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赞美白扬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2    阅读:

篇一:《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设计意图:

本文是九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七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等,不如九年级的学生,所以在设计教学时以读为主,通过多读来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体会白杨树坚强不屈、不屈不挠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训练,感受作者对白杨树的情感变化,进而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及赞美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白杨树力争上游、坚强不屈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2、了解白杨树的外形特点,体会白杨树的内在精神。

教学方法

导学法、朗读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直接导入。

白杨树是一种非常平凡的树,在我国北方及其普遍。然而,当作家茅盾途径黄土高原,看到一排排质朴、挺拔的白杨树的时候,却心旌激荡,感慨万千,并用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来礼赞白杨树。一种西北极普通的树,在文学巨匠的眼中,为何却呈现出如此的不平凡姿态呢?今天,让我们茅盾的《白杨礼赞》。(板书课题)

2、释题:课题叫做《白杨礼赞》,意思是借文字表达对白杨的崇敬赞美之情。

3、引入课文。

一种极为普通的树,茅盾先生为什么要去赞美它呢?又是如何赞美白杨树呢?

二、初读感知

1、听老师范读,找出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句子

预设: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

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在文中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在这些句子中,有几句重复出现了多次,它们意思是相同的,赶快找出来。

(1)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2)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3)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4)我赞美白杨树。

(5)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把这些句子齐读一遍。

4、思考:句子中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1)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

(2)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

(3)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

(4)白杨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

(5)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5、自己试着读一次,重读重点词语。请学生读。

6、齐读句子,把重读的词语读好。

7、通过大家的朗读,老师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句子中所蕴含的情感是什么?(赞美之情,而且是怀着崇高的敬意去赞美。)

8、那么我们能否读出这种赞美之情呢?齐读

9、通过大家的朗读,老师发现了,到后面的句子你们的语气增强了,声音也变大了,这就说明这些句子所蕴含的感情是逐步加深的,这是情感的层层递进。

10、通过这几句话,我们知道了作者礼赞白杨的目的是:白杨树虽然是普通的一种树,但它又是不平凡的。(幻灯片:不平凡)不平凡是这篇课文的抒情线索,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不平凡”展开的。

三、研读品析

1、白杨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可以让我们的大文豪如此高声赞美。请找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的段落。(第五自然段)

2、齐读第五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3、在大家朗读的过程中,有几个词是要注意的:笔直的干(gàn)、靠拢(lǒng)、.

旁逸斜出(yì)、倒垂(dào)、晕圈(yùn)、倔强挺立(jué)、参天耸立(sǒng)、不折不挠(náo)。

4、默读课文,找出整体描写白杨树的词语。

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向上发展、参天耸立、不屈不挠

力争上游、参天耸立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语我们可以体会出白杨树有一种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

5、我们带着这种精神齐读,并且思考: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白杨树的这种精神的?各有什么特点?圈出关键词。干:笔直、绝无旁枝(幻灯片)。枝:向上,靠拢(幻灯片)(旁逸斜出是什么意思?)。叶:向上(幻灯片)。皮:光滑、晕圈。(幻灯片)

6、分小组赛读这一自然段。

7、小结:这段开头就告诉我们白杨树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然后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点,最后总结白杨树是一种倔强挺立、不屈不挠的一种树,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总分总)

8、预设:仿写:白杨树的外形正好体现了力争上游的精神,那么自然界还有其他植物,他们的外形,也体现了它们内在的精神。找出几种植物,试着用几句话写出来。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白杨树的外形特点,了解到了白杨树是一种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树,作者赞美白杨树是因为它外形的原因吗?(象征手法)

篇二:《教案白杨礼赞》

基础教案 No.2

基础教案 No.3赞美白扬树

篇三:《白杨礼赞》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初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白杨礼赞》 主备人:缪晓燕 审校人:朱雪红 备课时间:2015.01.15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味文章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介绍作者:

1.播放歌曲《小白杨》。

2.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板书:白杨礼赞。就从题目中,你能看出作者对白杨树有着什么样的感情?(礼赞--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

二、目标定向: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味文章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三、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给下面划线的词语注音: 恹恹 虬枝 楠木 秀颀 参天 主宰 旁逸 晕圈 倔强 婆娑 刹那 毡子 外壳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四、整体感知 个性展示

1.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赞美白扬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3.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4.由此你能看出本文的线索吗?赞美白扬树

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也是结构文章的线索。

五、文本研读,合作探究

1.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阅读5.6.7段并分点概括。

外部形态

内在气质

2.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

3.背景介绍 知人论世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六、细读课文,感悟象征手法的妙用。

1.知识窗: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

2.请跳读课文,找出集中描写白杨树的语句,说一说白杨树与北方军民有哪些相似点。 树 ——人

朴质、严肃----北方的农民

赞美白扬树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哨兵

团结、力求上进 ——精神和意志

3.明白以后,你能说说运用象征手法对作者的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吗?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七、整合提升: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八、检测反馈:

1.读准下列加点词语,并说出划线词语的含义。

大毡子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虬枝 婆娑 楠木 秀颀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纵横决荡

2、课文题目中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九、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象征手法。赞美白扬树

二、目标定向:

1.学习本文的对比手法和欲扬先抑的手法。

2.使学生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三、合作探究:

1.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二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

2. 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象有何特点?作者感受又如何?这些景观和感受对表现白杨树有什么作用?

3.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四、个性展示:

1.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2.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五、品味语言

1.完成课本上探究练习二

2.再次诵读课文,体味文章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特点。每人至少找到两处你认为运用的较好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并说出理由。

六、整合提升:

1.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2.运用欲扬先抑、对比衬托的写法。

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起两方面的衬托作用:一是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者抓住了黄土高原的特点——“黄绿错综”的色彩和“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地势,点出了它的“雄壮”、“伟大”,对描写白杨树起了正面衬托的作用;二是作者又用了“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又起了反衬作用。意思是黄土高原虽然伟大、雄壮,但离开了白杨树,还是有单调之感,所以白杨树更值得赞美。

第五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再次赞美白杨树,其作用是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最后,全文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回应开头,十分有力。

七、检测反馈:

请运用联想与想象,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格式:我由---想到了---它象征了---

八、板书设计:

篇四:《描写大海的语句》

1、大海是生命的母体;海水是生命的洗礼玉液;而面向大海,沐浴海风,感受滚滚红尘间千种风情乃人生一大乐事。

2、看着大海,我们的心胸似乎也变得开阔了。在这种境界里,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海水涨潮了,海水中的波浪一个连着一个向岸边涌来。描写大海的语句。有的升上来,像一座座滚滚动的小山;有的撞了海边的礁石上,溅起好几米高的浪花,发出“哗……哗……”的美妙声音!

3、大海气象万千,美不胜收,从不同的角度看大海,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这一句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瓦雷里的名诗<海滨墓园>的首句,他把大海比喻成屋顶,而浪花则幻化成了白色的鸽子。天才少年兰波想象自己是一只喝醉酒的小船在大海上漂浮,4、海是位得道者,大智若愚而心怀大志,深邃博大而复归沉默静宁。于是,在它的身边,也常在那无言以教中得到启发,得之点化。

5、大海啊大海,天使也不知道,我为何对你如此迷恋,未来的未来,我还要为你献上我对海的祝福。

6、海,真的海,同北方高原那片苍茫的土地一样,凝聚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的生命力,给人一种超越自然的深刻。描写大海的语句

7、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8、海边的沙滩上,斜阳细碎的霞光里,那些欢快的看海人,那是历尽百转千回而却绝对没有灰心退却的人类依然盈满欣喜的现实生存状态。

9、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10、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可她更像一位舞蹈家,她能使人抛开烦恼,尽情地欣赏。

11、难忘那清爽的潮湿的带着谈谈的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人的头发、面颊、身体的每一处的感觉。就像艳丽丰盈的女人一样的诱人。

12、伸展眼睛,眺望去,不见白浪滔天,但见渔帆点点,那晒的古铜色的发光的皮肤,那敏锐的眼神,善良的笑貌,再拿出海值试的掌航本领的掌握之后的娴熟撒网的动作,他们不会去欣赏者所谓的风景,或许是看惯了,而之一的是起航的方向、船下的岩焦和天气的变化。看那片蓝与远天衔接,犹如一块缓缓隆起的蓝色大陆,闪着远古洪荒般的琉璃瓦的光泽,拓宽者茫茫无限的空间。

13、斜雨霏霏的时日,苍茫浩渺的时日,海风肆虐的时日,我们依然都还是要坚持着出海。一叶小舟,一根长蒿,一个脆弱而笃定的生命就可以了。

14、渺渺天际,海风里的一叶扁舟,那是我们人类始终都在顽强征服和改写的身影。哥伦布是人类的骄傲,海明威是人类的骄傲。在他们的概念里人类不是渺小的可以轻易给打败的肉体存在,他们谱写的人类是无可战胜的绝对坚韧的灵魂。

15、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漂动着。

16、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17、大海宽广无垠,无遮无拦,能够让人们的心胸变得开阔,也能让人们的痛苦得到缓冲和解脱。1824年,俄国诗人普希金被沙皇专制政府流放到高加索,普希金性格刚正不阿,不愿迎合当地总督,又被革职遣送回乡。临行前,诗人站在高加索海边登高望远,怀念友人,以孤独忧愤的心情写下了着名的<致大海>。在诗的开头,他这样深情地呼唤:“再见吧,自由的原素!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18、屹立在岸边的沙滩上,向远处望去,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是水还是天。正所谓: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远处的海水,在娇艳的阳光照耀下,像片片鱼鳞铺在水面,又像顽皮的小孩不断向岸边跳跃。

19、喜欢它安静的样子,咆哮的样子……望眼过去那开阔无边的大海,雄浑而苍茫,把城市的狭窄、拥挤、嘈杂全都灰望道九霄云外。

20、我们喜欢大海,我们亲近大海,我们赞美大海。是肆虐的海风,是力拔千钧的海涛,是这无涯无垠的海,()是它,是它造就了我们人类脆弱的肉体下那颗坚忍笃定的心灵世界。面对大海的音容,我们从来都是坦然而欣悦的。

21、于是,我常坐岩石上仰观苍海,那一刻,我会千百遍想着海是怎样的一种深情?怎样的一种纳归百川,与天一色的?且看那顽固不化的坚硬岩石,亦是在它的面前变得沉默,内在,圆润与深沉。千百年不再高昂的头颅,以一种禅式的姿态,聆听海天同一的大道涛声。

22、面对这无边无垠的世界,苍茫浩渺,我总是深切的感知人类的渺小与崇高。我们的肉体是那样的脆弱,一阵海风、一个海浪就可以奈何于我们。而面对这雄浑博大的抽象和具体,我们人类却也始终走在大海的身边,不弃不离,相依相伴。

23、危险艰难的航行之后,归来的日子里依然有热辣辣的烧酒,依然有海风里星光下美丽神秘的童话世界。贝壳、沙滩、海的浪花。轻柔的海风里依然有我们人类稚嫩而永恒的梦境,那是我们人类永远不会褪色的图腾。面对大海这苍渺雄浑的音容,我们人类是值得骄傲的。

24、海是原始的,海是新生的,海是灿烂斑斓的。静观苍海,坐视万船飞渡,畅怀千古潮汐,默视旭日涌现,明月照临,且看海的那番心景:有默然无语的宁静,亦有旭日初升的火热;有潮汐澎湃的激情,亦有明月照临的淡泊恬静。从不以自我之大而大,所以能将天地拥抱;从不将自我展现,于是变得深邃永久。海尽弃繁华,尽弃雕饰,自自然然畅怀天地,自自然然大道似水。

25、大海我希望永远不会有这么一天,你我分道扬镳,各奔东西;我希望,当我们独自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行走,突然想起对方时,不会找不到彼此的身影。当忧伤像大海一般淹没了我。当思念的潮水凶猛地裹挟着我,只要能够找寻到你的影子,我便是幸福的。

26、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再嬉戏。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