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名人的对联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7    阅读:

名人的对联篇一
《有关名人的对联》

有关名人的对联

(0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屈原

(0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

(0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项羽

(0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勾践 项羽

(05)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06)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苏武

(07)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王嫱

(08)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

(0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10)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诸葛亮

(1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诸葛亮与刘备

(12)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13)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

(1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15)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

(16)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甫

(17)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

(18)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19)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白居易

(20)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白居易

(2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2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23)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沈括

(2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2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26)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27)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飞

(28)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

(29)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30)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孙中山

(3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迅

(3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3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苏洵,苏辙

一、名胜对联辑录

1、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2、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

3、九江琵琶亭: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4、黄州赤壁: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成都社甫草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6、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出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诗》《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

二、与课文相关的名家对联辑录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颂孔子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颂屈原

3、诸葛亮:a.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b.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 威德咸孚足千秋。

4、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颂韩愈

5、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颂韩愈

6、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颂范仲淹

7、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颂文天祥

8、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颂文天祥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颂辛弃疾

10、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联颂项羽、勾践

11、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颂司马迁

12、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颂司马迁

13、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篙下诗,岂甘了此一生。——颂陶渊明

14、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颂汤显祖

1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颂李清照

1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颂李白

17、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颂李白

18、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颂杜甫

19、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颂社甫

2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颂杜甫

21、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颂白居易

22、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颂白居易

23、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颂韩信。 (注:“知己”指萧何,“妇人”指漂母和吕后)

24、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颂王昭君

25、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颂诸葛亮

26、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颂陆游

27、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颂岳飞

28、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颂蒲松龄

29、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颂鲁迅

30、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颂三苏父子

有关历代名人的对联.----

1、孔子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2)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3)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2

(4)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 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2、孟子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3、屈原

(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3)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4)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4、项羽

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半碎霸图空。

5、 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荆柯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7、司马迁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8、苏武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9、王昭君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10、诸葛亮

(1)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3)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5)功在朝迁,原不分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11、陶渊明

(1)醉眠多似陶彭泽;句法参同李翰林。 (2)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12、李白

(1)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2)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4)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 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5)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6)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7)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13、杜甫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4)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5)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 为生民请命,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6)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14、白居易

(1)风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3

(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15苏洵父子等

(1)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3)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司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16、范仲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7、沈括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18、辛弃疾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9、李清照

(1)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3) 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

20、文天祥

(1)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2)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法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21、岳飞

(1)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2) 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庭从此小; 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3) 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犹照得一片丹心。

22、史可法

(1)数点梅花亡国恨; 二分明月故臣心。

(2)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 一抔故土,还留胜衣冠。

(3)死含瑶草千秋恨, 魂傍梅花万古香。

23、蒲松龄

(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4、孙中山

(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2)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事。

25、鲁迅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6、韩愈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26、苏轼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27、于谦

(1) 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肱股之力,继之以死,独留表白在人间。

(2)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 4

风波。

28、陆游

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29、归有光

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三部曲:

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

矛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矛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阳翰笙的“地泉”三部曲:《深入》《转移》《复兴》。

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叶君健的“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

欧阳山的“一代风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

冯德英的“三花”三部曲:《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

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

史书体例

1.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中国历史的全部史书,合称《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其中的前四部,也是水平最高的四部,并称《前四史》。也称四大史书。

中国书籍“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孔子整理。

2.《尚书》:我国第一部散文集。

3.<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武著。

4.《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著

5

名人的对联篇二
《描写名人的对联》

(1)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东坡父子三)

(3)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 原)

(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 原)

(5)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 羽)

(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

(7)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8)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 武)

(9)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

(10)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

(11)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12)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

(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诸葛亮)

(14)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15)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 白)

(16)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 白)

(17)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 甫)

(18)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 甫)

(19)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 甫)

(2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 甫)

(21)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白居易)

(2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

(2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

(2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25)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沈 括)

(26)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27)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28)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29)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 飞)

(30)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

(3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32)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孙中山)

(33)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 迅)

(34)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孔子 )

(35)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36)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韩愈)

(37)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韩愈)

(38)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范仲淹)

(39)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文天祥 )

(40)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41)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司马迁 )

(42)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汤显祖)

(43)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44)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李白)

(45)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白 )

(46)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杜甫)

(47)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48)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

(49)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白居易)

(50)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韩信 )

(51)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王昭君)

(52)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诸葛亮)

(53)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陆游 )

(54)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飞)

(55)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 (苏轼)

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李清照)

(56)一世苦辛,化育桃李遍天下;百年禅悟,长流春色满人间 (李苦禅)

(57)辛味稼轩,清茹漱玉;湖称莲子,泉吐珍珠 (辛弃疾)

(58)偷光成才,凿壁自学,开华夏五千年长河典苑

视金粪土,英才辈出,创峄阳万古今基业楷模 (匡衡)

(59)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云苍茫谁嗣者

圣明使海防,风波未已,吾来宏碁愧前贤 (戚继光)

(60)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包青天)

名人的对联篇三
《写名人的对联》

写名人的对联

1、请用茅盾的小说篇名补全对联:一代文章推_____;毕生心血似_____. 一代文章推子夜;毕生心血似春蚕

2、郭沫若写鲁迅:

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3、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送的挽联(鲁迅):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解说「中国小说史」,指的是鲁迅一九二○年起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的讲义。下联中,对鲁迅在遗嘱中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的见解,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赞许。

4、国际友人斯诺和姚克联名写的一联: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解说:此联情深意切,语带双关,将鲁迅的《彷徨》、《呐喊》两书,分嵌联中,但却不著一丝雕饰痕迹,可谓自然妥贴,精妙奇绝。上联的「译著尚未成书」,指当时姚克与斯诺译编的《活的中国》。

5、著名文学家唐弢为哀悼鲁迅写下的挽联:

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诚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老真大老,三十载来打出一条路,待吩咐,此贵端赖后死肩。

解说:上联说,受尽最大的痛苦、磨难不哭,受尽屈辱也不哭,但真不知道今年是什麼年月,四个月前为失去高尔基流过两行泪,谁又能料到,这次您竟溘然长逝,禁不住又流下眼泪。下联说,先生的言行品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将永远传下去。我们将听从您的号令,担负起您未竟的事业。

6、鲁迅在日本的挚友佐藤村夫撰写的挽联: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解说:三个「有」,代表了鲁迅所拥有的成就、威信和未来。三个「不」,则表达了鲁迅的志向、情操和气节。

7、、悼巴金

A、笔吐《家》《春》《秋》,杰作《爱情》《激流曲》,播惠九州,不愧文坛巨匠;

言倾《雾》《雨》《电》,丰碑《憩园》《随想录》,留芳千古,堪称学苑宗师

B、坦荡从容经历一生《雨》《雾》

豁达闲适度过今世《春》《秋》

名人的对联篇四
《名人与对联》

名人的对联篇五
《歌颂古代名人的对联》

门前桃李重欧苏,

堂上葭莩推富范。

歌颂晏殊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另作:人间疾苦)

歌颂杜甫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歌颂蒲松龄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歌颂诸葛亮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歌颂岳飞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歌颂苏洵苏轼苏辙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歌颂司马迁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歌颂孔子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歌颂屈原

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歌颂诸葛亮

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

鼎足七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歌颂诸葛亮

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歌颂韩愈

韩潮学派百三汇,

公起文章八代衰。

歌颂韩愈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歌颂范仲淹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歌颂文天祥

宰相状元余事之,

文章义节两兼之。

歌颂文天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歌颂辛弃疾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歌颂项羽、勾践

一代君权痛蚕室,

千秋史笔溯龙门。

歌颂司马迁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篙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歌颂陶渊明

玉茗堂中传蝶梦,

临川集上插芳馨。

歌颂汤显祖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歌颂李清照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歌颂李白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歌颂李白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

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歌颂杜甫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歌颂杜甫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歌颂白居易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歌颂白居易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歌颂韩信。

青冢有情犹识路,

平沙无处可招魂。

歌颂王昭君

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

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歌颂诸葛亮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歌颂陆游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歌颂岳飞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歌颂鲁迅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五代吴越〕契盈题杭州碧波亭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五代后蜀〕孟昶

木稼曾闻达官怕

山颓今见哲人萎

〔宋〕王安石挽韩琦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宋〕楼钥天边将满一轮月

世上还钟百岁人

〔宋〕吴叔经贺友寿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宋〕李清照佩苇遵考训

晦水谨师传

〔宋〕朱嘉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朱熹赠友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元〕赵孟頫题扬州迎月楼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元〕杨瑀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元双

〔明〕朱元璋赠徐达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明〕高刚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明〕王守仁题于谦庙

未必串关别名教

须知书户孕江山

〔明〕徐渭题青藤书室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明〕左光斗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心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明〕杨慎题昆明华庭寺

是何意态雄且杰

不露文章世已惊

〔明〕杨继盛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明〕王百谷

每闻善事心先喜

得见奇书手自抄

〔明〕祝枝山天为补贫偏与健

人因见懒识误称高

〔明〕陈继儒

名人的对联篇六
《000110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0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 原)

(0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 原)

(0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 羽)

(0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

(05)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sxllde

(06)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 武)

(07)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

(08)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

(0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10)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

(1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诸葛亮)

(12)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13)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 白)

(1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 白)

(15)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 甫)

(16)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 甫)

(17)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 甫)

(18)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 甫)

(19)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白居易)

(20)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

(2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

(2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23)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沈 括)

(2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2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26)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27)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 飞)

(28)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

(29)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30)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孙中山)

(3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 迅)

(3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 迅)

名人的对联篇七
《为古代名人题写的对联》

古代名人信息

题辛弃疾①

敌营曾缚俘②,管中③豪气鼓荡出;殿前数陈策④,匣里龙泉⑤日夜鸣。

①辛弃疾: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占领。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等安抚使。他坚持抗金主张,多张上疏,驳斥投降派的谬论,要求恢复失地,均未被采纳,并遭打击而赋闲于江西上饶一带。其词慷慨悲壮,笔力苍劲雄厚,与苏东坡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题岳飞①

八千里风云②,所向披靡,精忠报国③,挥师破敌胆,直捣黄龙誓如山。十二道金牌,天命难违,碧血沉怨,洒泪惊我魂,漫掩青史恨成海。

①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年投军。南宋时,多次率军抗击金兵,屡获大胜。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义军纷纷响应。岳飞立誓要“直捣黄龙(即燕京)”,并要“迎回二圣(指被掳的徽宗、钦宗)”,但高宗、秦桧一心求和,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退兵。后以“莫须有”罪名将其下狱并处死。

②“八千里”句: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题李清照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对此柔肠当寸断。黄花怎奈西风③,阵阵紧。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缕缕断断续续,念彼伊人独憔悴。梧桐更兼细雨,声声慢④。

①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系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金兵入据中原,举家流寓南方。明诚病死,李清照生活颠沛,在孤寂中渡过晚年。其词调优美,善于创意出奇,语言艺术上的独到之处可与李煜相提并论。

② 题陆游

① 沈园壁上《钗头凤》②,诗人柔肠应九转;关河梦里《诉衷情》③,志士热血空百年。

①陆游:南宋大词人。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绍兴23年(公元1153年)试礼部,名在前列,因触怒秦桧,被黜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光宗时曾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他一生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打击,但“激发忠愤,横极才力,上法子美,下揽子瞻,裁制既富,变境亦多”(清、姚鼐语)。论者常将他与辛弃疾并称。

题白居易①

每为他人悲,吟断柔肠,千古缠绵唯《长恨》;岂抒一己怨,唱罢新词,万里江心闻琵琶。

①白居易: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故亦称白香山。其先为太原人,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的别无寄托的写作。其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千古流传的作品。

题韩愈①

文从字顺②崛奇③笔,岂止为名山事业④?斯文可以载道⑤。气盛言宜⑥磊落怀,实欲济天下浸溺⑦!陈言其唯务去⑧。

①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间中进士。屡因直谏贬官,后官至吏部待郎。卒谥文,又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题李煜①才子治国,造物主②偏有所失;帝王赋诗,真情者能逢几何?

①李煜:五代时南唐第三代(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押京。三年后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死。能诗文,擅音律,工书画。其词形象鲜明,语言洗炼、生动,意境优美,风天然,为唐、五代其他词人所不及。

再题李煜 三代基业一旦亡,肉袒辞庙①,独闻更漏,梦断千里山河②;数曲词牌千端愁,雕栏犹在③,谁与登楼④?愁满一江春水⑤。

①肉袒辞庙:去衣露体,辞别祖庙。肉袒,古时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或惶恐之意。袒,裸露。史载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宋师陷金陵。李煜欲尽室自焚,不果行,遂肉袒出降。李煜《破阵子》:“最后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题范仲淹①喜忧世间情,应辨孰先孰后②。八百里洞庭③长慕先生风。进退寻常事,无论在朝在野。三千尺衡山④每高贤士节。

①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大中祥符进士。少家贫,出仕后有敢言之名。曾任参知政事,力主改革政治,推行法制,巩固国防,却因保守派反对,不能实现。后罢政去职。所作诗文风格明健,抱负幽深,颇具匠心。最著名的有《岳阳楼记》。

题林逋①人影淡如梅影②去,诗魂化作月魂来。

①林逋:字君,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一生过的是隐逸生活。《宋史·隐逸传》称其“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且终身不娶,以种梅养鹤为乐事,有“梅妻鹤子”之称誉。死后赐谥“和靖先生”。

②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题苏东坡①豪气、逸气自能养奇句,且看东坡大江词②!骚人留名岂千载?

壮思、悲思都付掩卷时,谁吟吴中《赤壁赋》③?静心怡寿能百年。

①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先后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因“乌台诗案”系狱,罪贬黄州。哲宗时起复,期间曾知杭州,修建苏堤,后又遭贬谪,流放海南。年迈北还、病死常州。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其诗清新劲健,有宋一代难觅相侔者。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蔡襄共称“苏黄米蔡”,绘画亦达到很高造诣。

题李白①谪仙、诗仙、酒中仙②,太白文笔世罕匹;傲气、奇气、豪放气,青莲风韵史无双。①李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自命管仲、谢安之才而不屑通过科举仕进。天宝初曾供奉翰林,但因受权贵谗毁,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而去职。安史之乱中,他怀着大济苍生和平定叛乱的志愿追随永王李起兵。肃宗将作为叛逆讨伐并将其击败,李白受牵连而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后飘泊困顿,卒于当涂。李白诗歌雄奇豪放,瑰玮绚烂,是继屈原以来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②“谪仙”句:谪仙: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新唐书·李白传》:“夜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后人用以专指李白。诗仙:李白诗歌想像奇特,天才赡逸,自由舒卷,浑若天成,无人可比,被人们称作“诗仙”。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题杜甫①沉郁②著文章,诗笔自来称高古;流离感人生,茅屋从此唱秋风③。

①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其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有深刻的政治抱负,但屡举进士不第。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过着流离逃亡生活,后到凤翔,拜谒新即位的肃宗,被任为左拾遗。长安恢复后,随肃宗还京,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他的许多作品显示出唐朝由开元盛世因乱转向襄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题怀素①虽为沙门②子,胸中时作风雨声;实乃癫狂僧,笔底竟走龙蛇迹。

①怀素:唐代书法家,长沙人。字藏真,本生钱,后出家为僧。精勤学书,以善“狂草”出名。相传他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所居曰“绿天庵”。其写秃的毛笔之多,竟至堆积成冢。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而又有所发展,谓“以狂继颠”,与张旭并称“颠张狂素”。

②沙门:佛教音译名词。意谓“息心”或“勤息”。表示勤修善法、息灭恶法之意。后专指依照戒律出家修道之人。

题陈子昂①一声浩唱掩天地,两行清泪流古今。

①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赏识。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所诬,入狱而死。其诗歌高昂清峻,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躯。最著名的诗作为《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题王勃①登高一赋,瑰奇文章名千古;临阁②百感,跌宕③郁气覆九州。

①王勃: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文以《滕王阁序》最为有名。

② 阁:指滕王阁。

题王维①亦诗亦佛,佛性为诗,诗入佛境;半隐半仕,仕不碍隐,隐在仕林。

①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居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其山水诗、田园诗成就卓著,且含有佛教禅理,被称为“诗佛”。

题周瑜①赤壁一把火,能敌中原百万兵,谁谓英雄不少年?

帷幄②几番计,犹输诸葛三分功,空夸公瑾有奇谋。

①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20多岁即任前部大都督。33岁时,他率吴军大破曹操于赤壁,迫使曹操退守中原。②帷幄:指军帐。《汉书·张良传》:“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题曹植 才高八斗①,还差两斗愧做天子弟;诗成七步②,只欠一步险为刀下鬼!

①才高八斗:宋代佚名《释帝谈》记南朝谢灵运说,天下共有才一石,曹植独占八斗,他自己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②诗成七步:《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即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指处死);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题曹操①老骥伏枥,烈士长怀千里志②;大盗移国③,强者固为一世雄④。

①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有时亦称曹瞒。③大盗移国:《庄子·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侯”。后指转移、篡夺国家权柄者为“窃国大盗”。

题刘备①三结义、三顾茅庐,三分天下,堪称绝代佳话;得关张、得诸葛亮,得天府地,可谓旷世奇缘。

①刘备: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字玄德,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东汉远支皇族。东汉末年,群雄混战,他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采用诸葛亮联吴抗曹的主张,大败曹操于赤壁,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题诸葛亮①能吟千秋史,卧龙岂唯一村夫?堪为帝王师,诸葛原来两世弼②。

① 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12年,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死后,又辅佐其子刘禅。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再题诸葛亮 前后《出师表》①,千秋绝唱泣鬼神;

古今谟臣②心,一样精忠昭日月。

①“前后”句: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曾两度向刘禅上表以明出师之志,史称前、后《出师表》。②谟臣:谟,计谋,谋略。谟臣指胸怀谋略的大臣。

题诸葛亮 用兵于帷幄,治国于掌心,鞠躬尽瘁①,曾定据蜀三分策;

隆中之隐士,人间之卧龙,死而后已,每惜伐魏六出功。

题项羽①纵横数千里,所向披靡。想当年,笑指秦王,曰:彼可代之②!冲天傲气播斗牛。大小七十战,每战皆胜。惜此时,羞困垓下,叹:天亡我也!动地歌声是楚音③。

①项羽:名籍,字羽,楚国贵族出身。秦二世元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起义。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败于刘邦。最后从垓下突围至乌江边自杀。

题韩信① 常忆漂母餐②,一饭之恩思反哺;修栈道③、度陈仓,声东击西,为报丞相三荐情。能忍胯下辱④,万里雄飞看振翮:灭秦兵、殛楚酋,兔死狗烹⑤,枉殒大将七尺躯。

①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人,汉初诸侯王。家贫。刘邦纳丞相萧何言,任其为大将。楚汉战争时,率兵围垓下,为扫灭项羽立下大功。后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侯,继为吕后所杀。

②漂母餐:《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③“修栈道”句:元·无名氏《气英布》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

④胯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下,蒲伏”。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