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长相思其二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01    阅读:

篇一:《长相思两首赏析》

长相思·其一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①秋啼金井阑②,微霜凄凄簟色寒③。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 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居蜀中,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酒隐安陆,客居鲁郡。这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以玉真公主之荐,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乱起,为了平叛,入永王李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长流夜郎。遇 赦东归,往依族叔当涂(今属安徽)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以诗名于当世,为时人所激赏,谓其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注释】①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②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③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简析】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长相思·其二

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①初停凤凰柱②,蜀琴欲奏鸳鸯弦③。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释】①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②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③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王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蜀桐实即蜀琴。似古人诗中常以蜀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

【简析】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篇二:《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守与古诗词的契合--《甄嬛传》的配乐

不晓得别人怎么看这部戏,不过对我而言,这真是近年难得一见的好剧,剧情紧凑,演员演技到位,制作精良,连一句台词都十分考究,处处透出古韵.我相信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这部剧终会博得大家的喜爱.在豆瓣上,所有关于该剧的真知灼见都已被广大豆瓣才子们先吐为快,我只好来整理整理一下剧中的音乐吧,好的配乐对于一部电视剧的正面提升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该剧的配乐雅致、大气,文学底蕴深厚,细嚼之下,余音绕梁,满口余香。

贯穿全剧的背景音乐---<<长相思>>

该曲意取李白的《长相思•其二》,在甄環出宫带发修行时,在凌云峰中曾与允礼琴萧合奏,舒太妃一旁朗诵的全文如下: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一曲长相思为全剧定下了基调,纵然于后宫争斗中如何宠冠六宫,于甄環而言,都不算什么,她所期待的,也只是"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求之不得,唯有长相思.

主题曲是《红颜劫》,和插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同曲,均由刘欢大叔作曲,由青歌赛金奖获得者姚贝娜演唱。

《红颜劫》由崔恕填的词,如下:

斩断情丝心犹乱

千头万绪仍纠缠

拱手让江山

低眉恋红颜

祸福轮流转

是劫还是缘

天机算不尽

交织悲与欢

古今痴男女

谁能过情关

问世间情是何物,教世间多少痴情男女生死相许?纵有万里江山锦绣,却不如缱绻低首画蛾眉来得刻骨铭心.该曲很好,刘欢大叔的功力还真不是盖的,词也不错,不过相较而言,同曲的另一首插曲《菩萨蛮》的词就更妙了,该曲取词自晚唐温庭筠的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古人词作所营造的意境毕竟是我们难以企及的.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渡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在眉庄姐姐去世的时候放过,当时真是泪如雨下啊,恨死了安小鸟!可后来一想,其实都是可怜人.深宫寂寞深几许啊,多少如花般的女子,都在漫长的对真爱的等待中蹉跎了青春?

《杏花天影》

甄嬛第一次在御花园遇见自称是“果郡王”的皇帝,用萧吹奏了一曲“杏花天影”。这首古曲意取姜夔的《杏花天影》.

《杏花天影》--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长相思其二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那时的甄嬛是如此天真烂漫,在杏花摇曳,日光疏落之处,出世绝俗地吹奏自己喜欢的曲子.那时的她是多么美好,可又岂知日后的争斗,终会慢慢地把这一切的美好磨掉?!

《湘妃怨》

甄嬛在多日盛宠之后劝皇帝要雨露均分,却又盼着皇帝能来时弹奏的曲子.词取自宋代曹勋的词作:

《湘妃怨》

雨潇潇兮洞庭,烟霏霏兮黄陵。

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

《惊鸿舞》

甄嬛被华妃和曹贵人设计刁难,惊鸿一舞,虽在皇帝心中终不及纯元,却也足以一舞动君心.安小鸟配唱的词取自曹植的《洛神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采莲歌》与《 金缕衣》

安小鸟在皇后的安排下,向皇帝献唱的歌曲.

《采莲歌》取词自汉乐府的《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不过有所更改,在延续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之余,添了一缕犹抱琵琶半遮脸的暧昧情意.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中有双鲤鱼,

相戏碧波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南。

莲叶深处谁家女,

隔水笑抛一枝莲。

《 金缕衣》, 取词自唐代杜秋娘的诗,安小鸟向皇帝高歌一曲获宠,其寓意非常明显了.

《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凤凰于飞

允礼为了贺甄嬛的生辰,引温泉水令满湖白莲一夕盛放,允礼一边缓缓走来,一边吹奏着一曲《凤凰于飞》,该曲意取《诗经·大雅·卷阿》,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字面指凤和凰相偕而飞,即凤与凰在空中交尾,后用以比喻夫妻合欢恩爱。

片尾曲也意取《凤凰于飞》,由刘欢大叔亲自上阵,"愿勿相忘,愿勿相负,又奈何恨与欺,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

也以此作结.

旧梦依稀,往事迷离,春花秋月里长相思其二

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飘来又浮去

君来有声,君去无语,翻云覆雨里

虽两情相惜,两心相怡,得来复失去

有诗待和,有歌待应,有心待相系

望长相思,望长相守,却空留琴与笛

以情相悦,以心相许,以身相偎依

愿勿相忘,愿勿相负,又奈何恨与欺

得非所愿,愿非所得

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

真情诺诺,终于随乱红飞花去

期盼明月,期盼朝阳,期盼春风浴

可逆风不解,挟雨伴雪,摧梅折枝去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远去无痕迹

听梧桐细雨,瑟瑟其叶,随风摇记忆

梧桐细雨,瑟瑟其叶,随风摇记忆.

篇三:《古琴《长相思》》

后宫甄缳传有很多令今人怀古的文化, 而戏中弹琴的镜头

更引人遐思, 而且戏中也真的配上古琴曲, 最被提及的是

长相思.

虽然古琴总是被电视导演放错, 将四足全放在琴桌, 而不

是两足在外, 对琴乐处理郤很值得称道. 最近看清宫剧甄

嬛传长相思其二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插曲,甄嬛和「果郡王」允礼的

古琴笛子合奏,允礼的母亲舒妃咏诗。曲子是源自古琴歌

《长相思》.

长相思是古琴初学的入门曲子, 唐朝诗人白居易和李白的

长相思最常被谈 (弹到 ). 戏中另外也有古琴入门的名曲

, 即湘妃怨.

其实长相思最早的根源就是湘妃怨, 二者都是关于把祭女

鬼美化为男女相思的情怀.

长相思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 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长相 思》、《双红豆》、《吴山青》、《山渐青》、《忆多娇》、《长思 仙》、《青山相送迎》等。

著名的《长相思》词令作者有白居易、陈东甫、林逋、晏几道、万俟 咏、纳兰性德、李煜、王灼、欧阳修等。

看到甄嬛与十七王爷以诗词对答

其中两人是以李白长相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长相思其二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其二》

──李白

古琴曲长相思原谱是,是清初东渡到日本的僧人

东皋心越传下,由弟子依白居易的长相思所完成的:

长相思 唐.白居易词清【东皋琴谱】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泒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一搬评析李白长相思, 都将这诗看为对美人的想念. 而解

释这诗也强将其中的时空加上世俗的见解. 这是偏离中国

传统诗学原理:

兹列举数点来探讨:

1.我以为长相思旨意不关男女爱情.它是一首悼亡诗.

《长相思》是乐府古题,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它归入《杂

曲歌辞》,题下所收,从汉代的古诗到六朝文人之作,大都是抒写行 人久旅或久戍不归,闺中人的思念之情。这种诗都是以女子口吻用代 言体写成。李白这首《长相思》,内容和写法都遵循了古题的规范, 当属闺情诗,亦即爱情诗。

但是李白的长相思,与湘妃怨情之所寄不止在男女之情思.我认为

很多地方足以当作另一个中国传统诗不太兴的倒悼亡诗.

李白自己是生于水厄,所以他一生写很多与水厄有关的诗.最明显的一首 是《公无渡河》又题《箜篌引》,为乐府古曲,讲一位「白首狂夫」,

在早上「披发提壶」 ,想徒步横渡滔滔黄河!惊恐的妻子赶来,没等她阻止, 无情的波浪已将他吞没。悲恸的妻子因此「援箜篌(古拨弦乐器)而歌」: 「公无(毋)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声情极为凄妻怆。歌毕,亦投身急流而死。

另一首古风(其三十一)说郑客西入关,诗引《史记?秦

始皇本纪》载:说祖龙者,人之先也。,乃二十八年行渡

江所沉璧也。」

中国古诗并无悼亡诗的体, 不过大部份诗人都曾为死者写

过哀亡者的诗. 比如元稹就写过三十三首悼亡诗中寄托了

对亡妻深深的怀念. 不过这种诗只是个人情感抒发, 并未

成形为文体,genre, 类西洋诗人密尔顿写的牧歌体的悼亡

诗, 最著名的是哀念水厄的友人 Edward King.

李白或可能在诗中想到己故之人,也可能只是承古人悼亡的格局,只是祭悼亡 魂.这和西洋的田园悼亡 (pastral elegy)不相同.

2. 络纬不是祥的动物

很多诗评说:

李白长相思中写秋夜里的纺织娘,在井栏上声声悲鸣。

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 传统诗用络纬和秋气常在一起联想,因为秋气是死气,而纺织娘在中国文化中有 自经而死的特点,即缢鸟.

汉 无名氏 《古八变歌》:「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唐 李白 《长相思》诗:「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

清 沉用济 《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明。」

郁达夫 《采石矶》诗:「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李白自己死于水,而郁达夫死不知始终,都非吉人.

而李白在长相思中置于金井之上,井,亦有经之谐音.以后我也会提到金井可能 也有坟墓的含意.并不光是水井.到底李白在诗中是真只指水井,是值得探诗的. 李白作长相诗的地点在那儿:

长相思在长安,这一句不一定指他写诗时人在长安.也可能是指李白

在他处回想在长安的日子.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爱岗敬业演讲稿过, 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 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 湖北省广水市)。实际上他在长安日子并不长.

他是在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但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

书劄。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 、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 》。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此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如果李白 将诗建立在骚体格局,诗中所思当为当朝君主,因为诗人愤概自己不见容 朝中奸臣,则诗人相思的对像是在长安的君王,而自身己在都城长安之外了. 最主要的是诗句,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

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

中国传统诗所谓美人,不论湘妃洛神开始,都和女人没关系,而说的都

是女水鬼.离骚虽然有政治的寓意,但本于神话传统,都在说明人世以后的 宗教情操.

李白在诗中。写「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将视觉放在

这么虚无飘渺的境,并不合情理.这儿己直指人间之外的世界,亦即鬼域也. 完全没看出这和那一位李白生平有缘的女人相关.

总之,相思的对象不会是人,而诗中写得也和儿女之情无关.

篇四:《古诗长相思》

<长相思·山一程>

满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古诗长相思

注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2、榆关:即今山海关
3、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7、故园:故乡
8、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古诗长相思

译文: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
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赏析: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蔡篙云<柯亭词论>评价说:“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馗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这就是说由于纳兰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纳兰性德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长相思>

宋·宋无名氏

去年秋,
今年秋,
湖上人家乐复忧。
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
十五年前一转头。
人生放下休。

赏析:

据<东南纪闻>卷一载,这首词题于“(贾)似道贬时”,当在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作者因有感于左右两丞相吴潜、贾似道先后贬循州(今广东龙川)事而作此词。词中表现出对奸臣贾似道陷害忠良、坏事干绝而终无好下场的庆幸,也含有人事无常的感叹。

吴循州即吴潜(1190——1262),字毅夫,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历官至江东安抚留守,应诏陈事时,因得罪了当时的宰相被罢奉祠。理宗淳佑十一年(1256)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主张加强战备抗御元兵,不满苟安国策,并向丁大全、沈炎、高铸、贾似道等奸臣斗争,被奸臣忌恨。开庆初(1259)因贾似道、沈炎勾结陷害,贬谪循州。景定三年(1262)贾似道派人将他毒死于贬所。时人为抱不平,于被贬十五年后,即度宗德佑元年(1275)追复原官。

贾循州即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理宗时,以外戚入朝,官至左丞相,权倾朝野。端平初(1234)蒙古兵灭金后,进攻鄂州,贾似道名为守汉阳,实际上向敌人纳币请和,而又诡称用兵解围,欺上瞒下,品质极为恶劣。当时,吴潜为右丞相,移兵黄州,扼守长江要冲,积极抗元。贾似道因怀疑吴潜对他不利,就利用吴潜同理宗在立太子问题上的矛盾,唆使沈炎诬告吴潜,致使吴潜含冤被贬。时吴已年近七十,为国忧伤不已,进而贾似道又派人将吴毒死于循州,正直士人无不愤恨,民间亦有歌谣讽刺。

日后度宗即位,贾似道又以太师同平章事,封魏国公,更加跋扈专权,不可一世。并在西湖建别墅,名后乐园,终日淫乐。“大小朝政,一切决于馆客,日与群妾斗蟋蟀”。元兵进攻南京,贾似道受命领兵抗元,正在战事紧急关头,他却乘小船逃跑,奔扬州,造成不可挽回的败局,加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以至天怨人怒,国人皆欲杀之。大臣陈宜中等弹劾他的罪恶,终于德佑元年(1275)被贬,因他名声太坏,有的地方拒绝安置他,最后也流放到他曾毒害过吴潜的循州。时人大为称快。县尉郑虎臣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人,担任送贾似道赴贬所的任务,一路上对贾似道倍加报复,掀开轿篷,任烈日暴晒,让轿夫们唱杭州歌谣谑他。走到一个古寺,见寺壁有吴潜被贬南行时题词,故意问贾似道:“贾团练,吴丞相何以至此?”贾似道惭不能对。行至漳州木棉庵(今福建漳浦县),郑虎臣多次要贾似道自杀,贾不从,于是被郑虎臣“拉杀之”,用锤将贾锤死。

贾似道贬死于赴循州道上,为恭帝德佑元年(1275),距吴潜被贬循州(1259)整整过了十五年,故词中有“十五年前一转头”句。

上片,“去年秋,今年秋”言时光年复一年。“湖上人家乐复忧”,看去似乎泛指西湖一带人民生活变化,实际上是指贾似道,他生长在西湖,长期在这里为官,且有别墅“后乐园”在这里。往日,他青云直上,终日荒淫,得意、专横,何其乐也,今天,他竟遭可耻可悲的下场,又何其忧也,所以云“乐复忧”。接着用“西湖依旧流”作为反衬,大自然江山依旧,然而人事全非,显示历史无情。

下片,“吴循州,贾循州”,南宋末年同时在朝的两丞相,一个是坚持抗元的忠臣,一个是恶贯满盈的奸相,却先后贬徙同一循州,死于边远,时间仅仅相隔十五年。看来是一种偶然巧合,实际上,吴之贬谪循州,由于贾之陷害,贾之贬谪循州是他陷害忠良、恶事作绝后所得报复。十五年前蒙冤惨死的吴潜,今日追复原官,得到昭雪,虽死犹存。当年作威作福的贾似道,今天活活被人锤死,遗臭万年。“十五年前一转头”,时光何其速也,转瞬之间,命运向相反的方向作了转化,对这种恶人遭恶报,好人得昭雪的转化,时人拍手称快,庆幸欢欣。贾似道若早知今天的下场,当初何必那么残狠。“人生放下休”是从“十五年前(间)一转头”的历史变迁中申发出来的感慨。“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事无常,为人不可狠毒,不要得意忘形,人生又切不可太认真,所以说“放下休”。放下休,即放下吧,休是语气词。“人生放下休”与“西湖依旧流”前后照应,既表明江山依旧,历史无情,又有人事无常的慨叹。

全词节奏明快,流畅通俗,有歌谣特点,同庆幸恶有恶报的心绪适应,而上下两片的最后一句均有咏叹韵味见感慨遥深。这是一首同时事密切相关的小词,表现了对贤相奸臣之间的人心向背,有历史资料和文献意义,艺术也是圆熟的。(陶先淮)

诗言志,词言情。然而这首词却独树一帜,以词进行讽刺,在唐宋词也极为鲜见,但在讽喻中不见尖酸刻薄,艺术表现力极强,是一朵散发异香的奇葩。这首词讽喻当时世道。南宋景定年间,奸臣贾似道当权,其谗毁宰相吴潜,使之被贬循州,并其后将其毒死。贾似道继为宰相,终日淫乐,不料事有偶然,德佑元年,贾与元军作战失利逃跑,也恰恰被罢贬循,且也是在循州被县尉郑虎臣锺杀于木棉庵。前后十五年如此巧合,因此作者抓住这点对贾似道的鞭挞。嘲讽和对弄权者的正色告诫,语言含蓄,但语意却是极其尖锐的。

上片开头“去年秋,今年秋”,两句,着意用两个秋字使词罩上一层萧瑟、落寂的气氛,年复一年,一个个凋谢的秋天又将过去。“湖上人家”两句又着意表现权臣贾似道权力显赫飞扬跋扈,与秋风落叶、灰飞烟灭的对比,“乐”“忧”转换何其快哉!“湖上人家”暗指在西湖大筑别墅,荒淫娱乐的贾似道。一个“湖上人家”落笔轻巧,而却充满对贾的嘲讽揶谕。“西湖依旧流”更是以西湖冷眼旁观的语调,衬托人生无常,善恶报应的无情。句式好像在写景,其实揭露主题,启人深思。

下片几句与上片不同。上片用笔曲中见直下片则直中含曲。“吴循州,贾循州”以简单的句式揭示深刻的含义。吴潜,贾似道同为权臣,同贬循州,同死于循州客乡,戏剧性的对此,又寄托作者对两人的爱憎。贾似道误国弄权,终死循州,而吴潜也虽有报国之志,却难脱循州之难。贾似道更是可憎可恶可笑,其害人终害已,十五年荣华,一朝也不过身败名裂,多么的可悲。“十五年间”二句,作者又郑重告诫说,“人生放下休”,人世无常,还是丢开世情,免生烦恼。其中虽包含对贾的讽刺,但也含有对人生消极避世的消极思想,在此也应注意。

全词短小精干,口语化极强,语言质朴生动,极富节奏感,和浓愈的民歌风味,其中包含讽古喻今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极为难能可贵。另外在艺术表现上作者把含蓄与明快熔为一体,使形式和内容更好的统一起来,我们会在慢慢品味中体会出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电鳗为什么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