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韩愈幽兰操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1    阅读:

篇一:《浅析韩愈之《幽兰操》》

浅析孔子和韩愈所作的《幽兰操》

摘要:草木本有其心,独幽其芳。孔子一向对兰花情有独钟,欣赏其高雅幽香,常以自比:“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却得不到诸侯重用,叹“ 时人谙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到唐朝韩愈寄情兰芳,抒发自己心怀坦荡的胸臆,虽有些许对自己不公平待遇的抱怨,却又比孔子豁达旷逸。他借咏兰表明自己报国的心志与君子高洁的操守,不因不利的环境而改变。

关键词:孔子 幽兰 韩愈 君子

一、《幽兰操》

古琴曲《幽兰操》又称《猗兰操》。“猗”字在古汉语中有四种解释:一是叹词,表示赞美,如《诗经·周颂·潜》“猗与漆沮”(漆、沮是河流名);二是句末语气词,如《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三是通“倚”字,依靠,如《诗经·卫风·淇奥》“猗重较兮”(重较是古代卿士乘坐的的车子);四是柔顺的样子,如《史记·司马相如传》“猗柅从风”(猗柅又写作“旖旎”)。 “操”,指琴曲名及演奏方法,如《箕子操》、《龟山操》。蔡邕(蔡文姬之父)在《琴操》中说:“《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

(一)、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

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作也。”

(二)、孔子自伤生不逢时

春秋末,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希望得到各诸侯的重用,以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却得不到诸侯的重用。从卫国返回鲁国的途中,经过一个幽谷,看见芗兰葳蕤,不禁叹息道:兰香为众香之王,只为王者而香,如今幽谷兰花茂盛与杂草为伍,就好像贤者生不逢时,不被重用,却屈于鄙夫之间。于是停下车来,抚琴悲伤歌唱道: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谙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来自山谷里的狂风习习不停的吹,一会儿阴天,一会儿又下雨。这个人要回去了,我送他一直来到原野上。又有苍天,为什么不给他合适的位置呢?游遍九州大地,却找不到一个安身之处。世上的人昏昧无知,分辨不出谁是贤士。岁月啊,一年一年的过去了,我也将要老了,却还没做成自己想做的事。九州之大,却没有一个我合适的位置。

那时,孔子已68岁,垂暮之年,又有何功可建,只好以兰自托,其情调幽怨悱恻,恨世人愚昧,无一席安身之处,无奈年岁已老,可见其充满愤懑,同时也突出那个老人孤苦。

字音流畅,字音婉转,响亮,曲折,字字含悲。使人深深体会其悲苦状,体会到行遍九州,九州如此之大,却还没我立身之处,世人又愚昧,悲恨自己一身将老。此时天空灰蒙蒙,来自山谷里的风不停吹,一会儿下雨一会阴天,以这种悲戚的天气渲染人的悲苦。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韩愈幽兰操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幽兰操》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成。

韩愈一生弘扬儒学,推崇孔子学说,从某一方面,与孔子有相似情怀。他曾作《琴操十首》均为唱和之作,第二首即为《猗兰操》,唱和孔子原诗,也有小序:“孔子伤不逢时作。”其诗曰: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有之。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兰花在风中摇曳,优雅飘逸,花香四溢,在风中升腾,远远地就能闻到它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认识采摘兰花来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害处呢?一个君子不被人知道,这对他有什么不好呢?今天发生的变故,不是我的过错。我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在外行走,行走四方,看到严冬腊月时,荠麦却开始茂盛的生长,一片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有什么影响呢?韩愈见状,精神备受鼓舞。他决定要像幽兰一样,不以无人佩戴而不芳,也要像荠麦一样,迎着迎着严寒而茂盛,君子的遭遇正是表现君子高尚操守的时候和地方。君子处于可伤叹时,一样会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

从韩愈这诗中看出,韩愈性格中有积极的一面,善于给自己希望,同时说明他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能从周边的环境找有利的因素鼓励自己,鼓励自己不断前进,一个君子本就应忍受困苦,保持自己的志向。同时也勉励几百年后的我们,世界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将目光放远。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耐住

寂寞,保持自己的志向。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如“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剩云残日弄阴晴。晚山明。小溪横。枝上绵蛮,休作断肠声。

兰花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漂亮。兰花生长在幽谷之中,不被人认识知道,有什么不好呢,你知道自己有芬芳和不同于其他花香就足够,是花香之王就是花香之王,是金子就会发光,暂时不为人知有什么关系呢。兰花高洁芬芳,若被人熟知,则何以高洁,被人采摘而带何以存活。

比喻巧妙,寄慨深远,他在诗歌创作上勇于创造,大胆革新,七八两句是比的手法,意在表明心志和操守,等待着圣明的君主让自己有施展抱负的机会。立意温而不淡,清迈超脱,风流标格。此诗读起来具有音律美,四言押韵,字音流畅,寓意深远。另辟蹊径詹锳先生《唐诗》是这样说的:“在韩愈诗里也有些反映现实的。但这样的诗数量不多,而且往往和个人的不幸交织在一起,认识不够深刻。”张燕瑾同志《唐诗选析》认为:“韩愈的诗歌追求奇险,形成了宏伟奇崛和„以文为诗‟的特色。但反映社会重大生活内容少,比较肤浅。”独树一帜,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成为中唐时期诗坛上一个影响较大的诗人。

二、两《幽兰操》比较

韩愈有同孔子一般伤不逢时的感怀,寄情兰芳,以幽兰高洁自比,抒发心怀坦荡之胸臆,有些对不公平待遇的抱怨,但与孔字不同,他没有伤感,心态还是积极的,借咏兰表明心志与操守,等待着报效国家的机会,比孔老夫子豁达旷逸了:“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是说,不采摘兰花,对兰花的高洁本身也没有损伤,意指自己虽然不被重用,遭到谗诟,却也心怀坦荡,显得坚毅刚强。“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是说,我是没有做错事,故无须介怀。紧接着联系自已行走四方,积时累年,却事不遇知,行不得安。然而,在这“雪霜贸贸”之中,但见荠麦正萌发始生,一派生机。荠与麦都是秋冬生长,至夏结实。这种上结阴而返,由阳而长的精神给了韩愈极大鼓舞,他要像幽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也要如荠麦一般,迎贸贸雪霜而萌发。“君子之伤,君子之守”是说,君子的遭遇,正是表现君子高尚操守的时候和地方。

深谷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正是象征着一个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要成就事业,都要能够承受寂寞和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用达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风雨人生。然而,这并不只是某种孤芳自赏的清高,而是因为学习君子之道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和充实的。

所以在今后遇到困难,要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无疑路”。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从韩愈诗中学到,严寒酷冬,荠麦却顶住严寒不断生长,植物若能做到如此,更何况作为一个七尺男儿呢。君子处于任何艰难困苦,都不会轻易改变他的志向。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又如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不可胜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文王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

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

参考文献:

韩愈与《幽兰操》 海哗

《报任安书》 司马迁

在分析韩愈《幽兰操》主旨与海哗观点相同。“深谷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正是象征着一个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要成就事业,都要能够承受寂寞和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用达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风雨人生。然而,这并不只是某种孤芳自赏的清高,而是因为学习君子之道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和充实的”

但我认为还应强调在困苦中奋起,司马迁获罪下狱,受宫刑,但仍发奋著书。

篇二:《幽兰操》

幽兰操

古琴曲《幽兰操》又称《猗兰操》。“猗”字在古汉语中

有四种解释:一是叹词,表示赞美,如《诗经·周颂·潜》

“猗与漆沮”(漆、沮是河流名);二是句末语气词,如

《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三是通“倚”

字,依靠,如《诗经·卫风·淇奥》“猗重较兮”(重较

是古代卿士乘坐的车子);四是柔顺的样子,如《史记·司

马相如传》“猗柅从风”(猗柅又写作“旖旎”)。 “操”,

指琴曲名及演奏方法,如《箕子操》、《龟山操》。

相传为孔子所作。

蔡邕(蔡文姬之父)在《琴操》中说:“《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谙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

《古今乐录》曰:“孔子自卫反鲁,见香兰而作此歌。”

《琴集》曰:“《幽兰操》,孔子所作也。”

介绍

古诗《幽兰操》,是精擅琴艺的孔圣人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曾作同名作品,以唱和孔子。而影片《孔子》主题曲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韩愈这首名垂千古的诗作。

《幽兰操》只有短短的六十四个字,却韵味十足,汲取了史诗与英雄传说的浩渺气质,带着兰花冷漠的美艳,但又说着人生的变动和永恒。 原文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伤不逢时,寄兰作操。

出处

乐府诗集(郭茂倩编)卷五十八 琴曲歌辞二

唱和韩愈幽兰操

作者: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出自《全唐诗》 释义 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采摘兰花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今日的变故,并非我的过错。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赏析

深谷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正是象征着一个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要成就事业,都要能够承受寂寞和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用达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风雨人生。然而,这并不只是某种孤芳自赏的清高,而是因为学习君子之道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和充实的。

编辑本段

主题曲

为电影《孔子》主题曲。

电影《孔子》

词作者杏林春熙法兰文化沙龙,曲作者讴歌。孔子一生,所著经典有二,一为有字之书,是为儒家经典;二为无字之书,兰是为其要。今杏坛春熙试改韩愈之作,而重修《幽兰操》以表孔子所遗天书之理。

歌词

《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歌词注解韩愈幽兰操

幽兰操 兰之猗猗①,扬扬②其香。 众香拱之③,幽幽其芳。④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⑤,渭水泱泱⑥。 采而佩之,奕奕⑦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注释

①猗猗:长且美好的样子,形容兰的叶姿优雅绰约。

②扬扬:高举,往上升腾。

③拱之:孔子有“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之语,拱是环绕之义。

④此处比喻兰香为众香之王,所有的花香都拱而奉之。

⑤文王梦熊: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姜尚。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源自典故“飞熊入梦”,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急需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来辅佐,他苦苦寻找。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有双翅的异兽飞进自己的怀中。第二天他叫人占卜预示即可找到这个人,于是带领人马到渭水边找到直钩钓鱼的姜尚(也就是姜子牙),恰巧姜尚自号飞熊,当即延入朝中,此姜尚有伊尹之能,辅弼文武两代周王,兴王师而诛不道,解倒悬而抚黎元,堪称周兴之第一功臣。周文王梦见飞熊扑入帐中,遂在渭水边上访得姜子牙,此典故在儒家文化中,一直是“王者求贤,贤遇明主”的理想典范。但是此句嵌入词中甚是突兀。

韩愈幽兰操

⑥泱泱:宏大,水深而广的样子。

⑦奕奕:光明,若日月之丽天也。

释义

本词分为上中下三阙。

上阙,中心是兰香是王者之香。

译文:兰花的叶子,长长的,在风中摇曳,优雅而飘逸;兰香,在风中升腾,向四方飘扬。兰香所及之处,所有花香都黯淡无味,并成为兰香的一部分,众多的花香拱卫着兰香,兰花的芬芳,远而不淡,近而不浓,幽幽的从中心向八方输布。兰是香中之王,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分析:孔子是思想之王,故后世有素王之说。孔子一生看似被权贵所弃,但在其思想深处,有一种“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信与豁达,而这份自信,源于其坚信他所传承的是“祖宗珍视而为后世子孙所需要”的思想之香!

中阙,中心是兰只为王者而香。

译文: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东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虽然像香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过我也在积极地寻找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分析:孔子是主张要积极寻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机会的,他曾对子贡说:“贾之哉,贾之哉,我待贾者也!”。故而,儒家有“入世”之说。在他看来,姜子牙“渭水之畔,直钩而钓,愿者上钩”,就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兰花虽隐幽谷中,但其香扬扬奕奕,也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孔子主张如遇“王者采而佩之”,就要无私心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才华“奕奕清芳”。

下阕,中心是兰历苦寒而成其香。

译文:雪霜铺天盖地,树冠上厚厚的一层,虽是冬天,但看起来万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样。严寒中,兰的花蕾,静静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积累。兰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们能明白这是君子应该遵守的道理和法则,那么,那么后世子孙必定昌盛。 分析:冰雪覆盖,万物萧条,不过雪霜覆盖下的树木,以兰的精神来看,却是一种茂盛的征兆。冬天,在视觉上是萧条的,但在教育上,却是历练自我的机会。在兰看来,苦难对于积极面对的人将是崛起的根基。另,兰生活的地区,冬天一般气温0℃左右,虽“雪霜茂茂”但是,植物是不落叶的,白雪覆盖在植物的叶片和大地上。

备注

本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希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但是本词和孔子以及韩愈的精神并不一致。孔子的词抒发了老怀悲壮不得志的感慨,韩愈的词有明显的淡泊自守的意味,然而本词欲仿古而不得,空得其形未得其髓,贸然入世,从“君子之伤”到“子孙永昌”,立意立判高下。

篇三:《幽兰操》

古诗《幽兰操》,是精擅琴艺的孔圣人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曾作同名作品,以唱和孔子。而影片《孔子》主题曲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韩愈这首名垂千古的诗作。

作者: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韩愈幽兰操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释义

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们不去采摘兰花却好像它仍然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正是因为美好的东西具有感染力啊!今日的变故,并非我的过错。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荠麦在寒冬生长茂盛的特性,是它所特有的;君子在世间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他所可以克服的。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赏析

深谷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正是象征着一个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要成就事业,都要能够承受寂寞和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用达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风雨人生。然而,这并不只是某种孤芳自赏的清高,而是因为学习君子之道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和充实的。 歌词

《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歌词注解

幽兰操

兰之猗猗①,扬扬②其香。

众香拱之③,幽幽其芳。④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⑤,渭水泱泱⑥。

采而佩之,奕奕⑦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注释

①猗猗:长且美好的样子,形容兰的叶姿优雅绰约。

②扬扬:高举,往上升腾。

③拱之:孔子有“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之语,拱是环绕之义。

④此处比喻兰香为众香之王,所有的花香都拱而奉之。

⑤文王梦熊: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姜尚。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源自典故“飞熊入梦”,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急需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来辅佐,他苦苦寻找。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有双翅的异兽飞进自己的怀中。第二天他叫人占卜预示即可找到这个人,于是带领人马到渭水边找到直钩钓鱼的姜尚(也就是姜子牙),恰巧姜尚自号飞熊,当即延入朝中,此姜尚有伊尹之能,辅弼文武两代周王,兴王师而诛不道,解倒悬而抚黎元,堪称周兴之第一功臣。周文王梦见飞熊扑入帐中,遂在渭水边上访得姜子牙,此典故在儒家文化中,一直是“王者求贤,贤遇明主”的理想典范。但是此句嵌入词中甚是突兀。

⑥泱泱:宏大,水深而广的样子。

⑦奕奕:光明,若日月之丽天也。

释义

本词分为上中下三阙。

上阙,中心是兰香是王者之香。

译文:兰花的叶子,长长的,在风中摇曳,优雅而飘逸;兰香,在风中升腾,向四方飘扬。兰香所及之处,所有花香都黯淡无味,并成为兰香的一部分,众多的花香拱卫着兰香,兰花的芬芳,远而不淡,近而不浓,幽幽的从中心向八方输布。兰是香中之王,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分析:孔子是思想之王,故后世有素王之说。孔子一生看似被权贵所弃,但在其思想深处,有一种“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信与豁达,而这份自信,源于其坚信他所传承的是“祖宗珍视而为后世子孙所需要”的思想之香!

中阙,中心是兰只为王者而香。

译文: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东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虽然像香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过我也在积极地寻找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分析:孔子是主张要积极寻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机会的,他曾对子贡说:“贾之哉,贾之哉,我待贾者也!”。故而,儒家有“入世”之说。在他看来,姜子牙“渭水之畔,直钩而钓,愿者上钩”,就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兰花虽隐幽谷中,但其香扬扬奕奕,也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孔子主张如遇“王者采而佩之”,就要无私心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才华“奕奕清芳”。

下阕,中心是兰历苦寒而成其香。

译文:雪霜铺天盖地,树冠上厚厚的一层,虽是冬天,但看起来万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样。严寒中,兰的花蕾,静静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积累。兰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们能明白这是君子应该遵守的道理和法则,那么,那么后世子孙必定昌盛。 分析:冰雪覆盖,万物萧条,不过雪霜覆盖下的树木,以兰的精神来看,却是一种茂盛的征兆。冬天,在视觉上是萧条的,但在教育上,却是历练自我的机会。在兰看来,苦难对于积极面对的人将是崛起的根基。另,兰生活的地区,冬天一般气温0℃左右,虽“雪霜茂茂”但是,植物是不落叶的,白雪覆盖在植物的叶片和大地上。

备注

本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希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但是本词和孔子以及韩愈的精神并不一致。孔子的词抒发了老怀悲壮不得志的感慨,韩愈的词有明显的淡泊自守的意味,然而本词欲仿古而不得,空得其形未得其髓,贸然入世,从“君子之伤”到“子孙永昌”,立意立判高下。

篇四:《关于兰花的诗句》

1、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唐彦谦<兰>

2、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关于兰花的诗句。——明·徐渭<水墨兰花>

3、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宋·释文兆<幽兰>

4、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明·董其昌<兰>

5、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关于兰花的诗句。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6、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7、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元·余同麓<咏兰>

8、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

9、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朱德<咏兰>

10、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清·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11、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

12、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兰>明董其昌

13、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清·郑板桥<高山幽兰>

14、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唐·王勃<春庄>

15、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16、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韩愈<幽兰操>

17、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燮<题画兰>

18、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明·薛网<兰花>

19、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宋·梅尧臣<石兰>

20、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明·李日华<兰花二首>

21、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唐·李峤<兰>

22、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唐彦谦<兰>

23、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白居易<题令狐家木兰花>

24、鶗鴃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

篇五:《关于竹子的古诗》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关于竹子的古诗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关于竹子的古诗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

宋·杨万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

宋·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种竹>

宋·刘克庄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2、<龚平甫森玉轩>

元·孟宗献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13、<义师院丛竹>

金·郭长倩

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
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
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14、<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

现代·毛瑞卿

桂林名姓一枝新,万竹青青德有邻。
渭上风烟分别派,山阳诗酒属闲人。
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尘。
萱背从今看辉映,嫩香新粉四时春。

15、<高竹临水上>

元·虞集

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16、<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
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17、<徐竹隐>

元·王冕

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
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
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18、<题筠轩友人诗卷>

元·曹文晦

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
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
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
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
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
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
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
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19、<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20、<范公丛竹歌并序>

唐·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2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竹里馆>

唐·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23、<慈姥竹>

唐·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24、<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5、<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26、<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27、<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28、<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29、<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唐·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30、<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31、<葺夷陵幽居>

唐·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32、<苦篁调啸引>

唐·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33、<玩友人庭竹>

唐·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34、<新竹>

唐·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35、<题刘秀才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36、<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37、<题郑长侍厅前竹>

唐·贾岛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
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38、<官舍>

宋·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39、<庭竹>

现代·释智圆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40、<>

宋·宋祁

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41、<紫竹>

现代·梅尧臣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42、<种竹斋>

宋·司马光

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
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

43、<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宋·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44、<金竹>

宋·吕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黄,里人目为金竹。
修竹已可爱,况复如黄金。
天地与正色,霜雪坚比心。
云芝生有节,栗玉种成林。
回首渭川远,山间绕翠阴。

45、<竹轩>

宋·沈辽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
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琐碎,秋风撼琅干。
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46、<咏竹>

宋·韦骧

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
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非春长自繁枝叶,有地终须大本根,
谁为裁音荐清庙,定胜嘉木就牺樽。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