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08    阅读: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篇一
《对联文化进校园》

对联文化进校园

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充分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近年来随着我校校园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及校园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将对联文化逐步引入校园。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人们运用这种文学形式表达心愿,寄托理想,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讴歌社会真善美,鞭挞人间假恶丑。对联确实是我国文学艺术园地的一枝奇葩,称她为“国粹”也当之无愧。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开展对联文化特色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及校本课程等形式不断加强对联文化的宣传,并在校门、教学楼及校园内可利用的位置,悬挂、张贴恰当的体现办学理念总旨及励志劝学的对联,营造浓厚的对联文化氛围,使对联文化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如校门对联为:百年老校桃李芬芳结硕果;千秋伟业英才辈出创辉煌。校门内对联为:忆往昔苏山书院风骚独领名贯河西;看今朝绿洲名校英姿再展誉满沙乡。南教学楼对联为:学习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北教学楼对联为:以特色办学;靠质量取胜。北教学楼门对联为:一庭芝兰沐化雨;满园桃李舞春风。楼体标语对联为: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和谐校园创千秋基业;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育一代新人。学校启智天桥对联为:金桥飞架育桃李强身健体;基础重夯培栋梁启智开慧。天桥通道警示对联为:安全礼让;文明有序„„这一幅幅新颖别致、富有创意的对联,陡然为校园增添了不少文化元素。

大力发展和繁荣校园对联文化,能够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内涵,培育学校办学特色,增强学校发展活力„„ 无疑是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工程。 乡情校史(5)

苏山书院是民勤县清代创办的一所县办学校,也是清代时期民勤的最高学府,由县令王锡均倡导和众士庶捐置,王锡均撰写《建置苏山书院碑记》云:“余以剪陋,于辛丑(1781年)季冬选授镇邑。地虽瘠贫,而嗜学之风闻于五凉,登南宫而膺乡荐者,后先辉映焉,余始以沙塞苦寒边方风土疑之。”后“登苏山而眺望子卿(苏武)之遗像”,“瞻庙貌„„而想见其为人。”王锡均以为民勤文风之盛是由于继承了苏武“仗节不屈”的遗风,“谋建书院,以绵忠孝之气,沭大雅之余烈焉。”书院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建成到清光绪三十二年废科举止共历一百二十三年,期间,书院延请全县有名望的“博雅”之士为主讲,他们治学严谨,学风优良。嘉庆年间举人路彩云“讲学苏山书院,循循善诱,士无远近,负芨从游者常数百人,一时俊秀书州(曹秀彦,字,书州)皆其门下”;道光乙酉举人曹秀彦“重教书院,尤以敦品励行为先务,数十年桃李成荫„„科甲蝉联”;除本邑德才兼备者担任主讲,还有一些客籍士林在苏山书院讲学,张美如位列其座,他风流倜傥,一表人才,诗、书、画样样精通,被武威人称作是“武威的唐伯虎”。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篇二
《对联文化》

《奇妙的对联》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李玉霞

1、课题背景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的优势日益凸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支持。结合学校传统和社区优势,开发符合实际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探索比较适合的校本课程模式,是每个学校的当务之急,也是应然之举。

我校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学生勤奋乐学,活泼向上;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且有一定研究能力。经学校调研分析,评估需求,充分酝酿论证,认为对联在当前农村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大多数学生对进一步了解这种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文化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学生中普及对联知识,还可以辐射作用于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决定在我校开发实施《对联文化》校本课程。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放射着奇异的光彩,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被誉为“诗中之诗”。对联是承诗经、楚辞之绪,沿律诗一脉而来的,它与明清小说同为时代的典型文学样式;而且对联与中国书法、民俗等诸多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05年,国务院把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被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文化,包括对联的产生的渊源、发展;有关对联的民俗习惯、社会功效;对联的基础知识,优秀对联,对联趣闻巧对等。

现行基础教育语文教材中,虽然选编了一些名联、趣联,但是没有系统地讲解对联知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对联和人们的生活关系日益密切。《对联文化》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发的课程,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放射着奇异的光彩,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被誉为“诗中之诗”。对联是承诗经、楚辞之绪,沿律诗一脉而来的,它与

明清小说同为时代的典型文学样式,它与与中国书法、民俗等诸多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中应时而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实施下的新产物,它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也是凸显学校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对联知识教学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有利契机。借助对联知识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作文等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厚实文化底蕴,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从教师层面看,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可以逐渐唤醒、催生教师开发、使用校本资源的能力。教师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成了开发者、执行者,从另一个角度去反思课程、研究学生、发现自己,从而提升专业形象、促进专业发展;还可以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自觉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夯实自己的人文底蕴。

3、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依据对联文化可观的教育价值、课程资源开发前景,我校正式研究决定将《对联文化》作为我们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和内容,并预期从课程方案、课程纲要、实践模式、管理评价等方面做深入探索和研究。我校自接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通知以来,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先后完成了对教师的培训动员工作,组织教师完成了校本课程申报工作并组织实施。课题组主持人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制定了《对联文化》校本课程纲要、《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对联文化》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等,让学生掌握对联知识,具有初步的创作能力。

2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拟采用分析法、实验法、文献法、资料整理法、实践验证法等。 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深入学校调研,查找相关文献,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人员开展培训,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知识、理论以及相关工作要求;组织力量编写教材。

实验阶段

实验校本教材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材;

探索校本课程的教学与管理模式;

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探索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

总结阶段

继续开展实验和探索,进行教学实践验证;反馈实施意见,修改完善;总结提炼成果,检测结题。

4、结果分析

形成我校校本课程研究的基本模式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是:骨干牵头,积累经验——骨干培训;提高理论——骨干带动;推广研究。校本课程是新生事物,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时候必须有人牵头,这个人是谁?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当中有一定的权威,骨干教师牵头,起到一点带面的作用。这个模式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走向成功的开始。

课程资源开发成果

制定了《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纲要

课题组成员通过多次的研究讨论,通过反复修改,制定了《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纲要,这是课题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晶,这个纲要对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有指导性的意义。

《对联文化》校本课程的目标确定

通过诵读对联文化,培养学生对诵读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浓厚兴趣及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责任心。

通过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丰厚博大,借助经典诵读,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积累对联创作的音律、词汇、修辞等基础知识,了解对联产生、发展、兴盛的历史过程,掌握其分类、用途与特点,能区分上下联,进行初步的欣赏,并进行简单的对联创作。了解对联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及格式,激发学生喜爱对联的情趣和创作对联的热情。在赏析、诵读、品味、应对出句的训练过程中,通过自主锤炼文字、体验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5、理论研究成果(论文)

如表:

6、《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策略

1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沿动态,并成立了以课题组成员牵头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其次充分挖掘学校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学生特点、兴趣,通过图书、网络、远程教育资源、民间征集对联,家长、学生建议,整理选编对联文化相关的课程。

2呈现动态的教材形式

教材呈现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位语文教师都是教材的编排者,同时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材呈现可以是以课时计划形式出现的文本,也可以是某一个主题的活动方案,还可以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或者故事。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解读,从而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并随着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断改变教材形式。

3设计丰富的教学流程

在《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校学生和教师都有增减内容的建议,而且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

4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

我校每学期都定期开展“对对子”、“《对韵歌》诵读比赛”、“对联人物故事会”、“对联文化博览会”、“书海拾贝”、“札记评比”等活动。以此激励学生快乐阅读,快乐积累,共享传统文化的乐趣,激励学生展示个性,发展个性,丰厚学生语文素养。

5抓好校本培训,厚实教师文化底蕴

为保障《对联文化》校本课程真正走进课堂,我们在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中,倡导教师读书风气,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注重专家引路,多次组织教师观看国学大师精彩讲座。并制定了《学校课程开发规划》,利用多种学习渠道,学习课

程开发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策略;召开专题培训,包括课程目标的陈述,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具体程序;培训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和开发的程序等。

6学科教学与对联文化的有效结合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环境里,传统文化经典的接触必须与学校的学科教学融为一体。语文教学是与之结合的主要学科,现代文学的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正是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最佳途径。如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进行“习作三看活动”: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古句多;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对联好;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经典诗文活。

7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

首先,对教师进行评价。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教师的案例、教学反思等,主要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听课等形式进行,做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引领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高。另外,我们还把校本课程的评级与教师评优晋级、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积极性。

其次,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兴趣、诵读、语言积累的质量和数量、运用语言能力及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表现程度等进行评价。评价采取自我评价、组内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四者结合。引导学生做好“我的摘录笔记:对联与文化”。将学习中得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心得体会、书评,参加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作为班级每学期“文化之星”评比的依据之一。

7、成效分析

如表:

组学生参与收集对联文化资料评价表

长 年 月 日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篇三
《楹联文化进校园》

宝山小学开展楹联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4月日,宝山小学开展楹联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中,宝山小学聘请了怀柔区楹联协会主席徐东升来校为该校的老师们做了一场生动的楹联知识专题讲座。

首先师生参观了“京北楹联第一村”汤河口镇新地村。家家贴楹联,户户讲传统,新地村是“北京楹联文化第一村”,是新农村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样板村。他们积极与北京市楹联协会、区诗联协会联系,根据本村特点为每户村民量身创做了楹联作品,将每户的姓名、职业特点和美好希冀之意巧妙地编入联中,并通过篆刻木框,悬挂于每户门前,成为了该村独特的文化一景。“知书达理和为贵;处世为人谦受尊。礼在家中。” “厚德质朴流芳远;大志贤良饮誉长。德佑子孙。”“舒张正气浩如玉;奉献忠心永为国”学生从一幅幅寓意深刻的楹联中,学到的是楹联创作知识,感受的是传统文化对村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之后,师生倾听了怀柔区楹联协会主席徐东升的《楹联文化》讲座。徐东升老师从什么是楹联、楹联的发展及意义入手,他风趣幽默地讲解了楹联的句法结构、特点、工对、宽对以及在现实中如何悬挂对联等。徐东升老师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楹联例子,教师学生听得入神,并认真做好记录,会场时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

最好宝山小学杨宝明副校长讲话,他希望在场的每一位师生要认真学习要将楹联文化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为祖国楹联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此次邀请楹联专家来校讲座,是进一步推动宝山小学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举措,也是宝山小学开展“楹联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项具体安排。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篇四
《对联文化》

《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以古浪县定宁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为例

蔡鹏川 杨万鹏

(甘肃省古浪县定宁中心小学)

摘 要:根据《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和《古浪县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细则》的要求,我校被确定为2009年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试点学校,并给予了课题研究立项支持。以此为契机,我们精心讨论、充分准备,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和现实,决定在我校开发实施《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并自主编写了《对联文化》校本教材,制定了《《对联文化》校本课程纲要》、《《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细则》等。经过两年多的开发、探索、实施的整个过程,我们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效果,同时也存在问题。本文以我校校本课程实践为案例,做一些思考与反思。

关键词:《对联文化》 校本课程 开发 实践 反思

作者简介:蔡鹏川,(1978-),男,汉族,甘肃古浪人,小学高级教师,古浪县定宁中心小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杨万鹏,(1982-)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中学二级教师,西北师范大学在职硕士,古浪县定宁中心小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一、《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境分析

(一)、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倡导

我校是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一所农村小学,土地贫瘠,气候干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人们崇尚科学、崇尚文化的意识有待加强。但是,学校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学生勤奋乐学,活泼向上;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且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一直以来,我校始终朝着“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和打造“传承经典文化,提升德育实效,培养阳光少年,促进个性发展”的特色学校努力和迈进。

经过充分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对联在当前农村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进一步了解这种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文化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小学生中普及对联知识,还可以辐射作用于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对我校办学理念的倡导和实施特色学校的推进,所以我们决定在我校开发实施《对联文化》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逐渐唤醒、催生教师开发、使用校本资源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人文熏陶,厚实文化底蕴,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放射着奇异的光彩,具有独特的民族

色彩,被誉为“诗中之诗”。对联是承诗经、楚辞之绪,沿律诗一脉而来的,它与明清小说同为时代的典型文学样式。而且对联与中国书法、民俗等诸多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现行基础教育语文教材中,虽然选编了一些名联、趣联,但是没有系统地讲解对联知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对联和人们的生活关系日益密切。但是,农村中大部分的人对对联知识都很缺乏。因此,《对联文化》校本课程是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对联知识的补充。最重要的是对联文化它本身的人文价值、工具性价值、文化价值、道德价值等对儿童语文素养的培养,人文底蕴的加深,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非常重要。同时对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是有促进的。这些品质要求都是素质教育和未来教育发展的诉求。

(三)、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中应时而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实施下的新产物,它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也是凸显学校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农村教育它自身的特殊性、局限性、地域性、人文性等特点,开发适合自己实际的校本课程来弥补和丰富课程内容十分有必要。

根据《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和《古浪县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细则》的要求,我校被确定为2009年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试点学校,并给予了课题研究立项支持。以此为契机,我们精心讨论、充分准备,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和现实,决定在我校开发实施《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并通过探索和实践,总结经验,为当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提供一种思路。

(四)、基于学生“双文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对联知识教学与语文教学紧密相连,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有利契机。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借助对联知识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作文等方面的能力,要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同时,从教师层面看,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有了发挥专业才干的场所,教师由此反思课程、研究学生、发现自己,从而提升专业形象、促进专业发展;还可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自觉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夯实自己的人文底蕴。

二、《对联文化》校本课程的目标确定

(一)、普遍目标

1、通过诵读对联文化,培养学生对诵读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浓厚兴趣及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责任心。

2、通过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丰厚博大,借助经典诵读,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积累对联创作的音律、词汇、修辞等基础知识,了解对联产生、发展、

兴盛的历史过程,掌握其分类、用途与特点,能区分上下联,进行初步的欣赏,并进行简单的对联创作。了解对联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二)、学段目标

1、三四年级学段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充分理解韵文的基础上,通过普通话熟读韵文,掌握韵文声调特点,达到背诵的程度。借助字典,学习一部分常用字,积累一定词汇,了解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在韵文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搜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韵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韵文节奏美、韵律美,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优势,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五六年级学段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联文化》课程的学习,了解对联的定义、格式、分类、特点和社会意义,能区分上下联,并进行初步的欣赏创作,通过教师适当的拓展,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轻松获取知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及格式,激发学生喜爱对联的情趣和创作对联的热情。在赏析、诵读、品味、应对出句的训练过程中,通过自主锤炼文字、体验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三、《对联文化》校本课程的结构设计和课时安排

《对联文化》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是《对韵歌》,供小学三四年级使用。下册是《对联文化》,供小学五六年级使用。上册中对《对韵歌》做了注释和白话文翻译,目的是在学生充分理解韵文的基础上反复习诵,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为进一步学习对联知识、进行对联创作奠定基础。下册以春联知识为切入点,点面结合讲解对联的发生、发展、种类、特点等,让学生掌握对联知识,具有初步的创作能力。

《对韵歌》校本教材共62课时,以每学期16课时实施,三四年级每学期各完成16课时。《对联文化》校本教材共40课时,五六年级每学期完成10课时。每学期参加实践活动2次。并根据《定宁中心小学(本部)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为校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四、《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策略

(一)、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能否顺利实施。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沿动态,并成立了以课题组成员牵头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充分挖掘学校浓厚的文化底

蕴和学生特点、兴趣,通过图书、网络、远程教育资源、民间征集对联,家长、学生建议,整理选编对联文化相关的课程。

(二)、呈现动态的教材形式

教材呈现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位语文教师都是教材的编排者,同时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材呈现可以是以课时计划形式出现的文本,也可以是某一个主题的活动方案,还可以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或者故事。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解读,从而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并随着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断改变教材形式。

(三)、设计丰富的教学流程

在《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校学生和教师都有增减内容的建议,而且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在这种新的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不必拘泥于常态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需要,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流程。可以“诵”为主,可以“赏”为主,可以“析”为主,可以“仿”为主等。

(四)、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

我校每学期都定期开展“对对子”、“《对韵歌》诵读比赛”、“对联人物故事会”、“对联文化博览会”、“书海拾贝”、“札记评比”等活动。以此激励学生快乐阅读,快乐积累,共享传统文化的乐趣,激励学生展示个性,发展个性,丰厚学生语文素养。而且我们还推广了“五个每”的学习方法,即:每天从早读课中挤出10分钟进行诵读。每节课从课前准备中挤出2分钟进行诵读。每天晚上从休息前挤出10分钟进行家庭亲子诵读。每周从课表中挤出一课时进行诵读。每月从课堂中挤出一下午进行全校性的集体诵读。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年段分单元进行诵读经典诗文,保证诵读的“质”和“量”。

(五)、抓好校本培训,厚实教师文化底蕴。

为保障《对联文化》校本课程真正走进课堂,我们在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中,倡导教师读书风气,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发放《中国对联艺术》、《民间对联故事》等,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品位。注重专家引路,多次组织教师观看国学大师精彩讲座。并制定了《学校课程开发规划》,利用多种学习渠道,学习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策略;召开专题培训,包括课程目标的陈述,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具体程序;培训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和开发的程序等。

除了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对校本课程实验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外,学校应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保证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获得各种学习机会。学校还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持续不断的培训策略,让老师们在行动研究中养成课程开发的意识、反思课程开发的能力。

(六)、学科教学与对联文化的有效结合。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环境里,传统文化经典的接触必须与学校的学科教学融为一体。语文教学是与之结合的主要学科,现代文学的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正是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最佳途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都紧紧结合了我们的对联文化。如我们的作文教

学就进行“习作三看活动”: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古句多;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对联好;看看谁的习作运用的经典诗文活。

(七)、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

首先,对教师进行评价。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依据《古浪县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和《定宁中心小学校本课程评价实施细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教师的案例、教学反思等,主要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听课等形式进行,做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引领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高。

其次,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兴趣、诵读、语言积累的质量和数量、运用语言能力及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表现程度等进行评价。评价采取自我评价、组内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四者结合。引导学生做好“我的摘录笔记:对联与文化”。将学习中得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心得体会、书评,参加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作为班级每学期“文化之星”评比的依据之一。

四、《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反思

(一)、取得的成效

《对联文化》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虽然不算很长,仅仅两年多的时间,还在尝试阶段,还很不成熟,却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在《对联文化》课上,教师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把视野投向了语文教材以外的经典阅读,一起练习对对子、对春联,一起吟诵千古美文,一起鉴赏名家名作,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吟诵。教师引领学生循着传统经典之路,追寻属于文化、属于教育、属于孩子成长快乐。

许多学生喜欢上了《对联文化》校本课,把吟诵《对韵歌》、搜集资料、讲对联故事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来做。课间,校园内时时传来童音清亮的吟诵声。这都说明了学生喜欢上了读书,喜欢上了对联,也说明我们开展实施校本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校开展的诵读会、小小故事会等活动,更是为学生营造了浓浓的阅读氛围,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纵深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同时,这些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他们从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也受到了一些典型人物的感染。

2、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通过开发《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唤起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进一步加深了对语文教学价值的理解,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在开发实施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前沿动态,踏下心来潜心研究,业余时间收集材料,上网查询、整理设计、合作交流、为上好《对联文化》课认真实践研究。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能,我们还推出了校本课程中期展示活动。一些教师执教的《对韵歌》展示课,引导学生从成语入手,教给学生简单的对对子的方法,从学生最常见的字“红花”、“蝴蝶”、“快乐”入手,引导他们去寻找与之相对的词语,强调上下联之间所用的字不能重复,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篇五
《对联文化》

对 联 文 化

一、研究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的对联文化

2、通过了解这种文化提高自身素养

3、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弘扬这种传统文化

二、研究内容

1、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2、对联的种类和写作手法

3、有关对联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上网搜索有关的信息;阅读有关书籍;小组讨论;向老师咨询。

四、成员分工

哲语、宏彬、荣贵负责找资料;哲语整理资料;前裕负责社会调查方面的工作。

五、研究过程

1、问卷调查

“对联文化”调查问卷

(请在“□”中打“√”)

你的年级:____________ 性别: □ 男 □ 女

1、你对对联感兴趣吗?

□ 很感兴趣 □ 一般 □ 不喜欢

2、你了解对联吗?

□ 深入 □ 一般 □ 很少

3、你写过对联吗?

□ 写过 □ 没有

4、春节家里贴的对联是是如何得来的?

120 - -

□ 自己写 □ 买来的 □ 其他形式

5、你觉得对联对于个人的影响是:

□ 陶冶情操 □ 有利于学习 □ 浪费时间

6、你能记起几幅有名的对联?

□ ≤5 □ ≤15 □ >15

7、与灯谜等其他传统艺术相比你更喜欢:

□ 对联 □ 灯谜或其他 □ 都喜欢 □ 都不感兴趣

8、你对语文考试增设对联题目的看法是:

□ 很好 □ 无所谓 □ 厌烦

9、如果有机会让你参加了解对联知识的活动,你会:

□ 踊跃参加 □ 有时间就参加 □ 不参加

10、你对对联的发展持什么态度?

□ 乐观 □ 一般 □ 不看好

11、你认为传统的对联有什么地方值得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结果:(我们对中学生发出100张问卷,收回95张有效问卷)

3、进行分析

(1)从第一,二题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中学生对对联的感觉一般,更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对联持厌烦情绪,可见对联的魅力还不能为广大中学生所领悟,对这一朵文化奇葩,121 - -

我们还是需要更多的去了解。

(2)从第二,三题中,我们看到的是现在人们获得对联的渠道单一,自己写过对联的人也是少,这一现象在警告我们,关于对联的一些传统正在逐渐消失,是时候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保护和发扬了。

(3)许多人都认为对联对于陶冶自己的情操有作用,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中学生只记得少得可怜的一小部分对联,是接触得少?还是懒得去记?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的原因,我们暂且不去定论。

(4)第七题各项的选择比较平均,我们的期望是那一部分选最后一项的人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改变这中态度,毕竟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大家的事而不只能单靠个人。

(5)从八、九题看,对中考增设对联的无所谓,对参加对联活动可有可无,我们看到的是年轻一代对对联文化的轻视,孰不知自己担负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6)对联的发展前景是一个被受关注的问题,大多数的乐观和认可让我被受鼓舞,做这一个调查报告,目的就在于了解对联文化,更能唤起人们对其的重视。

最后一题有的同学认为创新就不传统了,有的则认为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才能挽救对联别冷落的局面。但不管怎么样,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好好的去继承和发扬,保护这珍贵的文化遗产。

六、研究成果

1、对联起源和发展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词义相关、平仄相对,一一对称。它孕育于六朝骈文与唐代律诗,产生于五代,发展于宋元,繁盛于明清。历史上较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对联是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桃符板上写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较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楹联,为北宋时上海龙华寺僧契盈在碧波亭柱上题写的楹联: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宋代,出现了以纸代桃,促进了对联的发展。苏轼、王安石、朱熹等人,都有楹帖(联)作品与答对对联的故事传世。明代,由于皇帝朱元璋的倡导赏赐,文人把春联推向了一个新高潮。清代康、乾年间,仅紫禁城里各宫门张贴的对联就有120多幅。各地官署衙门,名胜古迹,风景区等也出现了艺术性很高的对联,云南滇池大观楼的180字长联,就是那时出现的。对联的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繁盛的阶段。对联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春联,挽联,贺赠联,故事联,名胜古迹联和其他联 。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描述联,比喻联,拟人化联,设问联、双关联、潜义联、嵌典联、嵌字联、数字联、拆字联、拼字联、复字联、叠字联、同旁联、连环联、

122 - -

回文联、谐顺联、谐音联、叠韵联、格言联、谜语联、哑联、无字联、集句联、地名联、影片戏名联、绝对等。对联的词性讲究与格律诗中的对仗相似。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对联平仄的规则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至少在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

有趣的是,历史上也同时出现了不拘平仄的对联,即不过分强调平仄.对仗.音韵的楹联。如元代红巾军,写在战旗上的“旗联”就是: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巾军浩大的声势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但其影响极大。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大宋”二字为“混沌”而已: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子上又见到了这副楹联的身影,只不过仍是更易二字: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在明朝,据郎瑛《七修类稿》(下)“对联条”载:“吏部许尚书讚,乃尊亦吏部尚书也。己先为户部尚书,兄诏,亦尚为南户部尚书也。吾友俞子木为作一对云:父冢宰,子冢宰,秉一代之铨衡;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该联上下联均有同字“之”相对。在清朝,据梁章钜《楹联丛话·格言》载,胡可泉知苏州,揭一联于门外,联语是:相面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这说明那种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的楹联,当时在官厅衙门亦有所张贴。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整个学术文化界,这种楹联逐渐多了起来,并为人们所接受,比如我们常见到这样一副联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象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给联苑带来新的气象,是应予充分肯定和推荐的。正如我们提倡用今音今韵作旧体诗词一样,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

综上所述,历来对联的写作就有严格的平仄和不拘平仄两大流派。只是近现代不拘平仄派有壮大的趋势。我以为,对联的写作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能遵循严格的平仄对仗固然好,但严格的平仄束缚思想气势时,我们不妨也来个不拘平仄,来个百花齐放,写出具有我字特色的嘉对。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严格的平仄派和不拘平仄两大流派必将长期共存下去,并将取得各自的硕果。任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完全否定对方的做法都是没有意义的。

2、对联的分类

123 - -

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就上下联的对仗方式来讲,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1)工对

工对,也称严式对。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词性相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请看下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香。

联中“沧”对“蓝”均为颜色词,“海”对“田”均为地理名词,“月”对“日”均为天文名词,“明”对“暖”均为形容词,“珠”对“玉”均为珠宝名称,“有”对“生”均为动词,“泪”对“烟”均为名词,上下词性相对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联语中,“芦苇“和“竹笋”同属名词,尽管结构方式不同(前者为联合式,后者为偏正式),也算工对之列。如果对仗刻意求工,反成纤巧,并不可取。

(2)宽对

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如厦门太平岩联:

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做主乐天成。

联中“石”与“山”、“迎宾”与“做主”对仗甚工,但“开口笑”与“乐天成”则不严谨。不仅结构不同,而且“笑”与“成”词类也不相对。我们称其为宽对。

还有北京梁家园春云楼联,也属宽对:

槛外远山排闼绕;楼前积水当湖看。

“远”对“积”,词类明显不同,但再看“远山”、“积水”却又近似,可以相对。这就是工对与宽对的区别所在。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提出了“不以辞害意”的宗旨。一副对联,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其内容。古人提倡只要表现手法好,可以破格,要格律服从于内容。

124 - -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篇六
《走进传统文化之对联》

走进传统文化之

新小对联比赛活动策划

一、活动主题

传承中华民族的特色活动,品味传统文化的神韵,展示学生风采。

二、活动背景

现当代社会,随着快餐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经典艺术——对联艺术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年诸多文人雅士共同赏读对联的景象已不再。人们对对联的认识也是大多停留在历史名词的阶段。甚至知名学者、知识分子对对联常识也是所知甚少。十月,市教科院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提出“走进传统文化”的活动方案,借此契机,我校高年段学生将于11月4日举办了一次大规模对联比赛活动。

三、活动目的

此次活动旨在引领同学们进一步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粹,发扬文字语言之魅力,传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风格,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艺术鉴赏能力、艺术感知能力,进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共创魅力校园!

四、活动时间

10月27日——11月4日

五、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六、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七、活动主办方、承办方

新小教科室、德育处

八、活动介绍

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板块

(一)对联知识普及和背诵

为提高对联比赛的质量,促进活动顺利开展,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对联,并积累一些很有实用价值的对联,于10月28日上午在各班教室由语文教师开展对联知识普及讲座,并下发相关资料。

(二)对联比赛

比赛试题由学校发放,形式可以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加分题等

2014年10月26日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篇七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对联的文化解读(完美整理版)》

对联的文化解读

基础知识

0420 1144 :

本文发表于《考试》高考语文版2014年第56期

对联的文化解读

今年春节开学后,某校迎接师生

回校的一副对联写着:“新学年展新

貌新举措创新高”。一读起来显得疙

疙瘩瘩的。从逻辑方面看,这标语有

问题,学校有了“新举措”,再“展

新貌”更合理。从音韵方面看,这标

语不符合华人的文化心理,不符合骈

文句式的特点,骈文多成双成对的句

子,犹如每两匹马一组,并排向前奔

驰。若把“新举措”调整到“展新

貌”前面,即“新学年新举措展新貌

创新高”,就流畅了。

可见,缺乏一定的文学修养往往

会闹出笑话来,尤其像对联这种简单

而又广泛应用的文学知识,的确不可

小视。

一、对联及其功能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楹

贴,是悬挂或张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联

语。是汉语言文学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经常使用古代艺术语言和修辞方

法,典雅、精炼、优美。

对联不仅仅因为其形式典雅而喜

闻乐见,它还具有许多独特的魅力和警示功能,除了用于各种庆典、开张、广告外,它还常被人们用来规劝浪子回头。

例如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富家子弟,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几年功夫,就把父亲留给他的遗产花得精光,那年,年近年关了,连锅也揭不开。除夕之夜,这个穷困潦倒的浪子,自嘲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同村,有个老学究,看了这幅对联感慨不已。于是,他就趁机写了一副对联来教育浪子,只是在联首各加了一个字,成为: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浪子出门,看到被改后的对联,很受感动,十分惭愧,决心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果然,这个富家子弟后来成了一个自食其力,克勤克俭的回头浪子。

对联还经常被人们用来考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例如,早期共产党人蔡和森从小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对答如流,闻名遐迩。八岁那年的一天,他到文具店买墨。文具店老板要考考他的才学,对他说:“我出上联,你对上了我就送你一锭墨。”小和森点了点头。

于是老板就出了上联:小学时买墨,三元及第。小和森稍稍思考,即对出下联:大老板经商,四季发财。

老板听了很高兴,连声叫好。因为下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很合老板经商发财的心意。于是老板立刻就送给了小和森一锭上等的“三元及第”墨。

二、对联的书写与运用常识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艺术形式的对联,千百年来一直为国人所喜闻乐见。

但要写好对联,用好对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对联知识。

1、要了解对联的五个基本特点。即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协、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一般讲,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即通常所说“仄起平收”。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结构相似,节奏相协。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含义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2、要明确对联的种类和书写方法。

一般而言,对联有三种类型,一是正对,二是反对,如三是流水对,如 从上下联表达内容关系看,对联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出句、对句意思属同一范畴。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面来说,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反映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连贯,对句补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颠倒。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书写对联一般不用标点。文字写在联纸正中,自上而下,成一直线,字体大小一致,距离相等。如果是一行写不完的长联可分行写,位置也适中。其格式是:上联从右到左方向,下联从左到右方向,各行要平头,即开头不用低两个字。

3、要掌握对联的张贴方法。要正确张贴对联,必须了解以下知识点和步骤。

张贴对联时,我们以面对门的方向来区分。

第一步,先看横联的文字顺序,确定上下联的位置。如果横联的文字顺序是从左到右的,如“五福临门”,那么,左为上联,右为下联。相反,如果横联的文字顺序是从右到左的,如“门临福五”,那么,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不过,按照现在的习惯,横联往往从左到右书写了。上下联也统一为,有侧位上联,左侧问哦下联。

第二步,再看对联的末字平仄声韵,确定对联的上下联。一般而言,对联的上下联都是“仄起平收”的,也就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必须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必须是平声。这样就确定了上下联。

第三步,看对联最后一个字的声韵,确定文字的平仄。所谓平声就是普通话读音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

例如,小区的那家人的对联的横联是“五福临门”,文字的书写顺序是从右到左,即是“门临福五”,右上联是“内外平安好事来”,左下联是“合家

欢乐迎富贵。” 可是“内外平安好事来”中的末字“来”为平声,“贵”才是仄声,所以说这幅对联的上下联张贴反了。”

三、高考对联题的答题技巧

由于对联很能反映时代气息,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试题紧贴现实生活的命题方向,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高考试题中就出现了对联,随后时不时地出现,而2004年在各省市的高考试卷中考查量大增。因此,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平时多看多练。

实际上,拟写对联考查是句子仿写,可根据句子仿写的有关解答技巧和对联的一些特殊要求作答。

拟写对联注意审题,不能忽视题目上或明或暗的提示信息而偏离题意。是写春联就要突出新春的喜庆气氛,是写行业联就要联系行业特点等等。

对联和诗文有特殊的关系,应当特别注意有对偶、对仗的诗文的背诵和填空

例如: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联,要求从下面ABCD四个句子中,选出下联(1987年全国高考题)。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渠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解答这道题,首先,从对联的末字来判断,由于上联的末字“月”是仄声,那么,他的下联必须是平声,这样就可以排除BC两个选项。其次再从平仄来判断,上联“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么下联必须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而“丁香初绽悠悠云”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不合要求;“柳絮池塘淡淡风”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与上联吻合,故答案为A。

再如: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2004年全国Ⅳ,24题)。第一题:处处春光好,_______。一代园丁乐,____ 。

第二题: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___ ________。

对于有一定对联常识的考生而言,完成此题并不难。第一题的答案分别是“家家气象新”,“九州桃李荣”。第二题为“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叠词的运用,如用“家家”对上联的“处处”,此外还要了解一定的地理常识,如用“长城内外”对上联的“大江南北”。否则,即使下联对得十分工整,而内容也欠完美。

在了解了对联的基本常识之后,大家一定会很有兴趣地再次检测一下自己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

请你判断以下五副对联中的上下联是否配对正确:

1、门前碧水环绕,屋后青山巍峨。2、静聆雨润绿草,笑看风拂红花。3、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4、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5、门前大路通南北,江边小店卖东西。

2014年3月6日星期日

(本文发表于《考试》高考语文版2014年第56期)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篇八
《新年学校对联经典》

1励学笃行

大展宏图乘风破浪济沧海

奋发进取扶摇而起上九天

2厚积薄发

探胜拾微杨帆游学海

攀高揭秘矢志越书山

3天道酬勤

兰芷之室书声盎然

寒窗绽梅花香盈沛

4龙腾虎跃

腾蛇化龙乘云吐雾上青天

啸虎插翅一班送我步青云

5傲视群雄

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 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

6三班独尊

祥龙盘踞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凤凰展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7博学笃志

才八斗需今天勤问好学

益社稷看明日我成栋梁

8万事如意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新年新风

风雪扬 书香飘 高二五班 欢度元旦 日光暖 家国兴 二高学子 喜迎春风

9精彩五班

佳节笑迎青春惊梦立壮志

新春欢唱年少雄心展宏图

10师生同心

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

代代园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11路在脚下

精思妙语严格求实撰写天下文章 博闻强志勤奋创新成就心中学问

12纵横寰宇千古文科第一家

艳压群芳九班桃李展英华

英雄本色

13诗香飘飘展才气

书声琅琅领风骚

九班独尊

14横批:前程似锦

精明机遇多智慧功成求幸福

敦厚是非少勤劳果硕乐安宁

15横批:欣欣向荣

羊随新风辞旧岁

猴节正气报新春

16勤勤恳恳,一天一个台阶,层层递进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升华 志存高远

17上联: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 下联: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前程似锦

18横批:人心合一

上联:二高学子气宇轩昂迎难上 下联:十三精英齐心协力创辉煌

19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寒梅傲放回首已过一年又半载 下联:绿树成荫可曾倍惜半载余一年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篇九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组长:张帅辉

组员:赵梦杰、李炀炀、费丽丽、王文晓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炼、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体现了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

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起源与发展:

对联起源于我国古典诗词,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的对偶句。商周两汉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盛唐以后,律诗、律赋的结构已臻于尽善尽美,对偶句已经成为诗文的组成部分,并且其独立性也在逐渐加强。对联就是由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和骈赋中的俪句发展而来的。

明清两代,对联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对联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自明朝起,由于皇帝垂青,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吟诗作对蔚然成风。加之康乾二帝的推崇,一时楹坛高手云集,挥毫泼墨,各式名联异彩纷呈。

题材与分类

对联较之旧诗词活泼自由得多,加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魅力奇妙,堪称我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从内容上,对联可以分为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等,我们重点谈以下几种:

节令联:

我国农历一年之中有24个节气。在我国对联中,以节气为题材的很精彩,有的还含着一段故事呢。传说明代有一位学台,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见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上联:

“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

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气呵成,毫无痕迹。一时成为绝对。直至近代,才由浙江的赵恭沛先生对出下联:

“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一样三个节气,对得十分工整。

另一副对联则更有文学性和科学性: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上联不仅指出了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气所在的月份,而且把这两个月份的时间特点讲得清清楚楚,即二八月是昼夜相平。下联则换了另一个角度,道出了农历闰年的规律性,其科学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喜庆联:

千百年来,无论是官、是民都乐于用对联这种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希冀和情感,来满足各自多方面的感情需要。喜庆联,这个对联之中的佼佼者,源远流长,且早已在我国人民群众恭贺婚禧、祝颂寿诞、

道贺乔迁、庆祝节日时,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它既可表达人们的欢欣喜悦之情,又可表达书写者的庆贺祝福之意;既能为事增加喜庆气氛,双能令人蓬荜生辉,使喜庆环境更显得优美宜人。

以春联为例,央视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出些上联,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下联,其中不乏优秀之作。

2011央视兔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了5副对联,总是缺少其中一半,向观众征集上联或下联。把最好的发布在元宵晚会。用斜体标注的是观众所对的。

第一幅;上联: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

下联: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第二幅;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下联:普天乐春晚,丰年瑞玉腊梅枝。

第三幅;上联:虎步腾空去 悄然兔耳听春步。

下联:鸿篇任我裁,灿矣龙章续锦篇。

第四幅;上联: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

下联: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第五副;上联:春晚迎春春不晚。

下联:岁寒守岁岁无寒。

婚联也是喜庆联的一种,是专贴在新房门上及两厢、厅堂、门台上的。这种婚联饱含浓郁的乡土风情,寓意隽永,具吉瑞喜庆的气氛,其内容也不乏夫妇燕尔新婚,互敬互爱、琴瑟和谐、白头偕老之意。例如下面这幅,上联:“牵天上牛,截角雕梭,织

就鸾绢迎淑女”,“捉月中兔,拔毫扎笔,写成凤贴配才郎”,用夸张的手法,写得气势恢宏。

趣巧联:

古今名人嘲讽世事和可耻可笑之人,名人互相诘难答对的时候,也会产生一些佳联,他们或是有一定故事性和趣味性,或是创作技巧出奇。

例如一副讥讽科举取仕的对联:“并未出房,亏得个白头发秀才; 何尝中试,倒做了黑耳朵举人。”上联说多年寒窗苦读都没有考中举人,满头白发了,还是个秀才;下联讲,秋闱又不中,皇帝老子可怜见地,赐给一个举人名额,岂不知已经是两耳昏昏的人了。传说该联为安徽无为县某钦赐举人所写,发泄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与抗议。此联文字通达,中间的停顿利于抒发情感。

再如一副言旧社会层层盘剥的对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穷国危。”该联采用比兴手法。上联以鱼、虾、泥依次相欺的事实说明在生物界存在着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下联直写社会现状,朝廷搜刮州府,州府搜刮县衙,县衙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民不聊生,国家危急,朝廷自然朝不虑夕。全联警示当局者不要挥霍无度、搜刮无限,同时也在哀叹百姓不堪重负、难以支撑,它是封建社会官府盘剥百姓的极好写照。下面再欣赏几副:

画上荷花和尚画;

摩临汉书翰林摩。 (此联可倒读)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草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春秋香。

千帆竞发,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笛青)怎比箫和(萧何)。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尽,割地求和。 (慈禧六十大寿的讽刺写照)

对联习俗

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春联习俗、婚联习俗、挽联习俗,等。

对联的发展前景 对脸产生后,它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起初,对联的种类只有唯一的春联,到宋、元、明以后,逐渐被用于人们的装饰、交际活动之中;从起初应用于文坛、官场、宫廷,到后来逐渐普及于广大民间、广大社会,以至于发展到名胜古迹、寺祠庙院、亭台楼阁、门庭书房、卧室案头以及店铺坊馆等。在民间,就连戏台、神座、花灯、香炉、箱柜、粮囤、车辕、畜栏等处,也都有贴对联的现象。

对联真正在思想内容上获得充实与发展,真正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还是在近代、现代。具体地说,是从1840年雅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先进阶级的进步思想开始出现,尤其是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对联才迅速发展成为先进文学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对联篇十
《贴在学校的对联》

贴在学校的对联

上联: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桃李满天下

下联:脚踏实地瞩目千里栋梁遍九州

横批:教育为本

回答者: 山海轩 - 江湖少侠 六级 1-20 12:46

上联: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桃李满天下

下联:脚踏实地瞩目千里栋梁遍九州

横批:教育为本

上联:走进文明店堂

下联:泛舟知识海洋

横批:一方净土

横批:誓夺第一(下同)

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

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激流勇进

乘风踏浪我欲搏击沧海横流

飞鞭催马吾将痛饮黄龙美酒

傲视群雄

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

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

壮志凌云

十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悔无怨

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

众志成城

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

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砺志报亲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

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笑书人生

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

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意气风发

时光如梭看我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

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入眼来

风华正茂

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

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

意气风发

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

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志存高远

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

春去春来长风破浪迎高考

金榜题名

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

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

师生同心

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

培栋梁育英才代代园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功能技成

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

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路在脚下

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

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

唯有努力

向名校进军百炼成钢唱出青春无悔

圆人生梦想半载奋斗笑吟三年等待

一马当先

各界精英大展宏图夺英魁

莘莘学子汇聚一堂学本领

力争上游

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你追我赶誓夺第一

壮志凌云

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与金鸡争晨晖

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同峨眉共比高

师生同禧

送祝福不忘感谢恩师

庆元旦牢记备战高考

笑傲高三

感亲恩实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弃

报师情火热六月蟾宫折桂志在必得

苦尽甘来

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

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师生同喜

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

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

勇登书山

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

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我本英雄

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

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舍我其谁

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待一朝试锋芒

万木争春春在何处但将今夕放眼量

天南海北

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

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奋发图强

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

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向名校进军

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

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创辉煌

乐在其中

梅花香自苦寒来

熬头喜在汗水中

备战高考

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从此时

十二春秋风雨兼程成败在今年

美梦成真

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

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自强不息

辞乙酉难忘闻鸡起舞

迎丙戌仍需刺股悬梁

壮志雄心

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

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

前程似锦

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

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

志存高远

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

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回答者: 上帝是女孩1994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4 16:18

贴在家门外的对联:没找到

贴在饭店的对联:找不到带有横批的对联,只有没有横批的对联

=====================================================

拇指文化

新新人类的拇指文化

这是哑巴都可以用电话的时代,也是电话升级为手机的时代。在日本街头,随时可以看见这种景象:年轻人边走路边全神贯注其手机,还不断用大拇指按键盘,但很少自言自语。日本称这类人为“拇指族”,是新新人类的一种。

日本年轻人几乎已到了人手一机的地步。

●时尚潮流象征

手机成了日本人的最爱。今年3月统计,日本有6528万人拥有手机,相当于全人口的46.85%,年轻人的拥有率更高达90%,真是到了人手一机的地步。显然,这是随身听之后,日本最热的消费现象。

小巧轻便,机能还可以媲美掌上电脑,这是手机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年轻人趋之若鹜,更因为它是时尚潮流象征。

手机出现的初期,它依然还是人们一般的对话工具。时间是金钱,情报是先机,因此商人、执行人员,都视它为方便的联络工具。但是,新人类却把它当交友、娱乐,甚至是治疗孤独的工具。现在,年轻人已经到达手上不能片刻没有它的上瘾状态。

日本人重礼仪,外表不爱管闲事,却对周遭环境异常敏感,任何额外声响动作,都被视为是破坏氛围的举动。在客厅或车厢内对着电话高谈阔论,固然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行为;“自言自语”,同样被认为是难以忍受的骚扰。行动电话出现的同时,东京等大城市的电铁车辆,车厢内便出现劝阻乘客勿使用手机的告示。

日本年轻人现在以手代口,享受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情趣。

●对拇指“刮目相看”

年轻人使用手机,其实已经不只是利用它来通话,而是享受一种史无前例的,以手代口,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情趣。他们是玩电玩成长的世代,不发一言按动键盘,就是最大的乐趣,于是“拇指族”诞生了。

手机设计人猛然发现,年轻人喜爱的手机,是能使手掌感觉舒适,拇指活动自由的设计。人类学者也发现,过去被人认为又粗又短,缺乏创造力的拇指,在这个电玩时代,竟然变得粗壮有力,反应神速的多面手。如果说,是拇指开创了电玩时代,手机也开拓了崭新的拇指文化。发明用十根指头打键盘的西方人,不得不承认,过去他们是低估了拇指的能耐。 拇指文化出现之后,人们开始改变过去对拇指的偏见。比如,英文的“thumb”,原本是说拇指“笨手笨脚”(allthumbs)的,现在却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因为它协助人们可以一手拿手机,同时只用其中一根拇指,就可以拨手机号码,发出信息。由于拇指的快而有力,人们按键盘的速度,几乎可媲美用口说话,使电话不单可听、可读,还可看。

有专家作过试验,日本的新人类,用拇指10分钟便可轻易输入350次键,这正是日本文字键盘输入三级考试的合格标准。由于拇指文化的崛起,就有很多年轻人,情愿舍弃嘴巴,而普遍用拇指来“讲”电话了。(哈哈)

---------------------------------------------------

豆腐渣工程

“豆腐渣工程”指的是那些由于偷工减料等原因造成不坚固的危险容易毁坏的工程。

“豆腐渣工程”是朱镕基总理在98年洪水期间说的, 98年长江洪灾就是豆腐渣工程加重了灾情,朱镕基站在洪水滔天的九江大骂“王八蛋工程”、“豆腐渣工程”,从此,“豆腐渣工程”就成为了那些烂工程的代名词。豆腐渣是没有粘性的,粉碎而且脆弱,用它来比喻那些烂工程再合适不过。

豆腐渣工程。比喻施工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

“重庆綦江彩虹桥、三峡工程中焦家湾大桥、云南省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钱塘江防洪堤,是今年全国闻名的四大„豆腐渣工程‟。”(《检察日报》1999/12/8)

“中国正在推行的水利建设管理新体制将力求从根本上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发生。”(北方网2001/2/20)“许多承包单位没有建筑资格,或是承揽项目太多,纷纷将项目转包出去,以至造成层层承包,层层剥皮,制造了一个个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豆腐渣工程‟。”(《人民日报》2001/3/8)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