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写两副对联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3    阅读:

写两副对联篇一
《最后一副对联》

最后一副对联

我学毛笔书法已经四年多了,而在我的学艺生涯中,有一天晚上令我难以忘怀!没错,师恩难忘。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正准备写一副作品去比赛。妈妈带着我,去书法老师那儿写作品。正是黄昏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缓缓地洒在了我身上,看看表是六点整。

老师一直以来都给我很多关照,一听说我要写作品,就匆匆扒完饭,来到我旁边指导我。老师先给我写了一副范品供我参考。刷刷几下,洁白的宣纸印上了老师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心里不经有些触动,我何时才能练成老师这样笔走龙蛇似的书法呢?我写了一副作品,可与老师相比,差得太远,自己也很不满意,就又写了一副,老师从这幅对联中,一一指出我的不足,并鼓励我“加油!你有这水平!”。就这样我不知疲倦的一副一副写下去,发誓写到满意为止。

我看见太阳渐渐西沉,深蓝的天空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看看表已经八点半了。时间过得还真快。

老师一直在我旁边指导着我,妈妈也一直陪着我。我真感动,心理想:一定不能辜负老师和妈妈的期望!只剩下最后两张宣纸了,也就是说,只能有最后一次机会写一副对联了,看看我能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写,我落下的每一笔都非常认真,终于,最后一个字完美落幕,我大大松了口气。老师打趣地说:“嗯„„

是我的学生,写得好不错。”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变得异常的轻松,哼着小曲,一路欣赏着月色,漫天的星星像在对我招手,看看表,九点十分。满载而归。 回到家,打开日记本,不禁记下一篇日记,关于最后一副对联„„

写两副对联篇二
《曾国藩撰写的一副对联_敏歧》

写两副对联篇三
《我的第一幅对联》

我的第一幅对联

要学写对联了,我的心情十分高兴。决心为家里写副对联,露露才华。老师为了让我们了解对联的特点,又是让我们对对子,又是讲了解缙改对联的故事,然后启发我们总结了对联特点,激起我们极大的兴趣。

回到家,我查阅了所有关于对联的资料,仔细推敲,可还是没有想出好的对联。我望着窗外,忽然看见天空上五颜六色的礼花噼啪作响,声音传入耳中,立刻来了灵感,想出了上联:炮声震天地。我高兴极了,将它写在纸上,叫妈妈来帮忙,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下联字数要和上联一样,要把下联写的喜庆些。”我点点头,又回到思考中来,“人民齐欢聚!”我说出了下联,将上下联一起吟颂一遍,但觉得不妥。我仔细想着,过年嘛,就要有个好兆头,家家兴旺。应该将下联改成“家和万事兴”。读起来琅琅上口。“太好了,‘炮声震天地,家和万事兴。’就是这副了!”

第二天,我来到作文班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对联。课后,同学们纷纷让李老师评对联,老师读了同学们的对联,各有千秋,但又都是美中不足。念到我的了,老师说:“‘震’字有些不妥,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词性没对上,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还是不错的。”老师给我的对联拆开,又加了两句,就成了两幅。第一幅是“春来千般好,家和万事兴。”第二幅是“炮声震天地,喜气满人间。”好啊,太好了!我心里想着。

这次对联不仅让我开了眼界,而且还让我有了挑战自我的勇气。

写两副对联篇四
《从一副对联想到的》

从一副对联想到的

文:白马非马

本人喜好对联,可以说由来已久,小学时候就曾自撰对联信笔涂鸦贴在自家大门,也因此而被他人索联,一时少年心性颇为自负。

投身论坛以来,更是在多处与人唱和,虽不能说洋洋自得,却也怡然自乐。偶得妙语,难免摇头晃脑吟而颂之,甚至奇技淫巧,构思一些所谓绝对,自以为已窥楹联门径。

当然,我的自信并不是因为看到今天这则对联而被打破的,事实上,生活的艰辛,半世的蹉跎,已经让我没有了任何值得夸耀与自负之处,今天看到这副对联,也不过让我更加心平气和了而已。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这副对联其实一直就张挂在我每天中午用餐的食堂里,只是没有引起过我的注意。只是今天,听到一个小同事嘴里正在念叨着什么“积水文章”,我便很是纳闷,积水,往往是一洼一洼的脏水啊,怎么会和文章联系到一起呢?于是才注意到这副对联。当然不会是积水,而是繁体字书写的秋水。我并不敢讪笑我的小同事,因为就是我本人,虽然非常喜欢这副对联,竟然连出处也不甚了了,还是刚刚查了百度才知道出自清人手笔。

然而,看了,我便被吸引住了,太美的词句了,很工,却又浑然天成,配上写家飘逸的笔体,感到一种身心舒爽的滋味油然而生。

一点没有雕琢意味,一点也不刻意追求什么,这可能就是所谓妙手偶得吧?面对这样的文字,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如此地卑琐,村俗,

之所以每日忙碌奔波、心神俱疲、蝇营狗苟,全都是因为缺乏境界,所以才如此执著,放不下,也因此很累很累。

对自己刻薄的人,对别人也不可能宽容。我终于明白,我至今得到朋友们最好的评价也不过就是厚道而已,不可能是宽容,因为我根本就没有那种宽广的心胸。半生修炼,至多是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与春风之不分良莠一概吹拂,与瀚海不择细流一概接纳相比,不啻天壤之别。

古人云,文如其人,此言诚不我欺也。没有锦心绣口,便无法写出锦绣文章。没有春风之宽容,哪来秋水之文章?

写文章需要灵性,了悟人生大道,更是需要灵性。想到此,我突然想明白了,有追求是好事,不分资质地给自己订立目标无疑也是非常不明智的。

不能修炼到包容,就让自己变得从容起来吧。不能给别人如坐春风的感觉,甚至连保持微笑都做不到,其实也无所谓,保持一份天真,一份真诚,对于我们这样的众人,似乎也够了。

写两副对联篇五
《一副对联的思考》

一副对联的思考

王延学(滕州)

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构思奇妙的对联能让人看后拍案叫绝。曾有这么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该联写于1945年,上联“中国捷克日本”以三个国家的名字构成,意思是中国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捷”在这里是“快”的意思;“克”是“战胜”的意思。下联“南京重庆成都”对应的是我国三个重要城市的名称。南京本来是国民政府的首都,沦陷前夕国民党政府被迫迁都,下联的意思是:抗战胜利了,庆祝南京再次成为首都。“重”在这是“又”的意思。

这副楹联的写作背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人民全面抗战;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共联合抗日。国民党正面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共积极开辟敌后战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多次粉碎了日本的大扫荡,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

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副构思巧妙、内涵深刻的楹联,是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独特文化具有无穷生命力的一个实证。适值“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重提此联,更是意义非凡。

写两副对联篇六
《一副对联》

一副对联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71年前,一位将领牺牲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联名写下了这样的挽词。他就是我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彭雪枫。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