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佛教劝人节哀的话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2    阅读:

佛教劝人节哀的话篇一
《佛教祝福语

佛教祝福语

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求无障,四立行不求无魔,五谋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于人不求顺适,人施德不求望报,九见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

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解脱,以障碍为逍遥,以群魔为法侣,以事难为安乐,以弊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施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受抑为行门。

愿佛光普照,法喜充满!

愿三宝加持,福慧双收!

更上一层楼,早登无上觉!

时时心清净,日日事吉祥

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在此祝各位虎年大吉!日日精进,六时吉祥!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1.说柔软语,作慈悲事;行忍辱法,修大乘道。

2.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烧手患。

3.道人见欲,必当远离,如被干草,火来须避。

4.一念之正,百邪隐退;一念之差,万劫俱来。

5.真修道人,当净其心;能净心者,可以超群。

6.勿贵人知,勿希天应;恒一其心,必坚必正。

7.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8.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9.万缘皆假,一性惟真;圣人假借以修真,愚夫丧真而逐假。

10.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利,善友第一亲,

涅盘第一乐。

11. 凡夫积善法,恭敬于三宝,身坏命终时,资神心安乐。

1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13.若不观自己,则道心无所出;若不观众生,则悲心无所出。

14.人还为畜畜为人,人畜轮回古到今;不要披毛与带角,劝君休使畜生心。

15.眼不睹非法之色,耳不听非法之声,口不道非法之语,心不缘非法之事。

16.一派青山景色优,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17. 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或为父母为男女,生生世世互有恩。

18. 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

19.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20. 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21.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

22.万事如戏,外像宛然,内心坦然。

23.修道人,心要空,劳劳碌碌苦无穷;成聚坏,万象空,世态无常若梦中;利薮名场埋后杰,爱河苦海丧英雄。

24. 为僧:外不温柔,则不能处世化人;内不严明,则又被尘世所转。

25.“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字,误却人生大事。

1.平日深涵养 临时见工夫

2.现境虽有善恶 转变在乎自己

3.业力由心转变 善根在人栽培 4.生来之福有限 积来之福无穷

5.无智空长百岁 有德不在年高

6.水流原归海 月落不离天

7.六道是苦海 三宝是慈航

8.庄严三宝地 接引十方人

9.青山原不动 浮云任去来

10.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11.万行不如修白业 一心何苦恋红尘

12.眼前色相皆成幻 静里乾坤不计春

13.世味滋益性分损 人事便宜天道亏

14.沧海纳百川不溢 大镜含万象有余

15.非名山不留仙住 是真佛只说家常

16.欲得长寿须放生 欲得福报须布施

17.心似浮云无所寄 事如春梦了无痕

18.竹影扫街尘不动 月穿潭底水无痕

19.雁过空中空绝迹 花含镜内镜无心

20.正念存举措得当 真神定邪鬼莫侵

21.道在人弘修在己 善由我积福由天

22.利人时出有益语 修己常存过改心

23.道心之中有衣食 衣食之中无道心

24.觉后方知尘缘自累 修来始证色相皆空

25.生死本是互为因果 唯其善生方能善死

26.诸余罪中杀业最重 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27.敬三宝受三皈福如江海 念一声再一拜罪灭河沙

28.不变随缘十界升沉迥异 随缘不变一心体用无殊

29.公心若比私心何事不办 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

30.识体轮回六趣无非父母 生死变易三界孰辨怨亲

31.暮鼓晨钟惊醒俗尘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中人

佛教劝人节哀的话篇二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说是息息相关的。感情虽然带给人很多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相爱的人,感情浓烈,如胶似漆分不开,一旦爱过了头,或失去了爱,就变成了苦;也有人以为只要不动情,就不会为爱所苦,这恐怕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既然情爱和生命息息相关,无论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断,既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佛教虽然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 遇上触礁的爱情

然而,男女间的感情,往往非自己的期待所能控制。

假如有一天,你的女朋友或是男朋友突然跟你说:“对不起!我已经遇到更适合的人,请你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你会不会觉得晴天霹雳?觉得自己被背叛、被抛弃了?

曾有位年轻男子,因为感情触礁,非常痛苦,前来求助于我,他说:“如果是我要离开她,可能就不会这么苦,偏偏是她要离开我,而我不想离开她,所以我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样。”

失恋的人,常常悲观地觉得生不如死:“连我最爱的人都不要我

了,我还活下去做什么?”有时候甚至还会骂说:“哼!你不要我,我本来就不想要你了。”或是“真是有眼无珠。”有时候在报上可以看到,有人为情轻生,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为情杀人,抱著「你让我这样痛苦,我也不让你快活”;或是“我得不到你,天下人也甭想得到你”的偏激心理,而把对方杀了,甚至有的在杀了对方之后,自己也跟着自杀。

大多数的人都知道,爱情是双向的,既然如此,如果对方不爱你,就不要苦苦追求不舍,应该知趣地离开,可是,有些人偏偏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不但为对方带来困扰,也让自己陷入困境。话虽这么说,毕竟人非草木,谁能无情?一般的人,仍常常为情所苦,可见得要放下感情,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以因缘观化解爱恨

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都是愚痴的行为,因为真正的爱情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

假使对方已经明白拒绝你的感情,自己却还想尽办法,想把对方追回来;就好像赌输的人一样,心中不服气,老是想翻本,钱输光了就想办法再借,也因而愈陷愈深,不可自拔,既然知道无法挽回,就不要再陷下去了,应该赶快撤退,就算是以此为戒,至少学到经验,也就够了,这样就是对自己慈悲。慈悲不仅是照顾别人,事实上,也是在保护自己。

我曾经见过一位女孩,在被男友遗弃时,希望自己能和男友同归

于尽,后来,她知道男友早已另结新欢,铁定不可能再回头来爱她,于是便来告诉我,说她已经想通了:“既然因缘如此,为了让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就不想痛恨他一辈子了。”

当爱情受到挫折时,应试着化解自己心中的愤怒、不平。像这个女孩所体会到的“因缘”,即是佛法当中“空”的观念,是最能够助人摆脱痛苦的。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 陷入痛苦的爱情

有一次,我的一个美国弟子来向我讨救兵,“我有了女朋友。”他说。“有女朋友应该很欢喜啊?”我问。然而,他却说他的女朋友太爱他了。“这不是很好吗?不就是你想要的爱吗?”“一点都不好!这让我和她在一起非常痛苦。”他无奈地说。

“你究竟爱不爱这个女孩?”我忍不住问他,“我是很爱她,但是我就像俘虏一样,被关起来,不自由!”为什么爱情要俘虏人呢? 很多情侣往往会说:“我爱你爱得要死!”或是喜欢说:“我是你的一半,你是我的一半!”明明是不同的两个人,却彼此互相要求对方,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爱”,都希望既要俘虏对方的人,也要俘虏对方的心;控制他的行动,还要控制他的心。

所谓“俘虏”,其实就是占有,就是把自我价值扩展到他人身上。男女间的爱,本来就是一种互相的占有。你想占有他,他也想占有你,因为都想占有,所以就分不开了,这样的“爱”,到头来,却只让对方更想逃走。

此外,很多人谈恋爱,其实是想找个依靠,也就是找“靠山”的心态。我要靠我的男朋友、我要靠我的女朋友、我要靠我的丈夫、我要靠我的太太,刚开始,依赖一下、靠一靠,可能觉得很温馨,可是,靠久了,对方可能就会想:“怎么老是要靠我?我好累喔!”

偶尔靠一靠是甜蜜的,但老是靠着,就会成了对方的麻烦和负担。即使在爱情的两人世界中,每个人都还是独立的自我,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每个人都怕别人变成自己的负担,如果不能够独立,只想要依靠或是指望另一半,就会成了对方的包袱。

以尊重的心态经营爱情

曾有位太太向我诉苦:“爱情应该是牺牲自己,奉献他人。我丈夫虽然口里说爱我,却从不奉献他自己,反倒要我奉献给他。我想,既然他不爱我,那我也不要爱他了。”为什么奉献爱情,却还有要求回报的附加条件呢?

照道理说,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无私的付出,但是多半的爱情还是以占有、控制为出发点,这和人的不安全感有关,因此,要求情人对你做到全心的奉献,恐怕是很困难的事。也因如此,甜蜜的爱情,却往往是最痛苦的。

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对方“真心”的对待和付出,可是,这种心是“真心”吗?

《金刚经》中有一段话:“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诸心”,是指每一个众生的种种心理活动现象,这些都是虚妄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只要有心,就都不是真心,要“心无所住”,心中

无物、无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说,占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烦恼心”。

古人说“相敬如宾”,虽是老生常谈,却是能够维系长久爱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误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断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不妨以尊重的心态,心悦诚服、欢欢喜喜、平平静静去面对、解决,心中的纠结,其实在当下都能即得化解。 爱情里的关系,并不是在互相执着、纠缠和占有,而是互相的贡献、成长和学习。能够互相关怀、照顾、包容,不去彼此计较、相互猜疑,多沟通,并相互信赖,才能成为菩萨伴侣

佛教劝人节哀的话篇三
《佛教罪福之说》

理净法师:佛教罪福之说  “罪福”是人生的两大分歧,也是人生所向的两条途径。有人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罪恶之途,永堕三恶道无有出期。也有人修行十善而通向人天之道,享受无尽的人天之乐。虽然同是一人但由于环境的影响或者后天的教育不同而有时会走向幸福之道,同时也许会被误入歧途走向犯罪。其实一个人本身不存在什么善恶罪福,自性皆是清净无染的,本具佛性,因此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教不同与儒家,孟子说“人性本善”,如小孩的心总是善良,无有害人之心。可荀子却说“人性本恶”,如小孩生下来时就很自私等。其实这些现象都不是人的本性,只是从前世带来的善恶之习气。真正的本性是非善非恶、不增不减,本来清净。只是由于人的贪嗔痴慢之心而迷惑了清净自性,故有分别取舍之心, 此“心”即是妄心。因此佛教特别主张后天的教育,使人们能止恶修善,断除烦恼恢复本性。即是见性成佛。  所谓修道即是修福舍罪,也就是止恶行善。但佛教对“罪福”有不同的主张,不仅要舍罪,同时也要舍去福。一般来说世间凡夫之人认为“罪”能招感三恶道的苦果,当然应舍去。但“福”是人人所求,各各所向,岂能舍弃。如布施供养三宝能消灾增福,救济穷人皆是修福。放生戒杀增福延寿,帮助别人积德行善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在修福修善,怎能说“福”亦应舍。当然,这对一般人来说确实很难理解,甚至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福也舍去,那么这个世界会无有善恶分别,亦无因果报应,如此则这世界会成大乱。其实世间万事万物的循环规律是有规则不会改变的,但人们的心理作用会因各种不同的作用而改变认识。这种作用就是修道,修道即是改变人们的一般认识作用,要人们对事物从本质上去认识,不能只看现象。一般人们所认为的修福舍罪只是从现象上而言,如果真正讲修道则应去从事物的根本上着眼认识。虽然“福”应修,但是如果福尽时即是苦来。因为所谓的“福”是由于修善而得来的,是有所作为的法、是一种生灭法,生灭法即是无常法,无常法故应舍。因此“罪福双舍”即是见中道。本文即是从此意义上谈谈对佛教“罪福”的一点认识。  一、依福舍罪  在《百论》中开始就说“恶止善行”。在佛教诸宗经论虽然都讲“空”的思想,但却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和理论。但对修福舍罪一般都认为“福”应修。如《弥陀经》所说:“往生西方净土者,要具足福慧二严”。其它一切经论也无不强调福慧双修,才能证得菩提之果。但唯在《百论》中明确说明“福”应舍。

故开篇即明“舍罪福品”,说明“福”是无常之法,不应执着。但众生因无明之所迷惑,起贪、嗔、痴等妄想分别,而造诸恶业流转生死。诸佛慈悲,为怜悯众生而方便说“福”是乐应修,“罪”是苦应舍。即是依福舍罪。  因为修行五戒十善,能止十恶。因此“戒”名为防非止恶。恶即是罪,止恶即是福。吉藏大师在《百论疏》卷三中说:“罪以摧折为义,造不善业,感彼三途。得于苦报,摧折行人,目之为罪。福是富饶为义,起于善业,招人天乐果,故称为福。舍者入实相观,心无所依,故称为舍。”此文说明了罪与福的性质、作用和果报。正因为“罪”是不善业,因此以摧折为定义,有了恶业即招感三恶道受诸苦报。如世间行人者,即世间一切有所作为之人皆名为行人。如犯杀戒者,即杀人或杀一切有生命之有情,皆名为杀罪,犯杀人罪者必得偿命,即是罪能摧折人的性命,死后还将堕入恶道或傍生被他人任意杀害。死而复生,往返流转,直到罪业彻底还清。众生受诸痛苦,皆因杀业所感。如果偷盗他人钱财者,必受人们的咒吗或处罚,死后转生为婢贱贫穷之人或转生为牛马来偿还,受诸苦报。如是等五恶十逆者皆得一报还一报、一一招感苦报,无有自由。因此说“罪”能摧毁人们的善根和损拆人们的性命。所以说“罪”应当舍去。但怎么样才能舍罪呢?唯以修福可以舍罪,因此俗话说“将功遮罪”。因为修福是善行,而造罪是恶行,善恶本性相违背,二者不能兼有。所以犯罪时不能修福,而当一个人改恶向善,重新做人时,会返悔自己以前的过错,而立志做人。也就是佛教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说放下了屠刀,马上就能成佛,而是说只要你认识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错误、是犯罪、是造恶业,而弃恶业向善业行,即是走向了成佛之道,萌发了成佛之因。因为佛是由人修行而成就,即太虚大师所说的“人成即佛成”。也就是说如果能成就一个完整的人格,即是成就了佛的精神。虽然还没有成佛,如果以佛的精神不断修行,一定能够成佛。任何一个人如果从罪恶的一面走向善良的一方,这就是最可贵的精神。  古人也曾说过:“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即是说任何人都有可能会犯错误,只要能改正错误就一定能成为好人。因此佛教的精神也在劝人为善,弃邪归正。佛经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这种道理。要人们所有的恶切莫要去做,一切善事皆应积极诚心去做。又说:“莫要恶小而为之,莫要善小而不为。”即是说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当中不要因为一件很小的过错而不改正,认为没有关系。也就

说每一件大事皆由诸多小事组合而成,所以小的错误是犯罪的根本,应该除根才不会有再生的机会。修福亦应如此,虽然很小的一件善事都要尽心尽力去做好,那怕是微不足到也应要认真做好,皆应看作是修福。古人言:“做一件好事并不难,而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说明福是从很小处渐渐集聚而来,而不是一日就成修得成佛做祖。如果一个人不能从一件小事做起,那岂能做得了大事。常有人说,我是做大事的材料,不会做那些小事。其实谁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如同建楼必从一砖一瓦修起。因此一个人如果不能约束自己,又岂能教导别人。所以做一件很小的善事也同样能使一个人去恶从善、成就福德。  由此说,做善修福即能止恶防非。《百论》云:“善法二种,止相行相,息一切恶是名止相,修一切善是名行相。”“止相”即是停止一切恶的行为,“行相”即是做一切善事的行为。如果一个人能息灭身口意十不善业,而终不去做是名“止恶”。然后终身奉献身命去做十善业及一切善事能信受奉行,是名为“善行”。这样如果一个人从事于善行则必定不起恶念,无有恶念则不会有恶行,没有恶行即是所说的“止恶”。所以修福是为了止恶,而不应该认为修福只是为了得到人天乐报,去享受来世的荣华富贵。如果荣华富贵享受完了还会堕三恶道去受苦轮回,怎能说“福”是常福,寿命更加如此是在呼吸之间,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转眼间被风吹散。因此修福不应执着“福”是实有,而应认为是为了断恶而所用的方法。如同渡河而须船船只,过了河则应舍去船只而行路,才会方便。如果仍然身背着船去走路定成障碍。修道也是如此,既然恶止而福亦舍不应住。若住于福则仍然流转于生死,如果要出三界断生死即应舍福修慧。  二、依空舍福  世人皆明白“罪”是一种苦果,作恶者一定能得恶报。而修善者一定有善报。因此人们认为“福”是快乐应该取而不应该舍弃。但正因为凡夫是颠倒之妄心,不能认识到事物的实相本性,而只看到一面,不能看到另一面。断有则住无,破俗则着真,破无常则执常,破有则住空等等。舍一而存二,皆在二边不能趣向中道。慧能大师曰:“不思恶不思善,则为上座之本来面目。”即是说若要明心见性,识心达本,见佛本源。必须两边皆舍之,入中道实相观,证到平等性智,即是见佛性。如果悟空而住空,舍罪而求福,仍然是邪见。即所谓中道正观者即是无所得观,无所得观者即是平等性智。无有善恶之分别心,说空不住空,涉有不着有,破空不住有,破有不

住空,无有取舍之心。如《百论疏》卷三云:“舍者非取舍之舍,舍名心不着,以无得为依,故名为舍。又为对众生两取故名两舍,两取之病若除,则无所舍。”因此“舍”不是取其一舍其一之舍,有取心有舍心的“舍”。而是指心无所着,即不着取也不着舍,即不着空也不着有,即不着生死也不着涅槃,即不着罪也不着福。这种无所住之心名为真“舍”。  但是,作为一个修行者而言,则不同凡夫之见。有好有坏、有罪可舍、有福可取,应该说罪福平等。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丑有美、有善有恶,但此善恶皆是有为之法是无常法。“福”虽然能止恶使人修善成就道业,但“福”仍然是由修所得,非常不变的实有之法。一个修持五戒十善者则能得人天福报,但天人的寿命八万大劫过后还堕五道而轮转,尽管一个人有家财万贯、美女如云,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如果福尽时会有三灾八难,将一切财宝损之一空,一无所有,只有罪业随身,轮回支受报。就是说不被三灾八难所害,但人的寿命总是有限的,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是长生不死的,有生必有死,当你大限到时,一切都不能带走,只有罪业随身,招感三途恶道。因此说“福”不是永久之乐,福尽时还是苦。如《百论疏》中说:“罪报是住苦,故不应起罪,福报是灭苦,故不应着福。”又说:“福有二时,成两舍义,福报生时乐,故依之舍罪。福报灭时苦,故依空舍福。”这里即是说当人们认识到正在受罪报时是苦,如囚犯、病人、穷人等受苦时认识到自己在受苦。因此佛陀指示今生之苦报是前生之恶业所感苦果,令人们应从今起广修善法,布施供养来遮罪。所以说依福可以舍罪,但布施供养所修之善法而得的福报非常福,当福尽时会成为苦,如人钱财被贼所盗时会怨恨、烦恼、等种种痛苦。因此佛经奉劝人们将福报亦看作是空,如梦如幻,应该依此空去舍福,若不着于福时则亦无此苦恼。  这些苦皆是有所求而有,因为有所求则有得有失,有得失即有苦,当无所得时亦无苦。比如你帮助别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别人对你的回报,如果得不到时便会有怨恨和苦恼。如果你是无私的奉献不图回报,如同施舍给街头的乞丐是出于善良和怜悯,并不图别人的回报,因此也就没有什么苦恼可言。因为你施没时本来就无所求,而是一种无私的慈悲心所致。正因为无所求所以也就不会有苦恼。如果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都能这样不住于有所求,那里还会有怨恨、后悔、报仇等等不平事所致的烦恼和痛苦。如果你常常以付出必须要得到更多的回报之心态做事,那必定会是一种等待和失忘的

痛苦。古老的传统习惯养儿为了防老,如果孩子长大不孝养父母会感到失忘和痛苦。可是如果我们学佛之人以佛教的因果来看事情就会不一样,佛经云:“无缘不成夫妻,无冤不成父子”,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成为父子皆是前生业冤所致,都是互相偿还债务,当业债还清时自然各奔前程,谁也不会欠谁的,还有什么可言。用西方人的观念说,养儿育女不能仅仅看成是为了养老送终,而应当看作是对社会的一种义务。如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如同子女,可老师并不因为学生忘了自己而痛苦。这就是做老师的只有无私的奉献而无所求,而做父母的有所求,因此有所求即有痛苦和烦恼。当然做子女的也同样应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是人的本性,如果不孝养父母那同动物有何区别。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一切看作是一种对治法门,为止恶而修福,当恶止时福亦应舍,一切法皆是因缘所成,即无所得亦无所失。如能如此看待生活,则不会为得不到或不能永远为己有而感到苦恼和失忘。  既然如此,以上皆已说明“福”非常法故应舍去。所以《百论》云:“福灭时苦,福报灭时离所乐,事生大忧患。如佛说乐受生时乐,住时乐,灭时苦,是故应舍福。”论又云:“于福莫畏者,助道应行故。”即是说明为何修福而又舍福。修福者是为帮助成就道业而修福,因为造罪业之人不知道修道,唯以修福引导而转向修道,当恶止善行时则不应再着于福。因为佛说福报是生灭法,当福灭时会有大忧悲苦恼,唯在生时住时乐。既然是苦即应该舍之。如此说当你认识到福灭时为苦,便不会再去执着享福为乐,发心求道出离生死,远离罪福二边,即是依空舍福。  三、罪福俱舍  《百论》云:“福尚应舍何况罪”。即是说福能帮助我们成就道业都应舍而不应住,更何况罪是破坏道业损坏性命的,因此更加应当舍去。在《金刚经》中也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者即世间一切真实实有之法,“非法”者即世间一切不存在的虚幻之法。如果我们要把生活中的一切实有之法舍去,那不真实的虚妄之法更应舍去。也就是说“福”是善法都要舍去不要,更何况“罪”是不善法还能不应舍去吗?  今言罪福俱舍即是中道义者,《百论疏》云:“二取堕二边故,名之为邪,两舍是中道,名之为正。”也就是说如果执着于有罪可舍,有福可修即是邪见。因为罪福本来无形无相,本性是空。只因众生妄心分别而生。如《中论。观四谛品》云:“若谓从福,而生果报者,果从罪福生,云何言不空。”这就是说如果有人认为从罪福能生善恶果报的话,即是说果从

佛教劝人节哀的话篇四
《名人佛教名言篇》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爱因斯坦佛学乃哲学之母,可补科学之偏。——孙中山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过的错误。——莎士比亚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哲学对这个(宇宙本体,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而佛教却是亲证。——中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发明家王季同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和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著名科学家沈家祯博士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佛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  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章太炎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孙中山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经达到了比较精致的程度。——马克思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朱光潜佛教的生活准则,能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净化与安乐,并使生活充实,美满而合理。佛教的思想能导致和平,使人类确知非正义战争是野蛮行为。佛教不强人盲从,而是引导人们深思,接受其教义。凡有智慧的人,就佛学的道理深思谛观,尽皆会达到心智开悟而感到心底光明.——曼特森夫人(德)关于人身各种器官的感觉部分,就牵涉到心的问题,由这种种感觉引起许多心理作用,佛教对此研究得很精细,远非现在的心理学所能企及。——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转自学佛网:佛教是与科学共依存的宗教。——爱因斯坦(转自学佛网: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爱因斯坦(转自学佛网: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之人不能不信。——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转自学佛网:在科学上,几乎每件事都是超过你直接经验的。世间人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但他不知道,我们的感觉和

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己。——著名物理学家威斯柯夫(转自学佛网:很多科学家已开始对那些描写轮回的佛学书籍发生兴趣,那些书上有很多的记载和近年的研究十分的吻合!——人类学家马里奥博士(转自学佛网:鲁迅: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转自学佛网:学习佛教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整个世界,佛教是科学,唯有博大精深之佛法方能医治众生之心病、身病!从佛教中了解佛教是科学家学佛必经之路。 ——江泽民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引用马克思的话

佛教劝人节哀的话篇五
《佛教禁忌》

中国佛教协会 徐玉成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面是针对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业的兴盛和佛教的根本教义得到弘扬为目的的。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同各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不同的禁忌。下面就对佛教的一部分禁忌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中国佛教的禁忌一方面来自于佛教本身的戒律仪规,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本土传统民间风俗的影响。皈依佛门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了发慈悲心,增长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十善实际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细化,分为身、语、意三业的禁忌,其内容包括,身体行为的善(禁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识方面的善(禁忌):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佛教对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为严格,这里仅介绍一部分内容。一、饮食方面的禁忌。佛教规定出家人饮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荤”和“腥”。“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谓“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种动物的肉,甚至蛋。对此类食物,出家二众也不能吃。不过素食的范围也比较广,例如:辣椒、生姜、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芜荽、芹菜、香菇类等都可食用。豆制品、牛奶和乳制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此外,佛教还要求僧人不饮酒、不吸烟。不饮酒也包括不饮一切能麻醉人的饮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麦酒、啤酒等。麻醉神经与分泌系统的各种“毒品”更在禁忌之列。吸烟虽然不是五戒范围的内容,但是吸烟是一种精神依赖的不良习惯或嗜好,体现了一种精神的追求和贪欲,同佛教要求的清净无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烟当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对僧人的要求,这既是僧人威仪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处时,不宜向僧人敬烟;同桌就餐时,不宜将素菜荤叫,不宜对僧人敬酒,劝酒,或者劝吃肉,也不宜提议同僧人干杯(茶、饮料等)。

佛教在个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结婚,不蓄私财等。佛教认为出家僧众担负着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重大责任和终身事业,因此必须独身出家才能成就,积蓄私财是违背出家本意的。除此以外,这方面的禁忌还包括不自歌舞,不观看听取歌舞,不坐卧高级豪华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不作买卖,不看相算命等。僧人出家受戒后,戒律还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别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个寺院。因此,与僧人交往时不宜问是否已经结婚之类的话,不宜邀请僧人唱歌、跳舞或参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规戒律的娱乐活动。同比丘尼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进尼众的寮房,同比丘尼说话时要有另外的人在场,不要主动与比丘尼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参观、拜佛,应衣冠整齐等等。女士们到男众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随意到僧人关闭的地方去。

对于在家的居士,佛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制的生活,即不涂香装饰,不观听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对出家众的称谓,佛教也有一些讲究。中国人一般称呼男出家众为“和尚”,女出家众为“尼姑”,或者称“姑子”,其实这种称呼是不准确的,特别对尼众的称呼更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其实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丛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称为“和尚”。此外,沙弥的剃度师也可称为和尚;比丘的得戒师也称“戒和尚”。所以,其他僧人一般都不能称和尚,和尚实际上是很尊重的称呼。对于和尚可称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称“大法师”、“法师”,居士可统称“某某师父”。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满20岁,受了具足戒的则称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内的比丘,还没有资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称他们为“师父”,教外人可称“某某法师”。应该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号,因为这样做显得不尊重僧人,容易引起信教群众的反感。

对于女众出家人,称其为“尼姑”并不合乎佛制。正确的称呼是:年龄满18岁,在受了十戒的基础上再加六法,为随学比丘尼。居士称“某某师父”,教外人称“某某法师”。受过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称“某某尼师”、“某某法师”、“某某师父”、“某某师太”。也有称尼众寺院的住持为和尚的。

以上所讲的各种禁忌主要是中国汉传佛教所规定的。中国佛教的另外两个派系,云南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也有许多禁忌戒规。本文在此暂不作详细介绍。

出家师父

有很多忌讳

1是吃素

2不食戒五荤(蒜、葱、兴渠、韭菜,野蒜)

3不食有异味的食品

4.不饮酒,不食有刺激性的食物

5.过午不食

在家居士没有什么要求

不过很多有修行的人按出家人的去做

佛教 不吃荤,此外出家人过午不食。

而且一天只吃一顿。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

寺院一般是金碧辉煌的,那是出于对佛陀及佛法的尊重。

而对于南传出家人来说,所使用的颜色是“坏色”,也就是普通人不喜欢的颜色,比如衣服是土褐色,托钵用的钵是黑色。

念咒若能持五戒十善,那么效应迅速。再者有些密宗的咒语如果没有上师传承和灌顶的话一般人是不能持诵的。

佛教的禁忌

编辑:如缘 | 来源:互联网 | 标签:佛教禁忌 佛教戒律 | 发布时间:2011-10-14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面是针对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业的兴盛和佛教的根本教义得到弘扬为目的的。

中国佛教协会 徐玉成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面是针对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业的兴盛和佛教的根本教义得到弘扬为目的的。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同各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不同的禁忌。下面就对佛教的一部分禁忌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中国佛教的禁忌一方面来自于佛教本身的戒律仪规,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本土传统民间风俗的影响。皈依佛门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了发慈悲心,增长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十善实际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细化,分为身、语、意三业的禁忌,其内容包括,身体行为的善(禁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识方面的善(禁忌):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佛教对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为严格,这里仅介绍一部分内容。一、饮食方面的禁忌。佛教规定出家人饮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荤”和“腥”。“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谓“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种动物的肉,甚至蛋。对此类食物,出家二众也不能吃。不过素食的范围也比较广,例如:辣椒、生姜、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芜荽、芹菜、香菇类等都可食用。豆制品、牛奶和乳制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此外,佛教还要求僧人不饮酒、不吸烟。不饮酒也包括不饮一切能麻醉人的饮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麦酒、啤酒等。麻醉神经与分泌系统的各种“毒品”更在禁忌之列。吸烟虽然不是五戒范围的内容,但是吸烟是一种精神依赖的不良习惯或嗜好,体现了一种精神的追求和贪欲,同佛教要求的清净无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烟当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对僧人的要求,这既是僧人威仪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处时,不宜向僧人敬烟;同桌就餐时,不宜将素菜荤叫,不宜对僧人敬酒,劝酒,或者劝吃肉,也不宜提议同僧人干杯(茶、饮料等)。 佛教在个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结婚,不蓄私财等。佛教认为出家僧众担负着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重大责任和终身事业,因此必须独身出家才能成就,积蓄私财是违背出家本意的。除此以外,这方面的禁忌还包括不自歌舞,不观看听取歌舞,不坐卧高级豪华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不作买卖,不看相算命等。僧人出家受戒后,戒律还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别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个寺院。因此,与僧人交往时不宜问是否已经结婚之类的话,不宜邀请僧人唱歌、跳舞或参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规戒律的娱乐活动。同比丘尼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进尼众的寮房,同比丘尼说话时要有另外的人在场,不要主动与

比丘尼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参观、拜佛,应衣冠整齐等等。女士们到男众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随意到僧人关闭的地方去。

对于在家的居士,佛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制的生活,即不涂香装饰,不观听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对出家众的称谓,佛教也有一些讲究。中国人一般称呼男出家众为“和尚”,女出家众为“尼姑”,或者称“姑子”,其实这种称呼是不准确的,特别对尼众的称呼更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其实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丛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称为“和尚”。此外,沙弥的剃度师也可称为和尚;比丘的得戒师也称“戒和尚”。所以,其他僧人一般都不能称和尚,和尚实际上是很尊重的称呼。对于和尚可称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称“大法师”、“法师”,居士可统称“某某师父”。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满20岁,受了具足戒的则称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内的比丘,还没有资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称他们为“师父”,教外人可称“某某法师”。应该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号,因为这样做显得不尊重僧人,容易引起信教群众的反感。

对于女众出家人,称其为“尼姑”并不合乎佛制。正确的称呼是:年龄满18岁,在受了十戒的基础上再加六法,为随学比丘尼。居士称“某某师父”,教外人称“某某法师”。受过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称“某某尼师”、“某某法师”、“某某师父”、“某某师太”。也有称尼众寺院的住持为和尚的。

以上所讲的各种禁忌主要是中国汉传佛教所规定的。中国佛教的另外两个派系,云南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也有许多禁忌戒规。本文在此暂不作详细介绍。

汉传佛教禁忌的主要内容

一、对一切学佛者的普遍禁忌

(一)归依。佛教对一切学佛的人,无论出家或在家,都要求归依三宝,这是入佛学佛的第一步,表现了佛教中对佛、法、僧三宝不可分离的观点。曾经有人只承认佛宝和法宝,不承认僧宝,或者只承认法宝,只读佛经,都是犯了佛教的禁忌。不归依三宝,就不承认是真正的佛教信徒。三归依有归依词,如归依时立志发誓四宏愿:“我某某,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体现了入佛教学佛教的庄严和神圣,表达了佛教信仰者的宗教感情,所以佛门外的人,要尊重佛教徒的三归依行为。

(二)持戒。归依佛教门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了发慈悲心,增长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最基本的有五戒十善。

1、五戒:

(1)杀生戒,这是佛教的重要禁忌,体现了对众生的慈悲心,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不希望自己被杀被害之心,由于我们持不杀戒,有了这一戒,任何人不必害怕我伤害,多一持此戒者,就会减少一分制造灾祸的威胁,所以持不杀戒的人越多,对社会,对众生,对自己的安全越大,凡持不杀戒者都有无限功德。戒杀以戒杀人为重,因为佛教认为,在世界上,人为最为保贵的,因以戒杀人最有功德。杀旁类畜生为轻。杀人构成五个条件,罪不可悔:一是被杀者是人;二是蓄意杀人;是三有杀人的故意;四是运用杀人的方法和手段;五是被杀者断定已死亡。杀人方法多样:自手杀、劝人自杀、派人杀都负杀人的责任。杀生以心为主,不意杀者、误杀者、自不由主杀者无犯。由不杀生,又延伸到对于一切虫类,甚至危害人体的害虫,只能驱除,不能灭杀。教外的人,要理解佛教徒的这一行为。

(2)偷盗戒,偷盗是不给而暗中自取的行为。对他人之物或明知是他人之物而起盗窍之心并且采取种种方法达到偷盗的目的。佛陀时代,偷盗五钱即犯不可悔之重罪。五钱大约相当现在的八分银子。如果物主不同意,无论用任何手段取得财物,皆构成偷盗;无论天上的地上的,水中的地下的,只要有所属主权者,都不得暗中谋取。一切税,均不得漏交,漏交者一律视为偷盗。

(3)邪淫戒,在家弟子,允许正当的夫妻生活,除了国家保护的合法的夫妇关系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人间安立,皆由男女夫妻的和合,正常的夫妻生活,对社会不会带来悲剧,男女问题之所以带来悲剧,都是由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所致。对同性、对畜牲、对死尸等邪淫,均构成不可悔罪。

(4)妄语戒,妄语就是虚妄不实的语言。妄语在佛教来说分三大类: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最重要的是犯大妄语罪。具备下述条件,构成大妄语罪:一是对人说大妄语;二是认定对方是人而向对方说;三是蓄意要使对方受到欺骗;四是说大妄语,即自己没有证得圣果圣法而向人们说已经证得圣果圣法,自己未能见到天来、龙来、神来、鬼来,而说天来龙来神来鬼来等。妄语的定义是: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见言见,见言不见,来觉言觉,不闻言闻,闻言不闻。妄语的方法:自已妄语,教人妄语,遣使妄语,书面妄语,理相妄语等。凡是存心蒙骗人不论利用何种方法,使得被骗的人领解,无论达不达到目的,都构成妄语之罪。故意互相吹捧,获得第三者受骗,也是妄语罪。

(5)饮酒戒,因为佛教是讲智慧的,饮酒可能会造成罪恶,饮酒后兴奋、胆大、冲动、盲目,失去了理智的控制,可以骂人、打人、杀人、强奸、放火等。不饮酒,包括不饮能使人醉人的饮料。但是,为了治病,经过医生处方,用酒治病者除外。

2、十善

十善实际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细化,十善分为身、语、意三业的禁忌,其内容如下: 身体行为的善(即禁忌)有三支:

(1)不杀生,杀生有三种:一是贪欲而杀:为贪肉食美味,为贪杀生贩卖得的利益和报酬;二是真恚而杀:为报仇泄愤,为恼羞成怒,为除去障碍。三是邪见而杀:为求福报,为求功德,为祈平安,为祷丰收而杀。

佛教劝人节哀的话篇六
《佛家劝人向善的故事》

佛家劝人向善的故事 母爱如佛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学样子,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亲阻拦,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发了。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席间,听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沉默良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又有何难?”年轻人听后大喜,遂叩谢高僧,欣然下山。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人。他开始对高僧说的赤脚开门人产生了怀疑。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日暮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回家。到家门时已是午夜时分,疲备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我,你儿子。”他沮丧地答道。很快地,门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就着灯光,母亲流着泪端详他。这时,他一低头,蓦地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不禁怦然一动。母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永远是伟大的,不能事亲,焉能成佛?在你失意、忧伤甚至绝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你身边站着你的母亲,尽管她不能点拨你什么,但在你无助无奈之时,她的微笑会如佛光一样为你映出一片光明,使你对人生萌生希望。不管你是怎样的卑微和落魄,母亲永远是你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她的关爱和呵护一样会把你渡上一条风雨无阻的人生之船。母亲就是那可以毫不犹豫赤脚为你开门的人,母亲拥有可以宽恕你的一切过失的胸怀。我们苦苦寻找想要侍奉的佛,就是母亲。那个先偷走苹果的人  从前有两个情同手足生死与共的朋友,尽管生活

潦倒,居无定所,可是他们互相扶持,不分彼此。上帝不相信人世间有这样牢不可破的友情,便设计考验他们。有一次两个人在穿过一片沙漠时,水尽粮绝,陷入死亡的边缘。这时上帝指引他们说:“前方有一棵果树,上面长了两个苹果,吃了小的只能解燃眉之急;吃了大的才可以给你足够的力量走出沙漠和死亡。”  天色暗了,他们却一直争辩不休,谁也不肯吃那个大苹果,这样一直僵持到深夜,他们依偎着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亮,其中一个人醒来发现,他的朋友不见了,难道他先去偷苹果了?这个人将信将疑地朝前方的果树走去,果不其然,果树上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果子,他顿时心灰意冷,绝望地摘下果子,茫然无助地朝前方走去。  走出不远,他发现他的朋友晕倒在地上,手里还紧握着一个苹果——那个苹果比他手中的小了整整一圈。那个先偷走苹果的人,他的名字叫朋友。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3/4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这使人联想到罗斯福总统的夫人与萨尔洛夫将军的一次对话。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的时候,打算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以贴补生活。她的父亲为她引见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

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将军热情地接待了她,并认真地问:“想做哪一份工作?”她回答说:“随便吧!”将军神情严肃地对她说:“没有任何一类工作叫‘随便’。”片刻之后,将军目光逼人、以长辈的口吻提醒她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人生要有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年度的目标,一个月份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越直接,他进步得就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有了崇高的目标,只要矢志不渝地努力,就会成为壮举。如果将心理学家的结论用哲人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是:“伟大的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佛家长寿之道刘 林  随着生活逐渐提高,人们对自己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于是气功、瑜伽、健身舞、药物、参禅、打坐、画符念咒等武器统统上阵,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还不是最终的办法,最终极的法门便是佛所说“戒杀(不杀生)与放生(布施生命)”佛经上认为杀生为众恶之首,果报亦是非常可怕:“异熟果”,杀生者必堕地狱,数亿年感受难忍痛苦,因为让被杀动物感到痛苦;“等流果”生生世世喜好杀生且短命多病,因为缩短被杀动物的性命;“增口果”转生于环境恶劣之处,因为夺取被杀动物生存的幸福。这一切都是因果关系,报应不虚。  我们贵州宅顺街上有一家,三世杀狗卖肉为生,名气很大,小时我们还去他家吃狗肉,但就在2000年到2002年之间,四个儿子全被疯狗咬病至死,最后一个孙子也莫名其妙被山上掉下一大块大石砸死,请问画符、念咒、练习气功等能救其命否?我再说一个大家都看见的事实。前几年东南亚闹非典,死了不少人。非典怎么来的呢?杀鸡吃肉传来的。艾滋病也死了不少人,杀害非洲大猩猩然后吃其肉传染的,这就是人类在杀害生命时得到的短命果报。近几十年来,人类战争不断,按佛教的说法,皆是过去世被杀众生来讨命债,故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半夜屠刀声”请问各种法术,能救其战乱国家人民的性命否?  我们时常看见一些人喜杀生,但身体很好,而且长寿。一些做善的人身体不好且短命,就不信因果。不知其杀生者在过去世曾造下大善,或其祖先积有大阴德,福报未尽,待其福用尽之时,必受恶报。做善者过去世曾造大恶,或其祖先曾造大恶,其业未尽,待其业尽时,便得福报。更可悲的是有些人靠钓鱼来修身养性,吃蛇胆治眼睛

,吃蚂蚁治病,或说见蛇不打三分罪,实为颠倒邪见,不知如何获得长寿。如愿长寿,须戒杀,更近一步放生。佛在《功德较量经》中说,有漏功德中,放生功德最大。龙树大师在《大智度论》中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一切众生,皆贪生怕死,我们能在其性命垂危时,救其一命,便是大善,日后得福难与计算。为什么呢?因为性命是一切众生最为宝贵的东西,胜过一切财富。以前某屠夫杀母牛,小牛将其刀坐屁股底下,屠夫寻到刀后,小牛便跪在屠夫面前流泪,后屠夫不忍,从此改行卖布为生,后屠夫老死,老母牛小牛皆不吃草,在其坟前饿死。可见其众生缘有灵性,故佛说“一切众生,性相平等”。  有些人得病,长期治不好,便听算命的话,或说阴宅、阳宅有破,或说鬼魅缠身,然后用法术将其治好,以为灵验,但就不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感应到这些不好境界,如果你是业浅福厚的人,阴宅、阳宅会不好吗?鬼魅敢缠身吗?道家祖师老子说过一段名言“福祸无门,唯人自遭,非关鬼神也。”法术虽能免一时之灾,但其恶业种子还在,迟早还会报应,或在其子孙上报,这只是世间小报,地狱之报还在后面。  若人得难治之病,应放生将其功德回向给过去冤家债主,并念大乘经典,如《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长寿平等觉经》等,心诚专念一部经必得灵验。或自念,或请清静出家人念。这样做法才能化解冤仇,并能获得大福服,不仅自己长寿,子孙后代也能长寿富贵。念佛与相应岳秀峰  念佛都会有所相应的,所谓念佛即念佛的名号或心咒,所谓相应即是产生一定效果。念佛的方法,在显宗和密宗当中都有,在显宗更是主要方法,但念佛一定要掌握方法,其中三个字不可缺少!即是“信、愿、行”,所谓信,即是相信;所谓愿,即是愿望;行,即是念佛之名号,或心咒。对佛的相信,初期不易做到,因为佛处在不同之时空中,也无法看到、听到等即不易被常人的感官所感觉到,人们自然就不会相信真存在了,但念佛绝不能没有愿望。如果没有愿望的念佛,那和唱歌没有什么区别,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佛教讲不渡无缘之人,即是此意。  其实我们细想一想,我们人能有多少常用功能,除了感官(眼、耳、鼻等)再就是思维、心态(包括了愿望)和语言,而佛又不易被感官感觉到,那么和佛的交流或接触就只有持咒和心中之愿望了,佛之悲愿十分广大,可以说佛就在我们身边,而念佛法门是显宗常用方法,念之自会相应。但念佛需有愿望,可以是宗教方面的愿望,也可以

是身边的愿望,佛是普渡众生的,以慈悲为怀,有困难、企求佛之加持,自会相应获得种种益处,可以从身边之事做起。如治病,除吃药、打针之外,可以企求佛之加持帮助,对疾病的康复会有极大帮助,对某些疾病可能是最有效方法;如精神障碍(抑郁症等)念佛之前可以扪心自问,剖析一下自己心理,问问自己是否有些愿,如果有自会心诚志坚、相应(疾病的康复)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其实把佛之名号或心咒就当成佛本身也未尝不可,这样就不会觉得很玄虚了。念佛在生活中也会带来种种好处。真实佛学讲因果,我们如果有种种不良习性,在生活中遇到相应的人或事就会产生不必要的冲突,或做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而念佛可以优化身心,纠正不良习性,自然会减少许多麻烦,而在我们习性当中又有许多优良的品性,使之发挥自然就会在生活中得到种种宜处。如事业顺利等,所以念佛使人消灾去难,增福、增寿,也是很实际的事情,确有其理,念佛在实际生活中会得到种种宜处的。因此,念佛是一种很实际的事情。  那么念佛念哪一种佛号为好呢?其实都一样,按佛学来说人人都有佛性,佛之本性也都是一样的,最常用的是阿弥陀佛名号,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以及药师佛之心咒等,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认真实践,自然会获得种种好处的。这些咒语随处可见,任何一个庙中的和尚都会,可以说学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是一种很容易实践的事情。152053 黑龙江绥化市中医院证严法师静思语缘(一)1、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2、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3、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4、成功就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5、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6、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7、多做多得,少做多失。8、甘愿做,欢喜受。9、心中常存善介、包容、感恩、知足、惜福。10、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11、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12、知识要用心体会,才能成自己的的智慧。13、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14、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15、要比谁更爱谁,不要比谁更怕谁。16、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有用才是人生的创造者。17、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18、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19、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20、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不生恶。21、尽多少本份,就得多本事。22、屋宽不如心宽。23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年少轻狂的话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