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如何看待论语这本书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6    阅读:

如何看待论语这本书篇一
《论语读后感》

论语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内圣)、治国(外王)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许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解读《论语》。但毕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感悟。每个人要是想要在《论语》中找到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慢慢寻觅。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然,孝道在逐渐褪色。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从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1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所谓的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恕"这个字的本意。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我对孔子的仁爱之道尤为触动,孔子曾经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离我们远吗?我想要仁的时候,念头一动,斯仁至矣,仁爱就来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爱充满了。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说的是,先要懂得“孝悌”、“谨信”、“仁爱”,然后“学文”,这就明白告诉我们,应以修德为先。论语中,修德之道无处不在。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已是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人之“五德”。至于修智,《论语》不仅指明了学习知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为学之道和“举一隅”而“三隅反”的学习方法。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治学与做人,“做人”乃“治学”之本,德才兼备方能至于至善。“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虚浮而学,德才具不兼备。

在现在社会中,孝道、仁爱、修身和治学,每每被人忽视,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为学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于丹论语心得 读后感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读中学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地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并未真正读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可是现在,于丹教授将一般人艰涩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其中,她的许多独到见解,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了一扇窗,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了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出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于丹〈论语〉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并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一)为人之道。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二)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

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要如此。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即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借用《论语》之语总结了与人相处的几点原则:第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三点原则中我们可以悟出,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艺术,其前提是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人和谐相处。(三)交友之道。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一把呢?《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可见,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四)理想之道。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五)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感悟是快乐的、丰富的、给人启发的。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我学会了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也才能如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快乐地生活!

如何看待论语这本书篇二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最初接触《论语》是在初中,后来高中时专门用了一学期学习了《论语》,并且有空的话,看一下央视的《百家讲坛》,听一下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解读,于是乎我对论语的思想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今年寒假因为作业要求,我又重新捧起这本儒家经典;春节时又买了于丹老师的《于丹<论语>心得》,在闲暇之余再看看这本书。两本书对照着看,也就能让我更容易理解。

打开《论语》,我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空隧道,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古人正向我们走来——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文明道德的伟人。他留下了许多使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我们借鉴的文字。他的言行深及学习,孝道,德行,为政。只要能学着把《论语》这本书“读薄”,你就会总结出《论语》一共写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学习

《论语》首先告诉我们一件事,学习。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个铁定的事实,人要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首先要学会培养学习兴趣,其次是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最后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好。

二、孝道

孝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在中国都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人不孝则非正人君子,此类人鲜矣。”《论语》大概一半左右,都牵扯到这个“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认为百家正统的儒家学派,把孝道推广的十分广泛,巩固了孝道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三、友情

人活在世上,什么是最重要的?是朋友。什么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还是朋友。这一点,《论语》中讲述了很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这是一种激励自己向上的好方法。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强,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奋发向上,成为人上之人。

四、理想

孔子说“匹夫不可夺志,哪怕是三军可以夺帅。”这句话在中国的民间流传得很广,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但是在今天看来,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终极理想有多么高尚,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缺乏的是在到达志愿之前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那条脚踏实地的道路。

五、快乐人生观

读《论语》使人知仁义。孔子说“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一个人爱别人,才叫爱心。成就别人才是无私。“仁”也就是爱自己,世上没有只爱别人不爱自己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哪里能爱别人呢?

仁义必须是快乐的,否则,必将要与人性背道而驰,不会是真的仁义。真的仁义出自真心,所以就会真正的快乐。人生真正的成功必然要伴随快乐,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名利,各项成就,不能给你带来快乐,那么这些东西还有什么价值呢?由此,我们要学孔子的快乐主义和包含的快乐人生观。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学会做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一个人有多

少财富,多少知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个人最终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那么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学习并实践做人的道理,学习孔子的人生观?

在不同的时期、通过不同的视觉学习了《论语》,这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困境与不如意的事很多,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在《论语》中就能找到答案。

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论语》中说到,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夏就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这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下来。每个人相对与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临在你的身上。如去年的地震中的青海玉树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肃舟曲人。他们(她们)有的瞬间失去了父母、儿女、兄妹等亲人;有的瞬间失去了熟悉的家园,这时要他们(她们)用怎么的心态来面对?!天灾,人们无法预见、有时又无法避免。在天灾已经发生时,只有去接受它。不要过分地纠缠在里面,整日呼天抢地,这只会加重你的苦痛,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

《论语》中告诉我们的第二个人生态度就是尽自己的可能、用自己的能力做事去弥补遇到的遗憾。

灾害已发生、悲剧已上演、迅速地正确面对这些困苦,思考如何去减少损失、重新站起来。此时,支持我们站起来的是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在现实中,我们看到重建后的汶川,人们一片忙碌:人们纪念逝去的亲人、重组新的家庭、修补破损的房屋、生育新的生命。通过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汶川的人们渐渐地弥合心里的伤口,去逐渐减轻心灵的苦痛,通过劳动,汶川重新获得了新生。《论语.宪问》中谈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如果你心怀很敞亮,内心很仁厚,你就有一种坦然的勇敢,去直面你的悲痛与遗憾。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悲痛是难免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我们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才会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此外,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除了树立明确的目标之外,还需要良好的习惯作为约束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手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就是说: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曾子所说的“三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而这一切都通过“每天反省”这一习惯来支撑和维系,使个人的修养日渐完善。

当个人的修养到达一定程度后,他的思想和人生就会发生迥于常人的变化。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常在生活中总结体验,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知音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这是何等高

尚的境界啊!而这一切都不是虚无飘渺的,而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而实现的。

思想修养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个人,也是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一个对人谦恭友爱的人,很少去做犯上作乱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如此,那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秩序无疑就非常安定了。

再大而化之,国家的治理与安定也和为人的基本修养有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对百姓有仁爱之心,在合适的时间调动不同的人干不同的事。除去统治者的特殊身份,其中有不少要素(严谨、守信、节俭、仁爱)都是与个人修养密切相关的。由此可见,治理国家也是从提高自身修养的基点开始的,的确是值得重视的大事。

如何做人,是一个终生的课题。《论语》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是一座思想的宝库。认真地研读,细心地体会,努力地实践。我们的境界必将得以提升,我们的人生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变化。

读《论语》令我受益匪浅。今后,我还要更加细读《论语》,细读这中华悠悠千年的智慧,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美味。

如何看待论语这本书篇三
《 《论语》对当今大学生的启发》

《论语》对当今大学生的启发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从小学我们就接触到《论语》,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一直从小学一直伴随着我们到大学,它教诲我们学习和做人,但是现在我想阐述我对《论语》其他方面的读书心得,我相信,这对我们大学生涯以及出到社会的工作与磨砺有很大的帮助。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孔子在这里详细分析了共同求学之人,共同求道之人,共同求立之人,共同求变之人的同与不同之处。孔子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些追求尽管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想共同之处是都可以有彼此借鉴和帮助的地方,不同之处,应该是彼此的利益关系会有所不同。 这就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利益不发生关系时,比如大家都是同学,彼此之间并无太大利益关系,那么彼此差异很大也没有什么障碍,一样可以继续一起求学。但是如果彼此的利益发生了碰撞,比如一起经营企业等,彼此之间如果没有高度的默契和共识,就很容易发生矛盾。

所以在朋友之间为了求得某种利益而共同合作时,我们一定要预先制定好明确的规定,包括怎样去投入,怎样去分担风险和收益,怎样去管理,怎样去发展,怎样去用人等等,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开始以仇人结束的悲剧。

再有,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一个人学习的过程,暗示我们的学习如果半途而废或者不努力,很可能在学习期满后得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我觉得所有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们,都有应该以这一条提醒自己,不要以为只要进了大学就一定拿到毕业证书,混到毕业以后就一定能有好的前途。现在已经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不认真学习,不具备足够的真才实学,是很难预期有好的结果的。如果不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毕业之后很可能成为一个“秀而不实”的空头大学生。

在谈论了如何地学习,接下面我要讲述一下我们要如何地交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评论你的不是者,乃诤友也。孔子曰:“益着三友,损着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将朋友划分为六种,认为与其中的三种交往有好处,与其中的三种交往有坏处。这话从理论上讲,确实有道理,所谓“跟好人学好,跟叫花子学讨”,多与诚信的朋友、正直的朋友、有学问的朋友交往,自己也能有所提高。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比较难以操作。首先,这里所说的六种朋友的表现,很可能同事交叉存在于同一个人的身上,我们无法将其逐矣区别开来,比如一个见闻广博的人也可能是能言善辩的人,我们是与其交往,还是不与其交往呢?其次,一个人是怎样的人,我们不通过长期的交往,怎么能辨别出他属于哪一种朋友呢?再其次,一个人曾经有过某一种缺点,难道他不会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改变吗?最后,怎样的交友标准也太势利了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的素质去影响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和不足的人呢?如果大家都只愿意与有学问的人去交往,那么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要与不太有学问的人交往呢?

所以交朋友确实需要挑选,但是也不能那么太过势力,即便某些朋友有些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只要我们不去学习他的缺点和不足,也就行了,没有必要拒绝与他们交往。 因此,我们看待事情和问题,不仅在别人身上看起,更要从自身看起,交朋友是反省自己也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难不断提高,逐渐走向完美。这里提到了反省的三个方面,我觉得基本上概括了一个人的所有方面:其一,对

待事业是否敬业;其二,与人交往是否诚信,虽然文字上是说“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但是我们可以扩大到与人交往的范围;其三,是否能温故知新,这一点与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相呼应的。

一个人是否能具备反省的能力,就自然会变得谦虚不傲慢,变得彬彬有礼不自以为是,在与人交往时也就能善于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自然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盲从。因此,我以为,一个人身高具备反省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善于反省自己,才能在大学生活中活得多姿多彩,在朋友亲人中亲近而无话不谈,在工作中独立而出色。

通过读《论语》这本书,我悟出了人生道理,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如何交友与相处,如何练就我们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这都要从一步步做起,不能骄躁,虚心,耐心,用心,真心地去学习每一件自己不懂的事或物,日积月累,我们必定果实累累,希望每一位读过《论语》的人都能读以致用。

如何看待论语这本书篇四
《专门的读书笔记----论语读后感(终)5000字》

简洁而经典的语句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国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瞩目。我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中,《论语》便是其中精品之一。 论’理论,理论人生,理论人生沧桑百态,理论孔子儒家思想,《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及态度的;二是讲思想修养方面的。这十则教给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我如何处世待人以及。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

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治学方面,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包容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

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自古文学家孔子,受万民敬仰,成立儒家思想,得意门生队排长龙。自然理论乎,名言乎,不少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是,就如孔子说的,快乐的事有很多: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说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才能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我们正应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何种境地都应坚贞不屈、高风亮节。文天祥面对着敌人提出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诱惑,义正言辞地加以拒绝,忍受着敌人残酷的严刑拷打,宁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表现得大义凛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应当像他一样坚贞不屈,不畏艰险的环境,保守自己的节操!我们应勇于挑战困难,像松柏一样在寒风中挺立! 我的课外英语辅导班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有关她的学生的故事。那个学生学习很好,很受同学与老师们的欢迎,但是却有同学发现那个学生偷同学们的笔和钱,从此,那名学生开始被同学们排斥,最终不得不转学。 这正验证了孔子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

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没有德与孝不行。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有人说过:“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这些便是给我感受最深的语句。读《论语》,令我受益匪浅。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细读这中华悠悠千年智慧,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鸡汤。结合区教育局和学校开展“品读好书共铸师魂”读书征文活动,我利用短暂的寒假仔细阅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这本书,读后虽不能大彻大悟,但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第二届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问黄埔区法官徐文娟“为何在信访调解上成绩斐然”时,她说是小学班主任杨老师的一句话鼓励她努力、勇敢、奋进。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从两方面谈谈体会:  一、让“快乐”陪伴我们的教师。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就强调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教好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有所发展。还应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来不断学习,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工作和学习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中,一种涵养一种自信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培养出拥有健康心态的学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比如这几年,我任教三个班级数学,课时少,内容多,要求高,班内差生多,教学任务繁重,每天备课备得头昏眼花;同时又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每天有一大堆的事务需要处理。又由于所带的班级学生年龄小,许多事都要老师亲力亲为,手把手教。但是我经常告诉自己:每天认真备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学生;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学会遇事冷静、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不能让坏心情一直围绕你,否则会影响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无成。其实学生都怕老师,特别是犯错误后,更不敢在老师面前抬起头来,这时老师如果大发雷霆,往往不起作用,如果是平心静气地谈话,在情在理地耐心教育,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经常听老师说,我们很尽力,也很认真负责,但一次次的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总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在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一段时间心情是很郁闷的。读了“论语心得”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要明确这个缺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也许有较长时间的面对,绝不要抱怨学生的懒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抱怨领导的不理解而是要积极思考,班级里尽管有部分差生,但也有较多好学生,说明我们的教学不是完全失败的,对于那部分学困生,只要我们不断反思,努力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终有一天他们也会进步的。  正如那句经典的老话:“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积极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快乐成为教师生活的主旋律。  二、用“真爱”对待我们的学生!  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精髓的东西之一是“仁”,于丹老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读了“关爱别人,就

如何看待论语这本书篇五
《怎样读《论语》?》

《众妙之门》

——中国文化名著导读

《〈论语〉介绍》

(作者:钱逊)

内容摘要

一. 孔子其人及《论语》简介

【孔子家世】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其祖先为殷商王室成员。后来殷商灭亡,受封到宋国,成了诸侯。到孔子曾祖时,因宋国内部动乱,迁到鲁国,从此失去了贵族身份。

【孔子生平】孔子生在鲁国的陬邑,就是现在的曲阜。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和管放牧的小吏;30岁时开始收徒办学;51岁时曾在鲁国做官,一年内连升三级;但因为与当权者的思想和利益不合,很快就被罢官。以后他周游各国,到过卫、曹、宋、陈、蔡等国,一边办学,一边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的主张,但都没有得到采用。

【孔子教育】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教育,他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开办私学的人。在此之前,中国的教育都是由王室、官府掌握,没有民间私学。到了春秋时期,王室衰落了,诸侯国强大起来;诸侯国互相争夺、兼并,有的壮大,有的灭亡。原来王室和官府里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有的就流散到了民间,于是开始有了私学。这是当时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大变化。

【儒家思想的形成】据古代文献记载,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之众;现知有名有姓者有七十余人。他的弟子有的从政当官,有的收徒讲学,传播孔子思想,这样逐渐形成了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成为“显学”(即主流派的一门学问);但它只是一个民间学派,没有为当权者所接受。在社会剧烈动荡、变革的情况下,儒家学说被认为迂阔不合时宜,那时候的儒家人物,从孔子到孟子、荀子都不得志。

到了汉代,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chu)百家”之后,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民间学派演变为政治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以后的两千年间,儒家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儒学影响】儒家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还影响到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地,这些地方受儒学的影响很大,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东亚文化圈,也有人叫它儒学文化圈。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思想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等人,也都受到过孔子思想的影响。另外,散布到世界各地的华人,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带到他们居住的地方。所以,孔子的思想、儒家思想又是一种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有很大影响的思想,是影响最大、影响人数最多的思想之一。正因为这样,孔子成为世界所公认的文化伟人。

从这里可以知道,了解孔子思想的意义。作为新中国的青年,对于这样一个在中国和全世界历史上(影响时间之久、影响地域之广)都有如此重大影响的文化伟人和文化思想,我们自然需要有所了解。

【儒学意义】今天是从古代发展而来的,今天的文化也需要从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然而曾经有一种很流行的理论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能促进现代文明的发展,东方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不相容的,只能对现代文化进程起阻碍作用;因此,要现代文化就必须抛弃东方的传统文化,接受西方基督教(‘基督’希伯莱文之希腊音译,是‘救世主’的意思)文明,全盘西化。有的国家也照样做了,结果失败了。另一方面,日本和东亚的一些国家和

地区,并没有完全抛弃东方传统,而是把学习西方与继承改造传统文化相结合,结果取得了成功。

由此也就得出了结论,各国、各民族的发展,必须与自己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能抛弃传统,而应该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新文化应该是,既根植于当前的实践,又渊源于传统文化;既有现代精神,又有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而要了解传统文化,必须了解儒家思想;要了解儒家思想,必须了解孔子思想;而要了解这一切,就必须读《论语》。

【论语】《论语》这部书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成的,它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弟子讨论问题时的言论,孔子日常行为方面的记录和孔子弟子的言论。它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一本书。

总之,《论语》在古代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今天我们要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儒家思想,《论语》也是必读书。

二. 《论语》的基本思想

【论语的内容特点】《论语》这本书的特点是,它是一本语录体的书,它没有严密的体系,各篇没有中心内容。全书四百多章,分成二十篇。篇名是取各篇第一章的头两个字,因而篇名与其内容没有完全的关系,所以我们没办法从书的目录中了解其大致内容。如第一篇“《学而》”,因为第一篇的第一句是:“子曰:学而时习之,„„”,其篇名就定为《学而》。

【百家争鸣的形成】孔子时处春秋末年,是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原有的社会秩序被破坏了,天下大乱,按孔子的话来说,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社会的动荡给人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不同的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争鸣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使社会秩序能够得到恢复,变天下大乱为天下大治。各家学说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论语的基本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的思想也主要是围绕着治国平天下的问题。具体地说,他的思想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为政以德”,就是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基础,依靠道德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第二方面是他提出的以“仁学”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也就是说,他所提出的“德”是什么的问题。第三个方面是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道德是靠教育来普及和提高的,教育是治国的一种重要手段。孔子的政治思想、道德思想和教育思想是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它构成了孔子统一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思想,从当时来说他的政治态度是比较保守的。他对当时社会发生的变革是不赞成的,认为是“天下无道”。他提出的一套主张是想要恢复周礼的秩序,但他不是简单地恢复,而是要有所改良。他提出的这套主张,包含了许多有意义的内容。他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主张为政以德;他提出了仁学;他非常重视教育,这些都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发掘和继承、发扬的东西。

三. 怎样读《论语》

读《论语》的目的不同,读的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如果我们是抱着想了解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目的,在读的时候就要比较系统地读,反复地读全文,力求全面把握其思想体系,并注意了解孔子之后的儒家对孔子思想有什么发展;如果是为了从中学习做人的智慧,其方法就不像前者那样详细、系统了。

总之,我们读《论语》时要注意将书中不同之处的不同说法联系起来读,融会贯通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以免造成断章取义或前后矛盾的结论。再者,我们要注意分析,分清孔子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和具有普遍性的东西,这是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要多加注意的地方。

上面讲的几个问题,只作了极简要的介绍,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主要还是要大家自己去读书。

如何看待论语这本书篇六
《浅谈对中国古代哲学著作《论语》的看法》

浅谈对中国古代哲学著作《论语》的看法

之前很少看有关哲学的书籍,毕竟作为工科的学生对这方面不太了解。之所以选择《论语》谈看法,其一经典,它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不必多说;其二仅对它比较熟悉,不管从之前的课本还是电视网络中都有很多相关介绍。因此,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再精读一篇。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36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吸收丰富的养分。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

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

如何看待论语这本书篇七
《背《论语》一点感受》

发信人: CSky (Try my best), 信区: Wisdom

标 题: 背《论语》一点感受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Apr 12 09:57:30 2004),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uoXue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ance (风舞), 信区: GuoXue

标 题: 背《论语》一点感受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Apr 12 00:58:48 2004)

春节过后,花了两个月时间背完了《论语》。在背的过程中,很多体会是泛泛的阅读得不到的,同时也因为要选择合适的版本背诵,对市面上流行版本的《论语》也大概有了个了解。《论语》一书,二十篇,四百八十余章,一万一千字左右。平均每篇大约24章,篇内各章彼此关联不大,背起来不是很有整体感。我采取的背诵方法是每天背诵8章左右。前10篇背诵的时候复习工作做的比较好,后10篇背诵的时候复习不够,所以前10篇背诵的效果较后面好。

《论语》一书,语言风趣,文字精炼,用于背诵,全书规模也还能够接受。背久了还是能感到当年编者的语言习惯,直觉到哪个地方大概缺了什么字,哪个字大概应该念作某音。如果背《孟子》和《道德经》两书,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前者嫌其规模之巨,后者虽是韵体,但是文字上就比较艰深了。

对《论语》内容进行评点,就不是本文的要点了,略过不提。至于它的影响力,光是里面成语之多,就足够让人惊讶了:我们还如此生活在孔圣人的语言习惯里面。背诵《论语》一书的方便之处,还在于它的经典地位。正由于其经典,除了历史上无意造成的缺失和错简以外,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伪造和窜改。正由于其经典,所以经过汉、宋、清三代的大规模研究运动,其大部分的文字都有了合理或者接近合理的解释,有歧义者,也都各自给出了较圆满的答案,见仁见智,亦是学问乐处。比如,把“诚不以富,亦只以异”的原文位置找到,不得不佩服校注者的功力。

下面谈谈市面版本的个人看法。我读过的版本有:中华书局版《四书集注(朱熹)》、《论语译注(杨伯峻)》、三联版《论语新解(钱穆)》、人民文学版《论语通译(徐志刚)》、时代文艺出版社《孔子批判下-论语译说(古棣等)》如果要我提出市面上哪个版本做入门书最好,我还是推荐人民文学版的《论语通译》,这本书总的来说译注合理,采用学术界的研究的一些公认结果,一些通假字和生僻字也给出了注音和释义--万圣正有半价的卖,人文社的书店也是半价。但是论语这本书,大部分篇章都是只言片语,如果不了解孔子说这些话的背景,恐怕无法了解孔子话中之意。这方面,我就推荐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虽说钱先生有些解释比较的有个人色彩,但是钱穆是历史上对孔圣先师理论怀有儒生特有崇敬感的最后大师,所以他的很多解读多少可以看出千年来儒生对待孔子的态度,这是这本书的妙处。

下面就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虽然这本书名声和印数一样大,但是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本书。这本书的白话解释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有时候读起来虽然符合现代人的语感,却不一定合古人的心思。但是杨伯峻先生是语言学家和训诂学家,他对文字的解释一般都有所本,所以这本书想来在学术界内还是有它的地位吧--我是界外的票友,就不知道是不是如此。杨伯峻的书坏也坏在他的语言学家的身份上,有时候他太注意自己的专家身份,所以写书的时候并不考虑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对论语有泛泛兴趣的普通人,有些他认为已经是常识的知识点没有注解,一些地方又纠缠太多。而且于孔子言论背景丝毫不涉及,这叫初学者如何是好?杨先生在书后面附了《论语词典》,我看对于普通读者,还不如附一篇孔子年谱或者孔子传来得实惠。一本翻译成白话的古籍--读者不是普通爱好者又是谁?

说说特别的《孔子批判下--论语译说》。这是一套书的下部,上部是《孔子十日谈》--评论孔子思想的另外一部书。作者古棣、戚文、周英。这古棣可是当年鼎鼎大名的文革干将关锋、戚文就是戚本禹,周英是关锋的妻子。这等当年风云人物倒霉鬼重出江湖,自然惹人注目,虽然用了化名,发行者还是忍不住偷偷透露这两人的身份,这毕竟是一大卖点--吸引我买这本书的另外一大卖点是半价。这两人看待《论语》的态度,自然是有点不合时宜的左,但是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厉害,只是忍不住时不时用阶级观点分析一下《论语》里面的“民”、“大夫”、“士”的阶级成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这两人似乎和杨伯峻有仇,一共给杨伯峻挑了三百七十多处错--论语一共才四百八十多章。这些挑的错,我看来有些是合理的,看来杨伯峻也没有那么专业式的严谨,但是有些属于故意的学术找茬性质了。除去内容上不说,这部书有一大瑕疵,就是排版校对上太不认真,很多地方有明显的文字错讹。但是这些错讹又多出在原文,这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据我的经验,这本书绝对是正版,作者说他们依据的是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本,难道是原本的错误?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也是地方出版社没法和中华商务等争衡的一个原因,连错别字这一关都过不了,和盗版书看齐。总的来说,这本书适合所有的论语版本都看完了以后,调节整理吧。

最后说说中华书局的《四书集注》版本。这个版本是朱熹的校注,网上有电子版--包括集注,这个电子版还不错,总体来说错误率很低。我从万圣买的这个中华书局的版本基本没问题,但是也有闹笑话的时候。比如“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这个版本就印成了“大哉门!”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却回答“好大一扇门!”当时笑翻。后来的版本纠正了这个错误,不过价格也上去了--这一套书最近价格涨的很厉害。市面上最近还有三联版李泽厚先生的论语译说,有机会有兴趣的也可以看看,我没看过,不敢评论美学家怎看论语了。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想这个时代有兴趣读《论语》的人,大多还有这份“为己”的古人之心吧。

--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

如何看待论语这本书篇八
《读《论语译注》有感》

读《论语译注》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受到了《论语》的熏陶,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其实,《论语》的道理都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它教会我们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做人,如何增强幸福感,感悟人生的真谛。尽管我对《论语》仍是一知半解,但读《论语译注》后,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心态决定一切。孔子告诉我们做人的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这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感恩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首先,我们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遗憾,不能纠缠在里面,否则只能加重我们的苦痛;其次,我们要尽可能地用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来弥补这个遗憾。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让我们内心的世界变得更加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现实中我们都在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信条。我们都要求自己对人,不要太过苛求,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心情愉快,和睦相处。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嚎叫,便说:“牧人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牧人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 所以说,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对自己的心去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多体会他人的难处,就可以做到仁者爱人。海纳百川,靠的是宽容的心。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多为他人着想,实际上是为自己铺路,宽容不是纵容,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考虑别人的自尊和承受度。善待别人,等于就是善待自己,无论生活受到怎样的伤害,不必忿忿不平、耿耿于怀、怀恨在心。学会忘记,学会感恩。

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孔子在治学态度上,要求我们要有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治学方式上要求我们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孔子也是这样做的,他本人没有呆在家里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而是周游列国,四处讲学。他还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读过了千万本书后,悟出人世间的道理,写出了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六本书:《诗》、《书》、《礼》、《乐》、《易经》和《春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勤奋学习,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再者要学以致用。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提高我们在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使自己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多向身边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在我们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要想在本职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胜任本职,就要多听、多看、多问、多思,以我们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孔子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内心的安宁。而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看出去,无限宽广地拓展外部世界;另一个是向内看过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世界。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

多,看心灵太少。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高度,你认为自己贫穷,并且无可救药,那么你的一生将会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你认为贫穷是可以改变的,你将会积极主动地面对贫困。其实,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我们今天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享受着高度发展的文明带给我们物质上的享受,也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烦躁不安的心绪,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物质和名利中丢失了自我,丢失了快乐。看一看我们的身边,有了小车,嫌自己的小车不够档次,要换新车;有了房子,嫌自己的房子没有人家的面积大,要换豪宅;有了一种固定的职业或收入,但还嫌自己赚得不多等等。生命本来已经很短暂,何苦还要自寻烦恼?我们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通常用加法生活,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三十岁以后的年纪,我们就要开始学会用减法生活,也就是要学着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舍弃;人生有进有退,有加有减,进退自如,加减适当;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怨天忧人。 《论语》这本书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于《论语》的感悟每个人理解程度不同,感受也会不同。但一本好书,可以慧智;一本好书,可以明心。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绿化精神荒园的绿草,是陶冶人格情操的花香。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健康向上的书籍能让我们明辨是非,懂得礼仪廉耻,在好书的引导下调整我们奋进的方向,用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信条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用事迹来引导我们的思想,在精神的世界里为自己建造一座无与伦比的心灵花园。这样,你就不会再为自己的困惑而担心,你将获得的是享受、是信心、是勇气、是成功。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就相当于我们长了一双飞向成功圣地的翅膀,防止我们的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一起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读书环境!一起养成一个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让书籍帮助我们越过重重困难,真正做到善于学习、认真做人、享受生活!让我们一起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体会人生的价值、实践人生的追求!

如何看待论语这本书篇九
《论语论文》

《论语》论文

管理工程系电商103班

李悦

论语心得

孔夫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后人尊称他为“圣人”。

《论语》是圣人的经典著作。《论语》语言质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在人们的思想中有深刻的影响,得到了后人的信仰、尊重,是后代人必读的一本圣书。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学习这本书受益非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译今天的语言是:“把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孔子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应该是快乐之事。孔子的教学思想完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锻炼知识和提高知识能力的培养。孔子的这句开场白就是告诉弟子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来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证明你已经把握了知识。而真正懂得知识的人在现实中的运作会兴趣倍增,会自然产生出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禁引起了我感慨:“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校领导真是我们的救星,及时为我们增加营养。

当今社会知识裂变“一日千里”,知识在不断更新。用传统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已经跟不上社会形势的需要,所以老师要经常更新知识结构,要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心与敏锐感,为了培养能够适应这个社会需要的人,老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可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就成为“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多读书、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教学经验、优秀论文、教学先进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断将所学知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行动,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之不断符合社会的需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为“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

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也就是对我们学习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温故而知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社会的需要。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

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

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