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梅花落阅读答案

编辑:zhangyanq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03    阅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梅花落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梅花落阅读答案

  古诗词阅读训练 参考答案

  一、北陂杏花

  从诗题看,即知为咏物诗。从形象看,春水护花,娇花映水,杏花的形象是“妖娆”美丽的。第三句仍以比喻手法写杏花形象,“吹作雪”,“雪”是高洁的,可见结局是悲壮的。第四句明示诗人观点纵然“吹作雪”也胜过“碾作尘”。知人论世,联系诗人的人生人格来看,全诗通过咏杏花以表达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

  二、送灵澈

  从诗题、注释看,是送别诗。送别的友人是出家人(僧人),与诗中“寺”“钟声”相关联,也与全诗清淡的格调一致。从形象看,一、二句写景,“苍苍”“杳杳”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描写环境,背景清淡幽远,与所送僧人格调一致,一种别离之情悄然而生,表露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有中见无)

  三、岁暮归南山

  诗题即表明了时间、事件,“岁暮”,即年终,与诗中“岁除”一致;“归”即归隐,“归南山”与首联第二句一致。诗中形象主要是诗人自我的形象。“多病”、“白发”,年老多病,晚景颓唐。“不才”是激愤之词。“愁”字明示着诗人情感。可见全诗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怀才不遇,归隐南山的愁闷无奈的情绪。

  四、清平乐

  上片写了“红笺”“鸿雁”“鱼儿”等物象,古有“鱼雁传书”的说法,联系读一、二句,说是用小字写信,密密麻麻写满红笺,“说尽平生意”。可是信写好了却也无法寄出,因为“鸿雁在云鱼在水。”上片第四句明示了心情“惆怅”及其原因“难寄”。下片的物象有“斜阳”、“西楼”、“遥山”、“绿波”,这些物象构成的意境是饱含着离情别绪的。人物形象是诗人设想的“独倚西楼”的佳人(也可理解为抒情主人公,书信难寄,于是“独倚西楼”遥望);“人面不知何处”,明示惆怅迷茫的心情;“绿波依旧东流”是物象。有中见无:只见东流水,不见梦中人;“绿波”荡漾,心潮起伏;流水悠悠,思念悠悠。

  五、梅花落

  读诗题,即知为咏物诗。梅花由于开得最早,耐寒,自古以来备受诗人赞美,借以明志。诗中的主要物象是梅花,其特点表现在四、五、六句;但诗中还有一物象“杂树”,诗为什么要写这一物象呢?读最后两句可知(“尔”指杂树),原来诗人是以杂树与梅对比,更加突出梅不同流俗,坚贞高洁的品质。

  作品原文

  梅花落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作品译文

  作品注释

  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赞叹声。

  ③君:指"偏为梅咨嗟"的诗人。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

  ④其:指梅。作花:开花。作实:结实。以下是诗人的回答。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⑤尔:指杂树。霜华:霜中的花。华,同"花"。这三句是说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作品译文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那些只会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一定会飘零在寒风中追逐,因为你徒有在寒霜中开花却没有耐寒的本质。

  作品评析

  原文赏析

  《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这里的"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杂树, "亦指世间悠悠者流"。即一般无节操的土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土。庭院中有各种树木,而诗人最赞赏的是梅花,观点十分鲜明。 ·

  下面是诗人与杂树的对话。 "问君何独然?。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呢?诗人答道,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曰,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念其。之。其。,谓梅花; "念尔"之"尔",谓杂树。全句意为,因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桂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在此,诗人将杂树拟人,并将它与梅花放在一起,用对比的方式加以描绘、说明,通过对耐寒梅花的赞美,批判了杂树的软弱动摇。两者在比较中得到鉴别,强化,可谓相得益彰。

  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这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鲍照"家世贫贱。, (鲍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饱受压抑。他痛恨门阀土族制度,对刘宋王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因此,他那质朴的诗句申明确表示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之士的赞扬。这里还包含着寒士被压抑的义愤和对高门世族垄断政权的控诉。诗歌以充沛的气势,强烈的个性,明陕的语言,给读者以震撼。

  • ·人有其宝阅读答案 (2015-08-03)
  • ·《路过一颗心》阅读答案(2015-08-05)
  • ·蝴蝶花里有个童话阅读答案(2015-08-07)
  • ·方山子传阅读答案 方山子传第四段断句(2015-08-12)
  • ·敬重卑微阅读答案(2015-08-15)
  •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阅读答案(2015-08-15)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