄切,交河上,严冰封冻了河道。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可见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想必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瀚海,沙漠。波,沙丘起伏状。句意为:广袤的沙漠上,沙丘连绵不断,阴山上千里雪覆。此联进一步写塞外之景,壮阔迷茫,渲染了一种壮烈豪迈之情。其眼光,其气度,真有指点江山,总揽寰宇之势,这一点是此后的许多诗人都难以企及的。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迥戌,远方的边戍。高节,旗帜。句意为:烽火中传来了远方的紧急军情,我于是挥兵远赴边疆,一路上层叠的山峦引导着我的旗帜。此二句点明为救边而出征,军队沿着山路前行,仿佛是山引领着队伍,意即此战很得天时,必将获胜。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句意为:风儿轻轻地吹起旗帜,我们挥师出长城而饮水放马。马是古代战争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到某处饮马,意即对某处用兵,占领某地。自秦以来,长城一直是重要的守御工事,诗人敢为前人所不敢为,兵出长城,争雄天下,其傲视寰宇的胸怀确实令后人追慕不已。这两句点明了题中驰骋宇内,以天下为牧场之意。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朔吹,北风。句意为:寒冷的沙漠上,骑兵过处,迹印连绵;凛冽的北风阻隔了边塞的噪杂之声。这是写进军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玉塞,玉门关。金钲,锣声。句意为:玉门关一带,胡人入侵的嚣尘已经消逝,羌人们正吹着笛子,敲着金锣,载歌载舞。大军所指,蛮夷慑服,边境一带很快呈现出一片祥和、安宁的和平气象。并非倚仗武力,更多的是以德感召,所以使羌人载歌载舞心悦诚服。<旧唐书·太宗本纪>载:“自是西北诸蕃成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可见在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太宗是做得很成功的,从这两句诗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绝漠,大漠。干戈,指武器。戢,收藏。原隰,原野。句意为:大漠之上,武器收藏,车仗过处,原野为之震动。平夷战祸后,军队凯旋,所到之处,群情振奋。所谓“吊民伐罪”,正义的战争,人民从来都是支持的。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龙堆,即白龙堆,今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句意为:都尉从龙堆返回,将军们从马邑凯旋而归。这两句是互文见义,称述得胜还朝,所用地名都是边塞一带,给人以真实感,此后的边塞诗也常用这种手法,罗列多个边关地名,虽然这些地区往往与诗中的事件并无关联,而且地名之间常常不具有确定的逻辑关系。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纪石,刻石纪功。句意为:旗帜飘扬,云雾弥漫的氛围因之消歇,将士们功勋卓著,应该把他们的功绩刻在石头上,永远流传后世。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扬麾”指唐军旗帜鲜明地出战,“氛雾”形容外敌入侵,一片纷扰之状。这是对将士们的称述,也是勉励将士们努力作战以名垂千古,同时也是自勉。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荒裔,边荒。戎衣,战士。灵台,周代台名。<后汉书·桓谭传>:“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明堂所以祀上帝,灵台所以观天文。”这里指代朝廷。句意为:边远、荒凉之地只需一介之士戍守,朝廷中已有凯歌高奏。大唐王朝,威镇四夷,只需很少的守兵,就可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李唐全盛时,的确如这两句所描述的那样,边境安宁,四境宾服。
全诗立意高远,言辞从容,层次分明,音韵优美,达到了艺术手段与个中立意的高度统一,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和宫廷诗的艳丽,堪称唐诗的辟荒之作。所谓“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太宗正是以其高超的文艺才华,身为九五至尊,而力倡文学,遂有唐诗这一中华文坛之高峰的横空出世。老子日:“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太宗正是身体力行,以雍容、淳厚的诗风进而推行其从善如流的政治,终于成就大唐伟业,光耀华夏,堪与古人“鼓琴而治”相媲美。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